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野生地黃盆栽

野生地黃盆栽

發布時間: 2021-01-27 15:12:06

Ⅰ 枸杞盆栽怎麼種植方法

1、先選好所要種植的花盆,最好是選擇瓷器盆或者陶瓷盆,在盆的種植底部還需要有通空氣的空,高度最好是在十五厘米之上,至於選擇什麼形狀的,就看個人喜歡了。

2、枸杞種植對於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最好是那種草燒成灰弄成的土或是田園里的那種土都性,但是在裡面需要加入一點點的肥料和多菌靈,通過攪拌均勻之後,在拿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散開了曬上個一兩天,直至土壤完全乾了之後就可以放進花盆裡去了。

3、找到一些沒有什麼瑕疵的枸杞苗進行種植,種植途中最好多帶一些土,這樣有利於保護枸杞樹的樹根。

4、將挖出了的枸杞樹,用水把根部表面的泥土洗去,在用多菌靈稍稍的泡一下,等把表面上的水分曬干後,就可以把樹苗移動種植到新的花盆裡。

5、種植完成後,記得要給它澆澆水,過不了多久枸杞樹就會長出新的葉子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撒一些有機肥。

(1)野生地黃盆栽擴展閱讀:

盆栽枸杞的過冬方法

1、澆水處理

當枸杞要越冬的時候,就要提前做准備,先是澆水處理,枸杞在冬天有4個月的休眠期;而在夏天7月份最熱的時候枸杞也會處於休眠期,時間是一個月之久。

休眠期的枸杞就是在睡覺,一般植株是不會再生長了,所以在枸杞的休眠期就要注意不要澆水,因為澆水過多會影響它休眠,從而會引起新枝丫的生長,這樣就會凍死。

2、把持水量

在澆水的時候可以衡量一下盆土是否乾燥,如果盆土乾燥就可以澆水,如果不幹就不要澆水;澆水的時候看到盆土微濕就可以停止澆水了。

枸杞是比較耐乾旱的植株,所以一定不要積水,不然使植株爛根,就會影響其正常的生長,而且尤其是冬季澆水過多,植株就無法進行自我的保溫,很容易凍死。

3、溫度管理

在入冬前的頭一個月就要保溫,可以將盆栽放在有陽光的地方,保證充足的光照;如果到了很冷的時間,就可以利用塑料薄膜將盆連植株一起包裹住,注意時常通風,這樣就可以保溫了。等到溫度回升的時候再將塑料薄膜去掉就可以了。

Ⅱ 如何盆栽種植枸杞

枸杞的盆栽方法

1、選擇品種

枸杞的品種很多,適合製作盆景的是野生枸杞,其植株矮小,葉片小而密集,果實雖然不大,但色彩鮮艷,掛果量也大,特別是生長多年的植株根、干清奇古雅,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樹種。所以野生枸杞是最佳的選擇。

2、一般選擇播種方法,野生的小苗沒地方去挖,買的話基本上都是盆景,只是為了吃枸杞有些不值當,從種子開始就挺好的。

播種前將種子浸泡24小時,直接播種覆土,基本的播種技巧就不說了。播種之後控制溫度在20℃左右!

3、間苗

小苗長出來之後,不要全部保留,保留2-3株健壯的就先,,小苗太多容易瓜分養分,最終誰都長不大。

枸杞的日常維護

1、放置地點

盆栽要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

2、追肥

要想結枸杞,要適時追肥。枸杞在開花結果盛期,追施2次磷銨復合肥,每株施50-100克,隨即澆水。

3、修剪

枸杞一般春天會結果,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修剪,摘掉果實和修剪同時進行。

(2)野生地黃盆栽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好處)

1、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和鈣、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故擅長明目,所以俗稱「明眼子」。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葯物。民間也慣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

2、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功效。

3、枸杞具有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動脈結業證樣硬化,保護肝臟,抑制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

參考資料:枸杞-網路

Ⅲ 野生地黃有什麼功效

野生地黃抄和地黃葯效相同,主要有襲以下幾種。

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

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3)野生地黃盆栽擴展閱讀:

宜忌人群:

宜食:陰虛發熱、口乾渴、陰傷便秘、腎陰不足、虛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濕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血崩、胎動不安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脾虛腹瀉、胃虛食少者不適宜食用。

同時,地黃不宜與薤白、韭白、蘿卜、蔥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時不宜用銅鐵器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野生地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黃

Ⅳ 適合戶外大面積種植花期長的容易管理的多年生花卉

1、隴中黃花磯松

「隴中黃花磯松」為藍雪科補血草屬植物,又名黃花補血草,為觀賞草野生馴化栽培品種,人工可完全栽培繁育,屬於國家發明專利產品。該品種的原始材料源於荒漠戈壁植物,為多年生草本。

花期200天左右,青綠期因地域不同可長達210至280天,花形花色保持力極強,花干後不脫落、不掉色,能適應我國北方極乾旱地區氣候,是理想的乾花、插花材料。

2、耬斗菜

耬斗菜是當年種植即可開花的多年生植物,花色為紅白雙色,花朵巨大。株高28至40厘米,冠幅25至35厘米,為耐陰、耐寒、低養護植物。花期長,可從春季持續至夏季。秋季播種,次年春天即可開花。

3、飛燕草

飛燕草為蜜源植物,可吸引蜜蜂、蜂鳥和蝴蝶。它最大的特點是開花一致,耐寒性好,植株莖干長而健壯,栽培周期短。可用作切花,也可用於花壇栽培、混合盆栽、園林景觀和多年生花壇栽培。植株高度為76至99厘米,冠幅為25至30厘米,喜全日照的栽培環境。

4、海石竹

海石竹為春季開花植物,小巧的株形深得人們喜愛。在花期,緊湊的植株上會開出大量的玫粉色花朵。鮮艷的花色,持久的花期和深綠色的草狀葉片一定會使『MorningStarDeepRose』成為家庭園藝愛好者的理想選擇。

