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石盆景石
Ⅰ 製作山石盆景的石材有哪些
製作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可分為硬質石與松質石兩大類。硬質石質地堅硬,不適宜雕琢,經過敲擊後的新剖面光滑不具紋理。松質石又稱軟質石,質地較疏鬆,可以雕琢,新剖面具有一定的紋理。在同一類石料中,又包括許多質地、形態、紋理、色澤各不相同的石種。在同一種石種中,不同的石材也有形態、紋理等方面的差異。不同的石材,其用途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可用來作山水盆景的主峰,有的則宜用來作坡腳,有的則更適宜用來作樹木盆景的點石。有的石材宜用來作高峻挺拔的山峰,有的則宜作平緩的崗巒,有的石材宜作嶠岩奇石、巨峰絕壁,有的石材可作翠巒碧澗,表現景色秀麗的山河,有的則表現為雄偉、高聳、渾厚、險要、奇特
斧劈石,實屬頁岩的一種,色彩有灰色、淺灰、深灰、灰黑及土黃等。斧劈石一般石質堅硬,但也有部分松軟,吸水性能較差,紋理多為直的線狀。斧劈石雖然堅硬但可以雕琢,屬硬質石中的一個特殊的例子。斧劈石敲擊時,多呈縱向劈開,成為修長的較薄的條片狀。絕大多數情況下新剖面具有自然、逼真的紋理,如同山水畫中的斧劈皴,斧劈石因此而得名。有時因斧劈石的紋理稍有欠佳,可用刀刻方法加以修飾,以改善紋理,但此法很難掌握,稍有不當,人工痕跡就會過於明顯,因而失去自然。斧劈石多用於水盆式山水盆景,也可用於旱盆式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不能採用,因為斧劈石主要表現的是雄偉挺拔的山峰,險峻的峭壁,確有刺破青天之勢。斧劈石的造型手法有敲擊、鋸截、拼接和少量的雕琢方法。斧劈石也是主要的石料之一
英石,是石灰岩經過自然風化和長期的風雨、日光等的侵蝕而成的,多呈灰色、深灰色或淺灰色,有時還間以白色或淺綠色。質地堅硬,不吸水。一般都有自然的峰體形狀,表面凹凸的紋理自然逼真,表現的皴紋豐富而有變化,有巢狀、大皺、小皺等。英石也有觀賞面、正面與後面之分,觀賞面與正面皴紋應明顯自然,平坦無皴紋或不明顯或皴紋不自然者選作後面。紋理好的一面作觀賞面,觀賞面對著欣賞者。英石堅固耐久,不易損壞,因此也不可雕琢,因新剖面無或極少有自然的紋理。造型手法主要是採用鋸截或拼接方法。石材的好壞還是要看天然形狀,作者要先學會選材的本領。英石可用來製作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也可用作樹木盆景的點石
Ⅱ 小型假山瀑布如何製作
首先我們要了解做假山盆景,上水石是不是最合適的材料,不然我們及時選擇了上水石,也不一定能夠做出自己喜愛的盆景。很顯然,上水時確實是一種非常適合做假山盆景的材料,但是這種石頭也分為質地較軟和質地較硬的情況,不同的情況我們也要根據不同的方法來處理。 首先,我們要選擇好上水石的材質。根據軟硬的程度選擇的工具也不太一樣,如果質地較硬的上水石,我們則可以使用電鋸,平鎬頭等,如果是質地較軟的話,那麼我們則用普通的鋸子和一些矬子就行了。我們在製作之前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花盆,根據我們的花盤來進行材料的大小選擇。選擇好劃分之後,我們需要將上水石底部和邊緣進行粗略的處理下,把一些比較鋒利的地方先弄平滑。 然後把它做到花盆當中比劃一下,感覺大小合適之後再進行細致局部的處理,我們在選擇上水石的時候顏色不要區分得過於明顯,最好是一種顏色。在進行細致處理之前,先用水筆在上水時身上繪制一下外形這樣製作起來才不會沒有目標。 打磨好以後我們可以在盆底鋪一些青苔,在上水石上也可以加一些青苔,這樣我們的上水石盆景基本就製作完成了。
Ⅲ 附石盆景的分類
根據盆景環境分類
旱附石盆景:旱附石盆景的石料多為英德石等硬質石料。
水附石內盆景:水附石盆景的容石料多用吸水石。沙積石等。
根據樹石位置分類
紮根石洞附石盆景:在山石的布局過程中,確定好種植穴位置,或留在山石背面,或留在隱蔽的窪處。種植穴底需留有孔洞,以利排水。樹種多選耐陰、耐旱的小型植物。在山石背後栽植時,如果種植過淺,樹木栽種後每當澆水,水土會大量流失,樹木難以固定,這時,可在種植穴四周膠結一些金屬絲做成的鉤環,待樹木栽好後,在土面上蓋上青苔或棕皮,再用細鐵絲穿入鉤環纏繞以固定植株。
抱石附石盆景:這類盆景,山石要求造型美觀,觀賞性強。如果不去主根,也可將主根盤纏在山石上,有的山石沒有理想的溝槽,根系不便盤纏,可在山石上鑿溝,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棕絲或金屬絲固定,並將樹木和山石一起栽人土中,加強養護。以後每年換盆時,逐步露出山石。對隨山石而露出的根系進行修剪,剪去妨礙造型的根,適時去掉綁扎物,並對樹木上部進行處理。經過幾年的加工養護,樹根牢牢地附著於山石之上,與山石融為一體,就可上盆觀賞了。
