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盆景作品
1. 微型的樹樁盆景要怎樣製作
微型盆景具有小巧玲瓏,所佔空間小,布置方便等特點。製作時應掌握好選材、造型、上盆、置景等4個主要環節。
(1)選材:宜選葉小、枝細、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艷麗、便於造型的樹種。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六月雪、火棘、金豆、枸杞、小石榴等。
(2)造型:微型盆景的基本形態與大、中型盆景相同。所不同的是,姿態更加飄逸、瀟灑,枝葉宜疏不宜密。微型盆景要高度概括,簡練流暢,應順著樹乾的原有特徵,適當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藝術加工。如六月雪、羅漢松等,萌發力強,又易於扭曲,宜做成曲乾式、懸崖式。造型常採用鉛絲纏繞法。首先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然後再順著枝幹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枝幹。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注意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構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姿基本定型,這時方可拆掉鉛絲。與此同時,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整形一般以早春進行為好。
(3)上盆:選用的樹木都要先移種在泥盆內進行初步加工和培養,在整型時再從泥盤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陶瓷盆中定植。定植位置以在盆中1/3處為宜。盆的形狀、大小、顏色要與樹體配合協調。懸崖式宜用長形筒盆,直立式或斜乾式宜用腰圓或淺長方形盆,曲乾式宜用方形盆。此外,幾架的大小與形狀,也應與盆景形態、色彩相協調,才能顯示秀逸、優雅的藝術效果。常用的有博古架、組合架、什景架等。
(4)置景:微型盆景的作業面一般為幾厘米至十幾厘米,因而配件不宜過多,應把主要功夫用在樹樁培植與造型上。過多地靜物配置,會使微型盆景變成純粹的工藝品,喪失自然曠野之感。但是適當的置景會增加盆景的藝術美,如取石筍石的碎片,或豆石、拳石等作少量點綴,即可達到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的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2. 如何製作微型盆景
取材。製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花果艷麗、易造型的材料。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後即可栽入盆中。
造型。微型盆景的製作要在細微中見功夫。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製作前要對各種樹木的姿態、習性等了如指掌。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乾的特徵,適當地作些畫龍點睛的加工,使之疏密有致,層次分明。造型常用的方法有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懸法等等。採用鉛絲纏繞法整形較為簡便。一般樹木整形以在早春進行為宜。具體操作要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纏繞枝幹,再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鉛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
上盆。整形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盆的形狀、大小、色澤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深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乾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乾式。此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融合成完整的藝術結構。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
