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盆景
⑴ 貴州風情(十三)-黃果樹瀑布 (盆景園)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 旅遊 達人)
黃果樹瀑布原名白水河瀑布,因當地遍布黃葛榕而改稱。黃果樹瀑布是中國大陸,也是亞洲第一大瀑布,且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可從上下、前後、左右、里外都能觀賞的瀑布。可360°不同視角來感受瀑布,有長134米可沿著瀑布的側面深入瀑布內部的水簾洞,能從洞內向外傾聽、觀賞、觸摸的瀑布,在內側感受黃果樹的壯觀。巨大瀑布墜入17米深的犀牛灘中,聲如巨雷,震人心靈。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有「素影空中飄匹練,寒聲天上落銀河」之稱。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後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故黃果樹瀑布景區雖有三個景區,但多數遊客必來參觀這個亞洲最大瀑布。
因十幾年前就來過,且此次來看過瀑高76米,寬80米的赤水大瀑布,其寬度略小於黃果樹瀑布,故對黃果樹瀑布並沒有太多企盼。故當我從陡坡塘景區走到黃果樹瀑布,反而是看到之前沒有看過的景觀,如瀑頂的白水河奔流,且可清楚看到此瀑為三疊瀑的景觀。上次來時直接走下坡到瀑布下方,並穿過水濂洞來感受瀑布的震撼。這樣壯觀瀑布內的水簾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是罕見的。此趟來雖有看到水濂洞入口,但棧道卻關閉,只能從景觀台來觀瀑。不過,也可感受到「嘩嘩」的水聲,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散。且只要是晴天,就會有一道彩虹劃過瀑布,在水霧中出現七色彩虹。
黃果樹瀑布在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達黃果樹時,河床出現一個大的縱坡裂谷形成黃果樹瀑布,水流經瀑布後向西繞行一個近似半圓的弧形,弦長500米,到達水沖下的螺絲灘頭,恢復由北向南的流向。水量大時,瀑布濺飛到一百多米高,水小時因瀑布受到石頭阻擋,而分成明顯的四條支瀑。從瀑方側方走到正前方觀瀑後,就進入荷花池與盆景園,可在此購買電動手扶梯的票到達瀑布的下方觀看。因剛才已在瀑布上方觀看到整個瀑布故未購票。事實上,購買的門票已包括瀑布門票,在此是買電動手扶梯的票,若不買也可走棧道到瀑布下方,瀑布高度78公尺,故上下棧道並不困難,上次來時並無電動扶梯,故就沖下去觀瀑,還被同行的長輩喊住說不要下去,否則待會上不來。那次覺得不到下方往上觀瀑不是就白來了,故不聽勸往下直沖且走過水廉洞,此次,卻沒往下沖,更貼近的來看豐水期的瀑布,而只留在上次還沒有建的盆景園游覽,深感後悔,觀瀑一定要貼近看才能感受瀑布的氣勢,雖然來過了,但還是值得再去感受。
對大多數遊客是趕往瀑布底端,故盆景園的遊客不多,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此駐足,但我確有充足時間在此品味盆景園的美,此園雖由人工打造,但卻極具觀賞價值。此園佔地40畝,園內展示著各種姿態各異的3000多盆珍奇盆景,在園中各處爭奇斗艷,競吐芬芳,陳列的盆景計有紫薇、銀杏、金彈子、榕樹、杜鵑等20多個品種。盆景園地處貴州西南部,海拔較低,極適宜亞熱帶植物生長。這里隨處可見仙人掌、白玉蘭等多肉植物及其它灌木喬木。且在南方植物園里常見的花木亦已在此安家。隆冬時節,黃果樹景區內依然綠樹成蔭,一派生機。除盆景園外,還有樓台亭榭布局的姑蘇園林所營造的荷花池。此外,盆景園除珍貴的盆栽外,還有許多珍貴的觀賞石,如靈壁石、太湖石等,或立或卧,且這些觀賞石皆相當大型與精美,可知景區投入不少經費建構此精緻的盆景園。黃果樹瀑布遊客如織,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營造此園,為大陸盆景園的翹楚,故來觀瀑若時間許可,此園值得一游。此園也有徐霞客塑像,這尊塑像通高4.85米,其中主像高2.35米,塑像旁有漢白玉碑文,塑像和碑文均建於1987年1月7日,即徐霞客誕生400周年之際。徐霞客是 歷史 上第一個用語言精準盛贊黃果樹瀑布的文人,天下第一瀑正是他的妙筆生花,才能使黃果樹大瀑布名揚天下,故立像與碑文來紀念。
⑵ 中國傳統插花有哪4種形式
傳統插花分為民間插花、寺觀插花、宮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類型。
主要容器為瓶、盤、碗、籃、缸、筒等六大類,由花材、容器、花插、幾架和墊板、配件等構成。主要流程為構思、構圖、花材與容器的選擇、花材修剪、固定、調整、陳設、賞析。其間包涵豐富的文化內涵、系統的插花理論、精湛的插花技藝與獨特的賞花方式。
中國傳統插花的顯著特點是花枝較少,選材時重視花枝的美妙姿態和精神風韻,喜用素雅高潔的花材,卻並不像西方插花那樣講究花朵一定要豐滿、碩大、色彩鮮艷。
造型時講究線條飄逸自然,構圖多為不對稱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過賓主、虛實、剛柔、疏密的對比與配合,輕描淡寫,清雅絕俗,以體現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諧美,悉心追求詩情畫意。
