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翡翠盆栽
A. 買我盆栽的人告訴我這個叫珍珠豆或翡翠珠,可網上搜到的和我的長的不一樣啊。求答案,求養殖方法
虹之玉、別名、耳墜草、…、景天科、屬,多年生常綠多肉植物、
B. 珍珠黃楊怎麼養,黃葉 又是那種原因
珍珠黃楊,拉丁名 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 別名中國小老樹,魚鱗木。原產於安徽大別山、黃山、江西廬山境內及鄂西北等海拔1500m以上的幾處高峻山巔。屬我國特有的世界瀕危珍貴樹種。其干蒼古圓渾,有百年不老神態;其枝一寸三折,似歷盡坎坷風霜;其葉細若珠鱗,浮紅流碧,有翡翠瑪瑙之晶瑩,也有錦鱗燦爛之鮮亮。「此樹耐寒抗風,三季翠綠,入冬泛紅,姿態十分優美。小樹移栽盆內,更見老枝盤繞,魚鱗披散,美不勝收。是製作樹樁盆景的上等材料。(——天柱山志)」
珍珠黃楊為典型的高山常綠樹種,木質細膩堅實、葉片革質光亮,生長較為緩慢,水份消耗少。 耐寒、耐旱、耐蔭是其最為顯著的特點。
多年的調研與實踐經驗證明,野生珍珠黃楊下山後難以成活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生存環境發生突然變化所至。
與其他生命體一樣,野生珍珠黃楊在其漫長的生態歷史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長慣性。即在特定自然環境中,習慣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方式,來調節細胞組織的適應功能,吸收外部養分,以維持其生命成長。改變了這種慣性,就極易導致生長不良甚至死亡。道理跟我們人類常見的「高原反應」、「水土不服」幾乎沒什麼兩樣。
一般來說,野生珍珠黃楊根據樹齡和根系受損程度的不等,在移栽後的數月甚至一兩年內,只要能給予適當的水份並精心護理,表面看來枝葉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樹齡越小,根系細胞的的活力較強,成活的可能性則稍大。但即使得以成活,往往表現為春季返青遲緩,休眠期長,枝葉稀疏薄弱,多處於僵而不死的狀態。樹齡越大,則根系萎縮越快,盡管主幹中的養分仍可維持葉片不致立刻枯萎,但終究難以改變死亡的命運。偶有新根發生,則應注意控制水份並適當光照,以利保根壯根,切忌急於施肥。
作為我國特有的世界瀕危珍貴樹種,珍珠黃楊由於受自然條件、樹種特性以及人為破壞等因素的影響,野生種群的分布范圍及生長質量呈逐年減弱的趨勢。保護和培育自然資源,實現觀賞植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應成為我們共同的理念。
珍珠黃楊經過近十八年馴化與選優培育,在區域上經歷了由高山至山腳再到平原的過程,在栽培方法上經歷了由精細到粗放的階段,並完全採用露天自然條件下的栽培模式,經受過冬季冰雪、夏季烈日以及雨澇乾旱等惡劣氣候的考驗,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其樹種特性、生長態勢、抗逆性能以及栽培技術等與野生珍珠黃楊均有著明顯的區別。
長期和大量極限條件下的栽培試驗表明,對珍珠黃楊盆栽的養護與管理,只要掌握以下與其他樹木基本類似的一些要點,保持其正常的生長狀態並不是一件難事。一:上盆——避免夏日暴曬
珍珠黃楊上盆四季均可進行,以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最佳。上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或山泥等為主,土壤以微酸、中性或微鹼為宜。如對您當地的土壤不太滿意,可以植株所帶土壤配以三分之一蘭花土或蛭石、泥炭等拌和使用。同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少量豆餅或豆屑等,任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使植株緩慢受益。帶土球的植株根系十分發達,上盆時應適當剪去部分主根,須根太多也可抽去一些,不要團縮在盆內。上盆時,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然後放入植株,填入培養土並搗實,最後澆透水。
如經常外出不便澆水,可視花盆大小,用2-3根棉紗或絨線,將一端從底孔穿入盆內,另一端浸入碗、杯或其他容器內,根據水的自吸原理進行供水。冬季水份蒸發較慢,浸入水中1-2根即可,夏季可適當增加。具體可根據您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決定。夏季上盆後,起初應放置在蔭涼通風的地方。
二:澆水——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澆水是珍珠黃楊盆栽養護的主要措施。植株上盆後應澆足或浸透水份,以後可掌握不幹不澆、澆(浸)則澆透的原則。所謂干,是指土壤表面開始呈干白狀態,而非徹底干透。
樹木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樹木就會因缺水而掉葉乃至枯萎。一般來說,珍珠黃楊在室內放置時,澆水不需過勤,若澆水過勤,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次數應根據季節變化、天氣冷暖和土壤的透水性而定。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或連盆浸泡,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夏季澆水時間最好選擇每天傍晚以後,並形成規律,早上澆水後切勿暴曬。
三:施肥——精肥淡施
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是有限的,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但珍珠黃楊生長較為緩慢,施肥不需太多、太頻繁,每年以初春和入秋兩次為宜。珍珠黃楊盆栽施肥以氮為主,一般20cm蓬徑的植株,可用豆漿發酵或豆餅浸泡並充分腐熟後兌水施入盆土中。
