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壓稈
A. 無花果盆景製作方法 可以嘗試著種上一盆
1、選擇合適的素材:選擇生長狀態較好的無花果樹植株,同時所選植株需要保留部分骨幹根系與盡可能多的須根。
2、選擇合適的花盆以及培養土:選擇花盆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樹樁根系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花盆,花盆可以選擇瓦盆、小缸、陶盆。培養土大家可以自行進行配置,配置的時候可以選擇豆科作物秸稈堆肥土,園土,沙土以1:2:2的方式進行混合,同時在裡面加入少量腐熟廄肥,拌勻,備用。
3、對植株進行修根:如果大家的無花果樹素材是通過挖掘得到的,那麼在上盆之前,大家需要先對植株進行一下修剪的工作,修剪的時候需要剪去受傷根系,側根要修剪平滑,過長的側根剪短促其長出須根,原有的須根要保留,但過長要適當剪短,保留20cm左右。
4、上盆工作:
(1)上盆工作一般建議在無花果樹休眠期進行。在栽種果樹之前,大家需要在花盆的底部放幾片碎瓦片,同時在盆底放入一層粗砂,利於排水,之後再放入部分營養土。
(2)將無花果樹樁的根系舒展後放在營養土上,再加足營養土,邊加邊輕拍打,搖動盆邊,使土下沉勻實,最後將營養土壓實,盆口稍留幾厘米深不填土作為澆水的水口,完成上盆之後,為了能夠讓無花果能夠順利的成活,大家就要給無花果樹澆一次透水。
B. 金豆盆景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栽種金豆盆景時可使用排水性良好的砂性土或是腐殖土,栽種前需對土壤進行適當翻整,並摻入適量的有機肥。栽種前可在金豆底部塗抹適量的生根粉,再將其栽入准備好的土壤中。之後需將其放置到陰暗背風的環境下進行養護,一周之後在將其轉移到散光的環境下養護。
金豆盆景的養殖方法
在金豆盆景的生長過程中,還需進行適當修剪,可將金豆上長勢過弱的枝條進行截短處理,再修剪掉金豆盆景上乾枯發黃的葉子,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C. 棕竹盆景的製作方法
盆景取材
簡單的方法,直接去買一盆造型簡單的棕竹,外觀簡單點、生長健壯的就可以。或者去室外某處挖上一棵,將根修剪一下,種到盆中。
剛買(挖)回來的植株,先找個普通的花盆,裝上培養土養護一段時間。當根系生長健壯,並長出新稈之後,就可以上盆造型了。
D. 果樹盆景製作的要點
製作與養護管理:
選擇一株健康的果樹,留下幾根比較壯的樹枝。把那些比較細小的剪掉。再用鉛絲把它定型,做出自己想要的外觀,其實就這么簡單,以後注意管理就可以了!
一、選擇最佳的嫁接時間
果樹盆景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樹盆景萌芽前進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後進行,秋接在夏末秋初進行。改良果樹盆景品種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盆景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樹都可選擇在早春嫁接;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樹,即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樹盆景選擇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於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二、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對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樹盆景進行剪伐,去掉果樹盆景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並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幾點:
