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滕盆景
㈠ 常青藤怎麼養
常春藤的養殖方法
栽植
盆栽宜選用疏鬆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股用腐葉土4份、園土3份、河沙2份和基肥1份配製而成。
常見的栽培方式一般有3種栽培方式:
(1)用吊盆種植。即剪取1年生以上的枝條進行扦插,採用蛭石、珍珠岩、腐葉土等混合為基質,讓枝葉向盆外伸展,這是家庭中最簡便易行的種植方法。
(2)用高盆立栽。即在盆內豎立桫欏柱或葵衣棒,將成活的植株綁扎在柱上,任由細小的枝葉自然下垂。
(3)製作盆景。在野外挖取多年生大葉的常春藤「樹樁」,經修剪種活之後,再用斑葉品種進行嫁接,為難得的盆景良材。如能製作出懸崖式的樹形,觀賞價值更高。
施肥
生長旺季應每半月左右施1次稀薄餅肥水,也可向葉片上噴灑0.2%磷酸二氫鉀液,這樣會使葉色更加艷美。但需注意施液肥時不能沾污葉片,以免引起葉片枯焦。
澆水
平時澆水不宜過多,要見干見濕,夏季需多澆些水,並經常向植株噴水,提高空氣濕度,以利於生長。冬季室溫低時要控制澆水,否則容易爛根。北方冬季氣候乾燥,越冬期間最好每隔一段時間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1次枝葉,以保持葉片清潔翠綠。
溫度、光照
常春藤喜光照,但也較耐陰,放在半光照的條件下栽培即可生長良好。如能於春、秋兩季各選一段時間放室外遮陰處,早、晚讓它多見些陽光則生長旺盛、葉綠色艷。但要注意避免強光直射,否則易引起日灼病,葉緣及葉尖枯焦。
常春藤的生長適溫為20-25℃,不耐寒,怕炎熱,因此放在室內培養時夏季要注意通風降溫。冬季室溫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最低不得低於5℃,否則易受凍害。新上盆小苗長到一定高度時,應及時摘心,促使其萌發側枝,形成豐滿株形。一般每隔2-3年於早春換盆1次。
病蟲防治
常春藤常見葉斑病危害,可用波爾多200倍液噴灑防治。
如室內通風條件差,易受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分別用50%馬拉松800倍液和4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噴殺。
繁殖
常春藤繁殖可採用扦插法。扦插的季節很寬,春、夏、秋季都可進行。剪取20-30厘米長的莖蔓,摘去下部的片葉,再將基部2-3節埋入土中,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很快就會生根。也可將莖蔓連續壓條,將莖蔓橫置土面上,用土塊壓在節上,然後保持土壤濕潤,節部很快就會長出根須來。
生根以後,可按3-5節為一段,從節間處剪斷。剪斷後很快就會生長成新莖,待其長至10厘米左右時即可分植。
㈡ 盆栽常青藤怎麼養謝謝大家了。
中華常春藤科名:五加科形態特徵:常綠藤本。莖上著生氣生版根。葉革質,卵圓形,3-權5淺裂,深綠色。傘形花序,花小,白綠色,微香。花期秋季。 同屬供觀賞用植物很多,常見栽培的有: 1、洋常春藤(H.helix):其園藝品種很多,有銀邊、金邊、銀心、金心及各種不同形狀的斑紋。2、切那利常春藤(H.canariensis):葉密,也有一些變種。產地與習性:原產秦嶺以南地區。 耐陰,喜溫暖,稍耐寒,喜濕潤,而不耐澇。宜肥活、排水良好沙質壤土。繁栽要點:多扦插繁殖。盆栽冬季宜入溫室,保持10攝氏度即可。 應用價值:南方多地栽於建築物前,為立體綠化的優良植物材料,北方多盆栽。由於葉形、葉色變化多端,常作為垂植物,吊掛於廳、廊、棚架上,又可立支架點綴客廳、會議室的牆角。小型植株可作為桌飾。還可將不同種與品種作為專題性展展覽,別具一格。
㈢ 爬得到處都是的常青藤,養成盆栽後要注意什麼
