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盆景製作
Ⅰ 海派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海派盆景雖然是在建國後發展和形成的,但它也有歷史傳統。早在明代,上海就專有叫朱三松的人屬擇花樹剪扎,雖高不盈尺,而奇秀蒼古,具虯龍百尺之勢。上海有一些盆景專家和盆景愛好者早在三十年代就悉心研究山水盆景藝術。近年來,海派盆景在運思構圖上有新的突破,著重於意境的描繪。如表現遠山,石上不植樹木,僅種半枝蓮等小草,和鋪以綠苔,講究青田石刻的亭榭、舟橋等小件點綴,盆中山石坡緩岸曲,水面遼闊,顯得天宇高遠,煙波浩渺,呈現「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意境。
Ⅱ 海派盆景有哪些特點
海派盆景的主要特色來是源雄健自然,蒼古入畫。成型的盆景枝幹屈伸自如,線條明快流暢,渾厚蒼勁,神采飛揚。通常採用金屬絲纏扎的方法加工、整形。選擇強度適當的金屬絲纏繞於枝幹,利用金屬絲的可塑性,人為彎扭枝幹,達到所需的位置和彎曲度。在整形過程中因勢利導,模仿自然,避免矯揉造作,同時結合修剪,處理好枝葉的疏密聚散,以達到形態優美、意境感人的藝術效果。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類賦彩,按照國畫理論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備。雖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樣,講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疏密相間,聚散自由,以欣欣向榮為首要目標。因此,在技法上另闢蹊徑,扎剪並重,不用棕絲而用金屬絲纏繞枝幹進行彎曲造型,而後細修細剪,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
Ⅲ 什麼是海派盆景
雄健自然、蒼古入畫是海派盆景的藝術特色。海派盆景廣泛吸取各流派的優點,也受日版本盆景的影響。權其成形的盆景枝幹屈伸自如,主題明確,層次分明、流暢。盆景在製作過程中多選擇強度適當的金屬絲纏繞於枝幹,利用金屬絲的可塑性,在因勢利導的同時,人為彎扭枝幹,達到所需的位置和彎曲度。
Ⅳ 海派盆景有哪些造型形式
海派盆景復在蘇派的基礎上,博採眾制家之長,逐步形成了明快、流暢、新奇的獨特風格。其造型方法,吸取了蘇派傳統的扎片法,注重層次分明,但不採用棕絲攀扎,而用金屬絲纏攀,優點是可以得心應手,隨心所欲,修剪則吸取了嶺南派蓄枝截干長處,力求蒼勁自然。海派盆景的盆景形式,不受任何程序所限,以自然界的古樹為範本,師法自然,千姿百態,多姿多彩,有直乾式,曲乾式,懸崖式,雙乾式,多乾式,叢林式以及枯乾式,連根式,附石式等多種形式,活潑多樣;有高丈余的大型落地盆景,也有一掌可置數盆的微型盆景。
Ⅳ 急!簡述蘇派,海派,川派,徽派,嶺南派盆景的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
蘇派:採用棕絲法,規則式與自然結合,
屬於長江水系。蘇州盆景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並使其結頂自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表現在,樹樁取材「古雅拙樸,老而彌健」;製作技法「粗扎細剪,結頂自然」;作品「瀟酒雋秀,凝若詩畫」三個方面。蘇派樹樁盆景分為規則、自然兩大類。
海派:採用金屬絲扎法,不規則式,
屬於長江水系。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類賦彩,按照國畫理論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備。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飽滿。
川派:採用棕絲法,規則式,圓片類
,屬於長江水系。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徽派:採用棕絲法,
規則式
,屬於長江水系。樹樁大而奇,形態蟠曲古樸,造型
精巧奇美,倔傲剛勁。以游龍式梅樁盆景為代表,樁頭大如龍頭,干如龍身,枝如
龍爪,龍身。
嶺南派:僅採用修剪方法,自然式,屬於
長江水系。「蓄枝截干」法,經多年自然修剪後,枝乾的比例勻稱,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古拙入畫,有躍枝、飄枝、攤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層的枝爪,要求逐漸減細,分部均勻,層次清楚,自然。
Ⅵ 海派盆景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海派盆景樹種豐富,有百餘種,而以羅漢松、五針松、黑松、真柏等松柏類為主。內樁景形式、規容格多樣,枝葉分布不拘格律,枝幹屈伸自如,線條明快流暢,形態自然,渾厚蒼勁,在方寸之間再現了泰山、黃山蒼松與翠柏的神采。微型盆景形簡意賅,玲瓏精美,雖為掌上之物,亦具曠野林木之態。上海規則式的樁景多用五針松作成大型樁景,樹干直立,枝葉四周分布,層次分明,稱做「立體式」。
Ⅶ 揚派盆景技藝的流派風格
揚派盆景技藝唐、宋時已有製作,至清代,揚州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內家有花園容,戶戶養盆景」之說,並形成流派。1949年,揚派盆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50年初,揚州曾調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揚派盆景與嶺南派、川派、蘇派、海派盆景被國家城建總局園林綠化局列為全國樹樁盆景五大流派。揚派盆景技藝精湛,尤以觀葉類的松、柏、榆、楊(瓜子黃楊)別樹一幟,具有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特色,飲譽海內外。
Ⅷ 海派盆景的主幹造型是怎樣做的
主幹造型:較細的主幹纏繞鉛絲同枝條,較粗的樹干,彎曲前先用麻皮包紮回,並用一答條麻筋,以增加主幹的韌性,防止主幹斷裂。若樹干更粗,彎曲的難度更大,可在主幹要彎曲的這一段內,用鑿子縱向開一個深槽,深度達木質部的1/3以上。然後再用上法包紮麻皮。應注意所鑿之槽,應在彎曲方向的旁側,避免彎曲時傷日會開裂。樹干彎曲後,用鉛絲結扎,方法類似棕絲扎的式樣。粗的主幹也可用鐵螺栓固定。海派盆景處理主幹時,還用雕鑿主幹方法,鑿去部分或大部分於皮及木質部,使其裸露枯朽,表現蒼老、古樸類型的樹木。造型時要注意不露人工斧鑿痕跡。此法適用不宜彎曲的主幹,也可與可彎曲的主幹配合使用。