養護。微型盆景的養護尤其需要周到細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
六月雪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一、生長習性
六月雪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耐陰,耐旱,耐修剪,稍耐寒,喜肥,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中性、微酸性土均能適應。
二、樁材來源及加工造型
六月雪常在春季3月份進行分株繁殖,2--10月間可隨時進行枝插或根插繁殖,若採用保護地(苗床)繁殖,可在11月至翌年1月進行扦插,插後注意遮蔭、保溫、保濕,成活率很高。2--3年生幼苗即可開始加工造型,常在冬季半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主幹和主枝用金屬絲蟠扎,小枝經精細修剪成型。六月雪的枝條柔軟易彎曲,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定型,約經2--3年後才能拆除蟠扎物(即金屬絲),最好採用數次復扎定型,以防陷絲而影響植株生長和樹型美觀。在我國東南部和中部各省區,還可到山野挖掘野生老樁或幼樹,經地栽「養坯」成活後加工上盆。
三、上盆技術要點
六月雪宜在2--3月進行移栽上盆,也可在梅雨季節期間及深秋時期進行。選用較淺的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的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的色彩宜略深一些,與花色形成對比。盆土要求為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可用田園土、腐殖土、松針土摻進40%的沙或稻殼灰混合配製。上盆時適當修剪根部,對於需要提根加工成露根式盆景或附以雅石加工成附石式盆景的樁材,可在上盆時進行。上盆後對上部枝葉進行一次精細修剪(即剪除與造型無關及影響造型美觀的枝葉),並注意適當遮陽和經常噴水保濕,確保其成活及正常生長。
四、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1.水肥管理:六月雪盆景在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每天噴1--2次葉面水,雨季應注意檢查,忌盆內積水;冬季應適當減少澆水次數,一般3--6天(盆土面稍干微轉白色時)澆一次透水。每年盛花前(即4--5月)澆施2--3次濃度為0.3%--0.5%的磷鉀肥液;在臘冬之際追施1--2次稀薄的有機肥液,其它季節不宜施肥。忌施濃肥。
2.光溫要求:六月雪是亞熱帶樹種,忌強烈陽光暴曬,夏季應遮陽50%--70%。冬季在南方可室外越冬;北方應移入室內,保持室溫5--12為好。
3.翻盆與修剪:通常隔1--2年翻盆換土1次,於春季2--3月或深秋期間進行,換去全部舊土,適當修剪根部,可結合換盆進行提根,使其形成懸根,提高觀賞價值。每年冬季半落葉後至翌春萌芽前,進行1次整形修剪,剪短長枝、徒長枝,疏去過密的細弱枝,剪去病蟲枝以及其它影響觀賞的雜亂枝;生長期適時進行摘芯、抹芽、除分枝等,使其保持優美的造型。剪下的健康枝條可用於扦插繁殖。
4.病蟲害防治:六月雪盆景的病蟲害較少,偶有蚜蟲和蝸牛發生,一旦發生,應及時對症下葯防治。蚜蟲可用風油精稀釋500--600倍液,或用中性洗衣粉對水150倍噴殺;蝸牛可用80%滅蝸靈顆粒劑適量撤施於盆土面毒殺,或用58%風雷激乳油1500倍液噴殺。在盆土板結及過濕或盆內積水時間過長時,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防治。在盆土板結時應及時翻盆換土,並注意不能使盆土長時間過濕,切忌盆內積水,初發病時可用12%綠乳銅乳油600--1000倍液,或50%根腐靈800倍液灌根和葉面噴霧,每隔3--5天噴(灌)一次,連續噴(灌)3--4次;對於發病嚴重的植株,應將其從盆內取出,換用新培養土,將根部沖洗干凈後剪去病根,並用上述葯劑浸泡根部30分鍾後,重新上盆栽植,一般即可救活植株。
3. 微型盆景有哪些輔材
微型盆景的輔材包括盆景中所用的用盆、山石、配件和幾架。
