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嶺南盆景精神

嶺南盆景精神

發布時間: 2023-01-17 21:36:15

盆景藝術的歷史及現狀

盆景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

盆景是由栽培觀賞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園發展演變逐漸形成的。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距今7000餘年)遺址中發現繪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證據。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距今1700餘年)有盆栽花卉的畫面,畫面是一個圓盆,盆中栽著6支紅花,盆下配有方板幾架,形成植物盆缽幾架三位一體的藝術造型,與現代的盆景極為相似,有人認為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於盆景起源的確切時間,有待今後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證實。

對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證據就是在陝西省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之子)墓的甬道東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所繪這一盆景和現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見當時盆景已成為觀賞珍品,作宮苑御用。同時受到魏、晉、南北朝山水畫興起的影響,應用寫意山水畫理的「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手法,使用山石與植物相互組「景」,則簡單的「盆栽」而發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宮博物館內保存一幅唐代畫家閻立本繪的《職貢》圖,圖中有這樣一個畫面:在進貢的行列中,有一個手托淺盆,盆中立著造型優美的山石,這和現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進貢的行列中,還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這些畫面足以證實在唐代盆景已經形成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② 哪種盆景放家裡,寓意好又易成活

寓意好且好養活的盆景,我給您推薦以下幾種:

松樹盆景,真柏盆景,黃楊盆景,羅漢松盆景,石榴盆景,梔子盆景,朴樹盆景,對節白蠟盆景,榕樹盆景,杜鵑盆景。

松樹盆景

從古至今,人們對松樹的贊美很多,例如長壽,因為它可以多年保持著綠色,且長年沒有任何凋零,這也有萬古長青的意思,所以用來寓意長壽,是非常適合的;還有它的生活特性,不怕寒風凜凜、不是嬌艷烈日,無論是什麼環境中都可以保持著原樣,所以人們也用它象徵著頑強、正直等精神;歲寒三友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其中松樹代表的是堅貞不屈。種一盆松樹在家中,除了有不錯的裝點作用,同時還可以彰顯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氣象,更是寓意著長壽,除了祝福老人長壽外,還象徵著企業的長久發展等

羅漢松盆景


羅漢松的寓意很好,預示著萬年長青,事業順利,平安吉祥等等,這無疑是人們最渴望擁有的。在廣東地區民間流傳「家有羅漢松,世世不受窮」的說法。所以喜歡羅漢松的朋友們可以選擇一盆羅漢松盆景至於自己的書房之中,或陽台之上,給自己帶來靈動的氣息和不倦的鬥志。

石榴盆景


石榴被人們列為盆景「十八學士」之一。石榴花果並麗,火紅可愛,又甘甜可口,被人們喻為繁榮、昌盛、和睦、團結、吉慶、團圓的佳兆,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吉祥之果。 石榴籽粒豐滿,也象徵多子多孫,謂之「榴開百子」 。宋代人還用石榴果裂開時內部的種子數量,來占卜預知科考上榜的人數,久而久之,「榴實登科」一詞流傳開來,寓意金榜題名。

梔子盆景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被譽為盆景「十八學士」之一。其花語是「永恆的愛一生守侯和喜悅」。杜甫的詩歌《梔子》中描述:「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這首詩以梔子擬人,贊美了梔子高貴的品格。在古代梔子花是真誠清白高潔的象徵。其寓意的永恆之愛也感染家人和睦、相親相愛。

朴樹盆景


朴樹又名相思樹,是嶺南盆景常見的一種雜木樹種,它的特性生長速度快、發芽率強、成型時間相對短、耐修剪、造型較易,樹皮嶙峋古樸……綜合種種優點,吸引到很多盆景玩家都喜愛這一樹種。

對節白蠟盆景

對節白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木樨白蠟名貴樹種,是世界景點、盆景、根雕家族的極品,被譽為「活化石」或「盆景之王」。寓意「莊重肅穆,剛勁堅毅」,對節白蠟盆景寓意吉祥。對節白蠟向來有「風水神樹」之稱,將由對節白蠟造藝而成的盆景放置在家裡,可以給家人帶來好運,讓家人平平安安。