Ⅸ 盆景造型有幾種行派
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
樹木盆景依觀賞的不同,分觀葉類、觀花類、觀果類三類。
觀葉類 以觀賞植物葉的形態、色彩和四季變化,以及枝、莖、根千變萬化神貌的樹木盆景。觀葉類樹木盆景為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的主體類型。如:揚派盆景的松、柏、榆、楊盆景等;蘇派分景的檜柏、真柏、雀梅、榆、三角楓盆景等;川派盆景的羅漢松、銀杏盆景等;嶺南派盆景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盆景等;海派盆景的五針松、黑松、;羅漢松、真柏盆景等;通派盆景的羅漢松、五針松、黃楊盆景等;浙派盆景的五針松、檜柏盆景等。
觀花類 以觀賞植物花的形態、色彩和花期變化,以及葉、枝、莖、根千變萬化的樹木盆景。
觀花類樹木盆景,徽派盆景以游龍梅盆景,川派盆景以貼梗盆景、六月雪盆景等為其主體類型;其他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雖不以觀花類為主體類型,但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觀花類樹木盆景。如:揚州的疙瘩梅盆景、提籃梅盆景、碧桃盆景、迎春盆景等;蘇州的劈梅盆景、蠟梅盆景、紫薇盆景、迎春盆景等;南通的六月雪盆景、杜鵑盆景等。
觀果類 以觀賞植物果的形態、色彩和果期變化,以及葉、枝、莖、根千變萬化神貌的樹木盆景。
觀果類樹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彈子盆景,徐州果樹盆景以蘋果、梨、山楂盆景等為其主體類型;其他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雖不以觀果類為主體類型,但同樣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觀果類樹木盆景。「揚州的香椽盆景等;蘇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頹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貴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華的佛手盆景等;廣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樹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為規則型、象形型、自然型3種,從發展趨勢看,以自然型為主。
1、 規則型:多為傳統形式,有一定規范程式,造型工整嚴謹,適合廳堂或門庭對稱布置;氣氛莊重華貴。除揚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傳統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繼承法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揚派盆景的「台式」、「巧雲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滾龍抱珠」、「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彎半的「文樹」、「武樹」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龍彎」盆景等。
2 、象形型:以松柏類或觀花類植物剪紮成龍、鳳、獅、虎、象、鷹等飛禽走獸以及人物、圖案,並題以吉祥用語,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萬象更新」、「大展宏圖」等,以供祝賀、喜慶、節日用。
隨著時代的前進,象形盆景已不多見。開封龍亭公園應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藝與植物造型相結合,將地栽圓柏剪綵紮成龍鳳、塔亭以及熊貓、唐老鴨、火車、直升飛機等造型,組成龍亭植物造型園,別開生面。
3 、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
其造型可概括為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斜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根據「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評比委員會研究決定,中國盆景分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種規格。
樹木盆景規格以樹木的根頸部至樹梢的長度衡量。山水盆景、樹石盆景以盆的長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樹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別似同樹木盆景、山水盆景。
Ⅹ 盆景製作共有幾個流派
有五個流派。
川派盆景, 以成都重慶為代表。製作手法簡練明快,樹樁盆景以豐富多彩的潘扎技藝見長,樹形扎曲多姿,蒼古雄奇,尤以花果盆景著稱。山水盆景以巴山蜀水為楷模,僅僅用山石竹木作巧妙組合,簡潔明快。常用樹木有金彈子、羅漢松、六月雪、枸杞、紫薇、貼梗海棠等等。
蘇派盆景, 以蘇州盆景為代表,以棕線潘扎見長,製作雲片式枝盤為主要特色,上下雲片幾乎接近絕對水平,枝片似雲朵,層次分明,錯落有致,以製作梅庄盆景聞名全國。
揚派盆景, 以揚州盆景為代表,特點是從幼樹培養,根據枝無寸直國畫手法,採用一寸三彎來潘扎,樹頂雲片渾圓肥厚,中下層雲片薄如手掌,以提籃式、疙瘩式、三灣五臂式碧桃盆景著稱。
海派盆景,以上海杭州盆景為代表,以日本盆景為借鑒,樹樁山水並用,改為鉛絲纏繞,降低製作難度,省工省時成型快,材料多自行繁殖培養,以五針松、羅漢松、黑松、錦松、紅楓為主,近年來又創造了微型盆景,小巧玲瓏價格便宜。目前全國各地花卉工作者製作樹樁盆景時,多以海派盆景為楷模。
嶺南派盆景, 以廣州盆景為代表,大約從明代開始形成,受嶺南畫派影響。樹樁盆景以剪截為主,創造了以蓄枝截干為主的獨特折枝手法,造型方式有雄偉的大樹型,挺拔的高聳型,野趣叢生的自然型和矮干密枝的緊湊型。主要有榕樹、九里香、雀梅、福建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