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陽盆景
㈠ 九寨溝的資料簡單介紹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九寨溝縣境內,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所以又稱何葯九寨)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有「童話世界」之譽;九寨溝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九寨溝的山水形成於第四紀古冰川時期,現保存著大量第四紀古冰川遺跡。九寨溝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鈣質,湖底、湖堤、湖畔水邊均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體;而來自雪山、森林 秋天裡的九寨溝九寨溝的活水泉又異常潔凈,加之梯形狀的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見度高達20米。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譽為九寨溝「五絕」。水乳交融,美不勝收。九寨溝在60年代的時候是126、127兩個林場的砍伐地。1960年毛主席發出號召要支援邊遠的山區,由此由平原一帶的人們響應號召分別走進阿壩州,甘孜州及涼山州進行三線建設,也開發森林。九寨溝被砍伐了6年,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人們開的會很多,這時九寨溝得以停砍10年,生態得到了一些恢復。 文化大革命之後,1975年農牧漁業部的一個工作組對九寨溝進行了綜合考察,並得出了「九寨溝不僅蘊藏了豐富、珍貴的動植物資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優美風景區」的結論。同年,中國林科院院長,著名的林學家吳中倫教授對九寨溝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吳教授身臨其境,感慨萬分的說:「我到過歐美數國,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奇美的自然景觀,必須好好的保護起來。」他立即上書到四川省政府、並告知省林業廳。省林業廳十分重視,立即通知南坪林業局:九寨溝200米以外才能砍伐,這是林業部門保護九寨溝最早的一個措施。1977年四川省珍貴動物資源調查隊寫入了《四川珍貴動物資源調查報告》,1978年11月30日有關部門下令停止在九寨溝採伐木材。1979年兩個林場遷了出來,1980年,九寨溝自然保護處成立,遊客也越來越多。九寨溝一位曾游歷了世界若干名勝的英國遊客說:「九寨溝和斯里蘭卡的千尺懸瀑,幾內亞的新娘面紗,日本的日光之瀧、瑞士的日內瓦湖等名勝風景區相比,更能引人入勝。」美國跨國公司的總經理林德布雷游覽了九寨溝後,驚嘆道:「地球上有九寨溝這樣的景觀,是一大奇跡,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幸運。」 20世紀70年代,一群偶爾闖入的伐木工人發現了這片仙境,伐木工人刀下留情,留下了這片森林,成為國家森林公園,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且又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97年又被納入「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2001年摘取「綠色環球21」桂冠,成為世界唯一獲得三項國際桂冠的旅遊風景區。 2009年,瀑寬320米的諾日朗瀑布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寬的瀑布,成為中國旅遊景點又一項中國之最。 1982年國務院批准九寨溝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4年成立管理局,九寨溝正式做為風景區對外開放。