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盆景
『壹』 欣賞自栽的盆景也是一種…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紋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品賞山水盆景後發自內心贊美的詠嘆。「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達。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得見成蔭否?人生七十稀。」這首詩是白居易自栽松樹盆景幾十年,對松樹盆景蔚然成林,蔥蘢突兀,富有強盛生命力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詩人、畫家如蘇東坡、陸游不僅親自製作盆景,且往往觸景生情,詩興勃發,對入畫的盆景加以吟詠,留下許多名句:「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蘇東坡《取彈子石養石》)「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丘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根蟠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天功日衰稿。」(陸游《菖蒲》)。這些詩篇不僅表述了「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還對山水盆景作了細致的描述和贊美。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同是用《小重山》詞格描寫盆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李符在《小重山》詞:「紅架方瓷花鏤邊,綠松則半尺,數株攢,斷雲根取石如拳。沉泥上,點綴郭熙山,移近小闌桿,剪苔鋪翠暈,護霜寒,蓮筒噴雨冥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龔翔在其《小重山》中也寫道:「三尺宣州白狹盆,吳人偏不把,種蘭蓀,釵松拳石疊成村,茶煙里,渾似冷雲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護柴門,秋霜長為冼苔痕,丹青叟,見也定消魂。」兩首《小重山》詞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有觸景生情和浮想聯翩的感覺。
『貳』 贊美欣賞懂得盆景的人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紋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品賞山水盆景後發自內心贊美的詠嘆。「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達。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得見成蔭否?人生七十稀。」這首詩是白居易自栽松樹盆景幾十年,對松樹盆景蔚然成林,蔥蘢突兀,富有強盛生命力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詩人、畫家如蘇東坡、陸游不僅親自製作盆景,且往往觸景生情,詩興勃發,對入畫的盆景加以吟詠,留下許多名句:「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蘇東坡《取彈子石養石》)「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丘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根蟠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天功日衰稿。」(陸游《菖蒲》)。這些詩篇不僅表述了「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還對山水盆景作了細致的描述和贊美。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同是用《小重山》詞格描寫盆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李符在《小重山》詞:「紅架方瓷花鏤邊,綠松則半尺,數株攢,斷雲根取石如拳。沉泥上,點綴郭熙山,移近小闌桿,剪苔鋪翠暈,護霜寒,蓮筒噴雨冥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龔翔在其《小重山》中也寫道:「三尺宣州白狹盆,吳人偏不把,種蘭蓀,釵松拳石疊成村,茶煙里,渾似冷雲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護柴門,秋霜長為冼苔痕,丹青叟,見也定消魂。」兩首《小重山》詞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有觸景生情和浮想聯翩的感覺。
現代著名作家和園藝大師周瘦鵑先生不但著作等身,也不辭風雨寒暑,在富有詩情畫意的盆景叢中,侍弄花草盆景,他曾寫過一首七絕詩來說景言志:「不事公卿不辱身,悠然物外葆天真。長年甘作花奴隸,先為梅花忙一春。」
『叄』 形容盆景的詞語
形容盆景的詞語比較常見的有: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縮龍成寸、小中見大、蒼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勝收、生機勃勃、宛若天成、千姿百態、賞心悅目、鬱郁蔥蔥、玲瓏瀟灑、
『肆』 盆景製作與養護300例的序言
劉先銀韓省華
盆景是中國的特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盆景在唐代東傳日本(日語叫「盆栽」)。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再轉而流傳到歐洲。從此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享譽全球。
在千百年的發展中,盆景製作與藝術、與人文、與科學息息相關,也逐步形成了產業。並促進園林建設與發展。 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刻畫在陶片上的盆栽植物圖案,展示了人類盆栽植物悠久的歷史。漢代未央宮中就有溫室殿,用於盆栽植物擺列,據《三輔黃圖》記載,殿內冬季可陳列花木。20世紀50年代,河北望都出土東漢晚期壁畫墓,繪有置於方形幾架上的卷沿圓盆栽花卉。
文字記載盆栽植物最早見於王羲之《柬書堂帖》中:「今歲植得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隨著盆栽審美要求的提高,唐代的盆栽技藝相應有了發展。1972年陝西乾陵出土了唐代章懷太子李賢之墓,墓穴甬道彩色壁畫上有一戴襆頭的侍女,雙手托一橢圓形盆景,內置假山數座,上有帶枝葉的花兩朵。另一幅是一高髻侍女,手托蓮瓣形盤,盤中有紅果綠葉植物一株。李賢是唐高宗第二子,其墓建於神龍二年(706)以前。這些壁畫令入信服地證明了當時已有了山水盆景和植物盆景。當時,盆栽水仙在宮中也有大量的育養,據《花史》《學圃雜疏》記載,唐玄宗曾一次就贈給虢國夫人紅口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寶所造」。
宮廷之外,唐代的文人也開始擺弄盆景,馮贄《記事珠》敘述王維養蘭花:「維以黃磁斗貯蘭惠,以綺石,年彌盛。」。唐代的文人玩賞盆景成為風行雅事,李賀應朋友命題詩《五粒小松歌》就是形像地了描繪了當時的情景。詩的前言說:「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詩雲:「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松干通過束縛結扎和鉸刀整形,有如群蛇蟠曲之狀。其立意和布勢與現代松樹盆景如出一轍。 「盆景」一詞首次出現見於宋代,蘇軾《格物麤談》:「芭蕉初發分種,以油簪橫穿其根二眼,則不長大,可作盆景。」
兩宋時期,盆景即是名門望族和文人雅士的情趣,也是民間流行的風尚。蘇軾迷戀盆景,他曾於山東蓬萊縣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他把一雙山石「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黃庭堅善制盆景,曾作詩贊一件名為《雲溪石》的作品:「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蛟鼉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范成大、朱熹等都是玩景高手,朱熹在一個山水盆景後面放上一隻熏爐,讓輕煙裊裊而起,狀江山萬里雲霧之態,並吟詩贊道:「清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雲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別出心裁地表達了他掩門自處的怡然心境。
