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桿羅漢松盆景
1.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羅漢松無疑是非常美麗的一種植物,在夏季的時候都需要將羅漢松放在太陽底下吸取陽光,下面就為大家分享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1
1、 盆土。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宜肥沃濕潤和排水通暢的土壤。盆栽時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5 河沙,並摻入少量骨粉混合配製的培養土。
2、 水和溫度。羅漢松耐陰濕,生長期要經常澆水,但不宜漬水。夏季要常噴葉面水,使葉色鮮綠,生長良好。當室外氣溫穩定在10℃左右時出室放南面陽台或庭院背風向陽處養護,入夏後移至半陰處,雨後注意及時傾出盆內積水,以免受澇。
夏季水分蒸發快,澆水要充足些,盆土過干葉片易枯焦。施肥後的第二天要澆一次水,這樣有利於根系吸收。冬季氣溫下降到5℃時入室,入室後控制澆水,室溫保持在7~8℃。室溫過高對翌年生長不利。
3、肥料。成型的盆景不宜多施肥,春季適當施1~2 次稀薄餅肥水,晚秋季停止施肥,以免萌發秋芽,對越冬不利。或者春、秋兩季各施2~3 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便能生長良好。
4、整形。羅漢松可常年進行修剪,主要剪去徒長枝和病枯枝,以保持優美樹形。開花時最好及時將花蕾摘去,以免結果消耗養分,影響生長勢。對已成型的植株,注意摘心和修剪,防止枝葉徒長,以利保持原來的姿態。摘心和修剪時間一般可在春、秋生長季節進行。
5、翻盆。可2-3 a 翻盆一次,以春季3-4 月進行為好。翻盆時換去1/2 舊土,並結合剪去枯根,將須根舒展開,如植株增大可換以較大盆缽。此外,還可結合翻盆,逐步提根,附以山石,塑造提根式或附石式盆景;或者每隔1-2 a 換一次盆,換盆在春、秋兩季均可。換盆時注意適當剪去部分過多的根系和腐敗的須根,同時剪除過密的枝條,添加新的培養土。
6、 病蟲害防治。常見病害有煤污病和葉斑病,可用0.5%~1%波爾多液,每10 d 噴葯一次,連續3 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蟲害有大蓑蛾、紅蠟介殼蟲及紅蜘蛛等,可用敵敵畏1 200~1 500 倍液噴殺;也可用40%樂果1 500倍液噴殺。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2
一、羅漢松盆景怎麼養
1、土壤:養護的時候土壤要用肥沃,疏鬆,排水性能好的且呈微酸性的,上盆的時候建議在盆底墊一層碎石子,能提高排水透氣性。注意,土壤的鹼性不能太重,易導致生長不良現象。
2、光照:羅漢松對光照的需求量大,每天都要曬太陽,且光照時長應保證在6個小時左右。不過夏天的光照過於強烈,建議及時避光,避免曬傷,尤其是幼苗期間。
3、澆水:羅漢松喜濕潤環境,生長期要勤澆水,通常每天都要澆一次,夏季一天兩次,不能讓土壤過於乾旱,否則會阻礙生長。注意控制好水量,不能積水。
4、施肥:生長旺季的時候要勤施肥,半月一次,用腐熟後的肥水最好。注意,梅雨季節要停肥,避免導致肥害。處在幼苗階段的,還要勤施加氮肥,促使枝葉生長。
二、羅漢松什麼月份可以拿彎
給羅漢松拿彎建議選在春夏的交的時候進行,具體也就是五六月份,這期間枝條比較柔軟,拿彎更方便,也方便管理,更容易造型成功。
盆栽羅漢松的養殖方法3
1、花盆選擇
盆栽羅漢松的花盆一般可以選用紫砂盆,花盆大小要根據羅漢松大小而定,一般不建議使用淺盆,盆體需要中等深度或者是較深的花盆。