5、山桃草

山桃草的株高為30至45厘米,冠幅為60至90厘米。喜全光照,非常耐寒,可耐-4℃的低溫,開花時間為晚春至秋季。植株在長日照環境下栽培時,開花更為一致。

Ⅳ 介紹夾竹桃

又名柳葉桃,有毒,含有強心毒甙,作用與洋地黃同,乾燥的夾竹桃3克就能使人死
亡。

主要表現為洋地黃中毒症狀。(1)惡心、嘔吐、腹痛、腹瀉;(2)心律紊亂、心跳緩
慢、不規則,最後出現室顫、暈厥、抽搐、昏迷、或心動過速、異位心律,死於循環衰竭。

<急救方法>

1、洗胃:0.2%~0.5%鞣酸洗胃,用硫酸鎂20克導瀉,輸液。

2、送醫院急救。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中葯用價值較大的一科。多數為攀援或直立灌木,少數為多年生草本或喬木,有乳汁。單葉多對生,全緣。花一般5基數,萼片雙蓋覆瓦狀排列,內常有腺體;管狀花冠,裂片扭轉卷疊式;雄蕊生於花冠管上,花葯與柱頭分離或粘生,花粉一般為單花粉,稀四合花粉;雌蕊由 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稀半下位,2 室。果實類型多,高度分化,多為蓇葖果;種子常有種毛。約250屬2000多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在溫帶地區。中國有47屬約180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及台灣等,少數分布於北部及西北部。其中樂東藤屬和富寧藤屬為特有屬 。
有啊!!!!!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以全草色綠、乾燥、質嫩、無雜質者為佳。鳳仙透骨草:又名鳳仙梗、鳳仙花梗、鳳仙花桿、鳳仙花秸、風仙草、鳳仙花、指甲草、指甲花、染指甲草、小桃紅、夾竹桃、小粉團、滿堂紅、水指甲、指甲桃等。為植物鳳仙的帶果全草。分布於全國各地。多為人工栽種

Ⅵ 夾竹桃是陽生植物還是陰生植物

【簡介】
[編輯本段]
【拉丁名】:Nerium indicum Mill

【別名】:柳葉桃、半年紅

【科屬】:夾竹桃科、夾竹桃屬

【詳細介紹】
[編輯本段]
常綠大灌木,高達5米,含水液,無毛。葉3—4枚輪生,在枝條下部為對生,窄披針形,長11-1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淺綠色;側脈扁平,密生而平行。聚傘花序頂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紅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鱗片狀,頂端撕裂。蓇葖果矩圓形,長10-23厘米,直徑1.5—2厘米;種子頂端具黃褐色種毛。
原產伊朗,現廣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各省區均有栽培。莖皮纖維為優良混紡原料,又可提制強心劑;根及樹皮含有強心甙和酞類結晶物質及少量精油;莖葉可制殺蟲劑,其莖、葉、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叫夾竹桃苷的有毒物質,誤食會中毒。
莖皮纖維為優良混紡原料;葉及莖皮有劇毒,入葯煎湯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強心利尿,定喘鎮痛。試用於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癇,跌打損傷腫痛等。並可以制殺蟲劑,人畜誤食可致命。本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根及樹皮含強心苷和酚類結晶物質及少量精油。
生長環境:全系栽培,多見於公園、廠礦、行道綠化。各地庭園常栽培作觀賞植物。
採集加工:夏秋采葉,鮮用或曬干。
性能: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葉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從春到夏到秋,花開花落,此起彼伏。迎著春風、冒著暴雨、頂著烈日,吐艷爭芳,在平凡中見偉大,在朴實中飽含堅韌,這便是本篇的主角——夾竹桃。
夾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它是一種矮小的灌木,主幹、枝條上有許多分枝,最小的小枝呈綠色。
夾竹桃的葉長得很有意思。三片葉子組成一個小組,環繞枝條,從同一個地方向外生長。夾竹桃的葉子是長長的披針形,葉的邊緣非常光滑,葉子上主脈從葉柄筆直地長到葉尖,眾多支脈則從主脈上生出,橫向排列得整整齊齊。
夾竹桃的葉上還有一層薄薄的「臘」。這層臘替葉保水、保溫,使植物能夠抵禦嚴寒。所以,夾竹桃不怕寒冷,在冬季,照樣綠姿不改。
夾竹桃的花有香氣。花集中長在枝條的頂端,它們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張開的傘。夾竹桃花的形狀像漏斗,花瓣相互重疊,有紅色和白色兩種,其中,紅色是它自然的色彩,「白色」是人工長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種。

【原產地】
[編輯本段]
伊朗,印度等地

【形態特徵】
[編輯本段]

常綠大灌木,高達5米,無毛。葉3—4枚輪生,在枝條下部為對生,窄披針形,全綠,革質,長11-1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淺綠色;側脈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開花,花桃紅色或白色,成頂生的聚傘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紅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鱗片狀,頂端撕裂。蓇葖果矩圓形,長10-23厘米,直徑1.5—2厘米;種子頂端具黃褐色種毛。莖直立、光滑,為典型三叉分枝。三葉輪生,少為四葉輪生和二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至長圓披針形,全緣、革質,葉面光亮,側脈羽狀平生。聚傘花序頂生,花冠漏斗形,有紅、白兩種,單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氣,瞢莢果長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常見栽培變種有:白花夾竹桃,花白色、單瓣;重瓣夾竹桃,花紅色重瓣;淡黃夾竹桃,花淡黃色、單瓣。

【繁殖方式】
[編輯本段]
用扦插、壓條繁殖。
以扦插為主,也可播種、壓條繁殖。前插在春季、夏季均可進行,插前將插穗基部浸入清水中7-10天,要換水數次,保持浸水新鮮,插後可提前生根,提高成活率。如全用水插,水溫保持18-20°C,經常換水,尤易生根。壓條可於雨季進行,埋土壓、筒壓均可。分櫱繁殖尤為便利。播種可於春末進行,18-21°C發芽,成苗率較高。

【主要用途】
[編輯本段]