常青藤在自然界是長得極其旺盛,甚至會攀附在樹木和牆上長滿一大片,它的莖上會長氣生根,這也是為什麼常青藤可以剪成很多段,扦插到土壤里就可以重新生長,常青藤很適合用扦插的方法來培育。
㈣ 水培常青藤可以盆栽嗎
當然抄可以。如果是盆栽株,可襲先將根系的土壤沖洗干凈,然後用600倍液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溶液浸泡5~10分鍾,再用清水沖洗後即可水培。注意水位不可太高,沒過根系5厘米即可,以後可根據溫度、濕度等注意調節水位,可以只露出幾厘米的根系,將其他根系沒入水中。也可將盆栽株的枝蔓剪下,直接固定水培,會長出白嫩的根系來,比盆栽株水培者,觀賞性還要高。光照當然需要保持在散射狀態,溫度、濕度都要保持適當,只要不幹燥或低溫即可。
㈤ 常春藤養殖方法
常青藤的養殖方法
1、首先應該給予一個相對通風的環境。
2、其次是保證適當的水份。
3、施肥。
常青藤指常綠木質藤本植物,常春藤原產歐洲、亞洲和北非。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喜歡比較冷涼的氣候,耐寒力較強,可入葯。 常青藤又稱洋常春藤、長青藤,為五加科常春藤屬多年生常綠藤本觀葉植物。常春藤是典型的陰生藤本植物,全是木質莖,莖長可達3-5米,多分枝,莖上有氣生根。細嫩枝條被柔毛,呈銹色鱗片狀,葉互生,革質,油綠光滑。 另有葡萄科的爬山虎,亦稱「常春藤」,但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常青藤的形態特徵
常青藤是典型的陰生藤本植物,全是木質莖,莖長可達3-5米,多分枝,莖上有氣生根。
細嫩枝條被柔毛,呈銹色鱗片狀,葉互生,革質,油綠光滑,兩裂,長10cm, 寬3~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3淺裂。花枝上的葉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表,長5~12cm,寬1~8cm,先端長尖,基部楔形,全緣。
卵圓形,深綠色。幼時有無數氣根,緣牆壁或樹幹上升,具鱗狀毛。
傘形花序單生或2~7個頂生;花小,黃白色或綠白色,花5數;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狀。
果圓球形,漿果狀,黃色或紅色。花期5~8月,果期9~11月。果實球形,次年成熟,橙色。附於闊葉林中樹幹上或溝谷陰濕的岩壁上。
產於陝西、甘肅及黃河流域以南至華南和西南。
常青藤的生態習性
常青藤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喜歡比較冷涼的氣候,耐寒力較強;忌高溫悶熱的環境,氣溫在30℃以上生長停滯;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在直射的陽光下或光照不足的室內都能生長發育。
耐陰,喜溫暖,稍耐寒,喜濕潤,而不耐澇。宜肥活、排水良好沙質壤土。
夏季高溫悶熱的氣候,對花葉常春藤的生長十分不利,此時應避免烈日暴曬,將植株放置在室內涼爽通風處,或室外半蔭處,可使葉面著色鮮明,嫩綠可愛。七月至八月當氣溫升到30℃以上時,它就停止生長。這時不能因氣溫高而頻頻澆水,要等盆土幹了再澆水,做到「間干間濕」,同時應停止施肥,以免葉片焦枯。
常青藤的栽培技術
常青藤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多用肥沃的疏鬆土壤作盆栽基質,如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配製面成,也可單獨用水苔栽培。盆栽一般每盆種3-5株。平時應放置於漫射光照下,才能使葉色濃綠而有光澤,特別斑葉品種在遮光的環境中,葉色更為美麗。
夏季酷暑必需放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環境溫度高,對常常青藤生長不利,所以宜多採用葉面噴水澆灌。水分不足,植株基部容易落葉;澆水過多也容易發生爛根。苗期宜加強 水肥管理,以加快生長。
