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徽梅盆栽

徽梅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2-19 01:53:00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下面要分享給你的是杜鵑花的養殖 方法 和注意事項,希望你能喜歡。

目錄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杜鵑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1.杜鵑花養殖的花盆選用

(1)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等。

(2)花盆大小:栽種杜鵑幼苗的花盆大小與幼苗的冠徑一致;栽種杜鵑中苗期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3/4;成苗期杜鵑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1/2。

2.杜鵑花養殖的盆土配製

杜鵑花喜酸性(pH值4.5-5.5)、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含石灰質的鹼性土壤,忌粘質土壤。家庭栽培可用如下配方:比利時杜鵑:腐葉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鵑:園土:泥炭土:沙=3:5:2。摻入適量骨粉後攪拌均勻。

3.杜鵑花養殖的溫度和光照要求

盆栽杜鵑一般在春季3~4月上盆,也可在秋季上盆。上盆時需帶土移栽,栽後澆透水置於陰處。

北方盆栽杜鵑,一般於10月上中旬移入室內越冬,入室後放置在向陽處。人室初期,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冬季室溫以10℃左右為宜,不宜過高,否則,植株生理活動加強,大量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和生長;同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翌年4月中下旬後出室,此時陽光較柔和,中午前後應適當遮蔭,入夏後須移至陰涼通風處養護。由於杜鵑花屬於陰性花卉,春夏秋均需在蔭棚下養護,尤其在夏季長期處於烈日條件下,易造成枝葉枯黃,生長停滯,整株死亡。秋季每天見光時間要逐漸加長,到了秋末停止遮光。

4.杜鵑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4~6月開花期需水量較大,7~8月高溫季節需向地面和葉面噴水,保持空氣濕潤,9月以後氣溫漸涼,應使盆土水分逐漸減少,冬季進入休眠期,應少澆水。

由於杜鵑花的根系為淺根性,既怕旱又怕澇,澆水不當,輕則落葉,重則死亡,因此,澆水是養好杜骨鳥花的關鍵 措施 之一。澆水應根據植株季節和生長期而定。春季孕蕾、開花期,水分消耗較多,澆水要及時,若盆內脫水,則花朵凋萎、花期縮短。此期以保持盆土濕潤狀態為宜。夏季杜鵑枝葉生長旺盛,氣溫高,水分蒸發快,除每天澆一次透水外,還應隨時補充水分,若稍有疏忽,使盆土過干就會造成葉色變黃,葉心捲曲,甚至乾枯而死。

由於杜鵑性喜濕潤,夏季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及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以達到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的目的;秋季花芽已形成,氣溫日漸下降,天氣轉涼,這時保持盆土不幹即可;冬季氣溫低,杜鵑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水分消耗少,因此要嚴格控制澆水,水分過多易爛根,但此期應每隔5~7天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一次枝葉,以利植株清新。杜鵑花澆水要注意水的質量,使用 雨水 較為適宜,如用自來水,須先放容器內貯存1~2天後再用。

5.杜鵑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杜鵑根淺而細,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時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肥料過濃或追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易造成爛根、葉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對1~2年生小苗,更要注意施肥量,否則易造成肥害。

在春鵑開花前的2~3月,應每10~15天應追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促進花大花艷;在3~4月,對夏鵑施人同樣的肥料,可使花朵大,色澤好,花瓣厚,花期長久。開花期應停止施肥,否則易落花長葉,影響觀賞效果;花謝後每隔10天左右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促發新枝。7月下旬以後,正是杜鵑花芽分化時期,應每隔10~15天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以促進花芽分化。冬季休眠期不需要肥料,應停止追肥。

6.杜鵑花養殖的修剪方法

杜鵑萌發力強,分枝多而密,應在花後剪去過密枝、細弱枝、枯枝、病枝、殘枝、交叉枝、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對於保留的枝條不要進行短剪。因為杜鵑花的葉片多簇生於枝頂,花後抽生一段新枝並長出一簇新葉,老葉隨即脫落,然後頂芽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成為來年的花枝。如果將這段枝條剪去就會影響翌年的開花數量。

>>>

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在室內擺放杜鵑花,可起到凈化空氣等作用。因此,不少人在家裡擺上一兩盆杜鵑花。要使花開得好、開得長,必須重視管理,其要點如下:

