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形的盆栽
1. 桂花盆景最佳樹形
桂花盆景蘑菇頭式樣是最佳樹形,它不僅能使植株均勻的接受光照,還能使其更有觀賞價值,開出美麗的花朵,需要3~5個側枝就可以了,若是根須比較多時,可以將根須暴露三分之一土壤外就可以了,使其塑造成不一樣的盆景。
桂花盆景的最佳樹形
其實桂花盆景可以修剪出很多樹形,可以根據它的冠幅、枝幹、分支、根型等部位進行修剪,促使其更有觀賞價值,還能使其開出美麗的花朵,整形的過程中,千萬不要修剪過重,會抵制桂花盆景生長。
2. 有什麼長的像樹的盆栽嗎。
有專門做成棒棒糖樹形的盆栽,樹形月季,藍雪花,風車茉莉,檸檬樹,橡皮樹,棒棒糖琴葉榕,還有新晉網紅愛心榕,都很好看的!
小一點的有茶花,杜鵑,瑞香,也不難養
3. 盆景樹木種類有哪些
1、羅漢松
羅漢松的枝葉四季常綠,植株的適應能力很強,株型美觀,可高達20米左右,樹皮呈灰色或者灰褐色,一般是在春季的4~5月份開花,植株帶有一種清雅挺拔的氣勢,有長壽、守財和吉祥的寓意。
4. 樹狀月季盆栽怎麼養護
充足的光照下,月季會生長得很好。平時可將它放置在家裡的南陽台上進版行養護。如果栽種到庭權院之中的向陽處,它會生長得更健康。
在它開完一茬花之後,即時將它的殘花修剪掉,以免消耗不必要的養分,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修剪之後,還得即時給它補充一些復合肥,這樣它才能迅速恢復生機,再次開出一茬花來。
當然平時養護時,如發現它的植株長得亂七八糟,也可按照喜歡的形態來修剪它。
養護過程中如發現它的土壤發干,要及時澆水,大概十多天,這些月季枝條就能生根。生根之後,就可以把它移栽到提前准備好的花盆中。
(4)樹形的盆栽擴展閱讀
1、夏季澆水需要注意的較多,清晨或傍晚都需要澆水,防止生理性乾旱的發生。
2、夏季高溫使植物的蒸騰作用強,需必須進行多次噴水來保證適宜的溫度與濕度。雨季則要謹防花盆積水情況的發生,避免爛根。
3、夏季的強光直射時間長,需遮陰工作也務必要做到位。秋季花落後應進行中度修剪,促進新枝萌發。
5. 盆栽石榴的常用樹形有哪些
盆栽觀賞石榴一般單乾式或自然圓頭形,或兩乾式開心形。自然圓頭形干高10~20厘米,留主枝3~5個,向四方合理分布,如在盆內整形,注意控制樹高,並剪去根櫱,留一個主幹。主幹上的主枝充當大型結果枝組,並有小枝組補空,生長期旺枝及時摘心。對在上的枝條,在1次加長生長結束時拉平或拉斜,並使骨幹枝彎曲緩和生長。兩乾式開心形從地面斜生主幹兩個,與地面夾角40~50度,在於上分生枝組4~5個。可用單株平茬法和雙株定苗法。每個主幹在新梢第一次生長高峰時拉斜,其餘枝條長放,並拉至水平或下垂,每一主幹上配置4~5個枝組,分枝角70~80度,冬剪時除延長枝外全部長放,來年春季長枝即可開花結果,對背上旺枝應疏除,結果後適當回縮。對石榴盆景要求冠小枝柔,花繁果秀,易栽培、易造型、老樹古樸蒼勁,成齡樹茂盛、典雅,幼樹生機勃勃,常用的樹形式有:(1)直乾式,主幹挺直,冠內枝葉或疏層或傘形,大者風韻清秀,小者亭亭玉立。(2)斜乾式。主幹向一側傾斜,枝葉分布自然,從容灑脫、富有詩意。(3)曲乾式,主幹呈「S」狀彎曲向上生長,枝葉順勢自行生長,狀態優美。(4)混植式,兩株或兩個以上品種不同花色的石榴混植在一盆或嫁接在一株上,色彩紛呈,鮮艷奪目。(5)枯乾式,主幹局部枯朽,其上枝葉繁茂,枯樹新枝,蒼古幽雅。
6. 盆栽樹木有哪些
小葉紫檀 樹樁盆景紫檀盆景自身也有適應環境的本領,當小葉紫檀盆景習慣一種環境以後,不要經常挪動它,以免增大小葉紫檀的生長負擔,會長勢很好。
羅漢松盆景樹樁景觀古人常說,家種羅漢松,萬世不受窮,自家小院栽培羅漢松,對於家居的福氣有大提升作用。
發財樹 金錢樹 盆栽綠植金錢樹別稱雪鐵芋、龍鳳木、美鐵芋等,為天南星科雪鐵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作為室內觀葉植物有凈化室內空氣之用,象徵招財進寶、榮華富貴。
三角梅盆景花卉三角梅以爬藤能力著稱,而且品種非常多,喜歡花海綠葉的朋友都喜歡種植,買上一盆三角梅當盆栽也超級美哦,特別是越養越老,成老樁後的盆景,看上去十分精緻。
小木槿盆栽花苗木槿花的顏色很絢麗,是作為自由式生長的花籬的極佳植物,不僅適合在道路練功昂,公園,庭園等地種植,在自家陽台種上一片,感覺擁有了一座秘密花園一樣。
嫁接桂花樹盆栽桂花是中國有名的十大名花之一,主要分為,金桂,四季桂,丹桂,銀桂,開花時芳香四溢。
鶴望蘭 天堂鳥 吸甲醛 凈化空氣鶴望蘭,最奇特之處是它的開花形狀,它的花型品種也很多,給人們呈現出不一樣的美,又名天堂鳥。
大榕樹綠植盆栽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而榕樹盆景則是取材榕樹,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各種手法,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7. 盆栽觀賞無花果整形常用的樹形有哪些