觀賞價值:夾竹桃的葉片如柳似竹,紅花灼灼,勝似桃花,花冠粉紅至深紅或白色,有特殊香氣,花期為6~10月,是有名的觀賞花卉。

工業原料:夾竹桃的種子含油量58.5%,可榨制潤滑油。

紡織原料:夾竹桃的莖皮纖維為優良混紡原料。

葯用價值: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夾竹桃葉含有夾竹桃甙、糖甙等多種物質,花含洋地黃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們具有顯著的強心利尿、發汗催吐和鎮痛作用,效果與洋地黃相似,屬於慢性強心甙類葯物。臨床報道夾竹桃的水煎液,試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夾竹桃苦寒,有毒,可用於治療心臟病、心力衰竭、經閉,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環保價值:夾竹桃有抗煙霧、抗灰塵、抗毒物和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能力。夾竹桃的葉片,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氫、氯氣等對人體有毒、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抵抗作用。據測定,盆栽的夾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處,僅受到輕度損害,170米處則基本無害,仍能正常開花,其葉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夾竹桃即使全身落滿了灰塵,仍能旺盛生長,被人們稱為"環保衛士"。

【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葉及莖皮有劇毒,入葯煎湯或研末,均宜慎用。魚塘牧場邊不宜栽種。

夾竹桃中毒:因葯用或誤服過量夾竹桃而出現中毒症狀。證見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譫語、甚則汗出肢厥、心律失常、直至休剋死亡。治宜中西醫結合救治。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葉、皮、根有毒。新鮮樹皮的毒性比葉強,乾燥後毒性減弱,花的毒性較弱[A-8]。人中毒後初期以胃腸道症狀為主,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進而出現心臟症狀,有心悸、脈搏細慢不齊、期前收縮,心電圖具有竇性心動徐緩、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或房性心動過速,神經系統症狀尚有流涎、眩暈、嗜睡、四肢麻木。嚴重者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死亡。動物中毒症狀與之類似,牛中毒後,重者皮膚冷厥、瞳孔散大、食慾及反芻停止、心悸亢進、下痢、脈速、突然死亡。屍檢發現胃腸內有流動性血樣液,粘膜充血及出血,心內膜有出血斑點。1.直接刺激心肌,使收縮力增強,引起心室額外收縮或心室纖維性顫動,房室傳導阻滯。2.興奮延髓中樞,使迷走神經作用亢進,從而使心搏減慢、心肌緊張力遞增,導致竇性心律不齊,形成不完全或完全的心傳導阻滯,心跳驟停。3.刺激腸、胃、子宮平滑肌收縮,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及流產等。啤.增強血管收縮,使小毛細血管充血以至出血,尤其是內臟,常呈殷紅色。

【記載】
[編輯本段]

《廣西中葯志》:有毒
《山東中草葯手冊》:有大毒
《雲南中草葯》:有劇毒

【解毒葯方】
[編輯本段]

1甘草15g 綠豆30g 水煎,分2次服
2人參,麥冬各9g,五味子6g,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

花語
[編輯本段]

夾竹桃(桃):咒罵,注意危險
夾竹桃(黃):深刻的友情

【相關文章】
[編輯本段]

夾竹桃
季羨林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不知道由於什麼緣故,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我故鄉的那個城市裡,幾乎家家都種上幾盆夾竹桃,而且都擺在大門內影壁牆下,正對著大門口。客人一走進大門,撲鼻的是一陣幽香,入目的是綠蠟似的葉子和紅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覺到彷彿走進自己的家門口,大有賓至如歸之感了。
我們家的大門內也有兩盆,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時候,天天都要從這下面走出走進。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故而樂之,小小的心靈里覺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牆之隔,轉過影壁,就是院子。我們家裡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麼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有盡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後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里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葳蕤。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凄清的寒意,菊花報告花事的結束。總之,一年三季,花開花落,沒有間歇;情景雖美,變化亦多。
然而,在一牆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裡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弄姿,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
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牆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牆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這樣的夾竹桃下面走出走進。最初我的個兒矮,必須仰頭才能看到花朵。後來,我逐漸長高了,夾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漸矮了起來。等到我眼睛平視就可以看到花的時候,我離開了家。
我離開了家,過了許多年,走過許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過夾竹桃,但是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兩年前,我訪問了緬甸,在仰光開過幾天會以後,緬甸的許多朋友熱情地陪我們到緬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覽。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萬塔之城」的稱號。據說,當年確有萬塔。到了今天,數目雖然沒有那樣多了,但是,縱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個個從地里湧出,宛如陽朔群山,又像是雲南的石林。用「雨後春筍」這一句老話,差堪比擬。雖然花草樹木都還是綠的,但是時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蕭瑟荒寒氣象。
然而就在這地方,在我們住的大樓前,我卻意外地發現了老朋友夾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層樓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沒有認出它們來。花色比國內的要多,除了紅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記得還有黃色的。葉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綠得像綠蠟,花朵開在高高的枝頭,更像片片的紅霞、團團的白雪、朵朵的黃雲。蒼郁繁茂,濃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每天就在這樣的夾竹桃下走出走進。晚上同緬甸朋友們在樓上憑欄閑眺,暢談各種各樣的問題,談蒲甘的歷史,談中緬文化交流,談中緬兩國人民同胞般的友誼。在這時候遠處的古塔逐漸隱入暮靄中,近處的幾個古塔上卻給電燈照得通明,望之如靈山幻境。我伸手到欄外,就可以抓到夾竹桃的頂枝。花香也一陣一陣地從下面飄上樓來,彷彿把中緬友誼熏得更加芬芳。
就這樣,在對於夾竹桃的婉美動人的回憶里,又塗上了一層絢爛奪目的中緬人民友誼的色彩。我從此更愛夾竹桃....