(1)杜鵑花換盆方法的注意事項。

給杜鵑花換盆時,將原花盆斜放,左手扶住花盆,右手的拇指伸入花盆的底孔,將泥團頂出來。

小心除去舊土三分之一左右,修去部分老根及枝幹。這時就可以將倒出的杜鵑花放入新盆的中央,扶正後把根須均勻地舒展開,慢慢地加入營養土,邊加邊用手指輕輕壓緊,使根系與土密接,土不要加得太高,加到低於盆口 2 - 3厘米處即可,有利於日後澆水。

(2)杜鵑花盆栽塑型的注意事項。 杜鵑花結合換盆適當進行修枝整形,剪除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徒長枝和病蟲枝,有利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主枝強壯,並促使萌發新梢,來年花多、朵大、色艷。

杜鵑花開花後,殘花不易脫落,為不使其消耗更多的養分,應將殘花及時摘去,以促使新芽萌發。植株較矮的夏鵑,枝多橫生,春季以後根部枝幹上易萌發小枝,為使養分集中供給主枝和花朵的生長發育,應及時剪去。發現花蕾過多,應及時摘除一部分,使毎一花枝保留1朵花。杜鵑花在修剪的同時,可進行人工整形。

根據個人 愛好 和株形的實際狀況,可以修整成下列造型。

1、傘形。培育這種株形,要讓下部主幹多發側枝,再將枝條均勻分布其上,用塑料條加以綁縛。開花時花朵形成一大花球,十分美麗壯觀。

2、寶塔形。這種株形要從定干時開始修剪,先對底層枝條進行整形,再向上逐層修剪,最後使整個株形呈塔狀。

>>>

杜鵑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杜鵑花若日常栽培不當、疏於照顧,便容易產生以下的病害:

1、杜鵑花黑斑病

如果杜鵑花(包括大花杜鵑和各類西鵑)所放置的地點悶熱不通風,又長期過陰,那麼,遇上潮濕的天氣.或日常水分過多,即易誘發此病。該病由一種真菌引起,從空氣中傳播開去。

假如栽培的附近環境空氣受污染,亦易使葉片起斑點。真菌的孢子會散落盆土中,並先在老弱口十片上長出菌絲。很快蔓延,使葉片由下而上脫落。

2、杜鵑花褐斑病

梅雨季節,高溫多濕,葉片易起小褐點,以致葉黃枯乾皺,繼而掉落。通常防治方法與對付黑斑病一樣,增加較強的散射光,移放空氣流通和較乾爽處。施葯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植保」1000倍液。

3、杜鵑花黃化病

是缺鐵和徽量元素不足,或盆土過於鹼性所致;可埋幾口生銹鐵釘於土中,或撒少許硫酸亞鐵於盆中,每次2克。

4、杜鵑花莖腐病

過於陰濕,使真菌侵入皮層,切斷水分與養料的輸道,致葉片乾枯。日常應增施適當的鉀肥,多增光照,移放空氣流通的地方。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相關 文章 :

★ 家庭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全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 杜鵑花盆栽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 四季杜鵑花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介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② 一個打樁機探花叫什麼

攻略來自游俠:@3C殺手
查看更多優秀文章,請關注官方網站:游俠客旅遊網
官方微博:游俠客
加游小俠-旅行顧問(youxiaoxia2013)備註:知乎,獲取更多干貨攻略
前言

每年的春天花事都是從梅花開始,然後桃花、油菜花、櫻花、杜鵑花最後到薰衣草,差不多春天也就結束了,緊接著就是夏日裡的荷花荷葉。
可是要把花期算準真的太難了,畢竟一周七天,才兩天有空,可能正好碰上下雨,或者陰天。也可能正好前兩天一個暴雨,把花全部打下來了。
要拍出讓視覺感很突出,顏色很飽滿,很震撼的美圖。第一,花兒要燦爛;第二,天要給臉;第三,「花兒」也要美;第四,會P圖。
這幾年因為帶隊的原因和一些自己想去地方,也算是把華東很多花都踩的差不多了。現在把我的一些經驗來分享給你們。
梅花

賞花時間

過年開始一直到2月底,2月中是盛花期,3月初還有稀稀落落的零星點點的紅梅。
賞梅分為三個步驟:
階段一、探梅——尋訪梅花的「將開未開」
階段二、賞梅——欣賞梅花的「花開全盛」
階段三、邂梅——欣賞梅花的「花謝凋零」
推薦去處

