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山水盆景做作

山水盆景做作

發布時間: 2023-02-11 10:17:56

㈠ 吸水石山水盆景製作

作吸水石假山盆景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塊合適的石頭,挖去松軟部分並根據造型需要,在合適的位子挖坑種些植物,放在水盆里,就大功告成了。因為石頭吸水,只要盆里有水植物就長勢良好,管理容易。

㈡ 室內假山山水盆景造型製作方法是怎樣的

山水盆景的製作, 既要符合自然之理, 追求山形地貌的形似, 更要表現景觀的鮮明個性和生動神態。這就要施工者善於充分利用山石、植物原有的天然形態, 因材制宜, 再運用藝術的創作手法, 熟練掌握山石加工組合技法, 並對所表現的景觀充分認識, 對外形作高度概括、取捨、誇張甚至變形, 突出「 神似」, 以達到以形傳神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製作方法通常有兩種。
方式一、製作者根據現有的山石、植物、景盆、幾架、配件等來構思、立意、構圖, 確立主題, 進行山石加工、組合、命題。該方法創作的山水盆景作品構圖較好, 主題准確, 能充分運用現有材料的天然形態, 達到自然和藝術的完美統一。但由於受材料的限制, 作品不能完全表達製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方式二、製作師付由自然景觀和生活情致或生活中領悟並產生的創作靈感, 進行構思、立意, 確立主題, 然後根據設想, 尋找相適應的山石、植物以及景盆、幾架、配件等材料, 來進行造型、加工、組合。用該方法創作的山水盆景作品, 構思清晰, 構圖完整, 主題明確, 藝術手法運用自如, 意境深遠, 極富製作者的個性。但挑選材料難度較大, 所選材料往往不是理想之材, 需要精工細作。

㈢ 山水盆景的製作方法

將選好的石料在需要的水平線上進行鋸截,使其底面平整,並將作為近景的大塊石料的內部挖空直到石底,以利植物種和植物的生長管理。

在布局上運用畫論著中的三遠法,突出近景,在近景之石栽好主樹,配樹,形成以樹木與山石相結合的樹石型主體;再配以遠山和中景,遠山和中景也可以恰當比例的樹木、叢林來襯托主景,成為符合自然景觀的山水盆景。中近景可重疊,以表現層次和深度,要有氣勢,有動感。山腳宜曲折多變。溪岸應表現出水流的方向。主景與配景遠山要氣脈相連,協調一致,忌一覽無余,要有藏有露,做到疏密有致,賓主分明。栽樹配石講究比例,要充分山水盆景小中見大的特點。

加工好的石料在拼接膠合時要細致,膠合面間隙要小,裸露的縫隙用水泥調上與石色相近的顏色填縫,使其渾然一體。

植物是山之毛發,樹木為山之精神。栽種植物要使樹石渾然一體,具有天然的形態。注意遠樹與近樹之間的比例關系。山與樹之間的比例可以有誇張,但要有限度,石借樹姿,樹借石勢,情景交融。

樹石結合要想達到較理想的效果,應栽植微型或小型的各種形式的樹樁。上述樹樁很難從山野中挖到,這就要人工培養各形態和各種比例的樹樁,供山水盆景製作時選用。

山水盆景用以植物造型與樹木盆景的造型形式大多相同,但又有所不同,如懸崖樹除觀賞部分外,從樹穴到觀賞部分還有一段距離,這就要干基部分加長,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如山頂樹的自然叢從,由於樹穴小,又要照顧幾個觀賞面,就需要培養單株多干擴張式的造型,才能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常用植物種類有小葉冬青、米葉冬青、六月雪、金邊女貞、爬地蜈蚣等。
以下幾本書希望對你有幫助供參考:
《山水盆景製作與養護》盆景製作與養護叢書 俞慧珍主編 盛定武 商勤岳朱文博 錢建港編著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山水盆景製作及欣賞》馬文其編著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圖解小型山水盆景製作與養護》汪彝鼎編著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中國微型山水盆景製作與欣賞》馬伯欽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㈣ 嶺南盆景的山水盆景製作