【特別提醒】
[編輯本段]

夾竹桃,葉片如柳似竹,紅花灼灼,勝似桃花,花冠粉紅至深紅或白色,有特殊香氣,花期為6~10月,是有名的觀賞花卉。廣東、廣西、福建、有抗煙霧、抗灰塵、抗毒物和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能力。夾竹桃的葉片,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氫、氯氣等對人體有毒、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抵抗作用。據測定,盆栽的夾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處,僅受到輕度損害,170米處則基本無害,仍能正常開花,其葉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夾竹桃即使全身落滿了灰塵,仍能旺盛生長,被人們稱為"環保衛士"。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夾竹桃葉含有夾竹桃甙、糖甙等多種物質,花含洋地黃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們具有顯著的強心利尿、發汗催吐和鎮痛作用,效果與洋地黃相似,屬於慢性強心甙類葯物。臨床報道夾竹桃的水煎液,試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夾竹桃苦寒,有毒,可用於治療心臟病、心力衰竭、經閉,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夾竹桃是屬於常綠性灌木,葉片的兩端是長形的披針形;在夏季盛開美麗的花,開花期十分長,花色分為紅粉、紅、黃及白色等。
夾竹桃全株具有劇毒,中毒後的症狀有惡心、嘔吐、昏睡、心律不整,嚴重的話連失去知覺或死亡都有可能,所以面對夾竹桃,只要欣賞就好,可別動手喔!
夾竹桃 - 概述葯材名:夾竹桃
英文名:Sweetscented Oleander Leaf (夾竹桃葉)
學名:Nerium indicum Mill.(原植物)
別名:拘那夷,拘拏兒,椇那衛,柳葉桃,叫出冬,水甘草,九節腫,大節腫,白羊桃
科屬:夾竹桃科植物
入葯部位:夾竹桃的葉或樹皮。
夾竹桃的葉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入心、肺、腎三經。
考證: ① 《嶺南采葯錄》 :「味苦,性大寒。」② 《廣西葯植圖志》 :「微苦,有大毒。」③ 《南寧市葯物志》 :「苦辛,平,有小毒。」④ 《雲南中草葯》 :「辛,溫,劇毒。」
功效分類:利水滲濕葯
功效主治:強心利尿,祛痰定喘,鎮痛,散瘀止痛。治心臟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癇,跌打損傷腫痛,經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分;研末,0.5~1分。外用:搗敷。
用葯禁忌:孕婦忌服。不宜多服久服,過量則中毒。
用葯配伍:1、配炙甘草,主治心腎陽衰,水邪凌心之心悸。2、配桂枝,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效增強。3、配麻黃,平喘止咳,利水消腫。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化學成分葉含強心成分,主要為歐夾竹桃甙丙,系夾竹桃甙元與夾竹桃糖所成的甙。還含歐夾竹桃甙甲,歐夾竹桃甙乙,去乙醯歐夾竹桃甙丙等。葉中的強心甙,在開花期含量最高。還含三萜皂甙(甙元為熊果酸及齊墩果酸),芸香甙,橡膠肌醇等。
樹皮含夾竹桃甙A、B、D、F、G、H、K等,系洋地黃毒甙元和烏他甙元的各種糖甙。
根含酚性結晶物質,揮發油、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三萜成分。
花含羥基洋地黃毒甙元、烏他甙元、洋地黃次甙、夾竹桃甙H等。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植物形態常綠大灌木,高達5米,無毛。葉3—4枚輪生,在枝條下部為對生,窄披針形,全綠,革質,長11-1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淺綠色;側脈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開花,花桃紅色或白色,成頂生的聚傘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紅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鱗片狀,頂端撕裂。蓇葖果矩圓形,長10-23厘米,直徑1.5—2厘米;種子頂端具黃褐色種毛。莖直立、光滑,為典型三叉分枝。三葉輪生,少為四葉輪生和二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至長圓披針形,全緣、革質,葉面光亮,側脈羽狀平生。聚傘花序頂生,花冠漏斗形,有紅、白兩種,單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氣,瞢莢果長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常見栽培變種有:白花夾竹桃,花白色、單瓣;重瓣夾竹桃,花紅色重瓣;淡黃夾竹桃,花淡黃色、單瓣。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栽培品種常見栽培變種有:白花夾竹桃,花白色、單瓣;重瓣夾竹桃,花紅色重瓣;淡黃夾竹桃,花淡黃色、單瓣。
中國夾竹桃科的其它代表種有:
1、蘿芙木——灌木;莖皮灰白色。葉常3~4 片輪生,長橢圓形。花小,白色,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高腳碟狀;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核果由綠色變暗紅色,後變紫黑色。華南及台灣常見。本種及相近種的植株含有生物鹼利血平、蘿芙木甲素等,含量1%~2%,為成葯降壓靈的原料。
2、雞蛋花(緬梔子)——因花冠中心雞蛋黃色而得名。原產墨西哥。中國南嶺以南栽培,在雲南南部山中有逸為野生。落葉喬木;枝條粗壯,梢肉質,乳汁豐富。葉厚紙質,大,倒披針形,側脈平行。聚傘花序頂生,花冠紅色,栽培變種的花冠外面白色,中心黃色。廣東、廣西民間常采其花曬干泡茶飲,有治濕熱下痢和解毒、潤肺作用。常用插條繁殖,極易成活。為常見的觀賞植物。
3、長春花——原產非洲東部。在中國栽培於西南、中南及華東。因長年開花而得名。半灌木,莖近方形,枝葉折斷流水液。葉倒卵形。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冠高腳碟狀,紅色,栽培變種為白色,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上半部。花果幾乎全年都有。為常見觀賞植物。植株含有70餘種生物鹼,可供葯用。長春花鹼有降低血壓之效。長春花新鹼等6種生物鹼具有抗腫瘤作用,常用於治療血癌、淋巴腫瘤、肺癌和子宮癌等。長春花質鹼等6種生物鹼具有利尿及降低血糖作用。卡羅新鹼等5種生物鹼具有抗病毒作用。
4、狗牙花——中國雲南南部野生,廣東、廣西和台灣栽培。印度也有。花冠裂片邊緣常皺褶如狗牙狀而得名。灌木;葉腋內具扁平而擴大的腺體。葉對生。聚傘花序腋生,常雙生;花冠白冠,單瓣,栽培變種為重瓣;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之下。蓇葖果外彎,種子無種毛。為常見觀賞植物。葉可降血壓,民間葯用根葉。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生長習性夾竹桃原產印度及伊朗,現廣植於亞熱帶及熱帶地區。中國引種始於宋、元時代,各省區均有栽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忌水漬,耐一定程度空氣乾燥。適生於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鹼土也能適應。夾竹桃對類塵及有毒氣體有很強吸收能力。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應用價值觀賞價值:
夾竹桃的葉片如柳似竹,紅花灼灼,勝似桃花,花冠粉紅至深紅或白色,有特殊香氣,花期為6~10月,是有名的觀賞花卉。
工業原料:
夾竹桃的種子含油量58.5%,可榨制潤滑油。

