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盆栽施肥
⑴ 豌豆種植方法有哪些 怎樣給豌豆施肥
豆苗種植方法如下:
1.選用優種 宜選用豆苗產量高、生長速度快、苗粗壯、品質好的豌豆種,如青豌豆等。為保證較高的發芽率,最好採用當年生產或貯存一年的新鮮種,並要注意挑除殘破、蟲咬、畸形、癟粒等種子,以防在生產中發生爛種、霉變現象;
2.浸種催芽 播種前,將選好的種子放在55℃的熱水中不斷攪拌浸泡約15分鍾,待水溫降至25℃左右時,加入500倍的農保贊1號液肥,繼續浸種5~6小時;撈出、用濕布包好,置於20~25℃條件下進行催芽;當有70%左右的籽粒努嘴時,即可播種;
3.上盤播種 用於栽培的塑料育苗盤或馬口鐵焊制的鐵盤(規格是長、寬、高分別為60、25、5厘米),要先用3%~5%的漂白粉或石灰水進行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在盤內鋪放兩層潔凈的白綿紙或無紡布,以使之吸水均勻,保持溫度。將種子均勻平撒於盤中,每平方米1500克左右(以干籽量為准0。播後噴一次20℃的溫水,把盤擺放在育苗架上;
4.科學管理 上盤上架後,用黑色塑料膜覆蓋(也可利用暗室生產),促使芽苗在黑暗中生長。每隔6~8小時,接膜噴淋一次20℃的溫水,以充分濕透盤內墊物而不流水為好。結合噴水,間隔3~5次加配一次600倍的禾欣液肥與農保贊1號等有機肥料,以保證芽苗長勢茁壯,提高產量及品質。噴水時應注意淘汰不發芽的種子,避免發生霉變。培育期間,應保持室內空氣濕度85%左右,溫度15~20℃ (最佳為18~20℃,低於12℃生長緩慢,高於25℃則造成徒長),以利於芽苗正常生長發育;
5.適時採摘 豌豆苗在保溫、保濕的黑暗條件下,經過12~15天,苗高可達15~18厘米。這時,要逐漸去除遮光物,讓幼苗在自然光照下繼續生長2~3天。當芽苗由黃綠變濃綠、葉面略帶蠟粉、莖近四方形時,便可整盤採摘;也可自芽苗的莖基部用快刀刈下。其產量一般為播種量的2~3倍。
⑵ 怎樣給豌豆施肥
一、豌豆需肥特點:
豌豆營養生長階段,生長量小,養分吸收也少,到了開花、坐莢以後,生長量迅速增大,養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豌豆的根瘤雖能固定土壤及空氣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賴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補充。施用氮肥要經常考慮根瘤的供氮狀況,在生育初期,如施氮過多,會使根瘤形成延遲,並引起莖葉生長過於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莢;在收獲期供氮不足,則收獲期縮短,產量降低。增施磷、鉀肥可以促進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長,增強抗病性。
二、施肥技術:
1、基肥:豌豆主根發育早而迅速,播種後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長6-8厘米,播後10天幼苗剛出土時,已有10多條粗的根系,20天剛展開兩個復葉時,主根可長達16厘米左右。所以,基肥要特別強調早施。北方春播宜在秋耕時施基肥,南方秋播也應在播前整地時施基肥,以保證苗全和苗壯。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2、追肥:根據豌豆的長勢,可在開花始期進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鉀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結合澆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莢後進行,每畝追尿素7.5千克,氯化鉀7.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同時結合澆水。
⑶ 怎樣根據豌豆需肥特點進行施肥
據研來究,每生產100千克莢用源豌豆需要吸收氮(N)1.2~1.6千克、磷(P2O5)0.5~0.6千克、鉀(K2O)1.1~1.3千克。豌豆需氮量較大,尤其是豆粒發育時,需要大量的氮來保證。從豌豆出苗到始花期,吸收的氮占總吸收量的40%,到開花末期累計吸收氮可達99%。從出苗到開花末期,磷、鉀的吸收也分別達到了66%和83%。可見,開花結莢期是豌豆吸收養分最多的時期。豌豆根瘤菌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在適宜條件下,每667米2豌豆每年可從大氣中固定氮素4~5千克。因此,豌豆生育期吸收的氮很大一部分來自自身固氮,在施肥時要加以注意。
豌豆施肥要重視前期,基肥要有充足的有機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有機肥2~3噸,並配施過磷酸鈣20~30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播種前每667米2用20~30克根瘤菌粉拌種,可增加根瘤數,促進植株生長。豌豆追肥,苗期可用適量氮肥誘發根瘤菌的生長和繁殖,每667米2施氮1~2千克。在豌豆開花結莢期要施一次磷鉀肥,每667米2用以磷鉀為主的復混肥10~15千克。中、後期葉面噴施硼肥和鉬肥有良好的增產作用,施用濃度硼砂為0.1~0.2%,鉬酸銨為0.1%左右。
⑷ 豌豆幼苗時期施什麼肥
