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呂絲造盆景

呂絲造盆景

發布時間: 2023-03-13 19:41:41

1. 焦作名勝古跡 風物特產 民俗風情

首先介紹下焦作的名勝古跡:

一、焦作市
1、昭惠王行宮
在焦作市山陽區百間房鄉李貴作村東北。廟建於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8),殿宇巍峨,清順治、嘉慶、道光屢有修復。大殿是一座元代木結構建築,雄偉壯觀,坐北朝南,面闊8.54米,進深6.44米,單檐懸山頂。結構基本上保存了元代木結構建築特徵,且保留了部分元代以前的構件。該殿是河南省元代木構建築中純度較高、時代較早、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的一座。
2、老萬庄金代壁畫墓群
在焦作市西北郊老萬庄村西的向陽山坡上。地面現存石羊、碑座遺跡。1973年發現墓葬,後發掘清理其中3座。均為金代仿木結構磚砌壁畫墓,平面呈八角形,穹窿頂,以彩繪木棺作葬具。墓壁上滿繪大型人物彩色畫,三號墓正北壁繪頭戴展角巾,身穿朱紅圓領長袍,端坐椅上,似為墓主人,余者皆為男女侍從形象。其中二號墓出土的彩繪木棺,外觀精巧別致,距今700年左右,保存基本完好,棺板上有4幅人物故事畫。
3、山陽城
在焦作市東南4公里牆南村的北側。地處太行山麓,北面靠山,南臨黃河,丘陵起伏,地勢險要。城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周長約5公里,九門九關,城牆寬14-16米,殘高4-6米,夯築而成。秦時長信侯曾居此。東漢末,曹丕篡位又封獻帝於此。城址猶存,城北尚有獻帝冢。
4、許衡墓
在焦作市西南5公里的許氏墓群中。墓群佔地600畝。神道南有敕建牌坊一座,過坊建高大碑樓一幢,內立乾隆御祭碑一通。再北又一高大碑樓,內立歐陽文撰神道碑一通。碑樓與牌坊兩旁,有石獅、石虎、石羊、石馬、石人共5對。碑樓後有磚築享堂3間,內置石案。過享堂即許衡墓冢,高9米,冢前立石碑一通,上題「元儒許文正公之墓」八字。墓前兩旁排列手捧笏板石翁仲兩對。墓區蒼松參天。許衡(1209-1281),宋元之際學者,河內(今沁陽)人。
二、沁陽市
1、天寧寺三聖塔
在沁陽市區內。金大定十一年(1174年)建。塔門南向,平面方形,下為石台座,共13層,高約30米。塔內設塔心室和環轉的梯道,梯道兩側施須彌座,其上設佛龕多處,頂為穹窿頂。這種密檐式方形磚塔,外形與唐代同類型磚塔相似,內部結構又與宋塔類同,別具一格。
2、懸谷山摩崖造像
在沁陽市區西北45里懸谷山貞谷寺東北崖壁上。有洞窟兩處,佛龕6個。第一、二龕均雕一佛二菩薩。此二龕造像均為唐代以後作品。第3龕內為一立佛,可能為宋代雕刻。四五兩龕並列,東為一佛二菩薩二力士,西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均為唐代作品。第6龕門為壺門形,內雕一佛二菩薩,亦為唐代造像。第一洞窟在第3龕之東,為擬雕未成之窟。第二洞窟長方形,穹窿頂,雕像多殘,後壁龕內的雕刻可能為明清所刻,洞壁上滿雕小佛龕。
3、清真寺
在沁陽市內自治街。俗稱北大寺。建於明代,清代重修。為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伊斯蘭教建築。前有廈殿,面闊3間,單檐歇山,藍琉璃瓦覆頂,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後為客庭,面闊3間,綠璃璃瓦覆頂,建於清初。客庭四隅有4座講堂,均為清末單檐硬山建築。客庭後的大拜殿為長方形,綠琉璃瓦覆頂,此殿為清代建築,保留少許明代構造。拜殿後為主殿,挺拔高聳,頂部所有構件均為藍琉璃質,殿內不用樑柱。其北有女寺一座,雖為小型建築,但平面布局保存較好。
三、孟州市
1、韓愈墓
在孟州市城西韓庄村。此地北望太行,南臨黃河,是一片丘陵地帶。墓冢高大,有磚石圍牆。翠柏蓊鬱,棗樹成林。墓前有韓愈祠。韓愈(768-824),號昌黎,河陽(今孟州南)人。唐代文學家。
四、修武縣
1、勝果寺塔
在修武縣城西南隅。塔東向,平現呈八角形,為九級樓閣式磚塔,高26.15米。塔身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其寬度逐層收斂,使整個塔身輪廓呈拋物線形。各層檐下均用仿木結構的斗拱裝飾。其特點是塔外形呈八角形,塔心室則為六角形,向上攀登的梯道,不僅施於塔內,還沿塔身外壁進入相鄰塔門,拾級登高,直達塔頂。
2、馬坊泉
在修武縣城東北10公里的馬坊村。南北長390米余,東西寬130餘米。馬坊泉在海蟾宮,雖旱不涸。海蟾宮在馬坊村原真清觀中,因邱長春書《海蟾宮入道歌》而得名。海蟾子為五代時燕劉守光的宰相,名劉操,後棄官游覽名勝居此。真清觀早已無存。現存的海蟾宮為明代建築,清代復修。附近尚有聖井泉、海子泉、龍母泉、吳公泉和馬坊泉合稱五泉。
3、雲台山(☆☆☆☆☆)
距焦作市30多公里。因山頂常有雲霧繚繞,後改名雲台山。全山可分為奇峰秀石景觀等景區。奇峰秀石景觀以茱萸峰為代表,海拔1304米,因峰上遍有茱萸得名。潭瀑景觀主要集中在老潭溝和小寨溝,以老潭溝中的雲台山大瀑布為最雄,落差310多米,為全國之冠、亞洲第二。最秀的是小寨溝山水,小寨溝長1.5公里,兩岸高山聳立,中為峽谷,溪流涓涓,泉、潭、瀑比比皆是,號稱「潭瀑川」。
宗教景觀有真慶宮、萬善寺、元帝觀等,真慶宮在雲台頂下院,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萬善寺在真慶宮與元帝觀之間,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元帝觀在茱萸峰頂,舊時香火很盛。歷史文化景觀主要集中於百家岩景區,百家岩古稱柏岩,又稱百家言,含「百家爭鳴」之意。魏晉時期,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相與友善游於這里的竹林,號稱「竹林七賢」。現存有嵇康醉劍池、劉伶醒酒台等遺跡,並有唐宋以來石刻多處。盆景峽谷景觀主要在溫盤峪。集溪泉潭瀑於一谷。
五、溫縣
1、盟誓遺址
在溫縣東北武德鎮西張計村。1980年對盟誓遺址考古發掘,發現盟書7000多片,羊骨架坑30多個。該盟書屬宗盟類,其字體書法、體例與山西侯馬盟書相近。遺址南北長約120米,東西寬約70米,過去是個高土檯子。在西張計村西發現一座古城遺址,經勘察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1300米,面積約182萬平方米。據《史記》記載,當為春秋時晉國的州城城址。盟誓遺址在古城東城牆北壁的外側,與古城有密切關系。
2、慈勝寺
在溫縣西北大吳村。創建於五代。原有主殿5座。現存的大雄殿、天王殿為元至元五年(1339年)重建。大雄殿結構精巧嚴密,上覆彩色琉璃瓦,光彩奪目。天王殿西壁的四大天王圖,人物目光炯炯,是研究我國元代繪畫藝術的寶貴資料。大雄殿前的石刻經幢,共13節,高5米,為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建,刻工精湛。大雄殿的匾額,造型古樸大方,書法遒勁,素有「銀鉤鐵畫」之稱。寺內保存有明天順五年(1461年)大鐵鍾一口,重達500多公斤。
六、武陟縣
1、千佛閣