(1)用盆:微型盆景用盆較小,簽筒盆口徑一般應為4~5厘米,圓形盆或方形盆口徑5厘米左右,淺口長方形成橢圓形盆口徑一般在10厘米左右,多採用古雅的紫砂盆或釉陶盆,盆的形狀、深淺和色澤,應與栽種的植物材料在葉形、葉色以及花果的色彩相協調,要與樹木樁景的姿態密切配合,但盆的底部需鑽孔,以利排水,否則易爛根。微型的山水盆景,多採用淺口長形盆或橢圓形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白礬石的質地較多。
(2)用土:微型盆景由於盆小土少,養料相對較少,又不易施肥,故土要選好。可用山泥、腐葉土、草木灰等摻和在一起使用,但栽種喜酸樹種時可多摻些山泥,栽種普通樹種時可多摻些腐葉土。培養用土要提前准備好,以備每年冬末春初翻盆換土時使用。
(3)山石:微型山水盆景的山石,以紋理優美、形態自然、顏色潤澤、呈長條狀有稜角的為佳,如山石上有洞穴,就更好。常用的石種有木化石、英德石、斧劈石、海母石、浮石、蘆管石、鍾乳石等等。
(4)配件:為了襯托主景和營造意境,微型盆景還需要配製人物、動物、亭、塔、茅屋、船等。
(5)幾架:微型盆景因其體積精小,一般成組擺放,對幾架要求也很高,幾架的形狀一般為落地式幾架和桌案式幾架兩大類。
落地式幾架一般較高,並常有高低錯落式,可直接放在地上或室內一面靠牆或一隅,也可作為室內空間隔斷。有博古架、高幾、琴幾、長桌、半圓或圓桌、高低組合架等,其中桌類則需在上面另高低錯落地放置桌案式幾架。
桌案式幾架一般較為矮小,要放置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桌上,再配以高矮起伏的微型盆景組合。常見的有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海棠形、扇形、書卷形、什錦式、多邊式、套式、高低式等。幾架通常有木質幾架、竹質幾架、樹根幾架、陶瓷幾架等。
木質幾架:木質幾架是微型組合類盆景較為普遍使用的一種幾架或博古展架。通常做工精細,變化式樣繁多,上有樓空刻繪等裝飾或線條,常用紅木、紫檀木、銀杏木、柚木、楠木、柏木、黃楊木等硬質木材製作而成,以紅木使用為最普遍,紫檀較為珍貴。色澤一般為深褚或深紅,傳統土漆或水磨漆為最好。
竹質幾架:竹質幾架多用斑竹或紫竹做成,也可用普通竹類製作,可塗清漆。
樹根幾架:樹根幾架一般用天然樹根幾架造型成具有一定根雕藝術特點的幾架,外層可打磨塗漆,富有天然情趣。
陶瓷幾架:陶瓷幾架一般立陶燒制而成,用量較少。
4. 微型盆景珍貴樹種有哪些
五針松、雀舌羅漢松、真柏、雀梅、米葉黃楊、對節、火棘、金彈子、銀杏、梅等
5. 什麼植物做微型盆景比較好養
個人推薦榕樹是非常好養的,小葉榕。其實能作為盆景的植物非常多。
我們常見的家庭盆景主要有, 以銀杏、梅花、蠟梅、黑松、羅漢松、迎春、紫荊、貼梗海棠、金錢松、真柏、刺柏、孔雀柏、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紫薇、枸杞、枸骨、南天竹、白蠟、福建茶、紅楓、十大功勞、黃櫨、扶芳藤、南蛇藤、佛肚竹、鳳尾竹、紫竹、棕竹、文竹、傘竹、朱蕉、九里香、硃砂根、金雀、木蘭、胡頹子、金銀花、長春藤、葡萄、雞血藤、五味子、絡石、吊蘭、蘆薈、五角楓、石榴、六月雪、木瓜、山楂、蘋果、梨、桃、佛手、山茶花、絲棉木、瑞香、桂花、馬醉木、杜鵑、金彈子、蘇鐵、榕樹、南方紅豆杉、菊花、沿階草、虎耳草、小櫱、黃楊、元寶楓、火棘、五針松、雀舌羅漢松、錦松、瓔珞松、水杉、等等。
常見的,比較適合做盆景的樹主要有,蘇鐵、銀杏、金錢松、黑松、五針松、錦松、翠柏、福建柏、刺柏、羅漢柏、竹柏、真柏、水松、紅豆杉、榧子、榆、榔榆、朴、榕、小檗、海棠、南天竹、繼木、火棘、紅葉李、櫻花、榆葉梅、郁李、紫藤、錦雞兒、九里香、冬青、五色俄、三角械、雞爪槭、雀梅、本槿花、梧桐、福建茶、枸杞、六月雪、竹類、檉柳、瑞香、胡頹子、小葉丁香、發財樹、節節高等等。
6. 那裡可以學到盆景技術
盆景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為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色,同時以景抒情,表現深遠的意義,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猶如立體的山水畫。但盆景又不等同於山水畫,它以自然物本身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韻和生命的特徵,它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季節的更替,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種活著的藝術品,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景藝術概括起來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造園是把自然景物縮小在一定的范圍內,而盆景是把景物縮小於咫尺盆中,可以說是微觀造園。
