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景牆
① 我期盼的一件事 600以上 不要太無厘頭 六年級水平 只要給我事例 簡要說說怎麼寫就行了
期盼公園里的菊花展,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然後描寫花派棚棚的樣子,最後感嘆不虛此行,點一下菊花迎寒怒放
花可以這樣寫:
公園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我趕緊擠到人群最前面,仔細地看了起來。瞧,這棵菊花的花桿多麼細,隨著風搖搖晃晃,讓人感覺弱不禁風,生怕把它弄斷了。它的花瓣大多是白色的,只有中間有一點粉色,但很模糊,讓人感到翠色慾流。而中間的花蕊是紅色的,上面是黃色的花蜜,紅黃相間,霎是好看。有不少蜜蜂、蝴蝶被吸引過來,紛紛採集花蜜。這朵花整體看來。猶如一位亭亭玉立,害羞的少女,被風一吹,正在快樂地舞塵則蹈呢!我的目光又停留在另一朵菊花上,它的花桿很粗、很高,讓人感覺有一種豪邁、不可侵犯的感覺。它的花瓣也很大,大多都呈黃色,只有花底下才有根雪白的莖,同樣也很好看。它的花蕊是白色的,更加顯得與眾不同,而上面卻又是紅色的花蜜,真是奇怪的景色,不得不令過往的遊人嘆為觀止。這朵菊花整體看來像一個衛士,有著堅強不屈的精神。
還有別的菊花,也很好看,五顏六色的,讓我看了看這個,又想瞧那個,跑來跑去,累得我滿頭大汗。沒辦法,誰讓這些菊花都是極品中的極品呢?
或者:
真不愧是「滿園盡帶黃金菊」啊!一進門那些金黃色的菊花邊讓人大開眼界。聽說本次菊展展出園藝工人精心培育的近百個品種、1萬多盆菊花,供遊人觀賞。而且這次菊展還布設「諧園」、「丹鳳朝陽」、「菊韻」、「綠色家園」、「涵趣園」、「菊藝展區」等六個景區。展出的菊花有大立菊、柱菊、塔菊、懸崖菊、品種菊、自然菊等。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走進曲折回環的小路,就像進了菊花的王國,菊花的世界,菊花的海洋。滿眼是大紅的、粉紅的、嫩黃的、鵝黃的、金黃的、潔白的、淡綠的菊花。綠的如翠玉,白的如冰雪,黃的似麥穗。那千姿百態的菊花造型,有的像觀音,有的像飛龍,有的像珠玉,有的像絨球,還有的恰似一隻只佛手。有大如娃娃臉的麒麟球,有小如扣子的四季菊,造型各異,色彩紛呈,讓人看了眼花繚亂。你看,「菊藝展區」展出的大立菊、柱菊、塔菊、大花籃,充分展示了園藝工人高超的栽培藝術水平;不過「諧園」則建造12多米長的景牆、三級壁掛瀑布的假山及動態水體,以菊花為主輔以其他植物,結合庭園的巧妙配置,使整個景區動靜有致,輕松安逸,營造了一處清新和諧的園林景觀;而「涵趣園」充分利用該片區現有的假山、植物、小徑,以公園「三絕」之一的假山為大背景,因地制宜,採用多種造園手法和各種花卉的布置,使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再來看那「丹鳳朝陽」,在現有表演舞台上,布設一座4米高、由各種花卉組成的鳳凰飛舞造型,營造濃烈的藝術氛圍,在「菊韻」文化走廊欣賞區,展架與景觀廊有機結合在一起,同時配以各種新穎別致、清香四溢的盆景藝菊、標本菊、塔菊等,真讓人賞心悅目!
或者:
花展上全是五顏六色的菊花,有紅的、黃的、白的、粉紅的等,一個個爭奇斗艷,各有風韻。大大小小的菊花競相和禪開放,種類繁多,有龍爪菊、綉球菊、金絲菊、金龍菊、太陽菊、玫瑰菊…… 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花的主人給各種菊花取了一個個動聽的名字:日本少女、仙女下凡、七仙爭艷、八仙過海、一枝獨秀、滿天星、黃燕雙飛、紅龍飛舞……妙泉橫生的花名讓人浮想聯翩。
五彩的菊花可美了。那名叫金絲菊的菊花,花瓣象金子一樣黃,象絲綢一樣細。玫瑰菊的葉子還真象玫瑰呢,她透紅的臉龐如同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另有一種身材高大、枝繁葉茂的菊花,葉子象一條學生裙,花長得是那樣均勻、細膩,雪白的皮膚看起來象十五六歲的少女。有一種菊花最小,長得非常特別,我最喜歡。花瓣是純黃的,沒有一點兒雜色。花蕊是柔軟的小紅點,一朵花只有一個手指頭大小。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來的菊花也色彩誘人,美麗似天仙。
ok嗎?
