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微盆景
㈠ 野外哪些樹適合做盆景
適合做微型盆景的小樹:虎刺,黃楊,六月雪,火棘,雀梅,小鐵樹,小南天竹,小水杉等等。
【蘇鐵】喜光,稍耐陰,喜溫暖,在5度以上室內越冬常年美麗羽狀葉叢濃綠,體態優美分櫱。
【銀杏】喜陽光,怕蔽蔭,喜溫暖,耐寒葉形秀美,秋葉色金黃播種、分株。
【金錢松】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耐寒抗風,不耐乾旱樹形優美,秋葉色金黃,叢林式盆景良好材料播種。
【黑松】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乾技柔韌,可製作成直干、斜干、懸崖等各種形式盆景播種。
【五針松】喜乾燥,怕滴水,喜陽光,怕曝曬松針短而密集,枝較柔韌,蒼勁枝幹,剛健體態,容易整形播種、嫁接。
【錦松】稍耐寒,喜溫暖濕潤及微酸性土壤樹姿枝幹奇特優雅嫁接。
【翠柏】喜溫暖,喜光,幼齡時耐庇蔭樹姿優美,葉片常年翠綠*接、播種、扦插、壓條。
【福建柏】喜溫暖濕潤,幼年喜蔽蔭鱗葉緊密,藍白相間非常可愛播種。
【刺柏】稍耐陰,耐寒樹姿優美,枝條下垂播種、扦插、嫁接。
【羅漢柏】喜溫暖濕潤,氣溫5度時入房並控制水量樹姿秀麗蔥郁,種托紫紅奇特,干身蒼勁優雅,四季常青葉色翠黛播種、扦插。
【竹柏】喜溫暖濕潤,耐陰葉形如竹,樹冠秀麗濃郁播種、扦插。
【真柏】性強健,適應性強,生長慢常綠匍匐灌木,老樹老校多鱗葉,枝葉緊密,四季蒼翠,易造型,為優良中小盆景素材扦插、嫁接。
【水松】喜光,多濕土壤,忌鹽鹼樹基帶有膨大屈膝狀呼吸根,小枝略下垂,葉條微小對生,葉色翠綠,入秋黃褐,頗為美觀播種。
【紅豆杉】喜陰,抗性強,喜涼爽濕潤及酸性土壤小技細干柔軟,老乾斑駁,羽葉蒼干,風姿儼如古木,易造型播種。
【榧子】喜涼爽多霧,耐寒,不耐瘠薄及水濕枝葉繁密播種。
㈡ 室外中型植物盆景有哪些 適合盆景種植的植物的有哪些
1、肉質植物比較適合用來做盆景,是多數家庭綠化的必選品。肉質花卉種類繁多,常見的仙人掌和仙人球類,景天科植物,蘆薈類植物,龍舌蘭科植物,等等,這些多肉植物都可以用做盆景。肉質花卉耐寒,管理少。很多肉質花卉有次,如果家有不懂事小孩,則盡量避免採用帶刺植物。
2、做盆景的植物要選擇多年生植物,最好是四季常綠的植物,這樣避免出現「一歲一枯榮」,可能令人感傷和沮喪,不利於主人身心健康。多年生植物很常見,上文提到的肉質植物幾乎都是多年生的,水仙、鳶尾、含羞草等等多年生植物在花卉市場和自然界里到處都是。
3、一般家庭都沒有太大的花盆,也沒有太多的空間,因此,盡量選擇低矮的植物做盆栽,高大的植物不經風吹,又佔地方,水肥量大。此外,也所選的植物長苗速度要慢一點,如果長苗速度快,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日常澆水施肥工作比較頻繁,此外,間苗修剪工作也少不了。
4、很多花卉有味道,有的芳香撲鼻,有的臭不可聞。香味讓人心曠神怡,臭味讓人惡心難受。家居環境下,盡量選擇香味花卉,不要貪圖奇特外形而選擇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等帶有惡臭或是異味的花卉做盆栽。
5、現在流行陽台種菜,可以選一些多年生的蔬菜和觀賞兼用的綠色植物做盆景。蕎頭、萱草(黃花菜)、韭菜、野韭菜、四季蒜、四季蔥、枸杞(南方有吃枸杞葉的習慣),等等,這些植物都是觀賞兼具蔬菜用途的多年生作物。當然,如果比較勤快,家裡空間也足夠,也可以種常規蔬菜來做家庭點綴綠化,播種和採收有間隔,就能保證四季常綠。
6、果類植物也可以做盆栽,既可以綠化,又能提供果實,能年年有收獲的心情。橘子類植物是多數家庭盆栽果樹的首選,地菠蘿、草莓、石榴、桃、李、楊梅、楊桃,等等均可,不過,有些品種在種植過程中要進行不斷修剪和藝術化,否則,樹冠過大,占空間太大。