第二,盆景是「活的藝術品」。樹木花草作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長發育的生命特徵,決定了它在製作加工上的連續性,藝術欣賞的可變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樣性。現代盆景藝術,正向著多元化發展,例如樹種和盆景類型的不斷增加、盆景的地方風格的不斷涌現等。
第四,盆景藝術的個性:由於盆景作者的生活閱歷、思想性格、藝術才能及文化素養的不同,其作品往往會出現與眾不同的個性,即所謂的「個人風格」。追求個性,推動了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發展。
第五,盆景藝術上的自然性:人類來自大自然,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雖然盆景是一種藝術,離不開人的創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別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創作的藝術性。這是創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藝術美,而內涵意境更要深遠,使人們在欣賞的時候,不僅看到了景,而且通過景激發出感情,因景而產生聯想,從而領略到景外的意境。
盆景的種類:
1、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可以分為: 水盆型 把山石置於淺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 旱盆型 淺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點綴在山石上. 水旱型 淺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樹木、而另一部分是水
山水盆景是以觀賞岩石為主的一類盆景。製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須進行藝術構思,確定主題,然後按照山石的天然氣質,取其全部或局部適宜造型的石料,並以植物及必要配件進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將奇峰異巒、高峽飛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濃縮到淺盆中,盛在幾案上,儼如一幅立體山水畫,使人如臨碧波綠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間,意趣盎然。
2、樹木盆景
樹木盆景是指以木本植物為主,表現樹木景觀的盆景。這類盆景因多以老樹樁為主要材料及主景,俗稱樁景。為便於國際交流及系統分類的統一,我們統稱為樹木盆景(Tree Penjing)。
樹木盆景是選用觀賞樹木的幼樹或老樹樁,經過培養、藝術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緻的盆缽中製成的。它的製作藝術,最要緊的是掌握各種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充分發揮它們的自然姿態美、風韻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蔥郁蒼勁,梅樁的古雅幽芳,榆楓的質朴蒼古,綠竹的瀟灑秀麗,雀梅、黃楊的枝朗葉等。樹木盆景的栽培、製作與管理,是一項既富有藝術性,又富有科學性的細致工作。一盆造型優美、耐人欣賞的好盆景,是經過藝師巧匠美學的構思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而構成的,還要通過精心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它生長茂盛和姿態優美。樹木盆景的製作管理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種選擇、樹胚培養、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養護管理等。養護管理又包括:放置場所、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換土、病蟲害防治等。
3、山石盆景
山石盆景可謂是自然山水風光的縮影。它以山石為主,通過鋸截、雕鑿、腐蝕、膠合、拼接等技術處理,在特別的盆中布景造景。盆中可貯水,間或綴以亭樓、舟橋、人物、動物等不構件,還可常配以樹木或小植物。經過藝術加工,創造出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藝術品,使山河之美景渾然濃縮,再現於盆中。
