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指綠植
冬珊瑚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綠植花卉
冬珊瑚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綠植花卉,很多家庭都會養殖一些綠植花卉,這些綠植花卉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吸塵,所以越來越多人喜歡養植物了,對於想要養植物的家庭來說,冬珊瑚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分享冬珊瑚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綠植花卉,一起來看下吧。
冬珊瑚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綠植花卉1
冬珊瑚結的果實為圓形,成熟的時候為黃色或者紅色,珠圓玉潤的看起來一派生機。而且冬珊瑚果期很長,經常是老的果實還沒掉落,新的果實又結出來了,從秋天開始結果,可一直持續到春節。屋裡擺上一盆會顯的很有生機,很歡快,很喜慶,因此冬珊瑚盆景深受大眾的喜愛。冬珊瑚盆景養護技巧,大方出彩,生機勃勃!
冬珊瑚盆景主要是觀果,嬌艷欲滴的果實,生機勃勃,不過如果養護的不好,就可能出現不結果或者是果實易脫落的情況。因而要想長久欣賞到冬珊瑚盆景的美,合理的養護是必須的。
冬珊瑚不耐寒,也不耐蔭,喜陽,需要在溫暖向陽的環境中成長。如果放在陰暗的地方,就可能出現結的果小或者不結果的情況。因而平時一定要放在溫暖向陽的地方,每天最好是能保持4個小時的光照。冬天要移入溫室內,到4月上旬可以移到室外。
澆水不當也會導致冬珊瑚盆景不結果,生長期要有規律的澆水,不受乾旱就行,不能澆的太過,積水會使根部爛掉。夏天可以每天澆2次水,且要注意不被暴雨淋。冬天的時候要減少澆水次數,使土壤偏干,有利於延長掛果期。開花期也要注意不要澆水過多。
要想冬珊瑚盆景結出的果實果大色艷,施肥也是很關鍵的一項。生長期可根據實際生長情況,每個月施1次或者2次肥,宜用稀薄餅肥水。開花期不要施肥,等結果後再開始施肥,在幼果期施2到3次速效性磷肥。
在生長期還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和摘心,不僅可以保持冬珊瑚盆景的造型,還有利於結出果實。果實成熟後,可以剪去果枝上端,這樣會顯得果實累累,更有觀賞性。果實開始掉落時,可將老枝剪短,將病蟲枝、交叉枝、瘦弱枝等影響造型的枝條剪掉。
冬珊瑚盆景容易發生炭疽傳染病,尤其是在雨季,因而要注意防病害。平時要注意盆里不積水,不被雨淋,防止發生炭疽傳染病,如果發生則需噴灑葯液。另外冬珊瑚也易招膩蟲,也需要噴灑葯液去除。
如果想要持續開花結果,則需要在第2年的早春翻盆,剪掉一部分老根,重新換土和盆。
有時冬珊瑚盆景養護的好,還是不結果,這可能就是授粉不夠的問題,就需要人工授粉。用干凈的濕棉簽輕輕在花朵上點一下就行。
冬珊瑚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綠植花卉2
冬珊瑚Solanum Pseudo-capsccicum
別名: 珊瑚櫻、吉慶果、珊瑚子、珊瑚豆、玉珊瑚、紅珊瑚、野辣茄、野海椒、看櫻桃、四季果
分類: 灌木花卉
科屬: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茄科 茄屬
盛花期: 春季夏季
冬珊瑚,現名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 L. var. diflorum (Vell.) Bitter)。直立小灌木,多分枝成叢生狀,作1-2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葉互生,狹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夏秋開花,花小,白色,腋生。漿果,深橙紅色,圓球形,直徑1-1.5厘米。花後結果,經久不落,可在枝頭留存到春節以後。現如今栽培有矮生種,株形矮多分枝。漿果,種子小,果形為廣橢...
