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盆景
㈠ 近期想買個相機,主要用於拍攝盆景、花草樹木和家用拍照;請業內人士推薦下;
你想買多啥價位的?
你的要求一半的家用機都能勝任,關鍵是你要掌握好光線。學習一下攝影的知識。
推薦佳能g10
㈡ 盆景手機拍照自動設計的軟體有沒
雖然目前手機軟體功能日益強大,種類頗多,但是也不是什麼都有軟體的,貌似這樣的自動設計的軟體還沒有發現
㈢ 如何拍攝盆景作品
此外,還需要一架穩定的三腳架和快門線,以增加相機的穩定性,使作品焦點瓷實,具有較高的清晰度。還應該准備合適的背景布,要求平展無摺痕,無污跡,色彩淡雅,顏色以白、淺灰、淺藍、黑等為佳。不宜用顏色過於鮮艷的紅色,以免有喧賓奪主之感,綠色由於與大多數植物的葉色接近,也不宜採用。選擇背景時還要注意,如果植物是深色的要選擇淺色背景,而淺色的植物應選擇深色背景,總之,背景的顏色要與主體盆景的顏色有所區別。若沒有背景布,還可用干凈的白牆做背景,效果也不錯。
盆景的最佳拍攝季節因樹種而異,觀花、觀果類盆景應在花期或果實成熟時拍攝;常綠樹種宜在生長期拍攝;落葉植物則可在新葉剛長出後或生長季節拍攝;而某些骨架優美的盆景多在落葉後或新芽萌動時拍攝;有些樹種的盆景一年四季各有特點,都能拍攝,如石榴盆景春季新葉紅暈鮮亮,夏季紅花似火,秋季碩果滿枝,冬季落葉後,枝幹蒼勁虯曲,富於變化,拍攝時要注意各個季節的不同特徵。拍攝盆景多採用自然光,室內室外皆可進行,以薄雲遮日的多雲天為佳,此時光線強度適中,反差小,能夠表現植物的細部。天氣晴朗時拍攝要注意光線的均勻性,避免光線明暗對比過強,否則會造成強光部分曝光過度,陰影部分曝光不足,使亮部發白,暗部發黑,沒有中間層次。陰天及小雨天的散射光自然柔和,也可以進行拍攝,但要注意稍微增加一級曝光,以使畫面明快。光位可用側光、側逆光,盡量少用順光和閃光燈,否則會使畫面發白,缺乏層次。逆光能夠很好地表現盆景的輪廓,但其光比過大,會導致主體曝光不足,畫面晦暗,不能表現其細節,可用反光板等設備進行補光,並注意不要讓陽光照射到鏡頭上,以免在畫面上形成「光暈」。
拍攝前應對盆景做適當修剪整形,剪除影響樹形的枝、芽,根據需要在盆面擺上配件、奇石等,用潔凈的布將盆擦乾凈。要根據盆景造型選擇拍攝角度,注意左右、前後的位置,既可從正面拍攝,也可從側面拍攝,甚至從後面拍攝。並注意相機的高低位置,一般來講,普通的樹樁盆景可用平視的角度拍攝,懸崖式盆景則適宜用仰視的角度拍攝,而山水盆景常從俯視的角度拍攝。構圖時應根據盆景的造型選擇橫幅或豎幅,注意盆景的完整性,不光要把植物、山石等主體拍全,還要將盆拍上。
在盆景展覽時,作品是不讓隨意搬動的,應盡量用原有的環境進行拍攝,可用顏色純凈的展板做背景,也可用純色的布做背景。若光位不適宜拍攝,可等待一段時間再拍攝。
㈣ 花卉攝影有什麼拍攝技巧
導語:花卉攝影在技法上有許多特殊的要求,與人像、風光攝影有很多不同之處。那麼花卉攝影有什麼拍攝技巧呢?下面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花卉攝影有什麼拍攝技巧
攝影藝術中的花卉攝影,與風光攝影、人像攝影一樣,已經成為一個單獨的門類,以花卉為主要創作題材和攝影對象,花卉攝影是指天然的與人工培植的盆景或以花卉為主的靜物以及花鳥魚蟲等的拍攝。
背景的處理是決定花卉攝影作品好壞的重要因素。背景在花卉攝影構圖上,起著陪襯和烘托的.作用,拍色彩色照片,尤其重要。背景在畫面上,不是被攝的主要對象,但在畫面上佔有較大的面積,越是花卉簡練的構圖,背景所佔的面積就越大,這是花卉攝影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利用自然條件選擇背景因勢利導,就地取材。
自然景物中,如天空、地面、草叢、湖水、樹林等都可以選擇做背景。例如,拍攝一幅以荷花為題材的畫面,背景就可以多樣變化,仰拍可以用天空做背景。俯拍可以用水光倒影做背景,平拍或斜拍客襯托以蓮葉做背景。如果把荷花推遠到中景,以蓮葉何湖光山色做背景,得出效果各自不同。
人工布置背景
用彩色紙或彩色布襯托花卉做背景。背景用色純度和明度都不能過高。通俗說法,就是顏色不宜過鮮、過淺,背景色的色相與主體花卉色相的關系以對比色和類似對比色為好。背景用色,一般採用較暗的深色,有時服從效果需要,也可以用淺色調、高調來處理,但應包含較多的灰色,否則喧賓奪主。背景色顯得太刺眼,會破壞主體和畫面的整體。
