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玩家
Ⅰ 每次施肥都提心吊膽,不是怕多就是怕少,怎麼給盆景進行正確的施肥
Ⅱ 川派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四川抄盆景相傳起源於五代,盛行於明、清時代。兩宋時期,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岩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近千年後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現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的以金玉寶石造型的盆景,都以四川樹樁盆景為範本。由於歷代盆景藝人的精心培育,四川盆景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盆景的幾個主要流派之一,即以成都為中心的川派。
Ⅲ 想讓盆景生根猛、莖粗壯,應該如何施肥呢
說起施肥,有些盆景玩家知道自己又瘦又胖。知道施肥太多,枝葉會過度生長,甚至燒根。施肥少,生長差,枝條弱,葉子黃,易受病蟲害侵襲。對於大多數盆景愛好者或新手來說,施肥的認知幾乎是一樣的。施肥重要嗎?施肥對盆景很重要。眾所周知,對於觀賞價值來說,盆景基本上是淺盆栽,盆土較少。當樹樁生長時,可以吸收的養分是有限的。除了一些樹樁抑制生長外,正常養護下的盆景要讓樹樁健康茁壯的生長。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如何做好這項工作,直接關繫到盆景的成長。我將從施肥數量,施肥種類,施肥時間等方面分享施肥的科學方法。
03施肥時間
施肥時間指施肥是最合適的時間。比如一個新栽的樹樁盆景,剛翻土,不能是施肥因為它的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需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或者初夏,根系已經恢復,生長旺盛,再進行施肥。比如秋天過後樹樁盆景生長變慢,施肥會減少。冬季基本進入休眠期,更少施肥。
還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在夏天的雨天和中午是不允許的,施肥在雨天流失的比較快,也可能會破壞根系。高溫時水分蒸發快,稀釋後的液肥會蒸發,導致濃度高,燒根。施肥的時間在陰天和晚上最好。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施肥,盆內雜草過多,最好拔掉,疏鬆土壤,有利於肥料和水分盡快滲入土壤,促進肥料的快速分解和吸收。
Ⅳ 我今天買了一個盆景他們說叫 :勾股 : 回來上網查沒有~~誰能給說一下這盆花的特性和養的技巧~~~~
確實,應該是枸骨,乃是盆景玩家較為喜愛的一個樹種,一般,按照葉形分為大專葉,小葉,無刺的,還有什麼屬黃果的我也沒見過不亂說。枸骨葉形奇特,深綠光亮,入秋紅果累累,是常綠小喬木(灌木)。
說下生長習性,枸骨喜光,也能耐陰,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鹽鹼,較耐寒,長江流域可露地越冬,能耐-5℃的短暫低溫(小品微型盆景建議入室過冬),施肥一般1年3次深秋一次基肥,早出萌芽一次追肥,生長期在一次追肥,務必注意薄肥勤施(務必腐熟),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枸骨比較能抗旱,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
修剪的話枸骨萌發力很強,很耐修剪,對成景的作品,平時可剪去不必要的徒長枝、萌發枝和多餘的芽,以保持一定的樹型。對需加工的樹材,可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枝條,以利加工造型。
造型建議大樹型,曲乾式,提根式的造型,技法可以採用嶺南技法,粗軋細剪。回答基本完畢,在按照樓主的實際情況多說幾句,我不知道樓主買的生樁還是熟樁,生樁的話要結合樁材的實際造型設計最合理的造型草圖,按照草圖來進行蓄枝修剪,如果是熟樁就按照原作者的造型進行種植,當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進行微調!回答完畢,謝謝!
