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艾青維盆景

艾青維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1-26 09:39:03

㈠ 艾青的《綠》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熱情地描寫了梅雨潭之綠,抒發了作者對生機勃勃綠的傾慕和嚮往,表現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希望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原文節選: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岩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著;岩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許多稜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

據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1)艾青維盆景擴展閱讀

《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美感特徵:動態美、繪畫美、音樂美、動態美。

作者筆下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部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一個「踞」字,氣勢盡出;一個「浮」字,神態畢現:一「踞」一「浮」,化靜為動,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寫得惟妙惟肖、神采飛揚繪畫美。

如作者在描寫山間瀑布時,「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 以一個「鑲」字描繪瀑布處在山間的狀態,既准確恰切,叉形象逼真,使瀑布富於立體感音樂美。

《綠》的語言有著鮮明的節奏感和明朗、和諧的旋律,讀起來琅琅上口,娓娓動聽,能使讀者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之中,產生「既能悅耳,又可賞心,兼耳底而有之。」的審美效果。

㈡ 《盆景》艾青的內涵是什麼(多些)

《盆景》是艾青創作於新時期的一首詩作。
建國後,艾青這位「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了一支蘆笛」的詩人為新生活而歡呼,為世界和平和友誼而歌唱。從1950年到1957年,他出版了《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和《海呷上》等詩集。
從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始,詩人的歌喉沉寂了21年之久。1978年得到平反,同年4月在《文匯報》發表《紅旗》一詩,復出詩壇。在新時期,他共寫了200多首詩,出版有《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集》等詩集和論文集《艾青談詩》。
作為「歸來詩人」,艾青的「歸來的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以宏闊的視野,思考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並由此擴展、深化開去,試圖對人類歷史作出哲理性的概括,如《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這是艾青在新時期影響最大,得到評價最高的詩作。二是詠物和哲理小詩,如《魚化石》、《山核桃》、《酒》、《蛇》、《盆景》、《仙人掌》等,這類詩抒寫一時的情緒感受,或記錄對社會、人生的感悟。第三類是域外題材的詩作,如《歐羅巴圓舞曲》、《牆》、《重訪維也納》、《巴黎》、《紐約》、《芝加哥》等,多為記游式的隨感和思考。艾青復出以後的詩作,一方面承續了他50年代詩歌的單純、樸素、明朗的特點,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他30年代詩歌運用較多的現代派手法中的有活力的成分。他善於捕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現代生活,表現抽象的觀念、哲理;常常把象徵性的形象同哲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抒發對時代、社會、人生的認識。
1979年2月,剛獲得平反不久的詩人隨作家訪問團到南方訪問,在廣州參觀了盆景展覽,此時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他由眼前的盆景,聯想到自己長達20年的坎坷和苦難,聯想到十年動亂中自由被踐踏、個性被壓制、人性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於是,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觀對象中去,寫下了《盆景》一詩。
全詩共4節。第一節寫盆景養尊處優,貌似珍貴,卻被禁錮了生命的處境。「好像都是古代的遺物/這兒的植物成了礦物/主幹是青銅,枝椏是鐵絲/連葉子也是銅綠的顏色」,這里哪有一點生命的感覺?第二節指出盆景被拘禁在花盆裡,「生長的每個過程/都有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以至於「一部分發育,一部分萎縮」,顯露出各種各樣的「怪相畸形」,「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它們都是以「不平衡」和「殘缺不全」為標準的病態審美觀念的犧牲品。這一節的描寫就是要指出「它們都是不幸的產物」。第三節是一個轉折,指出了花木應該具有的自然的生命狀態,可以看作是對植物「自由伸展發育正常」的呼籲。最後一節是這樣的:「如今卻一切都顛倒/少的變老、老的變小/為了滿足人的好奇/標榜養花人的技巧/柔可繞指而加以歪曲/草木無言而橫加斧刀/或許這也是一種藝術/卻寫盡了對自由的譏嘲」。「怪相畸形」被作為藝術來展覽,這是一種美醜不分的顛倒,詩人在這一節里把批判的鋒芒直指「橫加斧刀」的盆景的製造者,表明了本詩的主旨。當然,我們不應認為詩人對盆景藝術有什麼偏見,他不過是藉此來鞭笞極「左」思潮下踐踏自由、壓制個性、扭曲人性的社會現象。
詩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徵的層次,把對現實的思考熔鑄在具體可感的意象之中。艾青年輕時曾受過繪畫的專業訓練,善於准確地把握事物的形態。在詩的第一節中,詩人用工筆畫的筆法寫出了盆景的外觀,並交代了環境,其中的線條、色彩是負載著否定式的思想情感的。第三節又這樣寫盆景的畸形:「像一個個佝僂的老人/誇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塊根/留下幾條彎曲的細枝/芝麻大的葉子表示還有青春/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在細致的描繪中,不斷向客觀事物進行思想情感的滲透,從而改變對象純客觀的屬性,塑造出能夠表情達意的意象。這是一個痛苦的形象,使人想到十年動亂中極「左」觀念對人的扭曲。
《盆景》反映出艾青所追求的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藝術風格,沒有繁復的技巧,在語言上沒有什麼雕琢和藻飾,而是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塑造意象,表達深刻的思想內涵。

㈢ 簡述艾青《盆景》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盆景》寫於1979年。詩人通過對盆景不幸遭遇的抒寫,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遺風、專制和獨裁。堪稱一篇反封建的檄文、一曲自由的頌歌。
藝術特點:選材新、開掘深。作者從工藝「盆景」中發現了人類社會的「盆景」。

熱點內容
珠寶情人節促銷活動 發布:2025-05-16 11:53:34 瀏覽:656
櫻花e竹葉 發布:2025-05-16 11:53:00 瀏覽:510
玫瑰味的葡萄 發布:2025-05-16 11:48:50 瀏覽:262
洛陽牡丹石產地 發布:2025-05-16 11:40:57 瀏覽:397
梅花茶壺工筆 發布:2025-05-16 11:35:09 瀏覽:750
情人節送36朵紅玫瑰 發布:2025-05-16 11:32:36 瀏覽:859
插花手繪簡筆畫 發布:2025-05-16 11:31:10 瀏覽:477
米粒香盆景 發布:2025-05-16 11:14:12 瀏覽:951
南京櫻花石 發布:2025-05-16 11:12:56 瀏覽:957
己過的情人節 發布:2025-05-16 11:03:39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