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系列畫
⑴ 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
梅花被譽為花中「清客」,並把它與松、竹稱為「歲寒三友」,與蘭、竹、菊稱為「國畫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鬥雪、不畏嚴寒、凌寒獨開的高潔稟性被中國傳統文人所喜愛,成為文人墨客/畫家爭相歌頌的對象,對於說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我們可以先來追溯一下歷史。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
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
明清的畫梅者舉不勝舉,如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等,從風格來看,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兩種畫風。
雖然畫風各有不同,但梅花的那種冰肌玉骨、凌寒留香都是畫家手中常描繪的景緻,關於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的畫家,易從花鳥字畫推薦木清、李中華,劉海軍,易天也這幾位老師,以下是他們各自的梅花作品展,大家不妨欣賞一下。
1.李中華四尺橫幅梅花作品《鐵骨生春》
此幅作品以梅花為題材,梅花被譽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歲寒三友」之一,因其所處環境惡劣,卻仍在凌厲寒風中傲然綻放於枝頭,是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是民族魂代表。此幅作品可以當做禮品贈與友人、長輩、領導,也可懸掛於家中客廳調節風水。
2.易天也老師寫意畫梅花牡丹《花鳥畫四條屏》
這是一幅花鳥四條屏,四幅圖據採用寫意畫法。右起第一幅是一樹紫藤蘿,紫藤寓意紫氣東來,亦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右起第二幅的主題是竹子,竹林之中幾朵牡丹競相開放。竹子象徵平安,第三幅是一牡丹圖,牡丹代表富貴。迎春花不為嚴寒為人們報春,是吉祥如意的代表。由此可見,這四條屏掛在家中客廳或公司企業里的大堂或者會客廳都具有很好的寓意。作為禮品饋贈他人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3.木清六尺橫幅花鳥畫梅花喜鵲雙侶《喜上眉梢》
這是木清老師創作的一幅寫意花鳥畫作品。本作品以梅花為題材,畫中以「沒骨法」畫枝幹,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老乾新枝,昂揚向上,豪放不羈,盡顯梅花的勁峭冷香、豐韻傲骨。象徵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作品落款《喜上眉梢》十分貼題,掛在客廳或者卧室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4.劉海軍三尺橫幅花鳥畫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是一幅以梅花為題材的寫意花鳥畫作品。畫出的梅干虯矯盤錯,古勁蒼老,用筆遒勁,頓挫得宜,時而帶點飛白,富有質感,讓人感到他筆下的梅干滿身都是與風霜雨雪搏鬥經歷的印記。令人感到風神綽約,奕奕有致。滿樹梅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條的韻律感。
要畫好梅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畫梅人還必須有畫梅人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一種高尚的情操和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謂:「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更多梅花作品欣賞請去易從花鳥字畫梅花字畫版塊欣賞,相信梅花的獨特氣質及畫家的精妙用筆,絕對讓你對梅花肅然起敬,愛不釋手。
⑵ 臘梅花中國歷代畫梅名家
中國畫歷史悠久,梅花作為繪畫題材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宋代僧仲仁開創了「墨梅」的先河,成為「墨梅始祖」。自那時起,梅花入畫在中國藝術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歷代畫梅名家的涌現,使得梅花成為了中國畫中極具代表性和藝術價值的象徵。以下是中國歷代具有代表性的畫梅名家:
南宋時期,揚無咎以其獨特的畫梅技藝,被後世所推崇。他的作品以清新脫俗、生動傳神著稱,對中國畫梅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元代的王元章(王冕)是另一名傑出的畫梅名家。他不僅酷愛梅花,還以「梅花屋主」自號,將梅花融入自己的生活與藝術之中。王元章的畫作以其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梅花的堅韌與高潔。
進入明代,陳憲章、王謙、盛行之等畫家以其獨特的風格,進一步推動了梅花畫的創新和發展。他們的作品不僅在技法上有所突破,更在情感表達上達到了新的高度,使得梅花成為傳達精神寄託和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