山水盆景是以觀賞岩石為主的一類盆景。製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須進行藝術構思,確定主題,然後按照山石的天然氣質,取其全部或局部適宜造型的石料,並以植物及必要配件進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將奇峰異巒、高峽飛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濃縮到淺盆中,盛在幾案上,儼如一幅立體山水畫,使人如臨碧波綠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間,意趣盎然。 製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國地大物博,山石的種類繁多,常用的山石約有三十多種,基本上可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的則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質或硬質山石,製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自然等特點。
(1)砂積石
砂積石呈灰褐色或土黃色,因產地不同,不但色澤有深淺之分,而且質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別。一般來講,砂質石質輕而松,可根據需要,隨心所欲地雕出各種形態的峰、洞、岩以及紋理等,還因其吸水性好,栽種植物易於生長,因此,這種松質石是製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這種石料也有缺點,日子久了容易風化。這種石多產於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東等地。
(2)蘆管石(也稱麥稈石)
蘆管石同砂積石的質地、顏色及產地基本相同。蘆管石有粗有細,有天然形成的管狀小孔和奇峰異洞。選取該石時,應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時要特別小心,否則蘆管斷裂便影響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種,由火山噴發的岩漿冷凝而成,顏色有灰、灰黃、灰白等色,質地疏鬆,內部有較均勻的小孔,能浮於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隨意雕刻出各種形態。此石產於東北的吉林長白山以及黑龍江等地。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一種貝殼類的沖積化石,因多產於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份,需要用清水浸洗一段較長的時間,去其鹽份,才可附植小草木。該石質地疏鬆,便於改造,吸水性也好。這種石多產於海濱。
(5)鍾乳石
鍾乳石多產於廣東、廣西等各地岩洞,多為白色或微黃色,經過長期自然岩溶而形成柱狀、錐狀等各種形狀,質地較疏鬆,鋸截較方便。
(6)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盛產於廣東英德一帶。據《韶州府志》描述:「英石如芙蓉亂削,乳竇交通,P54岩勾漏,無不奇巧玲瓏」。其顏色以灰黑色為多,間有白色、淺綠色和帶白紋理的雜色。有天然形成的正背石,背石較平坦,正面紋理自然,富於變化。質地堅硬,不吸水,不易破碎,但加工較困難。在選擇英石時,以崢嶸、多孔、嶙峋,天然形成的為最佳。
(7)靈壁石
靈壁石質地堅硬,叩之有金屬聲,有黑色、白色,其中也夾雜有黑、白、赭、綠等色,俗稱五彩,多產於安徽省的靈壁縣。
(8)蠟石
蠟石無整體的岩層,多以獨石存於山中。在我國南方各式各地高溫多濕的山坑裡,經常被水沖擊,形成各種形態,質地堅硬,不能加工造型,只能以獨石擺設。色有深黃、淺黃、白等。全石以無損壞、無雜質、表面滑凈而有光澤及以竇穴奇形怪狀的為珍品。
(9)斧劈石
斧劈石質硬而脆,顏色有多種,有深灰、淺灰、灰黑色和土黃色等。這種石具有絲狀或片狀的紋理。順其紋理,略施斧鑿或鋸截,加工整形,可表現懸崖峭壁或高聳入雲、雄偉挺拔的山峰。此石產於江蘇一帶。
(10)木化石
木化石即古代樹木的化石,質地堅硬,加工較困難。顏色有黃褐色和深灰色。它是製作石山盆景的良好石料。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還有其他岩石,如產於廣東花縣的菊花石、芙蓉石,肇慶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筍,四川的龜紋石、雞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1)工具
①錘子。平口錘(如斧頭狀),適合加工松質石料;尖頭錘(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鑿洞和雕琢石紋;平頭錘,於於打鑿子。這三種錘子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特製大、中、小規格,以備用。
②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紋。鑿子必須是鋼質的,長短、大小應根據需要而定,可多備幾套不同規格的鑿子。
③鋼鋸。用鉗工使用的弓鋸即可,但鋸齒要粗些。鋼鋸用於鋸截疏鬆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鋸出縱、橫石紋。
④刻刀。有平口、圓口、斜口等形狀,要備有各種規格的刻刀。刻刀用於松石的精雕細刻。
⑤篩子。以金屬制的最耐用,用以篩泥、砂、肥料等。
⑥小鏟。主要用來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時鏟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膠接山石前,必須用刷子將交介面刷凈,膠接後,把在外圍的水泥輕輕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標號越高越好。松質和硬質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黃沙。用來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時,則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黃沙。
③顏料。為了使拼介面的色澤與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後,不留痕跡,多用墨法或色粉與水泥調拌。
(3)方法
選取了合適的石料後,必須進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跡,雕琢不能過於呆板,而要生動流暢,要簡潔有韻而不能繁雜失度。具體加工的方法有鋸截、雕琢、膠接和襯石四種。
