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沙養護

盆景沙養護

發布時間: 2021-01-31 06:39:12

① 栽盆景為什麼用沙子

保濕!不積水!易生根

② 針柏的迷你盆景怎麼養

1、配製土壤抄:針柏樹屬於常綠喬木或灌木,常被作為盆景種植,養殖針柏樹盆景的第一步是配製土壤。針柏樹喜歡在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養殖時可以將腐葉土、園土、河沙混合配製土壤。

2、合理澆水:針柏樹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對水分的需求量不高,養殖時可以根據溫度的變化來給植
株澆水。夏季溫度較高,養殖時最好每兩天給植株澆一次水,冬季溫度較低,養殖時最好每周給植株澆一次水,平時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3、充足光照:針柏樹是喜光的樹種,對光照的需求量較高,春秋季養殖時最好將植株放置在室外通風
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中;

4、控制溫度:針柏樹較耐寒,冬季能短時間的在低溫中生長,但養殖時最好將溫度控制在18~25度,
夏季不能使溫度高於35度,冬季不能使溫度低於5度。養殖針柏樹盆景時不用過多的給植株
施肥,只需要在生長期每個月給植株施一次肥。

5、季節注意:夏季光照較強,最好將植株放置在半陰通風的環境中;冬季氣溫很低,養 殖時既要讓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也要做好防寒工作。

③ 赤楠盆景養護

一、樹樁的來源

赤楠盆景製作的樹材主要由以下三種方法取得。

1.播種繁殖。11—12月赤楠種子完全成熟時,採集後播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潮泥沙)或腐葉土中。出苗後,到第三年10月開始帶土移栽於圃地,一般播種6年後才能上盆培育。若用播種繁殖,培育成蒼勁古雅的赤楠樹樁盆景,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2.市場購買。選擇枝幹皮色鮮嫩,切口清新,皮沒有失水乾枯,主根、側根和須根比較完整,略帶土團的赤楠樹樁。沒帶土團的赤楠樹樁,購買回家後應立即放進水中浸泡一天後栽植,以提高成活率和發芽率。

3.山野採掘。從山野間或河岸挖取虯曲蒼老、形態古樸優美的赤楠樹樁,加工培養成為盆景。這種方法比播種繁殖成型時間快,比市場購買更容易栽培成活。

①採掘時間:原則上以赤楠休眠期(10月至12月)採掘為宜。但考慮氣候特點和有利於赤楠樹樁成活的環境因素及管理等問題,建議在1月底至5月上旬採掘,盡可能避開寒冷季節和刮干風的天氣。

②採掘方法:首先必須對赤楠樹樁進行仔細選擇,以主幹粗大而虯曲蒼老,根頸膨大奇異且隆出土面,或被白蟻蛀食形成半邊空枯者為採掘對象。根據赤楠樹樁的形態和欲培養的造型式樣要求,對主幹和大部分枝條進行初步截剪,再根據根系走向分布,決定下鎬部位,先斷主根,再斷側根,邊挖邊搖,裸根後挖出。

赤楠樹樁如有可能應盡量帶土挖掘或分年取出。第一年挖開1/2,切斷主根和部分側根,再填上土,使之萌發須根;第二年再挖開剩餘1/2,切斷其餘側根後,將全株掘起,這種方法成活率極高,樹樁掘出後,迅速將根的斷口修剪平滑,然後蘸上泥漿,用濕稻草、青苔或蒲包、布等材料包嚴扎緊,以保證部不失水,並盡快運回栽植。

二、赤楠樹樁的培養

(一)因赤楠樹樁表皮薄,容易失水乾枯,栽培成活難度較大,所以一般採取「一步到位,直接上盆」的栽培方法,以加快成型時間和提高成活率,避免上盆時傷根過多。

1.根部修剪。既要考慮到赤楠樹樁成活的需要,又必須有利於馬上上盆栽植。

2.枝幹修剪。一般要求枝條有聚有散,有疏有密,頓挫抑揚,力求變化。將赤楠樹樁修光枝葉,僅留樹干,也可留下部分葉片,但不宜留得過多:因根系截傷嚴重,特別是部分老樁萌根率低,更不能留過多枝葉,以免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影響發芽率及成活率。