冬珊瑚的介紹
冬珊瑚,現名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 L. var. diflorum (Vell.) Bitter)。直立小灌木,多分枝成叢生狀,作1-2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葉互生,狹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夏秋開花,花小,白色,腋生。漿果,深橙紅色,圓球形,直徑1-1.5厘米。花後結果,經久不落,可在枝頭留存到春節以後。現如今栽培有矮生種,株形矮多分枝。漿果,種子小,果形為廣橢圓球形,前端尖。
冬珊瑚的形態特徵
枝冬珊瑚是直立分枝小灌木,高0.3-1.5米,小枝幼時被樹枝狀簇絨毛,後漸脫落。葉冬珊瑚的葉雙生,大小不相等,橢圓狀披針形,長2-5厘米或稍長,寬1-1.5厘米或稍寬,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短柄,葉面無毛,葉下面沿脈常有樹枝狀簇絨毛,邊全緣或略作波狀,中脈在下面凸出,側脈每邊4-7條,在下面明顯;葉柄長約2-5毫米,幼時被樹枝狀簇絨毛,後逐漸脫落。花冬珊瑚的花序短,腋生,通常1-3朵,單生或成蠍尾狀花序,總花梗短幾近於無,花梗長約5毫米,花小,直徑約8-10毫米;萼綠色,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端鈍,長約5毫米,花冠白色,筒部隱於萼內,長約1.5毫米,冠檐長約6.5-8.5毫米,5深裂,裂片卵圓形,長約4-6毫米,寬約4毫米,端尖或鈍;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為花絲長度的2倍,頂孔略向內;子房近圓形,直徑約1.5毫米,花柱長約4-6毫米,柱頭截形。果冬珊瑚的漿果單生,球狀,珊瑚紅色或桔黃色,直徑1-2厘米;種子扁平,直徑約3毫米。冬珊瑚的花期4-7月,果熟期8-12月。
冬珊瑚的生態習性
冬珊瑚多見於田邊、路旁、叢林中或水溝邊,海拔1350-2800米地區常見,600米地區也有分布。冬珊瑚喜陽光、溫暖、耐高溫,35℃以上無日灼現象。不耐陰,也不耐寒,不抗旱,炎熱的夏季怕雨淋、水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上生長旺盛。萌生性強。不耐寒,北方盆栽觀賞需入溫室越冬。
冬珊瑚的繁殖方式
播種或扦插繁殖播種時間為春季3-4月,扦插繁殖於春、秋季均可進行。繁殖多用播種法。冬季採收成熟的種子漂洗後曬干,第二年清明前播種,少量繁殖可在花盆裡進行,將種子均勻撒在上面,覆上一層薄土,然後在水盆里浸透水。為保持濕潤,花盆口要蓋玻璃或塑料薄膜,這樣一周左右便可發芽,待長出新葉時,可分苗移植。如要大量育苗,可用苗床播種,種後用細孔噴壺噴透水,以後見干再噴,保持濕潤即可,移栽後施一次薄肥,並放在光照充足處。在夏秋季生長期,也可採用扦插繁殖,且有較高的成活率。扦插時,剪取(或疏剪)長約8~10厘米帶有頂芽的生長枝條(如有花蕾將其摘除),按常規法扦插,保持苗床或盆土濕潤,定期向扦穗的頂芽、頂葉噴灑水霧,氣溫在18~28℃之間,約經10天便可成活。若扦插苗根須發達,植株低矮,適宜培育成小型的觀果盆花。秋季扦插後,冬季就可欣賞到紅艷艷的.累累果實。
冬珊瑚的採摘保存
種子採收收獲部位為冬珊瑚的漿果。通常在每年10~11月間,集中將已經成熟的果實摘下,放置數天,然後浸入水中,搓破果肉,水選出種子,再把它們撈出晾乾。分級所採收的種子應該在保證本種凈度、正常含水量、無異物污染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種子的萌發率≥98%;二級種子的萌發率≥95%;三級種子的萌發率≥92%。在使用時,各級種子的萌發率允許低於相應標準的5%。包裝冬珊瑚的種子粒徑中等,千粒重4.0克。多採用防潮的紙袋作為內包裝;印有說明的紙袋作為外包裝。注意在操作時勿與其他等級的種子弄混。批發裝:內盛種子200~300克;零售裝:內盛種子0.01~0.02克。保鮮管理可以將種子置於乾燥避光、通風良好、環境溫度在10~15℃之處進行貯藏。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處理,冬珊瑚的種子通常能夠存放6~8個月而不致影響育苗。
冬珊瑚的分布區域
冬珊瑚原產歐亞熱帶,中國華東、華南地區有野生分布。
冬珊瑚的食療或葯用價值
