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盆景園
❶ 野外迎春花老樁怎樣做盆景
首先在冬春季節到野外選擇挖掘生長多年粗壯的老樁、根部要古樸蒼勁的植株, 以保根為版主, 盡量保持完權整的根系,除去傷殘、枯死根系, 將根系理順, 經初步修剪後深栽於盆中進行「養坯」。
❷ 野外哪些樹適合做盆景
適合做微型盆景的小樹:虎刺,黃楊,六月雪,火棘,雀梅,小鐵樹,小南天竹,小水杉等等。
【蘇鐵】喜光,稍耐陰,喜溫暖,在5度以上室內越冬常年美麗羽狀葉叢濃綠,體態優美分櫱。
【銀杏】喜陽光,怕蔽蔭,喜溫暖,耐寒葉形秀美,秋葉色金黃播種、分株。
【金錢松】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耐寒抗風,不耐乾旱樹形優美,秋葉色金黃,叢林式盆景良好材料播種。
【黑松】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乾技柔韌,可製作成直干、斜干、懸崖等各種形式盆景播種。
【五針松】喜乾燥,怕滴水,喜陽光,怕曝曬松針短而密集,枝較柔韌,蒼勁枝幹,剛健體態,容易整形播種、嫁接。
【錦松】稍耐寒,喜溫暖濕潤及微酸性土壤樹姿枝幹奇特優雅嫁接。
【翠柏】喜溫暖,喜光,幼齡時耐庇蔭樹姿優美,葉片常年翠綠*接、播種、扦插、壓條。
【福建柏】喜溫暖濕潤,幼年喜蔽蔭鱗葉緊密,藍白相間非常可愛播種。
【刺柏】稍耐陰,耐寒樹姿優美,枝條下垂播種、扦插、嫁接。
【羅漢柏】喜溫暖濕潤,氣溫5度時入房並控制水量樹姿秀麗蔥郁,種托紫紅奇特,干身蒼勁優雅,四季常青葉色翠黛播種、扦插。
【竹柏】喜溫暖濕潤,耐陰葉形如竹,樹冠秀麗濃郁播種、扦插。
【真柏】性強健,適應性強,生長慢常綠匍匐灌木,老樹老校多鱗葉,枝葉緊密,四季蒼翠,易造型,為優良中小盆景素材扦插、嫁接。
【水松】喜光,多濕土壤,忌鹽鹼樹基帶有膨大屈膝狀呼吸根,小枝略下垂,葉條微小對生,葉色翠綠,入秋黃褐,頗為美觀播種。
【紅豆杉】喜陰,抗性強,喜涼爽濕潤及酸性土壤小技細干柔軟,老乾斑駁,羽葉蒼干,風姿儼如古木,易造型播種。
【榧子】喜涼爽多霧,耐寒,不耐瘠薄及水濕枝葉繁密播種。
❸ 盆景園的定義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從盆栽(盆植)進一不提高發展起來的。盆景與盆栽有根本的區別;盆栽只是將植物種於盆央之中,以供四時觀賞,其審美的對象,僅枝葉、花朵、果實等艷色形狀而已。而盆景除達到盆栽的觀賞目的外,還必須通過精心的藝術造型,表現出無窮的詩情畫意,表現出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自然美,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藝術情感的寄託與抒發,是主觀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緻與情感的交融體,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自然神韻的凝聚,形神共現。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所謂美學,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所謂文學,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所謂科學,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
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盆景園就是有眾多單種或多種不同品種盆景組成的園地(或場所或地方)的雅稱
❹ 野外迎春花老樁怎樣做盆景
首先在冬春季節到野外選擇挖掘生長多年粗壯的老樁、根部要古樸蒼勁的植株, 以保根為主, 盡量保持完整的根系,除去傷殘、枯死根系, 將根系理順, 經初步修剪後深栽於盆中進行「養坯」。
盆土宜用沙質土壤,以利於毛細根的生長,栽種要深,最好將根部全部埋入土壤中,外面只留部分枝條,栽後澆透水,罩上塑料袋保溫保濕,放在避風向陽處養護,以後經常觀察土壤干濕程度,注意補充水分,等春季植株活穩後去掉塑料袋,進入正常的水肥管理。
迎春花在生長季節可放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每20至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入秋後注意扣水,並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以利於花蕾的形成。平時可將枝條彎曲下垂的部分剪除,若新萌生的側枝又要彎曲下垂時,再將其剪除,這樣就能使所有枝條均呈直線形了。
按傳統欣賞習慣,梅花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在修剪時要注意枝條的錯落有致,疏密相見,長短有別,勿使枝條過密過繁。栽培中還應逐步去掉根部的土壤,露出古樸的根干,使之顯現出古梅樁的形態。這樣就可以將迎春花塑造的如同疏影橫斜的梅花盆景那樣,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對於已經成型,具有觀賞價值的植株,可在秋季落葉後移入紫砂盆之類的觀賞盆,盆土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在黃河以南地區新上盆的植株冬季在室內光照充足處越冬,對於在盆中生長多年的植株還可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而在黃河以北都應移至室內越冬,但溫度不必過高,保持土壤不結冰即可,並注意適當澆水,勿使盆土過於乾燥。
開花前對盆景進行一次輕剪,使樹形更加完美,並施一些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不僅能使花大色美,而且還可以延長花期。花後對老枝進行一次重剪,每個枝條只保留2至3個芽,以促發新枝,達到枝條更新的目的,避免過早老化。
❺ 野楊梅盆景能值多少錢
所有樹樁的價值,首先是樹種,然後是樁型。所以判定一個樹樁的價值是需要多種因素考量的
❻ 如何挖取野外盆景樹樁
到山裡去找啊,找那種有造型空間的樹樁,光禿禿的挖回來也沒什麼用。盆景版組要用小葉灌木或樹權木類的,闊葉的觀賞價值不高且養在小盆中容易死。11月到4月份是挖樹樁的最佳時期。自製盆景是長期的事情,沒一段時間是沒法造型的,並且剛挖回來的人工痕跡重,觀賞性不佳,只能慢慢養慢慢修剪。
❼ 路邊的野樹可以回家種盆景嗎
可以,不過移栽過程中要保留大土球。
❽ 山裡挖的野盆景樹挖回來,直接上盆還是先栽地里啊
直接上盆,土堆多點,高點,春天才可以,冬天挖的要地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