(2)弧形盆景擴展閱讀
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期間,經歷了漢代初始期、南北朝發展期、隋唐興盛期、宋代極盛期、元明成熟期、清後代衰落期等階段。
這種古老的藝術以群體傳承的方式,見證著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進程以及歷代風土民情的變遷。它早已成為民眾寄情花木、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裝點生活的重要載體。
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自隋唐時期始,中國傳統插花傳入日本,對日本花道的發展影響巨大。而其追求線條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創設、簡約環保的創作技法等,對近現代西方插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⑶ 室內盆景擺放風水
室內盆景擺放風水
室內盆景擺放風水,你知道的有什麼呢?想要發財就首先要知道自己家的風水好不好,家的風水不僅指的是大門的方向還跟廚房有關,還與家裡盆栽的擺放有關,現在分享室內盆景擺放風水知識。
室內盆景擺放風水1
室內植物盆栽擺放有講究
1、玄關
玄關擺放植物,綠化室內環境,增加生氣,令吉者更吉,凶者反凶為吉。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擺入在玄關的植物,宜以賞葉的常綠植物為主。例如鐵樹、發財樹、黃金葛及賞葉榕等等。而有刺的植物如仙人掌類及玫瑰、杜鵑等切勿放在玄關處,以免破壞那裡的風水。
2、客廳
客廳布局時應避免將雜亂的綠色植物或普通的觀賞花卉零散地擺設在客廳的窗檯、壁爐及電視機上等位置。謹慎選擇植物類型就可使室內改觀;如利用吊籃與蔓垂性植物,可以使過高的房間顯得低些;較低矮的房間則可利用形態整齊、筆直的植物,使室內顯得高些,葉小、枝條呈弧形伸展的植物,可使窄小的房間顯得寬闊。
3、卧室
在寬敞的卧室里,可選用站立式的大型盆栽:小一點的卧室,則可選擇吊掛式的盆栽;或將植物套上精美的套盆後擺放在窗檯或化妝台上。
室內盆景擺放風水2
一、榕樹盆景的風水作用
1、招財作用
在榕樹盆景的風水作用中,榕樹的葉片非常的肥大,把它放在家中有著吸納財氣的作用,放置在陽台最為合適,可以將外面的財氣引入家中,可以提高主人的財運,對於主人的事業有著很好的提升,並且它的綠葉也可以增添室內的升級,在環境方面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2、阻擋煞氣
榕樹盆景也有著很好的阻煞作用,放在客廳以及辦公室都非常不錯,放置在有沖煞的位置上有著更好的效果,對於室內風水氣場的.暢達與祥和有著非常好的幫助,對於主人的運勢提升非常的明顯,那麼在榕樹盆景的擺放建議上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呢。
3、健康運勢
榕樹的凈化空氣和磁場效果也十分的明顯,它的葉片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可以提升主人的健康運勢,並且它的植株十分的優美,在觀賞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讓主人賞心悅目,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上得到一個完美的釋放。
二、榕樹盆景的擺放建議
擺放位置建議
對於榕樹盆景的擺放建議而言,榕樹的擺放其實也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建議把榕樹盆景擺放在正東方向,因為正東方屬木,而木也屬於五行當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將其擺放在正東方,也是最好的選擇。
三、養殖注意事項
在知道了榕樹盆景的風水作用之後,我們養殖的榕樹盆景一定要美觀、健康,不能出現枯萎的現象,榕樹的養護也是非常簡單的,只要我們小心呵護,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枯萎的現象,一旦出現要立刻處理。
⑷ 插花藝術的插法分類與插花技巧
插花藝術的插法分類與插花技巧
明代的花藝專著《瓶史》里提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兩三種,高低疏密要如畫境布置方妙。」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插花藝術的插法分類與插花技巧,歡迎閱讀。
插花的插法分類與插花技巧:
主體插花 ——選一支最壯最美麗的花枝作主枝,突出中心,兩側各插一支不同花卉陪襯,要避免花枝排列整齊,主體花要突出,三支不要交叉,更不能將所有花枝束縛一起一次插入。如菊花配劍蘭,會顯得跌宕錯落,疏密有致,顏色和諧,相得益彰。縱使同一種花,也最好同時兼有花蕾、半開、盛開的花朵,以表現花開放程度的變化。所以采購鮮花前,就應有所考慮,有目的地去選購。剪取花枝時要在枝上留有一部分葉片,並將葉面污物清理干凈。枝條長短應根據花瓶高度而定,一般要遵循黃金分割的比例規律。
弧形插法 ——以三枝不同長短和不同方向的花支為基礎來插花。一般多用弧線凸形的插法,也有使弧線開成凹形的插法。
