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來源
① 盆景起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
(一)唐代起源說
持這種觀點的文獻頗多,其論據都是陝西乾陵唐代章版懷太子墓壁考古發權現,在《盆長藝術展覽》中有寫道,「我國盆景源於唐代,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
(二)唐代前起源說
《盆栽技藝》(作者耐翁)中寫道:「盆景創始唐代以前。」其根據亦是乾陵考古,只不過最後的結論不同。
(三)晉代起源說
《盆景》一書中認為:六朝南齊書中曾經記載有,會嵇刻石山,相傳為名 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濫族。
(四) 東漢起源說
其論據是河北齊望都縣東漢墓壁畫考古發現。
(五)西漢起源說
《盆罟製作》一書中說:「……早在西漢就出現了盆景石榴的記載。
(六)古代園林盆景起源說
(七)夏朝起源說
《嶺南盆景》—書中有記載……盆景的起源遠遠早於唐代,有近四千年的歷 史,論據是《史記》中有記載。
現在一般認為盆景起源巳從1200年前的唐朝追溯到了唐代以前的晉代,東漢,西漢,夏商,直至7000年前 的新石器時期,盆景藝術究競起源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證。
② 盆景起源於哪個國家形成於哪個朝代
盆景起源於中國,這是世界公認的.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
http://www.hbkx.org.cn/green-net/kp1/yytd/penjingyishu/article/penjingdejianshi.htm
③ 川派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四川抄盆景相傳起源於五代,盛行於明、清時代。兩宋時期,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岩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近千年後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現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的以金玉寶石造型的盆景,都以四川樹樁盆景為範本。由於歷代盆景藝人的精心培育,四川盆景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盆景的幾個主要流派之一,即以成都為中心的川派。
④ 關於盆景起源有哪幾種學說論點論據是什麼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 盆景始於唐代,至今大約有1300餘年歷史。1972年在陝西出土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甬道壁畫上兩盆盆栽(如圖),是至今發現最早的盆栽。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裏」、「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所謂美學,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所謂文學,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所謂科學,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
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盆景起源於中國,這是世界公認的。至於起源於何時,盆景界的看法尚不統一。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盆景是由栽培觀賞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國發展演變逐漸形成的。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距今7000餘年)遺址中發現繪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證據。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距今1700餘年)有盆栽花卉的畫面,畫面是一個圓盆,盆中栽著6支紅花,盆下配有方報幾架,形成植物盆缽幾架三位一體的藝術造型,與現代的盆景極為相似,有人認為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於盆景起源的確切時間,有待今後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證實。