在武陟縣城南大街北端。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重修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因閣內佛像很多,故名。閣為三重檐歇山十三脊迴廊式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閣頂用綠色琉璃瓦覆蓋。閣內頂部繪陰陽五行、天乾地支、八卦太極等圖案,為明清時期佛道合一的反映。千佛閣建築高大,氣勢宏偉,雕工精湛。
2、妙樂寺塔
在武陟縣城西南8公里。寺早毀,唯塔獨存,為河南省現存形制最大的五代磚塔。塔平面方形,十三層疊澀密檐式,高20餘米,塔身輪廓略呈拋物線形,巍峨挺拔。塔檐用疊澀磚砌,具有唐代磚塔的建築特徵。塔身南壁2-13層各闢一龕,內置銅佛;其餘壁面,間或辟設佛龕,亦置銅佛。塔心室為方形,每層設樓板和樓梯,現已不存。
3、嘉應觀
在武陟縣城東13公里廟宮村。南距黃河4公里。清雍正初年建。相傳黃河修堤時雍正帝駕臨,扳石填基,故觀前的堤壩至今仍稱御壩。觀內現存殿宇100餘間,皆採用清代官式建築形制,規模雄偉。觀前山門正中嵌石,上刻「敕建嘉應觀」,門周石雕5條奔龍和海水、雲氣等,技藝頗精。門左右有掖門,山門內兩側為重檐歇山式鍾鼓樓,正中為御碑亭。亭內有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立的銅碑,高430厘米,下為獨角獸碑座,側刻龍紋。亭後為前殿,其側有配殿4座。前殿之後有大殿,面闊7間,重檐歇山。藍琉璃瓦覆頂,殿檐下層層斗拱相承,殿內雕梁畫棟,殿前月台寬坦,建築雄偉,金碧輝煌。大殿後有禹王殿,面闊7間,重檐硬山,巍峨壯觀。山門外青石基座上,有清代鐵獅一對。
七、博愛縣
1、月山寺和塔林

