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菊科

盆栽菊科

發布時間: 2023-01-31 03:56:57

『壹』 盆栽菊花有哪些

菊花種類這概念太過寬泛,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一、依色分類。這是我國最早的分類法。宋代劉蒙《菊譜》就是依色將36個品種分為黃17品、白15品與雜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類。按菊株高矮分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類。

三、依花期分類。按開花季節不同,分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為早、中、晚3類。
四、1982年全國園藝學會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將秋菊中的大菊分為5個瓣類,30個花型和13個亞型。現列舉如下(亞型從略):

(一)平瓣類:寬頻型、荷花型、芍葯型、平盤型、翻卷型、疊球型。

(二)匙瓣類:匙荷型,雀舌型、蜂窩型、蓮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類:單管型、翎管型、管盤型、松針型,疏管型,管球型、絲發型、飛舞型、鉤環型、瓔珞型、貫珠型。

(四)桂瓣類: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類:龍爪型、毛刺型、剪絨型。

五、依種型、品種演化次序和栽培、應用進行分類。具體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狀況下花徑小於6厘米):

(1)小輪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狀況下花徑大於6厘米):

1.瓣子花類(舌狀花以平瓣為主):

(5)單瓣型、(6)復瓣型、(7)蓮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帶型。

2.管子花類(舌狀花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盤型、(14)披散型、(15)松針型、(16)舞環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類(筒狀花呈托桂狀):

(18)托桂型。

4.畸形花類(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開裂若龍爪等):

(19)毛刺型、(20)龍爪型。

六、依菊花品種對短日照的不同反應分類。將菊花品種分為極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15~19天)。較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20~24天)、敏感品種(需25~29天)、不敏感品種(需30~34天)和極不敏感品種(需34天以上)。

還有一種分類的參照:
一.按自然花期
1夏菊 花期6-9月
2秋菊 花期10-11月
3寒菊 花期12月-翌年1月

二.按花直徑
1大菊 花徑10CM以上
2中菊 花徑6CM-10CM
3小菊 花徑6CM以下

三.整枝方式與應用
1獨本菊 一株一莖一花
2立菊 一株多干數花
3大立菊 一株數百至數千朵花
4懸崖菊 通過整形成懸垂式
5嫁接菊 一株花的主幹上嫁接各種花色的菊花
6案頭菊 株高20CM左右,桌面擺設
7菊藝盆景 由菊花製作的樁景或盆景

『貳』 那些紅黃色彩的天人菊,它算不算是菊花盆栽養護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叄』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在家種植小雛菊不僅可以放鬆心情裝點環境,也能讓它凈化空氣,對於綠植,判斷養得好不好的最佳方法就是看繁茂程度,下面分享盆栽小菊花怎麼養。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1

一、盆栽小雛菊的養護方法

1、生長環境

小雛菊因為本身喜歡冷涼的季節,一般盛開是秋冬之際,所以在盛夏6月的時候,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很多不能安全度過而死亡,所以我們一定保證土壤的肥沃性,因為它的根系發達,繁殖能力快,易養活。並且冬天的時候也可放室外,但是保證土壤的溫度不能低於3℃左右即可。

2、護理方法

因為小雛菊易養活,所以一般情況下不需移植,如果在秋季時候分株移植的,最宜在春季的時候添加肥料養護,而且雛菊一般耐陰冷,在盛夏的時候生長受阻,容易枯萎,所以家裡的小雛菊盛夏時候不宜暴曬,應移植陰涼位置加以養護。

3、溫度控制

小雛菊一般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寒冬臘月也不怕,但是不耐熱,最適宜的溫度應該保持20℃左右,如果溫度過低,植株的根莖生長緩慢,若是溫度高於25℃的話,莖葉則會衰弱發黃,生長能力也隨之會停止。

4、水肥管理

小雛菊一般都是選用肥沃土壤,其中的多種元素可促使根部發育生長,每一個星期添加一次肥料溶液,還可以用復合肥混合水溶液代替添加,所以在生長繁殖的.時候給予適宜的肥料,可讓小雛菊長的枝繁葉茂。

二、盆栽小雛菊種植注意要點

1、盆栽定植時候,可用腐葉或者稀土作為底肥,每株的距離應在10CM左右,用於定植後,每周澆水2次,而且不用施肥過多,大約2到3周可施糞水一次,等到開花時候不必施肥。