光的運用
陽光在一天里變化較大,直接影響著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攝效果。從光照度來分析,採用自然光拍攝花卉,最好選擇在日出後兩小時內,此時光照度較為理想,造型效果好。早晨由於花卉生理功能的關系吸收了一夜的營養,色澤特別鮮艷,顯得質地嬌嫩,拍攝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層次分明,影調明朗,反差適中。
通常把採光角度分為五種,及正面光、側光、逆光、頂光和散射光。
採用正面光拍攝,光在畫面中分布較大,花卉受光面均勻,但是缺點是花卉缺乏立體感、層次感,影調平淡。若拍攝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為黑白照片的畫面效果,全是靠影調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種不同的層次)來表現。
運用側光(前側光或後側光)來拍攝花卉,是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攝影用光。這種採光對花卉造型效果好,立體感強,層次分明,陰影和反差適度,色彩明度和飽和度對比和諧適中。
運用頂光拍攝,光線投射在花卉的頂部,正面受光少,造成反差大,缺乏層次,花卉色彩還原效果較差,色溫較高,照片容易偏藍,故這種光線很少運用。
運用逆光攝影,光線從後面照射物體,能夠勾劃出清晰的花卉輪廓,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質地較薄,會使之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更細膩地表現出花的質感、層次和瓣片的紋理。運用這種光源,特別要注意花卉正面必須進行補光及選用較暗的背景襯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現花卉形象。
散射光也是較為理想的光源,它運用散射光拍攝,不受光源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勻,影調柔和,反差適中。如果選擇雨後的散射光拍攝會使花卉顯得更清晰,光彩誘人。
使用數字相機拍攝花卉時,最好將閃光燈功能置於“強迫不閃”模式上,然後利用現場光,選擇適當的拍攝角度進行拍攝。
㈤ 如何去拍好家中的綠色植物、盆栽等靜物攝影
一、如何選擇靜物攝影的主題拍攝什麼樣的照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在屋子裡好好找找,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但是簡單的東西作為起步對象。可以開放性的選擇拍攝對象,但是也不要選擇過難的。二、如何選擇光線,選擇啥樣子的光線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貴的光線器材,盡量使用手頭能夠利用的光線器材來拍攝靜物。請記住攝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假如你也是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間房間使用遮擋板或者窗簾來擋住所有的自然光線,這樣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攝對象上的光線了。需要幾張紙板即可自己營造一個適度的光線角度了。三、如何放置三腳架和調整角度取決於你的光線條件,有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三腳架和快門線。我建議最好使用這些設備,因為有了這些設備,你可以更好的觀察和拍攝你的對象。這些設備也可以使光圈速度略微變長,使圖像的聚焦點前移、背景虛化,假如你需要的話。四、正確使用背景選擇一個好的背景對你創作一件成功的作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的背景最好能夠簡單但是漂亮,這樣不會對你所拍攝的物體產生很大的影響。