三角形插法 ——以主體花枝為中軸,左右對稱、角度平衡,顯出莊重整齊。這種插花富有禮節性。
盆景式插法 ——多根據花枝、花朵、花色的變化,在構思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安排,花枝不同,亦應「因材定型」,如單插梅花,花枝不要過多,枝條宜橫斜交錯,忌筆直,若配以松枝,紅綠相間則更具情趣。無論哪一種插法,都要使插花作品達到和諧、平衡和富於韻律。
插花花器的選擇技巧:
插花常用容器一般有花瓶和水盆兩類。其中陶瓷和玻璃花瓶色彩素雅,樣式新穎,長久盛水不易腐臭;塑料花瓶雖然質輕耐用,但畢竟缺少自然美,而且瓶水易腐。使用花瓶最好在瓶口設置井字架,以利花枝的固定。矮小的花枝宜用水盆,並應准備插花座。至於碗、碟、瓶、罐等生活器具,若精心選配花枝、巧妙利用,也一樣平添情趣。
此外,花瓶的顏色以雅淡為好,如果家裡只有深色的花瓶,就要插淺色的或是花朵細小的鮮花。
;⑸ 插花技巧和步驟
插花技巧和步驟
似乎什麼事情都講究技巧,所以插花也有一些小技巧。記牢了,插花難度又降低了。趕快收起來吧!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插花的步驟
(1)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為了延長水養時間,適合水中剪取)。
(2)固定:為了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進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處,按照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幹,十字交叉於瓶口處進行固定。專業插花,還要彩花插、花泥、鋁絲等工具進行固定。
(3)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後插葉,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插序應該是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花。
插花基本技巧
插花是一種藝術。明代的花藝專著《瓶史》里提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兩三種,高低疏密要如畫境布置方妙。」家庭插花的確是頗有一番講究的。
主體插花 ——選一支最壯最美麗的花枝作主枝,突出中心,兩側各插一支不同花卉陪襯,要避免花枝排列整齊,主體花要突出,三支不要交叉,更不能將所有花枝束縛一起一次插入。如菊花配劍蘭,會顯得跌宕錯落,疏密有致,顏色和諧,相得益彰。縱使同一種花,也最好同時兼有花蕾、半開、盛開的花朵,以表現花開放程度的變化。所以采購鮮花前,就應有所考慮,有目的地去選購。剪取花枝時要在枝上留有一部分葉片,並將葉面污物清理干凈。枝條長短應根據花瓶高度而定,一般要遵循黃金分割的比例規律。
弧形插法 ——以三枝不同長短和不同方向的花支為基礎來插花。一般多用弧線凸形的插法,也有使弧線開成凹形的插法。
三角形插法 ——以主體花枝為中軸,左右對稱、角度平衡,顯出莊重整齊。這種插花富有禮節性。
盆景式插法 ——多根據花枝、花朵、花色的變化,在構思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安排,花枝不同,亦應「因材定型」,如單插梅花,花枝不要過多,枝條宜橫斜交錯,忌筆直,若配以松枝,紅綠相間則更具情趣。無論哪一種插法,都要使插花作品達到和諧、平衡和富於韻律。
插花常用容器一般有花瓶和水盆兩類插花藝術 插花技巧和步驟插花藝術 插花技巧和步驟。其中陶瓷和玻璃花瓶色彩素雅,樣式新穎,長久盛水不易腐臭;塑料花瓶雖然質輕耐用,但畢竟缺少自然美,而且瓶水易腐。使用花瓶最好在瓶口設置井字架,以利花枝的固定。矮小的花枝宜用水盆,並應准備插花座。至於碗、碟、瓶、罐等生活器具,若精心選配花枝、巧妙利用,也一樣平添情趣。
插花保鮮技巧
1、瓶插花保鮮瓶插花剪枝法:每隔一兩天,用剪刀修剪插花的末端,使花枝斷面保持新鮮,可以使花枝的吸水功能保持良好狀態,延長插花壽命。瓶插花燒枝法:把花枝末端用火燒一下,使花枝末端2-3厘米處,變色後,及時浸入冷水中,再插 進花瓶,這種方法一方面可起到消毐新鮮傷口的作用,又可以增強吸水功能,適用於花枝莖較硬的鮮花,如梅花、桃花、薔薇花、芙蓉花、白蘭花等。
2、瓶插花燙枝法:把花枝末端2-3厘米放進開水中浸燙約2分鍾後,立即把它浸到冷水中,再插 進花瓶,這種方法適用於花枝莖質較柔軟的鮮花。例如鬱金香、大麗花、牡丹花等。
3、瓶插花浸鹽水法:先在瓶中加少許食鹽攪拌均勻後,再把鮮花插 進去,這種方法適用於喜鹼性的山茶花、水仙花等。瓶插花浸糖水法:在插花前先在瓶內水中加少許白糖,攪拌均勻後,再把鮮花插 進去。這種方法適用於富含糖質的百合花、桔梗花等一類鮮花。
4、瓶插花塗薄菏晶法:在插花前,先在花枝末端剪口處,塗上薄荷晶,再插 進瓶中,這種方法最適用於秋菊花等。
山茶花:插入淡鹽水中,可以殺菌,讓花期延長。
鬱金香:數枝扎束,外卷報紙再插入瓶中,花瓶中不用加水插花藝術。
水仙花:插養在濃度為千分之一的淡鹽水中,可保持花形。
百合花:插入糖水中,可以保持百合花的甜香感覺。
薔薇花:其剪口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在其剪口處用火燙一下,再插入瓶中。
杜鵑花:切口用錘擊扁,然後在水中浸2個小時,可保鮮相當長時間。
牡丹花:先用熱水浸切口,然後再插入冷水中。