給個最佳啊!
② 南榭盆景園介紹
南榭盆復景園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制13500平方米,其中水面3145平方米。據其簡介稱:園內建有體現中國傳統造園手法的亭、台、榭、廊、架、景牆和景窗,配以樹木花草、堆山疊石,既有江南園林樸素清雅的特點,又有巴楚文化的特色。園內常年展出有濃郁詩情畫意、風姿各異的山石、樹木盆景、三峽奇石等等,有詩贊道:「遠別浦江三千里,來看巫山十二峰。普天雲石何絕有,盡在夷陵一盆中。」
③ 梅花在園林中有哪些應用
中國園林是一門綜合藝術,她自然、清新,且極富詩情畫意,在世界園林上獨樹一幟。梅以韻勝,以格高,自古深得人們喜愛,已成為中國造園的特色樹種之一。再加上其橫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鬥雪的特性,更使其成為園林應用中的佼佼者。
(1)梅花專類園 梅花專類園,一般稱為「梅園」,其景蔚為壯觀。每當花開時節,滿園梅景燦爛如霞,猶如一個香雪海。我國古代出現了許多賞梅勝地,如宋代陸游有梅花詩雲:「二十里中香不斷,青陽宮到浣花溪。」明代馮夢禎《西山看梅記》載:「武林梅花最盛者,法華山上下十里如雪……」現在,我國賞梅名園更多,據統計有近30個,如武漢梅園、南京梅花山、無錫梅園、上海澱山湖梅園、昆明黑龍潭公園、青島梅園、成都杜甫草堂梅園等,其中有的以花梅取勝,有的以果梅為主。
(2)梅花群植 除梅花專類園外,梅花在庭園中也可群植。三五成叢或更多群植,以形成小梅林、梅嶺、梅徑等景觀。
(3)梅花孤植 梅花樹形古樸蒼勁,較適宜在園林中孤植欣賞。草坪上、雪松前及景牆邊等環境,梅花孤植皆可得到良好的觀賞效果。梅花品種繁多,有些品種的樹形更為突出,如『虎丘晚粉』、『昆明小跳枝』、『白須硃砂』等,這些品種孤植,更具有觀賞價值。
(4)「歲寒三友」傳統配置 松、竹、梅,人稱「歲寒三友」。將松、竹、梅配置一起構成「歲寒圖」,是中國園林的傳統造景手法。梅,傲雪凌霜,獨步早春;竹,虛懷若谷,凌冬不凋;松,蒼勁古樸,四季常青。將它們合植一起,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宋代樓陽有詩雲:「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5)梅花繞屋及伴亭 我國自古就有「梅花繞屋」的習慣。《園冶》有雲:「梅繞屋,余種竹。」明代王稚登有詩雲:「竹寒沙碧堂成處,移得官梅繞屋栽。」我國造園,大都以建築物為主體,但好樓須有好花映。梅花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掩映於亭台樓閣間,既可豐富藝術構圖,又可協調周圍環境的自然景觀。
(6)梅花倚石 景石是我國古典園林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梅花倚石,其景自出。梅因石而更老,石因梅而更奇。宋代徐致中有詠梅詩雲:「石畔長來枝易老,竹間瘦得萼全清。」
(7)梅花臨水 梅花冰清玉潔,是配植水景的重要植物之一。水景是中國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無水不成景。寒池清清,溪流淙淙,梅花弄影,堪然入畫。「會被清池寫疏影,一枝分作兩枝妍」,梅花臨水在我國園林中應用較早,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此例,如「何當與春日,共映芙蓉池」(梁·吳均)。梅花品系中的垂枝梅,其枝條自然下垂,瀟灑飄逸,尤易臨水。
(8)梅花花籬 在日本園林中,有梅花用作花籬的實例,如日本丸子梅園將白色單瓣梅花密植成片,花開時,遠望猶如一條潔白的飄帶。在我國,以梅作花籬在園林應用中則少見。
(9)梅花盆景 梅花盆景是以盆為「紙」,以梅花、山石等為「繪」,通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現了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我國梅花盆景較盛行,清代的《盆景偶錄》中,將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梅花為十八學士之首。我國梅花盆景造型有許多藝術流派,如疙瘩梅、劈梅、順風梅、屏風梅、游龍梅、滾枝梅、自然式等。
(10)插梅清供 梅花插花的應用在我國出現較早,至少應在魏、晉之際,如《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梅花不以華麗取寵,而以韻格為勝,所以其插花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插梅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掛式插梅三種。
