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種姜做綠植

種姜做綠植

發布時間: 2021-01-24 21:42:05

A. 像姜一樣的一種植物,不知道叫什麼

像姜一樣的植物,叫做菊芋,俗稱洋姜。是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原產北美洲,經歐洲傳入中國,現中國大多數地區有栽培。耐寒抗旱,塊莖在-30℃的凍土層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輕霜,秋季成葉能忍受短期-4--5℃。溫帶18-22℃,光照12小時,有利於塊莖形成。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酸性土壤,沼澤和鹽鹼地帶不宜種植外,一些不宜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廢墟、宅邊、路旁都可生長。

葯用價值:

塊莖、莖葉(菊芋),甘,涼。清熱涼血,接骨。用於熱病,腸熱下血,跌打骨傷,消渴。

可供食用。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是優良的多汁飼料。新鮮的莖、葉作青貯飼料,營養價值較向日葵為高。塊莖也是一種味美的蔬菜並可加工製成醬菜;另外還可制菊糖及酒精,菊糖在醫葯上又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葯,也是一種有價值的工業原料。

B. 姜與其它植物種植一起影響作物生長嗎

姜與來其它植物種植一起不源影響作物生長。
1、姜原產 東南亞的 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 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2、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姜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窪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C. 像生薑一樣的植物是什麼

姜不老、洋姜。小時候就吃這做的鹹菜。
還有一種田螺一樣的東西叫地環。
請採納

D. 出芽的姜怎麼做綠植

酵母可以通過出來芽進行無性生殖,源也可以通過形成子囊孢子進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即在環境條件適合時,從母細胞上長出一個芽,逐漸長到成熟大小後與母體分離。在營養狀況不好時,一些可進行有性生殖的酵母會形成孢子,在條件適合時再萌發。一些酵母,如假絲酵母(或稱念珠菌,Candida)不能進行無性繁殖。

E.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薑能開花嗎

姜,也叫生薑,屬姜科姜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產上多作一年生栽培. 姜具有特殊香辣味,可鮮食,入葯,作香辛調料,還可製成姜干、姜粉、腌漬姜、糖漬姜、冰姜等加工製品,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 一、 生長發育及對環境條件懂得要求姜屬淺根性作物,地下莖即根莖,既是產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種姜發芽出苗後,由莖基部膨大形成母姜.母姜塊小節密,兩側著生的腋芽可萌芽2~4株苗,為一次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一次姜球,稱作子姜,其上部出土後成為地上莖;子姜上的側芽再繼續萌發出的第二次分枝,有形成二次姜球稱作孫姜.如此繼續,可發生多達5次以上的分枝和姜球,直到收獲.姜葉細長,呈批針形,葉片互生,具葉鞘.栽培中如供水不勻,則新葉不能順利舒展地從葉鞘中抽出.姜的生長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從種姜萌出幼芽到第一片葉展開為發芽期.姜發芽的適溫為22~25℃,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形成壯芽.從展葉到生成兩個側枝(重慶叫"三根頭")為幼苗期.此期以主莖和根系生長為主,栽培上應注意保溫防寒,溫度宜控制在25~28℃."三根頭"的形成標志著植株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因此從"三根頭"直到收獲稱作旺盛生長期.這一時期分枝大量發生,葉片急劇增加,葉面積增大,根莖加速膨大增重,莖葉生長和根莖膨大基本同步.姜在旺盛生長期要求溫度在22~25℃,有一定晝夜溫差.姜不耐寒,莖也遇霜邊枯死,根莖被迫休眠,進入休眠期.處於休眠狀態的姜種宜在溫度10~15℃、相對濕度85﹪~95﹪的條件下儲藏,防止受凍和失水.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水分要求較為嚴格,既不能幹,又不能澇,始終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旺盛生長期需水量較高一些.將耐陰不耐強光,在花蔭下生長良好.重慶一般在五月份後需搭架用遮陽網膜遮蔭.以砂壤土栽最好,但重慶多做埂子姜,為便於築埂,宜用壤土或粘壤土.姜對土壤酸鹼性較為敏感,以PH值為5~7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姜亦是一種需肥量大的作物,栽培上要求較高的施肥水平,氮和鉀對產量形成最為重要.二.品種姜的栽培歷史長、分布廣,演化形成了許多優良地方品種。重慶白姜重慶白姜是重慶地方品種,較耐熱,分枝能力強;根莖掌狀,皮黃白色,嫩姜品質脆嫩,纖維少,辛辣較輕;單株根莖重500g左右;從定植到收獲約120天。樂山生薑樂山生薑是四川樂山地方品種,耐熱,不耐旱,不耐澇和強光,抗病力強;葉鞘基部紫紅色,根莖扁平,呈掌狀,皮淺黃色,肉黃色;單株產量450g左右;從定植到收獲150天。瀘州生薑瀘州生薑是四川瀘州地方品種,株高80㎝,開展度25~30㎝;抗病力較弱;根莖肥大飽滿,肉質脆嫩,皮黃白色,嫩芽粉紅色,辛辣味較淡。紅爪姜紅爪姜為浙江地方品種,生長勢強;芽帶淡紅色,故名「紅爪」;根莖纖維少,品質好,皮淡黃色,肉鮮黃色,辛辣味濃;單株產量500g左右,豐產性好。黃爪姜黃爪姜為浙江地方品種,植株較矮;芽不帶紅色;根莖節密,肉質細密,皮淡黃色,辛辣味濃;單株重250g左右。

