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盆景
❶ 冬天怎麼養護盆景
冬天怎麼養護盆景
冬天怎麼養護盆景?很多人在家裡都喜歡放置各種各樣的盆景,無論是什麼盆景都是需要護理的,其中不同的盆景在不同季節的養護方式都不同,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冬天怎麼養護盆景。
冬天怎麼養護盆景1
1、溫度
盆景植物一般都有一定的耐寒抗寒性能,但在冬季氣溫下降得過低時,依然有可能會受到凍傷,因此我們應該把盆景搬入較為溫暖的室內,將溫度維持在15-20攝氏度之間,最低不能低於10攝氏度,以保證植株的存活和健康。
2、光照
盆景植物在冬季一般會進入一種半休眠的狀態,生長速度變慢,但在日常的養護中依然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以確保其仍然能進行相應的光合作用。如果長期的把植株放在陰暗的'地方,植株有可能會出現衰化、枯朽等情況。
3、修剪
在正式入冬之前,我們就要對盆景植物進行一次徹底的修剪工作。我們需要剪掉植株上生長的徒長枝、重疊枝、交叉枝、雜亂枝等無用的枝條,節省下植株儲存的養分,以支撐植株度過一整個冬天的消耗用度所需。
4、澆水
盆景植物在冬季也要進行澆水的養護,以維持其基本的水分消耗所需。在冬季澆水時,我們就要將平時澆水的水量加以削減,以保持土壤稍稍乾燥的狀態為基準,澆水時所使用的水的溫度也要與土溫接近,以防止凍害的發生。
冬天怎麼養護盆景2
盆景養護的禁忌
一、忌水漬。當環境溫度超過28度時,應對盆景進行蔽蔭保護,否則,樁體從土壤中獲取的水量遠遠低於因蒸騰作用而失去水量,輕則葉緣灼傷、焦枯,重則樁體被日灼重創而死。
二、忌乾旱。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三、忌施肥。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外界環境濃度,導致植物細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
四、忌驟蔭。通常情況丅,為避免高溫傷害,在環境溫度超過樁體忍受最高溫度時,應將盆景移向光照較弱的相對低溫區(約低2度)以利樁體生長,但如驟然將其移入室內或沒有光照的低溫區,過不了幾天,葉片就會自然脫落,樁體也會迅速萎縮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丅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❷ 盆栽怎麼養
養盆栽的方法如下:
1、配土
首先養盆景的土壤要弄好,合理配土,一般可以用腐葉土,加入園土加入少量的河沙,以及少量的有機肥做底肥混合而成。只有土壤好了,盆景才會長得枝葉壯實,其次,一般盆景養一到兩年時間需要換一次盆,植株大的需要更換更大的盆,兩年換一次土。
2、光照和澆水
養護盆景,夏季要注意防曬,有條件的可以拉遮陽網,以免暴曬黃葉,以及下雨的時候,雨水充足的時候,注意不要讓盆土裡有積水,及時倒出積水,以免受澇。夏季要及時澆水,以免導致盆土乾旱黃葉掉葉。
3、施肥和修剪
一般的盆景植物不喜濃肥,所以施肥要薄肥勤施,選擇在春秋兩季施肥更好,如果是以觀葉為主的盆景植物,最好是給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肥料,促使它生長得更好,施肥後及時澆一次透水,促使肥料很好的被根系所吸收。對於已經養到成型的盆景植株,要注意多摘心和修剪,以免枝條徒長,修剪的時間也是選擇在春秋比較好。
盆栽護理注意事項
一、忌乾旱
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二、忌施肥
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外界環境濃度,導致植物細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
三、忌午浴
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❸ 花卉盆景怎樣護理
盆景保養一般來說比盆栽養護復雜一些
1、澆水澆水是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花草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花草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花草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2、施肥
花草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花草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花草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花草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3、病蟲害的防治
枝幹出現病害:表現在枝幹韌皮部、形成層腐爛、枝幹上出現莖腐和潰瘍,出現枝幹表面腐爛,干心腐朽,枝條上發生斑點等現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劑,並颳去腐爛局部等。
葉面病害:葉面病害通常出現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症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根部病害:花草盆景根部老化,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花草樹液的害蟲,花草受其害後易引起煤煙病,出現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使用介必治750-1000倍液進行防除。
紅蜘蛛治理:紅蜘蛛是以吸取花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後,葉片呈灰斑色,並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敵死克400-600倍液噴施。 蚜蟲治理:蚜蟲種類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樹樁一般葉片捲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乾枯而脫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樂果2000~300O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或用魚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噴殺。
4、修剪
盆景花草仍在不斷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所以要及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
摘心:花草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摘芽: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葉: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艷悅目,提高其觀賞效果。
修枝:樹木盆景常生出許多新枝條,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經常注意修技。修技方式應根據樹形來決定,如為雲片狀造型,則將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均應及時剪去。
修根: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須根密布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並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鬆肥土,以促發新根。
5、翻盆換土