1、去上留下,減少創面 應盡量剪去上部或遠端樹枝,保留下部和近主幹部的樹枝做接砧,並要減少直接在主幹和砧橛上造成的創口,同時防止砧橛揭皮和開裂。
2、 注意留橛方位 做到因樹留橛,因環境條件而留橛,同時要便於操作。主枝方位不理想的可用側枝或強壯的輔枝代替留砧。總之要做到壓低高度,收縮樹冠。
3、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 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較高大的樹形,宜留自下而上第一、二層主枝和經過回縮的主桿部分。留橛長度下部宜長,剪口端距主幹30——50厘米;上部宜短,距主幹25——35厘米。樹齡5年以內,留橛3——5個;樹齡10年上下,留橛10個左右。蔓生果樹每主蔓留1——2個砧橛。原有樹冠大則應多留橛,原有樹冠小則應少留橛。
三、品種選擇及接穗採集
1、品種選擇 果樹盆景嫁接改良宜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盆景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並做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風味,不同色澤,不同果型以及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2、接穗採集 接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並要除去花芽。夏季和秋季嫁接改良,接穗的採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表明腋芽熟化較好。
四、嫁接方法
1、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長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插接時要求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麵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准,接穗留芽2——3個。接插後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後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後塗上接蠟。
2、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單芽插接兩種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後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後綁縛同劈接法,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後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於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後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捲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採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 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後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塗上接 蠟,在遇乾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五、嫁接後的管理