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於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葯用價值
來源
茄科茄屬植物珊瑚櫻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葯。秋季采,曬干。
性味歸經咸、微苦,溫。有毒。功能主治止痛。用於腰肌勞損。用法用量0.5~1錢。浸酒服。
(1)該品全株有毒,葉比果毒性更大。中毒症狀為頭暈、惡心、思睡、劇烈腹痛、瞳孔散大。
(2)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 L. var. diflorum (Vell.) Bitt.,分布於河北、陝西以及中部、西南和南部各地。
冬珊瑚的園林用途
冬珊瑚的中小型盆栽。果熟期正值元旦,春節期間,陳設於廳堂幾架、窗檯上,可增加喜慶氣氛。冬珊瑚果實鮮紅色,經冬不落,為秋、冬季觀果的好材料,也可布置花壇。
冬珊瑚的花語
冬珊瑚的花語: 明天會幸福。
Ⅱ 盆栽珊瑚養殖方法 盆栽的珊瑚怎麼養呢
1、種植的時候,土壤可以選擇一些綠植的專用培養土或者是酸鹼度偏中性的培養土,再加進去一些少許的農家肥增加土壤肥力。
2、生長期的時候,每15天就要施一次肥,可以是稀釋的有機肥。在開花之前要用那個一兩次氫鉀肥。要是花開的特別旺盛的話,冬天就可以不用施肥了。
3、在植株生長最快的時候,一定要讓土壤內濕度適宜,還要避免積水。在冬天時期澆水要減少,天太熱的話可以在葉子上噴一些水。
4、草珊瑚愛充足的陽光,可也要避免陽光直射。
5、修剪方面,一般會在秋天進行一次,這次可以把枝葉盡可能的剪短一些使新枝更好的萌芽。每一年的春天都要換一次土。
6、要想盆栽草珊瑚,可以先進行繁殖,要是選擇播種方式的話,最好是在2到3月份進行播種。要是選擇扦插繁殖的話,就要在3到4月份來扦插,選擇一些比較健康的1到2年生的枝條備用,等長到10到15厘米時就可以扦插了。分株的話建議在初春時換盆的時候繁殖。
Ⅲ 珊瑚是什麼意思
一、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
「珊瑚」意思是:指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的東西,狀如樹枝,多為紅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
「珊瑚」的引申含義:比喻俊才。
拼音:shān hú
出處:出自漢代班固的《西都賦》:珊瑚碧樹,周阿而生。
翻譯:名貴的珊瑚枝和碧玉般的石雕樹,栩栩如生地植於中庭四周轉角處。
用法: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語或賓語,表示珍貴的珊瑚製品或俊才。
例句:在重大的節慶日中國,西藏的少數民族喜歡佩戴珍貴的珊瑚製品。
二、一種海洋生物
珊瑚是海洋中的一種低等動物,在分類學上,它是屬於腔腸動物門(或者刺胞動物門)。珊瑚可分為造礁的和非造礁的、淺水的和深水的。
與蟲黃藻共生、能進行鈣化、生長速度快的珊瑚種類,被稱為造礁珊瑚,屬於珊瑚蟲綱、六放珊瑚亞綱、石珊瑚目。
造礁珊瑚是群居動物,由許多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珊瑚蟲組成,這些珊瑚蟲很小,每隻珊瑚蟲都像是倒坐在石杯里的微型海蜇,其直徑或者高度變化於毫米至幾個厘米之間。
(3)珊瑚指綠植擴展閱讀
珊瑚的養殖注意事項:
1、每星期換水15%~20% ,具體根據缸的大小水體大小來定。
2、保持新水不包含氯和重金屬,重金屬會影響珊瑚的健康或令不必要的藻類生長。
3、鹹水鹽分應在1.022到1.024之間,保持穩定的鹽分,不應時常改變。
4、水的鈣水平對硬珊瑚很重要,珊瑚會使用許多鈣建立他們的骨骼,水中的鈣將會逐漸減少。
Ⅳ 珊瑚是植物嗎。
「珊瑚」狹義上指「珊瑚蟲」,如果你指的是珊瑚蟲,那麼他是一種生物,不是植物;