⑤ 你知道藝術盆景起源於什麼時期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
中國的盆景藝術最遲在距今1500年前的北齊時代已經形成!並且已作為禮品向外賓贈送盆景則始於唐代,至今大約有1300餘年歷史。
⑥ 盆景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現知考古、文獻記載: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於唐(公元618~907年),興盛於明清(公元1368~1911年)。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雖然集居城市,仍然留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為適應需要產生「囿」、「苑」,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據現有考古、文獻記載,浙江省餘桃縣河姆渡新石器貴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片五葉紋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萬年青的植物,說明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4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觀賞。河北望都東漢墓墓壁畫中出現繪有一陶質卷沿圓盆,盆內栽有六枝紅花,置於方形幾架之上,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形象,特別是幾架的使用,說明早有東漢就已把盆栽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山水畫興起,當時畫家宗炳遍畫平生經歷過的山水,張於一室,以供臥遊,並寫下《畫山水序》,序中說:「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種對「咫尺千里」和「小中見大」的體會,既能促使他把山水樹石縮在素絹上成為山水盆景畫,也可啟發他縮人盆盎成為盆景,可足不出戶,高枕臥遊。
發展到唐代(公元618~907年)出現寫意山水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派盆景作出可貴的貢獻;廣州盆景藝人孔泰初、莫眠府、素仁、陸學明等人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受嶺南畫派的山水樹木繪畫技法的影響,創造以順其自然的「截干蓄枝」剪枝造型,形成具有「飄逸豪放」特色的嶺南盆景;蘇州盆景藝人朱子安在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提倡、指引下,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對傳統的「順風式」、「垂技式」、「六台三托一頂」等手法進行創新,創造「粗扎細剪」的技法,製作力求順乎自然,使其千姿百態,各具風韻的蘇派盆景;上海盆景藝人殷子敏率領其學生,博採眾家長,在學習我國優秀傳統藝術和外來風格的基礎上刻意求新,創立「雄健精巧」的海派盆景。
除各地園林部門建立盆景園,培育、創作、展覽盆景外,不少城市業余愛好者,在工作之餘,常以製作、欣賞盆景作為愛好。
1979年9月至10月,國家城建總局在北京主辦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盆景藝術展覽」,展出各類盆景1100多盆。這以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分會每隔數年,舉辦一次「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使中國盆景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迅速發展。
同時,我國盆景界積極參加國際重大展覽,利用各種機會宣傳中國盆景藝術,使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並在國際盆景界享有盛譽。
⑦ 為什麼盆景起源於中國而非西方國家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
⑧ 我國盆景起源於什麼時期
盆景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盆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我國盆景的起源很早,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始國。
古時候,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逐漸集居於城市之中,但是,卻仍然留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於是創造出了盆景這一絕妙的藝術。