2、土壤要求
羅漢松盆栽的土壤以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培養土,一般在鹼性土壤中生長,羅漢松的葉片容易黃化,並且生長緩慢。
3、光照要求
羅漢松時屬於中性偏陰性的盆栽,養殖中可以接受較強的.光照,同時也可以在較蔭的環境下生長。對於大的盆栽羅漢松,即使是在夏季高溫,陽光強烈,也不必對盆栽的羅漢松進行遮蔭。
但是羅漢松小苗組織比較幼嫩,不建議長時間放在強光下照射,建議可以放在樹蔭下養殖。
4、澆水要求
羅漢松不是松科植物,並不耐乾旱。恰恰相反,羅漢松耐陰濕,生長期要注意經常澆水,但不宜漬水。順德地區夏季晴天時要注意經常澆水,一般要在早晚各澆一次水,另外還要經常噴葉面水,使葉色鮮綠,生長良好。夏季雨水通常也比較多,羅漢松不耐澇,要注意防止長時間積水。
5、適宜溫度
如果是在北方盆栽羅漢松,要是室外氣溫穩定在10℃左右時可以出室,並且要放在室外背風向陽處養護,等到入夏之後需要移到半陰處養護。
一般冬季溫度降到5℃時,需要移到室內養護,移到室內後需要控制澆水,一般冬季只要不結冰就可以安全越冬。
6、施肥要求
羅漢松是喜肥的盆栽,但是施肥要以薄肥勤施,主要以氮肥為主,以磷、鉀肥為輔助,同時花友還可以加入適量的黑礬,漚製成礬肥水。
羅漢松的生長季節,可以多施一些稀薄礬肥水,同時可以施01%尿素和3%的剩啤酒,這樣可以讓羅漢松葉片質厚並且青翠。
一般羅漢松生長期,可以1~2個月施肥一次。
7、修剪整形
盆栽的羅漢松可以在每年6月、7月進行修剪一次,平時主要以摘心為主,羅漢松摘心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進行。可以根據羅漢松的主幹定製的勢,將亂枝剪掉,
只要在合適的位置保留2~3個分枝即可。
8、病蟲方法
一般盆栽羅漢松的病害有葉斑病和炭疽病,發現病害,花友可以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羅漢松蟲害一般只有介殼蟲、紅蜘蛛和大蓑蛾等,發現蟲害可以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9、換盆事項
羅漢松盆栽通常需要每隔2年換盆一次,給羅漢松換盆的時間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均可。
2. 這株雙桿羅漢松標價100元貴嗎
老兄,賣東西同行不能互相壓價,這是行規。同樣,買東西也不能互相抬價啊。除非是拖!
3. 羅漢松盆景要怎樣擺放
羅漢松盆景的放置場所:別墅、私家園林、高檔住宅區、大型企業及政府廣場等。
修剪整形:羅漢松可常年進行修剪,主要剪去徒長枝、病枯枝,以保持優美樹形。開花時,最好及時將花蕾摘除,以免因結果而影響樹勢。
藝術鑒賞:羅漢松樹形優美,枝葉蒼翠,是廣泛用於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宜作孤植、對植或樹叢配置,可修整成塔形或球形,也可整形後作景點布置。
4. 盆栽羅漢松怎麼配置土
羅漢松屬於羅漢松科常綠針葉喬木,可以長很高大的一株,枝繁葉密,在家裡養一盆盆栽羅漢松,盆景羅漢松,寓意非常好,寓意著長壽又招財的意思,因為羅漢松可以養很多年,隨著時間的延長,越養它的價值就越高。栽種羅漢松的時候用肥沃,疏鬆且排水性能好的土壤,最好還要保證pH值呈微酸性,可用腐殖土,河沙以及園土混合,也可用園土,煤炭土以及粗砂進行混合,都可滿足需求,注意一定不可用鹽鹼性太重或太過貧瘠的土壤,會阻礙生長。盆土在生長期保持一定的濕潤,最好是用腐葉土加入少量的河沙,或是加入爐渣顆粒,顆粒至少要加入一小半,一定不要用貧瘠又容易板結的土壤。比如普通的泥土,普通的泥土種羅漢松,澆水後非常容易板結,會影響它的生長。
