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藤三七圖片盆栽

藤三七圖片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3-28 10:17:15

⑴ 這種植物叫什麼

看圖片是落葵薯,別稱藤三七、洋落巧孝好葵

盆栽藤三七怎麼養?

1、土壤:藤三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應選擇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栽培較為適宜。

2、光照:藤三七喜光但怕強光,在陰天光照弱時植株生長不健壯,但光照條件太強時,慎液生長速度慢,產品纖維增多,品質差。

3、水分:藤三七喜濕潤的空氣和土壤條件,但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適宜在澆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

4、溫度:藤三七喜濕潤的氣候條件,耐高溫高濕,莖葉生長最適宜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為15℃左右,根系和地下塊莖適宜生長的地溫為20~22℃。

5、施肥:藤三七需肥孝鉛量較多,以碧卡平衡水溶肥料配合施用生長健壯,產量高、品質好,若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品質差和易感染病蟲害。

⑵ 盆栽藤三七如何養

藤三七別稱洋落葵、落葵薯、疑洛葵等,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在中國很多地區均有種植,尤其在南方地區種植較多,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且藤三七的栽培很容易,不易受病,更不宜招惹害蟲,是家庭栽培的搶手貨。那麼呢?

藤三七的生長習性

藤三七性喜溼潤,耐旱、耐溼,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多分布在10厘米以內的土層。生命力旺盛,葉片即使在2個月內不採摘,下部葉片也不黃化,而且葉片越長越大。根塊及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生出株芽、不定根,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5~30℃。在水分充足、有遮光的條件下,植株能順利越夏,在保護地栽培可以選擇遮光率為45%左右的遮陰棚最適合生長。

盆栽藤三七怎麼養

1、土壤:藤三七對土壤的要沖信求不嚴格,但應選擇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栽培較為適宜。

2、光照:藤三七喜光但怕強光,在陰天光照弱時植株生長不健壯,但光照條件太強時,生長速度慢,產品纖維增多,品質差。

3、水分:藤三七喜溼潤的空氣和土壤條件,但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適宜在澆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散鬧輪。

4、溫度:藤三七喜溼潤的氣候條件,耐高溫高溼,莖葉生長最適宜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為15℃左右,根系和地下塊莖適宜生長的地溫為20~22℃。

5、施肥:藤三七需肥量較多,以氮、磷、鉀肥料配合施用生長健壯,產量高、品質好,若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品質差和易感染病蟲害。

盆栽藤三七的注意事項

藤三七盆栽雖然很容易養殖,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並不耐寒,冬天在0度以上彎培的環境可以正常生長,但若在0度以下,它的葉子便會凋落。所以在冬季一定要注意溫度。藤三七盆栽切記不能在陽光下暴曬。藤三七適應能力很強,一般新盆栽的藤三七10-15天便可適應。適應後便會迅速生長,所以要提前給它做好架子。在加以修剪,會成為不錯的觀賞植物。

⑶ 請問這個是什麼植物

藤三七,學名落葵薯。非我國原有植物,是一種入侵植物。嫩葉可食。
上圖中的這種塊狀物叫珠芽,也可以食用(燉湯)
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是落葵科、落葵薯屬纏繞藤本植物,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頂端急尖,稍肉質,腋生小塊莖。總狀花序具多花,軸纖細,下垂,苞片狹,不超過花梗長度,宿存;花托頂端杯狀,花常戚念型由此脫落;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雄蕊白色,花柱白色,6-10月開花。
落葵薯原分布南美熱帶地區。中國江蘇、浙江、福建、高猜廣東、高凳四川、雲南及北京有栽培。喜潮濕、光照充足的環境,通常生長在溝谷邊、河岸岩石上、村旁牆垣、荒地或灌叢中 。
落葵薯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尤以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珠芽、葉及根供葯用,具有滋補、壯腰膝、消腫散瘀、活血、健胃保肝等功效。葉拔瘡毒。

⑷ 盆栽藤三七的養護方法和注意事項

養護方法

藤三七的頃賀養護,有經驗的人應該知道,養殖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土壤

藤三七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生長,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鬆散無積水就可。對於藤三七來說生根是件很容易的事,因生根很容易,所以繁殖就變得更簡單了。

水肥管理

藤三七在生長期間需要蒸發大量的水分,就需要吸收更多的水,雖說它在乾旱的環境下也能生長,但為了使它生長迅速,健康,就不能缺少水份,合理安排澆水時間與水量。在炎熱雀鋒派的酷夏,要保持土壤的潮濕度。氮肥和磷鉀肥適合藤三七,但一定要控制好施肥量與施肥次數。