盆栽觀賞無花果常用的樹形有無干叢狀形、一字形與低干X形。無干叢狀形樹形矮小,主枝直接從近地面處培養,結果部位低;由於叢生,基部光照條件差,對下部的果實品質有一定的影響,適於發枝旺、枝條生長量大,易受凍害的品種。定植後當年留10厘米左右短剪,從中選出4~6根強壯枝條行輕短截,培養為主枝結果。水平一字形在盆上立屏式及扇形架,第一道鐵絲離盆30~40厘米,第二道鉛絲離盆70~80厘米。定植當年20厘米定干,新梢長達15~20厘米時留兩主枝與盆面保持20度夾角,這兩個主枝的延長枝用竹竿向兩個方向引伸,並保持平衡,不要一強一弱。冬季修剪時,回縮到綠色與褐色交界處,如枝條很長,可剪去1/3~1/4,注意選好剪口芽的強弱和方向。第二年主枝放倒在第一道鉛上,主枝兩側抽生的結果枝,按30~40厘米間距進行配置,向上綁於第二道鉛絲。冬季對主枝延長技選充實位置回縮,其它枝條留基部2~3節回縮,培養結果母枝。每年留2~3節反復進行短梢修剪。這種樹形樹冠矮小,產量較高,適於樹勢較弱、結果較早的品種。由於結果母枝在同一個平面上,結果太多時下部光照條件差,收獲早的果實多著生在下部,要注意結果枝的配置。
低干水平X形,適用於陽台、平台攔桿、圍牆攔桿及牆壁垂直籬架。第一道鉛絲離地40~60厘米,第二道鉛絲離地1.2~1.5米。主幹高20厘米,4根主枝分別向4個對角線方向水平延伸,結果母枝按20厘米左右間隔配置在主側枝兩側,同側保持間距40厘米。這種樹形結果部位分散,果實整齊度好,如結果枝過多,下節位果實會因光照不足品質下降,所以結果枝數量要適中。生長後期留15~17葉片摘心,適於低節位結果的品種。苗木定植後第一年在20厘米處定干後,選留4根生長較均勻,角度大,向外延伸的枝條作主枝,及早除去長勢強的頂芽枝,冬季修剪時,剪留80厘米,以充實的外芽作剪口芽,先端固定在比主枝基部稍高的位置上,使主枝保持水平狀態而先端稍高。第二年4根主枝上選側生芽作結果枝,並注意方位與間距,冬剪時進行短梢修剪留作結果母枝,注意剪口芽的方向。
8. 著名的盆栽樹有哪些
1.蘇鐵
又稱鐵樹。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木本植物,樹高約2米。樹干圓柱形,粗壯,不分枝,有明顯螺旋狀排列的菱形葉柄痕。羽狀葉著生於樹干頂部,長0.7~2米。羽狀裂片數可達100對以上,厚革質、條形、堅硬,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邊緣顯著向下反卷,葉色深綠,有光澤。雌雄異株。雄球花圓柱狀單生樹干頂端,直立,小孢子葉扁平鱗狀或盾形,螺旋狀排列。雌花大孢子肉質羽狀分裂,裂片12~18對,密生淡黃色茸毛。產於福建、台灣、廣東,各地有栽培。喜光,對煙害及空氣污染的抵抗力強。宜植於沙質壤土,但略為黏質土壤也能適應,惟需排水良好,否則根部易受水濕影響而生長不良。華南、西南各省區多露地植於庭園,長江流域各地和華北多盆栽,但要補充鐵質,如施礬肥水(硫酸亞鐵肥水)或在盆內施放鐵屑、鐵釘等物。冬季在溫室越冬。蘇鐵是亞熱帶植物,在原產地年年都能開花,但移至北方盆栽後,氣候等條件不能滿足生長發育要求,不易開花。同屬種有:①台灣蘇鐵(C.taiwaniana),樹高約3米。羽狀葉長1.8米,羽狀裂片90~144對,條形,薄革質,中部羽狀裂片長,邊緣不反卷,中脈兩面隆起。葉柄兩側有刺。雄球花近圓柱形,大孢子葉密生黃褐色或銹色毛,成熟後脫落。產於台灣,廣東、福建等地有栽培。②篦齒蘇鐵(C.pectinata),樹高3米。羽葉長1.2~1.5米,葉柄兩側具疏刺,刺略向下彎。羽狀裂片80~120對,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厚革質,堅硬,中部羽狀裂片較長,邊緣稍反曲,葉脈在兩面隆起。雄球花錐狀圓柱形,大孢子葉密被褐黃色茸毛。產於雲南西南部,昆明有栽培,印度、尼泊爾、錫金、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也有分布。③華南蘇鐵(C.rumphii),樹高4~8米,上有殘存葉柄。羽葉長1~2米,近直展,上部拱彎,葉軸下部通常有短柄。羽狀裂片50~80對,長披針狀條形或條形,革質,綠色,有光澤。雄球花橢圓狀長圓形;大孢子羽狀分裂,被茸毛,後脫落。
2.南山茶
又稱雲南山茶花。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大灌木至喬木,樹高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無毛,棕褐色;葉橢圓狀卵形,鋸齒細尖,表面深綠而無光澤,網狀脈顯著,背面淡綠色。花2~3朵,直生於葉腋,無花柄,形大,徑約20厘米。花色自淡紅至深紫,花瓣15~20枚,內瓣倒卵形,外瓣闊倒卵形或圓形,緣常波狀;萼片形大,內方數枚呈花瓣狀。花期很長,在原產地早花種自12月下旬始開,晚花種能一直開到4月上旬。原產我國雲南,江蘇、浙江、廣東等省有栽培,北方各省多盆栽。喜側方庇蔭,耐寒性比山茶弱,喜溫暖濕潤氣候,畏嚴寒酷暑。生長季適溫18℃,越冬溫度-5℃以上。如果氣溫降至0℃,則花蕾會受凍而逐漸枯落,但枝條抗寒力較強,可經受-12℃的低溫而不死亡。空氣相對濕度以60%~80%為理想。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比山茶更為敏感,以pH5左右最佳,可在pH3~6的范圍內正常生長。忌鹼土,以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壤最好。南山茶是我國雲南特產、並享有國際盛名的觀花樹種之一。生長緩慢,但壽命很長。花期較久,花芽大都著生於近枝梢部,花朵繁密似錦,極美艷,可謂一樹萬苞,妍麗可人。每年開花時節,如火燒雲霞,花海一片。古人曾謂茶花有十絕:花美,壽長,氣魄大,膚雅,姿美,根奇,葉茂,性堅,顏榮,宜賞。為園林綠化用珍貴樹種。