1、及時檢查補接 早春嫁接後15——25天,夏季嫁接後7天,秋接後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 果樹盆景嫁接後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50——2.50千克。採取環狀或星形施肥法,開溝深度20——40厘米,可結合根剪疏除部分衰老的側根。施肥後澆足水,保持根盤濕潤。施肥也可以提前進行,即春季嫁接改良於上年秋施肥,夏接於初春施。
3、加強果樹盆景幼枝護理防止狂風吹折 嫁接後接枝開始生長時,要略松一下包紮物,但不要完全松開,等幼枝長到10厘米長時,取木棍或作物秸稈若干,一半固定在主幹或主枝上,一半圍攏住幼枝,並用細繩纏繞以保護幼枝。幼枝固定穩妥後,取小刀將嫁接時的包紮物一並割斷,以利其生長。
4、及時除去砧樹萌孽,減少對接枝的養分爭奪 但是面臨補接的果樹,應區別對待:一種情況是上一個季節嫁接不成功,需在下一個季節補接的果樹,應放任砧樹萌孽生長;另一種情況是夏季嫁接不成功,補接對果樹根系影響過大,應放棄補接,放任砧樹萌芽生長。
5、接枝修剪 對生長過旺的接枝在適當高度「摘頂」,可促進二次枝萌發和生長;對於 密集生長的旺長枝和競爭枝,採用拿枝、牽引補空等方法處理,不用或少用短截、疏除修剪方法.
果樹盆景之修剪技術
果樹盆景修剪應掌握「五看」和「三稀三密」的原則。「五看」。看樹齡大小:對於幼齡樹,為增加枝葉量,擴大樹冠,早日形成良好結構,應在11-12月份進行冬剪。對於適齡結果的旺樹,冬剪時間可適當推遲到早春萌芽進行。
盛果期的弱樹,為促其營養生長、迅速恢復健壯樹勢,應在12月底以前完成冬剪任務。
盛果期旺樹,為削弱其樹勢、多形成花芽,可在1~2月份進行冬剪;看樹勢強弱:要從整體和局部上去把握修剪度,整體上要維持樹勢均衡。樹冠圓滿緊湊、主從分明、平面密、上層骨幹枝明顯短於下層骨幹枝,從屬枝條為主導枝條讓路,同層骨幹枝的生長勢近似一致。只要能達到間架果牢固、緊湊,通風透光,早果高產的目的,便可隨其原有的樹形、樹勢進行整理、疏導,一定不要過分強調整形,尤其對於幼樹,往往導致其不能早果早產; 看枝條長相: ① 上強下弱果樹盆景:上強枝齊花回剪、換弱頭,甚至把上強部分鋸除,下部弱枝對主枝頭從基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② 基部主枝生長勢不一致的果樹盆景:強主枝齊花剪,細弱主枝從頂部飽滿芽處重短截。 ③ 無側枝和內膛枝可言的果樹盆景:選擇最佳直立枝用繩拉到合理位置,過密的疏除。 ④ 無樹形可言的果樹盆景:鋸除一些明顯多餘的大枝,打開層間距離,選出骨幹枝重 點培養,長遠規劃,採用「拉、撐、壓」等手段使樹形結構盡量趨向合理,若花芽極少或沒有,應多甩放、多疏間、少短截; 看修剪反應: 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中、短枝量大且粗壯、芽體飽滿、生長長度顯著小於延長枝頭,並分生有部分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適宜,當年可繼續延用。若3年生枝段上的1年生枝長度與延長枝相近或超過延長枝,說明前幾年的修剪量過大,當年應適當輕剪。若3年生枝段上不發中短枝,只著生一些葉片很小的葉叢枝,說明前幾年修剪量過輕,當年應適當重剪;看花芽多少:要在局部上下細功夫,使花芽枝和葉芽枝有適宜比例,一般為1∶2~3。
「三稀三密」即為:大枝稀,小枝密;外圍枝稀,內膛枝密;上部枝稀,下部枝密。 「一大一小」即為:下部大,上部小。 果樹盆景的枝組及小枝的處理。結果枝組要及時回縮、復壯、更新,以保持健壯的結果勢。對於其他的枝條通過處理後組建新的枝組。旺樹、旺枝應多緩放少截,結果變弱後回縮。對於長放過頭的枝條,要及時回縮復壯,培養成結果枝組。對於背上枝,不可全部疏除,也要視情況加以利用。幼樹樹勢強,背上枝易旺長,可用夏剪中的多次摘心、拉枝、拿枝等方法加以控制,變無用為有用;結果盛期的樹勢已穩定,背上枝不易旺長,可視空間、位置情況進行取捨;對於盛果期後的老樹,背上枝應全部利用,以便更新樹勢,延長結果年限。
