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行盆景
㈠ 棕竹擺放禁忌
在家養殖棕竹是很好的,它是一種吉祥的植物,可以將其擺放在房前屋後,可保宅驅邪,還可改善身體狀況,有保佑平安的寓意,將棕竹擺放在客廳或辦公室,可凈化空氣,還能緩解疲勞,也具有較好的生財作用。
棕竹的擺放禁忌
棕竹的養護方法較為簡單,它喜歡在半陰環境生長,當環境較為乾燥時,可用噴壺對它的葉片噴水,可起到降溫保濕的作用,還有助於它葉片的生長。在棕竹的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但不可有積水,可每月追施一次水肥,補充養分。
㈡ 盒栽棕竹有哪技巧
棕竹盆景顯而易見是一種竹類盆景。大家都知道竹,但卻不知道竹還能分得那麼細,也許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棕竹是什麼,但是我們熟悉的觀音竹,說的就是它。那麼棕竹有什麼特性呢?關於它的特點、它的寓意、它的養護技巧,這些你們都了解多少呢?
看了這篇文章,你是否對棕竹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沒有也想過自己去栽植一盆。對於棕竹,如果你們還有更多想要去和大家分享的,可以在底下留言或者評論。
㈢ 棕竹盆景要怎樣澆水
棕竹盆景的澆水注意:盆土要見干見濕,春秋l~2天澆一次水。夏季每日澆水1~2次,並應經常向植株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冬季5~7天澆一次水。10天左右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植株,洗去灰塵,保持葉面清潔。
翻盆要求:每2~3年換一次盆。
㈣ 棕竹盆景怎麼養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棕竹喜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養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養殖為主。播種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棕竹分株養殖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發多的枝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盡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棕竹盆景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製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干,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
㈤ 棕竹盆景用什麼肥料
觀葉植物需要鎂,鈣,鉀,氮。
氮,鎂合成葉綠素,鈣合成細胞壁,鉀促進莖桿伸長。所以需要磷酸二氫鉀和尿素,和有機肥。可以使用豆渣豆粕,尿素和草木灰。
棕竹比較喜歡溫暖濕潤半陰以及通風良好的環境,比較怕寒冷烈日,栽種時的土壤要求使用富含豐富的腐殖質、排水通氣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土壤最好不要使用偏鹼性的,這樣會讓植株葉片變黃,並且還很難抽出新芽。棕竹生性強健,具有比較強的抗逆能力,因此栽種簡單,比較好管理,盆栽的土壤可以使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加上些河沙進行配製。
㈥ 棕竹盆景有哪些形態特徵
棕竹盆景的形態特徵:為常綠觀葉植物。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葉集生莖頂,掌狀,深裂幾達基部,有裂片3~12枚,長20~25厘米、寬1~2厘米;葉柄細長,約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黃色,極多,單性,雌雄異株。花期4~5月。漿果球形,種子球形。
㈦ 棕竹盆景有哪些生長特點
棕竹盆景基本檔案:學名:Ladypalm;
別名: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
科屬:棕櫚科、棕竹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我國廣東、雲南等地,現主要分布於東南亞。
生活特性:喜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生長特點:常繁生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和細葉棕竹之分,另外還有花葉棕竹。
㈧ 棕竹養殖的方法
棕竹是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株形緊密秀麗、株叢挺拔、葉形清秀、葉色濃綠而有光澤,既有熱帶風韻,又有竹的瀟灑,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棕竹養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棕竹養殖的方法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棕竹喜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棕竹原產我國廣東、雲南等地,常繁生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和細葉棕竹之分,另外還有花葉棕竹。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
棕竹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盆栽時,用一般園土加少量基肥即可。
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
生長季節要保持土壤濕潤,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澆水的麻煩。棕竹對光線適應范圍較寬,全日照或半陰處都可良好生長,但夏季放半陰處對其生長更有利,可保持葉片嫩綠不老。
5-6月開花後,不可淋雨,雨天要將盆株及時搬入室內,9-10月結果。一般地栽較盆栽容易結果,所以常把地栽結果的移種至盆中,放置室內供觀賞。10月上旬寒露節前移入室內後,可放在早晚能見直射光的地方。
1、繁殖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養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養殖為主。播種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棕竹分株養殖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發多的枝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盡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2、土壤