一般生長期特別春秋兩季應適當施肥,每月施液肥1-2次,同時注意肥料中氮磷鉀含量比例應為1:1:1,氮素比例不可過高,否則花葉變綠。在植株生長過程中,應注意修剪,以促使多分枝,使株形豐滿。
土壤
常春藤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喜濕潤、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忌鹽鹼性土壤。一般多用肥沃的疏鬆土壤作盆栽基質,如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配製而成,或由田園土、1/4左右草木灰、少量基肥混合而成,草木灰既可使盆土保持疏鬆透氣,又有較多鉀肥滿足常春藤生長。也可單獨用水苔栽培。
光照
常春藤是典型的陰性藤本花木,耐陰濕,也能生長在全光照的環境中。可長期在明亮的房間內栽培。在陰暗的房間,只要補以燈光,也能很好生長。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不耐寒。
春季枝葉大量萌發時,不論其花葉青葉均要置於陽光下,接受充足的光照,這樣長出的枝葉才會茂盛、粗壯。平時應放置於漫射光照下,才能使葉色濃綠而有光澤,花葉品種在遮光的環境中,葉色更為美麗。夏季酷暑必需放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
澆水
梅雨和夏季高溫下最要當心。梅雨季節置於室外的常春藤,盆中一有積水就要及時倒去,以免根部長時間受漬、腐爛。夏季環境溫度高,對常春藤生長不利,在30℃以上生長停滯,所以宜多採用葉面噴水澆灌。水分不足,植株基部容易落葉;澆水過多容易發生爛根。可選擇清晨或傍晚澆水,以免土溫和水溫相差大,引起根系受逆受傷,最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冬季放入溫室越冬,室內要保持空氣的濕度,不可過於乾燥,但盆土不宜過濕。
施肥
苗期宜加強水肥管理,以加快生長。生長期特別春秋兩季可2周施一次液肥,或一個月施一次顆料化肥,同時注意肥料中氮磷鉀含量比例應為1:1:1,氮素比例不可過高,以免花葉變綠。在植株生長過程中,應注意修剪,以促使多分枝,使株形豐滿。對於立柱盆栽要經常修剪、摘心。
常青藤的繁殖方式
常青藤多扦插繁殖。
盆栽冬季宜入溫室,保持10℃即可。常青藤屬肉質花卉,不能經常澆水。應該見干見濕,也就是等盆土幹了,再澆,澆就澆透。
常青藤經扦插繁殖為主。
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嚴寒與夏季酷暑外,只要溫度適宜隨時可以扦插。扦插的枝條多選用年幼的,老枝雖然也可扦插,但發根較差。一般剪取長約10厘米的1-2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在粗砂、蛭石為基質的苗床或直接插於具有疏鬆培養土有盆中。大葉的加拿利常春藤在扦插前,枝條必需先浸在水中,然後再取出扦插。
扦插後置於較高空氣濕度和稍陰的環境中,保持基質潮濕。在溫度15-20℃左右時,約經兩周左右可生根。母株的走莖發根後也可剪下種植。有時將母株走莖埋壓於沙土中,露出葉片,每節都可發生不定根,待節間生根後,可分段剪下種植。
常青藤常用扦插法或壓條法進行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由於常春藤的節部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自然生根,接觸到地面以後即會自然入土內,所以多用扦插繁殖。