7、塊莖類植物比較耐寒耐澇。塊莖類植物很多,花卉里以芋頭類最常見,建議選擇四季常綠的海芋等野芋頭類植物,野外到處都是,隨便採挖即可,也可以去市場購買。
8、蕨類植物四季常青,也耐旱澇,且形態優美,品種繁多,因此,也是盆栽的常見植物品種。
9、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選擇的植物一定要對主人健康有利,至少不能有害健康。家有過敏史的成員,就一定要避免帶入植物過敏原。家有老病號時,一定要注意避免能分泌有害刺激物質的植物,例如,很多哮喘和肺病患者有花粉不適症,吸入花粉過多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家裡有這一類病人,要盡量避免種植高粉花卉,最好不要種植開花植物,實在要種植,也要在花蕾時摘掉花朵。
㈢ 百里香微型盆景的製作和養護簡述
步驟一:選盆
製作微型盆景應選擇小盆,最好能與樁型的姿態相契合,和栽種的百里香的整株的色彩相協調。
還可以選用生活器皿當做盆來使用,例如茶杯、小碗和鳥食罐等,需要在底部鑽孔,提高其排水性。
另外盆架最好也根據花盆的色彩形態來挑選。
步驟五:養護
澆水方面一般堅持「見干見濕」的原則,伏旱時期早晚要進行一次澆水,當植株出現缺水情況時也不能一次澆水過量,應循序漸進地增加澆水量。
施肥方面以「少施薄施」的原則為主,可使用自製的液態肥,化肥也可少量施用。
修剪方面百里香盆景常年均可進行剪枝,應及時剪除過密枝與徒長枝以免長成不滿意的株型,同時利於保證植株內部通風,減少病蟲害的威脅。
㈣ 盆景黑松應該怎樣養護
黑松盆景的養護方法介紹
澆水
在栽種前要選擇透氣、透水較好的土壤,這樣有利於澆水。當盆土上層已經干透時,就要立即澆足水,春季與夏季則要適當減少澆水,這樣可以抑制它生長過高。它並不喜歡過於潮濕的土壤,所以日常澆水要注意。陰雨天氣則要暫停澆水。
施肥
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控制施肥,這樣才能避免讓植物生長過高地長等,但是在給它修剪新芽時,要多施肥,並且對較弱的植株則要先施肥在修剪新芽,這樣才不會影響它再次發芽。
環境
環境則是陽光充裕、空氣流通較好,這樣也會減少病蟲害的產生,冬季則要進行簡單的防寒工作,但若放在室內,那盡量要挑選溫度較低的位置擺放,最好可以接觸到陽光。
修剪
修剪最好選擇在冬季進行,此時它會進入休眠,可以適當的調整樹形,把漲勢較弱的,病蟲害侵蝕過的都可以剪掉。每年的3月至4月進行摘芽,
水分與養分合適的情況下,若環境不對,那也是無用的,所以所有的方面都要結合方能養好植物。
培養黑松盆景的7個要訣
①【多追肥】
一般認為,松樹的培育以瘦土為佳,應該盡量設法控制肥料和水,使肥料和水的供給恰好維持黑松存活的最低限度。這種做法也許對避免松針過長有作用。
而在剪芽的時段里,松樹應該多追肥。對體質孱弱的樹苗進行剪芽是愚蠢的行為,它會妨礙下次的發芽。
因此,必須先做到『追足肥後再剪芽』。
②【多澆水】
有人認為多澆水會導致松樹枯死,這種誤解一方面是將黑松與五針送混為一談,另一方面是排水處理不當引起的。
只要適當的花土培育黑松就不可能出現因澆水過多而枯死的現象。『一旦表土變干,就立即大量澆水』,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③【放在通風、光照充足的地方】
不管你如何施肥澆水,如果放置場所陰暗不通風的話,樹苗也無法發苗生長。疾病和蟲害也最容易侵入這種體質虛弱的樹苗,在進行消毒處理之前就應該認識到『中在日常管理』。
④【抑制旺盛的'樹芽生長】
黑松屬於大樹種,樹心部生長特別旺盛,因而要經常通過摘綠→剪芽→疏芽→摘葉等方式一邊調整樹型,一邊注意防止弱小枝條枯死。尤其是摘葉,即使不剪芽也要堅持常年摘葉。
⑤【通過剪芽來平整長葉】
常見有人將松葉從中剪短。這樣一來會留下難看的茶色切口,這種切口雖然不會導致枯苗,但有時會引起樹脂溢出。
其實葉子過長沒有什麼不好,第二年進行剪芽就會使之平整。很多人都會說黑松很難侍弄,我看可能是人人都覺得這個『從弱芽剪起』的剪芽秘訣很難理解之故吧。
