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唐代

盆景唐代

發布時間: 2023-03-12 08:40:49

盆景起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

(一)唐代起源說

持這種觀點的文獻頗多,其論據都是陝西乾陵唐代章版懷太子墓壁考古發權現,在《盆長藝術展覽》中有寫道,「我國盆景源於唐代,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

(二)唐代前起源說

盆栽技藝》(作者耐翁)中寫道:「盆景創始唐代以前。」其根據亦是乾陵考古,只不過最後的結論不同。

(三)晉代起源說

《盆景》一書中認為:六朝南齊書中曾經記載有,會嵇刻石山,相傳為名 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濫族。

(四) 東漢起源說

其論據是河北齊望都縣東漢墓壁畫考古發現。

(五)西漢起源說

《盆罟製作》一書中說:「……早在西漢就出現了盆景石榴的記載。

(六)古代園林盆景起源說

(七)夏朝起源說

《嶺南盆景》—書中有記載……盆景的起源遠遠早於唐代,有近四千年的歷 史,論據是《史記》中有記載。

現在一般認為盆景起源巳從1200年前的唐朝追溯到了唐代以前的晉代,東漢,西漢,夏商,直至7000年前 的新石器時期,盆景藝術究競起源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證。

㈡ 盆景起源於哪個國家形成於哪個朝代

盆景起源於中國,這是世界公認的.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
http://www.hbkx.org.cn/green-net/kp1/yytd/penjingyishu/article/penjingdejianshi.htm

㈢ 盆景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現知考古、文獻記載: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於唐(公元618~907年),興盛於明清(公元1368~1911年)。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雖然集居城市,仍然留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為適應需要產生「囿」、「苑」,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據現有考古、文獻記載,浙江省餘桃縣河姆渡新石器貴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片五葉紋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萬年青的植物,說明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4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觀賞。河北望都東漢墓墓壁畫中出現繪有一陶質卷沿圓盆,盆內栽有六枝紅花,置於方形幾架之上,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形象,特別是幾架的使用,說明早有東漢就已把盆栽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山水畫興起,當時畫家宗炳遍畫平生經歷過的山水,張於一室,以供臥遊,並寫下《畫山水序》,序中說:「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種對「咫尺千里」和「小中見大」的體會,既能促使他把山水樹石縮在素絹上成為山水盆景畫,也可啟發他縮人盆盎成為盆景,可足不出戶,高枕臥遊。

發展到唐代(公元618~907年)出現寫意山水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派盆景作出可貴的貢獻;廣州盆景藝人孔泰初、莫眠府、素仁、陸學明等人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受嶺南畫派的山水樹木繪畫技法的影響,創造以順其自然的「截干蓄枝」剪枝造型,形成具有「飄逸豪放」特色的嶺南盆景;蘇州盆景藝人朱子安在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提倡、指引下,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對傳統的「順風式」、「垂技式」、「六台三托一頂」等手法進行創新,創造「粗扎細剪」的技法,製作力求順乎自然,使其千姿百態,各具風韻的蘇派盆景;上海盆景藝人殷子敏率領其學生,博採眾家長,在學習我國優秀傳統藝術和外來風格的基礎上刻意求新,創立「雄健精巧」的海派盆景。

除各地園林部門建立盆景園,培育、創作、展覽盆景外,不少城市業余愛好者,在工作之餘,常以製作、欣賞盆景作為愛好。

1979年9月至10月,國家城建總局在北京主辦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盆景藝術展覽」,展出各類盆景1100多盆。這以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分會每隔數年,舉辦一次「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使中國盆景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迅速發展。

同時,我國盆景界積極參加國際重大展覽,利用各種機會宣傳中國盆景藝術,使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並在國際盆景界享有盛譽。

㈣ 唐代盆景類別有哪些

唐代盆景(618-907年),出現
寫意山水
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
植物組
「景」,濃縮於盆之中,有由簡單的「盆栽」而升華具有意境的「盆景」。

㈤ 關於盆景詩句

1.描寫「盆景」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盆景」的詩句有:

1、《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宋 :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2、《和花翁盆梅》

宋 : 杜范

絕澗移來近市園,又還移入賣花分。體蟠一簇皆心匝,膚裂千梢尚手痕。

試問低回隨俗態,何如峭直抱孤根。歲寒風節應無恙,魯兀須知自有尊。

3、《紅梅》

宋: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4、《憶梅》

唐代: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新栽梅》

唐代:白居易

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2.關於盆景的詩詞

《鵲橋仙 盆梅》

年代: 元 作者: 劉敏中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午酌對盆蘭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山中酒一樽,樽前蘭一盆。

蘭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讀離騷,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難言復難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蘭根。

或者千載後,清香滿乾坤。

《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年代: 宋 作者: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

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盆池荷花

年代: 宋 作者: 袁說友

根向盆池束,華敷菡萏叢。

細擎深院宇,低裊半窗風。

蘸水凝綃翠,當軒試臉紅。

化工雖力淺,猶折小蓮蓬。

《盆中樹》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橐駝已矣樹多病,後世誰能諭官政?