1992年12月14日,經聯合國教科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委員會在美國新墨西哥聖菲召開的全委會第十六屆大會表決一至通過將九寨溝與黃龍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並由馬約爾頒發了證書。1997年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00年評為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2001年2月取得「綠色環球21」證書,時至今天九寨溝和黃龍已成為擁有三項桂冠的世界級風景名勝區。 區 劍岩景區 長海景區 扎如景區 九寨溝的森林2萬余公頃,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種紅松、雲杉、冷杉、赤樺、領春木、連香樹等。在這里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珍貴的大熊貓、白唇鹿、蘇門羚、扭角羚、金貓等動物。海子中野鴨成群,天鵝、鴛鴦也常來嬉戲,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九寨溝的主要觀景點包括:寶鏡岩、盆景灘、蘆葦海、五彩池、珍珠灘、鏡海、犀牛海、諾日朗瀑布、火花海和長海等。 九寨溝景觀五絕之一的雪峰,在藍天的映襯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輝,像英勇的武士,整個冬季守候在九寨溝的身旁。站在遠處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皚皚,銀峰玉柱,直指藍天,景色極其壯美。 相關景區分布表:九寨溝鏡海 原始森林
九寨溝珍珠灘 九寨溝五花海
九寨溝熊貓海 九寨溝箭竹海
九寨溝天鵝海 九寨溝草海
九寨溝犀牛海 九寨溝樹正瀑布
九寨溝樹正群海 九寨溝卧龍海
九寨溝火花海 九寨溝蘆葦海
九寨溝季節海 九寨溝五彩神仙池
九寨溝長海 九寨溝簡介
九寨溝宗教寺廟 樹正群海
諾日朗瀑布 季節海
長海 珍珠灘瀑布
鏡海 犀牛海
老虎海 火花海
蘆葦海 盆景灘
荷葉寨 扎如馬道
扎如橋 寶鏡崖
[編輯本段]人文風俗
九寨溝藍天、白雲、雪山、森林、盡融於瀑、河、灘、綴成一串串宛若從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鍋庄和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展現出藏羌人熱情強悍的民族風情。九寨溝,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飛瀑、彩林、雪峰等無法盡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聖地。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情被稱為「五絕」。因其獨有的原始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人間仙境」。 這里藏胞的語言、服飾和習俗,與四鄰的藏胞有著明顯的差異。據考證,他們的祖先原來生活在甘肅的瑪曲,屬阿尼卿山腳下的一個強悍的部落,隨松贊干布東征松州時留在了白水江畔。《唐書·吐蕃傳》中記載了唐初葉蕃東征時,松贊干布以勇悍善戰的河曲部為先鋒,一舉佔領松州,後部分人馬被留在了弓杠嶺下。他們將原河曲的俄洛女神山的傳說及部落出生傳說均帶到了九寨溝內。九寨溝的色嫫山名及蛾洛色莫的傳說樹[九寨溝]都源於河曲。位於四川西北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岷山山脈南段尕爾納峰北麓,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一條支溝,海拔2000-4300米。九寨溝一年四季均可旅遊,猶以秋季為最佳,過去人們都已為九寨溝的冬季不能旅遊,但是隨著成都-九寨溝旅遊公路的開通,才發現九寨溝冬季之美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自98年首推九寨溝冬之旅以來,一年比一年火爆,特別是春節期間,若不提前訂房,根本就不能保證旅遊團隊的住房。 