Ⅳ 如何做好山石盆景
山石盆景是大自然美麗景物的濃縮,象雲霧潦繞的黃山奇景、碧波萬里的太湖風光,千百年青、奇、古、怪之樹,活潑可愛的珍稀動物等,都可以在小小盆景中通過藝術造型表現出來。
山石盆景的分類
山石盆景常見的有「水石盆景」、「水旱盆景」和「旱石盆景」三大類。水石盆景是盆中以水石為主,並有植物及小型玩具作點綴的盆景;水旱盆景是以山石、植物、水土為材料,盆內有土,也有水。水土之間用山石、水泥進行人工隔離。這樣,可以在盆景中再現自然界中陸地、有山水、有林木的自然景觀;旱石盆景是將山石放置在盆內,盆中全部盛土的一種造景法,按自然景色的要求,種植林木植物,點綴小玩具作配件。山石盆景除了上述三種類型外,近幾年又發展了「壁掛盆景」、「立屏盆景」和「供石」這幾類,這里就不作介紹。
山石盆景造型奇特,靈活多變使人百看不厭,如懸崖式:描摹了懸崖峭壁,危岩橫空,顯得莊重威武驚險偉奇;象形式:有的模仿成動物形的,如獅子、鸚鵡。有的塑造成人物形的,如母子情懷、回歸。也有的製作成植物形的,如菱角、竹筍等,這種象形式盆景在似象非象之間,使人猜測產生韻味;還有些盆景是以景物的點綴,使山石盆景的造型更優美、更詩情畫意,如有的盆景青山綠水,風帆點點;有的盆景山川突兀、綠草茵茵;還有的盆景高山流水,亭台樓閣。
總之,山石盆景無一是固定的模式,它只要符合自然規律,通過藝術加工,創作出具有欣賞價值的各種不同景觀就行。
山石盆景的製作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盆景製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盆 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盆內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藝術品,必須精心組合,仔細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組合造型時,要遵循幾個原則。 1、源於自然,創造意境。2、主次分明,相互顧盼。3、層次清晰,對比烘托。4、虛實相宜,似隱似現。5、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三)石料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切記: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3、膠合:膠合能起到盡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點:①幾塊石料的石質、紋理、顏色及氣勢都要相仿。②為了不影響石峰的吸水,應橫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點綴 小景點綴是為了達到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將蔭棚、或溫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長的青苔,用刀刮下,輕輕搓碎,然後用毛刷蘸碎苔點種於山峰的縫穴內,接著置於陰處並經常噴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滿石峰。 2、栽樹方法是:以「丈山尺樹」要求,選擇合適的樹種,並按照大自然的生長規律種植。石縫間宜植根系裸露、樹千彎曲、樹姿玲瓏的樹種,且枝細、葉小、根淺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種小型五針松、羅漢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細葉常綠草本來代替樹木。 3、擺件方法是:依形就勢,順其自然,巧妙地結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來表現風景意境。可參照國畫畫論中對風景建築及設施的位置來擺放。應注意:擺件大小,應掌握近大遠小,低大高小的透視原則。而數量,根據盆景主題、意境、規格等具體情況而酌定。
Ⅳ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我是@花房姑娘娟子,點贊,關注,最好是一鍵三連哦!