① 鋸截法。動手前,對每一塊石,首先要反復認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構思,進行去粗取精,截取適合造型部分作主體。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塊石料,色澤、紋理、質地等方面都相近,可進行必要雕琢造型後作襯石用。不管是松質、硬質石,底部必須要鋸平,使其放置平穩。對硬質石料則需要用金鋼鑽和專門設備才能截取,但在鋸截石料時,對質地疏鬆的要特別小心,要用海綿或厚布墊著,也不要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損壞石身及邊角。
② 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態甚少,必須經過藝術加工。在加工雕鑿時,對整塊石頭要全面審視,再三斟酌,以確定觀賞面。確定觀賞面後,把底部截平,然後根據石頭的自然紋理,觀察哪些部位適宜鑿洞穴、峰巒、峽谷、崗嶺、斜坡、懸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數。在雕鑿時還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質地,再運用不同的工具,因勢利導地施行雕鑿。近峰紋理線條要細致,遠峰線條要粗獷。
這里介紹幾種表現山石、峰巒的各種脈絡、紋理的P57法:狀如葉脈的荷葉皺宜表現花崗岩的山嶽輪廊;亂麻一樣的披麻皺宜表現土山的風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現峭壁懸崖高聳入雲的氣勢;橫紋曲折的折帶皺宜表現石山的獨特氣質(圖二十三)。
石料經過雕琢、剔刻,各種不同的紋理形成了重岩復嶺、嶔崟相連、深溪洞壑、崢嶸澗道等自然形態,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巒的自然面貌。
③ 膠接法。石料經過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選用類似或相同的石料來膠接,以彌補不足。但膠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須在石的質地、紋理、顏色、氣勢上大體一致,並用水洗凈,這是拼接山石時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隨意膠合;松石需要吸水,在膠合時必須留出吸水線路,防止中間隔絕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斷水,植物不易生長。
通常用的膠合材料是用水泥摻少量與石色相仿的顏料調配而成的。這樣膠合後,就不會露出痕跡。也有的在水泥膠接縫上,塗上原來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山水盆景是運用移天縮地、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根據「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原則來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為主,成功的石山必須是既具形態美和雄偉的山勢,又有皺、瘦、透、漏之妙。「皺」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紋理,皺褶得有規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塊稍長,頂端較寬有稜角,不宜臃腫; 「透」就是指石塊裡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溝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夠通氣排水。我們在選擇石料製作盆景時,主要是要根據石的特點來確定主題。如修直挺拔、呈懸崖峭壁的,可用來製作險峰;呈扁長形狀的,可用來表現連綿不斷的山巒;皺、瘦、透、漏皆備的,不但可作雲峰、洲島、土山,還可作獨石欣賞。如何充分利用石的自然形態進行布局、組拼安排,有下面三種方法可供參考。
①獨石。獨石俗稱孤峰,在盆內的左邊或右邊安置一塊較大的石峰,另一側放置一兩塊小石作島嶼,這樣大山、小島大小懸殊,各在其位,形成一峰異起於遼闊水面上的景緻,此景蘊含深遠,主題集中。這種石料以不用人工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獨石為佳。
②子母石。在盆內設置兩塊一大一小的石峰,左右對峙,母石(主峰)突出,略偏於盆的任意一方,但不能立於盆的中央,這樣母石在主位,子石作陪襯,子、母石高矮不一,大小各異,賓主分明。兩石隔水相望,遙相呼應,既對立又統一,既簡練又符合天然山水的真實性。
③ 群石。這種石山狀如「眾如拱伏,主山始尊」。盆內山幾座較大的石山組成,群石中的主山必須擺設在重要的位置上,其體積、高度要佔絕對的優勢,在拼接山石時,主景要突出,賓主有別。如製作「品字」形的石山群,首先選其中一塊最高大的石塊為主峰,布置在靠近盆中央稍後的位置,其餘各石,圍繞主峰,依次排列在左右較前的地方。這樣山石層疊,穿插聯絡,丘壑森嚴,深厚自然,一幅層巒競秀、清水漣漪的立體山水畫猶置眼前。
盆中諸景既要富於變化,又不宜過於人工斧鑿,要符合自然山水的氣勢。山有高低、遠近,坡有陡緩、長短,峰有高峻、奇險,巒有圓渾、宏偉,崖有峭險,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樹有疏密參差,草苔有秀麗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舉足輕重的,要全盤考慮,馬虎不得。如果能「搜盡奇峰打草稿」,製作起山水盆景來,胸中有千山萬壑,自然能夠達到完美的境地。 山石盆景的石山製作完畢以後,還要著手種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蘚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鳥、亭台、房屋、小橋、小船等,用以點綴,使石山變幻無窮,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
配種植物和配置小景,不但要符合山石和草木的比例,還要注意色彩的和諧,不能任意安放,而要有選擇、有計劃地分布。在山石的縫隙、陰暗面和山腳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綠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生、舟楫、橋梁、亭、榭等,以豐富山水盆景的內容,增添生活氣息,使內容和形式達到調和統一。 山水盆景因泥薄、水淺,植物幼嫩,在保養上要倍加小心。為了便於植物生長,平時應放在半陰陽、向南通風而又方便觀賞的地方。夏季氣溫高,不宜久曬,必須遮擋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確保盆中不能斷水,而且要經常換水,保持水的清潔;硬石盆景還要在山石上經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長旺盛,同樣要進行修剪、整容。