盤根銀節入盆盂,豈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結蓋擁綠雲,皮膚轉卷生蟲紋。

幽人重之如重寶,置諸座右同佳賓。

時時玩賞勤拂試,要做人前好顏色。

自憐無路接春風,慚愧荊榛得甘澤。

人言此樹受恩愛,我獨悲之受其害。

既無所資無所求,何故矯為阿媚態?

嗟哉木命既有虧,其所玩者何為奇?

君不見石家珊瑚高且貴,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見李家花木比異珍,於今野草秋煙昏。

姚黃魏紫誇艷美,看到子孫能有幾?

人生所重重有德,耳目之娛何足齒?

我知萬物各有緣,胡不聽之於自然?

平原太谷土無限,樗櫟能與天齊年。

此樹那宜此中種,器小安能成大用?

願君移向長林間,他日將來作梁棟。

《憫盆松》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物生天地間,細大各有容。

偉哉霄漢姿,厄此盆盎中。

嗟吁爾橐駝,局促吾蒼龍。

駝兮顧我笑,可憫豈獨松。

《謝東園主人惠竹石以紫石盆貯之》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幽人巧琢紫璠玙,中貯琅玕一尺餘。

怪石嵌岩苔蘚古,坐移衡霍入吾廬。

《盆中四時木犀》

年代: 宋 作者: 何應龍

一樹婆娑月里栽,是誰移種下天來。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圓時一度開。

《盆梅》

年代: 宋 作者: 施樞

白玉堂前樹,誰移此地栽。

看教清意足,喚得艷陽回。

舞片疑雲墮,留香待月來。

只應標格好,獨為歲寒開。

《盆橘》

年代: 宋 作者: 張鎡

懶向江頭置木奴,瓦盆聊玩綠垂珠。

何煩二老輸贏決,始悟商山樂不殊。

3.描寫盆栽的詩句

1、宋 陸游《懷舊》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誰向豪端收拾得,李將軍畫少陵詩?

2、元 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3、宋 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

4、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宋 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5)盆景唐代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4.關於寫盆景詩句與對聯

詩人詠盆景始於畫。唐人馮贄《記事珠》載:「王維以黃瓷斗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盛。」可見詩人王維曾將山與幽蘭配置一起做盆景,使之成為一幀立體的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盆景詩雲:「青石一二片,白蓮三四枝,寄給東洛去,心與物相隨。古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詩人愛盆景之情躍然可見。杜甫的盆景詩更令人稱絕:「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雲。」詩人筆下的飛峰寫意,幽谷生雲,充滿著天然野趣。

到了宋代,文人吟詠盆景之風更盛。蘇東坡是盆景愛好者,寫了不少詠盆景的詩:「五峰莫愁千峰處,九華今在一壺中;試觀煙雲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中。」蘇東坡愛盆景,簡直是痴態可掬。他在《雙石》詩中雲:「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嵋。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元明清也有不少吟詠盆景的好詩。元代詩人丁鶴年詩雲:「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胸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反映出盆景以小寓大,給人以「咫尺之內能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的藝術感受。

5.描寫盆景的句子

這些樹樁盆景,有的盤根錯節,亭亭如蓋;有的懸崖倒掛,凌空欲飛;有的枝展葉舒,婀娜多姿;有的鮮果累累,紅艷欲流……

那大理石磨製成的圓盤里盛著沃土,上面長著一根根嫩竹,彷彿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盆竹那修長白哲的主幹上圍繞著一個個竹節,就像一個個玉鐲套在纖細的嬌嫩的小手上。

盆景里那棵文竹,有細細的枝幹,毛茸茸的葉子,好像是一片片綠色的雲彩。

這盆景中竹子的旁邊是座假山。這山雄偉壯觀,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縫里還長著倔強的胡刺,常年翠綠, 映襯著 亭亭翠竹。

