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艾盆景圖
㈠ 艾草怎樣盆栽
艾草的植株高大,所以在選擇花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一個深一點的花盆。播種前要施足回底肥,一般每答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艾草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
艾草分櫱能力強,1株一年能分櫱成幾株至幾十株,可以作為分株繁殖的材料。因此,生產上大部分採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該方式也是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繁殖方式。
(1)香艾盆景圖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
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30℃,氣溫高於30℃時,莖桿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溫小於-3℃時,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
㈡ 艾草圖片欣賞,艾草的栽培和功效
艾草,人們家中常見的一種植物,具有驅邪辟邪之功效,還可安神助眠。關於艾草的形態特徵和栽培技術,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下吧!
一、艾草的基本信息
艾草,別名:冰台、香艾_灸草_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
艾草欣賞圖
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
二、艾草的栽培技術
1、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
2、繁殖時間。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
3、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4、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
艾草欣賞圖
三、艾草的文化含義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頭,還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此外還可以驅蚊蠅、滅菌消毒,預防疾病。用艾蒿泡腳有很多保健功效。因為它有著治病的功能,特別是在五月節這天乘著露水採到後,效。.艾蒿還是一種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葉茶」、岩高「艾葉湯」、「艾葉粥」、艾蒿饃饅、橋頃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粗消尺疾病的抵抗能力。
以上呢,就是小編對於艾草的栽培和功效的介紹了,希望大家喜歡。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
㈢ 這是艾草嗎
這不是艾草,是水蒿,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水蒿氣味甘雀毀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物培發,久食輕身頃螞備,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但葯效不如艾草。
㈣ 艾草怎樣盆栽
艾草,是一來種高產量的植物,自人們種植它一般都是在追求經濟效益,真正把艾草當做家居植物的比較少,因而艾草的養護主要是針對集體性生產的。
1、生長主要以採收鮮嫩株頭及嫩葉為目的。
2、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養殖,但也可用種子養殖。一般進行種子養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養殖在11月份進行。
3、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
4、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5、肥料有要求。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
如果你喜歡養殖艾草,那就應該注意了。
㈤ 艾草盆栽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艾草是很多人想要在家裡種植的植物之一,那麼艾草如何在家庭盆栽里種植呢?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艾草盆栽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艾草盆栽的種植方法
1、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
2、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
3、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4、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
艾草的作用與功效
艾草的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葯。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葯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葯
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葯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的作用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葯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葯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場地應有灌溉水條件,附近無居民生活水和工業水污染,土壤、大氣質量應符合國家級二標准,生產用水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土壤應無有毒有害葯物殘留和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污染,並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測,根據種植地土層結構特點,適度掌握犁耙次數,結合整地施足經充分腐熟達到無公害化的土雜肥22.5-30.0噸/公頃,均勻混合翻入土層,然後修溝做廂待種。
2.繁殖方法:艾草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3.栽植密度:在2-3月苗高5-10厘米,選地面潮濕(最好是雨後或陰天)時,從母株莖基分離的幼苗,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栽苗,每穴2-3株,覆土壓實。栽後2-3天內如果沒有下雨,要滴水保墒。
4.田間管理:栽植成活後,苗高30厘米時施用尿素90千克/公頃作提苗肥,陰雨天撒施,晴天葉面噴施。在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厘米。6月中上旬蘄艾採收後翻曬園地,清除殘枝敗葉,疏除過密的莖基和宿根,深度15厘米。11月上旬,施入農家肥、廄肥、餅肥等作為基肥。乾旱季節,苗高80厘米以下葉面噴灌,苗高80厘米以上時全園漫灌。
5.採收加工:艾葉夏季採收,在茂盛未開花前割取地上帶有葉片的莖枝,除去雜質和枯葉,攤在太陽下曬至五六成千,紮成小把,再攤放在太陽下曬至足干,紮成捆,或用打絞機壓成長方形大捆,用草繩加牢,置於乾燥處存放,防潮、防霉,商品以足干、呈雛縮、多葉片、枝條小、青綠色、氣香、味苦、無泥沙、無雜質、無霉壞者為佳。
艾草的種植注意事項
繁殖:艾草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土壤:艾草的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光照:艾草種植要求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有利生長。種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CM時須疏苗,以利生長。株高30CM時可撒肥料,讓葉子及莖干充分生長,因特殊葉形及特殊需要銀色色彩,近年來常被花藝老師拿來作花材。
㈥ 艾草圖片艾草的種類
艾草的種類有艾蒿、香艾、苦艾、朝鮮艾。
艾草種類繁多,其中艾蒿是艾草眾多品種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栽培也最為廣泛。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能適應各種土壤。但最好用肥沃、透氣性好的土壤栽培,這樣的土壤環境下長勢會更旺盛哪慎哪。
特點和生存環境
朝鮮艾: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除了乾旱和高寒地區之外,幾乎遍及全國。
苦艾: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我國南京地區也有栽培的,喜溫暖、陰涼環境。
香艾:它是菊科孝衡、艾香屬的一二年生的植物。
艾蒿:植株有濃烈的香味,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分布李碼范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