2、小雛菊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放家中,春秋季節時期應放在室外通風處,飽受陽光沐浴,如果前期沒有分苗移植的話,將在10月底進行分苗一次,將根部拔出分開,再添加一些肥沃的腐葉土壤作為原料,這樣才能保證小雛菊的根系生長發育。

3、如果在盛夏時期室內溫度多高,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根部莖葉經受不住高溫的侵蝕,否則葉子慢慢發黃,根莖慢慢枯萎,甚至死亡為止。冬季最好將其移至室內養護。

4、小雛菊在修剪過程中,盡量剪掉枝條上的側枝,和頂端的頂枝等,不必剪修過多,而且在開過一年的枝條上,在莖部大概留2個芽剪短,這樣可促使根部的發育生長。並且在早春時期的發芽時期不宜修剪,等花開1周後才能進行修剪處理。促使萌芽的正常生長發育。

三、盆栽小雛菊的病蟲防治

很多在家裡養殖小雛菊,卻很多都沒有注意小雛菊前期的病蟲防禦,家中的盆栽小雛菊怎麼養?應該是怎麼養?前期的病蟲防禦是為關鍵,否則再好也是徒然,一般小雛菊前期以預防為主,大概每周一次農葯處理,並且放在透氣通風陽光處,保持清潔處理,病蟲也會大大減少,促使植株的發育。

結語:雛菊是相對來說比較好養的植物,只要妥善處理得當,掌握這4大要點,來年保證長得枝繁葉茂,清香撲鼻。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2

一、盆栽養護方法

1、土壤:盆栽養殖小菊花盡量使用疏鬆、排水好的沙質土壤,盡可能不要使用粘重不透氣的土養。在用土之前要先滅菌,若植株在養護時出現了病蟲害,也要對盆土進行殺毒。

2、光照:平時應該將植株放置到有光照處,並且適當的轉動花盆,讓它可以更均勻的見陽光。在室內養時,也要多搬到室外曬太陽,不能放到室內就不管了,長期在陰涼處會影響它生長。

3、水分:給水時千萬要把握好量,不要讓花盆中積水。如果土發干後就要盡快給水,它比較適宜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氣候較冷時可以少澆點水,栽培土不能太乾旱或太潮濕。

二、怎麼開花多

想要讓盆栽小菊花開花多,需要滿足以上的養護條件,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養分均衡:它在開花時一定要有養分維持,在它孕蕾時要多施些磷鉀肥,有利於其開花。也可適當施點濃度低的液肥,花苞冒出後,再追施一次過磷酸鈣,開花會更好看。

2、防治病蟲:若植株在孕蕾期間被病蟲侵害,就很難開花,想讓其開花好且花量多,應該做好預防工作。發現病蟲後應立即使用葯物,定期噴灑進行防治。

盆栽小菊花怎麼養3

雛菊,淡淡的花香味,香的清新而讓人難以遺忘,就算叢草泥土的味道再怎麼濃烈也掩蓋不掉它的純美。一株花只有三個顏色,再沒有其它。

雛菊,又叫太陽菊、延生菊、春菊,並不是一種很昂貴的花。綠色的葉子,金黃色花蕊,純色花瓣,不誇張,不張揚。樸素典雅的美,沒有一絲的奢華。

雛菊,是菊科雛菊屬植物,到處都可見這種植物,以生命力頑強著稱。它的原種更是被視為叢生的雜草,在滿山遍野中,自由的生長。

雛菊,跟菊花很像,都是線條花瓣,區別在於菊花的花瓣纖長而且捲曲油亮,雛菊的花瓣則要短小筆直些,就像是未成形的菊花,這也是叫它雛菊的緣由吧!