④ 室內假山盆景如何擺放
室內假山盆景在有些朋友家中的裝飾物品中是不可缺少的。那麼室內假山盆景怎樣擺放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室內假山盆景擺放方法,一起來看看。
室內假山盆景擺放方法
1、假山擺放在西方
西方位,在此方位設假山為吉相。如能配合樹木,防止日曬就更加吉祥。
2、假山擺放在西北方位
西北方位,設置假山為大吉。當時,堂皇的格局還要配上樹木,才會產生家運昌隆的運氣。
3、假山擺放在東北方位
東北方位,設假山沒有關系。而西北的澤,是山的本命位置。高聳,屹立的山,會帶來穩定感,含有不屈
不撓的意思,做高一點比較好,意味著財產穩定,一家團結以及有好的繼承人。
4、假山擺放在北方方
北方位,這個方位設假山為吉相,地勢高一點也沒關系,適當的配合著樹木,會增加美觀。樹木不要太靠近房子,更不要開窗戶。
室內假山盆景護理方法
(一)澆水。假山盆景盆缽較淺,盛水少,水分蒸發快,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所以要經常灌水、換水、澆水,保持盆內不斷水,吸水石才能濕潤,有利於草木和青苔的生長。如在硬石上種植,更要保證水分供應。巨大型山水盆景的水泥盆底要留排水孔,平時用塞子堵上,換水沖洗時撥取塞子排去污水。山石和植物上要經常澆水,保持濕潤,使植物(包括青苔)能正常生長。有的山峰頂部常出現“白霜”狀附著物,使盆景減色,為防止其出現,澆水時除向盆內澆水外,還應適當把水緩慢澆在山峰頂部,直到盆內水滿為止。或經常向山景噴水:把山頂部的水鹼向下壓,其一,可沖掉植物葉面上的灰塵,保持葉片青翠美觀;其二,可沖走山石上的塵土,使山體顯得蒼潤、青苔嫩綠。澆水時要注意細、慢、勤、勻四個方面,若澆水太猛,則盆內無法蓄水,並且會把山石上的泥土沖走,所以澆水時應讓水從山頂緩慢順峰流入盆中。
(二)施肥。假山盆景上的草木根系置於有限土壤中,根系難以深入土中,又不便換土,為供應樹木生長所需營養,必須定期施肥。但施肥不能過量,宜用稀薄、無色無味的液肥,最好用豆餅、麻渣、豆類等泡水製成液肥來澆;有花果的植物可澆淘米水促進花果多生;還可用片肥、顆粒肥,但切忌過量。施液肥時以不流入盆中為宜,可分多次施。休眠期(冬季)不可施肥,以免抗寒力降低。此外,展覽及室內陳設時不施肥。
(三)修剪。假山盆景的樹木不是盆景的主體,只起襯托作用,不能讓其生長過大而破壞造型。因此,必須對樹木進行適當的修剪,主要是剪除過密枝、細弱病枝、乾枯枝和橫生枝,摘除過密過大葉片,使山水與樹木渾然一體。同時,應注意整形,使其具有最好的景觀效果和觀賞價值。
(四)遮蔭。假山盆景用盆比較淺,盛水少,山石上的洞穴一般不大,盛土量有限,山石上的草木根系較淺,經受不住強烈陽光的照射,尤其夏季和初秋,室外山水盆景應置於有遮擋的蔭涼處。例如:可放於其他樹木下、景牆北面或溫暖濕潤又可見散射光的地方。
(五)防寒。假山盆景植物根系較淺,抗寒能力較差,秋末初冬應及時採取防寒措施。最好置於溫暖濕潤和向陽的室內,但溫度不能太高,為利於山石上的草木和青苔越冬,室溫在10℃左右為佳,若山石上沒有植物,放在不結冰處即可。山水盆景置於-10℃或溫度更低處越冬,山石膠合處易凍裂。
(六)搬動。在搬動假山盆景時最好連盆一起搬,若山石太重,應拿山石底部,不可抓峰巒中上部橫置,以免折斷。動作要輕,以免損壞山腳坡地部分。
室內假山盆景的種植方法
1、假山盆景上栽有五針松、羅漢松、杜鵑、山茶、蘭花、文竹等半陰性植物者,春夏秋三季應放在室外蔭棚內或樹蔭下養護。如果放在陽台或室內,只要中午陽光不直接照曬,通風良好也可以。由於山石盆景上的植物根系很淺,經不住暴曬,山上的青苔也怕日曬,因此放在室外有散光的遮蔭處或室內養護,可保持植物翠綠。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關鍵的一條是多給枝葉噴水,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濕度,這對生長在山石上的青苔也很有利。尤其是在乾燥多風季節更要注意噴水,特別對用不吸水石料所作盆景,更要經常對栽種植物的地方噴水。否則,會出現新枝幹尖、老枝焦邊現象。
2、假山盆景上栽有米蘭、石榴、龍柏、六月雪等喜光植物的,春夏秋三季應擺在室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其中旱石盆景要每天多次向石山植物噴水,以保持濕潤;如系水石盆景則要及時向盆內添水,以保持水量均衡。由於盆水少,每半月應給植物根部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混合肥液,要堅持量少勤施的原則。
⑤ 重慶園博園的景區概況
位於園博園西南側、中心園林展區以南的山谷,面積44900㎡,布置15個展園。緊扣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方園林意境的精髓,突出皇家園林嚴謹的視覺控制軸線以及對稱莊重的皇室氣魄,使園林顯得恢弘大氣。
