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竹芋
❶ 飛羽竹芋怎麼修剪,3點教你剪出漂亮飛羽竹芋盆栽
飛羽竹芋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植株,那十分獨特又亮麗的大葉片要是養在家中,真的可以改善家裡的環境,為家中帶來趣味。你知道飛羽竹芋怎麼修剪嗎?剪掉病弱枝芽,剪去老化枝芽和葉子,然後將那些葉片有些發黃和乾枯脫水的葉子剪掉就能變得的很漂亮了。
一、飛羽竹芋修剪方法
1、剪掉病弱枝
在修剪之後要及時養護竹芋,尤其是那些修剪後留下來的剪切口,最好是要噴灑一些可以殺菌的葯水來防止出現植株感染的現象。修剪後澆水也要少量,盡量放入陰涼的環境中,有施肥習慣的也要立即停止施肥,以免引起植株肥害。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明白飛羽竹芋的修剪方法了。其實只要按照上面的修剪方法來進行修剪,那麼飛羽竹芋植株一定會變得十分漂亮了。攜飢
❷ 盆栽七彩竹芋怎麼養 七彩竹芋的栽培養殖方法
七彩竹芋株高來30-80厘米,具有肉質的根狀自莖,用分株繁殖。葉柄較短,葉長約25厘米、寬8-15厘米;葉面暗綠色,有光澤,中脈淡綠色,沿中脈兩側有斜向上的綠色條斑,葉背紫紅色並有綠色條斑。圓錐花序,苞片及尊片紅色、蠟質,小花白色,花期春末至夏初。其性喜溫暖濕潤和陰暗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35℃,越冬溫度為10℃。
種植技術
基質准備: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基質為栽培基質(可用規格為10-30進口泥炭),移植前用1000倍百菌清葯液攪拌基質,將基質加葯水拌勻,(加水的標准: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
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 ,新盆可直接使用。一般可直接用14cm盆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適當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可以適當種深些,以平植株基部略上為宜,3株/盆;基質松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輕輕振動盆土,定根水澆半透或表層水即可。
❸ 盆栽飛羽竹芋怎麼養,飛羽竹芋的養殖方法
1、花土:飛羽竹芋對於花土的要求不高,在一般的花土上都能生長。不過,在家養殖的話建議使用透氣能力比較好的花土,這能夠讓它的根部呼吸的更加順暢。
2、溫度:它對溫度比較敏感,白天時候的最適溫度為22-28℃,而晚上時候的最適溫度為18-22℃。它不耐熱,在夏季需要將溫度保持在32℃以下,否則它可能會受到損傷。它也不耐冷,在冬天需要將移動到房間里養護,否則可能會使它受凍。
3、光照:在適合在半陰的地方生長,不能夠承受過強的光照。如果養它的地方光照太強,可能會導致它的葉子被曬傷,變干變黃。所以,平時最好將它養在有散光照射的地方。
4、施肥:它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大。在春天和秋天的時候,可以每月為它施一次經過稀釋的液肥,來提供給它生長所需的養分。在夏天和冬天的時候可以不為它施肥。
(3)盆景竹芋擴展閱讀:
飛羽竹芋的管理
竹芋來自於溫暖濕潤的熱帶雨林地區,它們無法忍受乾燥。對於新飛羽竹芋,肥水管理尤為重要。肥要求不能過量,而水則是不可缺少。不管是什麼季節,缺水對它的影響極大,會造成葉緣黃化,倒伏,且易發生紅蜘蛛、薊馬危害。肥料要薄肥勤施。
環境控製得當,新飛羽竹芋病蟲害極少。當溫室內濕度低時,極易誘發紅蜘蛛危害,可用阿維菌素3 000倍液加75%的吡蟲啉2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❹ 盆栽植物,大葉,一面葉為深綠色,另一面葉為紫紅色。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你好:
這是 彩虹竹芋。
