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撇口盆
『壹』 愛木愚解盆景口訣02--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口訣: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愛木愚解:
這個最早也是源於書畫,其實盆景和書畫是想通的,都講究布局。中國書畫講究虛實相生相依,盆景也是一樣。書法講究聚散,國畫留白是水平,盆景中疏枝也是功底。給樹枝留空位,盆景就有呼吸空間,自然也就活了。枝密也是必須的,有枝葉才有分量,這個不用多說。 所以盆景要捨得減,特別是生樁,初期要重剪,養枝養葉。只有剪到位,後期才能更快的養枝。否則等養個一兩年才發現留長了,時間就是白費。枝乾的疏密是從生樁就定了基調的。
書畫同源,我們看看名帖《喪亂帖》的布局:
《喪亂帖》的空間處理: 疏處可走馬 密處不透風
從《喪亂帖》的單字處理看,其空間分割有著強烈的對比,應該說,在右軍諸小帖中,做的最突出的。密處極密,疏處極疏,用「疏處走馬,密不透風」來形容,再同恰當不過了。密處通過筆畫的位置的緊密和加重造成,疏處則位置遠離和筆畫變輕形成,下面找出一些字分析一下。
「羲」字,把上面和左面的筆畫堆擠在一起,右下角只剩下一個撇畫,顯得極為寬綽;
「頓」右面的「頁」下面的橫和撇擠在一起,空出其餘空間;
「首」下面中間的兩個小橫緊密結合,區域空間顯得很疏朗。
「喪」字上面兩個口化為點,與下面的橫結合在一起,非常緊密,下面則處理的空曠。
類似這樣的處理很多,下面列出一些字例,觀者可以試著感受一下:
擁擠者在何處?
空曠者在何處?
這樣去體會,還是很清晰的。
再有,擁擠處、空曠處,不是固定的,找不到他的處理習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間,隨意而為,如同武林高手,沒有固定招數,有法亦無法,令人嘆服!
『貳』 盆字的偏旁是什麼
「盆」字的偏旁是皿;拼音:pén 。
『叄』 盆組詞,用盆字怎麼組詞
一、組詞:缸盆、炭盆、盆湯、收盆、洋盆、盆塘、喜盆、香盆、花盆、蠆盆。
二、讀音:回pén
三、基本字答義:
1、盛放東西或洗滌的用具。
2、中央凹入像盆狀的東西。
(3)盆景撇口盆擴展閱讀
一、筆畫順序:撇、捺、橫折鉤、撇、豎、橫折、豎、豎、橫。
二、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香盆
讀音:[ xiāng pén ]
釋義:焚香之盆。舊時百姓頂此盆焚香迎勞王師。
2、蠆盆
讀音:[ chài pén ]
釋義:傳說商紂時的一種酷刑,置毒蛇、毒蟲於坑,放入罪人,任蛇蟲咬噬;引申為痛苦的環境。
3、盆湯
讀音:[ pén tāng ]
釋義:也叫盆堂、盆塘。澡堂中設有澡盆的部分。與「池湯」相區別。
4、收盆
讀音:[ shōu pén ]
釋義:謂店鋪清理殘值,關閉歇業。
5、洋盆
讀音:[ yáng pén ]
釋義:深度在3000—6000米之間的海底盆地,是大洋底的主體部分。也叫海盆。
『肆』 愛木愚解盆景口訣01--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口訣: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愛木愚解 :這個和「片雲」算是楊派盆景兩大特色。依據中國畫 「 枝無寸直」的畫理, 使不同部位寸長之枝有「 三彎」( 簡稱一寸三彎)。盆景可以算微縮的自然,也決定了盆景不適合留長枝。這樣才能枝短節多,豐滿有型。所以盆景想速成是不現實的,即便是速成了,也缺少時間的韻味。
揚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於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交通十分發達,加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之一,所謂「一揚二益』沖的「揚」即指此地。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文人薈萃,商賈雲集,既是魚米之鄉,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審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傳統,白居易的一曲《憶江南),讓人們吟唱了一千多年,成為人們夢里留連忘返的「天堂」。在這么一個地域環境中孕育出來的盆景藝術,蒼古清秀,靈巧飄逸,尤其是在全國各流派中獨樹一幟的「雲片」造型,更顯示出豐厚的文化意蘊,彷彿進入了《憶江南》夢幻般的瑰麗世界,韻味無窮。揚派一代宗師萬覲棠的代表作《巧雲》、《瑞雲》、《翠雲》等,不但在國內各大型盆景展覽評比中一再奪魁,而且飲譽海外,在世界盆壇引起震動,其作品遠銷英國、日本、德國、丹麥、荷蘭等國。
揚派樹樁盆景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處,問好米用標公蟠扎,精扎細剪,單是棕法就有11種之多(揚、底、撇、靠、揮、拌、乎、套、吊、連、縫入雲片要求距離相等,剪扎平正,片與片之間嚴禁重復或平行,觀之層次清楚,生動自然。雲片大小,觀樹樁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為了使雲片平正有力,片內每根枝條都彎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彎」。現在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個結,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比傳統的「一寸三彎」簡易多了。與雲片相適應的樹樁主幹,大多皤紮成螺旋彎曲狀,勢若游龍,變幻莫測,氣韻生動,舒捲自如,慣稱「游龍彎」。雲片放在彎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蔥翠欲滴,與主幹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顯示出蒼古與清秀。
