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小石
㈠ 小石積樹盆景怎麼養長勢好
結盆景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保持溫濕並適當施肥
㈡ 吸水石盆景上適合種植什麼花草
可用於山水盆景中的植物有很多,其中常用的草本植物有:
(1)天胡荽 又稱破銅錢草、地光錢草。為傘形科,多年生常綠小草本,莖細弱,匍匐地面,節上生葉和根。葉腎圓形,邊緣有淺裂和圓齒,上面光亮,種在山石上垂掛下來,很富有畫意。
(2)虎耳草 別名金絲荷葉。屬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單葉,基部叢生,具長柄,匍匐枝細嫩絲狀,赤紫色,枝端可長出幼苗,能爬生土上、石上、石縫內,水邊石上更好。
(3)鐵線蕨 又稱鐵線草。為鐵線蕨科,多年生草本。葉柄細而長,有光澤,近黑色,葉片卵狀三角形,長10~25厘米,中部以下為二回羽狀復葉,小裂片互生。
(4)漆姑草 為石竹科1年生或2年生小草木。莖多數簇生,稍鋪散,葉對生線形,基部微成短鞘狀,春季開白色小花。生於田問路邊草地或山地。
(5)酢漿草 又名酸漿草,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莖和葉含草酸,有酸味。復葉,倒心臟形,合生成一大葉,色鮮綠,晝開夜合。莖柔軟,易倒伏。花有白、黃、紅等色。
(6)石菖蒲 天南星科。形似菖蒲,但植株矮小,葉線形而主脈不顯著。產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多生於山澗水石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7)翠雲草 又稱藍地柏。卷相科蕨類植物。草本莖柔細、匍匐,能到處生根。葉在主莖上排列疏鬆,側枝上排列緊密,葉面有翠藍色光澤。我國東南各省均產。
木本植物有雀梅、六月雪、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紫杉、金錢松、地柏、絨柏、虎刺、大葉女貞、杜鵑、錦熟黃楊、榆樹等。
栽種的植物要注意大小比例和植物的習性與環境的關系。植物與山石的比例要合理,植株不能過大,也不能選用大葉植物,大了就失真,使山石變得矮小,破壞了整個構圖的比例關系和盆景的意境。
山頂、山坡比較乾旱,應選耐旱樹種,如小葉羅漢松、錦熟黃楊、雀梅等;而山腳水邊較濕潤,應選喜濕生的樹種如六月雪、柏類、檉柳等。只有這樣適地適樹的栽種,既符合自然規律又便於栽培管理。
栽種前先選定位置,用尖錘等工具在假山上挖出大小合適的小坑,再將帶土的植物種入小坑,輕輕壓實後澆透水,放於陰涼通風元陽光直射處養護,一日數次給植物噴水,約半月左右植物成活後即可正常養護。
㈢ 想看下小石積盆景圖片
淘寶網: 盛世鑫毅植物園 經營日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內,容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㈣ 水養盆栽植物是否用砂石或小石米覆蓋,是也不是
是的,來一般使用鵝卵石自、玻璃珠、陶粒等填充物。
水養植物種植步驟:
1、將買來的植物從泥土裡清洗出來,最好把泥土洗干凈。可以用較急的水沖洗,或者在盆里漂洗,動作盡量輕柔,不傷到植物的根系。
2、固定。將洗干凈的植物固定在要培養的器皿里,如果用玻璃珠或者其他作為填充物,就像在泥土裡栽種一樣,把根系固定,讓植物直立就行。如果是用定植籃,則把植物的根系穿過定植籃的孔隙,讓它能解除到下面的營養液,然後再用一些玻璃珠,鵝卵石什麼的固定。
3、加水。水的液面最好不要把根系全部浸沒,最好留出一些空間,讓原本在泥土裡生長的植物根系能呼吸到空氣。
4、多給植物曬太陽。植物在自然光和燈光下都能生長,但是長期接觸不到陽光的植物,容易體弱多病。需要適當的出去曬曬陽光,保證植物能充分吸收陽光。
5、加營養液。根據植物的大小,在水中滴加營養液。一般一周加一次,小的植物每次滴2-3滴,大的植物適量增加。
6、換水。營養液中出現渾濁或有異味,及時換水。當然一般的水培植物會生長一些小的藻類,也是正常情況。
㈤ 小石積老樁冬天耐寒怎麼樣
冬天還是比較耐寒的,如果實在天氣特別冷的話,你可以找一些稻草,然後把它圍成一圈,這樣就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影響。