其實,只要把握好多肉用土需要透氣、疏鬆、不悶根、有點營養、保水,且帶有微酸性的這幾個原則,自己配或者買現成的都是可以的。我們需要知道羅漢松是需要陽光照射的,一般我們放在室內養殖的話,需要放在靠近窗戶有陽光的地方養殖。上盆前先修剪根系,將一些老根,枯根都剪掉,修剪晾曬後就可入土。栽種時先放入適量土壤,之後再放入植株,讓它的根系都伸展開。栽後適當遮光,控溫,不久就可恢復生長了。羅漢松小盆栽對於水分的需求並不是特別的高,春秋選擇每2天澆水一次,夏季每天澆水一次,冬天一個月澆水一次。
5. 羅漢松雙桿貴還是單桿貴
雙桿貴。羅漢松又稱土杉,羅漢松科常綠小喬木,樹皮灰褐色,有鱗片狀裂紋,是常見的盆景之一,雙桿價格在300元左右,而單桿價格在200元左右,因此雙桿貴一些。
6. 在現在的流行盆景中,有哪幾個樹種值得養殖能保值和升值的
在現在的流行盆景中,有哪幾個樹種值得養殖?能保值和升值的?
羅漢松盆景,別名小葉羅漢松,又稱雀舌羅漢松、雀舌松、短葉土杉,呈灌木狀,葉短而密生,多著生於小枝頂端,背面有白粉。呈小喬木或灌木狀,葉短而密生,枝葉婆娑,蒼古嬌健,姿態動人。
生長季節萌發新梢,其嫩綠新葉點綴於濃綠葉叢之間。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短葉羅漢松別名小羅漢松、土杉,常呈灌木狀。
白蠟樹,木犀科白蠟屬,也稱於"梣屬"。 白蠟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乾旱。白蠟樹形體端正,樹干通直,枝葉繁茂而鮮綠,秋葉橙黃,是優良的行道樹和遮蔭樹;可用於綠化。同時也有葯用價值,治瘧疾,月經不調,小兒頭瘡。
榆樹,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灰黑色,縱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狀。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濕。能適應干涼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乾旱、瘠薄和輕鹽鹼土也能生長,生長較快。
7. 羅漢松附石盆景怎麼做
羅漢松盆景的四個製作步驟——羅漢松盆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松樹盆景,如果想要獲得一盆屬於自己的羅漢松盆景,大家可以通過選材、選盆、用土、栽植四個步驟得到。
選材:在選材方面大家可以通過採挖或者人工繁殖的方式得到。人工繁殖,大家可以通過播種或扦插繁殖得到盆景素材。當然如果大家周圍有野生羅漢松素材,可以通過採挖的方式獲得,採挖的時候,大家可以選擇生於石縫中植株矮小、枝幹古雅、姿態優美者採掘,採掘回家之後,大家先進行養胚的工作,之後再將其移植上盆,加工造型。
8. 羅漢松老樁上盆怎麼養
羅漢松老樁上盆兒怎麼養?一一一 自我國古代開始,隨著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的審美觀念的提高。很多人對花卉和盆景藝術的欣賞逐漸有了一定的認識。從此羅漢松就成了非常優良的盆景素材之一。
另外,老樁上盆之後,盡可能要有一定的遮陰環境。上盆後的老樁,有條件的要將花盆埋入地下,盆面與地面相平,用土圍攔住花盆的邊緣,便於澆水。植株的澆水量不要太勤,使土壤保持50%的水分是最適宜的。再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老樁上盆的時候,盆底切不可使用任何肥料,因為植株大盆土少,根系受傷的植株是不需要太多的養分的。在確定植株緩苗成活,移出坑穴之後,再通過澆水增施肥料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