棕竹盆景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製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盆栽用土以含大量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最適合,培養土可用園土6份、腐葉土4份混合使用,用燒泥盆栽種。
3、光照
棕竹為南方植物,宜放置於溫暖、濕潤、通風和較庇蔭的場所。平時養護關鍵是不可讓陽光直射,否則會造成莖葉枯黃,應將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樹下、有遮陰陽台及走廊里。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
4、溫度
棕竹性喜半陰、稍濕潤和通風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北方的嚴寒霜凍,該地區只能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越冬,室溫保持不低於5℃,即可安全越冬。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株形小,生長緩慢。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凍害,可移至室內過冬,既可以免受凍害,又可以作為廳堂、客室擺設。露地栽種過冬可以雍土防寒,來春剪去老葉,仍可以萌發出新葉。
5、澆水
夏季氣溫高、土易干,要早晚澆水,並噴葉面水。春秋季節澆水不宜太勤,只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稍帶干)即可,冬季要控制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積水,棕竹容易爛根,最怕積水。夏季要早晚澆水,並噴葉面水。
6、施肥
春秋季節每隔3-4星期,施以20%-30%腐熟人糞尿或餅肥水,可使植株生長健壯,葉片青綠。在春夏生長期間,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餅肥水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使其葉色翠綠。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
7、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簡單,主要剪去其枯黃葉及病葉,如層次太密,也可進行疏剪。
8、翻盆
每隔2年翻盆一次,對新生的植株,可進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進行。要換去1b2以上舊土,培以疏鬆的腐殖土。
9、病蟲害
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及時人工刮除,並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意通風透氣,及時修剪枯枝敗葉。棕竹病蟲害較少,主要有介殼蟲,經常施以少量硫酸亞鐵溶液,可防止葉片黃化。
棕竹的養殖技巧
棕竹別名觀音竹、筋頭竹。性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半陰的環境,不耐寒,最低室溫應保持在5℃以上。忌強烈陽光直射,不耐乾旱。在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棕竹繁殖方法用分株法為好,在每年春季換盆時進行。
棕竹栽培訣竅:用結合換盆分株後的幼苗帶根進行盆栽。盆土用腐葉土與河沙等量混均配製,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左右珍珠岩混均配製。栽植後,澆透水,置蔽蔭、溫暖和稍潮濕、通風處。生長期間澆水要掌握“干則澆,澆則透”、“寧濕不幹”的原則。春秋季節每天應澆水1次,澆水要透。夏季炎熱天氣,除增加澆水次數外,同時每天向葉面進行1~2次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入秋後逐漸減少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冬天也要隔一定時間向葉面噴水。如果盆土長期積水,易引起爛根,葉片發黃直至整株死亡。
如果盆土乾燥持續3~4天,葉片頂端就會變茶色而枯萎。每月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液肥中宜加入硫酸亞鐵,或施腐熟稀薄的豆餅水。氮肥不可施得太多,否則葉片上的花紋容易退色。棕竹喜半陰,夏季宜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若放在室外養護,必須遮蔭,避免強陽光直曬,否則葉片會發黃,葉尖會灼傷。1O月下旬應移入室內向陽處,最低室溫保持在5℃以上。入室後要逐步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但每隔5-7天要用溫水噴洗1次枝葉,以保持葉色青翠光亮。
㈨ 棕竹能在室內長期養嗎
可以的。
棕竹為典型的室內觀葉植物。因為耐陰、耐濕、喜散射光,可長期在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擺放,即使連續3個月在暗處見不到陽光,也能正常生長,並能保持其濃綠的葉色。
棕竹叢生挺拔,枝葉繁茂,姿態瀟灑,葉形秀麗,四季青翠,似竹非竹,美觀清雅,富有熱帶風光,為目前家庭栽培最廣泛的室內觀葉植物。
南部地區口叢植於庭院內大樹下或假山旁,構成一幅熱帶山林的自然景觀。北方地區可盆栽,大叢林可擺放在會議室、賓館門口兩側,頗為雅觀。如果家裡客廳擺放高低錯落有致、疏密協調的淺盆棕竹盆景,旁邊再配幾塊山石,更顯得玲瓏秀麗。
(9)棕行盆景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0攝氏度。
養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陽、合理施肥、適當修剪等工作。棕竹長勢強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內,維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溫度在10℃次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
平時發現焦葉、枯葉,需及時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時進行。培養土常用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該培養土較茹重,易保濕且多肥,適合棕竹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