在民間,汴京的百姓每至七月七日,時興「以小木板上傅土,旋種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謂之谷板」。這谷板是盆景的一個變種,區別是以板代盆。《東京夢華錄》對此有詳盡記述。吳自牧《夢梁錄》則專記杭州風物:「錢塘門外,水橋東西塍諸圃,植怪松異檜,時奇花,巧窠兒,為龍蟠鳳舞飛禽走獸之狀,每日市於都城,好事者多買之,以備觀賞也。」 「窠兒」與《武林舊事》提到的「盆窠」、《雲林石譜》提到的「木窠」,都是盆景的別稱。這里具體介紹了盆景集中製作的地點及作為商品銷勢見俏的行情。而且盆景花木的蟠扎技藝又較唐代有所發展,形象也更加多樣化了。唐時有蛇形五粒松。而宋代這時選材不單是松,還有檜及四時奇花等,取形也不限於蛇,而是蟠龍舞鳳飛禽走獸樣樣皆有。
盆景製作的理論在宋代開始形成,首見於溫革《分門瑣碎錄》,書中談到製作植物附石盆景的方法,如芭蕉盆景:「種水芭蕉法:取大芭蕉根,平切作兩片,先用糞、硫黃、酵土,,須十分細,卻以芭蕉所切處向下,覆以細土,當年便於根上生小芭蕉,芽長二三寸,取起作骰子塊切,切下逐根種於石上,棕櫚細纏定,根下著少土,置水中,候其土漸去,其根已附石矣。」詳細敘述了獲取矮化芭蕉小苗及使根附石的技巧。又如菖蒲盆景:「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於好石之上,乃細而不粗。」此外還提到石榴盆景的製作。
到元代,蘇州高僧韞上人是製作盆景的高手,丁鶴年曾有詩贊他道:「尺樹盆池曲欄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澥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臉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詩題為《為平江韞上人賦些子景》。些子景:小景緻之意,元人對盆景的別稱。 盆景和中國繪畫密不可分,盆景製作者在從大自然尋求美感的同時,非常注重從美術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畫家也非常注重從盆景中選用題材。故宮藏有南宋畫家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四軸,其中便有兩幅古松盆景,其樹懸根露爪,枝如游龍,蒼勁神奇。
以盆景與繪畫緊密結合當在明朝,那是盆景藝術豐盛時代。時人將盆景稱作盆玩。屠隆撰《考盤餘事》,有專章「盆玩箋」,論說盆景:「盆景以幾案可置者為佳。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針毛短簇……令人六月忘暑。如閩中石梅,乃天生奇質,從石本發枝,且自露其根, 曲古拙,偃仰有態……恍然夢醒羅浮。如水竹,亦產閩中,高五六寸許,極則盈尺,細葉老乾, 蕭疏可人, 盆植數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松、竹、梅盆景與我們今天的製作一般無二。只不過人們不再一定要用天目松和閩中的石梅、水竹而已。
《考盤餘事》還說:松者可「結為馬遠之歌斜詰曲,郭熙之露頂攫拿,劉松年之偃亞層疊,盛子昭之拖拽軒翥等狀」。馬遠、郭熙、劉松年等都是宋代山水畫家,他們的畫風格奇特,如北宋的郭熙,畫山石多用「卷雲」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下垂,氣勢雄健;南宋的馬遠,畫山石方硬,畫樹干「瘦硬如屈鐵」。這就要求盆景的藝術造型要從山水畫中獲得靈感。
屠隆還提出盆中植物可以吸收燈煙等有害物,置於幾案,可利於潤眼。首次把盆玩觀賞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結合了起來。 論述盆景的還有高濂《遵生八箋》卷七「高子盆景說」,文震亨《長物志》卷二「盆玩」篇。 文震亨認為世間以盆景列於幾案上為第一,列於庭榭中為次之,他認為應顛倒過來。在他看來,置於室外的大型盆景,在審美上更自由。實際上,當時「幾案可置」 的中小型盆景在社會上更為流行。他也列舉了一些可供盆玩製作的植物:水冬青、野檜、杭州虎刺、夜合、黃香萱、夾竹桃、黃密矮菊、短葉水仙、美人蕉等。他主張:盆景「小者忌架於朱幾,大者忌置於官磚,得舊石凳或古石蓮磉為座,乃佳」。
明代對樹樁盆景的深入研究,強調了景物的意境,使人如臨其境,產生遐想。明代的樹樁盆景實物,至今尚有保存。揚州園林處的一盆古柏,據說是明末揚州天寧寺的遺物,蘇州萬景山莊陳列的一盆題為「秦漢遺韻」的圓柏盆景,據說更有五百年的樹齡。
清代,盆景之風更盛,凡園林必備。康熙皇帝留下一首《詠御制盆景榴花》詩,可見他自己也親手製作過。詩雲:「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攢青葉里珊瑚朵,疑是彩銀金碧叢。」皇帝如此熱衷,必對盆景藝術有所推動。
康熙年間,園藝名著《花鏡》一書出版,在陳淏子撰寫的這部書中,「種盆取景法」論述了盆景的構圖、取材和配置等方面的知識。乾隆時蘇州人沈復在《浮生六記》卷二「閑情記趣」中,對盆景有許多他個人獨到的經驗之談。嘉慶年間出版的《盆景偶錄》,還將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顯然盆景能夠托情寄志,更受漢民族出身的文人雅士青睞,才會慷慨賦予盆玩那麼多桂冠和頭銜。李符作有《小重山》詠盆景雲:「紅架方瓷花縷邊。綠松剛半尺,數株攢。劚雲根取石如拳。沈泥上,點綴郭熙山。移近小闌干。剪苔鋪翠暈,護霜寒。蓮筒噴雨算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可一窺清代人玩盤景的情趣。
盆景經長期發展,在清代大致成熟和定型了。劉鑾《五石瓠》說:「今人以盆盎間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果實,或咫尺而蓄蟲魚,概稱盆景。」可謂是製作盆景的通則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盆景是一種縮龍成寸、以小觀大的培植和擺設藝術,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麗水農科所的同仁,得甌江之靈氣,攜浙南之秀美,承祖國盆景藝術各派之精華,總結盆景製作中的300例,方便、簡捷,無論何人,只要你對盆景有興趣,從中均可得益。
『伍』 找一些好詞好句
1、春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春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3、春花——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6、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春光——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8、春景——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遊——東風知我欲山,吹斷檐間積雨聲。
10、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2、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3、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15、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詩經·小雅·出車》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和:春天的暖氣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秀:秀麗。屯:駐,聚集。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10、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1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唐 劉昚虛《闕題》
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唐 杜甫《春運》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唐 杜甫《曲江對雨》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27、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唐 杜甫《臘日》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28、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29、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30、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唐 杜甫《清明二首》