㈤ 山水盆景的石料雕鑿加工法是怎樣做的

石料經過鋸截後,便可以進行雕鑿加工。雕鑿時,先用平口鑿或鏨子鑿出峰巒丘壑的大輪廊。這一步很重要,影響到整個山石型,最好一氣呵成。開始加工時,不要多著意細部,而應重視大形,大形定好後,才可進行細部加工,雕鑿皴法。

雕鑿松質石料的皴紋,多用尖頭錘敲鑿,或用鋼鋸條拉,還可用刀刻。雕鑿硬質石料,主要用鋼鏨或手工錘敲鑿。雕鑿是松軟石材的主要加工技術之一,要求加工後的形態力求自然,雖由人做,卻如天生。雕鑿常用的工具有小山子、鏨子、鋸條、雕刀、鋼絲鉗等。雕鑿的步驟一般是先輪廓後皴紋、先大處後小處、先粗鑿後細鑿。

第一步,輪廓雕鑿:輪廓雕鑿是決定山形的主要步驟。雕鑿時宜先雕主峰,主峰形狀確定後再雕其它次要山峰。不同地貌中的山形有著不同的輪廓特徵,同一盆景中的山峰形狀應符合同一地貌的輪廓特點,這樣才能達到統一的效果。山峰形狀在統一的前提下還要求得變化。因此,同一盆景中各個山峰的形狀不能雷同;每個山頭的形狀都不能對稱,左右要有變化;同一座山的山腰線要一面長一面短,坡度要一面陡一面緩;主峰一般不能居中,如確需居中其左右兩邊應不對稱。山形輪廓的雕鑿還要做到師法自然,使山形符合自然形態。山峰不能如犬齒般尖銳或如刀山劍樹般林立,也不能平齊如截頂,因為這些山形在自然界極為罕見。山腰線也要自然流暢,活潑生動,以烘托山峰的美。山腳底線在盆面上要有明顯的凸凹變化,應大彎小曲相結合,呈不規則彎曲,避免呈直線或規則曲線。山的正面形狀一般應比側面和背面雕得細致復雜些,凹凸變化要更強烈。但如果是用於四面觀賞的山水盆景,山的背面的美也不容忽視。