新建梅花山、超山梅海、安吉梅花溝、光福香雪海、南京梅花山。
✤(寧波)新建梅花山亮點:塞外派,滿山遍野紅梅,靠近蔣氏故居。
✤(杭州)超山梅海亮點:江南派,超山梅花歷史悠久,靠近塘棲古鎮。
✤(安吉)安吉梅花溝亮點:塞外派,紅梅和白梅交錯的香雪海。
✤(蘇州)光福香雪海亮點:四大賞梅聖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著稱於世。
✤(南京)梅花山亮點:江南派,「天下第一梅山」,與古建結合。
網紅梅花山:新建村

連續去了三次,終於在第三次見到了我想像中的網紅新建村。 算是開花比較早的地方,過年開始就陸陸續續開了,但是每年的花期會不太一樣。
比較不踩雷的花期在2月15-20日,紅色的梅花,加上綠油油的草坪,怎麼拍都很好看。一定要留夠時間,若是不下雨,特別適合野餐。
目前不收門票。
賣花漁村:賣花不賣魚

賣花漁村,是個以盆栽為主要營生的村落,位於安徽歙縣,黃山腳下。比較可惜的是,這里的徽式建築更加現代,古色古香的味道少了些。
目前不收門票。
【驚艷徽梅•賣花漁村】2月梅花季,4-15人精品小團,驚艷徽梅「賣花漁村」,徒步徽州深山裡隱秘的梅花仙境!經典徒步尋花路線,只賣花嘞不打漁(黃山集散,1日尋梅之旅)
安吉大梅海:紅白相間的香雪海

安吉大梅海的花期晚於新建村的梅花,19年去早了,看到的是星星點點的梅花,雖然沒有新建村的那麼驚艷,但是白梅和紅梅在山頂同時綻放,也是比較少見的美妙場景。
目前不收費,20年景區落成會收費。
桃花

賞花時間

3月中到3月底。桃花伴隨著賞油菜花的同時就能偶遇,而華東見到最壯觀的就是源東桃花。
推薦去處

源東桃花塢(塞外派,山林里的成片桃花林)
皖南/婺源都能隨處看到桃花(古韻派)
黟縣桃花源:五里村

最早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里還是菜花桃花同時開的,黃黃一片夾雜著粉粉的桃花,特別迷人。 實際去的時候會發現,桃花面積超級大,開出來的花朵非常飽滿,顏色粉粉的很好看。
目前沒有門票。
浙中桃花源:源東鄉

准確來說,五里村的桃花都是在平地上。而源東丁陽嶺村則是在一個小山坡上,所以層次感更強。而且桃花從盛開到快掉下來的時候,顏色會越來越鮮艷。
目前沒有門票。
賞花路線推薦
1、 桃源村(丁陽嶺村)
桃源村有專門的桃花觀景台,分別位於該村南側和北側的山頭上,徒步10分鍾可以到達。
路線參考:03省道鞋塘入口(塘源線)—新梅村—源東中心學校—山下施村—丁村— 桃源 村
2、後施村(上京村)
後施村位於源東鄉的西北方向,村前村後都有著大面積的桃花。在這里能看到桃花隨著流水流下山澗。
路線參考:03省道鞋塘入口(塘源線)—新梅村—山下施村—後施村
3、東葉村
東葉村是施復亮、施光南父子倆的故里。
路線參考:03省道源東路口—鞋塘曹村—鞋塘山早村—源東新梅村—雅高村—東葉村
4、 白水岩
白水岩位於源東鄉北部山頂,這是源東唯一一個要靠徒步而上的賞花點,在山頂可以遠觀整個源東鄉 ,眺望桃花海。
路線參考:03省道源東路口—鞋塘曹村—鞋塘山早村—源東新梅村—雅高村—山下施村(村北下車,然後徒步前往)
5、洞井村
洞井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落,學者曹聚仁的五代太祖就出生於此。
路線參考:03省道曹宅潘村—曹宅麻堰水庫—源東分水崗村—洞井村
6、長塘徐村
長塘徐村位於源東鄉東南,在去往長塘徐的路兩邊,桃花遍地而開,長塘徐有五處文保點,都是民清古建民居。
路線參考:03省道鞋塘入口—鞋塘畈田洪—鞋塘楊村—塘徐村
紫荊花