光照

藤三七對陽光的需求不高,反而比較耐陰,同時也很耐熱。

⑸ 藤三七長什麼樣子啊最好有圖片

藤三七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褲橡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長2-6厘米,寬1.5-5.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稍肉質,腋生小塊莖(珠芽)。

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質根莖,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莖及其分枝具頂芽和螺旋狀著生的側芽,芽具肉質鱗片。老莖灰褐色,運純臘皮孔外突,幼莖帶紅紫色,具縱線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質珠芽,形狀不一,單個或成簇,具頂芽和側芽,芽具肉質鱗片,可長枝著葉,形成花序或單花。葉互生,具柄;葉片肉質,心形、寬卵形至卵圓形,長4~8cm,寬4~9cm,先端凸尖,稍圓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圓形,全緣,平滑而帶紫紅,間見葉面扭曲而呈波狀,主脈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單一或疏生2~4個分枝,花序軸長10~30cm,花數十朵至200餘朵;花梗長2~4mm,基都有一披針形、先端銳尖的苞葉;花基合生呈杯狀的苞片2,其上有與其交互對生的寬卵形或橢圓形小苞片2枚,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橢圓形,長約3mm,寬約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長,花絲基部寬而略聯合,在蕾中時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頭乳頭狀。花芳香,開後變黑褐色,久不脫落。花雖兩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見。花期6、7月起可開放半年。

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屬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稱洋落葵,屬於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

藤三七與我們經常食用的落葵屬同一科植物,從植株外形到風味品質均有相似之處。藤三七的地上莖蔓生旁滑肉質,葉片呈心臟形,葉色油綠,肉質肥厚,光滑無毛,葉柄短,蔓腋生有直徑約3-4厘米的瘤塊狀綠色芽珠。

⑹ 爬藤三七養殖方法是什麼

藤三七是落葵薯別稱,又稱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葯,土三七,藤七,馬德拉藤,洋落葵,部分地區民間亦稱其為“雲南白葯葉子”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爬藤三七的養殖 方法 ,歡迎閱讀。

藤三七簡介

藤三七為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m以上,原產於巴西,在中國很多地區均有 種植 ,尤其在南方地區種植較多,由於藤三七栽培容易,病蟲害少,很適宜於家庭庭院栽培。

爬藤三七的養殖方法

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保護地露地均可以種植,以春、秋兩季栽培長勢最好。藤三七是蔓生蔬菜,以採摘嫩梢和葉片食用。以採摘葉片為主的,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採用地爬栽培的方法,藤三七莖節上易生根,爬地栽培有利於植株吸收土壤的養份,莖葉生長迅速,採收也較方便。

但不足的是爬地栽培前期由於植株著地,葉片上容易附著沙土及 其它 污物,影譽枯枝響葉片的品質,在後期不能中耕,不利於補充有機肥,需要通過整枝、修剪等 措施 來加強田間管理。以採摘嫩梢為主的,應採取搭架栽培的方法,當苗高30~40cm時及時搭架使其攀援,同時進行修剪,促使側芽快速萌發。

爬藤三七的病蟲防治

藤三七的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號水劑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菊”牌天然除蟲菊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常見,以夏季最多,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初期呈紫紅色水漬狀小圓點,稍凹陷,以後逐漸擴大,中央褪成灰白色至黃褐色,邊緣稍深,為紫褐色,分界明晰。蛇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產品品質,以至失去食用價值。在防治上,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陽網覆蓋,及時噴水增大田間濕度,減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發病初期可用斑即脫等葯劑防治。

藤三七的生態習性

藤三七較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分布較淺,多分布在10厘米以內的土層。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發生氣生根,因此,以選擇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為宜。

藤三七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17~25℃,在華南地區可終年生長,其耐寒能力較強,能忍耐0℃以上的低溫,但霜凍會受害,在-2℃以下的氣溫地上部分會凍死,但翌年地下部塊莖或珠芽可萌發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溫下,病害嚴重,生長不良。在炎熱的夏季,藤三七生長緩慢敗褲,葉片小,產量低,品質差。生產實踐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條件下,植株能順利越夏。藤三七對光照要求較弱,耐陰,在遮光慶敏率為45%左右的遮陰棚中生長良好。