第二步,皴紋雕鑿:皴紋是山體表面起伏轉折及溝谷變化所形成的紋理。在山體外形確定後,應進行山形內部紋理的雕鑿,以使山體形象豐滿、生動。

不同地貌中的山具有不同的紋理外觀,在雕鑿時一定要注意皴紋的選用應當與所表現的地貌特點相一致。在山水盆景中常用的皴法有披麻皴、折帶皴、卷雲皴、斧劈皴等。

披麻皴:常用來表現不太高的山巒,卷雲皴宜表現蒼老的山巒。

折帶皴:主要表現水成岩山嶽,特別是崩斷的斜面,其轉折的地方就象折帶一樣。

斧劈皴:狀如斧劈刀砍留下的痕跡,適於表現高聳的山峰。披麻皴和卷雲皴常用於軟石類,折帶皴和斧劈皴常用於硬石類。

皴紋的雕鑿要繁簡適當,太繁則顯做作,太簡則石面笨拙平庸,內容貧乏。同一盆景內,近山宜繁,遠山宜簡。同一座山,正面宜繁,側面、背面宜簡。皴紋深度要有變化,主紋深,側紋淺;山凹處深,山脊上淺。皴紋在石面上分布應是多樣化的統一,既有統一的線性特徵,又呈變化多端的分布狀況。

如果石材原有的自然石面有較好的皴紋,就不須再雕鑿,特別是硬石類,自然石面尤為可貴。如斧劈石、千層石斷端具有天然的折帶皴形態,而英石石面紋理則具有斧劈皴的特徵。

第三步,消除痕跡:石料雕鑿加工後,應消除人工痕跡,可用砂輪或鋼銼打磨,軟石類也可用鋼絲刷順皴紋方向刷動,以消除生硬的線棱及鑿擊時留下的白點等,使舊石面與雕鑿後的新石面顏色一致。也可用煙熏、強酸腐蝕等方法消除人工痕跡。

㈥ 盆景如何製作

自己製作盆景其實還是比較方便的,下面分享自製山水盆景的方法:
一、工具:鋼鋸條、平頭鏍絲刀、美工刀、鉛筆刀、攝子、縫紉針、顏色、502膠水
二、材料:爐碴(即:火電廠、鍋爐房排出廢棄的大塊爐碴)大小幾塊、山水盆一隻(園藝市場有售,長方、橢圓形的都可以,自己用一塊大理石板材作也可) 、水泥少許、細砂少許、粘土(這些隨便一個建築工地都可以搞到)、木質好的圓形鉛筆一支、火柴一盒、舊木筷子一雙
三、製作方法:沒做山水盆景之前,要先根據自己想像的一種山水景緻來選揀石材,應大致有山形的形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適合製作的材料,甚至也可以用人造石(水泥),朽木,木炭,煤渣代替。
山的製作是先把大小石材的底部小心鋸平(鋸不平可於以後用水泥座平),然後,用平頭鏍絲刀按自己想像小心地雕刻出大小山形(山水講究奇,如果所選爐碴自然成趣,就不要再做大的加工)。把成形的大小爐碴沾水泥漿,拌水泥時最好根據石材的顏色加些顏料,這樣就可以在粘合處做得天衣無縫。粘合好後放一邊待凝固
現在作景緻點綴品:
山水盆景中的擺件安放應做到「因景制宜」何處宜置亭,塔,舟,橋,都要根椐景物的環境主題需要,如山腳處宜居人家,可置屋舍,水灣平灘處可作渡口,宜擺舟船,至於這個人是撐船還是垂釣由你自已決定。溪溝上跨設小橋,山腰處置涼亭等。另外在安放擺件時,還要注意大小比例關系,以少勝多。擺件可以到園藝花鳥市場買。
現在開始擺盆。山水盆景的擺盆,關鍵是要使盆中山石間擺出遠近、疏密、主僕等透視關系,你可以多擺幾次不同的方案,滿意為止。
大致景緻形成後,就可以進行點綴了,除了涼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鑰匙鏈兒和火柴作懸索橋,用空地潮濕處的青苔貼在山石上作草皮顯示山的蔥翠,還可以在山腳某一處用粘土填充後植入文竹作為山林樹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貼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至於還要怎麼點綴山水盆景就由自已設定

㈦ 山水盆景製作方法

山水盆景是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從古到今深受人們的喜愛。山水盆景是運用移天縮地、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根據「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原則來造型和布局的。那麼,山上盆景是怎麼做成的呢?製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山水盆景製作方法。