㈥ 小積石盆栽怕冷嗎
不會怕冷的,曬陽光
㈦ 文人樹盆景如何配石
所配山石體量不宜過大, 形態切忌怪異,或過於秀美,和主體樹木分庭抗禮,甚至喧賓奪主。一般選取體態渾厚樸拙的龜紋石、鍾乳石、松化石、英石、砂積石、海母石等比較理想。所用山石一塊、 二塊、 三塊、五塊或更多,通常以奇數為好。盆中山石或卧或立,半埋半露,如同林中散點的假山石一樣,也如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但這種散點式的布置決不是像散放的羊群一樣毫無規律,而是有主次、大小、高低、前後、疏密、 聚散的變化, 但石種必須統一,紋理要一致,體態、色澤也較接近。如同種英石,其體態、紋理差異很大,要選基本一致的紋理和體態才能和諧。此外,各石間的面向也要注意,正如明龔安節《畫訣》中所述:「石必一叢數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絡,面宜一向,亦宜大小顧盼」。
在具體配置時,一種形式是將一組主石配於樹木近根處,高低幾塊,錯落有致,樹木似從石間長出,野趣天然。再在離樹稍遠處配幾塊小石以求呼應。另一種在樹木旁側有大片空地,顯得空曠,在空曠處配置幾塊山石,虛中有實,可打破空曠感。要使配置的山石和樹態協調,如形態差異太大,則構圖上就難以統一。中國國畫中常有松石、梅石、蘭石、竹石圖等形式,用樹石間動靜、虛實的對比,襯托出松的蒼勁,竹的瀟灑,梅的高潔。如以石配竹,由於色彩和質感上的對比,竹顯得更加青翠、嬌嫩。卧石配立竹,石低平蜿蜒,緊貼地面,更顯出竹拔地而起的神韻。
盆內樹樁往往不是完美無缺的,有的樹干局部過直或過曲,顯得僵硬,在干前配上一塊山石,可將缺陷彌補。有的樹干傾倒,若用石支撐則一舉二得。有的樹向一側斜伸,重心不穩,若在樹傾斜方向反側的近根處放置山石,能使構圖均衡。大懸崖盆景,整個樹身倒掛下垂,則下重上輕,若在盆面上放置兩塊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筍石,同樣可使畫面均衡,給人以樹林長在峭壁之上的感覺。不過這石形宜修長,若放置渾厚敦實的山石,則與懸崖式的樹形和高幹筒的盆形格格不入。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園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樹木與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園式配石即模仿庭園中人工布置樹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樓、閣、動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質或石質模型。樹木盆景增加配件後,可增添生活氣息。應用配件時,要注意符合自然環境和景趣,注意遠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調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陳設觀賞或展覽的臨時性裝飾處理,在平時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響樹木的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㈧ 小石山盆景上的抽水設備叫什麼
微型水泵,假山水泵,還需霧化器出霧化效果
㈨ 山水盆景的石間膠合怎樣做的
山水盆景的石間膠合:石間膠合常用於小石拼大石及山石的斷裂版連接。小石拼大石的膠合時權,可先把兩塊山石膠接面塗上適量水泥,並貼合在一起輕輕磨動,壓縮水泥為一薄層,再用鐵絲捆紮固定。捆紮後可用小刀刀尖挑上水泥溝抹縫口,並刮除多餘水泥,用毛筆蘸清水洗去縫口以外的水泥痕跡,最後在縫口表面撒上一層與接石相同石質的石粉並輕輕壓實。
山石斷裂膠合時,如果硬石斷裂或軟石左右斷裂,可直接將斷裂部位膠合即可。如果軟石上下斷裂則不能直接膠合,否則水泥層會阻斷上部山石吸水,造成山石下深上淺的顏色變化。這時可將兩斷面中央相對位置鑿洞,洞中放泥土按實,再將洞周圍斷面上抹上水泥膠合,這樣,靠中間泥土連接上下水道,可保持山石上下顏色一致。
㈩ 吸水石盆景上適合種植什麼花草
吸水石石上可栽植復野草、蘚苔,制青翠蒼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