海棠的苔有些像竹子,不光顏色是綠的,而且分成一節一節的,每節上都長著一片又寬又大的葉子.像一把小芭蕉扇伸展著。

那盆紅葉的葉子恰似心的形狀。中心部分紅紅的,艷如胭脂,周圍鑲著墨綠加紫色的邊兒,別致有趣,看起來,真像一顆顆紅心。

那盆文竹,天氣越冷,越綠得蒼翠可愛,它細細的枝幹像一節節挺拔的竹枝,竹枝上飄浮著一片片像綠雲的羽狀復葉,似雲似竹。

㈥ 唐朝時期盆景最大的特點是

1、唐代盆景異名據考證,唐代盆景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而且也不曾有直呼盆景者,版異名較多權,盆景詩中稱樁景為「花栽」,「盆栽」、「五拉小松」,稱山水盆景為一假山、「山池」、「盆池」、「小灘」、「小潭」、「廳池」、『盈石」、「累土山」或以石品名命名之,如「A誠石」、「怪石」等。

2、唐代盆景類別盆景發展到唐代,凡樁景、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石供幾大類別已基本具備,樁景造型手法(扎、剪)也有了記載。唐代樁景主要有三種形式。直千式、曲千式和觀花盆景。唐代山水盆景形式有樹石式、三峰式和十二峰式。另外還有其它形式。。具體我也不清楚,找了些資料希望能幫帶你。

㈦ 唐代的盆景是怎樣的

我國盆景發展到唐代,樹木盆景的製作技藝已十分成熟,山水盆景也基本成回熟,並出現了樹石答盆景的形式,因此,唐代是我國盆景發展的一個成熟和昌盛的階段。

(1)唐代樹木盆景的記載:唐代雖尚未出現「盆景」一詞,但樹木盆景製作技藝已十分成熟。如李賀《五粒小頌歌》詩,便表明盆景已具備了意境美,達到了使欣賞者情景交融、浮想聯翩的藝術境界。

(2)唐代樹石盆景的發現:1972年在陝西出土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甬道壁畫上兩盆盆栽,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關於盆景的圖畫。

(3)唐代山水盆景的成熟:唐代閻立本繪制的《職貢圖》,畫中有以山水盆景為貢品進貢的形象,盆內山石玲瓏剔透、奇形怪狀,其造型非常符合「瘦、漏、透、皺」的賞石標准。唐代文獻中還有許多關於假山、山池、盆池、小灘、小潭、廳池、疊石、累土山等方面的描述和記載。

㈧ 盆景源於哪個國家

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長、江蘇農學院的徐曉白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西方人認為盆景藝術起源於日本,但實際上盆景藝術起源於我國,是從我國傳到日本,在日本得到高度發展後又傳到西方的。

盆景以植物、山石、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加工,集中在盆內,達到「縮龍成寸」、「縮地千里」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依戀,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代就開始有了略具盆景特色的模仿自然山林的造園和構石為山的私家園林。到漢代,陶瓷工業的發展為盆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盆缽。在考古中挖掘的東漢墓壁面上發現了圓盆中栽著六枝紅花和樹木盆景的雛形。魏晉以後,江南經濟得到大發展,貴族地主大量興建園林別墅,士大夫們則紛紛寄情山水,從自然山水中尋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這種風氣,不但促進了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形成,也促進了盆景藝術的發展。

到了唐代,大量的畫、詩及文獻,像白居易、李賀、韓愈的詩文中都寫了盆景。宋代以後,盆景得到進一步發展,文豪書畫家蘇東坡就是個盆景愛好者。盆景這一名稱就出自他著的《格物粗談》一書。進入清代,盆景藝術又有發展。

當代盆景藝術更加發展。現代人對盆景藝術日益求精,種類分析也更詳細,根據盆景的形式分為:水栽式、叢林式、懸崖式、卧乾式、直乾式等等;盆景的類型也有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之分了。

㈨ 唐代盆景類別有哪些

唐代盆景(618-907年),出現寫意山水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景」,濃縮於盆之中,有由簡單的「盆栽」而升華具有意境的「盆景」。

㈩ 我國盆景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

熱點內容
古代荷花劍 發布:2025-05-14 06:40:49 瀏覽:543
夜蘭花的郭 發布:2025-05-14 06:34:37 瀏覽:935
一朵朵的一的聲調 發布:2025-05-14 06:12:42 瀏覽:609
上海的白蘭花 發布:2025-05-14 06:04:43 瀏覽:595
洛陽櫻花 發布:2025-05-14 06:04:00 瀏覽:854
心裡的一朵浪花 發布:2025-05-14 06:03:14 瀏覽:502
犁頭尖盆栽 發布:2025-05-14 06:01:56 瀏覽:450
賣大型花卉 發布:2025-05-14 05:53:21 瀏覽:618
洛陽牡丹口腔 發布:2025-05-14 05:50:20 瀏覽:475
各種劍蘭花圖片 發布:2025-05-14 05:34:39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