我國新石器時期出現的草本盆栽,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盆栽,可以看做是盆景的起源形式。
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一件盆栽五葉紋夾砂灰陶塊,陶片在一方形框上陰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五片葉的植物,一葉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葉分於兩側,互相對稱。
這件刻畫在陶片上的盆栽植物圖案,即展示了人類盆栽植物悠久的歷史。
另外還發現一件盆栽三葉紋殘陶片,在殘存的長方形框上,兩面陰刻對稱的三葉紋和連珠紋圖案。
河姆渡遺址地處四明山北麓的河谷平原,7000年前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宜於植物栽培生長,除了人工栽培水稻外,還栽培葫蘆和薏仁。經鑒定,河姆渡遺址中的人工花木有珠蘭、夜合花、旱蓮木等20餘個種屬。
遺址第四文化層中還有九里香、荷花、杜鵑、石韋、海金沙等30餘個種屬,有的可能是河姆渡先民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的。
盆缽是盆栽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河姆渡遺址的陶器有1700多件,其中方形陶盆,四足,形狀如同現代花盆。還有鏤有兩個小孔的圓形陶盆,當用於盆栽。
五葉紋陶塊上的植物,從形態上推測與萬年青最相似。萬年青在我國傳統中,象徵吉祥如意,宜盆栽,在我國民間農村建房中,有的地方一直保留著在建築物上刻鑿裝飾萬年青圖案和贈送盆栽萬年青的習俗。
三葉紋陶塊上的植物,可能是蘭花,即蝦脊蘭。餘姚素有栽蘭傳統,盛產蘭科植物70多個品種。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已在紹興的渚山種蘭,餘姚當時也屬越國。
早在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觀賞。而我國盆栽起源於河姆渡當是無疑的。
⑨ 嶺南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嶺南盆景產生於明清,清朝廣東借著名詩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廣東新語》中就有較回詳細的記載,但真正答形成嶺南盆景的獨特風格則是在建國後,本世紀30年代。到上世紀末,隨著社會的變革,文化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受到嶺南畫派的影響,一部分廣東畫家既善於繪事,又愛玩盆景,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膽改革,以畫意為本,逐步擴大樹種范圍,成為當今嶺南盆景的雛型。30年代以後,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⑩ 盆景植物材料的來源有哪些
盆景植物材料來源
(1)蘇鐵(鐵樹、鳳尾蕉、鳳尾松、避火蕉) 蘇鐵(cr—casrevoluta Thunb)屬蘇鐵科常綠性的棕櫚狀植物。樹姿挺撥雄健,青翠欲滴,是一種常用的盆景材料。原產中國南部的福建、台灣、廣東等省,長江流域一帶。蘇鐵盆景一般具有露根、干老、矮株、綠葉等觀賞特點。如選用莖干畸形者,可塑造成匍匐偃仰,縱橫傾卧姿態,其形態古怪奇特,別有一番情趣。
(2)銀杏(公孫樹、白果樹) 銀杏[Ginkgo biloba Linn;Maidenhair Tree(英)]屬銀杏科落葉大喬木。秋季葉轉黃色,色彩美麗,甚為雅靜,是一種重要的盆景樹種。原產中國沈陽以南,廣州以北各地。變種、變型有黃葉、大葉、塔形、垂枝、斑葉等。宋朝傳至日本,18世紀中葉由日本傳歐洲,再由歐洲傳至美洲。病蟲害較少,壽命很長,取老樁製作盆景,樹形粗壯矮化,枝條蟠曲造型,可培養成直干型、半懸崖型及劈干型等。嫩葉黃綠,入秋葉色轉黃,古雅幽靜,是良好的秋景。銀杏大樹,在湖北、一湖南。.—四m等省常發生氣根,稱之為「銀杏乳」。截取這種氣根進,行扦插,使之生根發芽形成新的植株製作而成酌盆景,頗具古老奇特之態,實屬珍貴的盆景材料。
(3)金錢松(金松、水樹)~金錢松[Pseudolarix
kaempferi(Lindl)Gord;P.amabilis(Nelson)]屬松科落葉大喬木。葉形如金錢,人秋葉呈金黃色,甚為美觀,為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分布在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浙江天目山有純林和大樹。樹形高大,姿態優美,為世界五大公園樹種之一。其枝幹形態不但優美,而且分枝自然,加工後即易成型,宜作小型盆景或叢林式盆景。
(4)華山松(華陰松、青松)華山松[Pinusarmahdi
