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綠植
㈠ 陽光小學在的校園面積是4公頃,其中有0.84公頃種了綠色植物,種綠色植物的面積百分之多少
0.84÷4×100%=21%
所佔百分比是21%
請理解以上解答
㈡ 學校教室一般放什麼綠植
教室放植物要講究。這是因為白天,花卉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是放出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在夜間,花卉不進行光合作用,吐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氣。這時,如果在教室擺花,就會有害健康。 另外,教室內空氣始終不夠流通,所以最好不要放置容易產生蚊蟲的水性植物。 不適合教室內種植的植物 1.蘭花:它的香氣會令人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 2.紫荊花:它所散發出來的花粉如與人接觸過久,會誘發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狀加重。 3.含羞草:它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人體過多接觸後會使毛發脫落。 4.月季花:它所散發的濃郁香味,會使一些人產生胸悶不適、憋氣與呼吸困難。 5.百合花:它的香味也會使人的中樞神經過度興奮而失眠。 6.夜來香(包括丁香類):它在晚上會散發出大量刺激嗅覺的微粒,聞之過久,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郁悶不適,甚至病情加重。但夜來香是一種可供觀賞的香花,它濃烈的香氣,還可以驅蚊,一般用於庭院和陽台。 7.夾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種乳白色液體,接觸時間一長,會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狀。 8.松柏(包括玉丁香、接骨木等):松柏類花木的芳香氣味對人體的腸胃有刺激作用,不僅影響食慾,而且會使孕婦感到心煩意亂,惡心嘔吐,頭暈目眩。 9.洋綉球花(包括五色梅、天竺葵等):它所散發的微粒,如與人接觸,會使人的皮膚過敏而引發瘙癢症。 三類植物最適合教室內放 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發現,常青的觀葉植物以及綠色開花植物中,很多都有消除建築物內有毒化學物質的作用。此次研究還發現,植物不光是靠葉子吸取物質,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細菌在清除有害物方面都功不可沒。 能吸收有毒化學物質的植物 1.蘆薈、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研究表明,虎尾蘭和吊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蘆薈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如果裝修業主想測試自己的家裝環保情況,可以在家居的不同位置擺放文竹。它的生命力在植物中是最脆弱的,文竹健康生長說明家裝沒有污染。 2.常青藤、鐵樹、菊花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硫、氟化氫、汞等有害物。 3.紫苑屬、黃耆、含煙草、黃耆屬和雞冠花等一類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鈾等放射性核素。 4.天門冬可清除重金屬微粒。 能驅蚊蟲的植物 如果植物能驅蚊,一定比蚊香安全環保得多,蚊凈香草就是這樣一種植物。 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 能殺病菌的植物 1.玫瑰、桂花、紫羅蘭、茉莉等芳香花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2.紫薇、茉莉、檸檬等植物,5分鍾內就可以殺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 3.仙人掌等原產於熱帶乾旱地區的多肉植物,其肉質莖上的氣孔白天關閉,夜間打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製造氧氣,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 3.在教室周圍栽種爬山虎、葡萄、牽牛花、紫藤、薔薇等攀爬植物,讓它們順牆或順架攀附,形成一個綠色的涼棚,能夠有效地減少陽光輻射,大大降低室內溫度。 4.丁香花散發的丁香酚,殺菌能力比碳酸還強5倍以上。因此這些花能芳香健腦,還能預防某些傳染病,對牙痛也有止痛的作用。 適於室內種植的植物 1)玫瑰吸收二氧化硫; 2)桂花有吸塵作用; 3)薄荷有殺菌作用; 4)長青藤和鐵樹吸收苯; 5)萬青年和雛菊清除三氯乙稀; 6)銀苞芋、吊蘭、蘆薈、虎尾蘭吸收甲醛。 其實教室內擺放植物主要目的是凈化空氣,其次才是賞心悅目,這樣你就可以有選擇了
㈢ 小學科學葉的蒸騰作用說課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 號選手張樹嶺,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該課題是濟南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隸屬於課程標准確立的「人與生物圈」課程主線中最大的主題之一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中的二級主題,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組成綠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編排上將其安排在兩者之前,既充分考慮了學生主體的認知規律,也科學考量了三者的辯證關系。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對前一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適應不同的環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為後面光合作用以及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三大核心理念,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實際,特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蒸騰現象,舉例說出氣孔的數目和分布與蒸騰作用的關系。
(2)、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製作臨時裝片,觀察葉片的各部分結構。進一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製作徒手臨時切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臨時切片標本,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2)、通過對蒸騰作用知識的拓展遷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2)、培養敢於實踐、樂於探究的生物科學素養;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3、教材重點與難點
重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
確立依據:本節課主要是通過觀察蒸騰現象理解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並認可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因而確立該內容為重點。
難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
確立依據:七年級學生是第一次練習製作臨時切片,並且要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結構,此外還要注意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對學生的綜合要求較高,學生掌握操作要領有一定難度,故把該內容確立為教學難點。
4、學情分析
能力起點方面——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充滿好奇,樂於動手,對製作臨時裝片及顯微鏡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背景知識方面——學生簡單了解植被與降水的關系。
㈣ 班主任如何委婉的組織語言讓小學家長自願帶綠植美化教室
可以鼓勵大家
學校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
為了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家中有養殖盆花大家可以帶到班級
看看誰家的花養的最好
㈤ 誰告訴我小學生五個人的關於保護綠色植物的小品呀急急急急急急!!