果樹盆景疏枝的方法: 第一不可去小不去大。即在疏枝時應首先考慮去大枝,然後再考慮去小枝,以防出現整株「光棒」現象。 第二對於大枝過多的樹不可一次疏除太多,可逐年進行,分批去除,一次不可多於兩個。 第三不可同時疏除兩個對生大枝,造成對口傷,以免削弱上部樹勢。 第四傷口要進行消毒保護。可用2%硫酸銅溶液或石硫合劑原液消毒,並塗以石蠟或防銹漆,以防病菌的侵入及樹體水分的蒸發。 修剪工具消毒。工具常常因不慎而接觸病疤,這時就要及時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50 率。 3. 桃盆景(李、杏可參照桃):桃時有觀花、觀果兩類,觀花桃類,花瓣艷麗、多力重瓣、不掛果或果小不堪食用,觀果類桃花色淡、單瓣、觀賞、食用性強,本基地皆為觀果類果樹。桃的花量很大,大量的側芽成串生長,冬剪時要剪去1/2-1/3,並將過長壯枝剪掉,在冠下部分選3-5枝,去掉花芽,備作下年預備枝結果,上部果枝果後剪除、使樹型緊湊。桃具有自花結實性、如搭配不同品種桃間相互授粉,可會使其座果率更高。
4. 葡萄盆景
1) 修剪:葡萄修剪應在落葉後進行,以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間為宜,一年生健壯枝中基部芽大多皆為花芽,留下部4個芽剪截,可視其壯若而定,比較弱枝,可留基部2-3芽剪截,葡萄必須冬剪,否則花芽得不到萌發或養分不能集中供應於花芽,就不會結好果,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沒有合理修剪或沒修剪,二是養分供應不足,植株太弱。庭院葡萄也基本相同於此。
2) 抹芽:春天在芽萌動後即可進行,結果母枝上萌出的雙芽或叄芽中的弱芽,即每節選1壯芽,其餘抹去。
3) 摘心:通過摘心可使營養生長的養分轉向生殖生長,有利於養分集中供應於果實,一般在開花前,在花序以上留4片葉摘心,摘心後會繼續萌發,可反復摘心其卷須應盡早摘除,以免消耗養分。
4) 疏果穗:每個結果枝只能保留1個果穗,多餘的應及早疏去,開花前還應把花穗掐去一部分,使其養分集中供應,這樣才能為結好果打下基礎。 5. 柿子盆景:自花結實,柿當年常發生1-2個強壯發育枝,冬剪時可將其剪短,保持樹型緊湊,柿花芽著生在柿樹冠中部,壯枝頂部1-3個側生芽位上,可不動剪,待春天長出結果枝後,大果型品種每枝留一個果,小果型每枝留2-3個果,其餘應提早疏除。
果樹盆景換盆換盆可每3年進行一次,可用原盆或稍大些盆,果樹在盆內生長數十年後,在貼近盆底和盆壁處會形成厚厚的根墊,換盆時將網狀根墊去除,這樣根部向樹體輸送養分的距離縮短了,如果生長期倒盆就不能傷根太多了,可整坨置於新盆中即可。 四、 果樹盆景越冬:去特性一般皆為春季開花、夏季果實漸大,秋季成熟,蘋果、梨、柿等晚熟品種,秋季成熟後,果實可在樹上長至第二年2月份左右:如冬季和春節期間放在室內觀賞,應注意其擺放環境溫度不宜過高,蘋果、梨、山楂可抗-20℃低溫不會受凍,最好為其創造在-10℃―10℃環境中越冬即可,桃、葡萄、柿、棗等以-5℃―10℃為好;如置室外越冬,可用報紙、塑料袋將盆裹住,置背風向陽處,並每月查一次盆土干濕即可。五、果樹盆景 病蟲害:由於盆景培育基地對果樹病蟲害控制嚴格,分散到城市用戶後,其周圍無傳染所以病蟲害發生可能性極小,如果發生可用洗衣粉水噴刷。
E. 金銀花盆景如何修剪
金銀花除地栽外,還是不可多得的觀花、觀干盆景好材料。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金銀花盆景修剪方法,一起來看看。
金銀花盆景修剪方法
一、金銀花樁頭的選擇
金銀花盡管在大自然中有各式各樣的樁頭,但符合製作盆景的也不是太多,所以要盡量選擇根系發達,干形粗壯、蒼勁古樸,具有彎曲變化,樹形矮小緊湊,節間粗而短密,收縮過渡自然的樹樁。
二、金銀花修剪方法
1、對於金銀花修剪,很多花友不敢下手,生怕修剪錯了,金銀花修剪花友要明確自己要修剪成什麼樣的樹形,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金銀花,就可以動手了,金銀花修剪的關鍵在於花友自己的目標。
2、若要讓金銀花培養成只有一個主幹的樹形結構,那麼從植株底部發出來的新稍,需剪掉,在主幹上部萌發的新稍,則暫時不用去管。
3、如果主幹枝條底部出的新枝粗壯,又有利用價值,那麼可以酌情保留(保留多少,看個人喜好),用作以後繁殖用。如:主幹最底部萌發的粗壯枝條,等日後長大以後,可以再利用,用壓條的方法擴繁新株。
三、金銀花修剪時間:
1、金銀花盆景在冬季至次年萌動前,均可進行栽植修剪定型,根據盆景造型需要,一般留3-5個主枝,每枝留2-3個芽,其它枝蔓全部剪除,是保證迅速成型的關鍵。另外在每次花謝後,一定要結合施肥及時進行修枝整形,以便達到多次開花的觀賞效果。