榕樹盆景

榕樹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徵。寓意榮華富貴之意。因而是祝壽的最佳禮品。同時:榕樹是純潔愛情的象徵,記載了人間的情感歷程。古時人們喜歡綁紅絲帶在枝條上寄託對遠方愛人思念。

杜鵑盆景


杜鵑花在春、夏開花,花朵繁密,花色豐富。花期長,開放時節熱烈奔放,鮮艷奪目,如火如荼,是深受中國人民熱愛的名花之一。

③ 如何弘揚嶺南文化

一是理順廣州千年歷史發展脈絡,重建廣州博物館,把廣州人文歷史,特別是嶺南文化的產生、發展、升華,以及弘揚理出一個歷史脈絡來,打響嶺南文化牌,提升嶺南人文精神,全面打造嶺南人文CBD,讓嶺南文化植根世人心間,以此一方面全面廣州人的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讓世人全面認識嶺南文化,了解廣州人文。

二是全面整合、包裝嶺南文化。其一以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為核心包裝古代廣州;其二以十香園為核心全面整合、包裝嶺南書畫藝術;其三是以黃埔古港和十三行為核心,打造以對外貿易為特徵的粵商文化;其四是以廣彩、廣銹、彩扎、嶺南盆景等嶺南民間工藝,以及以醒獅、乞巧文化等嶺南民俗文化為核心,全麵包裝、整合嶺南民間、民俗文化;其五是以鄧世昌的故居、大元帥府舊址、黃埔軍校、中共三大舊址、勞動一大舊址等革命遺跡打造中國革命文化;其六是電視觀光塔、星海音樂廳等為核心打造現代化文化中心。

三是以嶺南人文精神特徵提升廣州文化精神,編輯嶺南文化匯編,並把其中精神編成教材作為大中小學校的鄉土教材。

四是以嶺南為廣州、乃至廣東的文化標簽進行包裝、整合,羊城、穗城作為廣州的別稱未嘗不可,但從文化精神上應該把「嶺南」作為標簽更為恰當。

④ 盆景藝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盆景藝術五大流派是哪五個流派

盆景是藝術美的創造,同山水畫和山水園林有著相似之處,很重視寫意和抒情。雖然師法造化,以自然為藍本,但又不僅僅是單純地摹擬自然景物。在創作上常常採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達到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審美效果。

盆景不同於盆栽的道理就在於此:盆栽僅僅是一種栽培方式,在盆缽中栽植樹木花草.未經藝術加工。而盆景則是栽培技術與造型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優美的造型風格。同時,盆景中的樹木山石必須與盆缽、幾架相配合,互相協調襯托,才能構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藝術。

盆景藝術在歷史的沿革過程中,形成樹木盆景 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為主要 素材,是活的生命體,其製作技術較為復雜,大致 有挖掘、種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養護等 步驟。藝術上則要求具有老乾虯枝,清奇古雅,生 機勃勃,意韻深遠的效果。山水盆景則以山石、水、 土為主要材料,為無生命物質,其製作技術要求側 重於藝術境界,不論是層巒疊蟑,還是波光島影, 應能表現出山河的錦綉壯麗。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五大流派和兩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⑤ 中國盆景的流派及造型特點

我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盆景流派較多。就傳統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為南、北兩大派,南派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派,北派包括長江流域的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後三派過去統稱江南派)等。
海派盆景

上海的盆景藝術,已有400餘年歷史。

由於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國內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種勇於革新創造、善於吸收新鮮事物的海派文化。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上海盆景廣泛吸取了國內各主要流派的優點,同時還借鑒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創立了以師法自然、蒼古如畫的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物賦形,按照國畫理論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備。雖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樣,講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疏密相間,聚散自由,以欣欣向榮為首要目標。因此,在技法上另闢蹊徑,扎剪並重,不用棕絲而用金屬絲纏繞枝幹進行彎曲造型,而後細修細剪,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