F. 自己在家如何種生薑

姜的種植方法:材料准備:花盆或臉盆隨你喜歡(總之能裝土就行),生薑若干;

生薑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攝氏度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25攝氏度,莖葉生長適溫25~28攝氏度,15攝氏度以下停上生長,因此生薑的種植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熱河谷地區以3月上、中旬為宜,經過催芽可適當提早。
1、生薑播種時間

生薑的播種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生薑選種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選種

3、播種前催芽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公分,使溫度保持在20—30攝氏度,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如果懶得崔苗也可以直接選擇帶芽的生薑直接播種)

4、播種

播種很簡單,直接把處理過的生薑塊按如土中(芽要露出地面),每盆一到兩塊即可,蓋上3-5厘米厚的泥土。然後澆透水就好。

5、苗期管理

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應根據當地的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澆水,如澆水太早,土表易板結,易造成出苗不齊;若澆水太晚,芽尖容易乾枯。一般情況下,出芽1厘米左右澆水一次,澆透為主,不積水。

姜的種植苗期管理

6、生長期管理

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及時澆水降溫:隨著根莖的向上生長,根莖容易露出地面,使生薑品質變劣,因此要及時進行培土;培土可根據生薑的生長情況而定,也可以結合追肥進行。

立秋前後,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開始增多,此期的澆水一定要掌握適度;施肥應根據生薑生長情況進行,及時進行分次培土,確保生薑迅速生長。

G. 家裡有盆栽是為了環境優美,為什麼還有人種姜

種盆栽是為了凈化空氣,為了美觀,家裡種一些盆栽可以吸收甲醛和灰塵,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的氧氣。但是有的人在家裡種姜,可能只是因為人家喜歡吧,因為姜的味道特殊,可以驅蚊除異味;也有可能是因為姜比其他植物好養活,反正都是盆栽,種啥都一樣,種姜海還能吃呢;也有的人是因為相信風水學,認為種姜能去煞。所以我們一起來看看種姜的作用吧。



種姜的作用四:為了家裡人的健康。因為姜含有刺激的氣味,味道特殊,可以驅除蚊蟲。不只是其他綠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不好的空氣,姜也是可以的。所以看到有人家裡種植姜不要覺得奇怪。

H. 這種像姜葉的植物叫什麼,可以做食物調料的很香

黑毛石斛(學名:來Dendrobium williamsonii Day et Rchb. f.):莖圓柱形源,有時腫大呈紡錘形,不分枝,具數節。葉數枚,通常互生於莖的上部,革質,長圓形。總狀花序出自具葉的莖端

I. 姜是個什麼植物,屬於蔬菜

姜(艹畺),姜科姜屬植物,也稱「生薑」;開有黃綠色花並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莖。根莖鮮品或干品可以作為調味品。姜經過炮製作為中葯的葯材之一。姜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日常烹飪常用佐料之一。
中文學名: 姜
拉丁學名: Zingiber officinale
二名法: Zingiber officinale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姜目 Zingiberales
科: 姜科 Zingiberaceae
屬: 姜屬 Zingiber
種: 姜 Z. officinale
分布區域: 中國等亞洲地區