到了清代,羅聘、金農、李方膺、汪士慎等名家的出現,使得梅花畫在藝術表現上更加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不僅繼承了前人的技法,更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創新,展現了中國畫梅藝術的多樣性和深邃性。
現代畫梅名家如齊白石、關山月、朱宣咸、董壽平、王成喜等,繼續發揚和創新梅花畫的藝術傳統。他們的作品不僅在技法上達到了新的高度,更在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上呈現出獨特的風格和個性,為中國畫梅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中國歷代畫梅名家以他們獨特的藝術視角和精湛的技藝,賦予梅花以生命和靈魂,使得梅花成為了中國畫中最具代表性和藝術價值的題材之一。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傳達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寄託,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視覺藝術遺產。
(2)梅花系列畫擴展閱讀
臘梅花為蠟梅科植物蠟梅的乾燥花蕾,又名雪裡花,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長。初春花未開放時採摘,及時低溫乾燥。乾燥花蕾呈圓形、矩形或倒卵形,長1~1.5厘米,寬約0.4~0.8厘米,花被疊合作花芽狀,棕黃色,下半部由多數膜質鱗片所包,鱗片黃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氣香,味微甜,後苦,稍有油膩感。商品有二種:①素心蠟梅,花心黃色,重瓣,花瓣圓而大,朵大。 ②狗心蠟梅,花心紅色,單瓣,花瓣狹而尖,朵小,質較次。以花心黃色、完整飽滿而未開放者為佳。產江蘇、浙江、四川、貴州等地。
⑶ 國畫梅花作品
國畫梅花作品
明 王謙《梅花黃鳥圖》 明 陳洪綬 《梅石圖軸》 清 沈銓 《雪中游兔圖》 清 金農 《紅綠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汪士慎 《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八大山人《梅花圖》
作為「四君子」之首、「歲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是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的傳統名花。
梅花,它先天下而春,欺霜傲雪凌寒而開,這種精神尤其被文人墨客喜愛。
梅花氣節高潔,孤芳自賞,疏影暗香,更是惹得無數人踏雪尋梅,吟詩作對;也頗得畫家青睞,成為花鳥畫題材里,常見的主題。
苗桂芹寫意花鳥梅花四尺斗方《梅花圖》
梅花,花姿清雅孤潔,清麗脫俗,白梅冰肌玉骨,紅梅燦若朝霞,粉色梅花則羞澀俏麗。梅花,花開五瓣,寓意五福「富裕、長壽、健康、美德、幸福」。同時,它代表著堅貞謙虛、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
一起欣賞幾幅國畫梅花佳作,品讀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的美」。
王振興寫意花鳥畫六尺橫幅《梅開五福》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這是一幅描寫老枝奇怪橫斜,紅梅璀璨繁鬧的寫意佳作。
枝幹筆墨肆意,濃淡相宜,表現出老枝虯結崎嶇的特點;梅花花開成簇,絢麗如雲霞,花蕾則用淡粉淺橙敷色。
枯木枝頭春意鬧,生機勃勃的氣息噴薄而出。
張國穩寫意花鳥畫梅花四尺橫幅《梅花圖》
⑷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具體如下:
1、董壽平:董壽平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他筆下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⑸ 國畫花鳥畫梅花作品欣賞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國畫花鳥畫梅花作品,歡迎欣賞學習。
花鳥畫梅花作品1:水墨梅花 花鳥畫梅花作品2:國畫梅花 花鳥畫梅花作品3:美麗的梅花 花鳥畫梅花作品4:中國畫梅花
⑹ 國畫梅花作品
1、木清《春滿乾坤》
老乾新枝,昂揚向上,豪放不羈,盡顯梅花的勁峭冷香、豐韻傲骨。主幹之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枝節之上的梅花競相吐蕊開放,以枝多花繁為一大特色,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亂,疏密有緒,圈花點蕊,別出新意,顯示了枝幹勁俊、千花萬蕊、天真爛漫、生機盎然的藝術效果。
⑺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如下:
1、《歲寒三友圖》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談哪了多種緙絲技法。
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
⑻ 梅花國畫作品
梅花國畫作品有
國畫梅花十大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