Franch;ArmandPine(英)]屬松科常綠針葉喬木。葉細長屈曲 而下垂,是一種優良盆景樹種。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各 地山區,華東地區有引種栽培。華山松干形高大針葉蒼翠,樹形 優美,採用蟠曲、修剪等手法,可製作成藝術價值較高的松樹盆景。
(5)黃山松(台灣松)黃山松(PinustaiwangensisHaya—ta;P.huangshanensisHsia)屬松科常綠大喬木。有生於岩石 間者,土層淺薄,枝幹常蟠曲,樹冠偃蓋如畫。生於山頂裸岩之上或崗背石隙處者,則生長矮小,高僅數尺,可移植盆內,製成盆景,極為雅緻。產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等 省。垂直分布海拔700米以上。樹姿蒼勁古樸,若選用樹形矮 小、干形彎曲、冠平如蓋者,略加修改,即可製成盆景。
(6)黑松(日本黑松、白芽松)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屬松科常綠針葉大喬木。幼年樹冠為狹圓錐形,老樹則枝幹常橫展,樹冠如傘蓋,渾厚雄健。我國山東沿海、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省有分布。在野外選取矮小、欹曲之樁頭經過 養胚、蟠扎、修剪可製成觀賞價值很高的松樹盆景。黑松2—3年生幼苗是嫁接日本五針松的優良砧木。
(7)錦松錦松(PinnsasperaMayr;BrocadedPine)屬松 科植物,常綠小喬木。樹干形狀奇特,具有峰巒形象,葉針形。 原產日本,我國各地引種栽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之一。
(8)千頭赤松(傘形赤松、平頭赤松)千頭赤松[Pinus
densifloracv.vmbraculifera(Mayt.)Beissn]屬松科常綠針葉樹種,赤松品種。樹干矮小,枝條多斜生或成灌木狀,樹冠呈扁球形,後漸呈傘形(平頭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江蘇雲台山等地有栽培。樹冠形態如傘,干赤如丹,若取其矮小植株,略加選型即可形成姿態優美、藝術價值很高的松樹盆景。
(9)日本五針松(五釵松、五須松)日本五針松(Pinus
parvifloraSiebetZucc)屬松科常綠針葉樹種。原產日本,中 國長江流域及沿海各城市多有引種栽培。植株矮小,枝短而葉細,且密集而生,姿態端莊典雅,均適於作盆景材料。經過蟠扎 修剪,可做成各種造型的五針松盆景,如直乾式、斜乾式和懸崖 式等。五針松成型容易,是一個很好的盆景材料。其特點是蒼勁,古雅,極富詩情畫意。
(10)偃松偃松[Pinuspumila(Pall)Regel(P.c』embravar".pumilaPall);rfSiberianPine(英)]為灌木。分布在東北長白山海拔l800米以上,小興安嶺l000米以上,大興安嶺600—1000米土層淺薄地帶。干多卧伏,枝短葉密,葉色翠綠是作盆景的好材料,可做成蓋偃技盤、針如屈鐵之佳作。
(11)樟子松(獐子松、海拉爾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亞赤松)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屬常綠喬木。原產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其枝幹表面粗糙,針葉短而簇生,扭旋,針葉束上易發生萌芽,小枝下垂,這些都是製作盆景的有利條件。上海曾引種製作盆景,干曲斜、枝下垂,其態輕盈瀟灑,自然得體,與日本五針松有不少類似之處。
(12)雪松雪松[Cedrusdeodara(Roxb)Loud.(c.libaniRichval.deodaraHook.f.);DeodarCedat·(英);Hi-malayanCedar(美)]屬常綠喬木。雪松枝幹較柔軟,主幹可以彎曲成曲乾式,枝片可做成圓片式垂枝式。雪松盆景平中有奇,柔中有剛,自然得體,是一個值得選用的盆景樹種。
(13)柳杉(長葉柳杉、孔雀松、木沙欏樹、卡葉孔雀松)
柳杉[:c.kawaiHavata.C.iaponica(L.f.)D.DonvaI.siuensisS.etz.:Chinesecrvptomeria(英)]屬常綠喬木。原產於浙江、福 建、江西、江蘇(蘇南)、皖南、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河南鄭州、山東泰安等地,浙江天目山、福建 南屏三千八百坎、江西的廬山是著名的產區。柳杉品種很多,其 矮生,叢枝,適宜製作盆景,其枝幹挺拔,葉形秀麗,可做成曲 干、斜干、垂枝、圓片式類型的盆景。
(14)水松水松[GbTtostrobuspensilis(staunt)K.Koch" (G.heferophyllumEndl,G.SinensisLoder.Taxodiumstnense Forb,ThuiaPensilisStaunt.);hineseCypress,ChineseWateter-Pine(英)]屬杉科落葉針葉樹。入秋葉變為褐色,成為一個美麗的景觀。產中國華南珠江流域及廣西、福建、江西、四川、雲南等地。在水田中、河旁生長多發生呼吸根,干基膨大,在乾燥地帶生長時則呼吸根不發達,干基部不膨大。樹形優美,為中國特有樹種,廣東等地多選用水松作盆景材料,別具一格。