青島園
青島園通過獨有的雕塑、小品,展現青島「品牌之都」、「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和「影視之城」的風采,以山海、城、灣的特色景觀,彰顯激情昂揚、蓬勃發展的城市活力。
安陽園
以漢文字(以甲骨文為主)為主題,展示漢字文化發展歷程和文化內涵,彰顯安陽城市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開封園
將涵蓋包公清廉文化、宋詞文化、菊文化在內的宋文化元素融入景觀意境,使五彩菊香花滿園,主體景觀與園林植物尺度宜人,相得益彰。
桂林園
圍繞「山水與文化並存」的主題,以融桂林山水、歷史、文化於一體的下沉式舞台為主景,展示桂林旖旎的自然風光和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石家莊園
以石家莊境內的井陘秦皇古道遺跡為原型、太行山色為載體,展現古老滄桑的古驛文化,創造具有北方山林特色的園林景觀。
黑龍江園(佳木斯、七台河、海林市)
以「黑土地生長的自然與文化」為設計理念,詮釋黑龍江的冰雪、森林、草原和濕地特色景觀印象,形成了一幅獨具特色的北國風景畫卷。
唐山園
以曹妃甸(海的開發)的發展建設為依託,園內的前景、中景和遠景三大特色景點展現唐山市的歷史、現代和未來。
威海園
引入「海上桃花源」的概念,以自然古樸、恬淡雅緻的膠東生態人文景觀,展示威海的自然風貌、民俗風情和獨特的濱海城市魅力。
沈陽園
以歷史文脈串聯六大特色景點,將沈陽百年工業歷史融於中國傳統山水園林之中,彰顯沈陽「和諧、綠色、創新」的現代都市風采。
長春園
採用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以亭、廊、軒、榭等傳統元素,構建長春園的主體框架,展現長春市特有的北方城市魅力及歷史文化內涵。
常州園
將常州兩大主題樂園「中華恐龍園」、「環球動漫嬉戲谷」的元素融合於園中的主景牆。「幸福常州,常樂之州」之感油然而生。
煙台園(盛世煙台)
以極具特色的漢白玉牌坊、古典的石雕影壁為主景觀,充分展示「山海仙境、葡萄酒城;宜居城市、休閑之都」的歷史文脈和人居環境。
洛陽園
以「洛神」雕塑、牡丹春色等園林元素,體現「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主題,反映洛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園林特色。
大連園
以大海、沙灘、半島為總體布局,通過主題廣場、水晶球等特色景觀元素傳達唯美、浪漫、時尚、自然、生態、開放的濱海之都—大連印象。
蘭州園
圍繞一本書、一條河、一座橋、一台戲、一碗面五張「名片」構建景觀,表現蘭州人民在山水園林城市中的美好生活。 位於與東入口相鄰的山谷地帶,面積27400㎡,設置12個展園。採用江南園林理景手法,充分體現江南園林宜人的水鄉氛圍和淡雅柔美的景緻。
南京園
以戲曲家、造園家李漁的芥子園為藍本,融地域文化特色及現代設計理念為一體,營造「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的意境。
蕪湖園
以自然山水與徽派建築為表現形式,融徽商文化與蕪湖地方文化為一體,彰顯出蕪湖半城山半城水的江南園林景色。
鎮江園
根據展園的用地條件,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通過地形塑造,建築、樹木、花卉、鋪地的組合,營造「水漫金山」的意境。
合肥園
按照徽派園林布局和徽州的風水理念,將徽派建築、包公文化、徽州三雕、徽派盆景等融為一體,打造體現合肥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
靖江園
本園師法自然、天人合一,合理利用造園諸要素,濃縮地展示靖江山水盆景的巧奪天工,使之既有文化內涵,又不失自然野趣。
徐州園
以徐州漢代歷史文化為切入點,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起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具有徐州特色風貌的園林景觀。
揚州園
以揚州古典園林為主題,融入揚州悠久歷史文化和南秀北雄的園林風格,營造如詩如畫的城市居住環境,展現揚州園林的獨特魅力。
杭州園(茶人之家)以「龍井問茶」為藍本,擷取茶都景觀和文化精粹,綴連茶人、茶景和茶史,營造了一座山水茶園,在茶香桂雨中,感受杭州溫潤閑雅風情。
嘉興園(興園)
以「禾城水鄉」為主題,以菱香水榭、蠶桑園、棲鳳亭、入口照壁等景觀構建江南古典庭院,彰顯濃濃的江南水鄉風情。
無錫園(天下第二泉)