扦插宜於春、秋兩季進行。扦插的枝條多選用1~2年生的半木質化的幼枝,老枝雖然也可扦插,但發根較差。一般剪取長約10厘米,上端稍帶葉片;插在粗砂、蛭石為基質的苗床5厘米深左右,或直接插於疏鬆培養土的盆中。大葉的加拿利常春藤在扦插前,枝條必需先浸在水中,然後再取出扦插。扦插後需及時遮陽,或置於稍陰的環境中,空氣濕度要大,床土不宜太濕,保持基質潮濕即可。在溫度15-20℃左右時,約經兩三周左右可生根。
母株的走莖發根後也可剪下種植。有時將母株走莖埋壓於沙土中,露出葉片,每節都可發生不定根,待節間生根後,可分段剪下種植。
移植時注意讓其根須帶土,容易成活。
常青藤的養殖方法
1、首先應該給予一個相對通風的環境。
2、其次是保證適當的水份。
3、施肥。
常春藤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多用肥沃的疏鬆土壤作盆栽基質,如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配製面成,也可單獨用水苔栽培。盆栽一般每盆種3-5株。平時應放置於漫射光照下,才能使葉色濃綠而有光澤,特別斑葉品種在遮光的環境中,葉色更為美麗。
夏季酷暑必需放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環境溫度高,對常春藤生長不利,所以宜多採用葉面噴水澆灌。水分不足,植株基部容易落葉;澆水過多也容易發生爛根。苗期宜加強 水肥管理,以加快生長。一般生長期特別春秋兩季應適當施肥,每月施液肥1-2次,同時注意肥料中氮磷鉀含量比例應為1:1:1,氮素比例不可過高,否則花葉變綠。在植株生長過程中,應注意修剪,以促使多分枝,使株形豐滿。另外,常春藤在春季常發生蚜蟲,在高溫乾燥、通風不良條件下也容易發生紅蜘蛛、介殼蟲為害,應及早噴葯防治。
常春藤葉色濃綠,且花葉品種有許多不同的斑紋或斑塊,色彩鮮艷清晰;莖上有許多氣生根,容易吸附在岩石、牆壁和樹幹上生長,可作攀附或懸掛栽培,是室內外垂直綠化的理想材料。作為室內喜陰觀葉植物盆栽,可長期在明亮的房間內栽培。在陰暗的房間,只要補以燈光,也能很好生長。室內綠化裝飾時,作懸垂裝飾,放在高腳花架、書櫃頂部,給人以自然灑脫之美感;也可小盆栽植,放在茶幾、書桌上,顯得清秀典雅;還可作為柱狀攀援栽植,富有立體感。
如果是水培的,多曬曬太陽就行了。
盆栽時,夏季要注意遮蔭,冬季移置室內越冬。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切勿過干,同時注意通風。宜施薄稀肥,每年2-3次即可;若施肥過多,會喪失植株的優美特性。定植時,應行重剪,以促分枝。以後每年春季進行一次適當修剪,截短主蔓,以控制生長過長。平時注意環境通風。
常青藤的病害防治
常青藤在春季常發生蚜蟲,在高溫乾燥、通風不良條件下也容易發生紅蜘蛛、介殼蟲為害,應及早噴葯防治。
加強通風透氣,可減少蟲害的發生。常春藤在春季常發生蚜蟲,在高溫乾燥、通風不良條件下也容易發生紅蜘蛛、介殼蟲、蟎蟲為害,應及早噴葯防治。
蟎蟲或蚜蟲出現時,一般可用肥皂水沖洗或噴40%氧化樂果1000倍至1500倍液即可。
夏季悶熱的氣候,易發生蟲害,主要是介殼蟲,尤以葉背面和葉柄為多,加強通風透氣,可減少蟲害的發生。如害蟲少,可用舊牙刷浸肥皂水刷凈。害蟲多的情況下,可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噴殺,每7天噴殺1次,連續噴殺2到3次。
夏季高溫悶熱的氣候,對花葉常春藤的生長十分不利,此時應避免烈日暴曬,將植株放置在室內涼爽通風處,或室外半蔭處,可使葉面著色鮮明,嫩綠可愛。七月至八月當氣溫升到30℃以上時,它就停止生長。這時不能因氣溫高而頻頻澆水,要等盆土幹了再澆水,做到「間干間濕」,同時應停止施肥,以免葉片焦枯。保持空氣濕度是夏季養護的又一關鍵,每天要向葉面和盆花周圍噴水2次至3次,以降低氣溫和增加空氣濕度,也可將花盆放置在盛水的盆碟上,花盆用瓦片墊起,使之與水分離,為植株的生長創造適宜的小環境。夏季悶熱的氣候,花葉常春藤易發生蟲害,主要是介殼蟲,尤以葉的背面和葉柄為多,加強通風透氣,可減少蟲害的發生。如害蟲少,可用舊牙刷浸肥皂水刷凈。害蟲多的情況下,可用40%氧樂果800倍液噴殺,每隔七天噴殺1次,連續噴殺2次至3次,效果顯著。
