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生薑開花
❶ 生薑種植有什麼技巧
姜科姜屬中的栽培種,學名Zingiber offcinale (Willd.)Rosc.。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均姜。以根莖入葯。分布於亞熱地區。中國主產四川和貴州兩省,浙江、山東、湖北、廣東、陝西等省也產。 株高50-80cm。根莖肥厚,橫生並分枝,表面淡黃色,有芒香和辛辣味。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穗狀花序,花冠管黃綠色。形成葯姜和菜姜兩大品種。花姜產區稱為黃絲或黃口姜,是乾薑的來源,特點是澱粉多,纖維素少,斷面色較黃,水分少,氣味辛,外形拳卷疊迭,分枝多而節間密。 【種植技術】 一、植物學特徵 生薑根系不發達,入土淺,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圍內。莖為肉質根狀莖,腋芽不斷分生可發生一、二、三……次,次生根莖,叢生密集成塊狀,一般苗數愈多,姜塊愈大,產量愈高。地上莖是葉鞘抱合成的假莖,高70—100厘米,直立不分枝。葉披針形.具葉鞘,綠色,葉互生,排列兩行。姜在熱帶能開花,花黃綠色或紅色,很少結果,以根莖繁殖。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姜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一25℃,莖葉生長適溫25—28℃,15℃以下停上生長。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會終年氣溫基本在15℃以上,最低熱河谷區域,對生薑的生長非常適宜,產量也相對較高。 姜喜弱光,不耐強光,在強光下,葉片容易枯萎,農諺有「生薑曬了劍(新葉)等於要了命」。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 姜喜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壤土為好,喜微酸性的土壤。對水分要求嚴格,既不耐早也不耐竊,受早則莖葉枯萎,生長不良,高溫高濕,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對三要素的要求,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類型及品種 根莖節多而密,姜塊數多,雙層或多層排列,代表品種有廣東密輪細肉姜,我省的玉溪黃姜,西疇細姜。此外,還根據姜的外皮色分為白姜、紫薑、綠姜(又名水姜)、黃姜等。長勢中等,分枝多,龍慶黃姜則屬密苗型黃姜。 四、栽培技術 (一)栽培制度及季節:生薑可以凈種,也可間套種,龍慶黃姜一般在清明前後,蠶桑樹地里播種。 間套種可利用高桿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間間作,起到遮陰作用。 (二)選地,整地及施肥:姜忌連作,愚好與水稻、蔥蒜類及瓜、豆類作物輪作,並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強光,應選適當陰蔽的地方栽種。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農肥不少於3000千克,並施人硫酸鉀20千克或復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滿足姜對營養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選種,播種: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厘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溝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12厘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厘米,塘深7—8厘米。 溝、塘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厘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間管理:姜排好後如土壤濕潤不需澆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乾燥應澆一次水,但不宜過多,出苗後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相適時澆灌,高溫期應提倡早澆,晚澆,雨季要注意排澇。 姜在生長期中要進行多次中耕鬆土及迫肥培土工作,當苗高15厘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追肥以人糞尿為主,培土3厘米。