賞花時間

3月中到3月底。
推薦去處

金華轉輪岩(塞外派,浙中最美的紫荊花在蘭溪)
轉輪岩:山色皆紫

轉輪岩以滿山遍野的野生紫荊花而聞名,3月中下旬山間紫荊竟放時,山色皆紫。 在觀岩陳村台階上去後,過了第一個亭子後就可以看到花田,在第二個亭子看就是滿滿一大片,並不需要到山頂。
油菜花

賞花時間

3月中到3月底。
推薦去處

徽州(新安江、婺源、石潭、盧村、柯村、家朋、白際)、覆卮山、仙居、興化。
☘婺源亮點:走進婺源,處處是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與層層金黃的梯田油菜花、白牆黛瓦的民居相輝映,構成一幅幅唯美的天然畫卷。(各個地方主要看盛開花期,江嶺出名的原因,也是因為油菜花佔地面積大,所以看上去很壯觀)
☘新安江亮點:水域古韻結合 ☘家朋亮點:青黃相交的梯田,背靠形似「扎尕那」的大山(人少!)
☘白際亮點:人少,和家朋一樣不比婺源差 ☘柯村亮點:皖南最大的油菜花盆地
☘覆卮山亮點:可以爬石浪
☘興化亮點:水上油菜花
婺源北線:小眾秘境

北線比較小眾,人少,但是沒有大規模成片的梯田油菜花。
家朋:偶遇暴力黃

人少景美,最美油菜花田就在這里。
櫻花

賞花時間

3月底4月初。
推薦去處

黿頭渚(吉野櫻,與建築結合古韻味)
大嵐(晚櫻,與茶田、紅楓,展出江南塞外畫風)
黿頭渚:中國的賞櫻聖地

黿頭渚的櫻花很適合拍人像。黿頭渚8大賞櫻佳處: 1. 長春花漪 2. 賞櫻閣 3. 人傑苑 4. 十里芳徑 5. 充山隱秀 6. 櫻谷流芳 7. 櫻緣橋 8. 具區勝境
大嵐:大山裡的櫻花養殖基地

和黿頭渚的櫻花不一樣,大嵐更適合用眼睛欣賞和航拍。
宛委山櫻花:人少,適合帶狗野餐

不喜歡人多的,還想帶寵物的,可以考慮宛委山,雖然花沒有黿頭渚密,但依舊可以美美的。
魔都櫻花:西岸&南浦大橋

杜鵑花

賞花時間

4月末到5月中。
推薦去處

桃源尖(滿山遍野的紅色杜鵑花)
華頂杜鵑(華頂山上的千年雲錦,淡紫色的花骨朵)
桃源尖:紅山遍野

(20170429:去早了一周,但是天超級好~心情好~還遇到可愛的小夥伴們。好的景色還是可以再去一次~)
華頂杜鵑:千年雲錦

華頂杜鵑三大觀賞處: 1、西園杜鵑林 2、千年雲錦杜鵑林 3、國際杜鵑精品園。
拍照攻略

1.天好可以拍大場景
2.天不好抓細節,拍人像,中毒後期
3.服裝選擇,顏色單一,鮮艷,錯開花色

盆景八大派指那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蘇派盆景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揚派盆景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川派盆景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嶺南派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1] 。

其它風格
編輯
中州風格:以果樹盆景為特色
北京風格:以小菊盆景為特色
湖北風格:以「風吹式」盆景為特色
湖南風格:以大懸崖式為特色
八桂風格:大樹型
福建風格:榕樹盆景和配石懸崖式

④ 中國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

熱點內容
草莓盆栽賣點 發布:2025-08-23 09:49:23 瀏覽:391
元宵節情人節祝福語英語 發布:2025-08-23 09:49:22 瀏覽:862
玫瑰花摘下來怎麼保存 發布:2025-08-23 09:27:14 瀏覽:740
陳櫻花QQ 發布:2025-08-23 09:09:01 瀏覽:281
北京綠植在哪買 發布:2025-08-23 09:02:33 瀏覽:818
上門花藝師 發布:2025-08-23 08:51:44 瀏覽:831
七夕是那 發布:2025-08-23 08:45:22 瀏覽:29
七夕在日本 發布:2025-08-23 08:42:58 瀏覽:906
2017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發布:2025-08-23 08:37:58 瀏覽:586
男人紋荷花的寓意 發布:2025-08-23 08:31:26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