朝:早晨。
31、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32、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唐 錢起《春郊》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3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 戴叔倫《蘇溪亭》
汀:水岸平地。
34、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35、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
36、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37、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 韓愈《春雪》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38、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39、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 韓愈《晚春》
芳菲:美盛的花草。
40、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
41、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
42、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唐 王涯《春遊曲》
一夜風:一夜春風。
43、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颯颯:風聲。
44、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45、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46、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47、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48、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虯《春雪》
若個:哪個?
49、馬踏春泥半是花。——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50、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見:顯現。
51、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唐·劉方平《代春怨》
52、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唐·劉方平《夜月》
53、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
54、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55、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野渡:野外渡口。
56、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唐·盧僎《歲晚還交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
57、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唐·楊凌《句》
58、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59、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五代前蜀·韋庄《菩薩蠻》
淥:清澈。
60、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五代後蜀·魏承班《玉樓春》
61、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62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宋·張來《春日》
冰筍:冰棱。意謂從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過去;從柳枝梢頭看到春天已偷偷歸來。
63、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宋·梅堯臣《東溪》
64、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宋·梅堯臣《蘇幕遮》
翠色:嫩綠的草色。和煙老:隨著暮靄變成深綠。
65、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66、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67、惱人天氣又春陰。——宋·晏殊《浣溪沙》
68、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宋·蘇軾《定風波》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69、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宋·蘇軾《一叢花》
信:消息。露:顯示。
7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1、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竟日:整日。
72、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好事近》
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
73、芳菲消息到,杏梢紅。——宋·賀鑄《小重山》
芳菲:指春花季節。
74、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宋·周邦彥《蝶戀花》
韶華:美好的年華。東君:春神,這里指春天。
75、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宋·葛勝仲《臨江仙》
青:綠葉。紅:紅花。
76、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77、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宋·李清照《聲聲慢》
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將息:養護,調養。
78、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79、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宋·李清照懈戀花》
柳眼:柳葉。梅腮:指梅花。
80、洛陽城裡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宋·陳與義《虞美人》
81、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宋·陸游《馬上作》
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
82、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
83、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枝枝不教花瘦。——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84、東風吹雨細於塵。——宋·辛棄疾《浣溪沙》
85、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杜宇:杜鵑。
86、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宋·辛棄疾《滿江紅》
8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
88、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明:絢麗。
89、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宋·陳亮《南歌子》
90、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薺麥:芥菜,麥子,泛指田間作物。