【山水盆景簡介】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樹在盆盎中排列組合所構成的景觀,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創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種類繁多,大都從大自然中採掘而得,其質地、色澤、皴紋都具有天然本質。選材時,首先要注意應根據石材的自然特徵,確定其適合作那種自然景觀的造型,如果選擇的是一組皴紋直立簡煉、形狀長條、輪廓自然的砂積石為一盆盆景的素材時,肯定地說,這些素材最適宜作劍峰峻峭、高聳挺拔的造型景觀,選材時要注意,素材的質地、種類、皴紋一定要統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種類別的素材,色彩不可差異太大。

【山水盆景製作方法】

1、山體輪廓的敲削:

當我們在製作一盆山水盆景進行選材時,首先要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引發構思,反復推敲,不論硬石、軟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節奏感。

2、截鋸與粘合:

多數時候,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觀。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形。

3、理紋與錯落:

一般說來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體皴紋上達到大致一致,這樣顯得景觀畫面較為統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異性,因此在盡量選擇紋理自然線條一致的前提下,有時要對一些紋理皴法不明顯或紋理差異較大的石材進行理紋,理紋一般用剔、掏、敲、鋸方式進行,視石材的軟硬性質而定,若有的紋理實在不能理出,則可用大致色澤一致的石材進行錯落拼接,形成大的塊面的皴紋明顯凹凸現象,達到景觀統一生動的要求。

4、山水盆景的造型與風格

創作立意,是盆景創作的重要的一環。盆景的創作立意,實際上是一個確定意境,並構思、表達這個意境的過程,一般說來有兩種表達方式:

①先立意並根據這一立意,經過構思選用適當的樹、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間中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這一立意。

②根據具體的山、草、樹、石的形狀特點,生發某種立意,然後構思並運用這些山、石、草、樹的形狀特點,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某一景觀和意境的構成。由於盆景景觀構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這種立意構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組合類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構思結合製作的方式。

由於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樹在盆盎空間中的排列組合,因此這種組合就存在一種山勢或結構組合的規律。

山水盆景一般有景觀造型開合之說,山體構成復雜的山水盆景一般有一個開會或兩個開合或三個開合的取勢方法。開合,就是在山水盆景中具有主、客、散點石等完整山體的構成景觀,當山體擺放在盆盎中時,它能形成盆盎中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由於構成意義上的「張力」作用(全方位雙向輻射),因此人們的視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擴張感(即「勢」),具有占據空間的效能。同時,因為它具有三度空間中的方向性(比如山體在盆盎中的朝向),並且非對稱地佔據空間,所以在人們的視覺心理上和畫面上,形成了一種動感。動感的造成,實際上就是點或塊面等視覺單位的展開線在畫面中輻射所造成的不平衡,這和山體決面在「完型空間」中的位置有關。中國山水畫論

山水盆景中的「勢」,既然是通過「置陳」而得的(「置陳」指排列組合有如布陣),那麼在排列組合山體塊面時,山體張力必然形成富有變化的山體張力質即不同的「勢」。一般說來,山水盆景的「勢」包括「起」、「承」、「轉」、「合」、「落」、「結」等幾個方面。

襯托與對比在山石盤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襯托與對比的含義是比較寬泛的,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大與小的襯托與對比,主體和客體的襯托與對比,疏與密的襯托與對比,藏與露的襯托與對比等等,虛與實的襯托與對比,前與後的襯托與對比,石與樹的襯托與對比,這些都必須根據創作主題和創作手法來具體體現,只有掌握創作規律,才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㈧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1)立意掛壁式山水盆景在造型方法上相同於一般的山水盆景,常常利用平遠式的表現方法。有近山、有遠山,山上還可以種植小植物作為點綴。在製作之前要根據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構思山石的布局、草木的栽種、配件的點綴、題名、落款以及印章等在盆面的位置。

(2)材料的選擇與准備

背景。掛壁山水式盆景通常選用漢白玉、大理石淺盆或者已拋光的石板作為背景,大理石淺盆或石板上,如果有天然抽象的山水紋理就更理想了。也可以選用三合板或金屬薄板,上邊塗上湖藍色的漆模仿天空和湖水。常用的樣式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扇面形等。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樣式大小合適的背景。