⑥【不忘壓條、剪短】
莖特別長的苗必須先壓條後剪短。即使是很細的部位,只要有兩三根枝條,就很容易長出根來。
⑦【冬季防寒風、霜凍】
大型盆景可放置在戶外,微型盆景則須避風霜。雖然不能過於呵護,但防凍對春天發芽有好處。
還要了解黑松一年生長周期。移栽,剪中芽,摘綠,剪芽,疏芽,摘葉。什麼月干什麼活。
黑松盆景的養護管理
1、養護場地。黑松喜光,養護場所要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但用幼樹製作的小型盆景,在炎熱的夏季要適當遮陽。在北京地區,野外栽培者可在室外越冬。盆栽者冬初應移入室內,養護場所只要不結冰,黑松就能安全越冬。如果溫度過高,反而對黑松來年生長不利。秋末冬初, 也可把黑松連盆一起埋入背風向陽處的地下。盆缽上口要低於地面、先澆透水,翌日把坑填平。樹幹部培土超過地平面,這樣也能在室外越冬。
2、澆水。蒔養黑松盆景,盆土偏干為好。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盆底排水孔有水漏出為澆透),澆水切忌盆土上濕下干,下部根系得不到足夠水分。尤其在夏天,地面溫度較高,再得不到水分,對植株生長不利。黑松喜濕潤環境,要常向地面、枝葉上噴水,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應在早、晚各噴一次水。
3、施肥。黑松不喜大肥,每年春,夏,秋三季各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即可。肥大易引起枝條徙長,樹形反而不美。
4、整形。每年春季,黑松長出粗壯較低的新芽,在針葉尚未展開時根據造型的需要將新芽剪去長短不一的一段,一般般剪除新芽的一半、 使枝條結節變短,如果不讓枝條延長,也可把新芽全部剪除。如要改變樹形,剪除較大的枝條,應在冬季休眠期進行。
5、防病蟲害。黑松病害主要有葉銹病、落針病、松瘤病等。主要蟲害有介克蟲、紅蜘蛛、松梢螟等,要注意及時防治。
㈤ 北方山上適合做盆景的植物有哪些
1、五角楓
是我國楓樹中最耐寒的品種,葉五裂,結籽元寶形,故也叫元寶楓。天安門廣場曾用於綠化,廣布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㈥ 野外挖哪種植物當盆栽
野外有很多樹都可以作為盆景的,比較普遍的就是火棘、紫藤、三角楓、回榆樹、金彈子、黃楊等。它答們的樹形都很美觀,並且生長力和適應能力都是不錯的,作為盆景養護是非常適合的。
火棘盆景養殖方法
一、基質選擇
對於盆栽的火棘來講,選用適宜生長的基質很關鍵的。建議大家用深厚、松軟、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養殖,最好是含有豐富的腐殖質。使用的土壤為微酸性的最佳,有利於植株後期生長。
二、保證光照
它適合在光照足夠好的環境下生長,所以盆栽養殖時要保證它能見到陽光,要讓植株每天接受一定的光照,更有利於其生長結果。
三、澆水施肥
火棘根系發達,喜大肥大水,但要保持水肥適當。盆土要間干間濕,忌積水。在火棘開花期間,為保證授粉應避免雨水澆在花上。 火棘因生長期長,長勢旺盛,花繁果多,所以需要大量的肥料。一般在夏季施用以磷鉀肥為主的碧卡水溶肥料。秋季繼續用磷鉀肥,以促進果實成熟和著色。
四、適當修剪
養護期間合理的進行修剪是必須的,不然植株就會長得十分雜亂,還有可能影響它結果。因此,在花期前要將有較多花苞的枝條剪掉。平時要對徒長枝、密集枝、交叉枝都剪除。
㈦ 在農村有哪些可以製作盆景的野生植物
早在50年以前,我國遍地是農村。如果再放到盆景出現的早期,明清的時候,農村才是我國的主流。並且,大部分的盆景老樁,他們的原生地也都是在野外。所以呀,對於選擇製作盆景的植物來說,農村才是最適合的戰場。可以形容說,所有的盆景樹種,在農村都是能夠找到的,存在的。然而,有區別的是,地理環境的不一樣,它會存在不一樣的老樁。
那麼,比較常見的都有哪些呢?我認為有以下三種。
