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掛造型
❶ 高手說說造型盆栽有哪些技巧
常見家庭花卉盆景製作方法
花卉盆景,常見家庭花卉盆景製作方法
盆景源於中國,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
盆景是以樹木、山石等為素材,經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而集中地再現大自然神貌的工藝品,被譽為「無聲的詩,主體的畫」。盆景也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常見樹木盆景式樣
樹木盆景
樹木盆景是根據樹木生長的千姿百態為版本,並結合了審美情趣進行剪裁並提煉而製作成型的盆景藝術表現形式,這種盆景最能體現樹木盆景的詩情畫意和造型技巧。
水景盆景
以各種山石為主要材料,經過精心選擇和加工造型,模模擬山真水的天然景色,裝飾於咫尺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蜂幽壑,翠巒碧澗等山水風光,猶如立體的山水畫。
水旱盆景
這類盆景既有水面又有陸地,綜合表現水陸兩地景色。
山石盆景
以自然石頭為主要材料,經過選擇和切截、雕鑿、拼接等造型處理,點綴一些小的植物和擺件,布置於水盆中,表現自然界山水景。
樹樁盆景
樹樁盆景,就是以花木為主。樹樁的優劣在於其天然形態是否有造就之可能,在於創作者的造型所蘊含的意境和情趣。樹樁盆景是山野老樁的縮影。虯枝橫空、勢若游龍、樹干扭旋的古柏;大枝旁逸、懸崖倒掛、枝葉如雲的勁松;柔枝紛披、花果艷麗、俊逸飄雅的天竹,都是製作樁景的極好範本。
要製作一盆精美的樁景,關鍵是選好樹樁。最理想的樹樁是形態豐滿、 枝挺葉綠、須根尚未脫水的植株。樹樁就其形態而言,有直乾式、懸崖式、垂枝式、合栽式、 伏卧式、桔梢式、自由式等。不論長短、粗細、曲直、老嫩、明暗、疏密、厚薄,均宜自然灑脫。在引栽樹樁之前,需選好花盆,其原則是能與樹樁能相得益彰。
榕樹盆景
榕樹根系發達,枝繁葉茂,樹冠篷大。年長的榕樹看去就是一座綠色的大山。榕樹壽命很長,有些達千年以上,生命力相當強,所以有「獨木成林」之說。適合於長期盆景培養,一年四季均宜觀賞,是具有傳世意義的上乘樹種。而且神奇多變、形態別致,榕樹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徵。寓意榮華富貴之意。因而榕樹盆景成為祝壽的最佳禮品。
榕樹最美在根,盤根錯節,起伏不定,根與樹沒有根本的區別。榕樹的很多種類具有板根現象、老莖生花、空中花園和絞殺現象,景觀奇特雄偉。而榕樹盆景則是取材榕樹,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各種手法,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下面花木中國網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榕樹盆景的製作方法及日常養護。
榆樹盆景
榆樹是嶺南盆景主要樹種之一它生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居五大名樹九里香、雀梅、福建茶、榆樹、滿天星之冠具備「葉細、枝密、干粗、露根」這四項製作盆景的基本條件可培養成各種樹型。 榆樹是榆科榆屬落葉喬木在我國有悠久的栽種歷史。二千多年前《詩經唐風》里便有「山有樞陰有榆」的歌詠了。
榆樹盆景的造型既可在生長期,也可在休眠期,但要避開萌芽期,以免樹液流失過多,影響植株生長。其形式可根據樹樁的基本形狀加工成直乾式、曲乾式、斜乾式、枯乾式、臨水式、懸崖式、叢林式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盆景。樹冠既可用瀟灑扶疏的自然型,也可採用圓頂的大樹形,還可加工成規整的圓片造型。造型方法是扎、剪並用,先用金屬絲蟠扎出基本形態,再細細修剪。
羅漢松盆景
羅漢松盆景,別名小葉羅漢松,又稱雀舌羅漢松、雀舌松、短葉土杉,呈灌木狀,葉短而密生,多著生於小枝頂端,背面有白粉。呈小喬木或灌木狀,葉短而密生,枝葉婆娑,蒼古嬌健,姿態動人。生長季節萌發新梢,其嫩綠新葉點綴於濃綠葉叢之間。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短葉羅漢松別名小羅漢松、土杉,常呈灌木狀。
在花卉盆景栽培管理過程中,適時適度摘除葉片,有利於提高花卉盆景的觀賞價值,延長觀賞時間,促進抽枝發葉和開花結果。不同的花木種類,摘葉時期、摘葉量、摘葉目的,摘葉前後的養護推施不盡相同。
盆栽是溫室花卉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於控制各種生活條件,有利於花卉的促控栽培。還便於搬移,既可陳設於室內,又可布置於庭院。盆栽容易抑制花卉的營養生長,促進植物的發育。