彩虹竹芋,也叫彩虹肖竹芋,粉紅肖竹芋、玫瑰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屬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巴西。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低溫和干風,喜微酸性土壤,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為好,冬季溫度不低於15℃。
彩虹竹芋原產巴西,同屬植物分布於南美至中美的熱帶美洲地區。
彩虹竹芋喜高溫濕潤環境,忌陽光曝曬,不耐熱、忌高溫,不耐寒。忌乾旱,生長適溫18~25℃。植株矮生叢狀,分櫱能力差。葉柄直接著生在地下莖上,無主根,盆栽時宜選用盆體較寬的淺盆。微酸性腐葉土作栽培基質最有利於根莖生長,形成茂盛的植株。
彩虹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鬆的微酸性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盆土宜用腐殖土、堆肥加1/3河沙或木屑配成,pH值以5.5~7.2為宜。
彩虹竹芋喜濕潤的環境,在夏秋季高溫期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否則會出現葉緣枯焦,生長不良,每天除澆一次水外,還應加強噴霧,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寒冬到來時,除注意保溫外,應嚴格控制澆水,此時盆土過濕易造成根莖腐爛,盆土稍干即使葉片枯萎,春季回暖時還會重新發出新葉。新葉開始萌發時也不能過多澆水。只有隨著新葉的增多,逐步增加澆水量。彩虹竹芋在生長期內每周施薄肥1次,濃度相當於每千克水中摻入3~4克尿素,間施3克尿素加1克磷酸二氫鉀,或相近濃度的氮、磷、鉀復合肥,也可施經腐熟的稀釋餅肥水,避免單施氮肥。冬季時要停止施肥。
希望能幫到你,祝生活幸福!
❺ 盆栽彩虹竹芋葉片發黃怎麼辦
盆栽彩虹竹芋葉片發黃要對症解決,土壤板結要更換新的疏鬆土壤;澆水不當要合理澆水,土壤發白就要補水;養分不足則要薄肥勤施,每周一次餅肥水;空氣乾燥要噴水保濕;強光曬傷要遮蔭養護;低溫凍傷則要保持20~25℃溫暖環境即可。
1、更換土壤
土壤板結會讓盆栽彩虹竹芋根系呼吸不良葉片發黃,過於貧瘠也會使其養分不足葉片發黃,要及時更換新的疏鬆土壤,可選擇用腐殖土、木屑和堆肥按照1:1: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製,讓彩虹竹芋可更好生長。
2、合理澆水
澆水過多導彩虹旅並竹芋出現積水爛根,或者是澆水過少導致其根部缺水,都會讓它出現葉片發黃,需要合理澆水,積水要將多餘水分排出,少水則要進行補水,之後看到土壤發白就要澆水打濕土壤。
3、勤施薄肥
養分不足或者是肥料過濃導致的盆栽彩虹竹芋葉片發黃怎麼辦呢,在其生長期內可每周為彩虹竹芋施加一次稀釋慶擾餅肥水,不可過量使其堆肥,也要注意到冬季及時停肥,讓它養分充足葉片恢復正常。
4、噴水增濕
空氣環境過於乾燥,也是導致盆栽彩虹竹芋葉片發黃的一個原因,要注意保持其生長環境濕潤通風,不時在彩虹竹芋周圍噴水,以增加它的環境濕度,讓彩虹竹芋能夠在濕度適合的空間中健康生長,葉片不再發黃。
5、遮蔭養護
喜半陰的彩虹竹芋在養殖時,如果將其譽鎮旦擺放在強光下暴曬,也會讓彩虹竹芋葉片出現曬傷發黃,平常要做好遮蔭養護,將其擺放在半陰處接受適量的散光照射,從而使其可以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旺盛生長。
6、增溫防凍
導致盆栽彩虹竹芋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還有可能是因為低溫凍害。在養殖時要將其生長溫度保持在20~25℃左右,並且在低溫的冬季溫度更是要保持在15℃之上,讓彩虹竹芋在溫暖的環境中避免受凍葉片發黃。
❻ 美麗竹芋怎麼養
竹芋的栽培管理方法如下:
溫度與環境
竹芋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怕低溫與干風,對低溫室的抵抗力較差。玫瑰竹芋在華南地區在溫室內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始萌動,3月中下旬展葉,至11月中下旬停止生長。玫瑰竹芋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冬季溫度要求不低於15℃。10℃以下地上部分逐步死亡。玫瑰竹芋忌陽光曝曬,夏秋季要遮蔭,陽光過強,葉色易顯蒼老乾澀;光線過弱,葉質變薄而無光澤,失去美感。冬季應給予充足陽光。
土壤