所謂果木盆景,就是能夠掛果的一類樹種。製作成盆景不但可以賞型、品意境,還能看花、觀果。這類樹種,本來就是在農村培養的。像我們常見的山楂、果樹、桃樹、棗樹、火棘、枸杞、桑葚等等。憑借它們可以結果的特性,配合本身多數耐貧瘠,好養易活的本領。都可以製作成精美的果木盆景。弄這么一盆放在家中,不但可以賞景,修身養性。還能夠做成自家的陽台果園,在閑暇之餘,陶冶心情。到豐收之時,收獲的也不只是美景,還有他的果實。
以上的三類樹種,都是生長在農村野外,並且並不特別罕見的盆景樹種。喜歡的朋友,可根據自己當地的情況選擇就好。要提醒注意的是,不太會養護的朋友一開始最好選擇當地本有的樹種。那樣,不會過多的改變它原本的生長環境,溫度、氣候等各種關系它生命的因素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但是會要養活一些,也能給自己減少不少的工作
㈧ 盆景的製作方法
手工盆景製作方法是什麼?
手工盆景製作方法: 1、新樹樁頭經過剪裁修整之後,有不少刀鋸斧鑿的傷口,這些傷口容易為細菌所侵入,小則傷害局部,大則牽連全株,因此封閉傷口是必要的。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蜜蠟、洋蠟、乳白膠塗抹傷口,或用布條包纏傷口。要注意的是,凡有舊傷口的,要一律重新削過或剪過,削剪之後,立即封閉。
封閉傷口除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之外,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也有一定的作用。 2、新種的樹樁頭,一般都主為不能施肥,尤其是過早施肥會使樹樁頭「消化不良」。
但實踐證明並不是這樣,只要能掌握樹樁頭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在新根長出後,爭取及時施以適當的淡薄液肥,更能促進須根的生長和枝葉的茁壯成長。 3、修剪法:即通過採用摘、截,疏、傷等方式對枝幹進行修剪,削弱、矮化、改變樹形。
首先,對病殘枝、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進行剪除;其次,對留下枝條再進行逐年、逐節強度縮剪,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4、泥土是植物養料的主要來源,種新樹樁頭覆土時,要注意透氣、疏水,要把泥土輕輕壓實,使根部的每一條根都與泥土密接,做到根必附泥,泥必貼根。
5、植物的黑暗的地方容易生根,因此,新樹頭種好這後,應放置陰暗的地方,等萌芽後逐漸給予適度的陽光。待枝葉茂盛時,就可多給水分、多曬陽光,以利於植物的生長。
6、山水盆景是以觀賞岩石為主的一類盆景。製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須進行藝術構思,確定主題,然後按照山石的天然氣質,取其全部或局部適宜造型的石料,並以植物及必要配件進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
7、山石盆景的石山製作完畢以後,還要著手種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蘚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鳥、亭台、房屋、小橋、小船等,用以點綴,使石山變幻無窮,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 8、山水盆景不但要確保盆中不能斷水,而且要經常換水,保持水的清潔;硬石盆景還要在山石上經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 如植物生長旺盛,同樣要進行修剪、整容。
怎樣製作盆景?