91、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黃柳》
9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93、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著物:春風潤澤萬物。
94、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
95、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
醞造:釀造。可人:喜人。
96、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金·王庭筠《謁金門》
瘦雪:殘雪。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飄零。青子:青青的小果於。
97、東風輕扇春寒。——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輕扇:輕輕地吹動。
98、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元·白樸《天凈沙·春》
飛紅:花瓣飛舞。
99、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元·胡只遹《陽春曲·春景》
覺來:醒來。
100、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裊:飄浮不定。晴絲:蟲類所吐的絲,春日常在空中飄游。
101、春到人間萬物鮮。——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102、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清·盧道悅《迎春》
103、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回答者:江戶川_新一 - 首席運營官 十二級 3-6 17:39
--------------------------------------------------------------------------------
春的好詞:
春天 早春 初春 陽春 春節 春聯 春雷 春季 春意
春蠶 春色 春裝 新春 春光 春雨 春光 春潮 春遊 春播 春筍
春花 春樹 暮春 春景
早春時節 早春季節 初春時節 仲春時節 仲春季節
陽春時節 正當春初 已屆春殘 殘冬已過 冬殘春近
冬去春來 冬盡春來臘盡春回 時當暮春 早春三月 暮春三月
陽春三月 煙花三春
時當三月 春寒時節 春寒季節 春天漸近 春天來臨 春天降臨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歸大地 春到人間 春滿人間 大地加春
天地加春 春回地暖 天加地轉 冰雪消融 冰融雪消 冰消雪化
冰消雪融 天地回轉 冰雪融化 雪化冰消 萬物解冰 風和日麗
風和日暖 風暖日麗 日暖風清 風清日暖 料峭春寒 乍暖乍寒
春寒料峭 乍暖還寒 暮春氣暖 和暖如春 春光融融 春日融融
春意融融 春光溶溶 春水盈盈 春水淙淙 春水湍湍 春水潺潺
春雨綿綿 春草如絲 春草繁茂 春草發芽 春芽破土 春花怒放
春花盛開 春花萬朵 春木發枝 春大蔚然 春樹萌芽 春樹蔥蘢
春樹繁茂 春陽和煦 春光初露 春光盪漾 春光明媚 春光無限
春光萬里 春光勃發 春光艷麗 春風送暖 春風得意 春風和煦
春風輕拂 春風瑞雪 春山如笑 春山如黛 春意正濃 春意甚濃
春色怡人 春色迷人 春色正濃 春江如練 春山如妝 春和景明
春景優美 春燕回巢 春滿人間 春露秋霜 春種秋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百草萌動 百草權輿 百花爭春 百花爭艷 百花盛開
百花齊發 百鳥爭鳴 萬物照蘇 萬物復甦 萬物蘇醒 萬物萌生
萬物蓬發 萬木競秀 萬紫千紅 草木知春 草木復甦 草木新綠
草春桃艷 草長鶯飛 花紅柳綠 紅桃綠柳 柳綠花紅 李白桃紅
柳綠花香 紅情綠意 綠肥紅瘦 流水桃花 桃花流水 飛花噴綠
枝葉紛披 寸草春暉 綠意盎然 綠茵遍地 鳥語花香 鶯舞蝶飛
枯木逢春 山色返青 冬令春行 萬物生春 大雁北歸 大地蘇醒
蟄蟲昭蘇 欣欣向榮 生機勃勃 朝氣逢勃 人勤春早 梅雪爭春
鶯啼燕語 明媚春天 遍地皆春 滿目春光 暮春風光
描寫太陽的好句:
滿天紅雲,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陽像個剛出門的新媳婦,羞答答地露出半個臉來。
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雲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
太陽慢慢地透過雲霞,露出了早已脹得通紅的臉龐,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張望著大地。
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滿了校園。
太陽更低了,血一般的紅,水面上一條耀人眼睛的廣闊的光波,從海洋的邊際直伸到小船邊沿。
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彷彿燃起大火。
春天,那太陽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渾身舒坦。
陣陣春風,吹散雲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
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彷彿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
太陽正被薄雲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陽一年操勞到頭,忙到冬天,就筋疲力盡,幾乎放不出熱力來了。
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
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
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鍾,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塗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銀色的光環。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
紅艷艷的太陽光在山尖上時,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城市漸漸地顯現在金色的陽光里。
那刺穿雲塊的陽光就像根根金線,縱橫交錯,把淺灰、藍灰的雲朵縫綴成一幅美麗無比的圖案。
太陽剛剛升上山頭,被鮮紅的朝霞掩映著,陽光從雲縫里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著金色的瀑布。
金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盪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
太陽泛起火紅的笑臉,使朦朧的校園豁然揭去紗帳。
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
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一層玫瑰色。
朝陽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風乍起,細浪跳躍,攪起滿湖碎金。
忽然,迎面升起一輪紅日,灑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條條金鞭,驅趕著飛雲流霧。
海面上躍出一輪紅日,鮮艷奪目,海空頓時灑滿了金輝,海面由墨藍一變而為湛藍。
金燦燦的朝暉,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高高的黃山主峰被燦爛的雲霞染成一片緋紅。
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
朝陽開始像一盞扁圓的宮燈冉冉升到空中,霎時,便形成滾圓的火輪,高高升起,噴射出萬道金幅,給萬物罩上一層燦爛的霞輝。
早晨的太陽,像牛車的軲轆那麼大,像熔化的鐵水一樣艷紅,帶著噴薄四射的光芒,坐在東方的嶺脊上,用手撩開了輕紗似的薄霧。
烈日把他黑黝黝的脊樑曬得似乎要冒出油來。
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把面烤得滾燙滾燙。
毒辣辣的陽光曬紅了高粱,蒸黃了楓葉,烤焦了旁山公路。
盛夏的陽光真像火燙的辣椒水,坦盪盪的街上,沒有一塊蔭涼地。雄壯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驕陽鍍上了一層金色,更顯得峻峭,壯觀!