(15)杉木(刺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l).)Hook.(C.SinensisR.Br);ChinaFir(英)]屬杉科常綠針葉樹種。產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杉木萌芽性強,挖取野生小苗,栽置盆中,讓其分櫱叢生,製作成高低參差、大小不一、疏密相問的叢林式盆景,若再點以山石,更具山野情趣。
(16)金松(傘松、日本金松)金松[Sciadopitysverticil-lata(Thunb.)Sieb.Zucc;VmbrellaPine(英)]屬杉科常綠喬木。原產日本,中國廬山、青島、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均有栽培。金松的葉形優美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17)檜柏(圓柏)松柏[Sabinachinensis(L.)Antoine(JuniperuschinensisL.);hinese.Juniper(英)]屬柏科常綠喬木。樹姿蒼勁古樸,壽命很長。原產中國東北南部及華北等地,南至廣東、廣西,東至沿海各省,西至四川、雲南均有分布。檜柏樹姿優美,適於造型,是主要盆景樹種之一。其幼樹、樹樁均適合剪扎,可製成曲干、斜干懸崖式盆景,枝片可為圓片式或自然式,所成盆景枝葉成簇,青翠欲滴,蒼勁古雅,清秀明快。
(18)刺柏(山刺柏、刺松)刺柏[Juniperusformosana
Hayata(J.taxifoliaPar)]屬柏科常綠喬木,針葉樹種。分布
在台灣、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陝西、 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及西藏地區。刺柏葉刺形,小枝垂懸, 具一種自然的柔和美。如配上曲干、斜干、懸崖之類造型形式, 一定會成為一種剛柔相濟,高潔雅靜的盆景。
(19)羅漢松(羅漢松、土杉)羅漢松[Podocarpusmacro一 phyllus(Thumb.)D.Don(TaxusmacrophyllaThunb);Longleaved Podccarpus(英)]屬羅漢松科常綠喬木。分布於蘇、浙、閩、皖、贛、湘、川、滇、桂、粵等省。其葉形優美,樹勢秀麗典雅,蒼古矯健,是一種常用的盆景樹種。其干可加工成曲干、斜 干、懸崖等造型形式。枝片可採用圓片式或自然式,經過提根、點石即可成為上等的盆景。
(20)竹柏(羅漢柴)竹柏[Podocarpusnagi(Thunb.)
Zoll.etMoi.exZoll.]屬羅漢松科常綠喬木。竹柏產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等省區。其枝葉翠 綠,葉形奇特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樹種,將竹柏略加修整,點以 山石,也是一盆非常有趣的植物盆景。
(21)紫杉(東北紅豆杉、赤柏松、米樹、寬葉紫杉)紫
杉[TaxnscuspidataSieb.etZuecc.(T.baccataL.vat.cUSDt.dataCarr);Japanestyew(英)]屬紅豆杉科的常綠喬木。樹形端莊優美,為中國優良的盆景樹種。分布於吉林、遼寧東部長白山中,山東、江蘇、江西有栽培。因其干赤,葉細,且耐修剪,適合造型,也是一優良的盆景樹種。可製作曲干、斜乾等造型盆景。其形態曲雅古樸,別具~格(彩圖10)。
(22)貼梗海棠(皺皮木瓜、鐵角海棠、貼梗木瓜、皺皮木瓜)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08a(Sweet.)Nakai;c.1agenatia(hoisel)Koidz.J屬薔薇科木瓜屬的落葉灌木。分布於陝、甘、川、滇、粵等省區。花色優美,早春開放,宜作觀花盆景,川派盆景多用此樹加工成掉拐等形式,其樹形優美,花色艷麗(彩圖11)。
(23)垂絲海棠(海棠花)垂絲海棠[Malushalliana (Voss)Koehne]屬薔薇科蘋果屬的落葉小喬木。分布在江蘇、浙江、陝西、四川、雲南等省。其花色鮮艷,垂絲婆娑,別有趣 味,也是一個好的觀花盆景樹種。川派盆景將垂絲海棠加工成對 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等造型形式,有古木逢春的氣勢,別 有一番風味。若取其樹樁,也可加工成樹樁盆景。
(24)火楝(火把果、紅果)火楝[Prracanthafortuneana
(Maxim)Li(P.crenato-serrataRehd)]屬薔薇科常綠灌木。產江蘇、浙江、福建、陝西、湖北、湖南、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各省,為亞熱帶常見樹種。果實經久不調,珊瑚滿樹,燦
爛奪目,是觀果盆景的優良材料。取其具有結果能力的小樹製成曲干、斜乾式的商品盆景,樹樁也可加工成中、大型盆景。
(25)梅花(春梅)梅花(PrunusiltttmeSiebetZuec.)