海派盆景選用的樹種非常豐富,落葉、常綠、花果各類應有盡有,現在已達140餘種,其中以常綠的松、柏和色姿並麗的花果類為主,近幾年還從國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進一些樹種,使海派樹樁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境內沒有大山,但對山水盆景卻有較大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海派山水盆景有兩大類型:其一是用硬質山石表現近景,盆內奇峰峻峭,林木蔥蘢;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軟質石材,細致雕琢出山紋石理,種上小樹小草,以表現深遠的意境。不過,這兩種類型的山水盆景,就其總的風格而言,都比較遼闊,無疑是地域環境在盆景藝術家心靈上刻下的印記,體現出沖積平原的地域特色。

嶺南派盆景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這里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盆景藝術繁榮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嶺南盆景藝術起步較晚,但也有數百年歷史。

嶺南派盆景形成過程中,受嶺南畫派的影響,旁及王山谷、王時敏的樹法及宋元花鳥畫的技法,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形成「挺茂自然,飄逸豪放」特色。創作題材,或師法自然,或取於畫本,分別創作了秀茂雄奇大樹型、扶疏挺拔高聳型、野趣橫生天然型和矮干密葉疊翠型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樹木盆景;又利用華南地區所產的天然觀賞石材,依據「咫尺千里」、「小中見大」的畫理,創作出再現嶺南自然風貌為特色的山水盆景。嶺南派盆景多用石灣陶盆和陶瓷配件,並講究景盆與幾架配置,題名托意,體現了「一樹二石三幾架」的一樹效果,成為我國盆景藝術流派中的後起之秀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有著極強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點。其樹木盆景,以展示虯曲多姿、蒼古雄奇特色,同時體現懸根露爪、狀若大樹的精神內涵,講求造型和製作上的節奏和韻律感,以棕絲蟠扎為主,剪扎結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險,以「起、承、轉、合、落、結、走」的造型組合為基本法則,在氣勢上構成了高、懸、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觀。

就目前情況看,川派盆景中的川西和川東盆景,雖然在某些具體製作手法和景觀造型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基本的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是一致的。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有2500年建城歷史的蘇州,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適宜於植物的繁殖與生長,為樹樁盆景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

蘇派盆景以樹木盆景為主,古雅質朴,老而彌健,氣韻生動,情景相融,耐人尋味。蘇派盆景擺脫傳統的造型手法,採用「粗扎細剪」的技法。對主要樹種,如榆、雀梅、三角楓等,均採用棕絲把枝片修成中間略為垂斜的兩彎半「S」形片子,然後用剪刀將枝片修成橢圓形,中間略隆起呈弧狀,猶如天上的雲朵。對石榴、黃楊、松、柏類等慢生及常綠樹種,在保持其自然形態的前提下,蟠扎其部分枝條,或彎曲、稀疏,使其枝葉分布均勻、高低有致。其修剪也以保持形態美觀、自然為原則,只剪除或摘除部分「冒尖」的嫩梢,成為蘇派盆景的主要特色。在蟠扎過程中,蘇派盆景力求順乎自然,避免矯揉造作。另外,結「頂」自然,也是蘇派盆景的獨到之處。

蘇派盆景造型特點:注重自然,型隨樁變,成型求速。擺脫了過去成型期長、手續繁瑣、呆板的傳統造型的束縛。

蘇派盆景,同時講究景(樁、石)、盆和幾架的多樣化與統一性,特別在廳堂陳列布置,景、盆、架要與廳堂結構協調,顯示「景」、「境」相稱而得體。

蘇派盆景

揚派盆景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於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派盆景經歷代盆景老藝人錘煉,受高山峻嶺蒼松翠柏經歷風濤「加工」形成蒼勁英姿的啟示,依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畫理,創造應用11種棕法組合而成的扎片藝術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長之枝能有三彎(簡稱一寸三彎或寸枝三彎),將枝葉剪紮成枝枝平行而列,葉葉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藍空中極薄的「雲片」,形成「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特色。這種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發展,並在以揚州、泰州為中心的地域廣泛流傳,形成流派,並被列為中國樹木(樁)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揚派的山石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江南情致。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砂積石、蘆管石等。

⑥ 廣州有哪些嶺南特色文化

嶺南傳統建築、嶺南特色食品、嶺南特色風俗、傳統的文化藝術,從粵語、粵劇、廣東音樂、廣東曲藝、嶺南書法、嶺南畫派、嶺南詩歌、嶺南建築、嶺南盆景、嶺南工藝到嶺南民俗和嶺南飲食文化,都反映出嶺南文化豐富內涵和獨具一格、絢麗多姿的嶺南地方特色。