隨著分櫱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沒苗尖為度,總汁培土3—4次,使原來的種植溝變成埂。培土可以抑制過多的分櫱,使姜塊肥大。 姜怕強光,可在行間套種包穀或上架豆類,也可搭蔭棚或插樹枝、蒿桿遮陰。 (五)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葯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五、採收留種 生薑一季栽培,全年消費,從7—8月即可陸續採收,早采產量低,但產值高,在生產實踐中,菜農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分次採收。 (一)收種姜,又叫「偷娘姜」,即當植株有5—6片葉時,採收老薑(即娘姜),方法用小鋤或鏟撬開土壤,輕輕拿下種姜,取出老薑後,馬上覆土井及時追肥。種姜不蝕本,所以農諺有「姜夠本」之說。 (二)收嫩姜(子姜),立秋後可以採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適於鮮食及加工,採收愈早,產量愈低,主要由市場價值規律決定。 (三)收老薑:霜降前後,莖葉枯黃,即可採收,此時採收產量高,辣味重,耐貯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種。南部無霜地區可割去地上莖葉,上蓋稻草等覆蓋物,可根據需要隨時採收或留種,但土壤濕度不宜太大。 留種用的姜,應設采種田,生長期內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選晴天採收,選擇根莖粗壯.充實,無病蟲及損傷姜塊,單獨貯存,在貯藏期經常檢查,揀出病、壞姜。
❷ 在超市裡買的生薑發芽了,可以栽在花盆裡嗎怎樣栽
生薑是我們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以作為蔬菜單獨食用,還可以治治感冒。生薑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吃飯不香或不愛吃飯時,吃點嫩姜都能改善食慾,胃口大開。因此,民間有"飯不香,吃生薑"之說。我們所買回來的生薑,一時吃不了,可以弄點土或沙埋起來,只要保證不被凍,溫度適宜了它就會發芽出土,而且還會生子,一變二,二變四的長起來,可能會讓你一年都甭再買姜吃了,時時都會吃到新鮮的生薑,說不定你還會看到姜花。
花盆栽生薑可以解決隨時用姜的難題,當用的時候隨手摳一塊就行。生薑只要是溫度適宜,水分適宜,能保持10℃以上的溫度,土壤濕潤,它可以盡情的生長,沒有枯亡一說。到了秋後,氣溫下降時搬到室內,只要你能澆足肥水,它就不會停止生長的腳步,而且它所散發出來的清香味,具有清新空氣的作用,說不定你還會看到生薑開花呢!
❸ 姜花是生薑的花嗎
姜花不是生薑的花。
姜花和生薑雖然同屬於姜科,但卻是不同屬的植物。
生薑是姜屬植物,正常情況下是不開花的;
而姜花則是姜花屬植物,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性花卉,原產亞洲熱帶,印度和馬來西亞的熱帶地區,大概在清代傳入中國。
姜花是古巴和尼加拉瓜的國花。所以,姜花不是生薑的花。
姜花的花語:將記憶永遠留在夏天。姜花常被認為是巨蟹座的守護花,帶來居家的幸福因素,可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形似蝴蝶,只有一天壽命,原產印度。綠色中南海經中點點白花,飄浮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彷彿遠離塵世的高潔雅士。愛它的恬淡,它的簡單,它的與世無爭,情有獨鍾。
❹ 生薑怎麼種才能開花
姜花有些人不知它的身世,以為姜花就是食用生薑所開的花。其實不然。它們兩者雖然都是單子葉植物,同是姜科,但不同屬。生薑為姜屬,其根莖可作調味品,植株較矮,一般只有40—70厘米,通常不開花,大部分養分用到生長姜塊方面去了。而姜花則是姜花屬植株高達一米以上,其根莖與美人蕉相似,不能食用,為觀花用植物。葉片呈披針形,直接包在莖上,每株約長葉12—13片。它們兩者「河水不犯井水」,
姜花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里安居,舉凡塘邊、湖畔、涌頭就最適宜栽種姜花了。它的花不能結實,大多採用分株繁殖,即是把帶芽的根莖切出,每十多厘米為一段,每隔30厘米種一段,在種植前,最好盡量多施基肥,種後淋足水分,經過20—30天就可發芽生長。在嶺南各地,四季皆可定植。但在春季成活率最高,如能在「清明」種下,「立秋」就可開花,到第二年開花最盛,第三年後根莖開始老化,開花就逐漸省了,屆時將要重新再種。至於家庭盆栽,常因泥少肥缺,株高根多,生態環境不宜而難以獲得大花。
剛栽植時不宜澆水過多,以免根莖切口腐爛。生長期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花期應適當遮陰,可延長開花期。冬季將莖枝剪除,以便翌年萌發新枝。寒冷地區,冬季挖取根莖放室內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