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盆景文章
Ⅰ 很多人都說,學做盆景,入門並不難,為什麼我就覺得很難如何快速的入門
Ⅱ 盆景的栽培養護過程中,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才能讓盆景光彩奪目
Ⅲ 如何栽培和養護金豆樹,把它做成盆景呢
這篇文章就繼續和小夥伴們分享金豆盆景的栽培、養護經驗,與喜歡金豆的朋友們分享。
金豆的養坯和上盆後的栽培,養護經驗就和小夥伴們分享到這里了。如果還想知道哪些盆景的知識和技巧,給我留言即可,盡量給大家解答和分享。一鍵三連吧!
Ⅳ 假山石盆景製作技巧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盆景製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盆 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盆內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藝術品,必須精心組合,仔細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組合造型時,要遵循幾個原則。
1、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2、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3、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4、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5、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三)石料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切記: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3、膠合:膠合能起到盡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點: ①幾塊石料的石質、紋理、顏色及氣勢都要相仿。 ②為了不影響石峰的吸水,應橫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點綴 小景點綴是為了達到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將蔭棚、或溫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長的青苔,用刀刮下,輕輕搓碎,然後用毛刷蘸碎苔點種於山峰的縫穴內,接著置於陰處並經常噴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滿石峰。
2、栽樹方法是:以「丈山尺樹」要求,選擇合適的樹種,並按照大自然的生長規律種植。石縫間宜植根系裸露、樹千彎曲、樹姿玲瓏的樹種,且枝細、葉小、根淺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種小型五針松、羅漢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細葉常綠草本來代替樹木。
3、擺件方法是:依形就勢,順其自然,巧妙地結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來表現風景意境。可參照國畫畫論中對風景建築及設施的位置來擺放。應注意:擺件大小,應掌握近大遠小,低大高小的透視原則。而數量,根據盆景主題、意境、規格等具體情況而酌定。
Ⅳ 自己製作的微型盆景,老是養不好,是什麼原因微型盆景該如何養護
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教大家製作微型盆景的文章,微型盆景雖小,但意境不小,是縮小的山水、自然景觀。微型盆景製作簡單,素材也很方便獲得,一些微小的植物都可以用來製作,再佐以山石等一些小的配件。形態別致,造型小巧,相對於一些大中型盆景來說,微型盆景很適合初學者和一些業余的盆景愛好者製作、賞玩。
微型盆景的養護比起一般的大中型盆景,需要你更精心和細致。而養護管理上,也要根據各樹種不同,生長情況不同,季節氣候不同,地域產地不同等,來進行區別對待,靈活的掌握運用不同的養護方法。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一鍵三連來一波!
Ⅵ 跪求800字關於盆景的文章,不用太專業!
找了一篇,希望對你有用
淺談「三遠法」在山石盆景中的運用
山石盆景是園藝學、美學、文學相互融和的藝術造型,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它雖屬人作,卻源於自然。如何將黃山之雄、華岳之險、雁盪之奇、灕江之秀付諸於尺盈之間呢?「三遠法」是最具表現這種藝術情趣的重要手段。古人雲:「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迭,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渺渺」。山石盆景要想小中見大,以少勝多,不要求表現出三遠,但至少也要表現出兩遠或一遠來。這樣才能展現出一幅景有盡而意無窮的動人畫面。高遠法可以表現出「忽乎太行,王屋起於前,而連連若不可掩」的雄渾氣勢。這種山石盆景的具體做法要使主峰突兀而起,崢嶸高聳;遠山則須低矮平淡。四川山石盆景和桂林山石盆景多用於此法。深遠法可描繪出重巒列峰,徑路曲折,溪出深虛,水若有聲的幽邃意境。同時在山石的具體布局上要處理好「露」與「藏」的關系,最好採用重迭式或疏密式的布局,使人有峰巒層疊之感。此外,對於水旱盆或水盆要使水面呈S形彎曲,這樣有助於加強深遠感。四川山石盆景中多見於此法。平遠法則可表現出崗變逶施,平坡一抹,小橋流水,茅亭竹樹等幽淡的意境。蘇州山石盆景和上海山石盆景常鑒於此法。總之,不同風格流派的山石盆景,對此"三遠法"的運用有著不同的側重。這同各地的自然風貌,作者的修養、欣賞者的習慣和材料的選擇有很大的關系。「千山多入畫,只取一青峰」。山石盆景藝術是自然美的濃縮和截取。只要「三遠法」遠用的得當,就會使一盎盆玩或具泰山河嶽之勢,或呈山重水復之感,或有秋水長天之思,還可同具高遠的雄渾,深遠的曲幽。反之,失去了置石布局的巧妙安排,失去了「三遠法」的靈活運用,僅僅是片石寸土的隨意堆砌,或匠氣十足,過於做作,也就很難成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了。
Ⅶ 淺談盆景與插花藝術的 文章
插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Ⅷ 迎春花盆景的製作與枝葉修剪
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而且具有不畏寒威的優良品質,是人們最喜歡的植物之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迎春花盆景的製作與枝葉修剪吧!
