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陽鵲花盆景

陽鵲花盆景

發布時間: 2023-02-13 22:39:39

『壹』 金雀花簡介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中文名:金雀花 學名:Caragana sinica 別名:錦雞兒、黃雀花、土黃豆、粘粘襪、醬瓣子、陽雀花、黃棘、生血草(雲南)、一顆血 科屬:豆科錦雞兒屬
編輯本段基本特性
落葉灌木,小枝細長,有棱,托葉刺宿存,葉軸刺脫落或宿存,羽狀復葉互生,小葉4,掌狀排列,花橙黃略帶紅色,單生,莢果筒狀。 金雀花本種又名黃刺條,為錦雞兒屬中直立生長的大灌木,高可達2m,枝條細長無毛,假掌狀復葉,葉軸短,先端刺尖,有4小葉,硬紙質,全緣,兩性花多單生,花梗細長,中部具關節,花鮮黃色,雄蕊10枚,2體(9+1)。莢果圓筒形稍扁,熟後兩邊裂開,果皮扭轉。
編輯本段植物特徵
金雀屬的落葉灌木。高數尺,叢生,枝條細長垂軟;托葉常為三叉,有柔 金雀花
刺;花生葉腋,4至5月開花,瓣端稍尖,旁分兩瓣,勢如飛雀,色金黃,故名"金雀花"。同屬植物約50餘種,我國產40餘種。 金雀花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灌木,高可達2m,枝條細長,當年生枝淡黃褐色,老枝灰綠色,皮孔矩圓形,分布均勻,有托葉,托葉細而尖銳,長1-4mm,假掌狀復葉,葉軸短,先端刺尖狀,有4小葉,呈掌狀排列,葉硬紙質,全緣,橢圓狀倒卵形,長1-3cm,先端圓具小短尖,兩性花,多單生,花梗細長,約為花萼之長的2倍,中部具關節,花鮮黃色,莢果圓筒形,長4cm,熟時開裂且扭轉,花期5-6月,果熟7-9月。小枝細長有棱。偶數羽狀復葉,在短枝上叢 生,在嫩枝上單生,葉軸宿存,頂端硬化呈針刺,托葉2裂,硬化呈針刺,長約8毫米;小葉2對,倒卵形,無柄,頂端一對常較大,長5-18毫米,頂端微凹有短尖頭。春季開花;花單生於短枝葉叢中,蝶形花,黃色或深黃色,凋謝時變褐紅色。秋季小莢果成熟。 生長習性:喜光,常生於山坡向陽處。根系發達,具根瘤,抗旱耐瘠,能在山石縫隙處生長。忌濕澇。萌芽力、萌孽力均強,能自然播種繁殖。在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更佳。
編輯本段繁殖培育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當莢果顏色發褐時,及時採收置籮筐中曝曬收種,秋 金雀花
播或春播均可。春播種子宜先用30℃ 溫水浸種2~3日後,待種子露芽時播下,出苗快而整齊。分株通常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母株周圍挖取帶根的萌條栽在園地,但需注意不可過多損傷根皮,以利成活。也可盆栽。 金雀的繁殖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宜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瘠薄,但畏水濕和過於蔭蔽環境。其萌發力很強,生長迅速,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這樣不僅能使葉片細小,而且還能多孕蕾、多開花。隨時剪除過長、過亂等影響盆景美觀的枝條。每年春季萌動前對植株重剪一次,剪去弱枝、徒長枝、枯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 金雀不怕曬,即便盛夏也不必遮陰。但水大會漚根,施肥過多會使葉片過大,影響觀賞,所以養護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時向葉片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冬季放在室內冷涼處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動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編輯本段地理分布
金雀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的丘陵、山區的向陽坡地,現已作為園 金雀花
花卉廣泛栽培。 金雀樹根虯曲蒼勁,樹干錚錚鐵骨,柔軟的枝條便於扭曲蟠扎,適於製作風動式、懸崖式、叢林式、提根式、連根式、附石式、曲乾式、斜乾式、雙乾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製作時要因材造型,扎剪並用,並配以牽拉等方法進行綜合造型,使製作的盆景既蒼老古樸,又鬱郁蔥蔥,富有生命力,達到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藝術境界。金雀盆景在入細盆前,可先在裝有干凈素沙土的泥瓦盆中養樁,等成活後,經初步造型、提根,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再移入細盆觀賞。金雀的上盆、移栽宜在春季萌動前進行,栽種前要剪除多餘的枝條,剪除撕裂、帶傷的根,剪口要求平滑。嚴禁用水浸泡,否則栽後必然爛根死亡。栽後澆一次定根水,以後不幹不澆。未展葉的植株上盆後宜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環境溫度不必過高,使之先生根,後長葉,以免因溫度過高,使植株過早發芽,造成「假活」現象。 中國原產種,山地野生,分布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編輯本段植物功用