九寨溝已開樹正、日則、則查窪、扎如4條旅遊風景線,長60餘公里,景觀分布在樹正、諾日朗、劍岩、長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區,以三溝一百一十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要景點,與九寨十二峰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四季景色迷人。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棲息著大熊貓等十多種稀有和珍貴野生動物。遠望高聳雲天,加上藏家木樓、晾架經幡、棧橋、磨房、傳統習俗及神話傳說構成的人文景觀,被譽為「美麗的童話世界」。 多姿多彩的九寨溝民俗,主要包括有: 祈福民俗——請山神: 請山神可在白天舉行,也可以在晚上,主要法器是一根交叉結實的「Y」字形木杈。請山神活動結束之後,全寨的村民還將圍成一個圓圈,通宵達旦歡歌笑語。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圓圈代表團圓,以圓圈匯成的強大力量,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九寨溝人勤勞勇敢、團結互愛的精神。藏歷正月十五這一天,為了預知新年的未來,幾乎每個寨子都要十分隆重地搞一次請山神的活動。請山神的兩位姑娘,是由法師根據當年天文歷法推算的生辰八字來確定的。 迎聖水——新年背水: 九寨溝藏族同胞有著在藏歷的除夕夜到海子邊背水的傳統。當各寨的雞第一聲雞叫時,寨里的人就會爭先恐後地趕到水源地,先燒香潑水,然後背回新年最早的聖水,供全家人團圓飲用。 宗教祈願——桑煙: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宗教祈願禮俗,沿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桑煙又稱熏香,多用在盟誓上,是讓天神作證的意思。民間性的桑煙,更多的是為自己、家人和親朋好友祈福。[1]
[編輯本段]民族特色
九寨溝主要民族是藏族和羌族,有少數人是漢族,所以漢族人在那裡屬於少數民族。九寨溝富有的人家主要以養氂牛為生,小孩子上學都要去離九寨溝比較近的成都去學習。 九寨溝的藏家房屋頂上都要插上彩色的帆,帆的顏色有藍色、白色、紅色、綠色、黃色,藍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雲朵,紅色代表大山,綠色代表樹木,黃色代表大地,。 藏家人的房子一般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用來養牲口的,第二層是人們住的,第三層是用來祭拜神靈的,因為藏家人認為第三層(也就是最高一層)距離天空最近,天空中會有神靈來,所以要供起來。 藏族的人們天生就能歌善舞,他們的歌喉十分寬闊,舞姿豪放,藏族人們十分熱情好客。
[編輯本段]四季景觀
九寨溝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時嫩芽點綠,瀑流輕快;夏來綠蔭圍湖,鶯飛燕舞;秋至紅葉鋪山,彩林滿目;冬來雪裹山巒,冰瀑如玉。 九寨溝春: 春日來臨,九寨溝冰雪消融、春水泛漲,山花爛漫,遠山的白雪映襯著童話世界,溫柔而慵懶的春陽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動自然的心境...... 這是多麼美麗的季節,這是多麼美麗的風景! 夏: 夏日,九寨溝掩映在蒼翠欲滴的濃陰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著翠綠的樹枝與水草,銀簾般的瀑布抒發四季中最為恣意的激情,溫柔的風吹拂經幡,吹拂樹梢,吹拂你流水一樣自由的心緒。 秋: 秋天是九寨溝最為燦爛的季節,五彩斑瀾的紅葉,彩林倒映在明麗的湖水中。繽紛的落在湖光流韻間漂浮。悠遠的晴空湛藍而碧凈,自然自造化中最美麗的景緻充盈眼底。冬: 冬日,九寨溝變得尤為寧靜,尤為充滿詩情畫意。山巒與樹林銀裝素裹,瀑布與湖泊冰清玉潔、藍色湖面的冰層在日出日落的溫差中,變幻著奇妙的冰紋,冰凝的瀑布間、細細的水流發出沁人心脾的樂音。 九寨四時,景色名異,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紅葉,冬之白雪,無不令人為之叫絕。而這一切,又深居於遠離塵世的的高原深處,在那片寧靜得能夠聽見見人的心跳的凈土融入春夏秋冬的絕美景色之中,其感受是任何人間語言都難以表白的。