3.修剪後處理。帶土的赤楠樹樁修剪後,根部傷口塗抹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溶液後即可上盆。如將沒有帶土的赤楠樹樁修剪後,放人清水裡浸泡一天即上盆栽植,能使之提早生根發芽(40-50天就能發芽),提高赤楠樹樁成活率。

4.上盆。種植新挖回或新購回的赤楠樹樁應選土質疏鬆、排水透氣良好、肥力適中的土壤,如沖積土(潮泥沙)、腐葉土等。上盆時先在盆底排水孑L上墊瓦片或碎盆片,然後鋪上一層粗砂(厚度約盆高的1/4),再將盆土放入盆內,用手輕輕壓實。赤楠樹樁入盆時,要注意帶土入盆和定位得當。調整好樹樁位置後,填上細土壓實,鋪上苔蘚,澆透水,在老樁和枝幹上包上苔蘚或濕稻草保濕;枝幹傷口塗抹白乳膠,大傷口用薄膜封扎(防傷口感染病菌及水分蒸發)後,放在蔭涼避風處培養。以後保持盆土濕潤,經常向樹樁、枝葉噴水,促使新根、新葉萌生。

(二)除「一步到位,直接上盆」栽培外,還可採用木箱、木桶、木盆、塑料桶、塑料盆等栽培養坯或地栽養坯等方法,這些方法一般在沒有準備盆時使用。

1.木箱栽培養坯方法與直接上盆栽培方法基本相同。栽樁前應在木箱(或木桶)底部引1—3個排水孔(視木箱大小而定),墊上瓦片,放人腐葉土,將挖回或買回的赤楠樹樁修剪好根部、枝葉,處理好傷口後,栽人箱中填土壓實,澆透水。栽後管理與直接上盆相同,但木箱應放在離地面高5cm以上的地方,以增強箱底的排水和透氣性能,防止白蟻蛀食。

2.地栽養坯有三種方法。①赤楠樹樁採掘或購買回來後直接栽人圃地(這種方法取樁上盆時傷根大,帶泥少或無法帶泥,一般較少採用);②先在圃地預先挖出與盆缽大小相同的穴,在穴底及四周墊上一層水稻拋秧育苗用的塑料軟盤或窗紗,再放入培養土,栽人赤楠樹樁;③在水泥地板上用木板(以松木板為佳,使用前塗上白乳膠或桐油)或磚塊壘成預用盆缽大小的筐,放.人腐殖土,栽人赤楠樹樁。以後注意遮蔭和多往樹樁、枝葉噴水。

3.赤楠樹樁地栽或木箱養坯一年後即可上盆。上盆前選好盆,准備好排水良好、微酸性且富含腐殖質的山泥作培養土。上盆時先墊好盆底排水孔,然後放人培養土,厚2cm·5cra,將赤楠樹樁帶泥從木箱或圃地取出(取樁前一段時間應停止澆水和施肥),除去部分多餘土,剪去爛根、枯根,栽入備好的盆中,在盆四周空隙處填人培養土壓實,鋪上苔蘚,澆透水後進行正常養護。

三、赤楠樁材的加工造型

1.新芽萌發後,除去包紮覆蓋老樁和枝乾的苔蘚或稻草,以免影響芽的生長。此時新根尚未生長好,必須加強水分管理,多往樹樁、枝葉噴水,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新芽長到3cm·4cm時,應進行摘芽,將部位不合適的、過密的芽摘去,確保留下的芽生長茁壯。摘芽可分2-3次進行,第一次摘芽時要留預備芽,以防意外損傷。發芽2-3個月後根系逐步長好,可移放在每日陽光能曬1—2小時(除上午11時至下午3時外)的地方,每天早晚(除雨天外)各澆一次水和多往樹樁、枝葉上噴水。新種植的樹樁根系幼嫩,切忌施用濃肥,以薄肥勤施為好。

2.採掘(或購買)的赤楠樹樁培養到9月份後,截去多餘的枝幹,將長枝短截,以刺激剪口下側芽的生長,促使樹樁在一年中發2—3次枝,以增加分枝級數,縮短每級枝序間的距離,使樹樁盡早成型,具有古老的姿態。樹樁成型後,為維持其優美造型,需將過多過密的枝條剪除,這樣做也有利於營養供給平衡,使赤楠樹樁正常生長。