Ⅳ 未來微型盆景發展前景
微型盆景趣味在於自我的藝術修養和文化沉澱,在室內博古架中放上三五盆小品即起到了裝飾作用,又調節了狹小空間的氣氛,讓你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綺麗風光,咫尺微型盆景中卻能領略名山大川,開闊了視野,開闊了心胸,給人以視覺、精神上的無限享受;微型盆景不僅能豐富文化生活,振奮精神,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消除疲勞,且有益身心健康(治療心理疾病如抑鬱有極大幫助)。
說起發展盆景產業化發展,許多人會說這個項目搞起來周期太長,生產程序難以掌握,而且市場也有限----。其實這是一個不全面的認識,如果生產大中型盆景,那確實是周期太長,程序難掌握,市場也有限,還會導致野生資源的破壞,但若生產者將發展方向瞄準小型及微型盆景,其發展前景就大不相同。
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不妨從生產者和消費者等幾方面分析微型盆景未來發展前景:
一、作為生產者,它所追求的目標無非是所生產的產品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較短的生產周期和較大的市場空間,這樣才有利潤率
第一,如果發展小型和微型盆景,其生產的原料來源可向各地苗圃收購滯銷的適宜製作盆景的苗木,也可自行培育原料苗;山水盆景及水旱盆景的原料可從大型假山工程和石材場收購廢棄料和邊角料,這些渠道得來的生產原料成本是比較低的。
第二,生產小型及微型盆景的周期比大中型盆景短得多,大中型盆景從養坯到成型少說也要5至8年,如是慢生樹沒個一二十年難成氣候;而小型及微型盆景的生產長者3至5年,短者1至2年即可成品出售。此外小型和微型盆景的生產更可進行規模產業化發展。
另外,發展小型及微型盆景的市場空間不可謂不大,因為隨著中國城鎮化居住環境改變及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提高、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導致人們的神經長期處於過度緊張與疲勞的狀態,這就迫使人們千方百計尋求消除緊張與疲勞的良方,而在工作場所和家中適當擺置些綠色的微型盆景植物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別是富有意境的微型盆景更是消除疲勞、調整思維的靈丹妙葯(欣賞微型盆景伸枝展葉、開花結果,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現在再從消費者角度去分析發展小型及微型盆景的前景
消費者對自己所消費的產品要求是物美價廉,攜帶方便,此外還要求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具有良好的消費服務。小型及微型盆景具備藝術品美觀高雅的'特質,價位基本都在百元至幾百餘元之間,相對於成千上萬元價位的中型、大型盆景來說可謂是價廉物美;而其體型小重量輕的特點又使它攜帶變得更容易。小型及微型盆景的特點使它不僅成為辦公場所及家居內外的裝飾觀賞品,而且是人們探親訪友、喜宴慶典的高雅禮品,更是人們外出度假旅遊最有意義的紀念品,在養護管理方面,小型及微型盆景也較大中型盆景容易得多。因前者的植株都處在幼齡期,生長旺盛,抗病力強,肥水稍加註意即可生長良好。
由以上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的結論:發展小型及微型盆景生產,不僅前景廣闊,而且能帶來經濟效益之外的社會效益——既保護了自然界野生資源,抑制了水土流失,還解決了苗圃的滯銷苗,促進了苗圃業發展。小型及微型盆景的特點使它不僅成為辦公場所及家居內外的裝飾觀賞品,而且是人們探親訪友、喜宴慶典的高雅禮品,更是人們外出度假旅遊最有意義的紀念品,在養護管理方面,小型及微型盆景也較大中型盆景容易得多。發展微型盆景可以產業化發展,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環境改變----陶冶情操、提高自我藝術品位,有益身心健康,市場未來前景巨大,不僅收獲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且有效保護大自然生態環境。
三、據農業部門相關人士介紹
發展小型及微型盆景生產,不僅前景廣闊,而且能帶來經濟效益之外的社會效益--既保護了野生資源,抑制了水土流失,還解決了苗圃的滯銷苗,促進了苗圃業發展。
四、業內人士認為
作為生產者,如果發展小型和微型盆景,其生產的原料來源可向各地苗圃收購滯銷的適宜製作盆景的苗木,也可自行培育原料苗;山水盆景的原料可從大型假山工程和石材場收購廢棄料和邊角料,這些渠道得來的生產原料成本是比較低的。另外,生產微型盆景的周期短,可產業化發展。
五、專家認為
微型盆景以其體積小,佔地少,易管理,投資少、搬運便捷等特點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未來居住情況的改變,其優點將更加凸顯。
微型盆景師法自然,用盆講究,構想精緻,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項目。小型及微型盆景具備藝術品美觀高雅的特質,有著「手掌上的大自然」之美譽的微型盆景因體型較小,所佔空間不大,且物美價廉性價比非常適合普通家庭賞玩;僅有微型盆景實現「讓盆景走進家庭,讓微型盆景溝通世界,其玲瓏精緻、小中見大的特性,吸引著越來越多嚮往綠色生活、崇尚精神解脫的都市人,閑暇時在家裡擺弄微型盆景,點綴生活,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更是一種享受。
微型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流派之一,在盆景領域中獨樹一幟,當今城市中高樓林立,建築鱗次櫛比,盆景愛好者放置盆景的場所有限,斗室之中,案頭幾架陳設盆景以小為宜。訪親送友、品微交流或購置攜帶,也以微型盆景為佳。不僅如此,微型盆景還以「微」為特色,別具風情。故近年來微型盆景發展迅速,成為盆景中崛起的佼佼者。微型盆景雖體態微小,玲瓏精巧,但仍具曠野古木之態、名山大川之景。收其放置於博古架上,或配以小的幾座,別具風格,特別令人玩味。
六、微型盆景未來發展前景概況(個人觀點)
微型盆景,適宜供置於普通生活的雅堂高幾,文人書案,符合未來盆景特點及未來趨勢;而大型、超大型盆景由於體積巨大、笨重及受未來居住場所環境影響且不適宜搬運,玩大型或超大型盆景玩家將寥寥可數。
第二、廣大群眾和供職人員的居室和辦公地點是在高樓峽室,都市平方面積寸土寸金,為了將空間利用最大化,方便把玩,微型盆景最為適宜。
第三,微型盆景,小巧、精緻、雅觀,並且能在博古架上組合,形態豐富,風韻互襯,更為優美,別具中國特色。
第四、微型盆景景顯老態,每盆都是孤品,視如珍寶,老中青少同仁皆喜歡玩小型、微型盆景,未來喜好風氣並擴至全國各地。