雛菊,不僅適合室內盆栽,也適合成片成片的大面積室外種植,花朵嬌小玲瓏,色彩也和諧,非常的漂亮。

盆栽雛菊,最好使用疏鬆、肥沃且排水好的中性或呈微酸性的沙質壤土。上盆時盆底墊一些陶粒或小石塊,易於排水。有條件的可以在上一層基肥,以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花量也會增加。

日常澆水,原則是見干見濕,讓每次澆水間讓盆土有一個干透的過程,這樣可以促進植物根系發育。冬季要適當的進行控水,以免盆土過濕引起爛根。

盆栽雛菊,喜肥,單靠其介質中的基肥是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的。生長期還需每隔半個月追一次花肥,有條件的可用水溶性花卉肥交替使用,這樣植株長得既茂盛又可延長其花期。

日常養護還需要做好殺菌的工作,可以用1:1000倍的多靈菌、百菌清等,每半個月一次,和施肥一樣,葉面和灌根交替使用。

『肆』 盆栽香菊養護要點有哪些

香菊屬菊科、千年菊屬,又名白艾、玉芙蓉、芙蓉菊。為多年生常綠亞灌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廣泛栽培,尤以上海、江蘇為盛。常作盆栽或製作盆景,適於陽台、室內、庭院蒔養觀賞,葉片用手輕摸,香氣襲人,像是艾香,又似野菊香,使人清涼舒服,神清氣爽。

香菊株高60~120厘米,葉互生緊聚於枝頂,狹倒卵狀楔形,長2~3厘米,寬0.3~0.5厘米,先端卵圓形,葉基楔形,無鋸齒,葉被銀灰色短柔毛。頭狀花序近球形、金黃色,直徑4~5毫米,生於上部葉腋中,花期8~9月。香菊遠看似銀葉菊,但葉較細巧,香濃,是江蘇淮安市的特產花卉。

香菊原產我國中南及南部,性喜溫暖濕潤,生長適溫15~25℃,耐熱,在35℃高溫下生長良好。較耐寒,越冬溫度0℃左右,長江中下游地區宜在冷室內越冬,霜降後進房,清明至穀雨出房。香菊喜光,春、秋、冬在全日照下生長,每日光照不少於6小時,香菊是短日照植物,夏季烈日酷暑稍加遮陰。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在pH6~7.5時生長良好。喜濕忌澇,雨季要防澇排漬,防止積水爛根死亡。香菊喜肥,生長期要薄肥勤施。

4月上旬開始發芽,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新梢迅速生長期,夏季高溫生長受抑制,秋季進入二次生長,但生長量沒有春季大。枝條萌發力強,耐修剪,枝條柔軟,易整形。

(1)上盆:香菊一般用2~3年生初步成形的扦插苗栽植,宜在3~4月購買。如要繁殖小苗,可購種子春播。上盆可用紫砂方盆、六角盆或長方形盆。盆土用園土、廄肥、沙按6∶1∶3配製而成,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盆底孔填上綠紗。香菊怕積水,盆底宜放一層粗炭渣或碎瓦片作排水層,上放腐熟餅肥或蹄片作底肥,栽後澆透水,第二天再澆一次,使根系與土壤密接。

(2)整形修剪:盆栽香菊可整成自然圓頭形,雲片分層形,卧曲形,一般有3~4個主枝,分成3~4層,下層較大,上層較小,最下部的一個枝亦可以整成比較長的飄枝,懸垂盆面的下部。整形宜在生長緩慢期的3~4月及8~9月進行,香菊枝細、脆,整形時要細心,用力不能過猛。

香菊在生長期要十分重視剪枝摘心,及時疏除密生枝、徒長枝、交叉枝,5月上中旬,對當年生新梢長到8~10厘米時留2~4厘米短截,清理枝片之間,上下層之間多餘的枝條,然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經10~20天嫩枝重新萌發,銀灰色的新葉,非常美麗。隨著新梢的生長,基部老葉會逐漸枯死,在發芽前、短剪後要及時抹去老葉。在7月中下旬,新梢如生長較旺時,可進行1~2次摘心。

(3)肥水管理:香菊喜濕喜肥,施肥要掌握先薄後濃,量小勤施及氮、磷、鉀合理配合的原則。在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餅肥水一次,生長後期及花後結實期,追施磷鉀肥,還可葉面噴施0.2%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使用有機肥一定要腐熟,高溫天氣應停肥或施少量的無機肥。盆栽香菊每2年換盆一次,秋季或換盆時應施基肥,一般用腐熟的餅肥或廄肥,每盆20~100克。

香菊澆水比較嚴格,需掌握適時、及時、適量、干透澆透。根據長勢、氣溫、濕度適時澆水,春秋每天或隔天澆水一次,夏季早、晚澆水一次,冬季7~10天澆水一次。澆水要及時,不能出現萎蔫脫水現象。澆水量要考慮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氣候變化適量澆水,花期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濕度,利於結籽,避免大水澆灌。香菊最怕水澇,雨季前要檢查花盆排水孔,雨後及時倒去積水,千萬不能受漬爛根死亡。