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初春開花,有紅色、粉紅、白色、紫紅等 色。單瓣或重瓣,有芳香。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梅 花北移至華北已獲初步成功。在江南地區將梅與松竹並列,稱
「歲寒三友」。梅花也是一個主要的盆景樹種,如蘇派盆景的劈 梅,將果梅截去樹冠,然後劈成兩半,在每一半上接以紫紅色(骨里紅)綠萼等品種。川派盆景將梅花做成掉拐、滾龍抱柱等
形式。徽派盆景將梅花加工成游龍彎或三台式。揚派盆景將梅花 做成疙瘩式,其中還有提籃式、順風式、雙疙瘩式等。以梅花做 成的盆景,蒼勁典雅、骨幹清秀、曲欹多姿、疏影橫斜,早春花 開之時,幽香宜人。梅樁盆景通過劈干或提根,配以紫砂古盆, 點以峰石,敷以苔蘚,更具自然樂趣。疙瘩梅中活疙瘩,可使一 兩年生小樹,在兩三年之間變為大樹、巨樹、古樹,且疙瘩所形 成特殊的形狀極令人驚訝。
(26)桃桃[Prunusperstca(L.)Batsch.]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原產中國華北、華中、西南等地。樹姿柔美,花色艷麗,是一個優良的盆景樹種,揚派盆景的三彎五臂式和刻曲桃
花,蒼勁、古雅。川派掉拐、滾龍抱柱形式也用於桃花,其形態 是雍容典雅,明快大方。
(27)金雀花(錦雞兒)金雀花[Caraganasinica(Buc』
hoz)Rehd.;PeaTree]屬蝶形花科落葉灌木。產中國北部和中部,華東、西南亦有分布。有生於石縫中者,此種也是一種盆景材料。上海植物園,有一盆曲乾式(自然形)的金雀花盆景,懸 根露爪,干曲、葉翠、花艷,別有一番情趣。
(28)紫藤(朱藤、黃環)紫藤[Wisteriasinensis(Sims)
Sweet;ChineseWisteria]屬蝶形花科落葉本質藤本。主要分布在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四 川、甘肅、陝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貴州等省區。壽命 較長,萌櫱性強,是一個很好的盆景樹種。多取其老樁上盆,藤 幹略加修飾,或採取蟠曲、斜栽等手法造型,由於其葉或花自然下垂,就會形成一個蟠曲的藤干,剛中有柔,懸垂的花葉柔中有 剛,待到春花爛漫時,定會使人陶醉。
(29)蠟梅(黃梅花)蠟梅[Chimonanthuspraecox(L.)
Link]屬蠟梅科的落葉灌術,在暖地半常綠。蠟梅品種相當豐富,至今尚未系統整理和分類。主要分布在中國中部鄂、陝等省,河南鄢陵為蠟梅著名產地。耐修剪發枝力強。宋人范成大在 《梅譜》中說過「此物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 酷似蜜脾,故名蠟梅。」又說「因花黃色,故別名黃梅花。」梅花盆景多的梅樁,略經加工,形成古梅樁盆景,其勢蒼勁古樸,寒冬蠟月,金花怒放,幽幽清香四溢,布滿室內,使人嗅之定會精神煥發。那不懼嚴寒,與嚴寒抗爭的精神更加彭舞人心。
(30)溲疏(空疏)溲疏(J~eutzia∞abraThunb)屬山梅花科的落葉灌木。主要分布在浙、贛、皖南、蘇、湘、鄂、川、 黔等省。開花時節,猶如片片白雪,停落枝頭,此景確實別有風 味。盆景多取老的根樁,讓其萌發,略加修飾,即可成為一個佳作。
(31)山梅花山梅花(PhiladelphustncanusKoehne:)屬山 梅花科的落葉小灌木。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地區,長江流域引 種栽培。由於枝密花繁,花時白雪滿,甚為壯觀,可以樁頭製作 盆景。
(32)金銀花(忍冬、金銀藤、鴛鴦藤)金銀花
(LoniceraiaponieaThunb.)屬忍冬科的半常綠纏繞灌木,小枝細長而中空。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主要分布:北起遼寧,西至 陝西,南達湖南,西南至雲南、貴州等省。多以老根樁稍加修 飾,干可為曲干、斜干、懸崖等形式,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33)繼木(挫花)檻木[Loropetalumchinense(R.BT)