❷ 盆景用什麼方法固定造型比較快
盆景用什麼方法固定造型比較好?這個問題有以下幾點分析。
以前盆景造內型有幾個方法來固定。棕絲容與棕繩子。都是可以固定盆景造型的。現在一般都用鋁心園藝絲來造型。它有大小不一的規格,看自己造型的數目大小,枝條的粗細,根據特點來選鉛絲大小。
❸ 盆景有哪些造型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❹ 怎麼給盆景做造型 盆景製作方法圖解
淘寶網:盛世鑫毅植物園,經營日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理,內多精心栽培。土植容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❺ 怎樣給樹樁盆景造型
盆景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青年朋友喜愛盆景藝術,想親手製作盆景。下面談談如何給樹樁盆景造型。
1.要有樹樁盆景造型的整體構思設計。詩文寫作要求的「意在筆先」,這同樣適用於盆景的創作。由於樁頭材料、種類、特性不同,形象各異,製作者要「因材制宜、揚長避短」地進行總體構想,在腦海中繪出藍圖,或在紙上畫出設計構圖。總體設計,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明確主題。如:要表現剛健,樁頭主幹必須粗獷壯實,枝繁葉茂;表現險峻,則可採用「懸崖式」造型,使樁頭枝幹居高曲折而下;表現野趣,應著重刻劃樁頭主幹的腐洞斑痕、枝杈的短曲。
(2)分清主次。局部要服從整體,並突出作品主調,重點渲染;局部基調,作醞釀烘托之用,使作品既富於層次變化,又和諧統一為一個整體。
(3)取捨適度。盆景樁頭具有持續生長的特點,製作者要心中有數,根據其整體形勢決定根、枝、干、葉的高低、前後、左右的取捨,使之合乎「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造型規則。
(4)創新立意。要在前人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發展,創作出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的好作品。
2.要將剛直的樁頭枝幹合理地按創作意圖彎扭成各種形態,使其富於三維空間的變化。常用的彎曲方法有:棕扎法(用粗細不同的棕繩,對樁頭干枝進行綁扎,迫使其彎曲成型)、金屬線扎法(以粗細不同的銅、鋁、鉛、鐵等絲線,利用其堅韌性和可塑性,對樁頭干枝進行纏繞,迫使其彎曲成型)、曲木助彎法、穿透助彎法、鋸齒助彎法、切割彎法和刻槽法等。
3.為使樹樁盆景造型符合創作意圖,須對選用的樁頭作適當的剪裁和雕飾。剪裁是為了控制其生長速度,促使其多分枝,使樁頭在養分有限的盆缽中正常生長,生機蓬勃。裁剪順序是從主幹到枝葉,從大到小,從內到外。樹樁盆景造型的雕飾是為了表現其古老病殘的形象,以顯示其歷盡滄桑、時光久遠的「老者風范」。樹樁盆景的造型還要考慮其露根、嫁接、葉芽修整等方面。
❻ 牆壁怎麼掛盆栽好看
第一 相框的選抄擇
就像我們選擇照片的相框一樣,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大小,用兩個木質相框合一起,增加深度,中間鑲上鋼絲網,留出的空隙不用很大,大概比多肉稍微小點即可。
第二 水苔的准備和使用
需要准備半包的水苔,放在盆中用水浸泡,完全泡濕後拿出來把水擠掉,不滴水即可。然後我們往相框中塞滿水苔,用手指能輕輕按下去即可。然後要預留一些水苔留著最後備用。
第三 准備用多肉植物來塞滿相框
品種的選擇可以自由搭配,搭配出自己喜歡的風格就行,我們把多肉從穴盤中取出,抖摟抖摟根部的營養土,然後就可以用鑷子或別的筷子之類往相框里放,用剩下的水苔填滿四周的空隙就行
第四 製作完成後,我們可以掛在家裡的牆上面,或擺放在自己的辦工作上都行,多肉較耐乾旱,不耐撈,一段時間給澆點水即可,有事可以放陽光底下曬曬陽光。
❼ 盆景:如何給盆景定造型
攀扎法:即來通過棕絲、自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絲 12號 14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徑
❽ 有哪些室外的盆栽適合掛在牆上
適合適合盆栽的植物有哪些推薦
1:滴水觀音:有清除空氣灰塵的功效。但是,滴水觀音莖內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誤碰或誤食其汁液,就會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適,胃裡有灼痛感。應當特別注意防止幼兒誤食。但是滴水觀音並不屬於致癌
植物。