主題班會: 環境保護 從我做起
潘 錦 英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2、使學生知道如何從自身做起,成為一名環境保護的小衛士。
班會活動過程:
主持人甲:(宣布今天班會的內容和要求。)
主持人乙;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美化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家鄉,使我們家鄉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主持人甲: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十分鍾以後反饋匯報。(各小組分頭討論)
討論題目:
1、 你認為哪些行為不2、 利於環境保護?
3、 你認為哪些行為有利於環境保護?
4、 我們小學生應該怎麼做?
(教師巡視各小組討論情況)
主持人乙:下面由小組長匯報討論情況。
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
第三小組:
第四小組;
主持人甲:隊員們,剛才大家在短短的十分鍾內,討論出許多關於環境保護的方法和建議,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我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輔導員:這次班會開得很成功,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從小養成不亂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使我們的校園更干凈,更美麗。
主持人乙:宣布班隊活動結束。
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
——三(5)班 主題隊會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了解一定的自然環境知識,懂得一定的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活動准備
1.組織隊員學習有關自然環境的科學書籍。
2.對隊員進行環保教育,通過觀看錄像、閱讀書籍、聽專題講座等了解環保知識和方法。
3.根據學校和隊員的實際,結合環保排練小品。
4.准備有關海洋、植物、珍稀動物及酸雨、大氣污染等方面的圖片、資料。
三、活動過程:
一、隊儀式
集體整理隊伍。
報告人數。
出旗。
唱隊歌。
中隊長講話,宣布活動開始
引入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它和人類的關系是息息相關的。
乙:地球存在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了,如果把這幾十億年時間算作一天,那麼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還不到一秒鍾哪!
甲:到了二十世紀末,地球上的人口可能會達到80多億,人們需要食物、水、居住的空間和驅動車輛的能量。
乙:這樣一來,其他動物和植物的食物和空間就會越來越少,生態環境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甲:像什麼全球性變暖啦、酸雨啦、臭氧層窟窿啦等等,這僅僅是其中的幾個問題。
乙:因此,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甲:這就需要我們大家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了解我們地球上的氣候、動物、植物。
乙:了解大自然,做環保小衛士。
合:這樣我們的地球就會越來越潔凈、美麗。
(身穿綠袍,頭戴博士帽的「綠娃娃」上)
綠娃娃:哎,小主持,我也來參加你們的隊會,歡迎嗎?
甲、乙:請問,你是誰?
綠娃娃:嗨,我是大名鼎鼎的綠娃娃呀!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朋友。
(實物投影:出示綠色食品標志)
綠娃娃:(簡介綠色食品標志),大家喜歡這位朋友嗎?為什麼?(隊員們說綠色食品的好處)
甲、乙:既然大家這么歡迎你,就請你綠娃娃和我們一起主持隊會吧!
綠娃娃:(跳起來拍手):太好了!太好了!
(二)設置情境
(一位導游裝扮的同學,匆匆上來)
小導游:主持人,你們打算從什麼內容開始?
甲「小導游,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小導游:當然,我是小導游,今天我們學校來了這么多客人,而我們學校的環境建設和環境教育都做得很好,我想應先讓客人了解一下我們的學習環境,對嗎?
乙:(拍腦門),對,對!應該的,應該的!
甲、乙:就讓我們的隊會從學校環境介紹開始吧!
(小導游、綠娃娃一起介紹學校環境建設和環境教育情況)
甲:你們表演得很好,可是了解我們的環境不應僅僅局限於學校。
乙:我們還應在大自然中了解一些動植物,還有天氣、海洋等等。
小導游:(急忙打斷乙的話),您別著急,這個我們早就想到了,自從學校開展環保教育以來,我們中隊就成立了幾個自然資源考察小組,我給他們做導游,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正在整理有關資料,待會兒,就可以給大家做匯報了。
(三)環保知識小競賽
甲、乙:綠娃娃,現在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看大家的環保知識學得怎麼樣?