3.赤楠樹樁的整形蟠扎在9月過後進行,視枝條的粗細選用合適的金屬絲(赤楠樹皮較薄,容易受傷,在扎縛金屬絲前,先要在金屬絲外卷紙,避免樹皮受傷)或棕絲(棕繩)。如彎曲的弧度較大,要分2—3次進行,預防枝條折斷或受傷過於嚴重而枯死;要在枝條彎曲處包裹苔蘚、布或濕稻草等,以後經常往彎曲處噴水,使彎曲處傷口(受傷組織)早日癒合,正常輸送養分及水分等。另外,新栽植的赤楠樹樁不要過早蟠扎,必須在完全成活後進行,以免造成樹液流動受阻而枯死。

四、赤楠樹樁盆景的養護管理

赤楠盆景由於土少肥薄,易受外界氣候的影響和病蟲的侵襲。因此要做好澆水、施肥、鬆土、換盆,防寒和病蟲防治及整枝修剪等工作,控制生長,保持樹型的優美姿態。

1.赤楠樹樁盆景常年均可進行整枝修剪,隨時剪除有礙造型的徒長枝、過密枝,使樹樁保持優美的形狀,枝葉疏密得當,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特別是新種樹樁根系幼嫩)的原則,一般以自製的液肥(充分發酵的餅肥水)為主,購買的化肥為輔,只要能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即可。赤楠花果期需肥量較大,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要多施骨粉、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銨、草木灰、碳酸鉀等磷鉀肥。不可施肥過多、過濃,以免因枝葉徒長而破壞樹型或產生肥害造成植株死亡。赤楠是喜酸植物,可在生長期噴施濃度為0.2%-0.3%硫酸亞鐵溶液,每年3-5次。赤楠發芽時噴施1—2次濃度0.1%的尿素溶液;開花前後各噴施一次濃度0.1%—0.2%的磷酸二氫鉀。

3.澆水要注意不使盆土過濕或過干。通常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多往樹身和枝葉上噴水,晴天中午適當遮蔭。平時經常向樹冠噴水,以除去枝葉上的塵土,保持葉片的鮮亮。生長旺盛期及嫩枝萌發時應適當多澆。休眠期宜少澆,冬季保持盆土濕潤,注意防寒,保護赤楠盆景安全過冬,遇到刮風或乾燥天氣時,要多往樹樁、枝葉噴水。為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枝葉,使形態更為美觀,可在春、夏生長期適當控水。如出現嫩枝葉軟垂,表明缺水,處理辦法是少澆底水,多噴葉面水,將植株移至蔭處,緩慢恢復生長。

4.一般赤楠盆景3—4年翻盆一次,時間以春季萌芽前進行為宜。翻盆時適當剪去部分老根枯根及過長過密的根系,換去1/2的舊土,培以肥沃疏鬆的培養土,以促進新根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5.赤楠盆景與林木、果樹、蔬菜等一樣,容易遭到病蟲的危害。赤楠盆景藝術價值高,有一定的造型,一枝一干都舉足輕重,奇異古老的赤楠樁景更是真價難估,若忽視病蟲害防治,會使局部枝葉受損,欣賞價值大減,造成全株死亡,損失更為慘重。因此,必須經常檢查,若發現病蟲侵害要及時進行人工捕捉或對症下葯,殺滅病蟲。

赤楠主要蟲害有介殼蟲、蚜蟲和紅蜘蛛。介殼蟲可用人工刷洗肥皂水殺之,或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蚜蟲用40%樂果稀釋成1500倍液噴殺;紅蜘蛛用58%風雷激乳油2000倍液噴殺。

赤楠主要病害有腐爛病,可用12%綠乳銅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灌根;煤污病,會引起落葉現象,防治關鍵是清除介殼蟲,並經常噴葉面水,沖洗灰塵,使之生長良好,可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噴霧防治。