而廣義上的「珊瑚」它不是個單一的生物,它是由眾多珊瑚蟲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構成的組合體,即所謂非植物類的「珊瑚樹」以及非礦物類的「珊瑚礁」,這里的珊瑚指的是珊瑚蟲死亡後的殘留物和他生活時的一些分泌物,因此他是不是物。珊瑚礁的主體是由珊瑚蟲組成的。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後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只有米粒那樣大小,它們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陳代謝,生長繁衍,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並粘合在一起。這些石灰石經過以後的壓實、石化,形成島嶼和礁石,也就是所謂的珊瑚礁。由於珊瑚蟲具有附著性,許多珊瑚礁的底部常常會附著大量的珊瑚蟲。
Ⅳ 珊瑚是不是生物為什麼
1、「珊瑚」狹義上指「珊瑚蟲」、一種構成廣義「珊瑚」的捕食海洋浮游生物的低等腔腸動物; 2、而廣義上的「珊瑚」它不是個單一的生物,它是由眾多珊瑚蟲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構成的組合體,即所謂非植物類的「珊瑚樹」以及非礦物類的「珊瑚礁」。珊瑚是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名字來自古波斯語 sanga(石)。珊瑚蟲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食物從口進入,食物殘渣從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後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生物(具有動能的生命體)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生物能夠呼吸,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Ⅵ 園林綠化珊瑚與山竹是同一科植物嗎
他們兩個的確是同一科的,但是他們在形態上和養殖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Ⅶ 珊瑚綠植的養殖方法 珊瑚綠植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土壤:適合珊瑚蕨生長的土壤要鬆散、透氣,可以把它栽種到小盆中。
2、水分:喜濕潤的土壤,要多給它灑水維持濕潤的狀態,夏季要多灑水。
3、養分:一般是選用有機肥,但施肥量不要太多,且施肥前應該先用水稀釋。
4、光照:適合陰涼的環境,給它散光照射最佳,光照不要太強烈。
Ⅷ 什麼是珊瑚
珊瑚
珊瑚波斯語xuruhak的漢譯,漢語中的「珊瑚」狹義上指「珊瑚蟲」、一種構成廣義「珊瑚」的捕食海洋浮游生物的低等腔腸動物;而廣義上的「珊瑚」它不是個單一的生物,它是由眾多珊瑚蟲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構成的組合體,即所謂非植物類的「珊瑚樹」以及非礦物類的「珊瑚礁」。
地中海、紅海、波斯灣古時皆產珊瑚,可做葯材和裝飾品。蘇恭曰:珊瑚生南海,又從波斯國及師子國來。寇宗曰:波斯國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水底取。珊瑚所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二歲變赤。枝幹交錯,高三四尺。人沒水以鐵發其根,系網舶上,絞而出之。失時不取,則腐蠹。中國古代史籍《翻譯名七彩斑斕珊瑚美麗圖冊(18張)義》、《外國傳》、《述異記》等,多有記載。
寶石級珊瑚為紅色、粉紅色、橙紅色。紅色是由於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鐵而形成的,黑色是由於含有有機質。具有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不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較低,為1.34g/cm3。性脆。遇鹽酸強烈起泡。無熒光。
珊瑚形象像樹枝,顏色鮮艷美麗,可以做裝飾品.古羅馬人認為珊瑚具有防止災禍、給人智慧、止血和驅熱的功能。它與佛教的關系
海底艷麗海葵珊瑚群
[1]密切,印度和中國西藏的佛教徒視紅色珊瑚是如來佛的化身,他們把珊瑚作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來做佛珠,或用於裝飾神像,是極受珍視的首飾寶石品種。珊瑚是刺胞動物門(Cnidaria)珊瑚蟲綱(Anthozoa)海生無脊椎動物。特點為具有石灰質、角質或革質的內骨骼或外骨骼。珊瑚一詞也指這些動物的骨骼,尤其是石灰質者。