2、其次摘心、抹芽。金銀花盆景抹芽摘心工作非常關鍵,根據金銀花的生長特點和造型的需要,每年要進行多次抹芽。特別是初春萌芽時,金銀花每個節間上長滿了參差不齊的萌芽,這時要善於識別,第一,要及時抹去將來生長旺盛有纏繞性、繞亂樹形的徒長枝芽,在生長過程中,尤其對徒長枝芽要堅決控制;第二,要抹去以後無能力開花的瘦弱枝芽,以免影響其通風透光;第三,只留以後可以正常開花的普通生長枝的芽,一般成枝後在20cm左右剪去,枝條大部分都可以著花,而且花多。對個別影響樹形的長枝可先行摘心,保證樹形緊湊通風透光,無任何纏繞枝。
金銀花盆景的製作方法
一.樹樁的來源
1.播種繁殖。8~10月份採收成熟的果實,用清水洗去果皮,撈取種子晾乾,然後裝入布袋低溫沙藏到翌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播前先用25℃溫水浸種一天,再混濕沙裝進布袋後放入室內,用稻草(秸稈、茅草等)保溫,待1/3以上的種子破口露白時,播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中,播後10天左右即可出苗。第二年春季移栽於圃地,一般播種5年後上盆培育。
2.扦插繁殖。6月中下旬剪取當年生充實的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每段長約15~20cm,插保持床土濕潤,我往插穗噴霧,約25天即能生根。翌年春季移栽於圃地,4年後上盆培育。
3.分株繁殖。春、秋季將母株根部萌櫱的苗連根掘起(用利刀分割開),帶根移植於圃地,4年合上盆培育。
4.壓條繁殖。春、秋季先取母株上較長的枝條,埋入土中長約5cm,深2~3cm,保持土壤濕潤,當年秋即能生根,翌年春與母株分離栽於圃地,3年後上盆培育;或在梅雨季節選擇蒼勁古雅的枝條進行高壓,生根後割離母株直接上盆培育,這種方法成型時間較快。
5.山野採掘。金銀花野生樁材資源豐富,宜於早春到山野挖取根莖粗壯、蒼老奇特、扭曲多姿的老樁,可達到快速成型之效。採挖的方法是先採截干蓄枝,適度修剪地上部,保留一兩條主幹枝,然後扒開表層土,搞清主根生長方向,沿主根走勢由遠及近耐心細致地挖取。這樣有利於根第的保護,減少損傷。樹樁掘起後,及時裝進布袋放入水中浸濕(或用濕稻草、蒲包、布、苔蘚等材料包根保濕),然後運回栽植。
二、金銀花樹樁的培養
金銀花生性強健,莖著地即能生根,可裸根移植,採掘的老樁不帶須根也易栽培成活
1.根部修剪。山野採掘或圃地挖出的金銀花樹樁的根系往往很長,栽培時不要急於短剪,應認真觀察構思。根部往往可以進行盤曲造型,用來以根代干然後按盆缽大小、栽培需要,適當修剪根系,再上盆栽植,切勿過猛用力或大幅度盤曲粗根,以防折斷。這樣處理,成型後便盤根錯節,十分悅目。
2.枝幹修剪。金銀花野生於路旁、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中,是攀援植物,喜纏繞,常在附近的條狀物(如樹木、枝乾等)上呈螺旋式地纏上去,往往尾部才有葉片。因此,挖回的老樁多數無葉,枝幹不多,只需剪去無用枝、弱枝、病蟲枝,按比例和造型需要適度截短主枝即可。圃地挖取的樹樁,已經過多年的培養,枝葉較旺盛。需適當疏剪枝葉,使其疏密得當,聚散有序,符合自然,富含畫意
3.修剪後處理。金銀花樹樁一般不帶土團移栽。根和枝幹修剪後,最好先放進水中浸泡1~2小時,讓其吸足水分,加快萌發新根和新芽,然後用白乳膠塗抹枝幹傷口,用新凈毛筆蘸0。3%~0。5%高錳酸鉀溶液塗根部傷口,再上盆栽植。
4.上盆。金銀花對土壤不苛求,但最好使用山泥或以山泥為主加適量腐葉土、煤球灰等配製成培養土。上盆時間以早春為宜。懸崖式,垂枝式金銀花盆景宜配用形式古雅、優美的高深盆盎,有利於枝蔓散披,表現婀娜風姿;曲乾式金銀花盆景宜配用較淺的圓(橢圓)形或長方形陶盆或釉盆。上盆時,先將選好的盆洗刷干凈,然後用2~3片碎瓦(盆)片,錯落疊放覆蓋在排水孔上,高深盆還須用工業爐渣(或碎瓦片、小石等)將下層墊空,再填入培養土,栽入樹樁。栽植的深淺和位置應根據盆缽和造成型的需要而定。栽後墩實盆土,淺透水,在盆面鋪上苔蘚或栽種小草如翠雲草、石胡荽、鋪地草、馬蹄金等,既可作點綴又可保濕,然後移置半蔭處,保持盆土濕潤,常往樹樁、枝葉噴水。一個月後可進行全日照管理,但應增加澆水和噴水次數,一般睛天第天澆水2~3次,噴水4~5次。