注意:盆景供人欣賞,與人接觸頻繁,因此,對病蟲害防治時應注意三點:①要及時,盡量避免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失;②要絕對安完可靠,不能引起葯害;③要盡量不留毒性和惡味,做到對人體無壞影響。

④ 盆景的養護管理要點有哪些

(1)澆水

①原則。由於盆的容積有限,盆土量少,澆水少時盆土易乾燥,至盆樹因缺水而生長不良或枯死;澆水過勤過多易引起枝條徒長,破壞盆樹的優美形體,盆土長期潮濕,土內空氣稀少,盆樹根會窒息腐爛,甚至死亡。只有本著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新葉「歇晌」趕快澆水、追肥之後必須澆水的原則,適時適量澆好水,才能使盆中石榴健壯生長。

②時間與水量。澆水量與次數因季節有差異,且因盆體大小、質地、盆土結構等而不同。春、秋季節每周澆水1次,早、晚都可以;夏季高溫蒸發量大,每隔2~3天澆水1次,早晚澆,禁忌用熱水;冬季落葉休眠期每月澆水1~2次,中午澆水,忌用冷水。盆小、土少、樹大時要勤澆,盆大、土多、樹小時可少澆;瓦盆、木桶、沙土要多澆,瓷盆、釉缸、黏土要少澆;萌芽、膨果水要勤,蕾期、花期水要少;高溫乾旱要勤澆,陰雨之天不需澆。總之,要區別對待,靈活澆水。

③水源與方法。各種天然水、自來水經貯放接近室溫後均可用來澆石榴樹。可用灑水壺、軟管引水、裝置噴灌設備、盆內根部預埋滲水管等方法適時澆水。

④盆面覆蓋。在盆面土上加鋪一塊扎有細孔的塑料薄膜,減少盆土水的蒸發,可解決澆水少時乾枯死樹、澆水多時養分淋失的矛盾。

(2)施肥

①種類。盆栽石榴採用的肥料種類與大田石榴栽培相同,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兩大類。有機肥為各種農家肥、餅肥,是遲效肥、全效肥,必須充分腐熟,多作底肥,在上盆、倒盆時摻入盆土中使用。無機肥是速效肥,指各種化肥,多作追肥土施或葉面噴施。

②方法。基肥。將腐熟後的有機肥摻配到盆土中,達到提高盆土肥力的目的,摻肥量根據有機肥種類,以不超過盆土總量的10%~20%為宜。盆底墊蹄角片時需在蹄角上蓋一層土將根隔開。超量施肥或蹄角片不隔土,極易產生肥害傷根,影響成活和生長。

追肥。盆栽石榴生長期間需不斷補施速效肥料,以滿足生枝長葉、開花結果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盆土追施各種液態肥的濃度,各種化肥為1%~2%,各種餅肥不超過10%;追施顆粒狀固態化肥,肥土比為1∶10,應遠離根頸撒到盆土中。土施追肥以晴天無雨、盆土稍干時進行最好,施後澆水。

根外追肥。盆栽石榴採用葉面噴肥形式追肥能快速供給樹體營養,促使枝葉生長和開花結果。葉面追肥時濃度要低,尿素為0.5%~1%,硼酸(砂)、硫酸鋅、磷酸二氫鉀等為0.2%~0.3%,過磷酸鈣、磷酸氫二銨、草木灰等為1%~5%的沉澱浸出液。葉面肥宜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後或陰天、無風天進行。噴後葉面保持1小時濕潤,有利於營養迅速吸收。噴肥時要求霧化要細,葉面、葉背均勻噴到。肥料和殺蟲劑、殺菌劑可以混合,肥料充分溶化過濾後施用。

另外,石榴盆栽後更要注意氮、磷、鉀肥料的配合施用,一般比例是氮2份、磷4份、鉀3份。春季多施氮肥,秋季多施磷肥和鉀肥。幼樹多施氮、磷肥,開花結果樹多施磷、鉀肥。盆栽石榴施肥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則,每次施肥要淡要少,施肥次數要勤要多,一般情況下每隔半月需施(追)肥1次。

③肥害預防及挽救。肥害症狀。正常生長的盆樹施肥後不久,出現局部枝幹上的葉片變黃,新梢萎枯現象且逐漸危及全株。肥害首先出現在弱枝弱樹上,一般規律是弱樹弱枝重,壯樹健枝輕。