梅花:剪口切成十字形,浸入水中,可以促進花朵對養料的吸收。
秋菊花:在其剪口處塗上少許薄荷溶液,可以殺菌。
蓮花:折下後用泥塞住氣孔,再插入淡鹽水中。
白蘭花 :晚上用濕布包裹,白天揭開,可使花的凋謝時間推遲2-3天。
芙蓉花 :先插入熱水中一二分鍾,再插入涼水中。
大麗花 :剪口浸入熱水中片刻,再插入冷水中。
梔子花 :在水中加1-2滴鮮肉汁。
菊花 :在養菊花的清水中加入微量的尿素或土壤浸出液(肥泥土加入攪拌後過濾而成的液),可使瓶插菊花長達30天才凋謝,比用一般清水可延長十多天。
插花是一種藝術。明代的花藝專著《瓶史》里提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兩三種,高低疏密要如畫境布置方妙。」家庭插花的確是頗有一番講究的`。
主體插花 ——選一支最壯最美麗的花枝作主枝,突出中心,兩側各插一支不同花卉陪襯,要避免花枝排列整齊,主體花要突出,三支不要交叉,更不能將所有花枝束縛一起一次插入。如菊花配劍蘭,會顯得跌宕錯落,疏密有致,顏色和諧,相得益彰。縱使同一種花,也最好同時兼有花蕾、半開、盛開的花朵,以表現花開放程度的變化。所以采購鮮花前,就應有所考慮,有目的地去選購。剪取花枝時要在枝上留有一部分葉片,並將葉面污物清理干凈。枝條長短應根據花瓶高度而定,一般要遵循黃金分割的比例規律插花藝術 插花技巧和步驟插花藝術。
弧形插法 ——以三枝不同長短和不同方向的花支為基礎來插花。一般多用弧線凸形的插法,也有使弧線開成凹形的插法。
三角形插法 ——以主體花枝為中軸,左右對稱、角度平衡,顯出莊重整齊。這種插花富有禮節性。
盆景式插法 ——多根據花枝、花朵、花色的變化,在構思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安排,花枝不同,亦應「因材定型」,如單插梅花,花枝不要過多,枝條宜橫斜交錯,忌筆直,若配以松枝,紅綠相間則更具情趣。無論哪一種插法,都要使插花作品達到和諧、平衡和富於韻律插花常用容器一般有花瓶和水盆兩類。其中陶瓷和玻璃花瓶色彩素雅,樣式新穎,長久盛水不易腐臭;塑料花瓶雖然質輕耐用,但畢竟缺少自然美,而且瓶水易腐。使用花瓶最好在瓶口設置井字架,以利花枝的固定。矮小的花枝宜用水盆,並應准備插花座。至於碗、碟、瓶、罐等生活器具,若精心選配花枝、巧妙利用,也一樣平添情趣。
;⑹ 川派盆景的規則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規則式與自然式兩 種形式。以規則式為主,因為它是川派盆景藝術的代表。規則式講究「身法」,所謂「身法」就是蟠縛主幹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藝術的主要特色。和揚派盆景一樣,自幼培養以蟠扎技藝 見長,表現了川派盆景嚴謹、奇雄的風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規則式主幹有十種表現形式(身法)。
①掉拐法先選擇從未蟠扎過的小樹,帶土掘起,斜栽於盆 中,傾斜角度大約在300~40。之間。斜栽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蟠 縛第一個彎子。如果樹向右斜栽,則第一個彎子蟠向左邊。若樹 1日左斜栽,則第一個彎子向右邊。第二彎是全株的主要彎子。如 樹梢向東方傾斜,第一彎則將樹梢蟠向西方。此時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對南方而站立,第二彎將指向西方的樹梢掉轉頭指向北力,第二彎的彎內面向作者,這是正面對著作者;相反,將樹梢 轉向南方,則彎背對著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彎子背面。這就是將 第一彎橫拐成第二彎,「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二彎有兩種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一對,一株彎內向著作者,一株彎背向 著作者。陳設在門廳兩側。第三彎是再將第二個彎子拐回來。四彎、五彎是來回彎曲,五彎做成頂片,有時還再加一個六彎做成 頂片。習慣蟠成五個彎子,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彎、二拐、三 出、四回、五鎮頂,或稱一彎、二拐、三懷、四抱、五照足。鎮 頂和照足都是做成頂片的意思,並且要求頂片和干基部(足)在一條與地面的垂直線上。
造型完畢後,從正面看,可以看見第一個彎子和第二個彎的一部分,三彎以上看不見了,是一段直干。所以稱「一彎大,二 彎小,三彎、四彎看不到」。由側面看,第一個彎子看不到,是 一段直線條,第二個彎子可見一部分,第三個以上的彎子全部可 以看見。此種形式在主幹蟠曲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運用了露藏關系,從正面轉側面,各個彎子漸隱 漸現,隱現交替,不論站那一面,都不可能見到所有的彎子,確 實使人有一種變化莫測的感覺。
②對拐法又稱正身拐,主幹在同一立面上來回彎曲。彎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漸變小,無帶子。從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彎 子,在側面看不到彎子。此式適合於陳設門、廳兩側,左右各 一,頗為壯觀。
