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網罩
⑴ 將完好的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上,並將其置於溫暖的陽光下,過一會袋壁上會出現水珠,這是植物什麼作用
由分析可知綠色植物能進行蒸騰作用,溫暖的陽光下,光照強烈,利於植物版的蒸騰作用,將完好的透明塑料權袋套在盆栽植物上,植物體內的水就會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片的氣孔被散發出來,遇塑料袋的內壁就會凝結成一個個的小水珠.
故選:B
⑵ 用一個大塑料袋把盆栽的一株植物罩上,在植物的莖基部把塑料袋口收緊,用繩捆住不能漏氣,放在陽台或窗檯
塑料袋上會有白色的一層水珠,是植物葉子的蒸騰作用,水蒸氣冷凝在塑料袋上,形成一層水珠。說明了植物有蒸騰作用。
⑶ 請問給盆栽蘆薈保溫所用罩的塑料袋怎麼通風
每天打開一次就行,保溫就是要保持溫度,要避免冷風吹到。只要不過多的澆水不會因為通風不良腐爛的。
⑷ 幾個可以防止家裡的貓踐踏盆栽植物的方法,你更喜歡哪
貓對周圍的環境是非常好奇的,很顯然,室內的盆栽植物對它的吸引力非常大,我經常看到小貓尋找家裡的盆栽植物,它認為小花盆上面非常有趣,特別是一些長得比較茂盛的盆栽植物,就算花盆裡沒有位置,它也要蹭出一片地方。
於是,就想到了一些把小貓趕走的方法,至少讓小貓遠離盆栽植物
第一種方法:蓋上錫紙或薄膜
在盆栽植物上面,蓋上一層反光的錫紙,就能防止貓咪靠近,也可以放一些塑料薄膜,不過這樣看起來非常不美觀,很少有人會這樣做。
無論是哪種方法,都要注意安全,不要讓小貓受到傷害,如果家裡有小孩的,就更要小心了。最好是養一些懸掛植物,吊在空中養就不怕貓咪了。
⑸ 單一株盆栽花卉怎麼搭建透明的防雨罩
盆內插入一根細木棍,如:羊肉串桿做支撐再套上透明塑料包裝袋即可。注意留通風口。
⑹ 盆栽網文
網紋草
姿態輕盈,植株小巧玲瓏,在觀葉植物中屬小型盆栽植物。由於葉脈清晰,葉色淡雅,紋理勻稱,深受人們喜愛,是目前在歐美十分流行的盆栽小品種。其實網紋草的歷史不長,自20世紀40年代被發現以來,僅僅半個世紀。至今,在歐美窗檯,陽台和居室中己十分常見,說明網紋草有著特殊的魅力。網紋草葉片清新美觀,特別適合盆栽觀賞。
網紋草盆栽可用泥炭土、腐葉土和河沙等量混合配製。種植盆具不宜太大,以淺盆為好,且盆底要墊好排水層。生長期間每1-2周施稀薄液肥一次。施肥時,避免肥料接觸葉片而引起肥害。春至秋季其生長旺盛,應保持盆土濕潤,並且經常向葉面噴水,做到寧濕勿干,不要待盆土干透才澆,但好不要導致盆中積水;冬天要減少澆水量,避免向葉面噴水,以免引起葉片腐爛和脫落。網紋草葉片薄而嬌嫩,不能直接接受強烈的陽光;在室內種植時,以置於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為佳。光線太強,植株生長緩慢矮小葉片卷縮並失去原有色彩,會降低觀賞價值。冬季要做好保溫,要求保持溫度不低於13℃,否則容易受凍死亡;在這期間要特別注意水溫,不能用溫度太低的水,保持盆土濕潤,並用塑料袋罩上,以利越冬。另外,在低溫或潮濕條件下網紋草有時會發生根腐病。如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用1000偣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
⑺ 蘆葦盆栽養殖法,越詳細越好!
蘆薈種植
土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
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5℃,濕度為45—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
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才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蛆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病害防治
蘆薈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葉枯病、白絹病及細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蘆薈,對病害宜採取預防為主,在病害發生前選擇抗病品種和優質無病害種苗,加強肥水管理,施用保護劑等來預防病害發生。當病害已發生則可輔以化學防治來控制和防止病害發展蔓延,但此時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觀賞價值已下降。病害預防:在病害未發生前,或已發病的植株去除帶病部位後,將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銅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於蘆薈葉面,可有效預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病害治療。病害發生後,用內吸傳導的治療劑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鏈黴素、農用鏈黴素、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直接施用,能殺死蘆薈體內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蘆薈的種植方法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 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葯用價值更高。采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開始,成熟的葉片順熱肅下,不要傷害植株,並晝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家庭怎樣種蘆薈
蘆薈可以采葉擠汁擦臉,以供皮肢白皙,減少雀斑、青春痘。也可做家庭常備葯物,遇有跌打損傷,生瘡長
癤,作為清熱解毒消炎葯,一般人則把它當作花卉栽培,如何栽培管理呢?首先要知道它的生長習性和對環
境條件的要求。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 喜熱畏寒:它適宜生長溫度在20℃左右,低於零度即會受凍,10℃左右生長近於停頓,因此在溫州冬
天最好種在暖棚中,種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風向陽處或室內,減少凍害。
二、 土壤疏鬆: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黃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進疏鬆透氣,有利排水。
三、 抗旱忌濕: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後在太陽下曬幾天也不會乾枯,所
以不澆少澆水影響不大,但土中積水,往往爛根淹死。
四、 喜歡陽光:沙漠中幾乎沒有陰雨天,終日在強烈陽光下。種植地段應能曬到太陽,如長期放在不見天日
之處,生長細小瘦弱。
⑻ 盆栽牡丹花用塑料薄膜罩上可以嗎
可以,只是要掌握好方法!
牡丹花以地栽為主,為了更好地發揮它的觀賞作用,也可以盆栽,但需要注意栽培方法,並做好適當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枝葉挺秀,開花艷麗。
一般選用芍葯根接苗作盆栽較為適應。同時用盆宜深(至少深30厘米),因為牡丹是深根性植物。移栽時間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移栽時將地栽牡丹掘起,盡量不傷其根。若遠途運輸,可將泥土輕輕拍碎除去,用稻草將肉質很平行扎緊,以免在裝運時損傷根系。盆土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肥沃土,一般用60 %的國土 和30 %的腐葉土或山泥,加入10%的礱糠灰混合使用。
上盆時,盆底(或缸底)先用碎盆片墊好,再加碎盆屑,如有木炭加一層則更好,有利於排水及防病菌侵入。此時盆中已有約1/5的土,然後把植株放入盆內,要讓其很自然伸展,不能捲曲。如果有斷根、撕碎根或生長不良發黑根,應用利剪剪去,再加入准備好的培養土,當土加至盆深1/3時,可將植株輕輕提起2—3厘米,這樣可使根須伸展自如,並能使培養土滲入根際。此時可用頂部圓的細竹片插實,以便使根與土密接,注意不可傷害根系。最後加土至盆口下3厘米,使盆面土與植株根頸處相平,防止植株搖動。然澆足清水,若一次不能澆到盆底,可分幾次澆,贏到盆底滲出水為止。以後澆水則視盆上干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