產生原因。肥害形成原因常因施肥方法不當引起,施用生肥(餅肥、雞糞等)後,肥料腐爛發酵產生高溫燒傷根系。或因施肥濃度過高,根毛、細根細胞內水分倒滲脫水後死亡,導致根死樹亡。

預防辦法。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後才能使用。追肥時肥量要小,濃度要低,本著薄肥勤施、不熟不施、遠離根頸靠邊施肥的原則,適時適量追肥。

搶救措施。肥害一旦出現,應立即掏出施入的乾肥塊或顆粒肥及部分表土,將盆放到通風地方澆透水,淋出肥液,葉面經常噴水。肥害嚴重時要脫盆沖洗,剪去受害根尖,更換盆土,剪去部分枝葉並遮陰養護,待恢復生長後轉入正常管理。

(3)修剪 石榴盆栽定型後,不能任其自由生長,生長期間經常運用摘心葉、除萌櫱、剪旺梢、抹荒芽和露根管護等措施,保持盆樹的優美造型和神韻。

(4)促花保果 結實品種的石榴經盆栽後,由於盆土有限,營養不足,往往成花較困難,不易結果。為提高盆栽石榴的觀花賞果效果,栽培時一定要科學合理施肥、澆水,日常管理中運用拉枝、曲枝、輕度環切、環剝、摘心控梢,葉噴或土施B9、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來促使形成優質花芽,現蕾開花期注意疏蕾疏花,人工點花授粉,花期噴硼肥及適當控水等措施提高結實率,結果後適當疏果、追施肥水等辦法促果肥大,提高品質。

(5)病蟲害防治 盆栽石榴病蟲害種類與露地栽植的石榴完全相同。防治方法同露地栽培。

(6)越冬防寒 石榴樹喜暖怕寒,矮生種(月季石榴、墨石榴等)更不耐寒,盆栽時更要注意安全越冬,防止因低溫產生小枝抽條乾枯,大枝、主幹凍裂凍死等現象發生。常採用的防寒措施是:越冬時期將盆栽石榴整盆埋入土中,主幹束草,樹冠噴布高脂膜,四周設風障;將盆樹移入塑料大、中棚等保溫型設施內;移入窯洞、地窖等處越冬;少量盆樹可直接搬至居室內管護。第二年3月上中旬逐漸移出越冬場所進行管護。

⑤ 急!關於赤楠盆景的養護

赤楠盆景栽培與製作

赤楠盆景以其諸多優點受到眾多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但近年來有些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易縮枝,不能久養,不能成為傳世之作而逐漸失去製作赤楠盆景的興趣。在山上可以找到生長了幾百年且長勢蒼翠茂盛的赤楠老樁,有些赤楠老樁被火燒蟲蛀得只剩下靠山坡一面的一張樹皮也長得茂盛。為什麼在花盆裡就不能長久呢?筆者認為是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赤楠的生長習性,沒有達到赤楠生長需要的條件。所以,還有待盆景工作者進一步摸索探討赤楠的栽培與製作經驗,筆者栽培赤楠盆景有十幾年,不能說有什麼經驗,但想藉此機會再次與喜愛赤楠盆景的愛好者們探討,藉此來共同提高來楠盆景的栽培與製作經驗。

一、赤楠的習性

赤楠有三葉輪生,二葉對生和雀舌葉三種。只有三葉輪生的赤楠最適合做盆景,我們今天只討論三葉赤楠的栽培製作方法。赤楠屬桃金娘科,亞熱帶植物。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赤楠喜陽亦耐陰耐濕,不耐嚴寒,喜酸性土壤,生長緩慢,葉小、枝密、四季常綠、新芽紅色、木質堅韌、壽命長。