③滾龍抱柱法又稱螺旋彎。第一彎與第二彎的蟠曲方法與 掉拐相同,第三個彎子以上是盤旋麗上,經過蟠縛,主幹呈螺旋狀,如古代宮殿中龍柱形狀,故稱滾龍抱柱。又如旋卷的螺體,故又稱螺旋彎。
④方拐法又稱漢文彎,此形與對拐相似,只是對拐的彎子呈弧形,而方拐的彎子是方的「弓」字形。流傳於川西郫縣、灌縣、彭縣、新繁等縣。此型多用垂絲海棠、紫薇兩個樹種。蟠縛時,先在主幹兩側各立小竹竿一根,再扎以橫的小竹竿,紮成方格形。待嫩梢長到適當的時候,將嫩梢捆縛到方格上,並使嫩梢的轉角成為直角,形成方格狀的彎子。因為嫩梢不易斷裂,成型需要10—20年時間,費工較多。但形態別具一格,還是會給人 以一種新的藝術感受。
⑸三彎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莖基部(足)起向上,如對拐法一樣.蟠扎九個彎子至頂端。再在與九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三個大彎子,三個大彎子形成正面,九個小彎子是側面。故稱三彎 九倒拐。樹種有羅漢松、垂絲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於川西重慶、大邑、溫江、灌縣等地。
⑥大彎垂枝法先將主幹蟠藍成一個大彎子,將大彎頂部以 上的主幹剪去,留下的彎子上的枝條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彎背上。靠近彎頂處有可以蟠成後足盤的枝條也可留下不剪。此後足盤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三個以上的枝盤,否則這個枝條也不要留下,用巴接(一種高接法)法接一枝條作後足盤。前足盤用倒接巴接法,在大彎的彎內頂部,後足盤枝條上一點的部位,倒接一枝條,蟠成前足盤,促其下垂,其上需蟠三至五個枝盤。大 彎頂部也巴接一枝條做成頂及四至五個枝盤。此法技術性強、難度大、時間長、用工多。蟠縛一株,需用四株,即主幹大彎一株,前足盤、後足盤、頂部巴接各一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六方形花台內,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動勢較強,垂枝倒 掛。
⑦接彎掉拐法又稱逗身掉拐法,先將樹干自40~50厘米 高處截去,大樹可高一些,小樹要低一些。掘起斜栽,傾斜度50度--70度為宜(與地面的夾角)。待新枝萌發後,選一粗壯枝條蟠 作主幹的延伸,最好在主幹上,選一側枝作前足盤,再選一後足盤和一個帶子。主幹蟠縛近視三彎九倒拐。頂部與掉拐的上部相同,因此稱接彎掉拐。上半彎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稱逗身掉拐法。此法適用於樹干不能蟠成彎子,或雖能蟠成彎子,但缺少枝 條的樁頭,此造型別具一格。
⑧逗身照蔸法又稱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選擇沒有主 乾的樹蔸,掘起,根據樹形栽植。待萌發新枝後,選二三根生長 位置合適的粗壯枝條蟠為主幹。選兩根枝條的一主一輔,選三根 枝條的一主二輔。主幹蟠三至四個彎子,副干兩至三個彎子。樹 蔸似山,主副於則是山上之小樹。
⑨直身逗頂法又稱直干接頭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適用於 大中型樹樁。主幹不宜彎曲,乾的基部具有能蟠縛成三層以上枝 盤的枝條。截去頂端,選留主幹延伸的枝頭要具有兩至三個可蟠 紮成枝盤的枝條。
⑩巧借法又稱綜合法,主幹一部分似掉拐法或對拐法,或 滾龍抱柱法,或主幹某一段為直干處理。此法根據樹木的形態特 點。至於選擇何種造型,要靈活自由,以畫面的需要為准。這也 是一種有趣的造型方法。
⑶規則式出枝(枝盤)的形式
由上面所述不難看出,川派樹木盆景規則式造型是以主幹的 形態來區分和命名的。但是不同的造型形式,出枝也不~樣,也 就是配以不同的「枝盤」。川派盆景規則式出枝形式主要分平枝、滾枝、半平半滾三個類型。
⑴平枝式
①平枝式「出枝」亦稱側枝,也叫「枝盤」,屬於樹木盆
景中的「枝片」。每一出枝必須做到無拱翹,分枝排列均勻,形 如葉脈。初期為卵形或狹卵形,數年後枝葉增多,即成闊卵形、 扇形、圓扇形。每一出枝即為一枝盤,又稱「平盤」。每株通常 蟠10—14個枝盤,也就是前後各5。7盤(從觀賞面看是左右出
枝),屬左右分枝類型。處於最下部著生在彎背的第一出枝稱後
足盤,第二出枝位於彎內稱前足盤。後足盤以上的出枝,習慣上 稱二盤、三盤、四盤……七盤。位於樹頂的一盤出枝稱頂盤,各 個出枝之間的距離,不論在主幹上著生的位置遠近,均以枝盤的 末端之間的距離為准,同一植株各枝盤之間的距離應相等或接近 相等。若在應蟠出枝的部位缺少枝條,形成了空虛部位,此時可 借上方粗壯的長枝,使其延伸下垂增加一枝盤,以填補畫面中空 白之處,此枝稱「飛枝」。此手法不僅使畫面平衡,而且十分美 觀(圖4 22、圖4 23)。
⑶規則式出枝(枝盤)的形式 由上面所述不難看出,川派樹木盆景規則式造型是以主幹的 形態來區分和命名的。但是不同的造型形式,出枝也不~樣,也 就是配以不同的「枝盤」。川派盆景規則式出枝形式主要分平枝、滾枝、半平半滾三個類型。 ⑴平枝式 ①平枝式「出枝」亦稱側枝,也叫「枝盤」,屬於樹木盆 景中的「枝片」。每一出枝必須做到無拱翹,分枝排列均勻,形 如葉脈。初期為卵形或狹卵形,數年後枝葉增多,即成闊卵形、 扇形、圓扇形。每一出枝即為一枝盤,又稱「平盤」。每株通常 蟠10—14個枝盤,也就是前後各5。7盤(從觀賞面看是左右出 枝),屬左右分枝類型。處於最下部著生在彎背的第一出枝稱後 足盤,第二出枝位於彎內稱前足盤。後足盤以上的出枝,習慣上 稱二盤、三盤、四盤……七盤。位於樹頂的一盤出枝稱頂盤,各 個出枝之間的距離,不論在主幹上著生的位置遠近,均以枝盤的 末端之間的距離為准,同一植株各枝盤之間的距離應相等或接近 相等。若在應蟠出枝的部位缺少枝條,形成了空虛部位,此時可 借上方粗壯的長枝,使其延伸下垂增加一枝盤,以填補畫面中空 白之處,此枝稱「飛枝」。此手法不僅使畫面平衡,而且十分美 觀(圖4 22、圖4 23)。