同屬供觀賞用植物很多,常見栽培的有
1. 洋常春藤別名常春藤、英國常春藤、旋春藤、常青藤、洋爬山虎。為同屬常見種。原產歐洲高加索一帶。常綠攀援藤奉植物或匍匐狀,莖紅褐色,單葉互生,革質,有光澤,布有乳白色斑紋。葉掌狀3~5裂,葉面暗綠色,葉背黃綠色,葉脈微帶黃白色。花枝上葉卵圓形或菱形,全緣。花序球狀,花傘形,黃色。秋季開花,翌年5月果實成熟。
2.金邊洋常春藤別名金邊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卵形或寬三角形,葉有不整齊的淡黃色邊,秋後變為紅色或粉紅色。觀賞價值高。
3.銀邊洋常春藤別名銀邊常春藤、玉邊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麵灰綠色,葉緣乳白色,秋後變成粉紅色或赤色。
4.金心洋常春藤別名金心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小葉型種。葉3~5裂,長2厘米,寬1.5厘米。葉而深綠色,葉中心金黃色。觀賞價值高。
5.白脈洋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鮮綠色,葉脈白色。
6.冰紋葉洋常春藤別名冰雪洋常春藤、冰雪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莖節短,葉密。葉小型,長3-4厘水,寬2-3厘米。葉畫中心綠色,邊緣有黃白色斑紋。
7.彩葉洋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而乳白色帶紅暈。
8.三色洋常春藤別名紅邊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麵灰綠色,葉邊緣白色,秋後變成深玫瑰紅色,春暖時恢復原狀。
9.小葉洋常春藤別名小葉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片較小,形狀多種多樣。
10.斑葉洋常春藤別名斑葉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面綠色,布有白色斑塊,或葉緣有不整齊的白色邊。
11.黃斑洋常春藤別名黃斑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面綠色,布有黃色斑塊,或葉面全部為黃色。
12.紫葉洋常春藤別名紫葉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型小,長僅1.5-3厘米,3裂,葉面綠色,深秋全葉變為紫褐色。
13.箭葉洋常春藤別名三角裂常春藤。為洋常春藤的栽培品種。葉片較小,呈箭頭狀分裂,中裂片尖長,側裂片寬鈍,葉基心形,葉面深綠色。
14.斑葉加拿利常春藤別名白玉常春藤。為加拿利常春滕的栽培品種。葉多為3裂,綠色,葉面有白色和黃色斑塊,主脈鮮綠色或灰綠色。葉色美麗鮮艷,觀賞價值更高,為當前流行的極受歡迎的品種。
15.花葉日本常春藤別名百腳蜈蚣。為日本常春藤的變種。幼葉掌狀3-5裂,成葉卵圓形或披針形。葉革質,葉面深綠色,葉邊緣白色,葉面有白色斑紋。
㈥ 盆栽的常青藤葉子乾枯是怎麼回事
常春藤生長強健,病蟲害較少,葉片枯黃,可能是生長環境不適及養護管理有專問題。
生長環境要求空氣濕度在屬60%以上,最佳濕度為75%-85%之間,應除澆水外,還要向植株葉片經常噴水增濕。
如葉面有灰塵,通過噴水即可去除,可杜絕病菌的侵染。
光照現在宜散射或半陰,不可過於蔭翳或強烈,以免不適,長期得不到散射的光照,宜先灰綠後枯黃。缺少光照引起的枯黃,可通過逐漸加強光照與通風,即可慢慢恢復。
施肥宜薄施,一次濃肥或生肥即可令其枯黃萎蔫。肥害產生的萎蔫也無法挽救,需要通過扦插頂端的枝葉進行更新。