一面素色的牆或者一張大的白色或者素色的紙是比較不錯的選擇。五、組織拍攝元素間的組合各種創作元素間的組合,對於拍一幅獨一無二的,精美的靜物攝影作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合三分法則,應該考慮如何使你的作品做到各種元素的最佳組合。確保在畫面中沒有能夠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只有主體和背景。六、可以長時間反復拍攝,慢工出細活我時常能夠感覺到拍攝的目的決定了作品中的情緒。所以如果我只為了放鬆自己來攝影(反對有人向你指派工作),我的壓迫感會很少,這樣就能夠確保很好的還原攝影所要表達的東西。做事情漫無目的肯定是不好的習慣,但是對於靜物攝影來說,這可能反而是好的。因為你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你的傑作。七、通過名作激發靈感如果你糾結於光線,組合及構圖的時候,可能你需要一些靈感了。找靈感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去看那些很多年前的大師的靜物作品。上網查找文藝復興時期的靜物藝術作品,仔細觀察這些作品的各個元素。研究這些作品將會幫助你更好的思考構圖、陰影和顏色的綜合運用。希望這些能夠給你靈感,讓你能夠拍攝出更精彩的作品來。
㈥ 如何去拍好家中的綠色植物、盆栽等靜物攝影
想要拍好家中的綠色植物或者是盆栽等靜物,最好是用相機或者是美圖手機進行拍攝。這是進行攝影的第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硬性條件。因為相機或者美圖手機他們的像素好,識別率高。用相機,或者是美圖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會比普通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清晰且具有美感。
還要注意的是就是拍攝技術問題。一般情況下要進行攝影之前,首先要取景。讓你取景的時候要注意對於綠色植物和盆栽等靜物,你應該找他們的綠色部分或者是生長狀況比較好的部分。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會給人以生機勃勃和青春朝氣的感覺。當然,如果你想用的素材需要涉及到其他部分的景色,這個時候是看你個人要求的。
當你選取好,你想要拍攝的部分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好點的環境。比如把盆栽放在書桌前,比如在上午的時候透過陽光,對綠色植物進行拍照。再比如說,可以通過顏色差增強視覺效果。這些都是可以隨機應變的,讓你拿著相機,或者是美圖手機准備拍照的時候,應該多角度的去觀察,這樣才能夠選取好一個合適的角度,進而拍出有意境,有美感的照片。
如果綠色植物或者盆栽不能移動,而這時,恰巧旁邊的環境也不太好。你也可以選擇背景虛化或者是進行細節性的拍照。再通俗一點說就是看不到周圍環境的照片,這樣可以讓人們的視覺重點放到植物上,而不是周邊環境上。
㈦ [求助]想在家裡拍攝盆景,但不知道以什麼材料和顏色做背景好
如果你用的是具有變焦功能的相機,建議可以用自然的背景,把背景虛化(讓背景模糊),效果很好: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5%E8%BE%B0&in=16&cl=2&cm=1&sc=0&lm=-1&pn=15&rn=1
如果你用的是「傻瓜」相機,那就只能用單一顏色的背景了,放在牆前或在盆景後面拉一塊布都可以,只要讓盆景看起來清晰就行: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5%E8%BE%B0&in=13&cl=2&cm=1&sc=0&lm=-1&pn=12&rn=1