驕陽的兩道光柱穿過房間,宛如兩條透明的金帶,內中閃耀著星星點點的塵埃。
兩旁高大的楊樹,枝葉都被夕陽鍍上一層金紅色。
雪停了,夕陽把雲彩輕輕推開,吐出了淡淡的粉紅。
夕陽的余輝透過霞雲,灑在江心,形成一線閃爍的金斑。
路旁的樹枝切割著夕陽,把光的碎屑不斷地灑向染金的地面。
夕陽的半個臉蛋已經沒入地平線,黃昏夾著習習涼風飄然而至。
殘陽從西山上斜射過來,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煊紅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麗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動著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飄來幾只歸舟。
這時候,夕陽已經銜著山巔了,西面的半邊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燒著一片血紅的晚霞。
夕陽那輝煌美麗的影子投在被晚風吹皺的江面上,撒下了一大片閃亮的、鮮艷的玫瑰紅的細鱗片。
夕陽的余輝染紅了在藍天里游盪的白雲,還替它們鑲上了亮晶晶的花邊,這幾塊白雲一會兒就幻成了玫瑰的晚霞。
太陽啄破黑夜的蛋殼,探出頭來,羞羞答答地向大地張望。
這時,遠遠前方,無數層巒疊嶂之上,迷濛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
不久,一個紅球即從大洋里冉冉跳出,那水天相連的地方頓時成了一片熊熊的火海。
太陽終於探出了半個頭,那麼大,那麼紅,接著像被誰推了一下,猛地跳了出來,變成了純金色。
太陽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時間,那遼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
天空漸漸亮了起來,一輪嫣紅的朝陽,從東山後面拖地跳了山來,頓時,天地間霞光四射,流水溢彩。
大地上萬物都燙了金似的,在原來各種顏色的表層,濃濃地染上了一抹橙黃,並且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輝。
漸漸地,那東方的霧氣先有些微紅,在、這紅色越積越濃,便突然劃出一線鮮紅,那鮮紅里突然跳出一個通紅的光輪。
嬌艷的朝陽,已從東邊群山背後跳了出來,萬屢紅霞四溢,和山谷中緩緩升騰的晨靄交融,變幻著五光十色的光環。
星星已經淡下去了,東方天邊上開始放白了,這時候天際變化得很快,漸漸白得晃眼,接著從地平線上開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紅紋。
太陽躍出灰濛蒙的海面,小半輪紫紅色的火焰,立刻將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鮮艷的朝霞背後,像是撐開了一匹無際的藍色的綢緞。
只見碧空襯著淡藍,一會兒,淡藍變成橙黃,邊上鑲著緋紅,這紅光越來越多,從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點,接著一片,飛快地向四面擴散。
紅日西垂,海面上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漣漪。太陽已經落出了,西邊天上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胭脂色。
回答者:coconut12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13 20:22
--------------------------------------------------------------------------------
關於春天的成語,詩句,好的句子
http://..com/question/2183911.html
關於春天的優秀作文
http://..com/question/3938118.html
描寫春天的成語
http://..com/question/4092244.html
描寫春天的諺語
http://..com/question/1460735.html
關於春天的諺語、詩句、成語
http://..com/question/3941158.html
春天的詩句 [閱讀:1483]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
『陸』 作家憶汐的詩,聆聽大自然寫作背景
1.【寫一篇與大自然有關的詩歌】
致大自然天空將無數種韻律輕飄在亮色下履履轍跡歲月的流逝有時象一首歌當你在這里想起快樂時光似曾把記憶在廣遠的地方我不會相思卻帶著快慰熱衷於你的情意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時候有我的愛心難以敘述 象昨日的陽光今天如這時的你 把我挽留 必竟是夏季 一個美妙的故事成熟在雨季 象春風得意之時迎接你 用已然忘卻緊鎖的心扉圍繞你 說一聲久別後那漫長的凝視 就足使你眼淚瑩瑩 如氣象萬千的遠古小徑 只有一種聲音回盪 那無邊的翠綠連接著欣欣的里程 不會停息 是綠色的曼妙是紅色的嬌柔 是幽雅把它擎起 是冷酷的嚴峻是孤獨的陶冶 是奮斗者的驕傲你溫馨的世界 屬於勇敢的男人天真的少女 及冬天與智慧 屬於酣暢的溪流歡躍的小鳥 及烈日和海岸 屬於象形的橄欖樹 屬於我 和我所愛的叢林 當綠色原野上有蝴蝶翩翩 如兒時的你 當沉沉黑夜靜靜躺在河邊 夢幻般流連 我尋覓好長的小路彎呵 當黎明的田間 有人從明媚的春光前走過 當風絮一遍遍 去揉扶那寂靜的荒野 你用什麼懷抱來撫擎這 溫馨的飄逸我走出歲月的流失 沿著履履轍跡向向陽的山坡 奔走 向著沼澤向著憧憬 不停地挺進那坦盪的胸懷在瀟瀟暮雨中 現出迷人的廣漠 那巍巍的山巒在旖旎風光下 和我一同 用粗曠的臂膊緊握著的手 揮舞著一個太陽! 景芳.。