[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日則溝區段
日則溝區段是從諾日朗瀑布至日則溝招待所,全長9公里。該區段有珍珠灘瀑布、五花海、高瀑布、熊貓海、箭竹海、孔雀河、孔雀海、原始森林等,其中以珍珠灘瀑布、孔雀河、孔雀海、高瀑布和五花海最為有名。 珍珠灘瀑布猶如一面巨大晶瑩的珠簾,從陡峭的斷層垂掛而下,置身於這流球飛玉的灘中,真有「滾滾銀花足下踩,萬頃珍珠湧入懷」的感受。 高瀑布是九寨溝最高的瀑布。 五花海的底部景觀妙不可言,湖水一邊是翠綠色的,一邊是湖綠色的,湖底的枯樹,由於鈣化,變成一叢叢燦爛的珊瑚,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五花海有著「九寨精華」及「九寨一絕」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點,即老虎石上俯視,可一覽五花海全景。此處也是九寨溝最佳取景點之一。金秋時節,四周山坡上的彩葉紛紛墜落在池水中,倒影、水波、陽光、落葉的完美結合,將人間最絢爛的顏色糅合在五花海水中。 五花海是九寨溝的驕傲,從老虎嘴俯瞰,顏色好誇張,是誰打翻了阿拉伯神話中的藏寶箱?鋪張出一地豪華,亦或是孔雀翎織就的羽衣,拿是拿不走的,只好塞在記憶里。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寧靜了許多,好像大自然進入了哲理狀態的思考,綿軟的水草只需輕輕抖動幾下腰身,就讓那藍和綠幻化出無限神秘;海拔最高的長海,已是一片冰封,壯美得肅穆。珍珠灘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藍,銀中凝綠,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味。夕陽照在海拔較低的蘆葦海上,搖曳出滿地金黃,彷彿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不時有水鳥從沼澤中撲簌簌飛起,原來,故事中的情節永遠都不會完結。
樹正溝區段
樹正溝區段為主溝,主要景點有盆景灘、蘆葦海、火花海、樹正瀑布、犀牛海和諾日朗瀑布。 盆景灘在荷葉寨前方,該處是一個地勢低平的淺灘,整個景點猶如一座巨大的盆景。 火花海神奇莫測,風吹浪生,顯出朵朵「火花」,奇光閃閃,但此景多出現在清晨日出時分。樹正瀑布在樹正寨附近,是九寨溝內第一個瀑布群,一連串40多個海子綿延7公里形成多層台階。上層台階海子里的水,從海子邊緣全線溢出,形成瀑布,注入下一層台階的海子,有多少層海子,便有多少層瀑布。落差最小的只有一二米,最大的可達30米。諾日朗瀑布呈多級下跌,寬達140米的水簾從兩山間飛出,直瀉百尺山崖,形成罕見的森林瀑布。 犀牛海是樹正溝內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溝內景色變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與天地、樹林連成一體。 諾日郎瀑布的特點在於雄偉。寬達300米,落差20米的瀑布呈多級下跌趨勢,是旅客們最鍾愛的取景點之一。
則查窪溝段
則查窪溝段,從諾日朗賓館開始至長海子,長約17公里,景點集中在溝的盡頭,這里有季節海、五彩池和長海。 長海南北長7.5公里,寬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溝內最大的海。它匯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沒有出水口,排水靠蒸發和地下滲透。夏秋縱遇暴雨,海水也不溢堤,冬春長時無雨,海水也不幹涸。長海沿岸山巒疊彩,綠權幽深。隆冬季節,冰凍雪封,一片銀白,冰厚可達2尺。五彩池水上半部呈碧藍色,下半部則呈橙紅色,色彩之斑斕,與日則溝的五花海不相上下。季節海的水則隨乾旱季節而時盈時涸。
[編輯本段]旅遊須知
氣候與衣著
[2]九寨溝海拔3000多米,屬高原濕潤氣候,山頂終年積雪。春天氣溫較低而且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多在9~18℃之間。夏季氣溫回升且較穩定,平均氣溫19~22℃,夜晚較涼,宜備薄毛衣。秋季氣候宜人,但晝夜溫差很大,特別是10月後的深秋(10月下旬即有凍土出現),白天可穿單衣,夜晚就得穿防寒服了。冬季較寒冷,氣溫多在0℃以下。九寨溝降雨較少且多集中在7~8月。九寨溝一年四季均可旅遊,尤以秋季為最佳,10月中下旬是九寨溝最奪目的季節。九寨溝的冬天和初夏也各有韻味。