澆水是比較重要的一環,冬季應干濕交替進行,此時應在盆土表面乾燥後再澆水,也就是見干見濕;環境溫度若高於30℃,應保持濕潤,不可乾旱。過於澇漬時或盆底的接水盤內有積水時,容易造成植株的根系腐爛而枯黃、萎蔫。這種情況一般無法挽救成功,只需要將頂端的正常枝葉扦插重新繁殖新株了。
㈦ 盆栽長春騰應該怎麼養
西洋常春藤,葉片卵形全緣,葉面深綠色,葉脈淡綠色,花葶和嫩枝上具有星狀白毛。 加拿利常春藤,莖向高處攀緣,其上具有星狀毛,葉片全緣革質,淺綠色,冬季變為銅綠色。 革葉常春滕,葉片全緣革質,偶見開裂,綠色,有光澤。 日本常春藤,葉片堅硬,深綠色有光澤。
產地及習性 原產於我國,分布於亞洲、歐洲及美洲北部,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中、華南、西南、甘肅和陝西等地。性喜溫暖、蔭蔽的環境,忌陽光直射,但喜光線充足,較耐寒,抗性強,對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嚴,以中性和微酸性為最好。 形態特徵及用途多年生常綠木質藤本植物。攀緣生長,莖可達20多米,其上具有附生根,嫩枝上具有鱗片。葉片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不育枝上的三角形或戟形葉片,全緣或具三淺裂;另一種是可育枝上披針形的葉片,全緣,葉柄細長。傘形花序著生於枝條的頂端,花色為淡綠白色,具香味,花期9~11月份。果實球形,翌年4~5月份成熟,成熟時紅色或黃色。
常春藤的葉色和葉形變化多端,四季常青,是優美的攀緣性植物,可以用作棚架或牆壁的垂直綠化。又適合於室內盆栽培養,也是非常好的室內觀葉植物,可作盆栽、吊籃、圖騰、整形植物等。常春藤也是切花的配置材料。此外,與其它植物配合種植,是很好的地被材料。全株可入葯。
栽培 常春藤生長健壯,栽培容易成活。盆栽多用水蘚、腐葉土和園土的混合培養土,放置在光線充足或不見直射光的室內培養。盆栽時要綁扎各種支架,牽引整形。
生長旺季要保持盆土濕潤,充分澆水,高溫季節還要注意通風,噴水降溫,否則易引起生長衰弱。冬季放入溫室越冬,盆土不宜過干或過濕,並具有一定的空氣濕度。
繁殖 常春藤可採用扦插法、分株法和壓條法進行繁殖。除冬季外,其餘季節都可以進行,而溫室栽培不受季節限制,全年可以繁殖。扦插法:適宜時期是4~5月份和9~10月份,切下具有氣生根的半成熟枝條作插穗,其上要有一至數個節,插後要遮蔭、保濕、增加空氣濕度,3~4周即可生根。匍匐於地的枝條可在節處生根並扎入土壤,因此,用分株法和壓條法都可以繁殖常春藤。
病蟲害 病害主要有藻葉斑病、炭疽病、細菌葉腐病、葉斑病、根腐病、疫病等。蟲害以卷葉蟲螟、介殼蟲和紅蜘蛛的危害較為嚴重。
㈧ 室內植物常青藤怎麼養
常春藤性喜溫暖,怕炎熱,不耐寒。喜光,也較耐陰,放在半光條件下培養則節間較短,葉形一致,葉色鮮明,因此宜放室內光線明亮處培養。若能於春秋兩季,各選一段時間放室外遮蔭處,使其早晚多見些陽光,則生機旺盛,葉綠色艷。但要注意防止強光直射,否則易引起日灼病。
常春藤在生長季節澆水要見干見濕,不能讓盆土過分潮濕,否則易引起爛根落葉。冬季室溫低,尤其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微濕即可。水質用熟水,自己用養過魚的水。北方冬季氣候乾燥,最好每周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洗,以保持空氣濕度,則植株顯得有生氣,葉色嫩綠而有光澤。如有喝剩的啤酒,用來噴灑葉片,色是墨綠的。
常春藤以扦插繁殖為主
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嚴寒與夏季酷暑外,只要溫度適宜隨時可以扦插。扦插的枝條多選用年幼的,老枝雖然也可扦插,但發根較差。一般剪取長約10厘米的1-2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在粗砂、蛭石為基質的苗床或直接插於具有疏鬆培養土有盆中。大葉的加拿利常春藤在扦插前,枝條必需先浸在水中,然後再取出扦插。
