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盆栽怎麼養
『壹』 三七盆栽怎麼種 三七盆栽種植方法
1、首先田七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根系分布較淺,多分布在10厘米以上的土層。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發生氣生根,因此,我們最好選擇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為宜。
2、田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栽培,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地爬的栽培方法。田七盆栽跟地栽是一樣的,也需要太陽下才能正常生長,但盆栽因盆的限制水分較少不易長時間的曝曬,所以在夏天的中午可移入室內以防曝曬成脫水死亡。主要是盆中的水分少曝曬後怕引起失水死亡。
3、栽種前應根據田七苗的大小開槽,槽深為田七苗放下後土壤剛好蓋過田七苗即可。行珠距為8X10厘米,開好槽後將田七苗帶著原土放入槽內,種植深度為蓋過原土1-2里米即可。不可種植過深。田七種植好後,要在土表面蓋上3厘米厚耐腐的乾草或者松針葉。用來保潮和保護新芽(必須)。
4、第一次種植後要澆透水,以後看土壤濕度決定是否澆水,只要土壤保持濕潤度在30-40%都不用澆水,水是田七的命同時也是田七的病,澆水過多會造成田七根部爛根。
5、田七苗種植成活後可以採用肥土撒施在土壤表面增肥,肥土可以用草木灰伴土加入鈣鎂磷肥製作,同時可以採用噴施葉面肥和澆灌水肥的方法增肥(盆栽最好的增肥方法),也可以直接使用那種經過充分腐熟的山土(花鳥市場都有售)也可以少量撒施硫酸鉀復合肥增肥,不可使用未經腐熟殺菌的人畜糞便。
6、所謂下顆,就是每年立春前剪掉原來的莖稈,保證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新芽的生長!田七每年立春前20天左右要把原來的莖稈從土面以上4厘米處剪掉,促進新芽的生長,剪掉莖稈後要在剪口處塗抹殺菌劑,防止芽腐病。立春後田七會長出比原來壯實的新芽。
『貳』 三七怎麼養 三七該怎麼種
1、盆栽三七需要使用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的土壤,腐殖土,園林土,沙河土都可以,也可加入少量的珍珠岩,增強其排水性。
2、盆栽三七宜選擇大小適合的花盆,使用陶土盆或者瓦盆都可以。花盆可選偏大一些的,為其植株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
3、宜選擇長勢良好的三七種子進行播種種植,三七種子可直接撒播在准備好的盆土中,澆水適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4、三七播種後3-4個月即可長出種苗,期間必須合理控制澆水。最好使用噴頭噴灑水,20-30天澆水2-3次水即可。澆水時需要一次性澆透,雨季來臨以後選擇雨水澆灌也可以。
5、生長兩年的三七對光照需求量不大,因為其透光率比較低。但是生長三年以上的三七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每天應至少保證8小時的光照時間。
6、三七生長期為每年九月份,此時需要對其進行合理施肥,主要使用稀釋的農家肥,比如充分腐熟的家禽糞肥等,同時還應使用稀釋的氮磷鉀復。
『叄』 盆栽三七的養殖方與注意事項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葯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是五加科人參屬假人參的變種,是雲南白葯的主要成分。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盆栽三七的養殖 方法 ,歡迎閱讀。
盆栽三七的養殖方法:澆水三七播種後要到3-4月才出苗,其間需進行人工澆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澆),其方法需用噴頭淋澆至畦面流水為止,一般一個月澆2-3次透水,直至雨季來臨。
盆栽三七的養殖方法:光照一、二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為宜,而三年生三七則要求較強的透光率,以15%左右為宜,通過調節蔭棚透光率,可以達到增加單株根重的目的。
盆栽三七的養殖方法:.追肥三七現蕾期(6月)及開花期(9月)為吸肥高峰,此時應對三七進行追肥。三七的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少量復合肥即可。
盆栽三七養殖注意事項
1三七採用種子繁殖,選三年生植株所結種子,當11~12月大批果實成熟變紅時采種。去掉果皮,將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立即進行冬播。
2如果來不及播種,應將果實攤放在篩內,厚約3厘米,置通風陰涼處可保存7~10天。外運種子,應去掉果皮,清洗干凈,拌入2倍濕砂,貯放於木箱中。
3播種地和移栽地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向陽的緩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於秋季進行多次翻耕,再經3犁3耙,將土耙細,隨即做成高25~35厘米、寬100~120厘米的畦,畦面做成梳背形,兩畦間排水溝45~60厘米。播種和定植前每畝施3000~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並加入25~35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將肥料撒勻於畦面,再翻入4~6厘米深的土層之中。
4南方多採用冬播,點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後覆細肥土,以蓋沒種子即可。上蓋雜草,避免畦土板結。南方冬播約3個月山苗,4個月出齊。北方若行春播,種子須放濕砂貯藏,用萌發的種子播種,播後1個月出苗。
三七花的生長習性『肆』 怎麼養盆栽三七
1、環境要求。三七對於自身的生長環境要求比較嚴格,主要生長在北回歸線附近,喜冬暖夏涼,畏嚴寒酷暑,同時喜歡潮濕但又不喜歡積水環境。所以從三七的生態特徵、環境特徵、生物特徵和化學特徵來看,雲南文山是最適宜種植三七的地方之一。
2、土壤選擇。對於土壤的要求是,土壤疏鬆,排水好,酸鹼度適宜。三七的其形態差異與栽種土壤的質地有關。如果土壤質地較好、疏鬆、孔隙度較高、有機質豐富,有利於三七根系擴展和下扎,這樣的土壤種出來的多為長形七,因為根系對水分和營養有趨向性;反之土壤質地黏重的多為圓形七。
3、土壤消毒。蒸汽對土壤全方位消毒,是目前解決三七連作障礙最好的方法。蒸汽消毒後無任何殘留物污染,區別於傳統的葯劑處理,保證三七生長土壤的潔凈。
4、光照要求。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以保持良好的光照條件,wWw.pjCn.ORg促使植株長勢健壯。1-2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為宜,而三年生三七則要求較強的透光率,以15%左右為宜,通過調節蔭棚透光率,可以達到增加單株根重的目的。
5、人工澆水。三七播種後要到3-4月才出苗,其間需進行人工澆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澆),其方法需用噴頭淋澆至盆土面流水為止,一般一個月澆2-3次透水,直至雨季來臨。噴灑水時可與適量新高脂膜混用,以保墒、隔絕病菌侵染、提高植株抗自然災害能力和光合作用強度,保護植株茁壯成長。
3、追肥措施。三七施肥應以「多次少量」為原則,在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生長期可選擇有機肥與復合肥混合施用,以促使果實飽滿、高產優質。三七現蕾期(6月)及開花期(9月)為吸肥高峰,此時應對三七進行追肥。三七的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少量復合肥即可。
4、病害防控。三七長時間生長於蔭蔽高濕的環境下,因此病害較多且蔓延迅速,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與根腐病,可根據病害為害規律及時使用針對性葯劑進行防治,配合新高脂膜800倍液混合使用,以改造高毒農葯為中毒,中毒農葯為低毒,低毒農葯為微毒,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伍』 三七盆栽的種植方法
四、下顆
所謂下顆,就是每年立春前剪掉原來的莖稈,保證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新芽的生長,三七每年立春前20天左右要把原來的莖稈從土面以上4厘米處剪掉,促進新芽的生長,剪掉莖稈後要在剪口處塗抹殺菌劑,如多菌靈等,防止芽腐病,立春後三七會長出比原來壯實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