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的盆景
⑴ 樹木盆景是如何澆水和絕肥的
澆水是樹木盆景的一項主要管理工作。
生長在盆缽中的樹木,因盆土有限,很易乾燥,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缺水而枯死;但是澆水過多也不行,會引起徒長,如果盆土長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死亡。所以盆景澆水一定要適量,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另外,澆水還要根據樹種、季節、土壤質地等來加以考慮,如喜水的的樹種要多澆;高溫期早晚可各澆一次水,冬季可數天澆一次水;沙質土比粘質土更要經常澆水。盆土的干濕情況可根據樹葉的生長情況(樹葉萎蔫則缺水)、叩盆的聲音、盆土表面的顏色以及開裂與否等方面來進行判斷。
盆土的養分有限,為了供應盆景樹木生長的必需養分,應注意補充適當的肥料。一般樹木盆景生長緩慢,不需施肥太多,否則會導致徒長,影響樹姿的美觀。施肥時要掌握適時、適當和適量的原則,例如觀葉樹種宜多施些氮肥,觀花和觀果樹種宜多施些磷肥,如翠姆磷酸二氫鉀;在春夏秋生長季節可施肥,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剛上盆的樹木,新根還沒有長出,不能施肥;液肥不能過濃,一定要稀釋後才能使用,否則會產生肥害;有機肥、餅肥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後才能夠應用,否則會在盆土中發酵產生高溫而燒傷燒死根系;作為追肥的液肥水不要灑在葉片上;晴天施肥好,雨天和梅雨季節不宜施肥。
⑵ 盆景澆水的三個原則
1、澆水的原則
「不幹不澆,干則澆透」,這是盆景澆水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澆水忌公淋濕表土澆「半截水」,亦稱「攔腰水」,即澆水量不足,盆土上濕下干。「半截水」因盆土下部沒有濕潤,故對樹根吸水極為不利。總之,盆土幹了澆則要足夠,直到盆土上下都濕潤為止。
2、澆水的方法
[1]看季節澆:入春樹樁開始生長,所需水量逐漸增加,但也不宜過多。當枝葉生長漸盛時,應適當控制澆水量,以限制樁景生長。夏季炎熱,樹木蒸騰量及盆土水分蒸發都大,所以澆水量最大。秋季乾燥,應相應多澆些水,當氣溫下降,天氣轉涼時,應逐漸控制水量,以防抽發新梢。入冬以後,樹木進入休眠期,澆水量要減少。如有嚴重冰凍天氣,需在嚴寒來臨前澆足水,可防止干凍致死。
[2]看樹種樹齡澆水:針葉樹蒸騰量相對小,澆水量可少些。其中松類宜偏干,柏類較耐濕,闊葉樹類葉面積較大蒸騰量大,散失水分多,故澆水量要大些。幼齡樹比老齡樹生長旺盛,需水量相應大些。長勢衰弱的老樹樁需水量較少。
[3]看生長發育階段:在樹木處於抽梢、展葉旺盛時,為防止徒長應適當控制澆水量。花芽形成期要限制水分,才能促使花芽分化。花後幼果膨大期水分要充足。樹木生長轉入緩慢期,要逐漸減少水量。進入落葉休眠期後需水量更少,盆土宜干,稍呈濕潤即可。
[4]看盆土種類及盆缽的大小、質地、放置環境等實際情況澆水。此外,樹木上盆、翻盆後都要澆足水。施肥後的第二天,應澆一次俗稱「回頭水」。當水溫與盆土溫度相差較大時不能馬上澆水,需待兩者溫度接近時才能進行。一般在春、夏、秋三季適宜於早晚澆水。冬季則在中午前後進行。
澆水的方式有三種:一是根部澆水,即用水壺或水勺將水澆於盆土面上,這是澆水的基本形式。澆水時不能用水龍頭直沖或水壺提得太高,以免沖刷掉盆土,引起土壤板結。二是葉面噴水,它對自然生長於高山雲霧中的樹木如五針松、真柏、杜鵑、山茶等十分有益。自春至秋常給這類樹木葉面噴水,則生長良好。對落葉樹不宜經常噴水,只要隔一段時間噴水以保持葉面清潔即可。三是盆土浸泡。小型、微型盆景不易澆透或防止澆水沖刷盆土時,可將盆子浸於水中片刻,待水分充分濕潤盆土後拿起。
「盆景盆栽」旨在為盆友們提供一個自由的交流平台,歡迎盆友們參與留言.