盆景是美化生活的一門藝術,好的盆景製作,要求構思巧妙,製作方法得當。
製作盆景的過程,可以讓人修身養性提高情趣。 本片通過實例操作結合講解的方式,以樹木盆景為重點,從選材的方法、造型的設計、製作技巧以及如何養護等幾方面,全面介紹家庭盆景的製作技巧。
●盆景藝術 ●樹木盆景的分類 揚州樹木盆景、嶺南樹木盆景、蘇州樹木盆景、上海樹木盆景、四川樹木盆景 ●樹木盆景的造型:提根式、直乾式、曲乾式、懸崖式、枯峰式 ●樹木盆景的選材 ●樹木盆景的製作方法 ●樹木盆景的養護 ●常見盆景樹木 ●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 ●盆景藝術欣賞。
花木盆景的製作過程
樹樁盆景,就是以花木為主。樹樁的優劣,不在所取樹種是否名 貴,也不在所用材料體積大小,而在於其天然形態是否有造就之可能,在於 創作者的造型所蘊含的意境和情趣。樹樁盆景是山野老樁的縮影,首當師法 自然。虯枝橫空、勢若游龍、樹干扭旋的古柏;大枝旁逸、懸崖倒掛、枝葉 如雲的勁松;柔枝紛披、花果艷麗、俊逸飄雅的天竹,都是製作樁景的極好 範本。
要製作一盆精美的樁景,關鍵是選好樹樁。最理想的樹樁是形態豐滿、 枝挺葉綠、須根尚未脫水的植株。
樹樁就其形態而言,有直乾式、懸崖式、垂枝式、合栽式、 伏卧式、桔梢式、自由式等。不論長短、粗細、曲直、老嫩、明暗、疏密、 厚薄,均宜自然灑脫。在引栽樹樁之前,需選好花盆,其原則是能與樹樁能相得益彰。
淺口盆能顯示林木的高大;深口筒盆可襯托懸崖老樁;持重古樸的紫砂盆宜於承持 蒼古人畫的松柏;雍容典雅的釉盆則能輝映艷麗的花果樹樁。總之,樁景的 用盆,也是欣賞的一部分,無論造型、線條、色彩、大小都應恰到好處,富 有藝術特點。
樁景所需的老樁,一般可到花木市場購買,如需較高質量的,則要到荒山野嶺挖掘。挖掘老樁宜在冬、春和梅雨季節,這時挖出的老樁易成活。挖 掘時要注意保護須根,多帶須根,截去主根。然後強修枝葉,使其骨架「輕 裝」,僅剩極少細枝小葉(在這一步驟中,要注意樁、盆形態互相適應)。
當樹樁在盆里活立起來,須經常在枝幹樹葉上噴水,還要適當遮蔭。這時, 如樹樁萌發的嫩芽,有些位置不當,要毫不心疼地剝去。夏日應多見陽光, 秋天進行修剪、整枝造型。樹樁的造型,因追求的風格不同,方法各異。大致有蓄枝截干法、棕絲扎片法、鉛絲纏形法等。
鉛絲纏形法簡便易學,易為初學者掌握。整形時, 將枝幹彎成所需形態,纏形處墊上麻片,用粗細適宜的鉛絲,使形態固定。 鉛絲要緊貼麻片、樹皮纏繞,不要使樹皮受到損傷。要使樁枝疏密相間。有 些樁枝木質較硬,可在彎曲處下端開槽,使之彎曲自然。經這樣捆紮一、二 年後,樹樁即可成形。以後逐年再進行細剪、整枝、摘葉、掐芽,還可採用 切根、盤根上提的技藝,抑制其生長,保持優美姿態。
最後在樹樁下,還可點綴一些山石,以彌補樹樁造型的不足。可選用斧 劈石、太湖石、鍾乳石、英德石或尋常造型美觀的石頭。布置山石最好採用 奇數,忌雜亂無章,要與樹樁、盆缽相配,或遠或近,以自己喜愛為准。石 縫處還可填附細土,布植青苔,使整個樹樁盆景既增生氣,又添野趣,雖出 自人工,卻宛如天成。
盆景製作主要包括哪幾個步驟?