(4)病蟲害防治:香菊抗病力強,病蟲害較少。常見的有葉片黑斑或褐斑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食葉害蟲等,要及時檢查防治。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800~1000倍,白粉病可用三唑酮1000倍防治。香菊的蚜蟲較重,一旦發現要及時噴殺1000倍吡蟲啉。介殼蟲在幼蟲期的5~7月用40%速撲殺1000倍噴灑2~3次。紅蜘蛛用15%掃蟎凈乳油2000倍防治。

『伍』 盆栽菊花如何養護

(1)移來栽與用土。扦插生根後的菊源苗可栽於口徑12厘米左右的花盆中,盆的底部用兩塊瓦片搭好「人」字形排水孔,再放一層爐渣,以利排水,其上覆蓋一層培養土,將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加土壓實,上面留約2厘米沿口,以便澆水。初上盆的菊苗要澆透水,並防止日曬。約5天後移至向陽處。當菊苗長到15~20厘米高時,需要再移栽一次。換盆時可用腐熟有機肥作底肥,以補充培養土的營養。以後隨著植株生長,一般品種需要換盆2~3次,才能最後定植。定植時宜用腐葉土、沙壤土各4份半和1份餅肥渣混勻的培養土。

(2)摘心除芽。一般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後留4~5片葉摘心,待其腋芽長大後每個枝上留2~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這樣即可達到所需要的花朵數,以後應停止摘心。一般品種白露後可見花蕾,每枝除選留1個蕾形圓正的以外,其餘的花蕾應及時摘除,霜降前後可鮮花怒放。

(3)防病除蟲。從春至秋菊花不斷受到多種病蟲侵襲,需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陸』 菊科植物有哪些

菊科約1000餘屬,近25000~30000種,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中國約有233屬近3000種,全國各地分布專,其中異屬裂菊屬、復芒菊屬、太行菊屬、畫筆菊屬、重羽菊屬、黃纓菊屬、川木香屬、球菊屬、葶菊屬、櫨菊木屬、螞蚱腿子屬、花佩屬、華蟹甲草、華千里光屬、紫菊屬、君范菊屬等15屬為中國特有。

『柒』 這種盆栽是什麼花開的花像菊花,希望懂花的科普一下。

瓜葉菊(學名:Pericallis hybrida,別稱富貴菊、黃瓜花)是菊科瓜葉菊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陝西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瓜葉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10至20厘米,葉片大塊,似瓜類植物,所以學名命名為瓜葉菊。而華人愛稱之為「富貴菊」,是新年觀賞花卉應景盆栽,寓意「大富大貴」、「發大財」。富貴菊花期在1至5月,有菊科植物的頭狀花絮,開花時茂密燦爛、賞心悅目、熱鬧。
中文學名:瓜葉菊
拉丁學名:PericallishybridaB.Nord.
科:菊科
界:植物界
屬:瓜葉菊屬/千里光屬
門:被子植物門
種:瓜葉菊種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菊目
英文名:FloristsCineraria
植物簡介

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為高生種和矮生種,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葉片大形如瓜葉,綠色光亮。花頂生,頭狀花序多數聚合成傘房花序,花序密集覆蓋於枝頂,常呈一鍋底形,花色豐富,除黃色以外其他顏色均有,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花期1-4月。

花語介紹

瓜葉菊的花語是:喜悅,快活,快樂,合家歡喜,繁榮昌盛。

適宜在春節期間送給親友,此花色彩鮮艷,體現美好的心意。

形態特徵

瓜葉菊 :菊科千里光屬和有親緣關系的屬的幾種栽培觀賞植物。分苗圃種(尤其是雪葉蓮〔S. cineraria〕)和瓜葉菊(S. cruentus)的溫室變種兩類。後一類有的矮小,可密植,花大,花簇緊密;有的較高,花簇大而開展,花小,星狀。兩個類型都易以種子繁殖,花市上常種作盆花出售,花色多種多樣。