揚派盆景分為兩支:揚州、泰州一帶稱為西派,以「游龍彎」為主要標幟;南通、如皋一帶稱為東派(現在也稱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為單獨一派,不過,按傳統劃分,屬於揚派),則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
「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到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畫,酷愛盆景,「兩彎半」經他不斷完善在盆景藝壇上佔有突出的位置。
製作獅式有5個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前二者表現古雅,後三者妙在傳神。須要大而圓,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獅頭的韻味。主幹的最佳效果是:一級。二駝。三抬頭。四回項。寓彎於直,須根相應,狀如坐獅,回首顧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楊派「雲片」那麼嚴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彎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彎的左右各一片特別重要,能夠體現獅子的動態,上下兩片相對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靈活現的藝術效果。獅式盆景還有另一種布局,盆中植大、小樹樁各一,構成「母子樹」,經過分別造型表現「太師少保」之類的主題。
「疙瘩式」是揚派盆景在樹樁造型上的又一種形式,製作必須從樹木幼小時開始,即在主幹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個圓圈,成疙瘩狀,顯得奇特別致,可分為「單疙瘩」、「雙疙瘩」和「多疙瘩」。
揚派的山萬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帆懸」的江南情致。
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沙積石、蘆管石、英德石等。
『伍』 盆的讀音是什麼
拼音:pén
部首:皿,四角碼:80102,倉頡:csht
86五筆:wvlf,98五筆:wvlf,鄭碼:OYLK
統一碼:76C6,總筆畫數內:9,筆順:容345325221
釋義:
1、盛東西或洗東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為圓形:花盆兒。臉盆。澡盆。
2、形狀略像盆的東西:骨盆。盆地。
3、姓。
(5)盆景撇口盆擴展閱讀
一、盆的筆畫
二、盆組詞
盆景、翻盆盆栽、沙盆、盆花、便盆、缸盆、盆子、銀盆、浴盆、面盆、盆湯、糝盆、傾盆、水盆、臨盆、牢盆、斗盆、澡盆、收盆、炭盆、腳盆,部分詞語解釋:
1、盆栽:[pén zāi]
在花盆裡栽種:盆栽花卉。盆栽葡萄。
2、缸盆:[gāng pén]
缸瓦製成的盆。
3、傾盆:[qīng pén]
形容雨極大:大雨傾盆。
4、盆景:[pén jǐng]
一種供觀賞的陳設品。在盆里栽種花、草、木本植物,配上水、石,布置成為縮小的山水風景。
5、浴盆:[yù pén]
澡盆(不包括新式的大澡盆)。
『陸』 盆字的偏旁是什麼
一、盆的部首:皿
二、拼音:pén
三、釋義:
1、盛東西或洗東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為圓形:花~兒。臉~。澡~。
2、形狀略像盆的東西:骨~。~地。
3、姓。
四、筆畫:撇、捺、橫折鉤、撇、豎、橫折、豎、豎、橫
盆的相關組詞:
1、傾盆[qīng pén]
形容雨極大:大雨~。
2、面盆[miàn pén]
洗臉用的盆。
3、盆子[pén zi]
盆。
4、盆浴[pén yù]
在澡盆里洗澡。
5、炭盆[tàn pén]
燒木炭的火盆。
『柒』 盆的筆順怎麼寫
筆順:撇、捺、橫折鉤、撇、豎、橫折、豎、豎、橫
筆畫--9、部首--八、結構--上下、繁體--盆、五筆--WVLF、五行--土、拼音--pén
釋義:1.盛東西或洗東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為圓形。2.形狀略像盆的東西。3.姓。
7、盆子[pén zi] [口]∶口大底小,較淺的盛器。
8、覆盆子[fù pén zǐ] 有刺落葉灌木。葉互生,掌狀。
9、盆湯[pén tāng] 澡堂中設有澡盆的部分。也說「盆塘」。
10、盆浴[pén yù] 一種洗澡方式,在澡盆中放入水,人泡在水裡擦洗。
11、盆栽[pén zāi] ①(動)在花盆裡栽培。②(名)指盆里栽種的花木:陽台擺著~。
12、盆景[pén jǐng] 盆中栽著小巧的花草,並配著小樹小山,如真風景一樣的陳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