製作迎春花盆景的材料,主要是人工培育和在野外挖掘粗壯的老樁,因其耐修剪、萌芽力強。可採用重剪的方法在植株長到0.3米左右或一定的設計要求後,剪去頂芽,培育一定的樹冠。或通過一定的整形修剪,隨時除去根部的基芽,促其多分枝開花。
野外挖掘要以保根為主,盡量保持完整的根系,除去傷殘、枯死根系,將根系理順,深栽於盆中,並逐漸施行提根。提根的方法是:盆的下半部填上營養土,在上半部再填加細沙土。栽培時應先將根系全部埋人盆內,然後壓實、澆透水,並進行精細管理。
經過一個階段的培育,根系發育正常,在培養土中長出須根,已經根深葉茂。這時可逐漸取出細沙土,使上部的根慢慢露出。
再經過一定時期的培養,露出的根已逐漸老化,側根也比較粗壯,這時可將花木移到淺盆內。移植時要充分保護根系,並應帶原培養土。這樣就可逐漸培養出一棵懸根露爪、古樸蒼勁的迎春花盆景。
迎春花盆景製作方法:
1、花盆選擇
迎春花盆景一般宜用顏色中深的紫砂陶盆或釉陶盆,
根據迎春花盆景造型來決定花盆形狀。懸崖式迎春花盆景可用深千筒盆,有時為突出表現根部之美,也有採用淺盆的。花盆顏色以能襯托出迎春花黃色小花之美的顏色為好,如深藍、淡藍、黝黑或紫紅。
2、盆景造型
迎春由於枝條自然下垂,且根部具有特色,故很適宜加工成垂枝式和提根式,並且往往將二者結合起來,盤根提露,而主幹則作成卧乾式或曲乾式,小枝垂拂,別具風韻。
3、修剪方法
將迎春花挖回後剪掉枝條,因為枝條過多在根部受損的情況下會死亡,枝條太短枝芽不易抽出,露出三分之一的根部定植,定植後放在陰涼處不可以爆曬,注意不可過多澆水,等到成活後再看迎春花的造型,
適當進行修剪。要控制迎春花枝條的生長,太長會影響到整體造型的處理。
4、翻盆技巧
迎春一般每隔兩年翻盆一次,時間宜在春季或秋季落葉後。翻盆時可結合修剪根系,剪去枯根及過長的根,以利須根的發育。還可在盆底放置豆餅屑作為基肥。
需要提根的迎春,可在栽時將根部適當提起,並在根的周圍壅上土,日後隨著澆水的淋溶,根部會自然露出。
迎春花盆景修剪注意事項
迎春花喜光、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質壤土為宜,微酸性土或輕鹽鹼土也能適應,不耐積水。迎春花盆景可用腐葉土與壤土摻混而用,或用熟化的菜園土,養分豐富,質地鬆柔,適宜於迎春花盆景的生長發育。
迎春花盆景需通過修剪調節樹勢,節省養分,以使枝條分布均勻,株冠整齊優美,而重要的是有利於多開花。修剪迎春花的時間得當與否,是養好迎春花關鍵性的一環。
迎春花花芽是在頭一年枝條上形成的,因此在秋冬兩季均不宜修剪。
若此時修剪,就會剪掉夏季形成的有花芽的枝條,導致無花可開。迎春花盆景最為適宜的修剪時間,是在花朵全部凋謝之後10天以內進行,每根枝條留兩至三個芽眼。
迎春花盆景春天開完花後進行一次修剪,將當年生枝條全部剪去,留1-2個牙眼。等生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一次,根據樁冠枝條勻稱程度將弱枝箭掉。若枝條生長過快,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可再進行一次短截,等生長出側牙後根據枝條的生長方向抹去一個側牙。
6月初,迎春花盆景要剪除不需保留的車輪枝、反向枝、重疊枝,抽枝過密的部位要適當疏剪以利於透光。迎春花盆景修剪整枝必須讓新生枝嚴格按照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進行,充分體現植物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
經過兩年至三年剪扎培育,一盆蒼老多姿的以根代干迎春花盆景便展現在眼前。造型定型後,每年都要將多餘枝葉剪疏,保持樹型不變。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迎春花盆景的製作與枝葉修剪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再修剪一次,根據樁冠枝條勻稱程度將弱枝箭掉。若枝條生長過快,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可再進行一次短截,等生長出側牙後根據枝條的生長方向抹去一個側牙。
6月初,迎春花盆景要剪除不需保留的車輪枝、反向枝、重疊枝,抽枝過密的部位要適當疏剪以利於透光。迎春花盆景修剪整枝必須讓新生枝嚴格按照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進行,充分體現植物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