石珊瑚(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或Scleractinia〕)約有1,000種;黑珊瑚和刺珊瑚(角珊瑚目〔Antipatharia〕)約100種;柳珊瑚(或角珊瑚,柳珊瑚目〔Gorgonacea〕)約1,200種;而藍珊瑚(藍珊瑚目〔Coenothecalia〕)僅存一種。
珊瑚蟲只有水螅型的個體,成中空的圓柱形,下端附著在物體的表面上,頂端有口,圍以一圈或多圈觸手。觸手用以收集食物,可做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細胞(刺細胞),刺細胞受刺激
小蝦虎在菊珊瑚上面等待獵物出現
時翻出刺絲囊,以刺絲麻痹獵物。 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產生,經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發生於海水中,有時亦發生於胃循環腔內。通常受精僅發生於來自不同個體的卵和精子之間。受精卵發育為覆以纖毛的浮浪幼蟲,能游動。數日至數周後固著於固體的表面上發育成水螅體。亦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後不與原來的水螅體分離。新芽不斷形成並生長,於是繁衍成群體。新的水螅體生長發育時,其下方的老水螅體死亡,但骨骼仍留在群體上。軟珊瑚、柳珊瑚及藍珊瑚為群體生活。群體中的每個水螅體各有8條觸手,胃循環腔內有8個隔膜,其中6個隔膜的纖毛用以將水流引入胃循環腔,另兩個隔膜的纖毛用以將水流引出胃循環腔。骨骼為內骨骼。軟珊瑚分布廣泛,其骨骼由互相分離的含鈣骨針組成。一些種類呈盤狀,另一些有指狀的突出物(如海雞冠屬〔Alcyonium〕的種類,俗稱死人指)。角珊瑚在熱帶淺海中數量豐富,外形呈帶狀或分枝狀,長度可達3公尺(10呎)。角珊瑚包括所謂貴珊瑚(亦稱紅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飾物,其中常見的種類有地中海的
赤珊瑚(Corallium rubrum)。藍珊瑚(Heliopora coerula, 深綠蒼珊瑚)見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徑可達2米的塊狀。 石珊瑚是最為人熟知、分布最廣泛的種類,單體或群體生活。與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樣,隔膜數為6或6的倍數,觸手較簡單而不呈羽狀。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與有親緣關系的海葵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有外骨骼。石珊瑚見於所有海洋,從潮帶到6,000米(約20,000呎)深處。營群體生活的種類,其水螅體直徑1~30毫米(0.04~1.2吋)。大多數活體石珊瑚為淺黃色、淡褐色或橄欖色,依生活在珊瑚上的藻類而定。但其骨骼恆為白色。
藍珊瑚(Heliopora屬最大的營單體生活的石珊瑚為一種石芝屬(Fungia)動物,直徑可達25厘米(10吋)左右。 石珊瑚的骨骼呈杯狀,包住水螅體,其成分幾乎純為碳酸鈣。其生長率取決於年齡、食物供應、水溫以及種類的不同。環狀珊瑚島和珊瑚礁由石珊瑚的骨骼形成,其形成速率平均每年約0.5~2.8厘米。常見的石珊瑚種類包括瑙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和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態命名。 ]
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狀、羽狀、樹狀或形如瓶刷,分布於地中海、西印度群島以及巴拿馬沿岸海域。
由於環境污染,導致空氣中一種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現在一些珊瑚區 ,因此,全球珊瑚種類及數量急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