㈧ 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顧名思義,即有盆有景,一甌盆容納一抹景色,由小窺大,讓人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詩意的棲居成為可能。去過古典園林的人一定留意過屋舍內外錯落有致的各種雅緻盆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細或粗,和園林建築有機融合,使得整個環境生機盎然。盆景可謂是我國的優秀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素材,在小小的盆中構造出了心曠神怡的自然美景。泥土為大地、山石為依託、青苔為陪襯、還有或乾枯或堅挺的虯枝,彷彿是把整個森林縮小到咫尺之內,目光所及,皆是心靈的清幽。
盆景或可以稱為盆栽,但「盆景」二字更能概括其內涵,其源於古典園林造景藝術,摹仿自然山水景色。所以真正的盆景不是隨意地栽種植物,而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模擬,內在地給觀賞者一種令心靈安寧的震撼力。中國哲學一貫講「天地之大德曰生」,靈動的生命流動是自然最大的內在法則。古人修習繪畫,也要遵循「觀天地造化」的傳統,「造化」即自然,領悟自然便是領悟生命。故而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咫尺盆景,你眼觀之,便是天地觀之,心胸自然隨之開闊,宋代人便通過「觀天地氣象」來提升心性。
盆景的取材和設計要以造化為法則,如何設置最好呢?明代文人呂初泰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見解:「盆景清芬,庭中雅趣……縈煙笑日,爛若朱霞。吸露酣風,飄如紅雨。四序含芬,薦馥一時,盡態極妍。最宜老乾婆娑,疏花掩映,綠苔錯綴,怪石玲瓏。更蒼蘿碧草,裊娜蒙茸,竹欄疏籬,窈窕委宛。閑時澆灌,興到品題。生韻生情,襟懷不惡。」盆景雖小,自然境界卻大,設置在生活環境中,跟隨四季變化,受盡自然洗禮,閑時澆灌把玩,真是納造化於眼前。為什麼推崇「老乾」、「怪石」的取材,又為何青睞「疏花」、「綠苔」的陪襯呢?此時大家是否想到了古典繪畫中也是一貫喜愛「枯樹」、「寒鴉」的意象呢?這就涉及到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思想的「古拙」,古典文人畫中尤愛「古拙」。
老子的《道德經》說「大巧若拙」,「拙」不是笨不是丑,是指事物原本初始的真實。對藝術而言,過多的外在修飾會遮蔽內在境界,所以「古拙文風」、「古拙畫風」成了歷代文人的追求,可謂「剝盡皮毛真實在」。在「老乾」、「枯石」的極致荒涼語境中置入生機,這不正是造化的偉力嗎?通俗的講便是「老樹發新芽」,觸動人心。另外與中國藝術密切相關的禪宗思想也在盆景藝術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影響,無論從設計者還是觀賞者的角度而言,便是不斷追求咫尺之內直覺體悟生命的本真,頓悟心源,從而達到精神的大自在。所以古松、古柏、古梅、古榕等便是製作盆景的上好選擇,加之疏花、青苔這些生命力萌發意象的點綴,古老與新生的循環以及生命本來面目的彰顯是多麼的震撼人心!
明代計成認為最佳的園林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盆景藝術亦是如此。現今不論是家裡還是辦公室里都會布置盆栽,大多是綠蘿之類的易活花木,雖說養眼、吸輻射、凈化空氣,但少了心性的創造。情人節送玫瑰花、母親節送康乃馨,斷根花木如曇花一現,滿足當下,卻少了自然真正的韻味。古典盆景藝術講求寫意、講求境界,就像宋代郭熙認為最佳的山水畫能令人「可游可居」,典雅的盆景也能令人目光所及之處安放身心,正如李漁說:「幽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謂無聊之極思也。」古代文人多好寄情於山水,舒展身心,既然現實生活不能實現依山傍水,那就置盆景於桌前、窗前、園中吧,眼目之所及,便皆是高山流水。
怎麼樣,盆景雖小,卻隱藏著大世界,真可謂一盆一景一世界!有機會再去古典園林,不妨在拍照的閑暇多多品味一下錯落的盆景吧。更有機會的,在自己室內布置幾許,不僅令環境清幽,更能愉悅身心,雅緻之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