盆景製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樹樁培養 將樹樁培養成符合盆景製作要求的大樁,並進行藝術造型。
一般有兩 個途徑,一是從幼苗繁育開始,然後對苗木進行培養;二是從野外挖回的 老齡樹粧開始,然後對樹樁進行養坯、造型。樹樁培養不僅包括嫁接、施 肥、澆水、病蟲防治、樹體矮化、促進花芽分化、保花、保果等栽培技 術,還包括樹干扭曲處理、修剪枝葉、樹木蟠扎、雕干、提根等造型技 術。
樹樁培養是盆景製作的基礎,關繫到盆景製作的成敗。 (2) 造景設計 對盆景進行藝術造型的整體設計,包括樹樁造型、其他植物配置、山 石配置、配件配置、盆缽選擇等。
要通過對不同樹木的形態進行細致的觀 察,以及盆景觀賞的要求,進行藝術性的設計。 (3) 樹樁上盆 根據設計要求,首先選好盆缽,新盆要在水中浸泡24小時,俗稱 「退火」;對於舊盆,要清洗干凈,然後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或殺菌葯劑 消毒,消毒後將盆清洗干凈。
盆缽清洗晾乾後在盆底墊好瓦片或塑料網, 塑料網一般墊2〜3層,蓋住盆底排水孔,依次放入粗沙、細沙和培養土。 然後置樹樁在預定設計的位置,注意樹木的直、斜、卧、屈等姿態要符合 設計要求,栽植不要過深或過淺,一般使根部稍露出土面。
最後將培養土 填到盆缽的預定高度,壓實、澆透水。 (4) 配石放置 按照設計要求將山石加工成預定形態,並擺放到預定位置,一般為達 到穩固的要求,將山石下部的一小部分埋入土中。
(5) 種植青苔 對盆面進行苔蘚和小草種植,也可在樹樁上盆後置於陰涼處讓其生 苔,避免盆土因澆水等被沖刷,同時增加了美觀性,使盆景看上去生動而 活潑,富有自然野趣。 (6) 配件點綴 按設計要求將配件放到預定位置,不求多,但求精,而且要點綴到 位。
常用配件有人物、動物、小橋、亭閣、舟楫等,有金屬質地和陶瓷質 地之分。 (7) 整理完成 對樹木枝葉最後整形 修剪,達到精細、美觀的要求;澆透水,剛上 盆的盆景宜在陰涼處放置約 一周後轉入正常養護。
盆景的製作方法有哪些呢?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
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2)修剪法:即通過枝乾的修剪,去除多餘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手段。
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修剪時,對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等進行調整,即剪掉。
對於留下枝條,則養分集中,長得粗壯,當培養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進行強度修剪,使之短縮,生出第二節枝;待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節枝都如此施行。 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小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的修剪後,枝幹短縮、粗壯,蒼勁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3)雕鑿法:為了顯示樹木蒼古,有時可用鑿子或鋒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對樹干進行雕鑿,成自然凹凸變化,還可剝去部分樹皮,甚至將樹干劈去一半(如梅樁劈乾式造型),使樹木呈現自然枯朽的蒼老姿態。 但雕鑿時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鑿痕跡。
該法多用於松柏類及體量較大的老樹樁。(4)提根法:樹樁盆景講究懸根露爪、盤根錯節,這也是盆景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
提根技法通常將樹木先種在深盆中,以後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時還可將根部進行盤曲藝術處理,使其更顯得蒼古奇特,古樸野趣。
但提根時要掌握適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過多,以免影響樹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榆樹、錦雞兒等樹種的根系細長而柔軟,提根時,可將長根蟠曲成古雅之狀,但根系的盤曲要有條理和美感,不能亂纏胡繞,失卻自然,反而影響效果。
盆景製作方法是什麼?