擷取無錫「天下第二泉」的景觀要素,構成「清泉石上流·明月水中映」的美景,展現了無錫園林和地域文化特色。
張家港園
以唐代高僧鑒真成功東渡為線索,以東渡亭、暨陽榭、梁豐亭等景點構建江南園林景觀,營造濃厚的園林文化和地域文化內涵。
南昌園
以八角樓、徽式牌坊、紅軍帽、軍旗為基本元素,突出「紅色回憶、綠色崛起」的主題,展示贛鄱大地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氣息。 位於龍景書院景區旁的半山坡區域,面積16200㎡,展園 7 個。選取了嶺南園林構園的景觀元素,凸顯其濃厚的地方民間色彩。
長沙園
以湘綉文化為全園的基托,將湘綉的傳統工藝和手法運用於造園藝術之中,展示湖湘園林的獨特魅力,彰顯燦爛的楚漢文明。
汕頭園
融入海洋文化、華僑文化和潮商文化等內涵,以山海景觀輝映、綠地城池交融來展現亞熱帶海濱園林城市特色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東莞園
以山水景觀為載體,在傳統嶺南園林中融入東莞特有的歷史人文、工業文明和城市建設等元素,展現莞邑大地的風采神韻。
南寧園
以「那」文化為造園主題,巧妙布設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朱槿構架、五象雕塑等景點,展現南寧「中國綠城」、「中國水城」獨特魅力。
茂名園
在獨具特色的嶺南園林中實現時空跨越:昨天—以冼夫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今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精神;明天—對未來的美好展望。
韶關園
以「風采樓」和丹霞風光為中心,構造坐擁三江、懷抱六岸,江、城相融的韶城,展示獨具魅力的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風情。
清遠園
以具有清遠特色的福地牌坊、龍型溪流、鳳型英石等元素構建景觀,展現清遠的文化底蘊和「福地清遠、「宜居名城」的風采。 位於東南側山谷尾部靠近隧道出口處,面積13000㎡,設有 3個展園。有機植入武夷山、阿里山、日月潭、客家土樓等極具閩台地域特徵的元素,形成獨具閩台特色的休閑旅遊之地。
福州園
利用基址天然的地形優勢,將花田、古城、茶園、江灘濃縮其中。茉莉花開,滿園飄香。漫步其中,定能品味這千年茶香,千年城韻。
廈門園
融廈門獨有的海洋文化和閩南建築於一體,打造一座傳承與創新的廈門園林,詮釋博採眾長與勇於進取的廈門精神。
台灣彰化園
以園藝花卉與特色農產品為形象主題,展現彰化地域、產業及景觀特色,彰顯科技化、國際化、生活化、藝術化、生態化等現代理念。 位於卧龍石景區以西、比鄰國際展園,面積43600㎡,布置16個展園。通過簡潔理性的現代園林設計手法,營造多種空間感受。
連雲港園(山海連雲)
以水簾洞天、揚帆出海兩個景點為創作元素,體現連雲港西遊勝境、山海相擁的自然風貌和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文精神。
鄭州園(天地之中)
以登封申遺成功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為背景,展現鄭州文化遺產保護與當今城市園林建設和諧互融相生的優美畫卷。
畢節園(畢節試驗區園)
突出「洞天湖地、花海鶴鄉、避暑天堂」的特色, 展示畢節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和深遠厚重的歷史文化。
巴中園
以特定人文、自然內涵為靈魂,以園林景觀為載體,展現巴中的綠脈(山水畫廊)、紅脈(紅色文化)和文脈(以晏陽初為代表的文化教育)。
溫州園(甌園)
從溫州地域風格中汲取靈感,從溫州「山、江、島、梯田」等元素中展現具有溫州地域風格的深層次庭園空間。
湛江園
以「相約-啟航」為主題,以多層次的景觀設計為載體,反映海上絲綢之路湛江城的時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武漢園(思園 )
以廢舊材料為造園的主要材料,彰顯「節約型園林」理念,引起人們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及「兩型社會」示範區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內江園
以「人文內江、書畫內江、科技內江」為主題,以中軸線上的院中院、展示牆的趣味空間、立體繪畫藝術和張大千創作室展示山水院落的文化內涵。
喀什園
以「大漠綠洲、神秘喀什」為主題,在景區中融入綠洲、沙漠、高台民居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展示南疆的異樣風情。
荊州園