⑦ 嶺南文化的文化構成

近現代嶺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響較深。廣義的嶺南文化本來就包括香港地區在內,只是由於歷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們的嶺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據珠江流域、韓江流域。所以,廣東與香港在文化上較容易達到融洽,形成同構。因而,關於嶺南文化的現代性審視離不開對香港的認識。香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實」的廣東人心目中成為一種高位文化。與此同時,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經濟的特點、注重享受的特點等也深深影響著廣東。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與嶺南文化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以租賃形式入據澳門,在西方政治與法制文化的影響下,澳門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與特點,即開放多元,中西合璧。即便如此,澳門文化仍然植根於中華,嶺南文化的特色長期在澳門得到保留和發揮,並占據著主體地位。同時,由於澳門長期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宗教藝術、價值觀念等,通過澳門傳入廣東,繼而擴散到內地,使嶺南文化「得風氣之先」,又「開風氣之先」,在近現代中國文化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紀中葉以後的嶺南文化與澳門文化是相互促進,雙向互動的。澳門與嶺南文化的關系問題是16世紀以來中西交通、人類文明進程的個案研究典型,值得學術界重視。澳門不僅是中國維新運動和民主革命的一個重要據點和策源地,而且是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橋梁,而文化精英們在澳門的活動,又大大提升了澳門的文化品格,催化澳門愛國進步文化的成長。澳門與嶺南文化的雙向互動關系再次得到體現。
廣東作為中國國最大的僑鄉,華僑歷史悠久,華僑文化積淀深厚,受華僑文化反哺的現象很多,如潮汕善堂,就是華僑文化反哺的結果。他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僑華人是個特殊的群體,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華僑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種聯系最突出地體現於文化紐帶上。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這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對於華僑來說,「落地生根」不等於文化同化。事實上,他們的文化仍然保持著民族性,中華文化仍然是華僑的母體文化,是華僑的根。另一方面,華僑留居海外之後,與當地文化「通婚」,吸收當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現出較強的時代性和先進性。要建設華僑文化,就是要研究華僑文化這種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質,找到它的內核,豐富和發展嶺南文化。 嶺南建築及其裝飾是中國建築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來,經過歷代建築匠師的辛勤勞動,充分利用了南國的自然資源,結合南國人民的生活特點,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之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簡練、樸素、通透、雅淡的風貌展現在南國大地上。它主要分為廣府建築,潮汕地區建築以及客家建築。
嶺南建築的特點,通常表現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熱、遮陽、通風的特點;建築物頂部常做成多層斜坡頂;外立面顏色以深灰色、淺色為主;以及方形柱的運用。嶺南建築的布局、裝飾的格調十分自由和自然。由於氣候溫和,人們活動空間向外推移,因而,露台、敞廊、敞廳等開放性空間得到了充分的安排,人們從封閉的室內環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嶺南建築裝飾空間的自由、流暢、開敞的特點。如北京路的騎樓,就有嶺南建築的特點。 詳見詞條: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是主要指狹義的廣府園林(潮州園林另樹一支)。嶺南園林作為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國造園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現代園林的創新和發展上,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嶺南山水秀麗,層巒疊翠,又瀕臨滄海,環境風物別具特色。嶺南人追求自然化、藝術化園居生活,這孕育了嶺南園林的獨特風格:求實兼蓄,精巧秀麗。
在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朴實,體量較小。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猶如一幅幅玲瓏剔透織綿。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如中式傳統建築中採用羅馬式的拱形門窗和巴洛克的柱頭,用條石砌築規整形式水池,廳堂外設鑄鐵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嶺南文化特點。