夾竹桃
紡織原料:
夾竹桃的莖皮纖維為優良混紡原料。
葯用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夾竹桃葉含有夾竹桃甙、糖甙等多種物質,花含洋地黃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們具有顯著的強心利尿、發汗催吐和鎮痛作用,效果與洋地黃相似,屬於慢性強心甙類葯物。臨床報道夾竹桃的水煎液,試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夾竹桃苦寒,有毒,可用於治療心臟病、心力衰竭、經閉,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葯用選方:
1、治心臟病並心力衰竭:夾竹桃綠葉(不老不嫩者),用濕布拭凈,於60~70℃低溫下烘乾研末。成人第一日用一分至一分二厘,分二至三次服;第二、第三日,每日八厘至一分二厘,分二至三次服,至病情好轉,可減為每日三厘或更少量。( 《湖南葯物志》 )
2、治哮喘:夾竹桃葉七片,粘米一小杯。同搗爛,加片糖煮粥食之,但不宜多服。( 《嶺南采葯錄》 )
3、治癲癇:夾竹桃小葉三片,鐵落二兩。水煎,日服三次,二日服完。( 《雲南中草葯》 )

環保價值:
夾竹桃有抗煙霧、抗灰塵、抗毒物和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能力。夾竹桃的葉片,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氫、氯氣等對人體有毒、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抵抗作用。據測定,盆栽的夾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處,僅受到輕度損害,170米處則基本無害,仍能正常開花,其葉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夾竹桃即使全身落滿了灰塵,仍能旺盛生長,被人們稱為"環保衛士"。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注意事項葉及莖皮有劇毒,入葯煎湯或研末,均宜慎用。魚塘牧場邊不宜栽種。
夾竹桃中毒:因葯用或誤服過量夾竹桃而出現中毒症狀。證見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譫語、甚則汗出肢厥、心律失常、直至休剋死亡。治宜中西醫結合救治。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葉、皮、根有毒。新鮮樹皮的毒性比葉強,乾燥後毒性減弱,花的毒性較弱。人中毒後初期以胃腸道症狀為主,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進而出現心臟症狀,有心悸、脈搏細慢不齊、期前收縮,心電圖具有竇性心動徐緩、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或房性心動過速,神經系統症狀尚有流涎、眩暈、嗜睡、四肢麻木。嚴重者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死亡。動物中毒症狀與之類似,牛中毒後,重者皮膚冷厥、瞳孔散大、食慾及反芻停止、心悸亢進、下痢、脈速、突然死亡。屍檢發現胃腸內有流動性血樣液,粘膜充血及出血,心內膜有出血斑點。1、直接刺激心肌,使收縮力增強,引起心室額外收縮或心室纖維性顫動,房室傳導阻滯。2、興奮延髓中樞,使迷走神經作用亢進,從而使心搏減慢、心肌緊張力遞增,導致竇性心律不齊,形成不完全或完全的心傳導阻滯,心跳驟停。3、刺激腸、胃、子宮平滑肌收縮,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及流產等。增強血管收縮,使小毛細血管充血以至出血,尤其是內臟,常呈殷紅色。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夾竹桃 - 栽培管理1、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為主,也可分株和壓條。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進行。插條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鮮,插後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體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條,截成15厘米~20厘米的莖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於清水中,入水深為莖段的1/3,每l~2天換同溫度的水一次,溫度控制在 20 C~25 C,待發現浸水部位發生不定根時即可扦插。扦插時應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損傷不定根。由於夾竹桃老莖基部的萌櫱能力很強,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這些枝條進行夏季嫩枝扦插。選用半木質化程度插條,保留頂部3片小葉,插於基質中,注意及時遮陽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壓條繁殖時,先將壓埋部分刻傷或作環割,埋入土中,2個月左右即可剪離母體,來年帶土移栽。
2、栽培技術
夾竹桃的適應性強,栽培管理比較容易,無論地栽或盆栽都比較粗放。在地栽的地方,移栽需在春季進行,移栽時應進行重剪。冬季注意保護。枝葉易遭蚧殼蟲為害,需注意防治。
盆栽夾竹桃,除了要求排水良好外,還需肥力充足。春季萌發需進行整形修剪,對植株中的徒長枝和纖弱枝,可以從基部剪去,對內膛過密枝,也宜疏剪一部分,使枝條分布均勻,樹形保持豐滿。經1~2年,進行一次換盆,換盆應在修剪後進行。夏季是夾竹桃生長旺盛和開花時期,需水量大,每天除早晚各澆一次水外,如見盆土過干,應再增加一次噴水,以防嫩枝萎蔫和影響花朵壽命。9月以後要扣水,抑制植株繼續生長,使枝條組織老熟,增加養分積累,以利安全越冬。越冬的溫度需維持在 8 C~10 C,低於 0C,即要落葉。
夾竹桃系喜肥植物,盆栽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每月應追施一次肥料。
3、病蟲害防治
春夏生長季節,頂芽易遭蚜蟲危害。