2.寫一首關於大自然的詩
篇一:大自然的色彩 作者:桑榆 大自然的色彩,是任何丹青都無法描繪的, 它是那麼逼真,那麼的令人心曠神怡。
春天一縷縷鵝黃,覆蓋著廣袤的田野。 夏初,樹葉青翠欲滴, 慢慢的,它們的綠越來越濃。
秋天,樹葉慢慢的枯黃,飄零, 令人悵然若失。 冬天的雪,使大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其實大自然最能工巧匠的要屬花。 花一年四季為大自然描繪著五彩斑斕的圖畫。
春天,迎春花的鵝黃,桃花的粉紅; 夏天,月季緋紅一片,偶有幾株白色的也分外妖嬈。 池塘里的荷花也不示弱,無論是荷葉的碧,還是荷花的紅,粉,都令人愛不釋手。
秋天匍匐生長的牽牛花隨處可見,無論是紫,還是紅都是那麼的質朴,可愛。 菊花是最不能忘記的,它一朵一朵的,花團錦簇,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黃的賽金, 冬天,是梅花的舞台,它星星點點,紅紅的,在白雪的映襯下更加嫵媚。
最無法描繪的也許要屬天空的色彩, 無論是日出日落的金燦燦, 還是藍天白雲的清澈與飄逸。 都是令人流連忘返的。
我愛大自然, 更愛大自然的色彩斑斕。 篇二:大自然你真美 作者:雨行 快樂和春天一樣 萬米陽光明媚 微風撫煦 綠葉清新 早起 就被馬路上悅耳的聲音所吸引 原來是城市環保灑水車 穿梭在大街小巷 既清掃車過後 灑水車也閃亮登場了 那如XX的水珠 洋洋灑灑地落在了地面 隨著灑水車的延伸 那濕漉漉的大街 馬路就被氤氳的氣體所籠罩 在晨曦中 那未落地的水珠在空中閃著七彩的光 空氣中到處飄盪著水珠的氣味 那氣味比甘露更純 更濃 站在馬路的人行斑馬線上 看著來往的灑水車 聽著那悅耳的音樂 好心情油然升起 深感春天的美麗 城市的溫馨 一天之際在於晨 這個早上 讓我有了快樂的理由 快樂 從黎明那第一道曙光起 從那有著音樂的灑水車起 從路邊 不知道什麼擺放的鮮花起 難怪今年的大慶與往年不同 少了飛塵的天氣 我想與城市灑水車 有密切的關系吧 這一天 都是萬米陽光燦爛的 沒有什麼有雨的跡象 可是 到了下午 天然的灑水車 將甘露從遙遠的天際向大地噴灑 洋洋灑灑的水珠 在漫天飛舞著 然後做了自由降落 其壯觀怎是黎明灑水車能比擬 它沒有固定的大街 沒有偏袒的小巷 而是將甘露灑向了 有些乾渴的小草 灑向了 那剛剛綻開幾片新綠的小樹 還有那被人工擺放的鮮花 它沒有私心 更不會想到哪是天然的 歸它所管 那是人工的那不是他是的天職 它不分分擔內不分分擔外 一視同仁地 將水珠均勻地撒到了需要的地方 淅淅瀝瀝地哼著小曲 嘩啦啦地低聲歌唱 這天然的灑水車 比黎明的音樂更動聽 更能撩撥春的思緒 它也像黎明的灑水車一樣 將該噴灑的地方細心噴灑一遍後 就收住了腳步 消失在無垠的宇宙中 留下了一片清新 大街小巷干凈了 花草樹木滋潤了 空氣清新了 走在灑水車過後 望著那葉片上閃著晶瑩的水珠 再望望腳下的草地 小草好像又長大了些許 那新芽上掛著散發清香的水珠 那水珠圓溜溜 亮晶晶像無價的鑽 鑲嵌在綠色的天鵝絨上 由衷感嘆 大自然你真美 太陽的光芒依然明媚著 沒有因為灑水車的出現 而暫時的暗淡 它是用和藹的目光 與灑水車做了一次交流 它望著灑水車的全過程 一定比我們更高興吧 不然 眼神怎會那麼的熾熱 情意怎會那麼的纏綿 走在萬米陽光下 走在雨後的街道 快樂延續著早上的快樂 為那洋洋灑灑的水珠而心情愉悅 篇三:大自然的傾訴 作者:山野勘探 挖掘機尖利的牙齒蠶食山崗 饕餮的笑聲在山林間回盪 綠色生命倒下,流的都是血淚 人類無休止的索取,貪婪而瘋狂 難道我們留給後代子孫的只是荒涼 裸露的岩石張著驚恐的眼睛 裹著沙塵的風暴四處流浪 河水渾濁了,魚蝦絕跡 兒童只能在教科書里瀏覽風光 世紀唱出的輓歌充滿哀傷 貪婪孿生掠奪,無序的開采,砍伐,挖掘 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百孔千瘡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索取的越多,補償的越多 大自然已經把警鍾敲響 大自然的律條是萬物和諧相處 草木有理由茁壯成長 動物有理由自由奔跑 人類有理由享受幸福時光 前題是要有敬畏和悲憫的心腸 篇四:聆聽大自然 作者:憶汐 有一種弦律, 叫做大自然。
他不比命運交響曲的豪邁, 也不同田園交響曲的柔情。 然而,他, 更真實, 更悅耳。
每每生活的世界, 我們淡忘了, 明明在眼前, 卻好比宇宙遙遠。 心靜, 才能忘我, 忘我, 才能天馬行空。
風吹草動, 鳥語花香。 秋風半夜鳴蟬, 聽取蛙聲一片。
每一個音符章節, 訴說著—— 夢幻與現實的故事。
3.一首贊美大自然的小詩
一、《盆 景》遠看是個小不點兒近看是副畫它會悄悄告訴你:在艱苦的歲月怎樣活得更美
二、《蘆 葦》 自見到了天日便一股勁兒往上長 等到滿頭皆白始悟:挺立招風險靈活「搖擺」的重要
三、《孤 島》遠處的孤島生活在波濤萬頃中它吟不出陶淵明的田園詩只能講述世事無常的故事
四、《大自然的兒子》天空下在地球一方耕耘 閑時看看地上的花木累了瞧瞧天外的飛鳥
五、《豐 收》五月的芒果一樹金黃的果實勾摘一個掉下三、五個地下還有七、八個兜在懷里又滑下兩三個
六、《老 柳》長大了越來越看清楚天空比不上土地 越老越把頭低下—— 吻自己的根吻養育的土地評論文:「越老越把頭低下/—— 吻自己的根/吻養育的土地」,經典之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也無華麗的詩篇,哲理卻深藏不露,這首小詩是詩人曾心先生經歷了生活磨練,深深感受生活之後才寫出來的絕妙之詩文。愚萬分佩服曾心先生這種洞察生活的能力,放下手中的工作,久久凝視著電腦屏幕上的詩,又好好讀了一遍,連連稱贊,好詩!謝謝曾心先生!