金雀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成分 金雀花
。性味微溫甜,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喘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打損傷等。《植物各實圖考》載「滋陰,補 陽」。《上海常用中草葯》載「活血祛風,止咳,強壯。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虛久咳、小兒疳積」。 金雀花屬大灌木,極耐修剪,園林中應用十分廣泛。既可以修剪成各種形狀孤植;也可以密植成背景,藉以烘托其他觀賞植物;還可以種植在欄邊牆角任其自由攀緣;更可以成片種植,修剪成低矮的色塊。無論如何運用,金雀花都會帶來意外的驚喜。
編輯本段醫學用途
性味歸經 酸、澀,溫。 功能主治 根:滋補強壯,活血調經,祛風利濕。用於高血壓病,頭昏頭暈,耳鳴眼花,體弱乏力,月經不調,白帶,乳汁不足,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花:祛風活血,止咳化痰。用於頭暈耳鳴,肺虛咳嗽,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4~5錢,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製作指導 1. 健脾補腎,明目聰耳:陽雀花,同豬肉做湯或蒸雞蛋服。 2. 治干血勞:陽雀花四兩至半斤或鮮品二至三斤,蒸後分多次服。 3. 治頭暈頭痛:陽雀花一兩,天麻八分。水煎服。 4. 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一兩,枇杷芋、羌活各三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乙醇提取物的LD50為10g/kg莖、葉。
編輯本段盆景製作
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 金雀花
主。2-3月可用去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厘米,插深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干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技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盡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干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艷之效果。
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編輯本段營養烹飪
製作工藝 1. 摘去金雀花的花蒂、花蕊,入沸水鍋中焯後放入涼水中漂洗干凈,撈出擠干水分; 2. 熟火腿切成末; 3. 雞蛋磕入碗中,加入鹽、胡椒粉、味精,調打均勻; 4. 金雀花放入調勻的蛋糊中,拌勻; 5. 炒鍋置旺火,注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金雀花翻炒,熟後裝盤,撤上熟火腿末即成。 工藝提示 1. 金雀花用沸水焯過,再用冷水漂洗,除盡苦澀之味,清香猶在; 2. 鍋熱、油熱、火旺,迅速翻炒,瞬間即成。 菜品口感 花香襲人,細脂鮮嫩,風味獨特。 食譜營養 火腿: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 雞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其蛋白質是自然界最優良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同時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並促進肝細胞再生;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具有防癌作用;雞蛋味甘,性平;具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1. 金雀花,屬豆科蝶形花亞科小喬木。清顧仲《養小錄餐芳譜》記載:「金雀花,摘花,湯焯,供茶;糖醋拌,作菜甚精。」 2. 冬盡春來,金雀花遍開山野。它比起艷麗的馬櫻花,貌不出眾,但香氣獨具。雲南廚師,視貧不棄,將它引入食撰,得到眾多食客贊譽,稱金雀花炒雞蛋為「山林姣香」,花香襲人,細脂鮮嫩,風味獨特。