5.加工造成型。樹樁的加造型應因材六意、因材施藝。金銀花一般宜作提根式盆景,可在上盆時露根栽植;或在翻盆時逐年把根上提3~6cm;也可把深盆栽植多年的樹樁與盆土同時脫出,不要弄破土坨和傷及根系,換比深盆略大的淺盆栽植,四周空隙處填上營養土,墩實後用水龍頭沖刷掉盆面以上根系之間的泥土,露出根系後剪掉多餘的毛根即成。
金銀花盆景造型以懸崖式或垂枝式為主,這樣可將其天賦的動感姿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因其莖蔓具有左纏性,其枝幹造型也可採用曲乾式,利用截干蓄枝法修枝,但應避免一年內造型修剪次數過多,否則會影響花蕾形成。對不到位的枝條可用適度鐵絲蟠扎、牽引,待枝條轉木質化定形後,應及時解除鐵絲。造型採用自然式,使樁上枝順其自然,下垂流暢,枝葉間疏密有致;並合理運用空白,使其富含畫意,增加藝術美。
F. 怎樣挖竹根做盆景 如何製作莖竹盆景
1、種竹選擇,適合製作「根莖竹」盆景製作的材料較多,主要以矮小的叢生竹為主,根莖直徑在 2 ~ 3cm 以內較為適中,一般觀音竹、佛肚竹、羅漢竹、鳳尾竹等叢竹均可。
2、母竹選擇,選擇竹叢邊緣分枝低矮、枝葉茂盛、無病蟲害、發育良好、生長健壯的叢竹作為母竹。竹稈直徑在1 ~ 3cm 左右,竹齡在 1 ~ 3 年生,每叢有 10 余根左右,且分布勻稱適中,不能過稀或過密。
3、栽植時間,只要掌握「根莖竹」盆景生長特性,平時管理得當,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在華中地區冬季栽植時,一定要注意進行保溫防凍。早春 2 ~ 5月和秋季 9 ~ 10 月為最佳栽植季節。
4、去稈挖掘,選定好竹叢後,在挖掘分篼前,鋸除竹稈的中上部,留下基部長約 20cm 的一段,不但便於操作挖掘分篼,而且運輸方便,水分蒸發少、鞭根、莖芽不易損傷,栽後不但易於成活發筍,而且長出的新竹短矮細小。挖掘母竹蔸帶土團范圍,根據製作盆景大小需要而定,一般土球直徑不少於 50 ~ 70cm,挖掘和運輸時要注意保護竹鞭上的芽和宿根土,裝卸時不能壓、拖、砸、摔,盡可能多帶宿根土。
5、挖好運回叢生母竹蔸,將全部竹稈平地鋸除,察看分篼母竹根鞭走向,將老竹鞭莖基部一側定為植入盆內一端,以此為基準,不可倒置,將竹蔸土團進行修整,保持上小下大,可適度修除上面過寬的莖鞭,並用利刀將所有鋸除的竹稈基部削平塗蠟。
6、植點選擇,叢竹喜背風向陽、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土以及肥沃濕潤、透氣性能好的微酸性壤土,還要灌溉方便,不積水。
7、栽植方法,選擇大小、長短較合適的長方形紫砂盆,將去稈修整好的叢生母竹土球,轉換 90°側面立放,平行直立側放入盆內,盆內竹蔸下部與墊土密接,母竹蔸植入盆內深度 15cm,其餘露出盆面,根莖放入盆中,周邊填入客土,根據其立意形狀按實固定。竹蔸土團間自下而上,分層填入客土按實澆水,待新土下沉後,再培一層薄鬆土 , 澆足透水,以提高栽植成活率。新栽「根莖竹」盆景時,保持土壤和空氣中濕潤,栽後約 20 天左右可長出新筍枝葉,使其自然生長。
8、修枝整型,在 2 ~ 3 月種入盆中 20多天左右可先後陸續在叢竹鞭莖上生長小竹筍,可根據其生長多少和部位,選留長短可進行適時適度剪截,剪除過粗過長的竹筍,以免長得過於高大,影響後期造型。
9、「根莖竹」盆景進行整型,最好在5 ~ 8 月幼筍出土分枝後進行,按照盆景形態美的要求,對所有的竹莖、竹稈、枝葉等,通過合理的短截、修枝、綁扎、拿彎、抽心、除土、去根、露根莖等方法,調節盆景的枝葉結構和密度,改善通風和光照條件,使留竹分布均勻,保持旺盛發竹能力。
10、夏季新筍長出時要適當扣水,否則新竹節間過長影響美觀,不利於盆景造型。生長一段時間後,有部分枝葉枯萎,葉片發黃,應及時剪除,保持美觀。冬季枯死枝、病蟲枝、瘦弱枝、過密枝,以保持其美觀的形狀,促進植株生長更新。
11、除土露莖,種植生長 1 年後,除土露莖工作也可在修枝整型的過程中同步進行,一般可分次用自來水管的高壓沖除根莖上面周圍的復土、宿根土,使竹鞭莖根緩慢外露,每次沖除宿根土後,要及時剪除鞭莖節上的須根。此項除土露鞭莖工作要分多次進行,不可一次沖除到位,否則易造成部分根莖死亡。