嶺南園林主要植根於民間,沒有北方皇家園林的常規祖制,也不具江南文人園林的嚴謹章法,園景構圖根據生活內容的需要適當處置,隨機應變,各種設施求實重效,順從人意。嶺南古代的園林匠師,綜合了多元文化類別,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國的園林藝術貪圖其意,變更其形靈活吸收,揮灑自如,使園景布局顯得較為隨意,不拘一格。
嶺南園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積淀的文化,前者可歸結為海岸文化和熱帶文化,後者可歸結為遠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樂文化和商業文化,開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貶謫文化和務實文化。由自然而上升為文化的方面,如建築的高活動面和高柱礎與水澇和濕氣的關系、緩屋面和台風的關系、寬檐廊與多雨的關系、高牆冷巷與高溫的關系、龍形、魚形、水草、龜、蛇、芭蕉主題與裝飾的關系、塑鼓石與海蕉的關系、崖瀑潭局與自然山水的關系等等,可資利用則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則千方百計通過設計迴避或化害為利。
遠儒文化是嶺南學者對嶺南園林文化最精闢的闡釋,如果說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的儒意較濃的話,嶺南園林的儒家意味則很淡。嶺南人遠離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現於古典園林建築梁架的不規范和現代園林文聯匾對的不重視,另長期處於南疆的蠻夷之族的傳統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現於清代園林的碉樓形式和近代園林的「肥胖」立面和簡朴粗柱。遠儒性從品味上看可說是俗氣,即世俗文化,它是嶺南文化的主流,特別晚清以後,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騷客,嶺南的商家富豪成為三大地域園林的創作主體,嶺南園林中的空間實用性及園宅一體的設計就是它的表現。
嶺南園林的開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現於南越國皇家園林對中原園林文化的全盤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園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與江南和北方兩地迥然之別,另外,陳濟棠公館和謝維立的立園那樣的西歐式園林建築、龍岩中山公園的俄羅斯園林建築、草暖公園和雲台公園的西洋規劃布局,以及古典園林中大量的滿洲窗都是開放和兼容的表現。 詳見詞條: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它和粵劇、廣府音樂被稱為「廣府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嶺南畫派是本世紀初首先從廣東興起。以嶺南三傑為代表,主張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繪畫藝術之長以改造傳統國畫,使之朝著現代化、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而提高審美教育效能的一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美術流派。其表現形式是折衷中西,融匯古今;最終目的則是通過藝術美的陶冶以「改造國魂」。 廣東的戲曲劇種有粵劇、潮劇、廣東漢劇、採茶戲、雷劇、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等,以粵劇、潮劇、廣東漢劇三種流行最廣、影響最大、觀眾最多。
音樂:廣東音樂、廣東漢樂、潮州音樂、客家山歌 廣東民間工藝品品種繁多,歷代藝人繼承了嶺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藝術,不斷進取,力求創新,使得有我國南方獨特風格的工藝美術品更加精巧和實用。廣州的三雕一彩一綉(象牙雕、玉雕、木雕、廣彩、廣綉)、粵綉(廣綉和潮綉)、增城欖雕、潮汕木雕,潮汕陶瓷,潮汕剪紙,潮汕嵌瓷、石灣工藝陶瓷、佛山剪紙、佛山秋色、潮汕抽紗、楓溪瓷雕、肇慶端硯、新會葵藝、高州角雕、東莞煙花以及肇慶草席、陽江風箏、佛山醒獅、嶺南盆景、廣州紅木傢具、潮州鑼鼓和麥稈貼畫等傳統手工藝品,琳琅滿目,素享盛名,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同時又是上乘的旅遊購物工藝品,深受人們喜愛。
金漆木雕、玉雕和牙雕
金漆木雕是木雕藝術的一種形式,它以木雕為基礎,髹之以金,自明代開始逐漸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為平面雕飾,至萬曆年間始向單層鏤通發展。清代是這一藝術形式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少達官貴人對「金碧輝煌」情有獨鍾,於是,所營建的祠堂和豪宅,無不以金漆木雕裝飾。現存的金漆木雕代表作最早的有開元寺的大殿龕桌和圓雕貼金千佛塔;較完整的建築有晚清時期的潮汕「已略黃公祠」等。潮汕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雕刻形式有浮雕、立體雕和通雕等。
玉雕以玉石為工料。廣州玉雕借鑒北方的技藝,融入南方線條流暢、造型細膩的風格而成。廣州玉雕工藝形成於唐代中後期,繼承宋代巧色玉的傳統,創造「留色」特技,顯出原玉的天然顏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