豌豆營養生長階段,生長量小,養分吸收也少,到了開花、坐莢以後,生長量迅速增大,養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豌豆的根瘤雖能固定土壤及空氣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賴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補充。施用氮肥要經常考慮根瘤的供氮狀況,在生育初期,如施氮過多,會使根瘤形成延遲,並引起莖葉生長過於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莢;在收獲期供氮不足,則收獲期縮短,產量降低。增施磷、鉀肥可以促進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長,增強抗病性。豌豆主根發育早而迅速,播種後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長6-8厘米,播後10天幼苗剛出土時,已有10多條粗的根系,20天剛展開兩個復葉時,主根可長達16厘米左右。所以,基肥要特別強調早施。北方春播宜在秋耕時施基肥,南方秋播也應在播前整地時施基肥,以保證苗全和苗壯。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根據豌豆的長勢,可在開花始期進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鉀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結合澆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莢後進行,每畝追尿素7.5千克,氯化鉀7.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同時結合澆水。
⑸ 豌豆 狀顆粒鉀肥給盆栽花施肥會燒根嗎
如果你確定盆栽花確實缺少鉀肥,那麼可以少量試用,也可以化在水裡,用水來澆,但是一定要稀釋
⑹ 豌豆一般用什麼肥料
豌豆你都吃了,豌豆皮你也不放過,真是的,農村直接扔到田裡做肥料的。你要做菜的話豌豆皮太老了。做什麼都不好吃。
⑺ 豌豆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豌豆需肥特點
豌豆營養生長階段,生長量小,養分吸收也少,到了開花、坐莢以後,生長量迅速增大,養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豌豆的根瘤雖能固定土壤及空氣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賴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補充。施用氮肥要經常考慮根瘤的供氮狀況,在生育初期,如施氮過多,會使根瘤形成延遲,並引起莖葉生長過於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莢;在收獲期供氮不足,則收獲期縮短,產量降低。增施磷、鉀肥可以促進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長,增強抗病性。
豌豆施肥技術
1、基肥:豌豆主根發育早而迅速,播種後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長6-8厘米,播後10天幼苗剛出土時,已有10多條粗的根系,20天剛展開兩個復葉時,主根可長達16厘米左右。所以,基肥要特別強調早施。北方春播宜在秋耕時施基肥,南方秋播也應在播前整地時施基肥,以保證苗全和苗壯。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2、追肥:根據豌豆的長勢,可在開花始期進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鉀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結合澆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莢後進行,每畝追尿素7.5千克,氯化鉀7.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同時結合澆水,葉面配合噴施蔬菜專用葉面肥,效果會更好。
⑻ 碗豆追用什麼樣的肥料追肥
一、需肥特點。豌豆營養生長階段,生長量小,養分吸收也少,到了開花、坐莢以後,生長量迅速增大,養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豌豆的根瘤雖能固定土壤及空氣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賴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補充。施用氮肥要經常考慮根瘤的供氮狀況,在生育初期,如施氮過多,會使根瘤形成延遲,並引起莖葉生長過於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莢;在收獲期供氮不足,則收獲期縮短,產量降低。增施磷、鉀肥可以促進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長,增強抗病性。
二、、施肥技術
1、基肥:豌豆主根發育早而迅速,播種後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長6-8厘米,播後10天幼苗剛出土時,已有10多條粗的根系,20天剛展開兩個復葉時,主根可長達16厘米左右。所以,基肥要特別強調早施。北方春播宜在秋耕時施基肥,南方秋播也應在播前整地時施基肥,以保證苗全和苗壯。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2、追肥:根據豌豆的長勢,可在開花始期進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鉀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結合澆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莢後進行,每畝追尿素7.5千克,氯化鉀7.5千克或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同時結合澆水。
⑼ 豌豆如何施肥,豌豆的施肥方法
1.培育壯苗
播前將土來方或紙袋或塑料缽自排列整齊灌足透水,用木棒將孔眼調整的深淺一致,孔眼深3~4厘米,然後播種。一般英勇土方或紙袋等育苗省工省力,便於移栽。
壯苗標准:不同季節,不同茬次因育苗溫度各異而不同,育苗時間也各異。一般苗齡30d左右,具4~6片真葉,莖粗節短,無倒伏現象,無病害。
2.重施基肥
前茬作物收獲後深翻20~24㎝,翻後曬垡或凍垡。扣棚後,每667㎡撒施3000~5000㎏優質腐熟有機肥,並混施過磷酸鈣30~50㎏,草木灰50~60㎏,再深翻15~18㎝,翻後耙平做畦適時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