二、採挖

采樁的最佳時間為3— 8月,此時是赤楠的生長季節,只要保濕遮陰,樁坯很快就能恢復生長,特別是高溫高濕季節恢復生長更快,秋、冬季也可採挖,但新樁沒有恢復生長,沒有抗寒能力,冬季要保溫保濕才能越冬。赤楠一般都是群生,與檵木、杜鵑共生於有麻石黃土的陡坡上,平緩的坡地上生長的較少,也沒有好樁,可能是因為平緩的地方其他樹木生長快,赤楠生長緩慢,導致赤楠採光不足而死亡。懸崖陡坡上土地貧瘠,樁坯根須多,易栽活,且樁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盤好的樁坯較多。採挖時多留細根,不需要帶土,樁坯的枝、根多留一節,等回家後再截到位,防止運輸時碰壞枝、根、樁坯下山時不能拋、滾,防止損壞樁坯的皮膚和枝、根,天晴時要注意保濕,栽植前可在清水中浸泡幾小時。

三、養坯

樁坯截到位後,根部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塗上摻有生根劑的干凈黃泥,枝條切口用黃泥塗抹後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水分蒸發和日後曝曬時開裂。栽植時用微酸性的腐葉土,最好是用赤楠生長地的黃色腐葉土。大批的樁坯地植較好,地栽的用塑料棚保濕保溫,成活率較高。用盆栽植的,用土盆或紫砂盆都可以,選適當深一點的盆栽植,一是可以保溫;二是大根全部用土履蓋,可促進發根,防止大根死亡,赤楠的營養是對應供應的,一方的大根死亡,周圍也未發小根,可導致日後該方的枝頭縮枝。土與樁坯要貼實,樁坯與土不能出現懸空現象。一次澆足定根水,用透明塑料袋連樁帶盆一起罩住,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養護。沒有成活前,不要搬動樁坯。每隔數天檢查盆土一次,確保盆土濕潤。秋冬季採挖的樁坯要到次年四至五月份才長出新芽,此時晴天塑料袋內的溫度很高,要適當遮陰降溫,以防燒壞新芽,新芽未發齊之前,哪怕是陰雨天也不要揭開塑料袋,以防擾亂袋內生長環境。待新芽長到一寸以上,且需要發新枝的地方都發有新芽,才選一個有連續幾天陰雨的時候,揭開塑料袋練苗,遇到乾燥的晴天要遮陰,並向樁頭噴水保濕,防止縮芽。新樁成活後,不要急於抹芽,新芽多蒸發水分就多,可促進樁坯生根。待到秋後新樁完全成活後,再抹去多餘的芽。為防止剪扎時損壞枝頭,抹芽時可留一些備用枝。

四、修剪蟠扎

赤楠的剪扎,前兩年以扎為主,以後以剪為主,新樁當年的新枝不修剪,長勢特別好的枝頭為防止日後蟠扎時斷裂,可按造型的要求扎彎,次年修剪時,先將枝頭扎彎再修剪,赤楠的枝頭都是直生的,不扎彎沒有觀賞價值。赤楠的芽眼密集,扎彎修剪後會長出很多小枝,形成一簇,不可能象榆樹、三角楓一樣可以剪出幾級枝,所以,需要增粗增長的枝頭扎彎後不修剪,再放養一年。新樁留枝還要注意一點是切口較大的枝條上不能僅在一方留有新枝,防止因為一方無枝,大枝逐漸枯死導致縮枝。赤楠造型較適合的是將枝條剪成「饅頭」型或自然型。修剪留枝不能太密,太密不透光,會造成枝條「亮腿」。赤楠盆景成型後,因植株在春、夏、秋三季都有新枝長出,為了保持樹型一年要摘芽幾次或修剪幾次。每次僅留一輪新葉,或摘、剪在上次修剪的同一位置,這樣就可以保持枝條的冠幅基本不變,減少重剪的次數。每隔1—2年進行一次重剪,重剪時疏去部分細枝、弱枝、縮小枝頭冠幅,增加枝內透空透光。重剪的時間選擇在高溫高濕的梅雨季節或春季萌葉之前,同時植株要健壯長勢良好才能進行。重剪還要注意一點,即在同一棵植株上不能重剪一部分,輕剪一部分,輕剪部分枝頭上的葉片能給植株提供足夠的光合作用,重剪部分則長不出新芽導致重剪部分的枝頭死亡,這是赤楠縮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養護