第五、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玩微型盆景比比皆是,將起了帶動作用,助推中國微型盆景發展。
第六、微型盆景的樹木素材,適合苗圃培育,不用山采,避免破壞植被環境,且物美價廉,最能走進億家萬戶,真正意義實現「讓盆景走進家庭、讓盆景溝通世界」可以科學、持續發展。
第七:微型盆景組合由眾多精品微型盆景置放於博古架上,各種類別都有,觀葉、觀根、觀果---每盆微型盆景聚散有致,主題突出,彰顯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及藝術的生命力延伸。
第八:微型盆景適合搬運、運輸及攜帶且是玩家交流及送親訪友最佳禮品。
Ⅵ 北方最好養的盆景是哪種
1、榆樹
榆樹是我國比較常見的盆景植物,非常壯觀,也是理想的盆景版植物。它耐修剪,權很容易做造型,也比較好養,可以順應大部分的溫度,但是不耐寒。喜光,耐乾旱,在酸性、中性及鹼性土上均能生長,但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為最適宜的生境。
4、猴麵包樹
猴麵包樹的樹冠非常大,樹杈就像樹根一樣,樹干也非常粗大,它的果實有足球那麼大,成熟之時,小猴子經常爬上樹梢摘果子,這也是猴麵包樹的由來。養護要點:猴麵包樹也屬於熱帶樹種,必須在溫暖的氣候中生活,所以冬季一定要做好防寒處理。
Ⅶ 愛木愚解盆景口訣01--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口訣: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愛木愚解 :這個和「片雲」算是楊派盆景兩大特色。依據中國畫 「 枝無寸直」的畫理, 使不同部位寸長之枝有「 三彎」( 簡稱一寸三彎)。盆景可以算微縮的自然,也決定了盆景不適合留長枝。這樣才能枝短節多,豐滿有型。所以盆景想速成是不現實的,即便是速成了,也缺少時間的韻味。
揚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於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交通十分發達,加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之一,所謂「一揚二益』沖的「揚」即指此地。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文人薈萃,商賈雲集,既是魚米之鄉,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審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傳統,白居易的一曲《憶江南),讓人們吟唱了一千多年,成為人們夢里留連忘返的「天堂」。在這么一個地域環境中孕育出來的盆景藝術,蒼古清秀,靈巧飄逸,尤其是在全國各流派中獨樹一幟的「雲片」造型,更顯示出豐厚的文化意蘊,彷彿進入了《憶江南》夢幻般的瑰麗世界,韻味無窮。揚派一代宗師萬覲棠的代表作《巧雲》、《瑞雲》、《翠雲》等,不但在國內各大型盆景展覽評比中一再奪魁,而且飲譽海外,在世界盆壇引起震動,其作品遠銷英國、日本、德國、丹麥、荷蘭等國。
揚派樹樁盆景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處,問好米用標公蟠扎,精扎細剪,單是棕法就有11種之多(揚、底、撇、靠、揮、拌、乎、套、吊、連、縫入雲片要求距離相等,剪扎平正,片與片之間嚴禁重復或平行,觀之層次清楚,生動自然。雲片大小,觀樹樁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為了使雲片平正有力,片內每根枝條都彎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彎」。現在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個結,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比傳統的「一寸三彎」簡易多了。與雲片相適應的樹樁主幹,大多皤紮成螺旋彎曲狀,勢若游龍,變幻莫測,氣韻生動,舒捲自如,慣稱「游龍彎」。雲片放在彎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蔥翠欲滴,與主幹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顯示出蒼古與清秀。
揚派盆景分為兩支:揚州、泰州一帶稱為西派,以「游龍彎」為主要標幟;南通、如皋一帶稱為東派(現在也稱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為單獨一派,不過,按傳統劃分,屬於揚派),則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
「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到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畫,酷愛盆景,「兩彎半」經他不斷完善在盆景藝壇上佔有突出的位置。
製作獅式有5個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前二者表現古雅,後三者妙在傳神。須要大而圓,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獅頭的韻味。主幹的最佳效果是:一級。二駝。三抬頭。四回項。寓彎於直,須根相應,狀如坐獅,回首顧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楊派「雲片」那麼嚴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彎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彎的左右各一片特別重要,能夠體現獅子的動態,上下兩片相對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靈活現的藝術效果。獅式盆景還有另一種布局,盆中植大、小樹樁各一,構成「母子樹」,經過分別造型表現「太師少保」之類的主題。
「疙瘩式」是揚派盆景在樹樁造型上的又一種形式,製作必須從樹木幼小時開始,即在主幹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個圓圈,成疙瘩狀,顯得奇特別致,可分為「單疙瘩」、「雙疙瘩」和「多疙瘩」。
揚派的山萬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帆懸」的江南情致。
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沙積石、蘆管石、英德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