扦插後置於較高空氣濕度和稍陰的環境中,保持基質潮濕。在溫度15-20℃左右時,約經兩周左右可生根。母株的走莖發根後也可剪下種植。有時將母株走莖埋壓於沙土中,露出葉片,每節都可發生不定根,待節間生根後,可分段剪下種植。
㈨ 盆栽的常青藤葉子乾枯是怎麼回事
常春藤生長強健,病蟲害較少,葉片枯黃,可能是生長環境不適及養護管理有問版題。
生長環境權要求空氣濕度在60%以上,最佳濕度為75%-85%之間,應除澆水外,還要向植株葉片經常噴水增濕。
如葉面有灰塵,通過噴水即可去除,可杜絕病菌的侵染。
光照現在宜散射或半陰,不可過於蔭翳或強烈,以免不適,長期得不到散射的光照,宜先灰綠後枯黃。缺少光照引起的枯黃,可通過逐漸加強光照與通風,即可慢慢恢復。
施肥宜薄施,一次濃肥或生肥即可令其枯黃萎蔫。肥害產生的萎蔫也無法挽救,需要通過扦插頂端的枝葉進行更新。
澆水是比較重要的一環,冬季應干濕交替進行,此時應在盆土表面乾燥後再澆水,也就是見干見濕;環境溫度若高於30℃,應保持濕潤,不可乾旱。過於澇漬時或盆底的接水盤內有積水時,容易造成植株的根系腐爛而枯黃、萎蔫。這種情況一般無法挽救成功,只需要將頂端的正常枝葉扦插重新繁殖新株了。
㈩ 常青藤的養殖方法 常青藤盆栽怎麼養
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喜歡比較冷涼的氣候,耐寒力較強;忌高溫悶熱的環境,氣溫在30℃以上生長停滯;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在直射的陽光下或光照不足的室內都能生長發育。繁殖多扦插繁殖。盆栽冬季宜入溫室,保持10℃即可。常青藤屬肉質花卉,不能經常澆水。應該見干見濕,也就是等盆土幹了,再澆,澆就澆透。 常春藤經扦插繁殖為主。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嚴寒與夏季酷暑外,只要溫度適宜隨時可以扦插。扦插的枝條多選用年幼的,老枝雖然也可扦插,但發根較差。一般剪取長約10厘米的1-2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在粗砂、蛭石為基質的苗床或直接插於具有疏鬆培養土有盆中。大葉的加拿利常春藤在扦插前,枝條必需先浸在水中,然後再取出扦插。扦插後置於較高空氣濕度和稍陰的環境中,保持基質潮濕。在溫度15-20℃左右時,約經兩周左右可生根。母株的走莖發根後也可剪下種植。有時將母株走莖埋壓於沙土中,露出葉片,每節都可發生不定根,待節間生根後,可分段剪下種植。 常春藤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多用肥沃的疏鬆土壤作盆栽基質,如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配製面成,也可單獨用水苔栽培。盆栽一般每盆種3-5株。平時應放置於漫射光照下,才能使葉色濃綠而有光澤,特別斑葉品種在遮光的環境中,葉色更為美麗。夏季酷暑必需放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環境溫度高,對常春藤生長不利,所以宜多採用葉面噴水澆灌。水分不足,植株基部容易落葉;澆水過多也容易發生爛根。苗期宜加強 水肥管理,以加快生長。一般生長期特別春秋兩季應適當施肥,每月施液肥1-2次,同時注意肥料中氮磷鉀含量比例應為1:1:1,氮素比例不可過高,否則花葉變綠。在植株生長過程中,應注意修剪,以促使多分枝,使株形豐滿。另外,常春藤在春季常發生蚜蟲,在高溫乾燥、通風不良條件下也容易發生紅蜘蛛、介殼蟲為害,應及早噴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