經過兩年至三年剪扎培育,一盆蒼老多姿的以根代干迎春花盆景便展現在眼前。造型定型後,每年都要將多餘枝葉剪疏,保持樹型不變。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迎春花盆景的製作與枝葉修剪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Ⅸ 盆景造型圖解一一懸崖篇
盆景造型怎麼製作 懸崖盆景製作圖解
懸崖式山水盆景,屬於對山的近景的特寫,用來反映自然界某一局部懸崖峭壁的驚險之態。盆中通常 有兩組至三組山石,主山呈明顯的懸崖狀,置於盆的一側,山頭向中間懸出一部分。懸崖式樹樁盆景的基部一般垂直,從中下部開始向一方傾斜,主幹向下,而臨近梢部又向上迴旋,呈虯龍倒走之勢,給人一種蓬勃的生機。
很多的朋友都喜歡製作盆景,而新加入盆景製作愛好者大軍的人也越來越多,本文對於新老盆景愛好者來說卻都是事宜的。新人可以學習盆景製作經驗,老人可以做下比較,吸取經驗對比優劣。
該文也許理論性有些強,但是卻不失為一篇總結性非常好的文章。我希望該文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Ⅹ 六月雪盆景的種植養護技巧
六月雪別名又叫素馨、悉茗,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六月怎麼養,六月雪盆景怎麼製作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說明到大家。
六月雪性喜陽光,
也較耐陰,忌狂風烈日,高溫酷暑時節宜疏蔭。六月雪種植宜在春間分種,或黃梅雨時扡插,宜澆淺茶。它對溫度要求不嚴,在華南為常綠,西南為半常綠。耐旱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六月雪盆栽宜用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強的微酸性、濕潤培養土可使它生長良好。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六月雪品種有兩種:一種為叢生型、花帶微紅、花形似喇叭的,此為次品;另一種為獨乾式小喬木樹形,花純白,重瓣,此為佳品。
六月雪盆景製作方法
六月雪盆景植株來源:適合做盆景的六月雪植株可以在3月份對母株進行分枝得到,也可在4-10月進行扡插繁殖。
六月雪盆景的盆土:六月雪盆土要求為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沙壤土。,花盆可以選用較淺的紫砂盆或釉盆,盆色宜略深一些,可以與六月雪形成對比,增加觀賞性。六月雪上盆宜在2-3月進行。
六月雪盆景光溫要求:六月雪喜歡陽光充足,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季初秋應遮陽50%-70%,冬季在北方應保持室溫5-12℃。
六月雪盆景水肥要求:在六月雪的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夏季每天往六月雪葉面噴水1-2次,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減少澆水次數,保持盆土濕潤稍偏干即可。六月雪喜肥,但每次施肥不宜過濃每年4-5月時需要對六月雪澆施2-3次0.5%濃度的磷鉀肥液。在臘冬追施1-2次稀薄的有機肥液,其它季節不宜施肥。
六月雪盆景養護技巧:
六月雪盆景製作比較耗費時間,所以在養護上也不能馬虎,不然會影響盆景的美觀效果,只有了解了六月雪的生長習性,才能更好的養護好它。
六月雪性喜陽光,也較耐陰,忌狂風烈日,高溫酷暑時節宜疏蔭。六月雪種植宜在春間分種,或黃梅雨時扡插,宜澆淺茶。它對溫度要求不嚴,在華南為常綠,西南為半常綠。耐旱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六月雪盆栽宜用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強的微酸性、濕潤培養土可使它生長良好。
六月雪盆景栽培必須選用松軟山土,應放置在向陽處,不能久放室內。在生長期需施1-2次肥料,盆土宜偏幹些為好,肥水過多過濃會引起枝葉徒長。此外,要保證六月雪盆景株姿勻稱豐滿,還需進行修剪整形作藝術加工。
六月雪盆景要固定位置,不宜搬東搬西,六月雪講究向光性。夏日在烈日下要上面遮陽,保持通風,每天向其葉片噴水1次至2次,保持空氣濕度。寒冬可用稻草略加包紮一下(在-10℃左右時),
避免凍死。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六月雪盆景的種植養護技巧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