3.羅浮
又稱金橘。芸香科,金柑屬。常綠灌木,樹高3米,通常無刺,多分枝。葉互生,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革質,全緣或具不顯細齒;葉柄具極狹翅,頂端有關節。花小,萼、瓣各5,1~3朵腋生,白色有芳香。果橢圓球形,長約3~5厘米,金黃色。原產我國南部,華北及長江中、下游常溫室盆栽觀賞,為我國民間新春佳節的賀歲佳品。
4.佛手
芸香科,柑橘屬。枸櫞變種,常綠小喬木或小灌木。為著名的葉、花、果兼賞型南方園林樹種,多作園景樹或盆栽應用。地栽樹高可達1.5米、蓬徑2米,盆栽多1米左右、蓬徑0.4米。葉革質,墨綠,有光質。花序圓錐狀或腋生花束,花朵潔白,成簇開放,香氣襲人。春花以單性花居多,形體細長,頂端尖銳,因子房發育不良不能結果,但可採摘曬干泡茶或作葯用。夏秋季以兩性花為主,形體短壯,尖端圓鈍,坐果率較高。果實幼時青綠色,成熟後色澤橙黃,有奇香,在樹上掛果時間可長達3~4個月之久。春果一般在夏末成熟,頂端分裂如手指,呈伸指形,俗稱「開佛手」;夏果在秋冬成熟,一般為握拳狀,稱為「閉佛手」。古代鄉土詩人雪樵贊曰:「蒼煙罨丘壑,綠橘種百手;黃柑大佳麗,伸指或握拳;清香撲我鼻,直欲吐龍涎。」佛手除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外,全株皆能入葯,營養保健功能亦非常顯著,在國內外市場十分搶手。可在南方適宜地區結合園林樹種的選擇、應用,大力推廣,以增效益。浙江金華是佛手經濟栽培的主要產地,有「佛手之鄉」的美譽。生長期適溫20℃,安全越冬溫度5~15℃,長期低於0℃即顯凍害。佛手菌根數量較多,易腐爛,斷根後不易恢復。
5.澳洲鴨腳木
又稱昆士蘭傘樹、放射葉鵝掌柴。五加科,傘樹屬。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米以上。掌狀復葉,似傘狀。幼樹有小葉3~5枚,成年植株7~16枚,葉長橢圓形,革質,葉緣偶有鋸齒,綠色。花序長達1~1.5米,紫紅色。原產地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較耐陰,怕強光暴曬。生長季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於10℃,否則受凍落葉。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澳洲鴨腳木株形碩大,葉態清麗,為大型室內盆栽觀葉樹種。配置於門庭兩側和廳堂中央,輕快柔和,舒展自如。擺放樓梯或屋角,春色盎然,生機蓬勃。常見變種有:①斑葉海灣鴨腳木(var.variegata),葉片深綠色,有不規則乳白色斑紋。②短柄傘樹(var.compacta),植株矮性,葉片、葉柄均小而短,適合盆栽觀賞。
6.斑葉橡皮樹
又稱印度橡皮樹、斑葉印度榕。桑科,榕樹屬。常綠大喬木,株高20~25米。主幹粗壯,分枝力強。莖幹上有大量氣生根,褐綠色。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形,肥厚、革質,葉面深綠色,鑲嵌乳黃色和灰綠色的不規則條紋。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喜溫暖多濕、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環境。生長季適溫16~21℃,越冬溫度不低於5℃,否則易受凍害。土壤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沙質壤土為宜。斑葉橡皮樹葉大色美,是常用的大型耐陰觀葉樹種,盆栽陳設賓館大堂和家庭居室的極佳材料。南方常配置建築物前、花壇中心和道路兩側,是效果很好的景觀樹。常見的觀賞變種和栽培品種有:①狹葉白斑橡皮樹(cv.Doescheri),葉片較狹,葉面綠色,鑲嵌乳白色和黃色不規則條紋。②金邊橡皮樹(var.auero-marginata),葉面淡綠色,葉緣為淡黃色。③紅葉橡皮樹(cv.Rubra),新葉淡紅色,葉緣紅色。④紅緬樹(cv.Decora),葉片寬,深綠色,有光澤。
7.花葉垂榕