②花枝平枝式此式除將 過於稠密枝條剪去外,基本上 是「見枝蟠枝」。不僅左右出 枝,而且可以前後出枝,屬樹 分四類類型。枝盤交錯,層次 緊密,尚可在同一發枝處齊皤 三、四枝盤,其枝盤的蟠扎方 法與平枝式一樣。下部枝盤長 大一些,向上漸漸減小。此式 適用於掉拐法、接彎樣拐法、 滾龍抱柱法。全株枝盤要疏密 均勻。
圖4—23枝盤平面圖 1初蟠後的枝盤2老樹枝盤 ⑵滾枝式又分大滾枝式與小滾枝式兩種,通常根據傳統 的習慣和樹木的特性,不同的樹種採用不同的枝式。 小滾枝型:此種形式的蟠扎方法基本上與花枝平枝式相似,見枝蟠枝,所不同的是這種形式有立彎、斜彎和回曲三種枝。樹 頂為尖頂形,主幹頂端不蟠枝盤。此型蟠成的枝盤組合成一個圓 錐形樹冠。從上往下俯視為橢圓形,整個樹冠連成一個枝片。 立彎枝是將主幹或枝盤上的枝條,向上蟠扎,使之與主幹並 立,填補主幹上沒有枝的空處。立彎與主幹並列,猶如副干,在 樹冠空虛部位蟠扎枝盤。 斜彎枝是將著生在枝盤上的向上生長的直立短枝與向下生長 的短枝,往旁邊蟠一至兩個彎子。由於彎子傾斜,所以稱斜彎 枝。又因彎子如懸掛的弓,故又稱掛弓枝。 回曲枝是在出枝蟠曲時,在出枝附近發生空缺,可將此枝條 蟠曲回去,填補空白,這彎曲回去的枝條叫回曲枝。 此型的要求是各出枝間的排列均勻或基本均勻,多餘的枝條 可以剪除,適用於觀花的樹種,如蠟梅、桃花、梅花、櫻花、榆 葉梅、郁李等。 大滾枝型:此型的主幹處理,用掉拐法與滾龍抱柱法。枝法 是見枝蟠枝,所有的枝條均不剪除,所有的枝條都要蟠完。蟠枝 時彎欹自由,主要是填平補齊,哪裡缺就往哪裡蟠。上、下、 左、右均可蟠枝。唯一要求是樹冠是一個枝葉均勻分布,沒有空 缺的圓錐形。葉的正面和枝的頂端只能向外,不能向內。從上向 下俯視為橢圓形。 此式適用於常綠闊葉樹種和枝頂開花的樹種。如杜鵑、山茶 花、桂花等。亦可一盆兩花或三花合栽,使其枝條交錯蟠扎。如 杜鵑花、白杜鵑、疏節夏花杜鵑三花合栽;紅、白、粉三色山茶 花及丹桂、金桂、四季桂的合並,就會顯得更加五彩繽紛(圖 4—24)。 ⑶半平半滾式此式又稱代平代滾式,是介於平枝與滾枝 之間,為一種綜合性的形式。蟠扎時採用花枝平枝式與滾枝式小 滾枝型的扎法,不同之處是不蟠回曲枝和連續幾個彎子的立彎 枝,或偶爾蟠立彎枝。適用於此式的樹種有垂絲海棠、西府海 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海棠等(圖4—25)。 圖4—24滾枝式 圖4—25半平半滾式 川派規則式樹木盆景的剪扎方法,全部采棕絲扎法,稱為 「絲法」。絲法又有「雙絲」與「單絲」之分,成都多採用雙絲 法,重慶則採用單絲法。 川派自然式樹木盆景,取法自然,造型形式自由,不拘格 律,講究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統一。此式有直立式、斜立式、平卧 式、懸崖式和其他形式等。
⑺ 如何養護盆栽柏樹種植的方法
柏樹全年適宜觀賞。那麼,柏樹盆景怎麼養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栽柏樹盆景養護 方法 ,一起來看看。
盆栽柏樹盆景養護方法
放置場所:真柏宜置於空氣濕潤、陽光充足之處。冬季可置於室內越冬,盛夏須注意遮蔭,防止烈日灼曬。
澆水:柏類宜保持盆土水分充足,但不可積水。平時宜經常在枝葉上噴水,可促進健壯生長,葉色翠綠。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施肥:宜用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或有機肥,每年3-5月份施用2-3次,秋季可在盆中放置腐熟的餅肥屑。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修剪:柏類不耐修剪,但可剪去頂尖部以促生側枝。一般在春季抽生新枝葉時,及時修短,以保持樹冠濃密。嫩枝梢不宜用剪刀切除,可用手指掐摘之,以防傷口呈銹色而影響美觀。若需整修大枝條,則宜在休眠期進行。
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翻盆:柏類宜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份,秋季亦可。翻盆時將根部進行適當修剪整理,去掉1B3-1B2舊土,換以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礱糠灰(即炭化“存性”的稻殼灰,呈黑色)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柏類的病害主要有銹病,蟲害主要有蜘蛛,危害相當嚴重,須及時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鋪地柏。