以「記憶荊州」為主題,融楚文化、三國文化、水鄉文化及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於現代園林之中,使其既體現時代氣息又充滿自然野趣。
三亞園(美麗三亞)
通過熱帶元素--陽光、沙灘、海韻、椰風的綠色展示,傳達熱帶濱海休閑度假城市的地域性文化信息和浪漫風情。
海口園(南國風情園)
將富有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與海口騎樓建築融為一體,充分體現海口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示南國的自然環境和優雅風韻。
淮安園(梅韻荷風)
以「一品梅」畫屏、「荷葉」亭和跌水小溪等元素構建展園,寓示淮安人民繼承周恩來總理遺志,努力創建廉政和諧、生態安康新淮安的精神風貌。
柳州園
圍繞「奇石之都,風情柳州」的主題,通過吊腳樓、侗亭、水車、景牆等小品和自然山水的結合,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中山園(博愛園)
以中山盛名的菊花汲取靈感,以嶺南清代的園林飾件為符號,表現博愛、菊花、嶺南三大文化特色,彰顯中山歷史文脈。
西昌園(「月城之星」)
運用現代構成手法和自然生態理念,以「月城之星」花卉展廳、濕地景觀等元素展現生態月城、航天城,突出「節約環保、生態和諧」主題。 位於園區中部較為獨立的山體區位,面積65000㎡,設有9個城市展園。利用多種傳統園林手法和多樣園林景觀要素,打造以傳統園林為核心的景觀園,突出園博園的中心思想。
寧波園(憶明州)
用傳統造園手法,將寧波的縮影以寧靜、恬美的水墨江南畫卷展現在「東海之濱」,讓遊人享受自然景觀和文化傳承的雙重美景。
北京園
以頤和園中的「畫中游」及瞑山閣為主景,背靠墨綠群巒,面水而建,體現了北京的深厚人文傳統和皇家園林的恢弘大氣。
太原園
選擇「晉祠」作為取材源泉,提煉山西古典園林建築、植物造景、磚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營造具有太原特色的園林意境。
紹興園(魯迅故鄉園)
以具有紹興風格的園林為載體,展示魯迅故鄉的園林景觀、建築及民俗,彰顯紹興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鮮明的山水園林特色。
上海園
充分運用地形特點集中配置專類植物,形成岩石、雨水、花之谷、觀賞草、能源植物五大專類園,展示現代造園技術和上海園林發展成就。
深圳園(綠道與自然)
依山就勢,形成一景兩廊,將傳統的嶺南景觀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深圳所倡導的都市綠色、低碳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蘇州園(吳韻山居)
運用蘇州園林傳統造園手法,因地制宜營造榭、舫、橋、徑諸景,自然配置花木,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
天津園
以「一樓擁三庭,一徑通帆台」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語言,體現天津作為曲藝之鄉以及傳統戲劇碼頭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濟南園(泉水魂)
以水景為主線,疊山理水,亭廊軒榭,配以花木,曲徑通幽,形成環形集錦式園林景觀,體現濟南泉城魅力及濟南文化底蘊。 位於凌雲橋以西較為平坦區域,面積4000㎡,分為3個展園。重點展示園林新興技術、新理念、新材料在園林景觀的應用。
佛山園(有為園)
以新古典主義手法營造嶺南園林,將傳統人文、工業文明和造園藝術融入自然山水,詮釋康有為家鄉的新變革、新風貌。
廣州園
以廣東音樂「步步高」為意境,展示嶺南園林兼容並收,自然野趣,低碳環保的風情。
珠海園
圍繞石溪、花廳、珠海漁女像、望海亭等標志性園林景觀,種植熱帶棕櫚科植物等華南特色植物,彰顯珠海人文歷史和城市特色。 位於南面中央山谷區域,面積34800㎡,布置17個展園。按照地域特徵分布形成西部各民族地區的風格序列,綜合展現中國西部地域園林的特色魅力。
南充園
以漢唐風格建築和多種植物構成的園林景觀,展現川東北地區民生風貌,突出三國文化以及南充市轄各區縣民俗文化特色。
包頭園
園內以「蒼茫原野」、「金戈鐵馬」、「水旱碼頭」、「草原鋼城」四個節點,展示包頭的歷史民族文化、現代生活和自然景觀。
達州園(達州風情園)
園林景觀中融入達州漢闕、巴人白虎圖騰、梅花、烏木、「元九」登高等文化元素,展現達州深厚的巴人歷史文化。
廣安園
以「偉人故里,紅色廣安」為主題,以小平故居中六棵小平手植樹為主線,連接各景觀要素,展現廣安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銀川園(銀川星月園)