牙雕工藝始於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為材料的雕刻工藝及其成品。廣州象牙雕刻花色品種豐富多彩,重雕工,雕刻技藝精湛細膩,具有優良的傳統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技藝上擅長鏤空、透雕等表現形式,雕刻技法聞名於世,在長期的工藝實踐中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藝,在象牙雕刻中別具一格。廣州牙雕纖細精美,玲瓏剔透,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雅俗並舉。作品以牙質瑩潤、精鏤細刻見長,整體布局繁復熱鬧,不留空白。象牙雕刻與其他多種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鑲嵌於一器之上,使圖案更富於層次,同時刀法見棱見角,華麗而美觀。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又稱廣東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揚、川、徽、嶺南)之一,嶺南盆景有「活的中國畫」美譽。由於廣東的自然環境優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樹種很多,所以,嶺南盆景以樹樁盆景較為盛行。嶺南盆景的盆栽藝術,也有近千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宋哲宗親政時,蘇東坡被貶廣東,他一到惠州,就賦詩大贊「嶺南萬戶皆春色」。到了清代,盆景藝術已普及於民間。《瓊州府志》記述:「九里香,木本,有香甚烈,難長,選最短者,制為古樹,枝幹拳曲,作盆盂之於,有壽數百年者。」
然而,嶺南盆景的發展與藝術風格的形成,乃是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事。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發展盆景藝術十分重視,省、市園林部門,先後成立盆景協會,並在廣州流花湖西側開辟了西苑,作為嶺南盆景藝術研究中心,由孔泰初擔任技術指導,將嶺南盆景三個藝術流派的優點集中起來,融為一體,因材取勢,就木取景。幾十年來,孔泰初先生為發展嶺南藝術,總結出一套經驗,從而豐富了嶺南盆景的造型風格,使嶺南盆景的藝術造型多姿多彩。 粵西地區年例
東莞百子論文
東莞木魚歌
東莞木偶戲
高州木偶戲
東莞龍舟競渡
莞邑醒獅藝術
東莞賣身節
東莞中秋燈會
東莞重陽登高
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廣東民間藝術歡樂節、廣東旅遊歡樂節、中國旅遊藝術歡樂節)
廣州迎春花市
廣州賀年繽紛大巡遊(元旦花車巡遊)
廣州國際美食節
波羅誕(南海神誕)
潮汕營老爺
廣東龍舟節
潮汕燒塔
潮汕出花園
沙灣飄色
番禺水色
澄海賽大豬
澄海鹽灶拖神偶
佛山秋色
荔枝節(深圳、茂名、增城、從化、東莞等地)
梅州國際山歌節
汕頭迎春聯歡會
陽江風箏節
羊城荷花
廣州菊展(春菊展、秋菊展)
廣州元宵燈會
廣州中秋燈會
廣東連南盤王節(耍歌堂節)
冼太誕
廣州珠村乞巧節(七姐誕)
盂蘭節 宗教是構成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嶺南歷史上曾有過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播,並且在中國宗教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嶺南為外來宗教入傳中國的第一站,同時又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嶺南地區成為全國外來宗教勢力最為強盛的地區之一。
廣東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中國本土的道教由北往南傳入廣東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皆由海路經廣東傳入中國。三國吳五鳳二年(225),西域人支彊梁接在廣州譯出《法華三昧經》,是目前所知佛經傳入廣東的最早記載。西晉光熙元年(306),道教理論家葛洪南來廣州從事道學研究和修練,道教得在嶺南綿延流傳。唐宋時期的伊斯蘭教主要在旅居廣州的外國僑民中流傳,元代之後北方各省的穆斯林大批南下廣東,由此演變成為嶺南回族的傳統信仰宗教。天主教與基督教於晚明和清代相繼傳入廣東時,因其倡導的宗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頗多矛盾而屢遭查禁,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兩廣總督奏請清朝庭允准,兩教在廣東率先「彌禁」從事傳教活動。其後,兩教的傳教活動以廣東為依託向內地推進。
廣州自古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隨著中外經濟活動的頻繁往來,包括宗教在內的外國文化得以最早進入嶺南並向全國各地傳播。因此,嶺南地區對外來宗教在中國的傳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嶺南商業文化是近代中國商業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富有海洋文化的特質,崇商重利,冒險進取,內外開拓。近現代嶺南商業文化對內產生輻射力的重要原因在於粵籍商人的實力,以粵港華資金融為核心的「華南財團」財力雄厚,外地粵商社團組織活動能量相當大,不論是對先進的大都市上海,還是內地一般城市,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引領新潮,開風氣之先,強調「實業救國」的愛國理念,創辦的大量企業成為所在地粵商經濟力量的一種象徵;與孫中山等民主革命派關系密切,是近代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中最重要的勢力之一;適應性強,融合與紮根於各地,所創建的各類企業、培養的各類人才、新產生的社會習俗等,豐富了所在地的文化內涵,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亦遺留了寶貴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財富;香港、澳門是近現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在華僑華人活動、海外移民及中外貿易等方面,都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主詞條:粵菜、客家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