Oliv.]屬金縷梅科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在江蘇省長江中下游以南,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繼木莖乾枯朴,枝細,葉密,花繁,是優良的盆景樹種材料。造型多以挖取山野老根樁頭 盆栽,可加工成曲干、斜乾等形式,枝片多以圓片形式。幼小檻 木經過短截促其萌條,通過修剪,剪成圓頭形枝片,作商品盆景 出售,以橙木為材料的盆景多出現於長江下游的揚派、海派盆景。
(34)黃楊(瓜子黃楊、千年矮)黃楊(Buxussinica
ChengexM.Cheng;B.microphvllavar.sinicaRehdet wils.)屬黃楊科的常綠灌木或喬木,枝幹灰白光潔。主要分布於中國中部地區。
雀舌黃楊(BuxusharlandiiHance)常綠小灌木。分布在中國南部的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各省。不 耐寒。
黃楊葉色翠綠、質厚、有光澤,株矮,葉密是主要的盆景樹種,揚派盆景多取其幼樹,紮成雲片,平薄如削,是揚派盆景的 一個主要樹種。亦可取其老樁,將枝剪紮成鏝頭形(圓片)(彩圖12)。
(35)榔榆(小葉榆)榔榆(UlmusparvifoliaJacg.)屬榆科的落葉或半常綠喬木。產中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取山野之樹 樁,干可為斜干、曲干,枝片可為圓片,也可剪成自然式,是嶺 南派、揚派、海派、蘇派的主要盆景樹種,其主幹光滑,枝密, 葉細,適宜造型,用榔榆製成的盆景,極易入畫。
(36)朴樹(沙朴)朴樹[CeltistetrandraRoxbsubsp.
sinensis(Pers)Y.c.Tang]屬榆科的落葉喬木。產秦嶺山脈、 淮河流域以南各省。多取樹樁,主幹略加修飾,枝片多為圓片
式,枝幹挺拔,蒼勁古雅。
(37)櫸樹(大葉櫸)櫸樹(ZelkovaschneidertanaHand-
Mazz.)屬榆科的落葉喬木。櫸樹產淮河、秦嶺以南各省,長江 中下游各省及廣東、廣西、雲、貴亦有分布。櫸樹干直,雄偉挺 拔,枝條飄逸,人秋葉色變為紅色,取樹樁製作的盆景,具有雄 健瀟灑之勢,極富自然氣息。
(38)細葉榕樹(榕樹、石楠榕)細葉榕樹(Ficusmicro— carpaL.f.)屬桑科的常綠喬木。產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嶺南派盆景多取此樹製作盆景,造型為大樹形、露根式,其枝葉稠密,色翠如蓋,懸根露爪,蔚為壯觀。細葉榕葉片 革質光亮,色澤蒼翠,極為美麗。惟葉片略大,可在7至8月將葉全部摘去,讓其重新長葉,可使新葉變小,提高觀賞效果。
(39)檉柳(觀音柳)檉柳(TamarixchinensLoHr)屬檉柳科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在華北、華南、華東等地。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是一個很好的盆景 樹種,可選取老樹樁,主幹或曲、或斜,枝葉自然下垂,纖細如絲,隨風飄拂,婀娜多姿。
(40)茶梅(茶梅花)茶梅(CamelliasasanquaThunb.)
屬山茶科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產江西、皖南、福建、台灣、廣 東、廣西等省。多取老樁略加修飾,製成觀花盆景,其葉片青
翠,花色艷麗,令人慾醉。
盆景是花盆中濃縮加工的小型園林美景。它是有生命的藝術品,是花木栽培技藝和造型培育之有機結合。通過自然景緻立體藝術形象的創造而真實地再現自然,並且表現人們對自然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