⑶ 樹木盆景要怎樣澆水
澆水原則:樹木盆景固需不斷澆水,但也不宜過多,水分過多會引起徒長,如盆土長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而導致死亡。所以盆景澆水一定要適量,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澆水多少還應根據樹種習性來決定,喜干與喜濕樹種,應區別對待。另外,生長季節不同,需水情況也不同,一般在夏季高溫期要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冬季樹木處於休眠期,則可數日澆一次,梅雨季節或雨天可不需澆水。盆土的持水性與土質有關,砂質壤土透水性好,可勤澆些水;粘質土透水性差,則澆水不宜偏多。盆土的干濕可根據樹葉的生長情況(樹葉萎蔫則缺水)、叩盆的聲音、盆土表面的顏色以及開裂與否等方面來進行判斷。
⑷ 樹盆景澆水方法
樹木盆景盆小土少,水澆多了會爛根,澆少了會因乾旱而生長不良,對於新手來說,澆水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澆水的原則。樹木盆景澆水的總原則是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不澆半截水。
第二、澆水的次數。一般來說,盆景生長季節要保持盆土濕潤,生長旺盛時多澆水,休眠期少澆水,陰雨綿綿天氣要排水防澇,花果盆景為了促進花芽形成會在花芽分化前扣水(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偏干,葉片微蔫)一段時間。
1.根據季節不同。春秋涼爽時,每天中午澆水一次;夏季高溫時除了早晚各澆一次水外,還需向枝葉、周圍環境噴水增濕降溫;冬季保持盆土偏干,每隔3-5天選晴天的中午澆水一次。
2.根據土質不同。排水良好、透氣性強的沙壤土、沙土,水分散失快,澆水需略微頻繁些;而土壤粘重、板結,用盆透氣性差,環境不太通風,水分散失慢,要適當少澆水。
3.根據植物習性。喜歡涼爽乾燥的牡丹、芍葯、衛矛、梅花等盆景可保持盆土略微偏干少澆水;而喜濕耐澇的榕樹、水楊梅、六月雪可多澆點水,但也不能積水。
第三、澆水的時間。氣溫低的冬季、春季在中午氣溫高時澆水,高溫酷熱時,則在早晚涼爽時澆水,水溫應與土溫接近。
第四、澆水的水質。盆景用水應潔凈衛生,無污染。特別是水的酸鹼度應符合植物生長要求,不能給喜酸的杜鵑、山茶花澆鹼性水,給喜鹼性土的檉柳澆酸性水。
第五、澆水的方式。
1.灌根。直接將水澆灌盆景的根部土壤中。
2.噴灌。用噴壺、噴霧器向枝葉噴水。
3.浸灌。將盆景連盆浸在水中,使水從盆景底部排水孔滲進盆內,盆土表面土壤變濕為止。
4.虹吸。在盆景邊放桶水,用吸水性好的毛巾把桶中水與盆中土連起來,利用虹吸原理自動吸收的方法。
⑸ 盆景澆水究竟怎麼澆好多說法,越看越糊塗,有詳細的經驗分享嗎
⑹ 刺柏盆景的澆水有哪些注意事項
刺柏盆景的澆水注意: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內澆透」,不要澆容「半截水」,空氣乾燥時要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色清新,但連陰雨天要注意排水。冬季放在冷室內或連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不要澆太多的水。
翻盆要求:小型盆景每2年,大型盆景每4~5年翻盆一次,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翻盆時剪去病根、爛根和部分老根,疏剪密集的根,去掉1/2~1/3的老土,換上新的肥沃培養土重新栽種。