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須根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有利盆景樹木健壯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這樣能使樹樁緩慢受益。至於土壤的酸鹼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並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樹木盆景的翻盆可根據以下幾方面決定:
①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
②生長旺盛且喜肥的樹種,翻盆次數要多些,間隔年限要短些;生長緩慢、需肥較少的樹種,翻盆次數可少些,間隔年限可長些。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
③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的樹種要勤翻盆。翻盆可通過根部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幹不濕時,將盆倒翻過來,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土帶根全部倒出來,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如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則說明必須翻盆。
翻盆時間以選擇樹木休眠期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如保留原土較多,則隨時可翻盆,不受季節限制。如需換去大部或全部宿土,則應嚴格選擇恰當的翻盆時期。
6、放置與保護
樹樁盆景的放置,也應據樹種的特性確定位置,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可使植株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但有的樹種喜蔭,有的樹樁需要陽光多一點,這樣就要採取如遮蔭或遮光措施。如常綠的一些闊葉或非闊葉樹種黃楊、杜鵑、山茶花等大都喜蔭,而紫薇、銀杏、海棠等喜陽,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有的樹樁盆景還有耐寒或非耐寒性,對非耐寒性的樹樁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如榕樹、福建茶等。
❹ 盆栽花卉養護方法有哪些
1、修剪:每次護理,我們要對每棵植物應仔細檢查,對出現黃葉殘葉,樹型不對稱,有陡長枝的要及時修剪。對於葉片枯黃面積超過1/3以上的應整片剪除,枯黃面積超過1/3以下者,應用剪刀順著葉形將枯黃部分剪除,注意保留葉形,不可一刀切過。
2、衛生:
①清潔植物葉面,每次進場前清潔植物葉面。定期對植物葉片抹乾凈,葉面不殘留泥土和灰塵。
②清理花盆、套盆內垃圾,雜物、殘葉等,清潔花盆、套盆外表泥污,清潔底碟無泥垢,積水等。
③每次護理完畢將現場積水拖干、清除殘葉殘花等。
3、澆水:室內花木淋水量,根據花木所處的位置與花卉品種、習性、季節調整澆水量,對靠窗邊或西照光線強烈或空調位的植物應多澆水,對多肉多槳、宿根類植物要少澆水。夏秋兩季多澆水,冬春兩季少澆水,保持適量水分,對客戶是木地板或地毯更要嚴格控制水量。
4、施肥:室內觀葉植物常用N-P-K復合肥及成口有機肥、綠光劑、應按照不同地點的濕度、光線植物品種來決定施肥用量。室內花木不應使用有異味的肥料及尿素等高效純氮肥。
5、病蟲防治:要有防治蚜蟲蟎蟲、蚧殼蟲、蚊蠅吸軟腐病、黑斑等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及方案,將病蟲害撲滅於萌芽狀態。
6、更換:觀葉植物觀賞葉片少於植株的1/2以上、植株有較嚴重枯黃或生長不良,影響美觀、植株有較嚴重病蟲害,且較難用葯噴殺,或防治該種病蟲害的葯物具有強制激性的不宜在景區噴殺。植物不適應擺放的環境產生落葉等症狀。凡有以上情況的,將在10日內更換。
倒掛金鉤喜歡涼爽濕潤環境,怕高溫和強光,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壤為宜,冬季要求溫暖濕潤、陽光 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高燥、涼爽及半陰條件。
倒掛金鉤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生長適溫15--25C。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攝氏度。夏季溫度達30C時生長極為緩慢,35℃ 時大批枯萎死亡。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度。
❺ 假山盆景如何護理 學習六大假山盆景養護方法
一、工具:鋼鋸條、錘子、鑿子、攝子、顏料、502膠水。
二、材料:山石、山水盆一隻、水泥少許、細砂少許、粘土(這些隨便一個建築工地都可以搞到)、盆景擺件(亭,塔,舟,橋,可以在園藝花鳥市場買)。
三、假山盆景製作步驟:
1、假山盆景設計:
假山製作前要確定好製作哪一類型,盆景造型要選定,依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
2、假山盆景造型:假山盆景造型分為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室內假山盆景製作步驟:
(1)注重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此外市場上出售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價格實惠,也可參考。關於幾架,可就地取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2)山石盆景布局所遵循的原則:
A、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B、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C、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D、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E、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3、山石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綠人園林景觀溫馨提示: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4、粘合膠接假山:
(1)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擺件可以到園藝花鳥市場買。
除了涼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鑰匙鏈兒和火柴作懸索橋,用空地潮濕處的青苔貼在山石上作草皮顯示山的蔥翠,還可以在山腳某一處用粘土填充後植入文竹作為山林樹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貼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
6、保養假山: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溫馨提示:如果沒有自然山石,也可以使用水泥、沙子、鋼筋、泥漿堆制塑石假山盆景,也能做出非常好看的假山盆景。
四、假山盆景的擺放位置:
在家中擺放假山,如果是復式樓則不宜將假山建在大門上方的花園或者角落裡面,以免「壓住」了自家的大門而導致家人徒增壓力。也不要把大的假山放在書桌的前面,否則極易導致事業波折或者引發一系列麻煩。假山盆景可以擺在座位或者客廳沙發的背後做為「靠山」使用,這樣不僅使空間顯得更為飽滿,也易於開運聚財。假山盆景適合空間過大,背景過虛的室內構造,而不適合空間較為狹小的房屋。
❻ 黃楊盆景的養護與管理,詳解黃楊盆景的日常護理
黃楊木是我們經常聽說和接觸的一種木材,顧名思義,主要來至於黃楊的木材。黃楊樹比較高大,但是,可塑性很強,因此,很適合做盆景來養殖。家庭養殖黃楊也比較簡單,注意黃楊盆景的養護與管理就可以,比如:土壤、水分、施肥、光照和修剪、翻盆以及病蟲害的管理工作。
一、黃楊盆景的日常養護
1、土壤
結語:黃楊盆景日常的養護和管理比較簡單,黃楊的渾身都是寶,可入葯,可做雕塑,也可做梳子,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喜歡的花友不能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