峰狀造型:挺拔峻峭,威嚴壯美,主峰高聳,客峰趨隨。參差錯落,山峰不能等高相對;藏露有法,前後應有起伏遮掩。群峰並立,主賓迎讓朝揖,一峰獨秀,麗質常依綠水。
嶺狀造型:峻峭相連,龍脈蜿蜒。收放相宜,連綿勢遠,逸通不斷,起伏相間。聚則收斂蓄勢,散則賓士自然。
巒狀造型:體形圓潤,儀表雅俊,周流環抱,顧盼生情。曲轉變化優美,疏密層次分明。蓄青苔已顯蒼翠,植綠樹更添清韻。
懸崖造型:山頭懸垂,重心前移,而顯險峻。山腰瘦勁,坡腳延伸,平衡險穩。忌山腰臃腫、弱不禁風、呆板對稱。須上下呼應,靜中求動,險里有穩。
山洞造型:山石透則靈氣往來,四處皆穿,千孔百瘡。直通則一覽無余,曲折中婉轉深幽。洞上鍾乳懸垂,以顯歲月滄桑;洞前點石遮掩,似見流水潺潺。
坡腳造型:上觀峰,下看腳,山無坡腳如插石。背勢收斂,向勢延伸,張弛調節輕重,長短平衡險穩。淺流平緩,深澗陡下。曲折交錯,豐富層次,大小高矮,以分遠近。忌:斷缺、空懸,排列、厚笨。
3、微型盆景
微型盆景以花草為主,綴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它多採用石籬蒲、文竹、虎耳草、吊蘭、蘭花、萬年青、水仙、菊花、芭蕉、蘆葦以及其他等的閑花野草。微型盆景著重於形態小巧,造型玲瓏別致,更注重整體藝術美的內涵。每一小組盆景的各種擺件需表現出各異的形態,並注意整體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題突出,最後達到製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微型的山水盆景,常用浮石、斧劈石、蘆管石等石料,最好的石料應該是木化石。用盆常選用白色大理石、漢白玉等加工成長方形或橢圓形淺盆。造型製作多用高遠式,不宜採用平遠式,盆內放置山石不可多,但也要有主峰、次峰和配峰,可放置一個比例恰當的小點綴品,以襯托山石的高大。
微型盆景具有一般盆景的基本特徵,也同樣享有「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之美譽。然而,微型盆景並非是大中型盆景的簡單縮小,而是更加精緻,更加細巧,真可謂:「盆小意境深,景微情趣濃。」微型盆景造型千姿百態,或瀟灑飄逸,或豪邁雄奇,或文靜溫雅,或生氣盎然,充分體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
4、竹草盆景
竹草盆景,顧名思義即以竹、草為創作主體的盆景形式。具體一點講,是以竹、草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點綴山石、亭榭、人物等擺件,在盆中再現大自然竹林、草地、竹草小品神貌的藝術品。常見竹草植物有羅漢竹、佛肚竹、鳳尾竹、文竹、菊花、蘭花、菖蒲等,竹草盆景選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體量可大可小,適宜室內室外陳設,易於管理。
竹草盆景以上述植物和石頭為素材,應用創作旱盆景手法,精心處理地形、地貌,點綴山石、亭榭、人物等擺件,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竹林、竹石小品之神貌。竹石盆景表現的意境,有自然景觀型,也有仿畫景觀型。
自然景觀型:通過對大自然的集中提煉,再現大自然竹林或竹石之自然景觀。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竹意生機盎然,竹林鬱郁蔥蔥,加上幾塊石塊的點綴,讓人很感覺十分愜意。當然,表現竹景時,並不一定以多以密才顯其氣勢,而是要抓其氣質。鄭板橋就曾說過″一兩三隻竹竿,五六七片竹葉,自然疏疏落落,何必重重疊疊。″所以,在布局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的植物、具體的圖面要求來進行,以少勝多,讓人絲毫沒有贅述之嫌。
5、異型盆景
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這種器皿可以是花瓶、茶壺、壺蓋、筆筒等實用器皿,以致多種陶瓷工藝品。樹木與器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相輔相成,具有有機的聯系。
異型盆景一般體量不太大,植物材料可以用五針松、黑松、小葉羅漢松、真柏、榔榆、雀梅、常春藤、迎春、金雀、黃楊、扶芳藤、爬山虎、小葉女貞、小竹等等。
異型盆景的造型貴在順其自然,不拘一格。一般根據植物材料及器皿的特點,因勢利導,無任何程式。製作時,須注意所用植物與器皿在大小上相匹配,植物與器皿的比例要相稱。植物過大器皿過小,會有頭重腳輕不穩之感,反之,如植物過小,器皿過大,會出現主次不分、喧賓奪主現象。