注意事項
A、最好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團隊,才有住房和安全的保證。 B、九寨溝區屬高海拔地區,不宜劇烈運動,宜少飲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發生高原反應。年老體弱者,應備好常用葯品,最好能配備小型氧氣瓶(此物可以成都購買)。 C、年老體弱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者不宜前往。 D、景區嚴禁煙火。 E、景區日照強,紫外線強。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戴上太陽帽,塗抹防霜,以保護 皮膚。 F、景區晝夜溫差大,請帶足保暖防寒衣物,並備常用葯品紅景天。
門票簡介
九寨溝 門票220元(4月1日-11月15日)80(11月16日至3月30日) 環保車90元(4月1日-11月15日) 環保車80元(11月16日至3月30日) 黃龍200元(4-11月15日) 80(11月16日至3月底) 牟尼溝70+3元九寨溝旅遊地圖疊溪地震湖5元 紅軍紀念碑8元 神仙池398元(含觀光車、電瓶車、導游、一頓午餐) 九寨溝神仙池 門票:100元/人 觀光車,90元/人 電瓶車:40元/人
免票對象:
1、身高在1.30米以下兒童免門票和車票。 2、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離休幹部請憑有效證件免購門票,另購車票。
[編輯本段]飲食文化
九寨溝--黃龍由於物資多從外面運入,所以吃的價格很貴,建議遊客最好不要考慮吃的問題, 在當地的酒店內可以品嘗到洋芋糌粑、九寨柿餅、蕎面餅、九寨酸菜面等風味。考慮到運輸極其不便,菜的價格也就相對較高了。 民族風味食品有烤全羊、手扒牛排、雜面、洋芋糍粑、青稞酒等。各住宿站點都有當地民族風味食品,但價格不菲。這里大多是西藏風味的食物,絕對不合內地人的口味,若不想後悔的話,不如不嘗。 九寨溝各種美食簡介: 素燒如意 如意菜即蕨菜,因其狀若一柄綠瑩瑩的古代如意而得名。國外把它列為健康食品,稱為「山菜之王」。 雅茶 雅茶是用茶樹的粗枝大葉製成的茶,因產地在雅安地區,故稱「雅茶」。明代稱為「馬茶」,清代以後禰為「邊茶」。 藏族同胞以肉食為主,蔬菜、水果很少,食物所缺的維生素多由「雅茶」來補 充。製作酥油茶必須用「雅茶」,因其味道濃厚,可以壓住酥油、牛奶的膻味 洋芋糍巴 洋芋糍巴是九寨溝最有特色的食品。洋芋又稱土豆,把洋芋蒸熟以後放在木桶里用力搗,直到土豆呈粘稠塊狀,然後在打成糍巴,放在鍋裡面煮,煮好後放入酸菜,辣椒,入口爽滑,美味無比。 蕎麥麵食 蕎麥磨成粉可以做很多的東西,蕎麥饅頭,蕎麥面條,蕎麥面條是粗糧,對身體大有好處,而且面條筋斗,入口清香,可以選擇一碗牛肉蕎面在加上小菜佐食作為一頓簡單的晚餐。 蕨菜 亦稱"烏糯",又名龍頭菜,蕨菜吃起來,不僅鮮嫩滑爽,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青稞酒 青稞酒色微黃,酸中帶甜,有「藏式啤酒」之稱,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歡度節日和招待客人的 上品。按照藏族習俗,客人來了,豪爽熱情的評價要端起青稞酒壺,邊斟三碗敬獻客人。前兩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點,但不能一點也不喝。第三碗斟滿後則要一飲而盡,以示尊重評價。藏族同胞勸酒時,經常要唱酒歌,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動人。 酸菜 酸菜味道好,還可以調節口味,增大食慾,增加胃酸的分泌,起有條有理消化的作用。 奶製品 酸奶的製法是:將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舊酸奶作發酵劑,溫度在30攝氏度至40 氏度之間,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隨著乳酸酸度的不斷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開始沉澱,凝結成像嫩豆腐一樣的塊狀,並產生一種芳香的氣味,這就是酸奶。 