Ⅵ 如何養護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內種植植物,可以增強盆景真實感,協調重心,分隔層次,使盆景更有生命力。山水盆景的養護,主要是對盆中植物的養護。 山石上栽有五針松、羅漢松、杜鵑、山茶、蘭花、文竹等半陰性植物者,春夏秋三季應放在室外蔭棚內或樹蔭下養護。如果放在陽台或室內,只要中午陽光不直接照曬,通風良好也可以。由於山石盆景上的植物根系很淺,經不住暴曬,山上的青苔也怕日曬,因此放在室外有散光的遮蔭處或室內養護,可保持植物翠綠。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關鍵的一條是多給枝葉噴水,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濕度,這對生長在山石上的青苔也很有利。尤其是在乾燥多風季節更要注意噴水,特別對用不吸水石料所作盆景,更要經常對栽種植物的地方噴水。否則,會出現新枝幹尖、老枝焦邊現象。 山石上栽有米蘭、石榴、龍柏、六月雪等喜光植物的,春夏秋三季應擺在室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其中旱石盆景要每天多次向石山植物噴水,以保持濕潤;如系水石盆景則要及時向盆內添水,以保持水量均衡。由於盆水少,每半月應給植物根部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混合肥液,要堅持量少勤施的原則。 冬天山水盆景應放在室內向陽處,可適量減少澆水。如室內乾燥,以噴澆枝葉為主,保持土壤濕潤便可。這樣,既可防止植物受凍害,又可避免松軟山石凍裂。平時可澆一些剩茶水,養魚水,停止施肥。
Ⅶ 樹石盆景根據表現景觀有哪些分類
樹石盆景根據表現景觀的不同,分為旱盆景、水旱盆景、附石盆景等三類。
(1)旱專盆景:以屬植物、山石、土為素材,應用創作樹木盆景手法,因材制宜,按立意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點綴亭榭、牛馬、人物等各種擺件,在淺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旱盆景不同於樹木盆景,是旱地(地形、地貌)、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意境,幽境,如詩似畫。
(2)水旱盆景:以植物、山石、土為素材,分別應用創作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點綴亭榭、舟車、牛馬、人物等擺件,在淺盆中注水,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水面、旱地樹林、山石兼有之景觀。
(3)附石盆景:以植物、山石、土為素材,分別應用創作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將樹木的根系裸露,包附石縫或穿入石穴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在淺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
Ⅷ 什麼是全旱式樹石盆景
水旱式樹石盆景。全旱式樹石盆景又叫水旱式樹石盆景,水旱類樹石盆景是蘆橘樹木盆景與山水盆景相互結合的產物,可以這樣說,水旱類樹石盆景陪姿團是盆景特有的一種形式, 盆中的樹木造型均做成風吹式,所有樹枝都向一冊滾側飄拂,整體布局營造一種靜中有動的感覺。
Ⅸ 室內假山盆景如何擺放
室內假山盆景在有些朋友家中的裝飾物品中是不可缺少的。那麼室內假山盆景怎樣擺放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室內假山盆景擺放方法,一起來看看。
室內假山盆景擺放方法
1、假山擺放在西方
西方位,在此方位設假山為吉相。如能配合樹木,防止日曬就更加吉祥。
2、假山擺放在西北方位
西北方位,設置假山為大吉。當時,堂皇的格局還要配上樹木,才會產生家運昌隆的運氣。
3、假山擺放在東北方位