Ⅶ 亞馬遜有毒植物有哪些

第一位 柴藤
柴藤的造型頗為羅曼蒂克:或藍色或粉紅或白色的象小甜豆大小的花朵茂密地蔓延下垂,它主要生長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又名雲豆樹。它的全身都具有毒
第二位 毛地黃
毛地黃的外表不可思議,雖然能長高至3英尺,但總是給人嬌弱無力之感,淺紫、粉紅或白色的花朵圍著主枝莖生長。它還有個更被人熟知的拉丁名字叫「洋地黃」,其葉可用於商用,是治療心臟病的葯品「洋地黃」的原材料。如果你在野外誤食了它的任一部分,就會先後出現惡心、嘔吐、腹部絞痛、腹瀉和口腔疼痛症狀,甚至會出現心跳異常。醫生對此會用洗胃等方法促進排毒,並通過服用葯物穩定心臟。這類植物還有許多別名,如仙女鍾、兔子花、女巫環等。
第三位 八仙花
八仙花外表艷麗,由於其花色繁多,從玫瑰紅、深藍到綠白色應有盡有,且生長迅速甚至能長至15英尺高,已成為裝飾庭院的必選植物,在大家想像中它就象棉花糖和大圓麵包一樣理所當然是可以食用的,但實際上,一旦吃了八仙花,幾小時後就會出現腹痛現象,另外的典型中毒症狀還包括皮膚疼痛、嘔吐、虛弱無力和出汗,還有報告說病人甚至會出現昏迷、抽搐和體內血循環崩潰。慶幸的是,已研製出一種解毒劑可以解八仙花中毒。
第四位 山谷百合
外形討巧的百合花又名五月花,鍾形的小白花象美人的秀發一樣嬌羞地低垂向下,其實它處處帶毒,甚至包括其尖端都具有毒性。山谷百合也有原種分布遍及亞洲、歐洲及北美,特別是較高緯度,像中國東北林區和陝西秦嶺都有野生。只是輕微接觸山谷百合也許不會受傷,但如果你吃下去一些,就會出現惡心、嘔吐、口腔疼痛、腹痛、腹瀉和抽筋,心跳變慢或不規律;醫生會通過洗胃等方法促使毒素排出,並通過服用葯物使心跳復常。
第五位 花燭
花燭,別名火鶴花、紅鶴芋,屬植物的葉子和枝莖外形奇特:其葉顏色深綠,心形,厚實堅韌,花蕊長而尖,有鮮紅色、白色或者綠色,周圍是紅色、粉色或魄的佛焰苞,它們全都有毒。此花又名弗拉門戈花或豬尾巴草,一旦誤食,嘴裡會感覺又燒又痛,隨後使會腫脹起泡,嗓音變得嘶啞緊張,並且吞咽困難。多數症狀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減輕直至消失,如果想減輕痛苦,可以選擇清涼液體、止痛葯丸或者甘草類和亞麻仁的食物。
第六位 菊花
菊花,花形艷麗,顏色多樣,從桔黃到黃色應有盡有,是萬聖節和感恩節期間人們經常用來裝飾前庭的盆栽之一。菊花分100到200個品種,通常都是長得不高的矮灌木。園工們種植菊花是為了不讓兔子前來搗亂,知道原因何在嗎--此花頭部具有某種毒性,對人類也是如此。但尚感欣慰的是,雖然碰觸到菊花會讓人有點疼痛和腫脹感,醫生只會將此做為一般的過敏或炎症處理。
第七位 夾竹桃
與其它植物只是枝葉或者樹液具有毒性不同的是,夾竹桃的每一個部位都有毒,哪怕只是不小心吸入了一點焚燒夾竹桃產生的煙霧,也會帶來不適。另外,用其樹枝進行燒烤、飲用曾放置紅色、粉色或白色夾竹桃花的水,都會產生中毒症狀。作為常綠灌木,盆栽夾竹桃十分普及,在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和適合其生長的具有地中海式氣候的地區,也是庭院內的常見品種。
夾竹桃中毒的典型症狀是心率改變,有時是心跳過緩,有時是心悸,有時會出現高鉀現象,醫生所做的就是通過葯物使中毒者的心跳變得規律,同時服用催吐葯物、洗胃和吃吸收性強的木炭來吸收體內毒素。
第八位 小葉橡膠樹
小葉橡膠樹又被稱為本傑明樹,其葉子和樹莖內均含有有毒的牛奶狀樹液。這類植物又分為樹類、灌木、蔓類等,約800個種類,多數是在室內盆栽,有些品種在溫暖地區也可種於室外,甚至能長到75英尺高。對小葉橡膠樹中毒的最壞後果是皮膚疼痛腫脹,醫生會以過敏或炎症來處理。
第九位 杜鵑花
杜鵑花及杜鵑所屬花系屬常綠灌木,因花形優美而在春天的庭院里怒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實際上其葉子具有毒性,連用杜鵑花粉釀制的花蜜也有毒,誤食其中之一會感到嘴裡火燒火燎,然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越來越明顯的流涎症、惡心、嘔吐和皮膚刺痛感。隨之而來的的還有頭痛、肌肉無力、視物模糊等。還會出現心跳過慢、心律失常,嚴重者還會陷入昏迷或經歷致命的抽搐。當然,在此之前,醫生會想辦法減輕中毒後果,使你呼吸更順暢一些,並讓你服用葯物,使心跳恢復正常。
第十位 水仙花
黃白兩色相間的水仙花被視為春的使者,又叫長壽花,實際上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會有溫和的毒性。有些人會將它和洋蔥混為一談--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生會建議採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葯物的方法來減輕惡心、嘔吐等病狀。

Ⅷ 請問大師這種花和草的名稱

地黃(玄參科地黃屬植物)


地黃(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厘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厘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在上面凹陷,花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外紫紅色,內黃紫色,葯室矩圓形,蒴果卵形至長卵形,花果期4-7月。

生於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葯之一,最早出典於《神農本草經》。依照炮製方法在葯材上分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葯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葯;熟地黃則為補益葯。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中文學名