酥油茶 在藏族同胞家裡,酥油茶壺從早到晚都煨在火塘上面,任何時候,都可以喝到又香又熱的酥油茶。酥油茶營養豐富,香醇可口,並有提 神、滋補作用,深為藏族群眾所喜愛。其製法是:在濃茶中放入適量的酥油和食鹽(有奶汁、雞蛋、核桃更佳),置於特製木桶內反復攪拌融合而成。將打好的酥油茶倒入壺內加熱1分鍾即可飲用,切忌煮沸。 九寨溝糌粑 糌粑是藏胞的主要食品,形似內地的炒麵,可分為青稞、豌豆、燕麥糌粑等。氂牛肉 氂牛產於松潘九寨溝一帶的高原,肉香且帶有一點野味,目前九寨溝已經有氂牛肉的加工廠,做成真空包裝的熟食,遊客購買起來也十分的方便,並能夠帶回家贈送朋友。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陷,新鮮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來做餡,奶渣包子由此而來。奶渣曬干以後,藏族人把它當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湯裡面做佐料,干奶渣漢族人不太吃的慣,不過奶渣包子到是藏漢、老少皆宜。 [當地特產] 奶渣包子 九寨溝素燒如意和氂牛肉 洋芋糍粑 貝母雞 蟲草鴨
[編輯本段]地理交通
地理
九寨溝四季景色迷人。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棲息著大熊貓等十多種稀有和珍貴野生動物。遠望雪峰林立,高聳雲天,終年白雪皚皚,加上藏家木樓、晾架經幡、棧橋、磨房、傳統習俗及神話傳說構成的人文景觀,被譽為「美麗的童話世界」。 九寨溝地處岷山山脈南段尕爾納峰北麓,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的一條支溝,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地帶,地質結構復雜。這里高差懸殊、氣候多樣、山明水秀。 九寨溝主溝呈「Y」字形,總長50餘公里。溝中分布有多處湖泊、瀑布群和鈣華灘流等。水是九寨溝景觀的主角。碧綠晶瑩的溪水好似項鏈般穿插於森林與淺灘之間。色彩斑斕的湖泊和氣勢宏偉的瀑布令人目不暇接。 原始森林覆蓋了九寨溝一半以上的面積。林中植物種類繁多,現有天然森林近3萬公頃,植物2000餘種。多種野生動物繁衍棲息於此,其中包括脊椎動物170種、鳥類141種,屬國家保護的有17種。林地上積滿厚厚的苔蘚,散落著鳥獸的羽毛,充滿原始森林的風貌,使人彷彿置身於美妙的世外天地。
交通
去九寨溝的遊客,大多取道成都。從成都到九寨溝的九寨環線已改造竣工,九寨環線由東西線構成環狀,全長913公里。東西兩線行程均為400多公里,幹道線為水泥路面,區內為柏油路面,單線行程需8小時。 從成都出發:成都新南門旅遊汽車站有發往九寨溝的旅遊專線車,每天上午8點發車,西門車站(在營門口路)四季都有長途客車可直達九寨溝--黃龍,有日班(7:30發車)也有夜班卧鋪車,夕發朝至。 從綿陽出發:每天6:40開始就有巴士前往九寨溝的。 從樂山出發:每周四和周日的8:30也有巴士前往。 九寨溝內交通:溝內禁止社會車輛通行,可乘綠色環保觀光車游覽,行車區段為:1.溝口—諾日朗14.5公里;2.諾日朗—長海18公里;3.諾日朗—原始森林18公里,共22個招呼站,在景區售票處出售車票,自願購買,一票全景,分區段檢票。 九寨溝與黃龍寺之間的距離為128公里。隨團旅遊者可不必擔心這兩個景點之間的交通問題。自助旅行者從九寨去黃龍,可先乘往松潘、成都方向的班車南行92公里到川主寺(紅軍長征紀念碑,此處有車北上甘南和蘭州),再轉平武方向的車東行41公里即到黃龍寺。 遊客進九寨溝有以下7條線路: 線路一:成都——都江堰市——汶川——茂縣——松潘,沿途有都江堰,青城前、後山、疊溪海子等名勝。可采購茂縣蘋果。至黃龍寺約393公里,九寨溝440公里。此路修繕較好,基本都走這條路。 線路二:成都——汶川——理縣——米亞羅——紅原——瓦切——川主寺,路程較長,但路面寬闊,安全舒適。沿途可觀 賞壯麗的草原風光,欣賞羌族姑娘的「溜索」,領略奇異的藏鄉風情。公路里程約702公里。 線路三:乘寶成線火車至江油站下,換汽車經平武經甘肅文縣至九寨溝縣,沿途游竇團山、李白紀念館、海燈武館、報恩寺等名勝。公路里程約303公里。 線路四:乘寶成線火車至廣元(或昭化),換汽車經甘肅文縣至九寨溝縣,沿途有廣元古城、昭化古城、皇澤寺、千佛岩、劍門蜀道、碧口水庫、古陰平道等。公路里程約308公里。此路是土路,雨季易滑坡。 線路五:乘寶成線火車至略陽站下,換乘汽車經成縣、武都、文縣、九寨溝縣前往。公路里程約441公里。沿途有西北地區罕見的大溶洞——武都萬象洞。 線路六:乘隴海線火車至天水站下,換乘汽車經武都、文縣、九寨溝縣前往。公路里程約546公里。