綠娃娃:這個主意不錯,我來給大家做裁判,優勝者還會得到我給大家的獎品呢!
(競賽開始,分組搶答)
1、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2、海洋佔地球上多大面積?
3、野生動物有哪些瀕滅臨絕?
4、酸雨、臭氧層是怎麼回事?
5、我們應該怎樣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四)考察報告
小導游(競賽完之後上):小主持,我們的考察隊員准備好了,現在開始給大家做匯報。
海洋資源考察小隊做匯報
(介紹海洋有關動物及自然常識的同時,表演小品:《保護海洋資源》,由學生分別扮演螃蟹公公、螺獅爺爺,珍珠魚、海底小動物等,通過表演唱、快板、朗誦等形式,介紹海洋被污染的情況,以及人類該對海洋如何進行保護,激發孩子們保護海洋資源之情。)
(學生分別由七、八人組成以上環保小隊,利用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的錄像、電腦演示及一些有關雨林、動物、植物等方面的小故事,以報告形式輪流上台向大家介紹各方面的環境知識及環境措施,並就台下學生提出的有爭議問題進行答辯)
五、活動總結
㈥ 小學三年上冊環境教案《綠色植物用處多》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 描述綠色植物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綠色植物是「能量轉化器」。(重點)
② 明確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綠色植物是自動「空
氣凈化器」。(重、難點)
③ 描述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理解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難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挖掘本節課的情感點,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形成熱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課前准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的動畫、「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態模式圖、自然界中水循環路線示意圖、大雨過程中地表徑流錄像等。
學生查閱「溫室效應」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說出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2、寫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設計意圖】復習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反應式,體會到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質和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維持碳—氧平衡。復習蒸騰作用,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植物的蒸騰可以促進水由陸地到大氣的水的循環。這樣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展示這兩張圖片,比較造成這兩種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啟示?
生1:左面這幅圖,大量的植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這里的環
境優美,空氣清新,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活力。
生2:右面這幅圖,由於植被的破壞,形成了沙塵暴,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和生產。
生3: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師: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這節課我們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圖片,創設兩個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活學生思維、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意識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
三、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師:請同學們依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說出光合作用的實質是什麼?
生1:物質的轉變,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2:能量的轉變,把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體內的化學能。
師:觀察下圖,結合教材65頁第一自然段,思考生物圈中能量是怎樣轉化和利用的?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動畫。然後教師出示下面問題:
(1)分別說出狼、兔、蘑菇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的來源?
(2)它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哪種生物?
(3)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和能量是怎麼獲得的?
(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終來源於什麼?
(5)動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從太陽獲得?誰在這些生物與太陽能之
間起到一個紐帶和轉化作用?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生物圈會怎樣?
(6)通過以上問題分析:你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逐個解決問題,最終得出結論。
生1: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成分。
生2:綠色植物為生物圈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生3:綠色植物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
師:綠色植物對整個生物圈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稱得上是「生命之母」,
【設計意圖】為了便於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教師在課本問題的基礎上作了一些變動,使問題變的簡單易懂,輕松突破難點。
過渡: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日常生活中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的圖片。並呈現下面的資料:一個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氣(約含5千克的氧氣)消耗其中的約1千克的氧(不含動物呼吸及燃燒所消耗的),當空氣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時,人就會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
生:大氣中氧氣的含量為什麼不減少呢?
師:同學們可以從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的原料和產物上找突破,進行分析交流。
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過渡到,綠色植物是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師:同學們閱讀教材65頁的「觀察思考的普魯斯特勒實驗」。
分析交流:
(1)蠟燭為什麼熄滅了?
(2)小白鼠為什麼不久就死了?
(3)燃燒的蠟燭有了植物為什麼仍能繼續燃燒;小白鼠有了植物為什麼能活較長時間?
(4)綠色植物和蠟燭、小白鼠之間有什麼關系?
(5)普羅斯特拉的實驗對你有哪些啟示?
教師進一步出示資料:1公頃的樹林的葉片的總面積約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氣。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了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教師展示碳—氧平衡的圖片。
師:閱讀教材,找出由於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對森林、草原的不合理開發和
利用,導致大氣中什麼氣體的濃度有所增加,導致地球上出現了什麼現象?