⑺ 樹木盆景有哪些澆水方法
澆水方法:澆水有根部灌水與葉面噴水兩種方法,常綠樹種及喜濕樹種,如松回柏、答山茶、杜鵑等,可常對葉面進行噴水;落葉樹種多對根部澆水;微型盆景最好半埋在濕砂中。澆水要注意不澆「半截水」,即澆水量不夠,盆土上濕下干,也會造成盆景樹木的缺水現象。澆水可與施肥結合進行,施追肥後要及時澆水。自來水要貯放在水缸中一天後再用,澆水工具最好用帶蓮蓬頭的噴壺。
⑻ 如何科學的為小型盆景澆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會在家中種上一些植物,這其中不乏很多盆景愛好者專,在家中栽種上屬一盆小型盆景不但能夠凈化空氣,還能美化環境,可以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飼養小型盆景的花友們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科學的為盆景澆水,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小型盆景的澆水方法。
小型盆栽
小型盆景用水宜用雨水,如用自來水,最好存放二三天讓水中的氯氣揮發後使用。小型盆景不應像大中型盆景那樣直接澆水,一般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浸水法。就是把整個盆景浸入到水中,讓氣泡冒出,完全浸透水以後再拿出來;也可以用托盤浸水,盆景放在盛滿水的托盤里可以保持一兩天的水分供應,幾個盆景放在一個大的托盤中,容易造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環境,促進生長。
2、噴霧法。就是使用專用噴霧器,進行葉面噴水和根部噴水。春秋季節,每天早晚澆水一次;梅雨時期,避免大雨淋沖,以防倒伏而影響生長;夏秋季節氣溫高,空氣乾燥時,要防暑降溫,增加噴、澆水次數。
⑼ 如何給盆景澆水
「澆水三年功」就是說在盆景養護的環節中,需要學習三年才能通過澆水的這門功課上。在給盆景澆水之前,先要了解植物的習性,了解養護的環境,了解當地的四季變化的「四時鍾」。以下我分享以下我給盆景是如何澆水的:(我所在位置廈門市,氣候較為溼潤)闊葉的樹種,較喜溼潤,葉片大生長時消耗水分大,日常光合作用下,對水的蒸發量也大。所以闊葉的樹種澆水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見干見溼」澆透水。
春季時剛好處於闊葉樹種的發芽期。空氣溼潤,為了不造成枝葉徒長,春季的時候,要延長澆水的時間。遇到雨期還要及時的遮雨。我一般在春季,盆景不淋雨的時候,我一個星期才澆水一次。
夏季是水分蒸發快,葉片也處於茂盛期,對水分的要求非常大。露天養護的盆景,不論什麼情況,早晚澆水一次。下午澆水必須等到太陽落山,土壤降溫以後澆水。
秋季相對較為簡單,花土「見干見溼」就可以給盆景澆透水了。
冬季闊葉樹種,有落葉的,也有不落葉的,但是都會進入「休眠期」所以冬季澆水適當減少次數。一星期天一次給一次透水。基本滿足水分需求。
針葉或者葉片細小的大部分為,耐旱的樹種:但是盆景受到花土少,花盆小的限制,要適當給與合理澆水:
耐旱的盆景一般建議在春季每半個月澆水一次。連續的遇到5天下雨期,花土可以使用塑料袋護住,不要再有水流到花盆,不然會導致爛根。
夏季給耐旱的盆景澆水,高溫時,可以每天澆水一次。溫度低於30度可以3天澆水一次。期間每天使用噴霧的方式,打溼主幹葉片。
秋冬兩季在給耐旱樹種澆水的時候,我一般10天左右澆水一次。
以上是我個人在養護盆景時,澆水的方法。由於地理位置不同,氣候不同,大家可以參考,澆水天數可以酌情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