『貳』 雀梅盆景怎麼養

雀梅盆景的養護:
雀梅屬旱生性植物,盆土宜干濕相間。盆土長期積水,土球缺內氧,會爛根死株容。反之,盆土長期斷水,植株也會乾枯。
澆水:
自來水最好貯存1~2天,等水中的氯氣揮發掉再用。澆水要見干見濕,一般應掌握:春季隔日中午澆水;夏季每日早晚各澆水1次,盛夏還應向植株噴水,向地面灑水;秋季每日傍晚澆水1次;冬季可3—5天中午澆水1次。
光照:
雀梅性喜陽光,但也耐陰、耐熱和耐寒。春季和夏初雀梅盆景要放置陽光充足的地方接受光照,盛夏轉半蔭處,避免曝曬。秋末冬初再移到向陽和避風處。
施肥:
施肥的原則是:春夏季雀梅生長旺盛時,可月施稀薄餅肥或「復合肥」液2~3次;秋後植株開始生長緩慢,月施1~2次;冬季休眠期不施肥。

『叄』 金雀盆景怎麼養

金雀花盆景,又名錦雞兒,屬豆科落葉灌木,喜光,耐旱,耐寒,適應性強.但因其灌狀生長特性,多為僵直叢生,缺乏粗細過渡,且下部很難有理想的側枝,形狀單一,主根直瀉而下,缺少變化,側根,毛細根較少,也很少有隆起的樹蔸.因此,要想覓到粗壯彎曲 天然造型比較優美的老樁,也非易事.
採挖可在秋末冬初,開始落葉至上凍前,或是來年解凍後到展葉前進行.待樹樁出坑後,先粗略修剪,沾泥漿後裝入有濕稻草或麥秸的塑料袋中包紮,快速運回.
由於金雀的叢生特性,其造型首先考慮叢林式,多乾式或雙乾式,盡可能保留姿態優美的干枝.由於金雀易發生發芽點下移,出現發芽不到位的情況,因此截口呆比預期發芽點外移1CM-2CM,並用油漆或蠟密封.金雀的根比較柔軟,在採挖時要盡可能留長,尤其是細小的根,為了彌補基部樹蔸隆起不足的缺陷,可利用其柔軟纖細的根在基部緊密交叉纏繞,日後可生長為一個整體,成為一個人造的隆起樹蔸.對粗根的剪截要一次到位,以免日後影響上盆,金雀的根質不同於其它樹種,肉質根,有很結實的縱向纖維,很難修剪平齊,很容易從一條根的基部橫向折斷,縱向劈裂.細菌很容易侵入這種斷根,因此,在修根時要剪去斷根,剪口要平整,在傷口上抹上紅黴素或凡士林軟膏,再行栽種.這一點在定植時要特別注意,這是影響成活的關鍵.
採挖或購回的樹樁快速修剪後,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然後栽植到稍大的瓦盆或木箱中.培養質可用純凈的河沙,盡可能把沙子封得高些,等發芽後逐漸往下退沙.栽後澆透水,連盆帶樹全部用大塑料袋罩嚴,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以增加空氣溫度和溫度,有利於樹樁成活.勤觀察,經常噴水,直到發芽展葉後,可將塑料袋剪兩個洞,使空氣對流,每隔幾天,再剪兩個,直到新枝木質化後才可去除塑料袋,轉入正常管理.第一年可在全沙中生長,新枝木質化後,可以薄肥勤施,並不影響生長.到第二年春,根系長壯後,再用疏鬆肥沃的培養土上盆養護, 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成型時間.
金雀的新生枝條比較纖細,新樁第一年不做任何睡剪,任其旺長,待到來年春天萌芽前,剪去對造型無用的枝條,可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完善樹型.金雀的托葉硬化為針刺,蟠扎比較困難,因此多採用吊扎牽引的方法進行枝托的培育.應特別注意的是,上部枝條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生長迅速,要經常短剪或摘心,抑制其生長.而下部枝條生長條件相對較差,生長速度就慢,所以要疏去影響下部生長的枝條,保持下部的通風透光,給下部枝條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促使其旺長.可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原理,用竹竿把水平生長的下部外緣枝條的頂梢豎立起來,下部枝條就會很快增粗,待到長至理想的粗度後,再把枝條回縮到位.經過盆栽馴化的金雀根系,虯曲蜿蜒,每次翻盆時剪去根梢的三分之一,逐漸培土提根,可增加觀賞雅趣,但養還階段,最好少提.
成型後的金雀盆景管理比較粗放,只需在每年現蕾後,做一次花前整形,剪除枯死枝,細弱枝,過密枝,以及不美觀的枝條.花後及時摘去殘花,以免形成莢果,消耗養分.對上年生枝條,從基部留二到三個葉節剪除,以促發新枝,增加枝的數量,並對展葉後的枝條長到5CM左右時留下二到三節摘心,使樹型更加豐滿緊湊,更具觀賞效果.摘心後長成的新枝當年不宜重剪,否則長勢不旺,可用多次摘心的方法控制枝條長度,以保持良好的樹型.
金雀雖耐瘠薄,但也喜肥,在新栽樹樁成活後,必須在新抽枝條木質化後才可施肥,薄肥勤施,每隔一周,施肥一次.春夏季以氮肥為主,立秋後以磷鉀肥為主,結合根施,可噴施二到三次磷酸二氫鉀.結合翻盆,施足基肥,用肥以腐熟的麻餅,豆粕與骨粉或禽烘適量混合施入為好,發芽前和開花前後各追施一次速效性液肥.金雀生性粗放,病蟲害極少見,根據其耐寒特性,採用露地培土越冬方法,一般不會造成凍害.

