荷蘭菊盆栽
⑴ 荷蘭菊怎麼養護
光照 一般
溫度 較高
水分 較少
濕度 較低
肥力 一般
養花要訣
栽植
荷蘭菊幼苗定植露地後,需適當的追肥、灌水、除草、摘心。開花前追肥2-3次,生長期根據對花期的要求,適當摘心,一般摘心20天後又可顯花,摘心後植株生長茂盛、花色艷麗。根據對花期的要求,還可進行促成栽培。即在生長期日溫不要超過25℃,夜溫控制在5℃以上,溫度過高或晝夜溫差過大,則不開花。
整形、修剪
培養荷蘭菊要注意適時修剪,這是控制花期的關鍵所在。針對荷蘭菊具有耐修剪、分枝多的特性,生長期間可進行4次修剪。第1次修剪在6月上旬,第2次修剪在7月初。這兩次修剪可將各枝條頂端都剪去,促使腋芽萌發,多形成分枝。第3次和第4次修剪分別在7月底和8月下旬,這兩次修剪主要目的是修整植株形狀,使其枝葉生長勻稱平衡,以保持植株豐滿茂盛。經過如此修剪,盛花期正好在國慶節期間。如果要求它在『『五一』』節開花,則可於頭年9月進行扦插,或深秋挖老根上盆,冬季放低溫室內培養,即可如期開花。
繁殖
荷蘭菊採用播種、扦插、分株等方法均可繁殖。3月下旬在溫室內盆播或溫床播種育苗,在15-22℃條件下,約1周可以發芽;當幼苗長至3-4厘米高時,間苗1次,6-8厘米高時以株行距8厘米×8厘米移植。4月中下旬定植露地,株行距30-50厘米,如果盆栽每盆栽植3-5株。扦插繁殖多在5-6月間進行,剪取嫩枝,在沙床上進行扦插,2周後生根即可移植;也可在9月份扦插,第2年『『五一』』即可開花;7-8月扦插,可為『『十一』』布置花壇提供花苗。分株繁殖,在秋季或春季將自根老株根際處發生的萌櫱取下分栽,每從3個芽左右。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即可移栽,一般品種可隔年分株1次。
病蟲防治
常發生白粉病和褐斑病.可用6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蚜蟲危害時。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苣的主要病害有花葉病、黃化病、菌核病、白粉病和銹病等,因此,連作田塊在培土前應進行土壤消毒。危害菊苣的主要蟲害是地下害蟲和夜蛾類害蟲。在整地時用辛硫磷或丁硫克百威等防治地下害蟲,9月下旬用農地樂加阿維菌素防治斜紋夜蛾等害蟲。常發生白粉病和褐斑病。可用6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蚜蟲危害時。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⑵ 荷蘭菊北方可以開花嗎
北方可以開花
荷蘭菊為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cm。葉片橢圓形,頭狀花序,單生,藍色。荷蘭菊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有地下走莖,莖叢生、多分枝,葉呈線狀披針形,光滑,幼嫩時微呈紫色,在枝頂形成傘狀花序,花色藍紫或玫紅,花期10月。
荷蘭菊花繁色艷,適應性強,特別是引進的荷蘭菊新品種植株較矮。
荷蘭菊適於盆栽室內觀賞和布置花壇、花境等。更適合作花籃、插花的配花。如以百合作主材,配上荷蘭菊、長壽花、春羽、蓬萊松,畫面十分經盈活潑,擺放於茶幾、刊桌,顯得格外清新悅目。若以多彩荷蘭菊為主花瓶插,點綴餐桌、窗檯、顯得十方嬌媚。
播種繁殖
最佳播期為7月25日~8月15日。播種過早,會提前抽薹,營養生長轉化生殖生長,失去了肉質根的作用;播種過遲,根莖越冬受損,影響肉質根的質量。在溫室內溫暖向陽處盆播或畦播。在室溫不低於15℃左右條件下,7天左右可出齊苗。待苗高5cm左右時及時進行第一次分栽以免徒長。可選擇口徑12cm小盆或在畦中分栽。5月上旬進行第二次分栽定植,根據需要植入大盆或直接地栽。地栽株距控制在40cm左右,以利其進一步分櫱增生。
分櫱繁殖
荷蘭菊分櫱能力很強,分櫱植株可單獨割離分栽。分栽時間一般選擇在初春土壤解凍,母株剛長出叢生葉片後。挖出越冬的地下根,用刀將原坨割成幾塊,分別栽植,其分櫱苗成活率極高。可利用此法將多年生植株大量繁殖。
扦插繁殖
多年生植株在開春後長出大量分櫱苗。可用刀將幼小的分櫱苗切取下來進行扦插。用素沙土或珍珠岩、蛭石作基質,溫度保持在20℃以上,需遮蔭或採用全光照噴霧裝置保持空氣濕度,半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生根植株可直接定植入盆或入畦。
嫁接栽培