施用任何肥料均需注意不可過濃,以免傷根。新栽植株不宜急於施肥。
四:病蟲害防治——蟲害見了再說,病害提前預防
珍珠黃楊除春夏兩季偶有可見得的黃楊絹野螟外,少有其他蟲害。危害症狀為局部葉片變黃,發現後只要及時捉除或以敵百蟲等普通農葯噴施即可。
珍珠黃楊少有病害,參照瓜子黃楊的病害特點,如葉面出現黑色斑點、枝條枯萎等症狀,有可能是葉斑病或枝枯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或多菌靈、托布津等廣普殺菌劑溶液噴灑預防。
五:修剪——掌握季節
好雨珍珠黃楊分櫱性極強,隨處都有新芽萌發的可能,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觀賞價值。所以要適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但切記:修枝應在秋季植株進入休眠期以後進行。除剛萌發的嫩枝外,夏季修剪易導致枝稍萎縮甚至整個植株死亡。
摘心:對生長過快的樹枝,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摘除花蕾:對於樹齡較長的植株,每年8-9月份以後,在其枝幹或枝端往往會生出一些珠形的花蕾,如過多,應隨時摘去生在枝莖的部分,枝端處留著賞花。這樣可避免消耗太多養分,保證植株枝葉繁茂。
修枝:珍珠黃楊常在干基上生出新枝條,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注意適當去除。修技方式應根據樹形來決定,如為雲片狀造型,則將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均應剪去。
六:翻盆——適時適當
珍珠黃楊老根修剪後,新根的萌發力很強,在盆中生長兩年以後,須根就會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考慮翻盆換土。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有利植株健壯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珍珠黃楊換盆所用的土壤和方法與上盆大體相同,翻盆時間可根據以下幾方面決定:
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左右翻盆一次。 翻盆可根據根部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幹不濕時,將盆倒翻過來,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土帶根全部倒出來,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如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則說明必須翻盆。
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如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如根系發達,須根密布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根部粗壯的植株,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翻盆時間四季均可進行,以選擇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為最好。
七:放置與保護——適當光照
珍珠黃楊為耐蔭樹種,室內放置以通氣透光處為佳。在夏季高溫高濕條件下,最好能選擇早晚和陰雨天,適當置於戶外或陽台,長時間在室內放置後,不應突然暴曬。長期蔭蔽並通風不暢,易使植株枝葉軟弱甚至枯萎。珍珠黃楊耐寒性較強,可耐零下20度左右嚴寒,但對晚秋或早春萌發新枝的植株則應注意保溫,寒潮到來前最好置於室內,以防產生凍害。
八:珍珠黃楊葉片顏色四季各異,入秋後多光照可使葉色休眠期變紅,否則仍會保持綠色。
C. 這是什麼植物
胡頹子,別名:羊母奶子,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常綠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頂生或腋生,長20-40毫米,有時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銹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黑色,具光澤。葉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稀矩圓形,長5-10厘米,寬1.8-5厘米,兩端鈍形或基部圓形,邊緣微反卷或皺波狀,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成熟後脫落,具光澤,乾燥後褐綠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果核內面具白色絲狀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1]果熟時味甜可食。根、葉、果實均供葯用,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胡頹子主要化學成分有揮發油、萜類、生物鹼、黃酮等;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質氧化、抗炎鎮痛、免疫等。
如幫到你,點採納,謝謝
D. 陽台垂吊花卉綠植珍珠吊蘭盆栽花苗情人淚佛珠翡翠珠多肉植物怎麼栽種
這個挺好養的,不用太充足光照,明亮環境就行,比其它多肉稍喜水,一個枝查土裡就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