材料選擇:選生長良好,高20cm左右的文竹一棵,高10cm左右的文竹二棵;不規則形漢白玉淺盆和其配套的幾架,高10cm左右的山石若干;適量的培養土和青苔。
盆景造型:先在漢白玉淺盆鋪上一薄層培養土,把最高的一棵文竹、彎曲的枝葉向左植盆的右端,把第二高度文竹栽植第一株文竹左側不遠適當靠盆後沿的位置上,然後把最矮一棵文竹栽植在盆長1/2與2/3的交界處,文竹彎曲的枝葉也要向左,以達到三棵文竹朝向的協調統一。 然後遠看近瞧,調正文竹在盆中的位置,達到自然優美為止。
點石鋪苔:文竹枝幹細而彎曲,是柔的表現、再加不規則漢白玉盆的四周也是呈彎曲狀,這件景物柔性有餘、陽剛不足。上乘景物要剛柔相濟。
在盆面適當靠右後的位置上擺放挺拔的兩塊山石、山石質硬、左右側線直,是剛的表現。 在盆面培養土上,鋪蓋一層青苔,達到綠化的藝術效果。
用清水向文竹和青苔上噴灑,並使培養土濕潤。 文竹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陽的環境、畏嚴寒、怕暴曬。
要使文竹盆景四季蒼翠而具有較高觀賞性。那麼,文竹盆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場所:在華北地區,文竹盆景一年四季均可在室內或封閉的陽台內養護。
要注重空氣流動。 (2)光照:文竹喜溫暖、濕潤及遮蔭環境,不耐強光直射。
早春、晚秋、冬季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其他時間要遮蔭或見散射光。
(3)溫度:文竹是喜陰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既不能耐寒,也怕暑熱。對光照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能常年蔽蔭,也經不起陽光暴曬,在烈日下暴曬半天也會枯黃。
故宜將文竹移居室內培養,並放在散射光下生長,避免陽光直射。保持土壤的肥沃、排水透氣性,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5℃以上,才能使之安全過冬。
(4)澆水:晚春、夏季、旱秋生長期,盆土可適當偏濕一些,冬季水傷蒸發少,要適當少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5)施肥:在生長期,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即可。
肥多會促使文竹枝葉徒長,反而破壞造型。冬季不要施肥。
(6)修剪:文竹生長快,在生長期常從根部長出新枝、時間一長,老的莖葉變黃,為保持文竹翠綠莖葉和優美姿態,要經常剪除老枝、徒長枝和影響造型的葉片。 。
盆景製作方法有哪些?
一、露根盆景 1、淺栽挑根用淺盆培養,選用主根發達易造型的半成品樹樁。
將根基部側根條理別致的露出盆土。對樹根基部側根不宜直接露出的,可用挑根的辦法將根挑出盆面,結合樹樁的形式,合理培養露根。
2、提根露根。用深盆培養。
通過換盆等措施,將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達到觀賞目的。 也可先將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3、壓條插枝。對不宜直接露根的樹樁,如樹樁基部長出枝條,待半木質化後,將枝條環剝,壓入盆土,待生根後及時剪去枝條,以達到露根目的。
二、叢樹盆景 1、選用淺盆,能顯示出叢林野趣,曠野風情,使樹顯大,給人視覺更為深遠,還可在淺盆內堆起土堆、配石、布景,使盆景更加生動活潑。 2、叢林盆景選用的素材一般是小灌木,在栽植時要大小相異,高矮相錯,否則景觀呆板,缺少生氣。
3、叢林盆景在製作上,樹樁宜有進有退,空間有疏有密,構圖上產生起伏變化,要有「林」的感覺,不要讓人有窒息的感覺。 4、盆景內樹木如長時間不修剪,往往枝杈橫生,糾纏不清。
因此,要隨時修剪,保持空間結構和疏密關系,提高觀賞價值。 三、微型盆景 1、取材造型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艷麗,容易造型的材料,如五葉松、小葉羅漢松、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等。
也可到野外挖取合適的樹樁造型後栽植。 造型時常用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等方法。
2、上盆養護在整形的同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一般高深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乾式;多角淺盆,且栽高乾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植物。
栽植後養護: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冬季保持適宜的溫度,盛夏宜置於被陰處。 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施一次。
可施用腐熟的豆餅、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花。
火棘的盆景製作方法有哪些呢?