又稱花葉垂枝格。桑科,格樹屬。垂榕的栽培品種,常綠灌木。株高1~2米,分枝較多,小枝柔軟下垂。葉片互生,密集,革質倒卵形,淡綠色,葉脈及葉緣具不規則的黃色斑塊。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喜溫暖、濕潤和散射光的環境。生長季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於5℃,否則葉片易受凍大量脫落。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斑葉垂榕樹形優美,葉片綺麗,耐陰性好,是目前室內裝飾十分流行的盆栽觀葉樹種。適用於賓館、車站、空港、商廈的廳堂綠飾,雍容華貴。用於點綴家庭客廳、書房,清新悅目。栽培品種有:①斑葉垂榕(cv.Variegata),葉片綠色,葉面鑲嵌不規則乳黃色斑緣。②爪哇垂榕(cv.Exotica),葉片長,亮綠色,邊緣呈波狀,葉尖呈螺旋狀。還有星光(cv.Starlight)、金皇(cv.Golden King),以及矮生種微金(cv.MiniGold)和微星(cv.MiniStar)。
8.帝王葵
又稱伐訶納葵。棕櫚科,帝王葵屬。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株高6~8米。莖干單生,棕色。葉大,長1.5~3.5米、寬70~90厘米,羽狀不分裂,葉面鮮綠色,背面銀色,有微柔毛,羽狀脈明顯,邊緣具淺缺刻,葉柄基部具纖維狀葉鞘。肉穗花序,長50厘米,有3~4分枝。原產南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群島。喜高溫潮濕和陽光充足環境。怕強光暴曬,較耐陰。不耐寒,生長季適溫25~30℃,越冬溫度不低於15℃,低於8℃時葉片易受凍變黃。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帝王葵屬大型觀葉植物。葉片巨大、壯麗,葉緣不分裂,形似碩大的羽毛扇,在棕櫚科植物、甚至在觀葉植物中不多見。盆栽用於大型公共場所的廳堂擺放,色翠姿美,氣派非凡。小型盆栽可點綴居室、客廳、書房,翠葉綠羽生機蓬勃。在南方,配置在公園、風景區內或布置大型建築物兩旁,其龐大的體姿,十分引人注目。
9.魚尾葵
棕櫚科,魚尾葵屬。常綠喬木,樹高達20米。葉二回羽狀全裂,每側羽片14~20枚,中部較長,下垂。裂片厚革質,酷似魚鰭,端延長成長尾,近對生。葉軸及羽片軸均被棕褐色毛及鱗秕,葉柄長1.5~3米。葉鞘巨大,長圓筒形,抱莖,長約1米。原產中國南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低海拔林中,耐陰,喜濕潤酸性土。為本屬中最耐寒種,能耐-5℃左右短暫低溫。樹形美麗,葉型奇特,為良好的盆栽綠化樹種,陳設廳堂,綠葉婆娑,如游魚在即,同屬喬木型種董棕(C.obtusa),產印度和泰國北部及我國西雙版納,原產地分布至海拔100米高山,能耐-4℃低溫。灌木型種肯氏魚尾葵(C.cumingii)、短穗魚尾葵(C.mitis)等較不耐寒。
10.散尾葵
棕櫚科,散尾葵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狀,株高5~8米,基部多分枝,叢生。莖黃綠色,葉痕明顯、似竹節。葉羽狀復葉,平滑細長,葉柄尾部稍彎曲,羽狀小葉線形,淺綠色。果實紫黑色。原產馬達加斯加島。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暴曬。生長季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於10℃。適生腐殖質豐富、疏鬆的沙質壤土。散尾葵株形優美,兼富竹的風韻和熱帶情調,又有耐陰和管理方便的特點,是應用廣泛的優良觀葉樹種。盆栽布置居室小型空間,清幽淡雅。綠飾賓館、商廈、車站等公共場所,典雅豪華。在南方與其他高大棕櫚類景觀樹配置,優美雅緻。切葉作插花素材,應用廣泛。同屬觀賞種有卡巴達葵(C.cabadae),株高10米,莖干細長,基部膨大,葉片交互排列,小葉細長、亮綠色,果實小,紅色。
11.棕竹
棕櫚科,棕竹屬。常綠叢生灌木,樹高約2米,莖干圓柱形,有節。葉掌狀深裂,裂片4~10枚、葉脈疏顯,葉色翠綠,條形葉柄長10~20厘米。變種有斑葉棕竹(var.variegata),葉片具有金黃色條斑,異常美麗。產我國南部至西南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陰,怕強光暴曬。不耐寒,生長季適溫13~18℃,越冬溫度不低於5℃。適生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棕竹葉形優美,挺拔瀟灑,四季常綠,盆栽觀賞作室內綠化裝飾,尤適於大型會場台側或作背景用,風采典雅,格調清麗。同屬種:①矮棕竹(R.humilis),植株稍矮小,葉掌狀深裂,裂片7~20枚,淡綠色,較柔軟。②粗棕竹(R,robusta),植株矮小,葉掌狀4深裂,裂片披針形。③細葉棕竹(R.gracilis),株高1米,葉片掌狀深裂,裂片數2~4枚,長條狀,具切狀齒缺。尤適於小型室內空間的盆栽綠飾。
12.袖珍椰子