採用野生黃蒿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效果較好。
具體方法如下:在11月底或12月初,將荷蘭菊摘去殘花並翻盆換土。當室外溫度降至5℃左右時,將盆搬入低溫溫室,不可進入中溫或高溫房,以免抽芽拔長,使菊苗弱不禁風。翌年立春後,將盆菊搬至室外避風處,清明節前後適量澆些人糞尿等薄肥水。在4月底到6月底期間從野外挖取黃蒿苗,栽人口徑5寸或7寸的泥盆中,6、7月份視黃蒿植株生長大小換成8-10寸泥盆,每5天施一次薄肥水。當黃蒿莖高達到15厘米時,就可用劈接法嫁接荷蘭菊,嫁接後套上小塑料袋保濕,7天左右就能成活。
⑶ 荷蘭菊有哪些園林用途
荷蘭菊適於盆栽室內觀賞和布置花壇、花境等,更適合作花籃、插花的配花。若以多彩荷蘭菊為主花瓶插,點綴餐桌、窗檯,顯得十方嬌媚,可增添幾分浪漫色彩。
⑷ 荷蘭菊怎麼養 養植方法和養護技巧
光照 一般
溫度 較高
水分 較少
濕度 較低
肥力 一般
養花要訣
栽植
荷蘭菊幼苗定植露地後,需適當的追肥、灌水、除草、摘心。開花前追肥2-3次,生長期根據對花期的要求,適當摘心,一般摘心20天後又可顯花,摘心後植株生長茂盛、花色艷麗。根據對花期的要求,還可進行促成栽培。即在生長期日溫不要超過25℃,夜溫控制在5℃以上,溫度過高或晝夜溫差過大,則不開花。
整形、修剪
培養荷蘭菊要注意適時修剪,這是控制花期的關鍵所在。針對荷蘭菊具有耐修剪、分枝多的特性,生長期間可進行4次修剪。第1次修剪在6月上旬,第2次修剪在7月初。這兩次修剪可將各枝條頂端都剪去,促使腋芽萌發,多形成分枝。第3次和第4次修剪分別在7月底和8月下旬,這兩次修剪主要目的是修整植株形狀,使其枝葉生長勻稱平衡,以保持植株豐滿茂盛。經過如此修剪,盛花期正好在國慶節期間。如果要求它在『『五一』』節開花,則可於頭年9月進行扦插,或深秋挖老根上盆,冬季放低溫室內培養,即可如期開花。
繁殖
荷蘭菊採用播種、扦插、分株等方法均可繁殖。3月下旬在溫室內盆播或溫床播種育苗,在15-22℃條件下,約1周可以發芽;當幼苗長至3-4厘米高時,間苗1次,6-8厘米高時以株行距8厘米×8厘米移植。4月中下旬定植露地,株行距30-50厘米,如果盆栽每盆栽植3-5株。扦插繁殖多在5-6月間進行,剪取嫩枝,在沙床上進行扦插,2周後生根即可移植;也可在9月份扦插,第2年『『五一』』即可開花;7-8月扦插,可為『『十一』』布置花壇提供花苗。分株繁殖,在秋季或春季將自根老株根際處發生的萌櫱取下分栽,每從3個芽左右。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即可移栽,一般品種可隔年分株1次。
病蟲防治
常發生白粉病和褐斑病.可用6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蚜蟲危害時。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苣的主要病害有花葉病、黃化病、菌核病、白粉病和銹病等,因此,連作田塊在培土前應進行土壤消毒。危害菊苣的主要蟲害是地下害蟲和夜蛾類害蟲。在整地時用辛硫磷或丁硫克百威等防治地下害蟲,9月下旬用農地樂加阿維菌素防治斜紋夜蛾等害蟲。常發生白粉病和褐斑病。可用6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蚜蟲危害時。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⑸ 地栽荷蘭菊北京冬天怎麼打理
種植荷蘭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它放在陽光充足的位置,因為它版非常喜歡陽光權,給它充足的陽光可以使它的根和葉子生長得更加充滿活力。但是,當夏日的陽光特別強烈時,有必要做好遮陽。否則,很容易導致荷蘭菊葉子變黃。
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出現脫落以及枯萎的症狀。而荷蘭菊所在環境的溫度就相對簡單處理了,因為荷蘭菊這種花既不怕強熱,也不怕冷。在冬季,只要它放在室內,就可以安全度過冬天。
雖然荷蘭菊可以在乾旱或惡劣的條件下生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恰當地施肥和澆水。在我們種植荷蘭菊之前,我們需要施用足夠的基肥以確保土壤中有足夠的營養來讓它吸收,當荷蘭菊進入旺盛的生長期時,有必要每半個月施一次薄肥,使其生長得更茂盛,綻放更多的花朵。