12、科學施肥,經過 2 ~ 3 個月的培育後,根據生長勢需要進行適時適量施肥。不斷增加肥水,「根莖竹」盆景如果施肥不足,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為了保證充足的養分,使植株生長旺盛。一般每年要施肥 3 ~ 4 次:第一次在 2 ~ 3月施促長肥,每盆施腐熟好的粕餅肥0.2kg 左右;第二次在 6 ~ 8 月施長根莖肥,促母竹多發多長根莖;第三次在10 ~ 12 月 , 施催芽肥,促竹鞭多發芽,施肥量與方法同上。平時也要根據生長勢適當補施有機液肥 , 並在「根莖竹」盆景竹叢葉面上噴 0.5% ~ 1% 尿素液肥,可保持竹葉油綠青翠。
13、養護管理,「根莖竹」盆景雖然種植成活率較高,但種植養護要比花草樹木盆景更加精細,要經常進行整型修枝、抽心。這類盆景需要的水分比樹木盆景多,應及時澆水,一旦澆水不足,葉片易萎蔫捲曲,而導致葉色枯黃,影響觀賞性。
G. 盆景金枝玉葉的技桿怎麼變紫色
盆景金枝玉葉的技桿怎麼變紫色?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玉葉原產南非,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不耐澇。在蔭蔽處雖然也能生長,但莖節之間的距離會變長,葉片大而薄,且無光澤,影響觀賞。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遮光,以防烈日曝曬,並注意通風。
H. 這是什麼盆景,叫什麼名字
這是羅漢松
I. 多肉徒長別砍頭,輕輕壓一壓,根部就能長滿小崽,有圖有真相,是真的嗎
保養多肉綠色植物時,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旺長。旺長的多肉能夠降低觀賞性,很多花友可以採取「斬頭」的方式來挽救。實際上,旺長的多肉是個寶,不要著急斬頭,輕輕地壓一壓,根處就可爬滿小崽,仙氣十足,給什麼也不換。
博聞在去年春天時葉插了很多多肉,因為保養過度隨便有幾個徒的特別厲害,莖桿長短足有10Cm,但是不想開展斬頭,那隻是行了簡單實際操作,想不到一年之後,從根科長出許多小崽,長相瞬間提升,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一起來看看怎麼操作吧。
1.最先、擼葉片把莖桿露在外面
擼葉片就是針對旺長多肉而言最簡單的方法了,喜愛葉插的朋友們也可以利用擼下來的葉子開展繁育,但是咱們今日擼葉片無需直接用手,用剪刀剪就可以,把底端的葉子剪去一半,另外一半就會自然耗費掉下來。需注意,頭頂部留下的葉子要確保可以將整個植物壓下去,讓露出來的莖桿能夠曬到太陽。
小貼士:假如徒的並不是較為嚴重,莖桿沒法壓著一片,那麼就可以再次讓它徒,持續擼掉底端的葉子就可以,目前看來徒的越嚴重此方法實際效果越嚴重。
小貼士: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要過度關心母株的旺長狀況,旺長了也雖然剪葉子就可以了,直到小崽徹底長大情況下,他們能夠控培養懸崖樁,無疑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假如你多肉旺長了不願斬頭,正好喜歡圖片之中多肉造型,就趕快行動吧,等曝出小崽了,真的是拿啥都不換啊。
J. 龜背竹的盆景製作
扦插階段
一盆好的盆景通常都是從扦插開始的。
3月中旬,在母株上剪取一段帶葉和氣根的莖,將葉片和氣根剪掉,在切口處抹上草木灰消毒。插入濕土中,插後在表層改一層沙土。
北方此時氣溫偏低,可以在盆上罩上一層塑料薄膜保溫,同時將盆栽放到避風處。
定植矮化階段
想要種出一盆矮小粗壯的龜背竹,矮化這一步必不可少。
扦插莖長出1~2片葉子時可定植。定植前准備好腐殖土和盆徑口20厘米的花盆。
在花盆中墊上一層瓦片,然後鋪上河沙、煤渣,然後放上腐殖土。後取出幼苗,使之按老莖靠盆邊1/3處、新芽朝盆中央方向定植。
然後填土,填至1/2時,用手輕輕壓實,加入水分,並微微搖動花盆,令根與土充分接觸,最後再填入餘下的土,蓋住老莖即可,而後再輕輕壓一下,整平土壤。
定植後將植株放在避風處,以免脫落。為使植株矮小,必須嚴格控制澆水。土不幹不澆,肥不缺不施。
在盆中設立,在周圍種植3株,讓其攀柱生長,使氣生根扎入柱中。在平時養護中,往柱上澆水、施肥,可促進龜背竹的生長,最終會形成莖繁葉茂的綠柱。
窗式在窗框兩側各擺一盆迷你龜背竹,使莖蔓向上沿窗框生長,及至頂端,使其折向左或向右生長,到邊角再折向下,這樣枝葉布滿整個窗框,構成綠色窗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