製作前先在選好的盆背面用鎢鋼鑽打洞,注意不要將盆或石板穿通,洞口要小,裡面要略大一些,用粗細適宜的銅絲製成大小合適的掛鉤並將其用萬能膠調和400號以上高標號水泥固定於洞內,以便製作完畢之後可以把盆缽掛在牆上。

石料。可以選用斧劈石、英德石以及石筍石等硬質石料,也可選用便於雕鑿的砂積石、海母石等軟質石料。為考慮之後需在山石上栽種草木,山石上最好有孔洞和裂隙。由於硬質石料加工難度較大,所以在選材時除需考慮山石大小、色澤以及厚薄之外,山石上有自然洞孔、縫隙以及凹坑最佳。

掛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要粘貼在盆面上,為了減輕重量,使粘貼更牢固,需將石料加工成薄片。加工時只加工正面,背面切為平面即可。

其他材料。根據立意准備好石上栽種的小植物、點染的青苔以及大小適合的亭、塔、風帆等配件。

(3)布局製作在布局時,掛壁式山水盆景要遵循近山大、遠山小;近山清晰,遠山模糊的透視原則。用作近山的山石分量要大於遠山,山石上宜有清晰的紋理;而用作遠山的山石則不需要紋理清晰,顏色要淡一些,山石也要適當薄一些。遠山的形狀要低矮逶迤,下沿水平。近山的山石上,要預留洞穴,栽種小植物,植物大小同山峰的高度比例要協調,可以在山石縫隙或凹隙處點綴青苔,起到綠化山石的作用。

膠合山石的水泥色澤應與山石相同。若不同,則可以在調和水泥時加入和山石色澤相同的顏料,也可以在水泥的表面上撒與山石材料一樣的石粉。粘貼山石前要用砂紙把盆面粘貼位置打磨幾次,再用布將打磨下來的石粉擦乾凈,這樣可以增加山石和盆面結合的牢固度。

(4)落款、題名、加蓋印章山石粘貼完畢後,要根據構思在盆面適當的位置落款、題名以及加蓋印章。若盆面上的小船粘貼有困難,則也可在盆面適當部位繪上幾只小船,注意小船也要遵循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

㈨ 山水盆景製作如何選石和選盆

山水盆景選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意選材」,也就是按題選石,即根據創作主題意圖選擇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意選材,可以掌握創作的主動,有利於表現特定的主題和意境。但有時不一定能選到完全適合的材料,這就要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做到雕鑿不露人工痕跡,宛如天成。

另一種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創作,即根據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素來決定創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對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發揮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現的意境內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水盆景一般採用無洞眼的水底盆,便於貯水,用來表現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都很淺,除能表現出山峰的高聳雄偉和山麓坡腳的曲折起伏外,還便於安置船、橋、亭、榭等配件,可不必再用其它支撐物,這樣既美觀、方便,又接近真實。至於淺盆貯水少,山石易幹掉,只要注意經常噴水即可。

水底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等材料鑿成的最好,其次是釉陶盆,一般不用紫砂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也可採用水泥盆。水底盆的形狀,一般以長方形或橢圓形最為常見和適用,偶有用正方形、圓形、船形、海棠形、六角形等式樣。水底盆通常用的色彩有白色、淡藍、淡綠、淡黃等淺色,要根據盆景的表現內容和山石的顏色來進行選用。

㈩ 2、平遠式山水盆景製作時有哪些注意要點

製作雲霧山水盆景造型抄原則和方法基本與一般山水盆景相同,只因它要安裝霧化裝置和產生霧氣。因此,在製作山水盆景時要掌握以下要點:、 (1)首先是選盆要比一般山水盆景盆深一些,以使盆內盛有相當深度的水,才能被霧化。如50厘米長的盆器山水盆景有l厘米左右深即可,而同樣大小的雲霧山水盆景深度必須達到5厘米左右。 (2)要創造條件使霧化裝置有藏身之處,要根據霧化裝置的大小,進行山峰的造型,根據造型要求選用松石或硬石均可,但都要將霧化裝置藏在山峰內。因此一般山峰都設計成比較粗大的獨峰式造型,如感獨峰太單調時,也可在山峰旁增添一個配峰。但注意不可造成平遠式造型。 (3)安裝霧化裝置要掩藏好,同時還必須安裝妥當合理,注意安全,不可漏電。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