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鬆的微酸性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盆土宜用腐殖土、堆肥加1/3河沙或木屑配成,pH值以5.5~7.2為宜。
水分和肥料
玫瑰竹芋喜濕潤的環境,在夏秋季高溫期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否則會出現葉緣枯焦,生長不良,每天除澆一次水外,還應加強噴霧,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寒冬到來時,除注意保溫外,應嚴格控制澆水,此時盆土過濕易造成根莖腐爛,盆土稍干即使葉片枯萎,春季回暖時還會重新發出新葉。新葉開始萌發時也不能過多澆水。只有隨著新葉的增多,逐步增加澆水量。玫瑰竹芋在生長期內每周施薄肥1次,濃度相當於每千克水中摻入3~4克尿素,間施3克尿素加1克磷酸二氫鉀,或相近濃度的氮、磷、鉀復合肥,也可施經腐熟的稀釋餅肥水,避免單施氮肥。冬季時要停止施肥。
❼ 盆栽天鵝絨竹芋需要注意什麼
天鵝絨竹芋盆栽於室內須放在明亮處,長期弱光植株柔弱;也不要放在陽光下,以免日內灼,容導致葉片變黃、卷縮。對水分的反應十分敏感,生長季節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土壤過濕,會引起根部腐爛,甚至死亡。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氣候乾燥的時候,套上透光好的塑料袋栽培,夏季濕度大時撤掉,經常噴水降溫和增加濕度,冬季少澆水。注意通風。生長旺季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或氮磷鉀復合肥。在春季溫度穩定在18℃以上時換盆。
❽ 竹芋盆栽,這種情況還能活嗎
如果沒爛根,還是有緩過來的可能性,摘掉枯枝敗葉,避免陽光暴曬、適當控水,加大空氣濕度,等新芽發出來,就逐漸正常了。如果根爛了,就沒有救了。
❾ 盆栽竹芋葉子有小蟲,很小像針尖一樣的小白蟲,在葉面上跑來跑去,請問應該怎麼辦
孔雀竹芋病蟲害較少,但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乾燥,也會發生介殼蟲為害,應用吡蟲啉系列葯物進行噴灑防治。
葉斑病病斑黃褐色,發病初期在葉片邊緣附近或葉片中央形成黃色小粒點,並且逐漸擴大,顏色加深,轉為黃褐色,病斑外圍有比較明顯的暈圈,隨著病斑的擴展,葉片逐漸乾枯、萎縮顫睜,以致脫落而死。病原為半知菌德氏霉發生孢子。發病原因是高溫高濕,空氣不流通,植株擺放過密,栽培環境中雜草、爛葉多,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組織幼悉洞遲嫩者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是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施睜李磷鉀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長充實,增強本身的抵抗力。及時清除病殘葉以及雜草,減少侵染源。植株擺放不易過密,適當通風透光,降低環境的濕度,可減少發病。發病時噴葯保護。葯劑有:50%的多菌靈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各種葯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葯性。
❿ 這個植物盆栽叫什麼名字
花葉萬年抄青
(學名:Dieffenbachia pictaLodd. )又名黛粉襲葉,為常綠灌木狀草本,莖干粗壯多肉質,株高可達1.5米。葉片大而光亮,著生於莖幹上部,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長20-50厘米、寬5-15厘米;寬大的葉片兩面深綠色,其上鑲嵌著密集、不規則的白色、乳白、淡黃色等色彩不一的斑點,斑紋或斑塊;葉鞘近中部下具葉柄。花梗由葉梢中抽出,短於葉柄,花單性,佛焰花序,佛焰苞呈橢圓形,下部呈筒狀。其園藝品種甚多,不同的品種葉片上的花紋不同。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乾旱。常規繁殖常用分株、扦插繁殖,但以扦插為主。原產南美。中國廣東、福建各熱帶城市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