2:君子蘭:釋放氧氣.吸收煙霧的清新劑 一株成年的君子蘭,一晝夜能吸收1立升空氣,釋放80%的氧氣,在極其微弱的光線下也能發生光合作用。它在夜裡不會散發二氧化碳.在十幾平方米的室內有兩三盆君子蘭就可以把室內的煙霧吸收掉.特別是北方寒冷的冬天,由於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君子蘭會起到很好的調節空氣的作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3:橡皮樹:消除有害物質的多面手 橡皮樹是一個消除有害植物的多面手.對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氫等有害氣體有一定抗性.橡皮樹還能消除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對室內灰塵能起到有效的滯塵作用.
4:文竹:消滅細菌和病毒的防護傘 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釋放出的氣味有殺菌益菌之力.此外,文竹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挖取它的肉質根洗去上面的塵土污垢.曬干備用或新鮮即用.葉狀枝隨用隨采.均有止咳潤肺涼血解毒之功效. 5:銀皇後:以它獨特的空氣凈化能力著稱: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越高,它越能發揮其凈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
6:鐵線蕨: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成天與油漆、塗料打交道者,或者身邊有喜好吸煙的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放至少一盆蕨類植物。另外,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列印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7:吊蘭: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蘭能在微弱的光線下進行光合作用,吊蘭能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一盆弔蘭在8~10平米的房間就相當於一個空氣凈化器.一般在房間內養1~2盆弔蘭,能在24小時釋放出氧氣,同時吸收空氣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質.吊蘭對某些有害物質的吸收力特別強,比如空氣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別能達到95%和85%.吊蘭還能分解苯,吸收香煙煙霧中的尼古丁等比較穩定的有害物質.所以吊蘭又被稱為室內空氣的綠色凈化器.
8:蘆薈:一盆蘆薈相當於九台生物空氣清潔器 盆栽蘆薈有空氣凈化專家的美譽.一盆蘆薈就等於九台生物空氣清潔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尤其對甲醛吸收特別強.在4小時光照條件下..一盆蘆薈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氣中90%的甲醛,還能殺滅空氣中的有害微生物,並能吸附灰塵,對凈化居室環境有很大作用.當室內有害空氣過高時蘆薈的葉片就會出現斑點.這就是求援信號.只要在室內再增加幾盆蘆薈.室內空氣質量又會趨於正常。
9:棕竹:消除重金屬污染和二氧化碳 棕竹的功能類似龜背竹.同屬於大葉觀賞植物的棕竹能夠吸收80%以上的多種有害氣體,凈化空氣.同時棕竹還能消除重金屬污染並對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當然作為葉面碩大的觀葉植物,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一般植物所不能企及的消化二氧化碳並製造氧氣的功能.
10龜背竹:夜間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質量 龜背竹凈化空氣的功能略微弱一些,它不像吊蘭.蘆薈是凈化空氣的多面手.但龜背竹對清除空氣中的甲醛的效果比較明顯.另外,龜背竹有晚間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幫助.加上龜背竹一般植株較大,造型優雅.葉片又比較疏朗美觀.所以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室內植物.龜背竹的果實成熟後可以做菜.香味像鳳梨或者香蕉.