融合回族文化及本地文化元素,構建具有地方民族生活特色的園林院落,反映銀川的自然生態、民族文化與社會和諧理念。
西寧園
以河湟文化為主題,以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高原自然景觀為元素,展示西寧的歷史、文化、民族、生態、人文和自然景觀特色。
遵義園(紅城綠洲)
巧妙運用申遺成功的中國(赤水)獨特的丹霞風貌和本地的山水生態環境,表達具有長征精髓的遵義紅色文化與綠色生命。
拉薩園(拉薩風情園)
將富有西藏庄園風格的建築與自然清曠的園林景觀相結合,反映高原屋脊獨特的自然條件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西藏。
西安園
以唐代園林—自雨亭為主景,打造一處歷史文化韻味濃厚的園林景觀,展現唐長安皇家園林的磅礴氣勢與唐詩的浪漫主義色彩。
貴陽園(夜郎園)
以古夜郎文化和儺文化為主題,通過多種造景手法,旨在體現貴陽黔水秀石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神秘的歷史文化景觀。
烏魯木齊園
以傳統文化與現代表現方式相結合,營造獨特的沙漠綠洲景觀,展示烏魯木齊秀美的山水、多元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
遂寧園
利用「觀音故里」、「遂興康寧」兩條主線,將遂寧的城市文化與園林景觀相融合,再現遂寧一系列代表性景觀,彰顯遂寧獨特的觀音文化。
昆明園
以昆明民居「一顆印」、「雲南陸軍講武堂牌坊」及昆明本土人文特質的元素匯集成的園林景點,展示春融萬物,包容、開放的春城形象。
荊門園(名楚園)
重點打造「一門一書一湖一台」,盡顯名楚園玲瓏秀美、清新典雅的意境,展現楚文化發源地濃厚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綿陽園(綿州山水園)
採用富有川北風貌的西蜀飛瀑、涪水曉寒、富樂涵月、憑欄觀魚等景觀,濃縮綿州景觀風致,展現綿州特色人文。
宜賓園(酒都宜賓)
將酒樽、竹海、石海、《宜賓賦》竹簡等元素和諧地融為一體,充分展現宜賓悠久綿長的酒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景觀風貌。
成都園(感恩園)
以成都崇州地區(災後重慶對口援建地)唐代歷史名園「罨畫池」為表現形式,再現悠久的蜀文化和自然美景,寓意對重慶人民無私援助的感恩之情。 位於西側龍景書院下山谷中,面積4150㎡,設置2個展園。展現香港、澳門獨具的園林特色和回歸祖國之後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澳門園
以澳門八景中的「媽閣紫煙」和「龍環葡韻」為主景,配之以不同植物和水景,別具一番情趣,展現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香港園
以「香港-亞洲國際都會」為主題,以象徵香港文化中心的植物牆和香港特有的植物花卉等元素,凸顯香港多元文化。 位於園博園北部,靠近主入口主展館。面積23800㎡,整個展區共有30個展園。按照國際園林通行的簡約設計手法,展現亞洲、歐洲、美洲、非洲、澳洲各國異彩紛呈的城市園林風格。
韓國釜山廣域市園
構建代表釜山蓬勃生氣的兒童游樂設施、象徵釜山自然要素的水空間和山型游樂設施,展示釜山靚麗的自然景觀和創造力。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園
通過亞熱帶植物景觀和可持續的當代設計,展現布里斯班作為一個現代都市以及亞熱帶城市的特點,以及當地居民的戶外生活方式。
美國弗吉尼亞園
遵循美國傳統園林風格,提取華盛頓和麥迪遜兩位總統花園環境元素,充分體現美國園林規整、簡潔、開敞、宏大的特色。
美國休斯頓園
以天然及人工材料還原休斯頓海灣和樹形頂蓋,使人陶醉於大地、水源和天空的完美結合之中,重新詮釋人與自然和諧的普世價值。
美國西雅圖園(翡翠城之花園)
本展園展示了水從山巒流動到海灣、綠色植物在夜間發出翡翠色的光的場景,突出「水維系著翡翠城」的設計主題,彰顯翡翠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美國韋恩園
通過濕地橋、主廣場和主建築等景觀,展示韋恩郡通力合作、資源共享、堅毅決心三個創新元素,顯示其自然、文化和工業特色。
加拿大魁北克園(負舟之行)
通過對兩個區域場景的堆砌塑造, 融入魁北克經典文化元素。小舟和稻田的應用,意在展現魁北克港口城市建設的文化意象。
日本廣島園
以溝渠、平舞台及樟樹、山茶花等園林景觀,表現廣島豐富的自然與其孕育出的文化庭園,以及廣島市和重慶市的長存友誼。
日本福岡園(里山園)
融合水流、里山人工植被、金印圖章花紋、博多牆等元素,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真諦以及福岡文化的獨特韻味。