地黃

拉丁學名

Rehmanniaglutinosa(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別稱

生地,懷慶地黃,小雞喝酒

二名法

Rehmannia glutinos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亞目

茄亞目

玄參科

地黃屬

地黃

分布區域

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江蘇等省


1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1]地黃體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肥厚,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

葉通常在莖基部集成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紫色或成紫紅色,長2-13厘米,寬1-6厘米,邊緣具不規則圓齒或鈍鋸齒以至牙齒;基部漸狹成柄,葉脈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花具長0.5-3厘米之梗,梗細弱,彎曲而後上升,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幾乎全部單生葉腋而分散在莖上;花萼鍾狀,萼長1-1.5厘米,密被多細胞長柔毛和白色長毛,具10條隆起的脈;萼齒5枚,矩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長0.5-0.6厘米,寬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開裂而使萼齒總數達7枚之多;花冠長3-4.5厘米;花冠筒狀而彎曲,外面紫紅色,(另有變種,花為黃色,葉面背面為綠色)被多細胞長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鈍或微凹,內面黃紫色,外面紫紅色,兩面均被多細胞長柔毛,長5-7毫米,寬4-10毫米;雄蕊4枚;葯室矩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基部叉開,而使兩葯室常排成一直線,子房幼時2室,老時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無毛;花柱頂部擴大成2枚片狀柱頭。[2]

蒴果卵形至長卵形,長1-1.5厘米。花果期4-7月。[2]

植物形態


2生長環境

常生於生於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腳、牆邊、路旁等處。[2]

3地理分布

分布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江蘇、湖北等省區。中國各地及國外均有栽培。[2]

4栽培技術

地黃喜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黏性大的紅壤土、黃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種植。地黃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緣或與高稈作物間作。當土溫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適宜發芽,在此溫度范圍內若土壤水分適合,種植後一星期發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莖不能萌芽。[3]從種植到收獲需150~160天。

根莖繁殖

根莖繁殖為主。種子繁殖多在培育新品種時應用。種用根莖來源於倒栽法、窖藏及春地黃露地越冬等,但以倒栽法的地黃種產量高、質量好。

具體方法是:7~8月在當年春季栽種的良種地黃地內,選生長健壯、無病蟲的根莖,挖起折成4~5cm短節,稍風干後,按行距10~30cm,株距5~10cm,重新種到一塊充分施足底肥的地里,適當除草,追肥,雨後注意排水,第2年春季隨挖隨栽。栽種地黃一般在日平均溫度為18~21℃時最好。如北京在4月上、中旬,重慶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河南早春地黃在4月上、中旬;晚地黃(或麥茬地黃),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種時在壟或畦上開溝,溝距33cm,每隔15~20cm,放種栽一節,覆土3~4cm,壓實表土後澆水。每壟種2行,每畦3~4行,苗出齊後,選陰雨天補苗,栽後1月左右勻苗,每穴留1株健苗,封行前,淺薅2-3次,並鏟去陸續生出的多餘苗。[3]

田間管理

每次中耕後都要追肥1次,可施人畜糞水或餅肥,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澇,使地無積水,出現花蕾時,要隨時摘除。[3]

地黃栽培時,不宜選曾種植過棉、芝麻、豆類、瓜類等的土地,否則病害嚴重。如要混種,應選禾本科作物;地黃有「三怕」,即怕旱、怕澇和怕病蟲害。因其根系少,吸水能力差,稍微乾旱即易凋萎;土壤水分過多則肉質根莖易腐爛。所以得適當的灌溉。

病蟲防治

斑枯病可選抗病品種,清潔園地,發病初期用倍量式波爾多液噴霧。還有地黃枯萎病、大豆胞囊線蟲、輪紋病等為害。蟲害有棉紅蜘蛛,發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蛺蝶,在其幼齡期用敵百蟲等防治。

5主要價值

地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創匯產品之一,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及日本等國。[4]

葯用

來源:玄參科植物地黃 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5]

炮製:(熟地黃)⑴取凈生地黃,照酒燉法燉至酒吸盡,取出,晾曬至外皮黏液稍干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黃,用黃酒30~50kg。⑵取凈生地黃,照蒸法蒸至黑潤,取出,曬至約八成干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6]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生地黃:甘,寒。[5]熟地黃:甘,微溫。[6]

歸經:歸心、肝、腎經。[5-6]

功能主治: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7]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5]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6]

用法用量:鮮地黃:12~30g。生地黃、熟地黃:9~15g。[6][5]

貯藏:鮮地黃埋在砂土中,防凍;生地黃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8][6]

常用配方

⑴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葯三兩,牡丹皮二兩。右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⑵治暑溫脈虛夜寐不安,煩渴舌赤,時有嚴語,目常開不閉,或喜切不開:犀角三錢,生地五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麥冬三錢,丹參二錢,黃連一錢五分,銀花三錢,連翹二錢(連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與也。(《溫病條辨》清營湯)

⑶治陽乘於陰,以致吐血、衄血: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上研,丸雞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婦人良方》四生丸)

⑷治吐血經日:生地黃汁一升,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末)。上葯相和,煎至半升,分為二服,溫溫食後服。(《聖惠方》)

⑸治肺損吐血不止:生地黃八兩(研取汁),鹿角膠一兩(炙燥,研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於銅器中煎,次下地黃汁及膠末,打令勻,煎令熔,十沸後,分作三服。(《聖濟總錄》地黃飲)

⑹補虛除熱,去癰癤痔疾:生地黃隨多少,三搗三壓,取汁令盡,銅器中湯上煮,勿蓋,令泄氣,得減半,出之,布絞去粗碎結濁滓穢,更煎之令如餳,酒服如彈丸許,日三。(《千金方》地黃煎)

⑺治勞瘦骨蒸,日晚寒熱,咳嗽唾血:生地黃汁二合。煮白粥,臨熟人地黃汁攪令勻,空心食之。(《食醫心鏡》)

⑻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煩亂:生地黃汁半小盞,益母草計半小盞。上葯,入酒一小盞相和,煎三、五沸,分為三服,頻頻服之。(《聖惠方》地黃酒)