嶺南飲食文化是嶺南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她由嶺南特有的地理氣候環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飲食文化養分的滋潤,隨著嶺南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形成,具有濃重的地方特色。自古以來,一些到嶺南為官的外籍人士,對嶺南特有的飲食習慣已產生興趣,在唐昭宗時廣州司馬劉恂的《嶺表錄異》、貶官嶺南的韓愈、蘇東坡的詩文等之中有所記載。入清之後,這方面的記述在更多的著作中可見,如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范端昂的《粵中見聞》、張渠的《粵東聞見錄》、翁輝東的《潮州茶經》等,均為嶺南飲食文化的重要資料。
嶺南背靠五嶺,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嶺,又有長達3368公里的海岸線,以及遼闊的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的水網地帶;故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十分有利於農業、養殖業的發展。嶺南地域內可獵、可耕、可漁,物產十分豐富,山珍、海味、糧食、蔬菜、水果等種種食料,為嶺南飲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嶺南飲食文化正是在嶺南的農業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融中產生和發展的。
飲茶文化
「喝茶」在粵方言里稱作「飲茶」,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據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廣州時,就曾與貼身侍衛上過茶樓飲早茶。毛澤東有「飲茶粵海未能忘」詩句。在廣州,民間以茶相待已成為一種禮節,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靚茶」,第一句話是「請飲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熱情、友好和禮貌。由於嶺南自古具有「重商」的價值取向,「飲茶」也從家庭走向市場,使廣州的茶文化集觀賞價值、體驗價值、服務價值和商品價值於一身。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范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潮州工夫茶:《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工夫茶為最。」 主詞條:粵語、客家語、潮州話
粵語是澳洲第五大語言 ,,粵語在香港、澳門享有官方語言地位。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語言,並且有一說法,把粵語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核心區域,也是中國最大的僑鄉,是中國僑鄉文化的典型代表。僑鄉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文化在廣東是一個傳統的學科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成果;僑鄉文化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並獲得快速發展。2006年11月24日,在五邑大學設立的廣東省僑鄉文化研究基地,是廣東省唯一的僑鄉文化研究基地。
僑鄉文化是嶺南文化大范圍內的一個文化板塊,它又可以產生很多研究板塊。僑鄉文化與嶺南文化有一個交叉的關系,是嶺南文化很有特色的一塊,與嶺南文化會形成互補的格局。
新舊兼容並存是嶺南文化特點——既是舊文化的守護者,又是新文化的開拓者。僑鄉文化有這個特點,既引進了西方文化,又是傳統文化的堅守者。一直以來,新舊不兩立是一個影響很大的誤區,所以如何開拓新文化,如何保留傳統文化,是僑鄉文化中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地方。
廣東華僑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華僑文化的本質特徵:華僑華人歷史、文化的本質,並不單單是一部「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更關鍵的是開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質,這是華僑文化及其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根源所在、生命之源。五邑、廣府僑鄉的華僑文化是這一本質特徵的典型代表,在中國華僑華人史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廣東僑鄉文化是一種主動的開放、學習、接納。「僑」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盤西化:「鄉」而不迂腐,不頑固,凸顯出僑鄉文化形成的歷史底蘊和民族特性。因而,在中國僑鄉文化研究領域具有獨特性。
華僑文化對嶺南文化品格的貢獻:開拓性、開放性、包容性、主動性和自信、創新。