德國杜塞爾多夫園
以「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為前提的園林景觀,實現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彰顯現代而又充滿活力的杜塞爾多夫特色。
泰國清邁府(清邁藝術園)
由獨特的自然景觀、手工藝品和蘭納風格谷倉組成的園林,展示清邁厚重的傳統文化積淀和清邁人簡單、隨性的生活方式。
加拿大滑鐵盧園
通過英式花圃植物 、 維多利亞露台、維多利亞式的燈柱等園林建築和景觀,展現維多利亞時代風情及其經典、浪漫的生活方式。
英國威爾士園(天成之美, 玲瓏於苑)
用威爾士普利斯里山上的巨石、綠樹和花朵展現威爾士錯落有致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天成之美, 玲瓏於苑。
比利時安特衛普園
讓富有特色的主通道、鬱金香亭、鏡像、紅牆和虎尾蘭等元素裝點花園,體現了安特衛普花園風格和環境風貌。
法國圖盧茲園
以陶土紅磚、加隆河卵石、本地石材、紫羅蘭等景觀元素,彰顯中世紀圖盧茲風格,見證圖盧茲歷史與文化的厚重底蘊。
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園(原始味道——埃塞部落)
以強烈非洲特色、埃塞特色的園林綠化元素,展現非洲的原始風味和狂野,讓自然走進城市,讓人類回歸自然本源。
韓國全羅南道順天市園
韓國濟州道園
韓國仁川市園
斐濟勞托卡城園
埃及阿斯旺省園
肯亞納羅克市園
俄羅斯沃羅涅日園
烏克蘭切爾卡瑟市園
匈牙利佩斯州園
匈牙利德布勒岑市園
美國太空郡園
美國舊金山市園
阿根廷科爾多瓦市園
越南下龍灣市園 德中同行園(德國德中同行協會)
以竹亭為載體,將中國古老的傳統建築材料與歐洲風格的設計理念融為一體,探索城市建築和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古巴何塞-馬蒂文化協會園 (由世界500強公司高層組成的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建設)
以低碳的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兩大元素構建園林景觀,展示世界500強企業的精神風貌,培養重慶生活更深層次的歸屬感。 晨靜園 (韓國東國大學造景學科教授吳泰昊)
採用傳統的皇家園林藝術,再現韓國皇家園林代表之一的昌德宮中秘院,展示安靜的空間構成形式等韓國傳統園林特徵。
英國皇家園林協會副主席Michael園。 20元/人,60歲以上老人10元/人,70歲以上老人免費
小孩、70歲以上老人免票
從2011年11月19日至2012年5月30日期間,園博園臨時門票價格最終確定為40元/人,比原定價格降了20元,觀光電瓶車臨時票價核定為10元/人。
而對身高1.20米(含1.20米)以下的兒童,實行免票;學生團體門票費減半。60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的老年人門票費減半收取,而現役軍人、烈屬、革命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殘疾人以及70周歲以上老年人,如持有有效證件則免收門票。
重慶園博會閉幕後,每人只需20元,夜場票每人5元,市民生日當天還可免費入園
70歲以上老人、身高1.20米以下兒童等實行免票
學生憑學生證可減半門票
2016年4月,園博園現行票價每人每票20元,夜場票每人5元。還首次推出300元年票與180元半年票。 與此同時,80歲以上老人、身高1.20米以下兒童等實行免票,學生憑學生證可減半門票。
另外,電瓶車票價為10元乘4次,市民在主入口與東入口就可乘車。游覽線路從港澳展園出發,隨後進入西部展園、北方展園,環湖游覽經過薈萃園、大壩廊橋、現代展園與國際展園,期間還可進入部分展園遊玩。
凡市民生日當天前往園博園,只要憑有效證件就可免費入園,同時享受生日套餐服務,包括免費乘船游湖等項目。另外,6點以後夜間入園吃飯的市民,還將免門票與停車費。
即日起,園中候鳥濕地景區將面向市民開放垂釣項目,湖中魚類採用環保方式喂養,沒有使用飼料,全部來自龍景湖,有鯉魚、草魚、鯽魚等種類。
今後還將推出自行車游覽項目,市民可在園中租到雙人或多人自行車,同時不受線路限制,屆時將根據遊客需求合理設置服務點,預計在三個入口以及展園內布置5個服務點,今年還有望舉行自行車賽。
針對127個展園,其中27個展園可用於展示地方民族文化和特色,如今已有杭州、紹興、三亞、柳州4個展園敲定方案,在杭州展園內你能品龍井茶,在紹興展園可吃茴香豆。 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