⑼治消渴:生地黃三斤(細切),生薑半斤(細切),生麥門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處於石臼內搗爛,生布絞取自然計,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貯,每服一匙,用溫湯化下,不拘時。(《聖濟總錄》地黃煎)

⑽治墜馬傷折手足,痛甚:生地黃一斤,生薑四兩。搗細末,入糟一斤同炒勻,乘熱以布裹罨傷處,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後整骨。(《夷堅志》)

中成葯: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膠囊、九子地黃丸、乾地黃丸

臨床應用

地黃

⑴導赤散(《小兒葯證直訣》)主治心經火熱證。生地黃6g,木通6g,生甘草梢6g。上葯為末,每服9g,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方中地黃入心腎經,甘涼而潤,清心熱而養血養陰,用以為臣。[8]

⑵清胃散(《蘭室秘藏》)主治胃火牙痛。生地黃6g,當歸身6g,牡丹皮9g,黃連6g,升麻9g。上葯為末,都作一服,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方中生地涼血滋陰。[8]

⑶當歸六黃湯(《蘭室秘藏》)主治陰虛火旺盜汗。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g,黃芪12g。上葯為粗末,每服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方中當歸、生地、熟地入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為方中君葯。[8]

⑷六味地黃丸(《小兒葯證直訣》)治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鹵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熟地24g,山萸肉、干山葯各12g,澤瀉、牡丹皮、茯苓各9g。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6~9g),空心溫水化下。方中熟地味甘純陰,主入腎經,長於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9]

⑸泰山磐石散(《古今醫統大全》)治氣血虛弱,胎元不固證。胎動不安,墮胎,滑胎,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飲食,舌淡苔薄白,脈滑無力。人參、黃芪各3g,白術、炙甘草各1.5g,當歸3g,川芎、白芍葯、熟地黃各2.4g,續斷3g,糯米一撮,黃芩3g,砂仁1.5g。水煎服。方中熟地補血滋陰以養胎元,配伍人參以復沖任氣血不足之本,為君葯。[9]

⑹左歸丸(《景岳全書》)治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細。大懷熟地240g,山葯120g,枸杞120g,山萸肉120g,川牛膝120g,菟絲子120g,鹿膠120g,龜膠120g。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方中重用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9]


食用

將地黃作為食品,在民間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黃產區群眾就將地黃「腌製成鹹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們仍把地黃切絲涼拌,煮粥而食。

宜忌人群

宜食:陰虛發熱、口乾渴、陰傷便秘、腎陰不足、虛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濕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血崩、胎動不安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脾虛腹瀉、胃虛食少者不適宜食用。同時,地黃不宜與薤白、韭白、蘿卜、蔥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時不宜用銅鐵器皿。[7]

觀賞

地黃適於盆栽,若在溫室中促成栽培,可在早春開花。因其高大、花序花形優美,可在花境、花壇、岩石園中應用。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地黃為重要葯材。[3]


葯理作用

⑴降血糖:懷慶地黃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對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實驗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

⑵止血:生地、熟地煎劑、生地炭、熟地炭灌胃, 對小鼠均可縮短血液凝固時間(毛細管法).

⑶抗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地黃70%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並有抗凝血酶作用, 對內毒素引起的大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有對抗作用.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損害等作用.

⑷治療肝炎:臨床報道地黃和甘草合用,無論是肌注或口服對傳染性肝炎都有一定作用,促進肝功能恢復,尤以ALT下降顯著且無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

⑸治療白喉:以生地黃為主,配合連翹、黃芩、麥冬、玄參的抗白喉合劑,服用後多在4天內退熱,假膜消失,咽痛好轉。[12]

葯材鑒別

地黃

顯微特徵:鮮地黃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層細胞。皮層薄壁細胞排列疏鬆;散有較多分泌細胞,含橘黃色油滴;偶有石細胞。韌皮部較寬,分泌細胞較少。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稀疏,放射狀排列。

生地黃粉末深棕色,木栓細胞淡棕色,斷面觀類長方形,排列整齊。薄壁細胞類圓形,內含類圓形細胞核。分泌細胞形狀與一般薄壁細胞相似,內含橙黃色或橘黃色油滴物。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直徑約至92微米。

地黃

理化鑒別:生地黃取本品2克,加甲醇20毫升,置於水浴上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回收甲醇至5毫升,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梓醇對照品,加甲醇配製成每毫升含0.5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微升,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6: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茴香醛試液,105攝氏度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再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熟地黃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醇10毫升,浸泡24小時,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5-羥甲基糠醛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毫升含0.5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10微升、對照品溶液5微升,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燈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7植物文化

史載

地黃是「四大懷葯」之一,有著久遠的歷史記載。從周朝開始,四大懷葯被歷代列為皇封貢品;唐宋時期,四大懷葯已久負盛名,經絲綢之路傳入亞歐各國;明代鄭和將懷葯帶入東南亞、中東、非洲諸國;近代四大懷葯被海外人士譽為「華葯」。《紅樓夢》中亦有寶玉為晴雯改葯方加地黃的情節。

詩詞

作者:蘇軾(宋代)《地黃》。

地黃餉老馬,可使光鑒人。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融為寒食餳,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願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

熱點內容
手繪茶花女 發布:2025-05-15 23:53:23 瀏覽:567
七夕歐洲z 發布:2025-05-15 23:51:43 瀏覽:501
梅花宣紙 發布:2025-05-15 23:50:20 瀏覽:820
藍紫白玫瑰 發布:2025-05-15 23:50:10 瀏覽:624
梅花殤mp3 發布:2025-05-15 23:21:02 瀏覽:540
海棠海酸 發布:2025-05-15 23:15:48 瀏覽:812
上海夏蘭花 發布:2025-05-15 23:15:47 瀏覽:944
紫牡丹種子 發布:2025-05-15 23:10:47 瀏覽:805
稱呼人黑玫瑰的意思 發布:2025-05-15 23:04:55 瀏覽:562
橋下荷花畫 發布:2025-05-15 23:03:13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