❾ 盆景該如何造型
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 雀 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絲 12號 14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徑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後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時拆除,就會因為枝條長粗,而使金屬絲或棕絲陷入皮層,影響樹木生長及美觀。但對於生長較慢的樹種及較粗的枝幹,則時間可稍延長一年半載。
各樹種的攀扎時間:要注意適時攀扎,則枝條柔軟,彎103曲容易,攀扎後,發育生長良好。如不適時攀扎,則枝條易於折斷,發育生長也受影響。冬、春攀扎的樹種有:刺柏、玉蘭、木綉球、蝴蝶樹、蠟梅、梅花、桃、櫻、麥李、榆葉梅、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樹、黃荊等。蠟梅以下樹種,在未成型前,在夏季還應攀扎一次剛木質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樹種有:羅漢松、華山松、金彈子、胡頹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樹種有:貼梗海棠、火棘、雀梅、黃楊等。有些樹種如桃葉衛矛、迎春、枸杞等,隨時均可攀扎。山茶、杜鵑等觀花樹種,均宜在開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過枝乾的修剪,去除多餘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手段。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修剪時,對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等進行調整,即剪掉。對於留下枝條,則養分集中,長得粗壯,當培養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進行強度修剪,使之短縮,生出第二節枝;待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節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小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的修剪後,枝幹短縮、粗壯,蒼勁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傷等措施。摘即摘心與摘葉,生長時期將新梢頂端去掉稱摘心。摘心可促進腋芽生長,多長分枝,抑制高生長,有利盆景造型美觀。摘葉可促使萌發新葉,如榆樹在生長期摘去老葉,會使新葉變小,變得秀氣,有利觀賞;楓槭、石榴摘去老葉,萌發新葉呈紅色,鮮艷悅目。截是將當年生枝條進行短截,短截後則中短枝增多,母中國盆景製作技藝枝增粗,所謂枝疏則截,截則枝密,有利於枝片造型。回縮是將多年生枝條截短,為嶺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有利於老樹更新復壯。採掘野生樹樁,在養胚過程中,常常運用回縮截乾的辦法,既是樹樁矮化措施,又是老樁更新復壯手段。疏是指疏剪,將過密枝條從基部剪去部分,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留下枝條旺盛生長。傷是對樹木枝幹進行刻傷、環剝、擰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觀花、觀果盆景常採取這種方法,促使開花結果。 修剪時期要適時適樹,一般落葉樹種可四季修剪,但以落葉後萌芽前修剪為宜。松柏類由於剪後容易流樹脂,宜於冬季修剪;生長快、萌發性強的樹種如檉柳、榆樹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觀花類樹種,當年生新枝條開花的海棠、蘋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發前修剪;一年生枝上開花的樹種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開花後修剪。 (3)雕鑿法:為了顯示樹木蒼古,有時可用鑿子或鋒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對樹干進行雕鑿,成自然凹凸變化,還可剝去部分樹皮,甚至將樹干劈去一半(如梅樁劈乾式造型),使樹木呈現自然枯朽的蒼老姿態。但雕鑿時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鑿痕跡。該法多用於松柏類及體量較大的老樹樁。 (4)提根法:樹樁盆景講究懸根露爪、盤根錯節,這也是盆景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將樹木先種在深盆中,以後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時還可將根部進行盤曲藝術處理,使其更顯得蒼古奇特,古樸野趣。但提根時要掌握適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過多,以免影響樹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榆樹、錦雞兒等樹種的根系細長而柔軟,提根時,可將長根蟠曲成古雅之狀,但根系的盤曲要有條理和美感,不能亂纏胡繞,失卻自然,反而影響效果。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千變萬化,作為盆景為其縮影當然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樹木的造型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但是必須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樹木自然形態。但僅僅符合自然也還不夠,還必須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同繪畫的道理一樣,要達到一定藝術境界,必須在平時多觀察自然各種樹木,積累感性認識,特別對一些盆景常用樹木的典型姿態要善於掌握,如松樹、柏樹、柳樹、梅花及常見雜樹等的自然形態特徵。同時要多觀察山水畫中的樹木畫法,從中學習技巧。此外,要從美學、文學等多方面來提高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