又稱矮生椰子。棕櫚科,玲瓏椰子屬。多年生常綠小灌木,株高1~3米。莖干細長,直立單生,深綠色,具不規則環紋。羽狀復葉著生於枝頂,小葉20~40枚,裂片披針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肉穗花序直立有分枝,花小,鮮橙紅色。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強光直射。耐乾旱,不耐寒。生長季適溫18~24°C,越冬溫度不低於10°C。適生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袖珍椰子葉色翠綠光亮,樹姿扶疏俊美,盆栽點綴樓梯轉角處或卧室,活潑輕盈,生機蓬勃。如用於賓館大堂或會場列植布置,景觀繁盛。常見同屬種:①禾葉椰子(C.seifrizii),小型種,具匍匐莖,莖稈叢生狀;羽狀復葉,裂片長而窄,淡綠色。②匍匐椰子(C.stolonifera),小型種,株高2米,具匍匐莖,莖干呈攀援狀,形似藤條;葉寬闊,先端二裂,形似魚尾狀。③美麗袖珍椰子(C.elegans cv.Bella),植株矮,莖干生長慢,羽狀復葉,裂片寬,深綠色。④玲瓏椰子(C.metallica),是棕櫚科中最小的種類,株高不足1米,葉寬闊,先端二裂,似魚尾狀。
13.加那利常春藤
又稱愛爾蘭常春藤。阿爾及利亞常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屬。多年生常綠藤木。株高7~10米,莖枝柔嫩,莖節處常長氣生根,成年莖呈半木質化。幼葉卵形,成年葉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掌狀3~7淺裂,革質,基部心形。葉片全綠色,莖枝及葉柄為紅褐色。原產加那利群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寒,怕強光暴曬。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生長季適溫15~22℃,越冬溫度10~15℃,能耐短暫-3℃低溫。加那利常春藤枝蔓飄逸,葉片素雅,適於盆栽懸垂欣賞,是綠飾家庭居室、陽台、窗檯和花架的理想材料,也可布置賓館、商廈、車站的門庭、立柱和牆面,景觀舒展自然。其栽培品種斑葉加那利常春藤(cv.Variegata),葉面深綠色,葉緣淡黃白色,中脈鮮綠色至灰綠色,有藍綠色斑塊。同屬種:波斯常春藤(H.colchica),常綠藤木,葉卵形或心臟形,徑8~18厘米。其栽培品種:齒葉常春藤(cv.Dentato),具軟齒狀葉片;斑紋齒葉常春藤(cv.Dendato Variegata),葉面上具深綠色、灰綠色和乳白色斑紋,是常春藤屬中葉片最大的品種。
14.斑葉薜荔
又稱雪荔、花葉木蓮。桑科,榕樹屬。蔓性常綠植物,莖蔓長約1米,節間易長氣生根。卵形葉宜生,深綠色,革質。葉緣有不規則的圓弧形缺刻,鑲嵌乳白色斑紋。原產中國和日本。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強,耐水濕,耐乾旱。喜富含有機質、疏鬆的沙質壤土。生長季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於5℃,能耐短時間-7℃低溫。低溫受凍後,葉片脫落。栽培品種:錦荔(F.sagittata cv.Variegata),蔓性常綠植物,初生枝蔓直立,發育成熟後下垂,單葉互生,披針形,全緣波狀,葉面起波皺,淺灰綠色,葉緣具乳白色鑲邊。常野生在岩石、樹樁或牆根的陰濕處。斑葉薜荔株形小巧玲瓏,葉色清新悅目,立柱或懸垂盆栽,觀賞效果俱佳,適書房、茶幾、案頭擺設,清幽典雅。成片栽植作為室內花園的地被植物,景觀效果新奇。美國有將斑葉薜荔製作成大型動物綠雕。
15.變葉木
又稱灑金榕。大戟科,變葉木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片大小、形狀變化較大,顏色有黃、紅、粉、綠、橙、紫紅和褐色。葉質厚而光滑,具葉柄,聚生於頂部。總狀花序,花單性,不明顯,雄花白色,雌花綠色。原產印度尼西亞及太平洋島嶼。喜高溫、多濕和強光照射。夏季適30℃以上高溫,越冬溫度不低於15℃,否則易遭凍害落葉。喜肥沃、保水性較好的壤土。變葉木葉形千變萬化,葉色豐富多彩,栽培品種繁多,是觀葉植物中葉形和葉色、葉斑變化最誘人的種類,有「觀葉勝觀花」之效,是室內環境中十分理想的盆栽綠飾樹種。切葉是極好的花環、花籃和插花的陪襯材料。根據葉形變化,栽培變型有:闊葉變葉木(f.platyphyllum),戟葉變葉木(f.lobatum),長葉變葉木(f.ambiguum),螺旋葉變葉木(f.crispum),細葉變葉木(f.taeniosum)和飛葉變葉木(f.appendiculatum)等。
16.金邊胡頹子