生: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導致出現溫室效應。
教師展示溫室效應模式圖,講解溫室效應。
短波的陽光能透過玻璃,室內的長波輻射卻輻射不出去。大氣也具有這種特性,我們稱之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反射,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以CO2為主,約佔60%左右。溫室氣體濃度愈高,近地表的溫度就愈高。沒有溫室氣體,地球上的溫度就會降到很低。億萬年來,地球一直受益於溫室效應,因為溫室效應創造了一個適宜生物棲息的環境。然而,人類活動使溫室效應日益加劇,以至於影響氣候。自工業革命以來,資源與能源大量消耗,特別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燃燒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據測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排放的CO2約為240億噸。甲烷等微量氣體也隨著人類的各種活動而升高。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結果,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經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萬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變化不超過2℃。聯合國機構還預測,由於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增至700億噸,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溫室效應的資料,讓同學們認識到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嚴重後果。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護環境,比如: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秋收後不要焚燒秸稈。盡量做到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共同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溫室效應的危害。同時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要愛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家庭裝修以後會在室內養殖一些:吊蘭,吸毒草,蘆薈等等植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交流後回答:
生1:綠色植物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生2:綠色植物如:懸鈴木可以分泌抗生素,可以的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
生3:山毛櫸可以吸附和阻滯灰塵。
生4:柳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師:綜上所述,綠色植物維持了碳—氧平衡,凈化了空氣,是生物圈中的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過渡:有句諺語:山上多種樹,勝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這句諺語中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道理呢?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還有什麼作用呢?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輕松過渡到天然的「蓄水池」。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畫。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斷地在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循環流動的過程。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可以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積極發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大雨過程中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
小、地表徑流速度的錄像,並呈現數字資料:據最新估計,森林能把50%~80%的
降水轉入地下,一公頃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無林地比覆蓋率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師: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小、地表徑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
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通過觀看錄像,仔細閱讀材料,積極思考。
生: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表格呈現我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和鉛山縣森林覆蓋率與年降雨量以及空氣相對濕度
森林覆蓋率 空氣相對濕度 年均降雨量
武夷山 96.2% 84% 2559mm
鉛山縣 71.3% 79% 2033mm
的關系: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讀表格,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大氣的相對濕度、提高降雨量,從而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使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以具體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比較、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通過上述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降雨量。因此,可以說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
展示圖片,了解綠色植物還有防風固沙、減少噪音、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等功能。
四、知識整合、遷移升華:
1、大膽猜想: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假如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我們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生1: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無法獲得物質和能量,生物大量死亡。
生2:生物圈中的氧氣會越來越少,生物圈就會失去碳—氧平衡,最終會導致所有生命的
消失。
生3: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陸地的降雨量會減少,
氣候就會反復無常。
師:綠色是宇宙賦予我們星球的奇跡,它的作用的確是太大了,因為有了綠色,我們的
生物圈才如此生機勃勃。然而我們國家植被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只有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才能拯救綠色。
2、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開展「護綠」行動
生1:多植樹造林。
生2:不踐踏草坪,不亂砍亂伐。
生3: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
生4: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
以及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
.......................................................
師:請伸出你我的雙手,為保護生物圈中的這一片綠色做出自己的貢獻。
【設計意圖】 通過大膽猜想和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要關注祖國,熱愛大自然、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總結】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無論是低等的孢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還是高等的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都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還能通過植物體進行水分的蒸騰。所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不僅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自動的「空氣凈化器」和天然的「蓄水池」,更是整個生物圈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五、課堂達標檢測題:課後的「鞏固提高」和《助學》。
㈦ 小學科學題:人們常在卧室里養一些綠色植物,說說什麼道理
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
㈧ 班主任如何委婉的讓小學家長自願帶綠植美化教室
1、對於學校來說,這就是一個聖潔的地方,所以不管是在班級群里還是在班級里,不管是學生,或是學生的家長,對於這個聖潔的地方都應保持敬畏之心,因為學校創造出來的都是能夠為國家奮斗的人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內心都是純潔的,對於什麼傷害人的話,他們在當時並不知道這樣的嚴重性,而這樣的行為出現都是在耳濡目染下的,而在學校里這個具有顯著教授特質的地方就更應該注意了。老師應該也對學校里孩子的品德有所特別的注意。
在家的時候
2、對於家裡有孩子的這種類型的家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都是從開始的純凈無暇到後來的逐漸接觸一些事物的,在家裡的父母也要關注自己的一些言行舉止,而不是一味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去改善。言傳身教,真正內外都優秀的人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是粗魯之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氣質雖然是天生的,但是環境對性格確實很具有影響性質的。
總而言之,身為家長就背負起兩層含義,一是其父母的期望,二是其兒女的賦予。所以家長這個角色對兩代人的影響都很大。所以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孩子學校里的形象這一方面的塑造格外的重要。有些父母因為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張口就在學校里謾罵,這就是一種極其沒素質的行為。
既然父母有了這個角色,就應該對一個人負責,一個人總是從被負責任到負責任這樣的一個形象轉變的,都應該努力適應,努力完善自己的社會角色。
㈨ 小學六年級科學第九個什麼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在可見版光的照射下,經過光權反應和暗反應,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復雜的代謝反應的總和,是生物界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地球碳氧循環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