矮生品種25厘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葉具有長柄,葉大,心狀卵形至心狀三角形,葉緣具有波狀或多角齒。形似葫蘆科的瓜類葉片,故名瓜葉菊。有時背面帶紫紅色,葉表面濃綠色,葉柄較長。花為頭狀花序,簇生成傘房狀。花有藍、紫、紅、粉、白或鑲色,為異花授粉植物。

常見種類

園藝品種極多。大致可分為大花型、星形、中間型和多花型四類,不同類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種。

生長習性

原產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性喜冷寒,不耐高溫和霜凍。好肥,喜疏鬆、

排水良好的土壤。

喜冬季溫暖、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忌乾燥的空氣和烈日曝曬,還要有良好的光照。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烈日直射。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涼爽的氣溫和充足的陽光是其良好生長的主要條件。喜富含腐殖質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乾旱,怕積水,適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可在低溫溫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溫不低於5℃,晝溫不高於20℃為最適宜。生長適溫為10℃—15℃,溫度過高時易徒長。生長期宜陽光充足,並保持適當乾燥。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瓜葉菊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對於重瓣品種為防止自然雜交或品質退化,也可採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

瓜葉菊開花後在5~6月間,常於基部葉腋間生出側芽,可將側芽除去,在清潔河砂中扦插。插時可適當疏除葉片,以減小蒸騰,插後澆足水並遮蔭防曬。若母株沒有側芽長出,可將莖高lOcm以上部分全部剪去,以促使側芽發生。

①播種法:播種一般在7月下旬進行,至春節就可開花,從播種到開花約半年時間。也可根據所需花的時間確定播種時間,如元旦用花,可選擇在6月中下旬播種。瓜葉菊在日照較長時,可提早發生花蕾,但莖細長,植株較小,影響整體觀賞效果。早播種則植株繁茂花形大,所以播種期不宜延遲至8月以後。

播種盆土由園土1份、腐葉土2份、礱糠灰2份,加少量腐熟基肥和過磷酸鈣混合配成。播種可用淺盆或播種木箱。將種子與少量細沙混合均勻後播在淺盆中,注意撒播均勻。播後覆蓋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不能用噴壺噴水,以避免種子暴露出來,可以選擇浸盆法或噴霧法使盆土完全濕潤。盆上加蓋玻璃保持濕潤,但一邊應稍留空隙,通風換氣。然後將播種盆置於蔭棚下,或放置於冷床或冷室陰面,注意通風和維持較低溫度。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1℃,約1周左右發芽出苗。出苗後逐步撤去遮蔭物,移開玻璃,使幼苗逐漸接受陽光照射,但中午必須遮蔭,兩周後可進行全光照。為延長花期,可每隔10天左右盆播1次。

②扦插或分株繁殖:重瓣品種不易結實,可用扦插。1--6月,剪取根部萌芽或花後的腋芽作插穗,插於砂中。約20--30天可生根,碚育5--6個月即可開花。亦可用根部嫩芽分株繁殖。

栽培管理

播種後將播種盆置於涼爽通風的環境,約經20天,幼苗可長出2~3片真葉,此時應進行第一次移植,即假植。可選用闊口瓦盆移植。盆土用腐葉土3份、壤土2份、砂土l份配合而成,將幼苗自播種淺盆移入此盆,株行距3cm×3cm,根部多帶宿土以利於成活。移栽後用細孔噴水壺澆透水,澆水時不能沖倒幼苗或將幼苗根部泥土沖走,噴施新高脂膜,縮短緩苗率。澆水後將幼苗置於陰涼處,保

熱點內容
荷花衣櫃門 發布:2025-05-20 15:47:01 瀏覽:708
日本櫻花是櫻桃花嗎 發布:2025-05-20 15:45:16 瀏覽:539
丁香湖畔 發布:2025-05-20 15:38:04 瀏覽:695
訂婚玫瑰 發布:2025-05-20 15:35:18 瀏覽:129
丁香酚展開劑 發布:2025-05-20 15:23:07 瀏覽:745
國宴海棠 發布:2025-05-20 15:14:53 瀏覽:856
在海棠花下 發布:2025-05-20 14:40:53 瀏覽:228
峰江看荷花 發布:2025-05-20 14:31:48 瀏覽:567
果樹盆栽論文 發布:2025-05-20 14:31:45 瀏覽:728
老外種荷花 發布:2025-05-20 14:30:07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