柏樹盆景的製作方法(1)材料選擇:柏樹盆景材料的來源,一是採用播種法,從幼苗開始進行培育造型。由於小苗耐移植,易造型,可以按設計要求,逐漸進行加工,整型。雖然時間漫長,但製作的盆景比較理想。另一種方法是從野外移植。在自然界中有些老的柏樹樁,經過數年風吹雨打、雷擊及動物或人為的破壞,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斷裂,有的中空,有的懸根,有的枯乾,這些都是製作盆景的理想材料。柏樹根系發達,尤其是須根豐富,移植時,可先斷其主根,保留須根。地上部分要短截枝幹,並剪除簇生於枝幹上的雜亂枝葉,以及稈長枝、並列枝,注意保留枯乾。因柏樹生長較慢,要盡量多保留枝條。移植時間以初冬以後和早春尚未萌發之前為宜。移植時要帶土球,保護根系。無法帶土球時,要盡力保證須根完整,並採用噴水、遮蔭 措施 ,要盡快栽種,減少離土時間。裸根移植可在雨季進行。
(2)審樹定勢:柏樹不畏嚴寒,雪打冰凍,依然翠綠如常,故有松柏長青的贊譽。柏樹盆景的製作,多突出其蒼勁挺拔,氣勢雄偉的特點。有的古柏皮層已經剝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葉繁茂,雄姿不衰,這樣的古柏可以製作成枯乾式。有的樹干自然傾斜,樹皮斑駁極富蒼古之氣,可製作斜乾式,並可根據枝乾的狀況確定獨株或雙干。有的古柏生長在山崖,山澗或石縫之中,樹干從根頸部呈大幅度彎曲,似飛瀑直下,氣勢磅礴,可以製作成懸崖式。有的柏樁枝幹盤曲,左彎右旋,勢若游龍,形態奇特,自然,可以製作卧乾式或蟠乾式。有的根系外露或懸提,老根縱橫,可以製作露根式盆景。總之,要根據柏樁的自然形態,順其形勢,奪其神韻,突出其性靈。
(3)修剪定型:柏樹由於生長緩慢,一般不作重剪,多採用以培養為主,結合修剪調整的方法,使其具有自然神態,而又不呆板,生硬。柏樹古樁具有旋轉扭曲的特點,具有天然的韻律,獨特的風姿。所以柏樁造型不採用旋扎方法,使樹干形成螺旋式縱裂,呈現出優雅的弧形曲線。有的樹樁的枝乾和根枯朽,肅蝕,可以因勢利導,隨類賦形,並適當進行人工雕琢,達到順其自然,而又勝於自然的效果。新挖的樹樁,枝條比較雜長,過密的枝條,保留下垂及樹冠下部枝條,抑制強枝,使主幹與側枝結構緊湊,分布自然,並可採用傳統的綁扎,吊拉技術,按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加工。
柏樹盆栽養植方法1、苗期管理: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一般播種後10天左右開始發芽出土,20天左右為出苗盛期,場圃發芽率可達70%—80%。為利於種子發芽出土,經常保持種子層土壤濕潤,播種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過分乾燥,最好不澆蒙頭水以免降低地溫和造成表層土壤板結,不利於出苗。
2、幼苗出土後,要設專人看雀。幼苗出齊後,立即噴灑0。5%—1%波爾多液,以後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灑3—4次可預防立枯病發生。
3、幼苗生長期要適當控制灌水,以促進根系生長發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後恰處於雨季之前的高溫乾旱時期,氣溫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時灌溉,適當增加灌水次數,灌溉量也逐漸增多,根據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次灌透為原則,採用噴灌或側方灌水為宜。進入雨季後減少灌溉,並應注意排水防澇,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侵入。
4、苗木速生期結合灌溉進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銨2—3次,每次畝施硫酸銨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間隔半個月後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糞尿追施。每次追肥後必須及時澆水沖洗凈,以防燒傷苗木。
>>>下一頁更多精彩“柏樹盆景的 種植 方法”⑻ 附石盆景是如何製作的需要准備些樹木素材可以具體教一教嗎
盆景流派和種類有很多,地域性也很有影響,但有一個盆景造型的分支,卻深受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一盆盆景里,樹木的枝幹、根莖緊緊的依偎在一些奇趣的石頭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古樸又雅緻,情趣盎然。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抱石盆景,抱石盆景的製作分類有很多,這里要解說的是石頭抱樹,樹抱石頭,提根附石等三種。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抱石盆景除了這3種基礎分類,還有很多的細化分類,按照盆景里的樹木和石頭來說,如果盆景里的樹木比石頭大,以樹木為主,那還是樹木盆景;如果石頭為主,那就是山水盆景。按照抱石盆景里是否有水,還分為旱式和水式等等,這里就不多說了,記得給娟子點贊、關注哦!
⑼ 柏樹盆景簡單的製作步驟
柏樹為一般對於柏類植物的統稱,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也適合製作盆景,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柏樹盆景製作步驟吧!