『肆』 金雀花的栽培技術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當莢果顏色發褐時,及時採收置籮筐中曝曬收種,秋播或春播均可。春播種子宜先用30℃ 溫水浸種2~3日後,待種子露芽時播下,出苗快而整齊。分株通常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母株周圍挖取帶根的萌條栽在園地,但需注意不可過多損傷根皮,以利成活,也可盆栽。
金雀的繁殖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宜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瘠薄,但畏水濕和過於蔭蔽環境。其萌發力很強,生長迅速,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這樣不僅能使葉片細小,而且還能多孕蕾、多開花。隨時剪除過長、過亂等影響盆景美觀的枝條。每年春季萌動前對植株重剪一次,剪去弱枝、徒長枝、枯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
金雀不怕曬,即便盛夏也不必遮陰。但水大會漚根,施肥過多會使葉片過大,影響觀賞,所以養護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時向葉片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冬季放在室內冷涼處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動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在2-3月可用上一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厘米,插深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干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技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盡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干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艷之效果。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在園林中業大受歡迎,從行道樹到地被植物,再到垂直綠化材料,都有豆科成員得蹤影,紫藤、龍爪槐、合歡、三葉草、油麻藤等廣受好評,而染料木屬得金雀花也有著眾多獨特的優勢,它除了能耐貧瘠土壤,改善土質外,還可耐乾旱,抗強風,可以在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生長。
有實用性,並不意味著喪失觀賞性,金雀花則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外觀精緻小巧,細小的復葉泛著獨特的銀綠色光澤。春天是金雀花的開花季節,成簇金黃色的花朵擠滿枝頭,熱烈奔放,遠遠望去,只見金黃一片。花美,花期也長,如在第一次花後及時修剪,很快就能開出第二批花來。
在國外,新建庭院中金雀花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因為它有著令人驚詫的生長速度。只要條件合適,在兩三年生長成蓬型3米左右的植株是不成問題的。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完美地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
園林綠化:金雀花具有諸多優勢,在中國卻一直沒有得到實際應用。這完全是由於染料木屬的植物在中國的園林中從無應用。金雀花由紐西蘭引入中國大面積試種也不過才兩三年,上海近幾年的適應性種植,已證明了它對上海的氣候完全適應,並正逐步在街頭綠地推廣,取得了良好的評價。
但以金雀花自身抗性強的優勢而言,土質差、風沙大、降水少、日照強的北方,尤其是西北部分地區,才是它更為理想的展示舞台。金雀花的出現,緩解了一些北方地區植物品種單調,開花植物少的情況。相信隨著對金雀花認識的深入,在綠化祖國大西北的工程中,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金雀花的倩影。 根:滋補強壯,活血調經,祛風利濕。用於高血壓病,頭昏頭暈,耳鳴眼花,體弱乏力,月經不調,白帶,乳汁不足,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花:祛風活血,止咳化痰。用於頭暈耳鳴,肺虛咳嗽,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4~5錢,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1. 健脾補腎,明目聰耳:陽雀花,同豬肉做湯或蒸雞蛋服。
2. 治干血勞:陽雀花四兩至半斤或鮮品二至三斤,蒸後分多次服。
3. 治頭暈頭痛:陽雀花一兩,天麻八分。水煎服。
4. 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一兩,枇杷芋、羌活各三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乙醇提取物的LD50為10g/kg莖、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錢;或研末。 金雀花性微溫、味甜,入肝、脾二經;
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
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撲損傷。

『伍』 金雀花盆景的修剪方法是什麼

金雀花盆景的修剪方法如下:

1、修剪時首先要將徒長枝和多餘的枝條全部剪掉,並調整上枝樹冠,這樣可呈現出更好的形態。

2、養護時還要及時將側枝剪掉,讓整體的造型更加和諧。

3、對於上半年的枝條,基部以上留下2-3個葉節,其餘的剪掉,促進新枝發出。對已有葉子的枝條留下2-3節進行摘心,摘心後的枝條不能再進行重剪。

價值

雀花具種子和營養兩種繁殖方式,生活力和競爭力均較強,常成片生長,形成以藍雀花占優勢的群叢。耐踐踏,再生力強,結實率低,莢果成熟易開裂,在野生狀態下,較難收種。秋冬生長較好,夏季生長稍差,表現出高溫對生長有抑製作用。

『陸』 雀梅盆景的養護

土壤選擇,應選用腐殖土、沙子、松針土依照1:1:1混和攪拌,間隔一年做好翻盆處理;足夠陽光,每日確保有足夠的光照時間,夏天時,可做好合理的遮蔭處理;合理澆灌,盡量經常保持土壤層潮濕,秋春時節間隔2~3天澆灌一次,夏天間隔1天澆灌一次;肥料管理,在生長發育期間間隔30天追肥一次。

1、土壤選擇

雀梅是一種喜肥的綠色植物,在生長發育期間間隔30天追肥一次,主要是以水溶性的復合料料為主,以利於綠色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後更加好看看,花前可停止施肥。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