在博愛縣城北7.5公里太行山麓。四面群山環抱,相傳建於唐代,明永樂三年(1405年),以其山勢似月,定名月山寺。當時規模宏大,分東、西、中三個院落,和尚達500餘名。清乾隆帝曾在此居住數月,賜匾、賦詩並增修寺院。當時寺有八大景、八小景之說。後因戰亂,多已無存,僅有御碑亭2個,碑碣15通和塔林1處尚存。塔林在寺西側,現存明清兩代舍利塔11座,由山下至山上排列長達500米。山頂為蒼公大師寶塔,高約5米。月山寺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國內外頗有影響。
其二,介紹下焦作的風物特產:
有四大懷葯:懷山葯(鐵棍山葯)、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
懷慶府的驢肉
五里源的松花蛋
武涉油茶
武陟縣油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在焦作名吃中堪稱一絕,既是飯,又是茶。它是由多種天然綠色食品麵粉、花生、芝麻、豆類、果仁等加上多種天然調料精製而成,具有很高的營養滋補功能。由於它味感純厚、香氣馥郁、濃而不膩、淡而不寡、製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馳名國內外,遠銷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其三、焦作的民俗風情
其實民俗風情焦作的和北方其他地方的基本都一樣。

2. 許多蕨類好養又耐看,有哪些可以盆栽養護

許多蕨類好養又耐看,有哪些可以盆栽養護?

4. 水蕨

水蕨,又名龍須菜、龍牙草、水松草、水鐵樹、水扁柏,一年生草本,植株幼嫩時呈綠色,多汁柔軟,蕨類植物。水蕨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其葉形多變甚是美觀,可種植在水缸,花壇等一些大型的水景容器中,又可將水蕨種植在景觀水池用來營造美麗的水面景觀,是一種集觀賞和凈化水體為一體的經濟環保型植物。水蕨菜是一種可食用的獨特品種,《呂氏春秋》雲∶菜之美者,有雲夢之,。即此菜也。水蕨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元素,可炒食,涼拌,做湯均可,味道獨特鮮美,清爽可口,是一種以嫩滑可口營養高著稱的特色蔬菜。

3. 溫州盆景基地哪裡有

呂浦公園盆景園。

呂浦公園盆景園於2020年8月11日開園,近100件展示浙風甌韻風格的盆景吸引市民駐足欣賞。作為溫州首個以盆景為主題的公園,呂浦公園盆景園的開園不僅為盆景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場所,更是為傳承溫州本土園林盆景歷史文化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

公園介紹:

呂浦公園盆景園設有宣教室、製作室、展示廳、閱讀室等,將不定期邀請省內外知名盆景藝術大師為市民講解盆景養護和欣賞心得。

此外盆景園內的閱覽室將常年對外開放,方便市民借閱國內外專業盆景書籍,了解中國盆景的傳統藝術、弘揚盆景文化。

4. 中國著名盆景大師有幾個

第一批盆景大師名單(10人)
萬覲堂 孔泰初
王壽山 朱子安
朱寶祥 李忠玉
陸學明 陳思甫
周瘦鵑 殷子敏
第二批盆景大師名單(2人)
賀淦蓀 潘仲連
第三批盆景大師名單(15人)
王選民 呂 堅
伍宜孫 蘇 倫
陸志偉 汪彝鼎
林鳳書 胡樂國
趙慶泉 胡榮慶
賀淦蓀 徐曉白
盛定武 梁悅美
潘仲連

5. 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顧名思義,即有盆有景,一甌盆容納一抹景色,由小窺大,讓人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詩意的棲居成為可能。去過古典園林的人一定留意過屋舍內外錯落有致的各種雅緻盆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細或粗,和園林建築有機融合,使得整個環境生機盎然。盆景可謂是我國的優秀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素材,在小小的盆中構造出了心曠神怡的自然美景。泥土為大地、山石為依託、青苔為陪襯、還有或乾枯或堅挺的虯枝,彷彿是把整個森林縮小到咫尺之內,目光所及,皆是心靈的清幽。