姜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莖肉質,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葉子列,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平滑無毛,有抱莖的葉鞘;無柄。花莖直立,被以覆瓦狀疏離的鱗片;穗狀花序卵形至橢圓形,長約5厘米,寬約2.5厘米;苞片卵形,淡綠色;花稠密,長編印2.5厘米,先端銳尖;萼短筒狀;花冠3裂,裂片披針形,黃色,唇瓣較短,長圓狀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黃白色斑點,下部兩面三刀側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絲狀,淡紫色,柱頭放射狀。蒴果長圓形脹約2.5厘米。花期6~8月。
姜(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植物,開有黃綠色花並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莖。根莖鮮品或干品可以作為調味品。姜經過泡製作為中葯葯材之一,也可以沖泡為草本茶。薑汁亦可用來製成甜食,如薑糖、薑汁撞奶、薑母茶等。姜耕種起源於亞洲並擁有悠久歷史,在印度、東南亞、西非和加勒比生產也見增長。
剛長出來的嫩姜因為尖部有微微的紫色,所以叫做紫薑,有的也叫做子姜,相對應的它的根,就叫做母姜。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Ginger, Common Ginger
‧學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科名:
姜科(Zingiberaceae)姜屬(Zingiber)
‧別名:
生薑、生薑、姜仔、薑母、川姜、乾薑、子姜、羌、茗荷、蘘荷、紫薑、Kooreppu(泰雅)、Damudamu(排灣)
‧原產地:
印度、東南亞
‧分布:
台灣有嫩姜栽培,在宜蘭、南投較多;老薑栽培,以台東、嘉義、雲林、花蓮較多。近年台東鳳梨的賤價和甜撜園的荒廢,緩坡地姜園的開辟有增多的趨勢,而且產量頗高。
‧用途:
1. 作調味料。2.食用:可生食、腌食、醬漬、乾薑和糖姜加工。3. 葯用:有發汗除風的葯效,用途甚廣。性味:根莖:辛、溫。效用:根莖:生薑:微中,散寒,袪風,發表,袪痰,止嘔,消瘀,利濕,健胃。治風寒感冒,嘔吐,脹滿,消化不良,風濕疼痛;乾薑:溫中去寒,散瘀止痛,回陽通脈。治心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風寒濕痹;姜皮:行水去濕,消腫,和脾胃;姜葉:袪濕,散瘀,消積。治食積,跌打損傷。
‧莖:
草本,植株高約 60~90 公分,也有可達 110~120 公分;根莖肥厚,成塊狀,肉質,淡黃色,外被紅色鱗片,橫走,多分枝,具芳香及辛辣味。
‧葉:
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 15~25 公分,寬 2~3 公分,暗綠色;基部略狹,先端漸尖,全緣,無毛;葉舌膜質,長 0.3~0.5 公分,光滑,微 2 裂。
‧花:
花莖自根莖長出,長 15~30 公分,穗狀花序橢圓形,長 4~6 公分,徑 1.5~3 公分,花稠密;花苞覆瓦狀,苞片卵圓形,長 2~2.5 公分,先端稍硬尖,綠白色,背面邊緣黃色;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3 短齒;花冠乳黃色至綠黃色,長管狀,管長 2~2.5 公分,裂片 3 枚,披針形,唇瓣長橢圓狀卵形,帶紫色,被黃白色斑點;雄蕊略帶紫色;子房 3 室,花柱被花葯抱著;熱帶地區當根狀莖瘦小時才抽花莖,頂端著生淡黃色花苞。
‧果實:
果實為蒴果,熟時三裂;種子黑色,數量多,具胚乳。
‧特性:
姜屬於蘘荷科,宿根性、顯花的單子葉草本植物,原產在印度。植株高約 60~90 公分,也有可達 110~120 公分,葉互生、濃綠色、長披針形,根莖多肉、不正、多扁平、色灰黃或黃。一般不開花,在熱帶當根狀莖瘦小時才抽花莖,頂端著生淡黃色花苞。蒴果,種子多,具胚乳。台灣嫩姜栽培,在宜蘭、南投較多;老薑栽培,以台東、嘉義、雲林、花蓮較多。近年台東鳳梨的賤價和甜撜園的荒廢,緩坡地姜園的開辟有增多的趨勢,而且產量頗高。生薑的根莖,因含有一種Curcumin (C21H20O6)的黃色素和刺激性的揮發油,味辛而香。在醫葯上有發汗除風的葯效,用途甚廣。除作調味料外,尚可生食、腌食、醬漬、乾薑和糖姜加工。

J. 像姜一樣的植物

像姜一樣的植物,叫做菊芋,俗稱洋姜。是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回原產北美洲,答經歐洲傳入中國,現中國大多數地區有栽培。耐寒抗旱,塊莖在-30℃的凍土層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輕霜,秋季成葉能忍受短期-4--5℃。溫帶18-22℃,光照12小時,有利於塊莖形成。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酸性土壤,沼澤和鹽鹼地帶不宜種植外,一些不宜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廢墟、宅邊、路旁都可生長。

熱點內容
梅花一角錢硬幣價格表 發布:2025-05-17 21:35:33 瀏覽:972
給蘭花殺蟲 發布:2025-05-17 21:20:10 瀏覽:722
北方盆栽杜鵑花 發布:2025-05-17 21:19:03 瀏覽:15
飛躍花卉板鞋 發布:2025-05-17 21:17:52 瀏覽:30
y雙枝盆景 發布:2025-05-17 21:15:54 瀏覽:839
茶花彎枝 發布:2025-05-17 21:00:42 瀏覽:490
浪花一朵朵里向陽陽 發布:2025-05-17 20:55:17 瀏覽:778
聽說荷花 發布:2025-05-17 20:50:41 瀏覽:945
盆栽小插件 發布:2025-05-17 20:50:28 瀏覽:835
花卉的作業 發布:2025-05-17 20:49:33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