澆水也需要以合理的方式進行,通常,當花盆中的土壤變干時,可以澆水。澆水時,必須徹底澆水。如果荷蘭菊花的環境太乾燥,我們還可以在葉子和周圍噴灑更多的水,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
⑹ 落葉宿根草本花卉荷蘭菊(老媽散、小藍菊)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莖細而柔軟,分枝多,株內高50~100厘米。莖生葉互生,線容狀披針形,葉基抱莖;基生葉叢生,長圓形。花頭頂生,多花組成傘房花序,小花淡紫至紫粉色;總苞片線形,花徑2~2.5厘米,舌狀花一輪。瘦果小棒狀,9~10月成熟。夏、秋開花(圖34)。
2.習性原產於北美洲。冬季落葉後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宿根均可安全越冬。喜陽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環境,耐暑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3.繁殖方法荷蘭菊的分櫱能力強,地栽植株的株叢可逐年擴大,可挖掘母本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早春萌芽後長出叢生的葉片後進行,2~3年生的老本,一棵可分成幾十棵,裸根栽種也能成活。
4.栽培和養護可地栽也可盆栽。開花前應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側枝來增加花枝數量。每年最好追肥2次,旱季注意灌水,一旦受旱則開花稀少。入冬前灌足冬水,盆栽的可連盆存放在冷室或樓道,來年春季結合分株翻盆換土。
⑺ 進口菊花盆栽四季開花美人菊波斯女王菊荷蘭菊四季開花稀有菊花可以吃嗎
進口桔花盆栽四季開花集美任波司局和蘭局世紀開花,有菊花是不能吃的。
這些菊花是用來欣賞的,不是用來吃的
⑻ 荷蘭菊有什麼用途
荷蘭菊
學名:Aster novi-belgii L.
別名:柳葉菊
科屬:菊科紫菀屬
用途:花壇、花境、片植、盆花、切花
花語回:不畏艱苦
原 產 地:北答美
播種日期:春夏播
荷蘭菊為頭狀花序,密生,花期8-9月份,花色有藍、紫、紅、白等。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播種4月春播,播後12—14天發芽,選陽光充足、通風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進行整形摘心,促使多分枝,多開花,但植株不宜過密。荷蘭菊適於盆栽室內觀賞和布置花壇、花境等。更適合作花籃、插花的配花。如以百合作主材,配上荷蘭菊、長壽花、春羽、蓬萊松,畫面十分經盈活潑,擺放於茶幾、刊桌。顯得格外清新悅目。若以多彩荷蘭菊為主花瓶插,點綴餐桌、窗檯、顯得十方嬌媚,可增添幾分浪漫色彩。
⑼ 荷蘭菊怎麼養 荷蘭菊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荷蘭菊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50~100厘米,花色藍紫或玫紅,花期專8~10月。
荷蘭屬菊性喜陽光充足和通風的環境,適應性強,喜濕潤但耐乾旱、耐寒、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在肥沃和疏鬆的沙質土壤上生長。
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扦插。分株在3~5月進行,一般在苗高6~8厘米時將株叢挖出,分成單株栽植。扦插可在5~6月結合修剪進行,將嫩枝剪段在沙床上扦插,沙床要遮蔭保濕,以提高成活率,經20天左右生根後再定植露地。
荷蘭菊雖耐旱耐瘠,但為使植株繁茂、花朵繁多,就要保持土壤濕潤和養分供應,但要注意避免肥水過大,以防止徒長。
荷蘭菊枝葉繁茂,在植株密度大、通風不良,特別是植株下部濕度過大時容易受白粉病危害,要及時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4000倍液防治。
荷蘭菊花繁色艷,適應性強,特別是近年引進的荷蘭菊新品種,植株較矮,自然成形,盛花時節又正值國慶節前後,故多用作花壇、花境材料,也可片植、叢植,或作盆花或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