6、樹樁盆景
樹樁盆景著重表現樹干、樹冠、樹根和枝葉、花果等整體姿態線條的構圖美。它是以植物強烈的生活氣息和姿態優美而取勝的。尤其著重姿態造型,如果植物姿態不好,就不能算是好作品,甚至不能稱為盆景。
根據各種樹木材料的不同特點,要在自然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就是在不違背各類樹木生長習性的基礎上,進行恰到好處的藝術加工。經過移栽、修剪、摘葉、摘芽、綁扎整形等的藝術加工造型過程,和精心的栽培技術管理,創作出較自然中的樹木更為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使成為古雅奇偉的樹木縮影的樁景。一般控制枝幹矮小,虯枝盤空,懸根露爪,姿態蒼老,力求做到古樸秀雅,蒼勁健茂。
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是盆景的一種。常以木本植物為製作材料,選取姿態優美、株矮、易於造型的植物,在不違背樹木生長習性的情況下,抑制其生長,並進行造型加工。樹樁盆景分為直乾式、卧乾式、斜乾式等形式。
樹樁盆景根據所用數目的種類和特性,以及設計製作的特點而分為直乾式、卧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乾式: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這類樹干讓其長到一定高度進行摘心,達到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單干、雙干、三乾和多干之分。
卧乾式:主幹橫卧,全株呈平睡之態,姿態獨特,具有古樸優雅的風度。
斜乾式:樹干傾斜,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常見的入梅樁的疏影橫斜。
曲乾式:主幹屈曲,樹形富於變化,常見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懸崖式:主幹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狀,其中根據主幹倒懸的程度,又有大懸崖、小懸崖、半懸崖之分。
附石式:樹木種在石頭上,使其扎與石縫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適用與紙條多二長的樹種,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條適當進行加工。
7、掛壁盆景
掛壁盆景是將傳統的盆景藝術同貝雕、樹皮畫等工藝美術品製作技藝和形式巧妙結合,並吸收國畫、書法藝術精華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盆景藝術品。
掛壁盆景用長方形的大理石板或輕質金屬薄板或三合板、五層板或特製的塑料容器作為背景掛於牆壁上,在其上粘貼山石或栽種植物。因不佔用桌面和地面,形式又很新穎,裝飾美化居室效果極佳,深受人們歡迎。
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不同的盆景藝術中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掛壁盆景在藝術上還有著另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即邊幅。板面邊幅可製作出半個山巒,體現得青山峻嶺綿延,產生一山又一山的感覺。突破了對面製作空間的局限。邊幅的表現形式和運用是一般山水盆景所不能及的。
石質材料:掛壁盆景的石質為天然石質,宜選薄質材料。紋理常用有直紋、橫紋、龜紋、皺紋等等。石質品種也甚多。還有人工可雕啄打磨的海浮石、吸水石、硅線石等。
工藝處理:構圖後的石料及底腳採用切割機或砂輪機磨平。配合人工在造型上製作處理。在貼山石板面處需將板面磨粗,以防板面光滑石料膠粘脫落。膠粘採用氧樹膠粘劑安全實用。
最後在山石膠粘待干後,在預留的空隙石間種上小植物,點綴台亭樓閣、人物、及自製的半立體船,或在板面留有位置刻寫配景詩詞。
盆景藝術源於中國,約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樹木,將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來這技術又被日本人接受和發展。日本有關樹樁盆景的紀錄,最早見於高階隆兼所畫的《春日權現驗記》(1309)。盆景藝術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啟迪而產生。生長於高山岩縫中或懸掛於峭壁上的樹木,終生低矮而扭曲。從美學觀點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賞的是:枝幹老態龍鍾,上部根條露出土外,顯得飽經風霜;這被視為體現了萬物無常的哲學概念。