赤楠喜高溫、耐高濕,養護時放在全日照的地方較好,也可放在半日照的地方,長期放在背陰潮濕的地方則根須不多,樹勢較弱,越冬困難。

換盆:換盆視盆土的多少和植株的長勢,1—3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間選在晚春至早秋,換盆太早則倒春寒對植株有影響,太晚則植株長出的新根不多不好越冬。換盆時剔去一半以上的舊土,剪去靠盆沿和盆底的根須,剪除腐根,換上疏鬆肥沃帶酸性的腐葉土或園土。

澆水:按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進行。新樁要保持濕潤,不能幹水,成型的植株在秋季不能太干,否則造成大量落葉。冬季在寒潮到來之前要澆足水保溫,不能幹凍。

疏果:疏果是養赤楠盆景必做的工作,大量掛果會造成植株營養不足,樹勢減弱,樹葉變黃,新芽萌發減少,降低觀賞價值,且赤楠的果色紫黑,觀賞效果一般,最好是將果全部疏掉或只留少量果實觀賞。

施肥:赤楠喜肥,但不能施濃肥,新樁第一年不需施肥,從第二年起,視植株長勢,在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或一個月施有機肥一次,如果掛有果實,要加大施肥密度。

防凍:赤楠耐高溫,但不耐低溫。在山上因根深葉茂,營養豐富,地溫較高,不易受凍害。在花盆裡因盆土少,營養不足或營養單一,生長受抑,易受凍害。氣溫低於零下二度就要採取防凍措施;一是入秋後繼續追肥,確保植株健壯過冬;二是盡量採用深盆,深盆土多易於保溫;三是將盆景放在背風向陽的位置養護;四是有條件的可在低溫到來時將盆景移入室內或大棚內;五是用土或沙將花盆深埋;六是用塑料薄膜等保溫材料包裹花盆保溫。只要防止了枝條和盆土不結冰,就能安全越冬。

病蟲害:不少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病蟲害少,其實病蟲害也是造成赤楠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就發現危害赤楠的害蟲有白蟻、天牛、蚧殼蟲、蝸牛、天幕毛蟲等,病害有煤煙病、白粘菌等,還有一種現象筆者暫時未找到原因,即秋後有些植株大量落葉甚至死亡。發生病蟲害要將盆景移入通風向陽的地方養護,改善養護條件。白蟻、蚧殼蟲、蝸牛等蟲害可在盆土中埋入呋喃丹防治,天幕毛蟲用50%殺暝松乳油1000噴灑,天牛用氧化采果150倍液噴殺。煤煙病用多菌靈噴灑,白粘菌用竹片刮除。
參考資料:http://chongyang.hbnw.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393

⑥ 大型樹樁盆景能用河沙直接養嗎

淘寶網:盛世鑫毅植物園,經營日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版理,多精心栽培權。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⑦ 羅漢松盆景怎麼養護呢

羅漢松,又名土杉,屬常綠類針葉喬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大多區域,屬於是典型的南方樹種。細分來看,又有雀舌、米葉、大理羅漢松等多種細分品種。羅漢松枝條較短、樹干蒼勁,並且具有壽命較長、很耐修剪等多種特點,是製作樹樁盆景的優質材料之一,受到很多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想要侍弄一盆漂亮的羅漢松盆景,前提之一就是需要它能生長健康了。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日常的養護管理肯定是不能忽略的部分。需要是在根據自身當地環境的同時,結合羅漢松的生長習性,綜合判斷後制定養護辦法。通常,主要的重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二、給予合理的光溫環境,保證羅漢松可以健康生長

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陽光是羅漢松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也是葉片能夠翠綠油亮的源泉,還關系這根系的細胞分裂等各種能量。所以,光是一定要給的,但也應該適當。畢竟,還有個水分蒸發過大,導致葉片嗮傷的風險。溫度對羅漢松更是不可忽略的部分,這也是它之所以生長在南方的根本。

⑧ 家養微型盆景,日常應該如何養護

微型盆景,空間佔用小,素材比較容易得到,越來越多的盆景愛好者喜歡製作微型盆景。但是微型盆景的養護較為不易,「製作容易,養護難」。養護微型盆景最主要的是環境,水分,施肥等不好把握。養護微型盆景是有技巧的。