又稱金邊麥婆拉。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胡頹子變種,常綠灌木。株高4米,有棘刺。小枝開展,被銹褐色鱗片。葉互生,草質,橢圓形至長圓形,葉面綠色,背面銀白色,葉緣具不規則黃色斑紋,葉柄粗壯。花銀白色。果實橢圓形,成熟時紅色。原產中國和日本,喜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既耐寒,又耐高溫酷暑;既耐陰,又不怕陽光暴曬。耐乾旱,怕水澇。生長季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於-5℃,能耐短時-10℃低溫。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金邊胡頹子枝條交錯,葉色亮麗,盆栽點綴居室、廳堂或公共場所,美艷絕倫。室外配置庭院或綴飾山石、池畔和建築物,層次分明,感觸清新,是南方城市園林、風景區重要的色葉類常綠灌木。老樁可製作盆景,是觀葉、觀果的精品。常見變種有:①金心胡頹子(var.fredericii),葉狹小,中央淡黃色,葉緣深綠色。②玉邊胡頹子(var.variegata),葉緣黃白色,中央部綠色。③圓葉胡頹子(var.simonii),葉片大,橢圓形,背部白色。
17.花葉木薯
又稱斑葉木薯。大戟科,木薯屬。木薯的變種,直立灌木,株高1.5~2米。塊根肉質,長形。掌狀葉3~7深裂,裂口幾達基部,裂片披針形,全緣,葉面綠色,中央有不規則的黃色斑塊,葉柄紅色。原產熱帶美洲。喜溫暖和充足陽光,耐半陰,不耐寒,怕霜凍。生長季適溫25~30℃,越冬溫度不低於15℃。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花葉木薯,掌狀裂葉,色彩鮮艷,嫵媚動人。盆栽點綴陽台、窗檯和小庭園,倩景嬌艷。大型盆栽美飾賓館、商廈、車站等公共場所,氣氛喜慶歡樂,令人流連忘返。南方室外配置亭閣、池畔、山石等處,景觀愜意非凡。常見同屬種:盾葉木薯(M.peltata),葉片盾狀,全緣,葉麵灰綠色,葉脈凸出明顯,粉紅色。
18.孔雀木
又稱手樹。五加科,假楤木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可達8米,莖、葉柄紫紅色有乳白色斑紋。掌狀復葉互生,小葉7~11枚,革質,線形,形似指狀,葉緣有粗鋸齒,中脈明顯,葉面光滑,暗綠色。原產澳大利亞和太平洋群島。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喜光,但不耐強光直射。生長季適溫18~20℃,越冬溫度不低於10℃,成年植株能耐5℃低溫。空氣濕度保持40%左右,葉片生長特別茂盛。適生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孔雀木樹形優美,葉形雅緻,為名貴、稀有的觀葉植物。幼苗適合盆栽觀賞,常用於居室、廳堂和賓館布置。成年植株,在南方配置庭院,與水池、小品、堆石等組景,瀟灑自然。也可用於公園、風景區作園景樹。常見同屬種和品種有:①寬葉孔雀木(D.elegantissima cv.Castor),掌狀復葉,小葉3~5枚,較寬闊。②斑葉孔雀木(D.elegantissima cv.Variegata),掌狀復葉,小葉深綠色,有黃白色斑紋。③狹葉孔雀木(D.veitchii),灌木,葉窄長,灰綠色,小葉周邊深紅色,中肋粉紅色;變種細葉孔雀木(D.veitchii war.gracillima),小葉狹窄,中脈白色。
盆景樹是盆栽樹微型應用的一朵奇葩。盆景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藝術處理和園林加工,藉方寸之器,集中、典型地表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色,以景抒情,揮就深遠的山水畫軸,追求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以自然植物為主要材料的盆景,具有天然的神韻和生命的特徵,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的典範,是一種活的藝術品。
盆景創始於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時代,即出現觀賞植物的栽培及模仿山林的造園。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公元25—220年)墓壁畫上即有盆栽花卉的圖形。陝西乾陵唐章懷太子墓(建於公元706年)中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表明盆景栽培在初唐已基本形成。宋代(960—1279年)繪畫藝術的空前發展,促進了盆景技藝的提高,造型已較完美,並已形成山水盆景和樹木盆景兩大類別。中國盆景在南宋時期傳到日本,20世紀初又由日本傳到西方,今天已成為世界性的樹木栽培藝術。近20年來,中國盆景先後參加了在法國、日本、美國、英國、比利時、加拿大、荷蘭、丹麥、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新加坡等國及港、澳地區舉辦的展覽,中國盆景工作者多次應邀出席國際性的盆景學術會議,並在國外作示範表演。