一、扦插時間:以9月為佳。
也有人認為春季扦插,霉雨期扦插好。據我們觀察,每年78月,火棘分化來年花芽,至9月大多完成花芽分化過程,此時扦插所獲苗,翌年必繁花似錦。
另外,9月天氣漸涼,而地溫尚高,此時扦插無插穗腐爛之虞,而適合火棘習性,成活率可達100%。 二、扦插過程: 1、插穗:選取當年生粗壯枝條,截成長10?15厘米段,上部留兩對葉片,下部葉片可摘除。
2、基質:河沙或疏鬆透水之培養土。河沙可用開水沖洗消毒,培養土用福爾馬林50倍液消毒,或用日光曝曬法消毒。
3、扦插:有兩種方法,可先扦插於河沙中,每日保持濕潤,稍蔭蔽,約1個月後即可生根,生根後移栽於裝有培養土的營養缽中,置冷室中越冬;也可直接插於培養土中,一缽一苗,20-25℃條件下,30天生根。 三、造型:扦插成活後,翌年3月定植寸盒,培養土中可多加腐殖土、有機肥,使之盡快萌發,生長茂盛。
5月份花後可換4寸盆進行養護,並供給充足水肥,使枝條充分加長加粗。8月底9月初即可造型。
火棘扦插苗一般頂端一芽發成長枝,當年長度可達1米,宜保護,不宜修。 。
㈨ 5種普通「野草」,挖回來做成盆景,漂亮又美觀,你知道嗎
這些普通的野草就是鳳尾蕨,卷柏,菖蒲,苔蘚,銅錢草,而且製作成盆景都是非常好看的。
㈩ 盆景製作入門教程
第一、選材
在野外或者說花鳥市場上尋找適合的樹樁,樹樁的尋找要遵循以下原則,不要腐根、不要幼根。因為這三種樹樁都不利於盆景的健康生長,所以不採用以上三種樹樁。尋找到適合的樹樁以後,要進行根部處理,將那些壞死的根部或者根部太長的根全部去除,然後在修剪的地方噴灑防腐劑,以防病毒的侵擾。
第二、嫁接
盆景的嫁接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對根部的嫁接,另一種是盆景枝葉的嫁接。在根部嫁接的時候注意所選取的嫁接原材料,一定是沒有被病毒入侵過或者是被病蟲侵害過的跟,正常選取幼根。旺盛的根部可以讓盆景的穩定性大大增加。特別是製作露根盆景必須要保證它根部持續穩定。再者就是枝葉的嫁接,對於枝葉的嫁接和平時的嫁接方式是完全一樣的。嫁接完畢後,記得要噴灑一點營養液,這么做是為了保證剛剛嫁接完成的根部和枝葉可以快速癒合傷口,及早的進行發育。
第三、上盆
這個過程基本有下列幾個步驟組成,首先是花盆和土壤的選擇。其次填土,土壤記得要選擇較為肥沃和濕潤的。然後就是每一種盆景選擇的花盆都是不一樣的,例如懸崖式盆景的花盆一定要選取那種又淺又大的。最後在進行填土的時候,沙子和土壤的比例正常情況下是1:1。
第四、根部的調整以及枝葉的剪切
對於非露根盆景在上盆之前必須要對根部進行調整。調整的意思就是梳理盆景的根部,枝葉的修剪一定要將那些發黃枯萎的葉子和枝條全部處理。修剪完成之後,要對根部噴灑高錳酸鉀以防滋生病菌。
第五、日常養護
基礎步驟完成之後,就剩下一些日常的狐狸,例如澆水、施肥以及環境溫度。不同種類的盆景在日常的養護工作中自然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