條件允許下的微型盆養護。溫室大棚,溫室大棚可以控溫,控濕度。所以大棚才是微型盆的最好養護場所。沙床,或者是大盆套小盆的方式。讓微型盆的植物根系生長於沙床或者是大花盆的盆土裡。

這是提供保證濕度的一個條件,也是讓微型盆根系吸收微盆外養份的條件。微型盆景上面擺放一塊狀的腐爛的木頭,插進土裡。澆水前,觀察土壤以爛木頭連接位置有無濕潤的痕跡,若無立即澆透水。

⑨ 盆景水杉的習性,養殖方法。和技巧

播種繁殖

球果成熟後即采種,經過曝曬,篩出種子,干藏。春季3月份播種。畝播種量0.75~1.5kg,採用條播(行距20~25cm)或撒播,播後覆草不宜過厚,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扦插繁殖

採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均可。

硬枝扦插

1、插條母樹的選擇:從2~3年生母樹上剪取1年生健壯枝條作插條。

2、采條及扦插時間:1月份采條,3月10日左右扦插。

3、插條規格及處理:插條剪截長度10~15cm,然後按100根1捆插在沙土中軟化,保溫保濕防凍,扦插前用濃度為100mg/LABT1號生根粉溶液浸泡10~20h。

4、插後管理及扦插方法:採用大田扦插,每畝插2萬~3萬株,插後採取全光育苗,適時澆水、除草、鬆土。

5、效果:用ABT生根粉浸泡過的枝條,提前生根15~20天,生根多而粗,成活率達90%以上,比其他未用ABT生根粉的高出35%左右。

嫩枝扦插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選擇半木質化嫩枝作插穗,長14~18cm,保留頂梢及上部4~5片羽葉,插入土中4~6cm,每畝插7萬~8萬株。插後遮陰,每天噴霧3~5次。9月下旬後可撤去陰棚。圃地經常保持濕潤通風,可促進插穗早日生根。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和莖腐病。


拓展資料

栽培技術

水杉栽植季節從晚秋到初春均可,一般以冬末為好,切忌在土壤凍結的嚴寒時節和生長季節(夏季)栽植,否則成活率極低。苗木應隨起隨栽,避免過度失水。如經長途運輸,到達目的地後,應將苗根浸入水中浸泡。大苗移栽必須帶土球,挖大穴,施足基肥,填入細土後踩實,栽後要澆透水。旺盛生長期要追肥,一般追1次,注意鬆土、鋤草。

鋤草鬆土

鋤草鬆土即清除雜草、藤本,疏鬆土壤增強透氣性,改善理化性能,創造舒適良好的土壤環境空間,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進其健壯快速生長,為水杉豐產高效夯實基礎。每年鋤草鬆土2次,在5~6月、8~9月水杉旺盛生長前期撫育效果最佳。

適度套種

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造林1~2年內可適當套種豆類作物或綠肥,為不影響樹苗生長,套種作物要與樹苗保持30~40cm的距離。通過對作物的中耕除草堯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撫的作用,又可增加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適度修枝

為保持通風透光,給樹木健壯生長創造良好的空間,成林後進行適度修枝,宜選在水杉落葉後至立春前進行,修枝強度為樹冠總長度的1/4~1/3,具體視樹木生長情況而定。

熱點內容
簡單畫梅花的圖片 發布:2025-05-14 12:22:23 瀏覽:551
七夕買牛兔 發布:2025-05-14 12:12:49 瀏覽:355
梅花氣動架 發布:2025-05-14 12:08:32 瀏覽:732
蘆葦草花藝 發布:2025-05-14 12:01:17 瀏覽:921
插花水總臭 發布:2025-05-14 11:43:45 瀏覽:561
四里一朵花打一生肖 發布:2025-05-14 11:40:17 瀏覽:840
乾枯枝插花 發布:2025-05-14 11:36:05 瀏覽:129
百合連續劇 發布:2025-05-14 11:35:58 瀏覽:40
百合網女會員為什麼都是會計 發布:2025-05-14 11:27:31 瀏覽:664
防彈七夕歌 發布:2025-05-14 11:26:52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