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中國盆景造型藝術,對世界盆景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盆景的對外出口在逐年上升,國內各地的盆景園每年都接待眾多的國際遊客,對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81年中國花丼盆景協會成立,1988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成立,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盆景的普及與提高,許多城市都建有專類的盆景園。江蘇省農林廳已建立若干省級盆景示範基地,盆景愛好者的個人收藏園也愈見增多,盆景的商品生產得以發展,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中國盆景,依照其創作材料、表現對象及造型特徵的不同,主要分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別,以及水旱盆景、花草盆景、微型盆景、掛壁盆景和異型盆景等衍生的類型。
樹木盆景以木本樹種為主要材料,通過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器中表現自然界的樹木山林。樹木盆景的造型,可分直干、斜干、卧干、曲干、雙干、多干、垂枝、藤蔓、叢林、連根、提根、臨水、附石、貼木、枯峰、懸崖等樣式。山水盆景以自然山石為主要材料,經過精選和工藝加工,布置於淺口水盆中,表現自然界的山水景象。山水盆景的造型,主要有孤峰、雙峰、群峰、偏置、散置、開合、懸崖、峽谷等式樣。
水旱盆景是山水盆景與樹木盆景相結合的產物。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材料,在盆器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景觀。水旱盆景的造型,常見的有水畔、溪澗、江湖、島嶼等樣式。花草盆景以草本花丼為主要材料,配石造景。微型盆景以體量來定義,指樹高或盆長在10厘米以下。掛壁盆景是垂直懸掛在牆上的直立置景形式。異型盆景,則是在特殊的器皿里對植物進行造型加工。
中國盆景素以詩情畫意見長,優秀的作品耐人尋味,發人遐思。「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盆景創作的重要原則,貴在源於自然、從中汲取創作素材,超越自然、就裡再現自然景觀。
盆景創作,必須按照自然材料的特點,因材處理、因勢利導,確定如何造型和表現主題,使作品達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有機結合。首先,布局要做到「主次分清」,採取對比和烘托的手法,使主體突出;「繁中求簡」,抓住景物特點,使立意更加集中和典型。再是,布局要「虛實相生」,使觀者能有自由想像的天地;「動靜相襯」,使作品顯出生氣與度勢。盆景藝術,太平則沒有趣味,太奇又失去自然。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開合等變化,表現出一種節奏和韻律,各部之間顧盼呼應,有機結合,以傳達人的情感,增強作品的表現力。「景愈藏則境界愈大,景愈露則境界愈小」,盆中景物不可一目瞭然,而應露中有藏,利於意境的創造,引發觀者的深思。
盆景要在些微之中表現出若大的境界,必須遵循透視法則。景物的體量、尺度應比例恰當,合乎自然情理,才能體現小中見大的觀賞效果。盆景藝術,不僅要逼真地反映出自然景物的形貌,而且更要表現景物生動而鮮明的神態和獨具匠心的個性,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景有盡而意無窮,才能耐人尋味,百看不厭。作品的命名,可以擴大和延伸作品所能表達的意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升華作品主題,提高欣賞價值。
造型優美的盆景,必須選配大小適中、深淺恰當、款式相配、色彩諧調、質地相宜的盆器,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樹木盆景多採用紫砂盆和釉陶盆,大型的也常用石盆。盆的底部均有出水孔,以利排水。盆土的配製要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來選用,不同盆景樹種對土壤理化性質的要求也不同,但一般都需要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的基質,以利樹體的正常生長發育。