⑧ 嶺南文化的特點

1、嶺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濟領域歷來具有重農抑商的傾向。但是,這種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條件下萌生的價值觀念,在嶺南地區並無突出的反映。嶺南文化上的商業精神不僅彌漫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約者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標。     

2、嶺南文化的開放性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形成的嶺南文化,必然是「窗權之下,易感風霜」,免不了要發生與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匯,形成一種開放的文化心態,呈現出與較為封閉的內陸文化有明顯的不同性質。     

3、嶺南文化的兼容性      

開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聯系的。嶺南文化具兼容並蓄的性質,它處於與不同文化相互對流和溝通的狀態,不存在嚴重沖突和對抗的局面。     

4、嶺南文化的多元性      

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現上,必然出現嶺南文化的多元性。嶺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種性質,多種類型,多種層次文化的並存,使嶺南文化顯得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富有活力。     

5、嶺南文化的享樂性      

嶺南文化的享樂性不僅表現在舒適、快樂、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現為通過勞動,獲得成功,取得勝利,實現人生價值,達到目的以及對個人利益、事業成就的滿足。其主導方面是積極的,它催人上進,奮發,開拓,攀登,建設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極因素,諸如過於追求刺激和物質享受,甚至奢侈。

(8)嶺南盆景精神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嶺南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族文化的主體。

⑨ 哪位知道盆景三大流派哪些

盆景藝術有傳統的五大派別:揚派、嶺南派、川派、蘇派、海派,若這五大派再加上湖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們常說的八大派。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之:嶺南派盆景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嶺南派盆景形成過程中,受嶺南畫派的影響,旁及王山谷、王時敏的樹法及宋元花鳥畫的技法,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形成「挺茂自然,飄逸豪放」特色。創作題材,或師法自然,或取於畫本,分別創作了秀茂雄奇大樹型、扶疏挺拔高聳型、野趣橫生天然型和矮干密葉疊翠型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樹木盆景;又利用華南地區所產的天然觀賞石材,依據「咫尺千里」、「小中見大」的畫理,創作出再現嶺南自然風貌為特色的山水盆景。


⑩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是什麼

1、嶺南派盆景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嶺南派盆景形成過程中,受嶺南畫派的影響,旁及王山谷、王時敏的樹法及宋元花鳥畫的技法,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形成「挺茂自然,飄逸豪放」特色。

2、川派盆景

有著極強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點。其樹木盆景,以展示虯曲多姿、蒼古雄奇特色,同時體現懸根露爪、狀若大樹的精神內涵,講求造型和製作上的節奏和韻律感。

3、蘇派盆景

以樹木盆景為主,古雅質朴,老而彌健,氣韻生動,情景相融,耐人尋味。蘇派盆景擺脫傳統的造型手法,採用「粗扎細剪」的技法。

4、揚派盆景

受高山峻嶺蒼松翠柏經歷風濤「加工」形成蒼勁英姿的啟示,依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畫理,創造應用11種棕法組合而成的扎片藝術手法。

5、海派盆景

以造型形式比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而聞名於世。其造型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直於式、斜乾式、曲千式、臨水式、懸崖式、枯乾式、連根式、附石式,還有多於式、雙乾式、合栽式、叢林式,觀花與觀果盆景。

熱點內容
蘭花軟腐病用什麼葯 發布:2025-05-25 00:01:47 瀏覽:66
帶小蘋果盆栽 發布:2025-05-24 23:47:29 瀏覽:807
風飛花語 發布:2025-05-24 23:42:16 瀏覽:922
實用花藝色彩 發布:2025-05-24 23:42:03 瀏覽:823
艾希情人節皮膚大尺寸壁紙 發布:2025-05-24 23:41:11 瀏覽:761
綠植廳堂 發布:2025-05-24 23:36:54 瀏覽:926
54刷情人節護符 發布:2025-05-24 23:13:48 瀏覽:723
唐山過七夕 發布:2025-05-24 23:00:33 瀏覽:322
蘇州園林盆景 發布:2025-05-24 22:58:24 瀏覽:905
小型盆栽成本 發布:2025-05-24 22:58:24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