盆景或可以稱為盆栽,但「盆景」二字更能概括其內涵,其源於古典園林造景藝術,摹仿自然山水景色。所以真正的盆景不是隨意地栽種植物,而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模擬,內在地給觀賞者一種令心靈安寧的震撼力。中國哲學一貫講「天地之大德曰生」,靈動的生命流動是自然最大的內在法則。古人修習繪畫,也要遵循「觀天地造化」的傳統,「造化」即自然,領悟自然便是領悟生命。故而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咫尺盆景,你眼觀之,便是天地觀之,心胸自然隨之開闊,宋代人便通過「觀天地氣象」來提升心性。

盆景的取材和設計要以造化為法則,如何設置最好呢?明代文人呂初泰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見解:「盆景清芬,庭中雅趣……縈煙笑日,爛若朱霞。吸露酣風,飄如紅雨。四序含芬,薦馥一時,盡態極妍。最宜老乾婆娑,疏花掩映,綠苔錯綴,怪石玲瓏。更蒼蘿碧草,裊娜蒙茸,竹欄疏籬,窈窕委宛。閑時澆灌,興到品題。生韻生情,襟懷不惡。」盆景雖小,自然境界卻大,設置在生活環境中,跟隨四季變化,受盡自然洗禮,閑時澆灌把玩,真是納造化於眼前。為什麼推崇「老乾」、「怪石」的取材,又為何青睞「疏花」、「綠苔」的陪襯呢?此時大家是否想到了古典繪畫中也是一貫喜愛「枯樹」、「寒鴉」的意象呢?這就涉及到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思想的「古拙」,古典文人畫中尤愛「古拙」。

老子的《道德經》說「大巧若拙」,「拙」不是笨不是丑,是指事物原本初始的真實。對藝術而言,過多的外在修飾會遮蔽內在境界,所以「古拙文風」、「古拙畫風」成了歷代文人的追求,可謂「剝盡皮毛真實在」。在「老乾」、「枯石」的極致荒涼語境中置入生機,這不正是造化的偉力嗎?通俗的講便是「老樹發新芽」,觸動人心。另外與中國藝術密切相關的禪宗思想也在盆景藝術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影響,無論從設計者還是觀賞者的角度而言,便是不斷追求咫尺之內直覺體悟生命的本真,頓悟心源,從而達到精神的大自在。所以古松、古柏、古梅、古榕等便是製作盆景的上好選擇,加之疏花、青苔這些生命力萌發意象的點綴,古老與新生的循環以及生命本來面目的彰顯是多麼的震撼人心!

明代計成認為最佳的園林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盆景藝術亦是如此。現今不論是家裡還是辦公室里都會布置盆栽,大多是綠蘿之類的易活花木,雖說養眼、吸輻射、凈化空氣,但少了心性的創造。情人節玫瑰花、母親節送康乃馨,斷根花木如曇花一現,滿足當下,卻少了自然真正的韻味。古典盆景藝術講求寫意、講求境界,就像宋代郭熙認為最佳的山水畫能令人「可游可居」,典雅的盆景也能令人目光所及之處安放身心,正如李漁說:「幽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謂無聊之極思也。」古代文人多好寄情於山水,舒展身心,既然現實生活不能實現依山傍水,那就置盆景於桌前、窗前、園中吧,眼目之所及,便皆是高山流水。

怎麼樣,盆景雖小,卻隱藏著大世界,真可謂一盆一景一世界!有機會再去古典園林,不妨在拍照的閑暇多多品味一下錯落的盆景吧。更有機會的,在自己室內布置幾許,不僅令環境清幽,更能愉悅身心,雅緻之極也!

熱點內容
鋼炮與玫瑰 發布:2025-05-14 00:33:31 瀏覽:58
東京櫻花衛衣 發布:2025-05-14 00:28:01 瀏覽:579
情人節蛋糕西點 發布:2025-05-14 00:27:57 瀏覽:533
天使之花梁藝 發布:2025-05-14 00:26:39 瀏覽:739
櫻花新品種 發布:2025-05-14 00:09:47 瀏覽:900
丁香俘虜亂 發布:2025-05-14 00:01:59 瀏覽:12
養蘭花三種水 發布:2025-05-13 23:52:32 瀏覽:83
衡陽花卉批發 發布:2025-05-13 23:51:45 瀏覽:138
古琴梅花三弄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3 23:47:04 瀏覽:808
盆景花木一 發布:2025-05-13 23:35:42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