盆栽三七花的養殖方法

三七雖然是屬於陰性植物,但它還是需要光照的,而且三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耐旱、不耐寒、不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生長。生長溫度為15℃~20℃。

1.澆水。三七播種後要到3-4月才出苗,其間需進行人工澆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澆),其方法需用噴頭淋澆至畦面流水為止,一般一個月澆2-3次透水,直至雨季來臨。

2.光照。一、二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為宜,而三年生三七則要求較強的透光率,以15%左右為宜,通過調節蔭棚透光率,可以達到增加單株根重的目的。

3.追肥。三七現蕾期(6月)及開花期(9月)為吸肥高峰,此時應對三七進行追肥。三七的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少量復合肥即可。

三七的養殖期要求比較濕潤的環境,三七的正常生長要求保持25-40%的土壤水分,並要求盆土的相對濕度達到70-80%。水分的人工調節主要在冬、春季,這時天氣晴朗,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而風速大,蒸發力強盛,土壤水分迅速減少,這時除了進行人工澆灌外,還必須注意適當的管理,利用鋪蓋廂面草遮蔭,來保持的濕度。

三七花的形態特徵

三七花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

生於山坡叢林下。現多栽培於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

採制:種後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採挖。去須根,曝曬至半干,用手搓揉,再曝曬,重復數次,置麻袋中加蠟打光。

採摘時間:每年八,九,十,三個月採摘。

儲藏:放置陰涼乾燥處,防悶熱,防潮,防蛀。

⑺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啊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又稱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葯,土三七,藤七,馬德拉藤,洋落葵,凳纖部分地區民間亦稱其為「雲南白葯葉子」,但實際上雲南白葯里的三七並非本植物,而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相差甚遠。藤三七棗宴仿為落葵科落葵薯屬的植物,分布在南美熱帶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福建、浙江、四川、廣東、江蘇、北京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祥蠢藤三七為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米以上,莖圓形,嫩莖綠色,老熟莖變成棕褐色,葉互生,肉質肥厚,葉片心臟形,光滑無毛,有短柄。

在中國很多地區均有種植,尤其在南方地區種植較多。其栽培容易,病蟲害發生少且營養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Va和Vc。具有滋補壯腰膝、活血及消腫化淤的作用;味微苦,性溫,有活血補血之功能,可用於補腎強腰,散瘀消腫。主治腰膝痹痛,病後體弱,跌打損傷,骨折。能夠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促進骨骼生長。

⑻ 三七有幾種圖片

三七有藤三七、蘭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狀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屬多年生纏繞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國僅有兩個屬三個種,落葵薯是一個歸化植物,20 世紀70 年代被引入我國境內。


⑼ 請問哪位老師認識這是什麼植物叫什麼名多謝

應該是落葵薯,又叫藤三七。
落葵薯,別名:馬德拉藤、藤三七、藤七,拉丁缺空困文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 落葵科、落葵薯屬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稍肉質伏念,腋生小塊莖(珠芽)。總狀花序具多花,花序軸纖細,下垂,寬橢圓形至近圓形;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開花時張開,卵形、長圓形至橢圓形,頂端鈍圓,雄蕊白色,花絲頂端在芽中反折,開花時伸出花外;花柱白色,果實、虧告種子未見。花期6-10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中文學名:落葵薯
拉丁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 Steenis
別稱:馬德拉藤,藤三七,心葉落葵薯,洋落葵、落葵薯、藤子三七、川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石竹綱Caryophyllopsida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落葵科Basellaceae
屬:落葵薯屬Anredera
種:落葵薯
分布區域:原產南美熱帶地區,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地有栽培
英文名:Madeira Vine

熱點內容
鮮花禮品盒圖片 發布:2025-05-09 00:39:39 瀏覽:101
鮮花種類娜 發布:2025-05-09 00:21:13 瀏覽:877
沙棘花藝 發布:2025-05-09 00:14:40 瀏覽:473
玉蘭花中葯 發布:2025-05-09 00:11:11 瀏覽:903
寒蘭花栽培 發布:2025-05-09 00:07:26 瀏覽:488
梅花系列畫 發布:2025-05-09 00:00:10 瀏覽:207
一朵雲幾克 發布:2025-05-08 23:58:36 瀏覽:229
魚鮮花雲 發布:2025-05-08 23:47:49 瀏覽:485
櫻花富貴竹 發布:2025-05-08 23:47:20 瀏覽:168
堅果炒櫻花 發布:2025-05-08 23:45:35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