七、《鼓浪嶼》大自然是個農藝大師從女媧補天撿來幾塊奇石從神農架移來奇花異草 在碧波盪漾的鷺江上塑造一盆天下第一的山水盆景
八、《樹 葉》在樹上想到地下走走 到了地下又想過樹上生活 盡管怎樣掙扎再也上不去了
九、《海 潮》一襲蔚藍跳舞來 把衣裳脫在海灘網一囊滄桑沉重回去
十、《底 片》心中的底片照相館洗不出來 用感情和著記憶,洗出來啦——清晰而立體
十一、《筷 子》在宴席上挾山珍海味 在笑聲里從傷口處挾出一塊冷凍的血
十二、《浪 花》跳出母親的懷抱追風逐雨 咯咯的笑聲突然撞到山腳碎了灑下盡是淚
十三、《球》跳——跳——跳眼珠 幾十億跟著轉從東半球到西半球 天動地搖一個天外飛來的「球」
十四、《詩 魔》本無形無色無聲敢與七十二變的孫大聖比高低 附花 花說話附水 水唱歌附石 石跳舞附筆 筆底響雷聲
十五、《沙》在海灘誰都不理睬我甚至踩在腳底下 他們都不理解我的眼睛——認識大海認識宇宙
4.【求推薦一首關於自然或有哲理的詩歌(不是古詩),最好是國外的,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提問,以下詩歌僅供參考:《瓦爾登湖》作者:梭羅裝飾一行詩,絕非我的夢;只有住在瓦爾登湖之濱,才能與上帝和天國最近.我就是它的卵石湖岸,是吹拂過它的微風;我的手心裡,捧著它的水,它的沙,而它最深的度假地,高居在我的心中.這首《瓦爾登湖》網上有多個譯本,本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版本了.這首詩是《瓦爾登湖》一書中的一首小詩.該書崇尚簡朴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意境深邃.………………………………………………………………………………………………………………《題詩》作者:沃爾特·惠特曼來吧,我的靈魂曾說,讓我們為我的軀體寫下這些詩吧,(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這樣在我死後,能夠隱形返回.或者,過了好久好久以後,去到別的星球,在那裡對一群夥伴重新唱起贊美的歌,(敘說地球上的土地、樹木、清風和喧囂的波浪,)我會永遠面帶愉快的微笑,永遠永遠擁有這些詩——就如第一次那樣在此時此刻,為了我的靈魂和軀體,把我自己的名字寫在詩後.這首詩歌是《草葉集》的題詩,聆聽一首禮贊萬物的歡歌,感受如草葉般生機盎然的澄澈心靈,讓生命因熱愛而變得燦爛蔥郁.——————————————————————————————————————————最後建議樓主直接去看《瓦爾登湖》和《草葉集》,裡面有你想要的.然後篇幅短一些是什麼意思?短一點的要達到三百字嗎?如果是這樣我再推薦一首:《我自己的歌》第六章作者:沃爾特·惠特曼一個孩子說「這草是什麼?」兩手滿滿捧著它遞給我看;我哪能回答孩子呢?我和他一樣,並不知道.我猜它定是我性格的旗幟,是充滿希望的綠色物質織成的.我猜它或者是上帝的手帕,是有意拋下的一件帶有香味的禮物和紀念品,四角附有物主的名字,是為了讓我們看見又注意到,並且說,「是誰的?」我猜想這草本身就是個孩子,是植物界生下的嬰兒.我猜它或者是一種統一的像形文字,其含義是,在寬廣或狹窄的地帶都能長出新葉,在黑人中間和白人中一樣能成長,凱納克人,特卜荷人,國會議員,貧苦人,我給他們同樣的東西,同樣對待.它現在又似乎是墓地里未曾修剪過的秀發.我要溫柔地對待你,彎彎的青草,你也許是青年人胸中吐出的,也許我如果認識他們的話會熱愛他們,也許你是從老人那裡來的,或來自即將離開母懷的後代,在這里你就是母親們的懷抱.這枝草烏黑又烏黑,不可能來自年老母親們的白頭,它比老年人的無色胡須還要烏黑,烏黑得不像來自口腔的淺紅上顎.啊,我終於看到了那麼許多說著話的舌頭,並看到它們不是無故從口腔的上顎出現的.我深願能翻譯出那些有關已死青年男女們隱晦的提示,和那些有關老人、母親,和即將離開母懷的後代們的提示.你想這些青年和老人們後來怎麼樣了?你想這些婦女和孩子們後來怎麼樣了?他們還在某個地方活著並且生活得很好,那最小的幼芽說明世上其實並無死亡,即使有,也會導致生命,不會等著在最後把它扼死,而且生命一出現,死亡就終止.一切都向前向外發展,無所謂潰滅,死亡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不是那麼不幸.——————————————————————————————————————————以上是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的內容.(關於自然或有哲理的詩歌)。
5.一首大自然的詩歌
《深秋的海》
一
暮色打開風衣
隱藏一個世界的陽光
一片晚霞趁機溜出
以海面做鏡子
卸妝
一條魚兒浮出水面
與它一起把水中的月亮
撈上天空
一艘遠行的船正路過
驚訝不已
二
沒有在白天及時趕回的海鷗
一不小心與礁石相撞
海浪發出的警笛聲
裹緊了它的殘體
然後送回海灘
平靜的沙地哀聲一片
一隻好心的蟹用它的鉗子
壘起一座墳
貝殼吹響了今晚的第一首曲子
哀悼
三
風起了,月落了
一段戀情正悄然誕生
黑夜與海訴說著千年的等待
孤島上的三生石上
它們的名字已被歲月抹去
痕跡全無
淚化成的海嘯
跑進村莊
來不及啼哭的孩子
成了水中的魚
抓不住浮萍
黑夜臨走時
一地的霜才從夢中醒來
6.一篇描寫大自然的詩歌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淥:清澈。
五代前蜀·韋庄《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五代後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冰筍:冰棱。意謂從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過去;從柳枝梢頭看到春天已偷偷歸來。