盆景樹種的選擇,一般以盤根錯節、葉小枝密、姿態優美、色彩亮麗者為佳,若有花果、具芳香,則更為上乘。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成枝力強,耐修剪,易造型,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目前我國使用的樹木盆景材料約有100~200種之多,通常可分為:①松柏類:五針松、黑松、黃山松、圓柏、刺柏、羅漢松、紫杉、澳洲紫杉等。②雜木類:榔榆、黃楊、雀梅、九里香、朴樹、福建茶等。③葉木類:三角楓、雞爪槭、銀杏等。④花木類:貼梗海棠、西府海棠、梅花、蠟梅、杜鵑等。⑤果木類:果石榴、火棘、金彈子、老鴉柿、佛手等。⑥藤木類:山葡萄、紫藤、凌霄、常春
9. 盆栽觀賞蘋果樹的樹形較哪些
蘋果樹的整形修剪:1.整形,盆栽觀賞蘋果的樹形較多,有直干、斜干、曲干、懸崖、垂枝、半圓形及自然形等,無論採用何種形狀,都必須樹冠矮小、緊湊、密而不擠、通風透光良好,生長與結果平衡,樹形優美,有一定的觀賞效果。(1)直干形,主幹挺拔直立或稍有彎曲,有一定高度進行分枝,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氣勢,雄姿颯爽,令人精神振奮。在整形時先選好主幹,然後培養分枝,適用於生長勢較強,枝姿直立,枝粗葉肥的品種。這種樹形,不論圓盆、長方形、橢圓形或長八角形的盆,盆不宜太深,但在管理上,特別是夏天,要勤看盆土,注意干濕。長方盆或長橢圓盆,蘋果種於盆的一側,在另一側配以形態優美與樹木大小比例適當的山石一塊,既可達到均衡,又可增加情趣。
(2)斜乾式將蘋果栽於盆的一端,樹木向另一端傾斜,傾斜的樹干不少於樹干全長的一半,樹干與盆面呈45°左右,主幹直伸或略彎曲,樹冠常偏於一側,樹形舒展,老態龍鍾;虯枝橫空,飄逸瀟灑,頗有畫意,具有山野老樹的姿態,適用於生長勢中等偏強,發枝力強的品種,一般在幼樹長到一定粗度時,採用蓄枝栽干法,在一定高度時將樹幹上端除去,將上部側枝再培養成傾斜的樹干,這樣樹木變矮,樹干顯得粗壯。如果野外挖取樹樁,定植時要細心觀察,注意樹干與盆面的夾角,為了保持夾角不變,栽時在夾角處放一塊山水石作撐墊。這種形式一般用長方形盆或橢圓形的紫沙盆栽植。
(3)垂枝式一般選用枝條細弱而柔軟,成花易,結果多,壯枝易形成大量腋花芽而結果,枝條容易自然彎曲的品種的乙女。主幹可呈直立、斜干或曲乾式,枝條形狀柔軟飄逸,給人以悠閑自得之感。採用以扎為主,以剪為輔的造型方法,做到枝條長短不一,錯落有致。一般選用中等深度的長方盆。
(4)曲乾式將蘋果的樹干自根部至樹冠頂部回蟠折屈,使樹干扭曲似游龍狀,枝葉層次分明或自然式生長,一般多2~3年生幼樹進行加工製作,樹齡越大加工越困難。一般的幼樹先進行修剪,然後植於盆的一端,待成活後再進行蟠扎造型,經1~2年培育可基本定型供觀賞。(
5)懸崖式,一般基部垂直,從中部開始即向一側傾斜,主幹的樹梢向下生長,是仿照自然界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各種樹木形態培育而成,它的共同特點是主幹下垂超過盆口,凡主幹下垂角度大,枝梢超過盆底部稱大懸崖,主幹下垂超過盆口,樹梢未超過盆底部稱為小懸崖。蘋果的懸崖式大部分是小懸崖,一般適於果形較小的冬紅果及乙女。懸崖式一般用簽筒盆,這樣根部可伸入泥土較深,樹木才能穩定,更能襯托造型。
10. 盆栽觀賞果樹常見的樹形有哪些
盆栽觀賞果樹常見的樹形:1.直干形樹干直立或微曲而直立,或稍有斜度,可以單干、雙干或多乾式,樹冠端正、層次分明,果實分布均勻。
直乾式
3.卧乾式,樹干直或微曲,橫卧於盆面,即樹干與盆面平行或其夾角在30°之內。樹冠橫向擴展。
卧乾式
5.迎客式,似黃山迎客松,主幹高大直立或微曲稍斜,但樹冠偏向一邊,其中一枝特長而稍下垂,靜中求動。6.合栽式,大小高低2株或多株栽於盆中,除邊緣一二枝略斜栽之外,大部分都是直栽於盆面。亦有同一母根長出數株高低大小不同的樹,並露其根,既可賞景,又可賞根,如盆栽南天竹,亦可一本雙干,一高一低,一正一斜,主次分明,又稱雙乾式。7.曲干形,主幹呈之學形彎曲向上,多為2層,也可多層,層次分明,果實多在彎曲處。
曲乾式
8.垂枝形,主幹直立或稍彎曲,枝、果多下垂,如盆栽龍爪棗。9.臨水式,主幹以盆面水平線為中心軸線作波浪狀「S」形彎曲,干與水平線的夾角在20°~25°左右。10.掛口式,主幹彎曲向下垂,與盆面水平線成75°左右垂直線,枝幹近似垂直展開。11.枯乾式,主幹枯老怪異,有千孔百洞,有時只剩半張樹皮,但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如石榴、銀杏等盆栽果樹。
枯乾式
12.貼木式將死亡的樹樁在其背面刻上溝槽,然後將幼小果樹的枝幹、樹枝嵌入溝槽內,用棕線或金屬絲固定栽入盆中,二三年後植株的樹干或枝便緊緊嵌入溝槽內,解除棕絲,蓄枝即成。13.藤蔓形利用藤本果樹如葡萄,令其花果枝葉自然懸垂,配以石山、令其攀援其上。14.虎座式,樹干第一彎自干基部向一側彎曲,然後第二彎曲朝上與盆面垂直,好似座椅狀。15.劈乾式,取其一段帶根的主幹,從主幹中心將樹干與根一劈為二,剖面加工雕刻,分栽兩盆中,然後蓄枝分別形成二盆壁干或盆栽觀賞果樹
劈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