盆栽植物壽命可達一個世紀或一個世紀以上,並可代代相傳,被視為家珍。人們對盆景的要求是小巧玲瓏,松柏的針葉要短,落葉樹的樹葉要小,小花、小果的樹樁盆景尤令人喜愛。從美學觀點看,枝葉間保存一定空隙十分重要。微型森林中樹干下部應保持光裸。好的盆景植物通常是耐寒種類,在冬天不太冷的地方能夠整年置於室外,偶爾為了欣賞而移入室內。在日本,人們通常將盆景置於起居室的壁龕或小桌上陳列,然後放回室外的盆景架上。
盆景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品。欣賞盆景,能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有益於身心健康。
7. 如何才能製作出好看的微型盆景,製作微型盆景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1)選擇一個微型盆景盆(其口徑約手心大小),將山茶彎曲根按不同角度植於盆中,用劈接的方法嫁接之,在保濕和適當遮蔭的條件下養護。當嫁接苗成活並抽梢後,適時修剪和定型,經1~2年便形成風格特異的微型山茶盆景,每株可開幾朵花,欣賞性極高。每2~3年換盆一次。
(2)製作微型盆景,應選擇生長力強、花小、葉小的山茶品種來培育小苗或作接穗,如珍珠茶、茶梅等。定植微型盆景的盆選用要恰當,要根據樹勢的形式配上相宜的盆。一般情況下,高腳簽筒盆適合於懸崖或半懸崖式,腰圓或淺長形可植直干或斜干,圓形或多角形盆宜配置低矮盤曲的植株。盆徑應在10厘米以下,玲瓏可愛,精巧耐看。
(3)微型山茶盆景放置的幾座也得講究。要根據微型盆景的景與盆的特點,精心選配相應特色的幾座。微型山茶盆景,一般宜選書卷幾、扁幾、矮幾、竹幾、竹節幾等。這些幾架常用紅木、黃楊、紫檀或其他硬性雜木製成。盆與幾座的相配大致規則是方對方、長對長、圓對圓,力求對稱的統一。務必幾座稍大於盆,不可盆大於幾座。因景配盆,因盆配座,達到了和諧的美,即是上品。
(4)微型盆景由於盆小土少,養護管理要特別精細。可將小盆置於沙台上,把盆淺埋其中,噴水後,讓濕沙中的水分潤濕盆面。由於植物的向水性,常常會使山茶的根從盆底漏水孔中滲到濕沙中去生長。因此,還可以用另一種辦法,即用淺水盤灌上水,盤里放一排磚,把小盆排放在磚上,讓水從磚中潤濕到盆土。不論用哪種辦法,微型盆景應置在東南面為最好,但必須遮蔭,也可置於窗檯一角的陰涼處。當氣溫漸高時,早上太陽一出就要放簾,下午太陽一落就可收簾。否則,氣溫高,日照強,很容易灼傷葉面造成脫葉。冬天另有簡易的塑料棚,將小盆放進棚內保溫保濕,安全越冬。當然,還要按小苗管理的方法,經常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
8. 微型盆景的製作
微型的山水盆景,常用浮石、斧劈石、蘆管石等石料。用盆常選用白色大理石、漢白玉版等加工成長權方形或橢圓形淺盆。造型製作多用高遠式,不宜採用平遠式,盆內放置山石不可多,但也要有主峰、次峰和配峰,可放置一個比例恰當的小點綴品,以襯托山石的高大。
9. 微型盆景有哪些造型方法
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乾的特徵和構思進行必要的修剪整枝,使之簡約明快,疏回密有致,層次分明,樹答形美觀。痛常採用以下兩種方法:(1)大改小:把要製作微型盆景的植株大刀闊斧地縮剪,有時僅截取植株其中的很小部分,去粗存精。造型採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時要求認真仔細、精巧細膩,力求功力、運力的得法,表現在枝條、主幹上,使原本為小樹、嫩枝呈現虯曲蒼勁、氣質沉著的「古老大樹」之貌,使外表形式與內在氣質結合好。
(2)繁改簡:對根盤裸露,主幹蒼勁,但株形太高或上部枝節、枝形不理想的植株進行短截、矮化處理。造型宜簡不宜繁,要用大寫意的手法,注重其神態的表現,要求超脫俗套,會捕捉形態,達到神形交匯,但不失藝術的完整性。
經過上述修剪後,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銅(鋁)絲緊貼樹皮,與枝幹成45°角纏繞。在枝幹易折斷部位可先裹上膠布,然後彎曲樹枝,調整樹枝位置、空間和形態,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蟠扎纏繞的嫩枝經3~6個月,老枝1年後基本定型,要及時把金屬絲拆掉,以免給枝幹留下壓痕,影響美觀。
10. 小型盆景圖片大全欣賞
淘寶網:抄盛世鑫毅植物園襲,經營日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