柏樹盆景製作步驟
材料選擇
1、柏樹盆景材料的來源,一是採用播種法,從幼苗開始進行培育造型。由於小苗耐移植,易造型,可以按設計要求,逐漸進行加工,整型。雖然時間漫長,但製作的盆景比較理想。另一種方法是從野外挖掘。
2、在自然界中有些老的柏樹樁,經過數年風吹雨打。雷擊有及動物或人為的破壞,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斷裂,有的中空,有的懸根,有的枯乾,這些都是製作盆景的理想材料。柏樹根系發達,尤其是須根豐富,挖掘時,可先斷其主根,保留須根。地上部分要短截枝幹,並前剪除簇生於枝幹上的雜亂枝葉,以及稈長枝,並列枝,注意保留枯乾。
3、因柏樹生長較慢,要盡量多保留枝條。挖掘時間以初冬以後和早春尚未萌發之前為宜。移植時要帶土球,保護根系。無法帶土球時,要盡力保證須根完整,並採用噴水,遮蔭措施,要盡快上盆,減少離土時間。裸根移植可在雨季進行。
審樹定勢
1、柏樹不畏嚴寒,雪打冰凍,依然悴綠如常,故有松柏長青的贊譽。柏樹盆景的製作,多突出其蒼勁挺拔,氣勢雄偉的特點。有的古柏皮層已經剝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葉繁茂,雄姿不衰,這樣的古柏可以製作成枯乾式。
2、有的樹干自然傾斜,樹皮斑駁極富蒼古之氣,可製作斜乾式,並可根據枝乾的狀況確定獨株或雙干。
3、有的古柏生長在山崖,山澗或石縫之中,樹干從根頸部呈大幅度彎曲,似飛瀑直下,氣勢磅礴,可以製作成懸崖式。
4、有的柏樁枝幹盤曲,左彎右旋,勢若游龍,形態奇特,自然,可以製作卧乾式或蟠乾式。有的根系外露或懸提,老根縱橫,可以製作露根式盆景。總之,要根據柏樁的自然形態,順其形勢,奪其神韻,突出其性靈。
修剪定型
1、柏樹由於生長緩慢,一般不作重剪,多採用以培養為主,結合修剪調整的方法,使其具有自然神態,而又不呆板,生硬。
2、柏樹古樁具有旋轉扭曲的特點,具有天然的韻律,獨特的風姿。所以柏樁造型不採用旋扎方法,使樹干形成螺旋式縱裂,呈現出優雅的弧形曲線。
3、有的樹樁的枝乾和根枯朽,肅蝕,可以因勢利導,隨類賦形,並適當進行人工雕琢,達到順其自然,而又勝於自然的效果。
4、新挖的樹樁,枝條比較雜長,過密的枝條,保留下垂及樹冠下部枝條,抑制強枝,使主幹與側枝結構緊湊,分布自然,並可採用傳統的綁扎,吊拉技術,按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加工。
柏樹盆景修剪注意事項
其實柏樹是一種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的樹種,所以在修剪方面是非常簡單的。一般為了更好地保持柏樹盆景的形狀,大家不需要做重剪工作,用修剪調整的方法就可以了。天然的柏樹就具有較好的形狀,所以在修剪的時候可以根據它的自然狀態進行修剪,盡量保持其本身的獨特風姿,剪去樹身多餘的枯枝黃葉就可以了,這樣修剪出來的柏樹盆景經過了適當的人工雕琢,既具有了自然的魅力,又富有人工創造的魅力,效果就更好了。
柏樹病蟲防治
1、側柏大蚜
①利用天敵:如七星瓢蟲、異色瓢蟲、日光蜂、蚜小蜂、大灰食蚜蠅、草蛉和食蚜虻等。春季發生不嚴重時,盡量不打葯劑,可噴清水沖刷蟲體,以保護日後的天敵繁殖與發展。
②葯劑防治:發生嚴重時,噴施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或20%康福多濃可溶劑5000倍液。每年發生約20代,體形較大,全年為害。防治可採用1.2%苦煙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亦可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
2、側柏紅蜘蛛
①在不影響樹木生長和觀賞的情況下,可噴清水沖洗或噴0.1~0.3度的石硫合劑清洗。
②將葯粒均勻撒在溝底,並覆土澆足水。或在彎形溝內(或開墩)澆灌100倍的40%氧化樂果乳油,干徑每厘米澆2~3公斤,滲完後封墩,葯效期長,效果好,且不污染空氣,不傷天敵,噴灑用800倍的20%三氯殺蟎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蟎特乳油等殺蟎劑。噴葯時一定抓住初發期,噴灑要均勻,力爭每年5月初噴一次,10月初噴一次,即能基本控制蟎害。
3、側柏葉凋病
①秋、冬季清掃樹下病葉燒毀,染來源。消滅過冬病菌,減少第一次侵。
②在5~8月份,每兩周噴1次1:1:100的波爾多液預防,特別注意嚴格控制初侵染,發現初侵染發病中心,要進行封鎖,防止蔓延。
③過密的柏樹林要適當進行疏伐,使林內通風透光,減少發病條件。
4、側柏毛蟲
①農業防治:加強林木管理,適時、及時修剪和伐除,在該蟲越冬期環剝樹皮,集中燒毀,並可在幼蟲大發生時進行人工捕捉。
②物理防治:根據成蟲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
③生物防治:此蟲天敵種類多,發生量不大時盡量不用化防,注意保護天敵,如釋放寄生蜂等。
④化學防治:幼蟲密度大時,宜早治,使用飛機低容量噴灑25%滅幼脲3號防治幼蟲,每畝用葯23~45克,噴液量10.5千克,防治效果可達98%,飛機防治要在晴天、三級以下風力的條件下進行,人工噴灑25%滅幼脲3號,1:1500倍液可防治幼蟲,效果可達90%以上,一般防治應在2~4齡期進行,根據需要可以加少量菊酯類農葯。
猜你喜歡:
1. 柏樹盆景的種植方法
2. 如何養護盆栽柏樹種植的方法
3. 如何製作迎春花盆景
4. 盆栽柏樹盆景如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