㈡ 盆景林斤瀾閱讀理解答案
那是一篇精緻而深邃的散文。
文章開篇,作者說:「年輕的時候不曉得盆景的好看。」
林斤瀾先生年輕時,常去宣傳抗日的劇團參加活動,這個劇團活動地點附近有家花圃,在一條深深巷弄中。林先生有時也進去「旋」一「旋」。細雨蒙蒙的春天,花木的巷弄,就像是春天的深處。密密雨聲中,這個花圃帶著一種深深的寂寞感。
這里也培養盆景,可是年輕的林先生一直視而不見。
在一個春雨如絲的日子裡,他終於偶然地發現了一盆盆的水色山光,竟覺得分外地寂寞。「在那戰爭的歲月里,這一行也在苦守苦撐著。可這樣冷冷清清,有誰來欣賞呢?」他頂不住壓抑的寂寞感,匆匆離開。
一晃四十年過去了,經歷了抗戰烽火,歷史狂潮,十年浩劫,林先生回到了家鄉。那盆景一般的江心嶼,已在十年動盪中變了模樣。在江心嶼,他見到許多展覽盆景——卻都是些「全景式」,或者石頭上插著白鐵剪的小紅旗的「社會意義盆景」。
忽然間,已不再年輕的林先生,想起了多年前見過的一個盆景:巴掌大的一個土坡,坡上一株樹,只一株。大枝疏落,小枝密集,枝椏全部傾向一個方向。——「這是曠野上迎風挺立的大樹,平野千里,大風呼號,亂雲飛渡,精神抖擻,胸懷蒼茫!」
然而這樣的傑作是怎樣來的?「多少個細雨蒙蒙的春天,一枝一葉修剪、培養。沒成型的時候,沒有買主,熬成型了,也許大家都在欣賞『全景式』,或者正對白鐵剪的紅旗有興趣。這樣的一株樹,也不過角落頭擺一擺,擺擺也就收了。」
何等冷清,何等寂寞。然而這是個行業,是行業,就要有人頂得住寂寞。「這個盆景的作者最大的本事是:忍耐。」
這篇散文筆調流暢而平和,可是平和中卻有催人淚下的力量,因為它的深邃。
培養盆景的園丁是寂寞的,園藝本來就是個寂寞的行業,須得要有耐得住寂寞的人來從事。可其餘的行業又何嘗不是呢?「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其實是所有行業的格言。那台下的十年是何等的冷清寂寞,無人問津,可是要頂住,為了十年寂寞之後的那一分鍾。
那一分鍾,也許有掌聲有喝彩,也許依舊是冷清,依舊是寂寞——然而要頂住,要忍耐。——幾乎有點悲劇英雄的悲壯了。
寫下這篇文章時,林斤瀾先生想必已走出了曾一度籠罩他的、死氣沉沉的寂寞。我從字里行間看到的是一個寵辱不驚、歷盡滄桑的人,發自內心深處的平和恬淡的微笑。
經歷過那種深深寂寞的人,他的閱歷里必將多出一個詞:滄桑。而學會忍耐那種寂寞的人,他的閱歷里又將多出一個詞:淡泊。榮與辱不過是人生小小的潮起潮落,行與止也只是人生選擇的方向標,對於懂得隱忍,懂得內斂,懂得承受的人來說,都算不了什麼。「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雲卷雲舒。」忍耐得住人生寂寞的人,他們心靈的境界當是如此。
最後,忍不住再引林先生文中一段話,來作這篇讀後感的結尾:
「若有寂寞之感牽絲攀藤爬上心頭,不要逃跑,要『頂得牢』。寄語家鄉年輕的親愛的同行:這個盆景的作者最大的本事
這也是十五六歲少年時的讀書筆記,自己都快忘了內容。重讀過去,實在是件有意思的事。
當時的我,似乎將注意力全放在了對人生而言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忍耐」這個重點上,卻並未注意到「寄語溫州同行」這個細節。其實,林先生對「同行」所說的寂寞之感,大約是專門針對「文學」這個領域而言的吧?他鼓勵著年輕的後輩們,靜下心來,不要逃跑,學會忍耐……因為這些「同行」們所涉足的,比起盆景來,或許更是一個需要台下十年功、甚至一輩子用功,卻也不一定能等來輝煌的世界。有很多很多人被它的瑰麗所吸引,卻難耐它殘酷的寂寞。
即使是今天,「文學」、「文藝」已經成了頗為時髦的詞彙,時代亦不再明著給予它壓力,默許了爭鳴,這個領域依然令人感到寂寞。它本是建於精神天宇之上的神秘花園,有人苦苦陷於現實的泥濘,欲羽化而不得,也有人無根飄盪,時時感到腳踏不著實地的惶然。處處都是迷茫。
而當我今天,懷著這樣那樣的迷茫,重新看見這篇文章的時候;當我終於意識到,曾有一位前輩高人,溫言相解,細細對我們講「忍耐」的時候……便有寂寞也如雪遇春陽,融融消釋了。心裡是何其感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