東北方位,設假山沒有關系。而西北的澤,是山的本命位置。高聳,屹立的山,會帶來穩定感,含有不屈
不撓的意思,做高一點比較好,意味著財產穩定,一家團結以及有好的繼承人。
4、假山擺放在北方方
北方位,這個方位設假山為吉相,地勢高一點也沒關系,適當的配合著樹木,會增加美觀。樹木不要太靠近房子,更不要開窗戶。
室內假山盆景護理方法
(一)澆水。假山盆景盆缽較淺,盛水少,水分蒸發快,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所以要經常灌水、換水、澆水,保持盆內不斷水,吸水石才能濕潤,有利於草木和青苔的生長。如在硬石上種植,更要保證水分供應。巨大型山水盆景的水泥盆底要留排水孔,平時用塞子堵上,換水沖洗時撥取塞子排去污水。山石和植物上要經常澆水,保持濕潤,使植物(包括青苔)能正常生長。有的山峰頂部常出現“白霜”狀附著物,使盆景減色,為防止其出現,澆水時除向盆內澆水外,還應適當把水緩慢澆在山峰頂部,直到盆內水滿為止。或經常向山景噴水:把山頂部的水鹼向下壓,其一,可沖掉植物葉面上的灰塵,保持葉片青翠美觀;其二,可沖走山石上的塵土,使山體顯得蒼潤、青苔嫩綠。澆水時要注意細、慢、勤、勻四個方面,若澆水太猛,則盆內無法蓄水,並且會把山石上的泥土沖走,所以澆水時應讓水從山頂緩慢順峰流入盆中。
(二)施肥。假山盆景上的草木根系置於有限土壤中,根系難以深入土中,又不便換土,為供應樹木生長所需營養,必須定期施肥。但施肥不能過量,宜用稀薄、無色無味的液肥,最好用豆餅、麻渣、豆類等泡水製成液肥來澆;有花果的植物可澆淘米水促進花果多生;還可用片肥、顆粒肥,但切忌過量。施液肥時以不流入盆中為宜,可分多次施。休眠期(冬季)不可施肥,以免抗寒力降低。此外,展覽及室內陳設時不施肥。
(三)修剪。假山盆景的樹木不是盆景的主體,只起襯托作用,不能讓其生長過大而破壞造型。因此,必須對樹木進行適當的修剪,主要是剪除過密枝、細弱病枝、乾枯枝和橫生枝,摘除過密過大葉片,使山水與樹木渾然一體。同時,應注意整形,使其具有最好的景觀效果和觀賞價值。
(四)遮蔭。假山盆景用盆比較淺,盛水少,山石上的洞穴一般不大,盛土量有限,山石上的草木根系較淺,經受不住強烈陽光的照射,尤其夏季和初秋,室外山水盆景應置於有遮擋的蔭涼處。例如:可放於其他樹木下、景牆北面或溫暖濕潤又可見散射光的地方。
(五)防寒。假山盆景植物根系較淺,抗寒能力較差,秋末初冬應及時採取防寒措施。最好置於溫暖濕潤和向陽的室內,但溫度不能太高,為利於山石上的草木和青苔越冬,室溫在10℃左右為佳,若山石上沒有植物,放在不結冰處即可。山水盆景置於-10℃或溫度更低處越冬,山石膠合處易凍裂。
(六)搬動。在搬動假山盆景時最好連盆一起搬,若山石太重,應拿山石底部,不可抓峰巒中上部橫置,以免折斷。動作要輕,以免損壞山腳坡地部分。
室內假山盆景的種植方法
1、假山盆景上栽有五針松、羅漢松、杜鵑、山茶、蘭花、文竹等半陰性植物者,春夏秋三季應放在室外蔭棚內或樹蔭下養護。如果放在陽台或室內,只要中午陽光不直接照曬,通風良好也可以。由於山石盆景上的植物根系很淺,經不住暴曬,山上的青苔也怕日曬,因此放在室外有散光的遮蔭處或室內養護,可保持植物翠綠。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關鍵的一條是多給枝葉噴水,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濕度,這對生長在山石上的青苔也很有利。尤其是在乾燥多風季節更要注意噴水,特別對用不吸水石料所作盆景,更要經常對栽種植物的地方噴水。否則,會出現新枝幹尖、老枝焦邊現象。
2、假山盆景上栽有米蘭、石榴、龍柏、六月雪等喜光植物的,春夏秋三季應擺在室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其中旱石盆景要每天多次向石山植物噴水,以保持濕潤;如系水石盆景則要及時向盆內添水,以保持水量均衡。由於盆水少,每半月應給植物根部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混合肥液,要堅持量少勤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