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翠色:嫩綠的草色。
和煙老:隨著暮靄變成深綠。 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信:消息。露:顯示。
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紅 芳菲:指春花季節。
宋·賀鑄《小重山》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 韶華:美好的年華。東君:春神,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彥《蝶戀花》 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青:綠葉。紅:紅花。
宋·葛勝仲《臨江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將息:養護,調養。
宋·李清照《聲聲慢》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柳眼:柳葉。
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戀花》 洛陽城裡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宋·陳與義《虞美人》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
宋·陸游《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宋·陸游《豆葉黃》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東風吹雨細於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宋·辛棄疾《滿江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
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
明:絢麗。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薺麥:芥菜,麥子,泛指田間作物。
宋·姜夔《揚州慢》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風潤澤萬物。
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 醞造:釀造。
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 瘦雪:殘雪。
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飄零。青子:青青的小果於。
金·王庭筠《謁金門》 東風輕扇春寒 輕扇:輕輕地吹動。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飛紅:花瓣飛舞。
元·白樸《天凈沙·春》 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覺來:醒來。 元·胡只遹《陽春曲·春景》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裊:飄浮不定。
晴絲:蟲類所吐的絲,春日常在空中飄游。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春到人間萬物鮮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清·盧道悅《迎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 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夏頌——納清風台榭開懷,傍流水亭軒賞心。
夏初——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並嘗新。 夏熱——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夏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夏水——澗影見藤竹,潭香聞芰荷。
夏夜——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夏雨——風聲撼山翻怒濤,雨點飛空射強弩。
夏花——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夏蟬——垂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夏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夏節——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桂綠雲鬟。
夏思——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夏遊——松風澗水雜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