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盆栽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壹』 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盆栽菊花的養殖建議選用透氣、排水效果好的土壤進行栽培。要讓它每天適當的見見陽光,不要被暴曬。澆水要根據土壤的乾燥度澆,高溫時可適當多澆水,只要土中沒有積水就行。注意,養殖溫度不可過高或過低,還要保證環境通風。
一、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
養殖的溫度最好是控制在適合的范圍內,在18-21℃的環境下它生長會更好,注意最高溫度不要高於32℃,也不要低於10℃。還要注意養殖環境的通風性,尤其是在高溫潮濕的時候,更要加強通風,應該讓養殖環境的空氣流通起來。
『貳』 菊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菊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法如下:
菊花養殖方法:
1、土壤
盆栽養殖菊花需要使用排水性和透氣性好的疏鬆肥沃土壤。將園林土、河沙土和腐殖土按照1:2:1比例配製,進行消毒殺菌後使用,保證土壤養分充足,促進植株健康生長。
2、光照
菊花生長需要進行短時間的光照,將其放置在遮陰位置進行陽光散射作用即可。避免發生陽光暴曬問題,將其放置在室內窗檯或者陽台位置都可以。
3、水分
菊花生長需要適量水分,根部土壤干濕程度進行澆水。土壤微干及時澆水,一次性澆透。土壤濕潤則不必澆水。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每天澆水1-2次,避免植株生長缺乏水分。雨季應該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4、修剪
生長期需要將其徒長枝葉、長勢速度過快的枝葉、病老枝葉、乾枯腐爛枝葉全部修剪清理干凈。避免影響植物整體的疏密度,促進植株生長。
注意事項:
1、溫度適當
菊花養殖溫度適合在18-21攝氏度環境中,夏季氣溫高,不可高於32攝氏度,避免發生暴曬問題,影響植株生長。冬季氣溫不可低於10攝氏度,避免發生凍害問題,導致植株死亡。
2、生長環境
盆栽菊花生長環境需要良好的通風條件,保證清新空氣流。植物可以吸收大量養分,促進其健康生長。
『叄』 菊花怎麼養
菊花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土壤
養菊花要用養分含量高、排水能力強的土壤,一般可以將腐葉土、砂土及肥餅渣按照6:3:1的比例均勻混合,配製而成。配製好後可以加一點食醋降低一下土的PH值,使之更利於菊花的生長。
二、水分
給菊花澆水要做到見干見濕,不能半干半濕。此外,要注意雨季的時候要及時將土中的積水排除,否則很容易導致它爛根。
『肆』 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菊花在養殖時要2~4天適量澆水一次保證水分供給,還要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同時要避免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來看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1
1、適量澆水
養護菊花時要注意適量澆水,避免出現積水爛根導致菊花死亡。一般在養護時要2~4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的濕潤即可,讓菊花能夠有充足的水分進行生長。
2、溫暖環境
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也是菊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之一。平常在養護時,注意夏季不能出現32℃以上的高溫,冬季不能出現10℃以下的低溫,避免其生長不良。
3、少量光照
菊花需要接受陽光照射才能更好的開花,但是在養殖時並不需要使其接受長時間的光照。通常讓其接受4小時左右的短日照即可滿足其光照需求,讓其更好開花。
4、注意事項
(1)鬆土換盆
養殖菊花要注意每年都要進行鬆土換盆,及時更換新的土壤,可以選擇按1:3:6比例配製的餅肥、砂土和腐葉土混合土壤,讓菊花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茁壯生長。
(2)蚜蟲防治
菊花在生長中還會遭受到蚜蟲的危害,從而讓其無法正常生長,需要及時進行人工殺蟲或者是用白酒兌水稀釋後,將其擦在葉片上進行滅蟲。
菊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2
菊花的養殖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菊花扦插繁殖多在4至6月進行,以5月為最佳。
最佳生長土壤:菊花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
生長濕度要求:菊花屬淺根系植物,生長過程需要適當的水分,菊花耐旱,但過於乾旱也不利於菊花生長。但也不宜太濕,忌澇積水,在暴雨季節一定做好排水工作。
最佳生長溫度:菊花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
最佳生長光照: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
養殖菊花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
(1)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
(2)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
(3)菊花生長要施足有機肥(一般是作為基肥)。
(4)在營養生長期,追肥以施氮肥為主,可以配施部分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這樣可以促使菊花枝幹粗壯和端直還能使葉片肥大。
(5)菊花生長中後期,追肥就應以磷、鉀肥為主,也可追施花卉專用肥。施肥的方式可以採用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結合,施肥後要及時澆水。注意如果菊花葉片小而薄、葉色發黃,可以多次噴施0.1%尿素溶液。
澆水要點:
(1)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
(2)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
(3)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
(4)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
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5)澆水宜在上午10∶00前進行,這樣可以使盆土在夜間保持乾燥狀態,從而控制菊花莖桿的生長;
傍晚若菊葉缺水萎蔫,可在花盆四周噴水,藉以提高空氣濕度;切忌在傍晚時澆水,若夜間盆土潮濕會導致莖生長加快,難以控制高度。
修剪要領:
(1)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
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
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2)盆栽菊花的空間分布和冠形是直接影響菊花觀賞性的.。菊花生長期整形修剪非常重要。盆栽菊花可根據需要做成扇形冠、傘形冠、半圓形冠、三角冠等。
盆土更換:先給需求換盆的花卉澆些淡薄的肥水。把所用的花盆、基肥、培養土壤等連續預備好。
在換盆時,左手扶盆土。右手托盆底把彩葉草花盆翻垃來在土板或台階上輕磕花盆盆沿,並依據狀況改換首磕擊方位,這樣就能把土坨從花施巾取出。
往預備好的菊花種苗花盆裡放,薄層培養土壤,再放少數基肥。用一些培養土壤把基肥蓋住後將休整好的的土坨放到花盆裡扶正,填上培養土壤。
在填培養土壤時把其加到比土坨外表而略高處為宜然後給剛換好盆的花卉澆一次透水。
繁殖要點:有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兩法。營養繁殖包括桿插、分株、嫁接、壓條及組織培養等。通常以扦插繁殖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葉芽插。
1、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桿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後,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cm、行距4~5cm,
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攝氏度的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
截取嫩技8~10cm作為插穗,插後善加管理。在18~21攝氏度的溫度下,多數品種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移苗上盆。
2、地插:介質可用園土配上1/3的礱糠灰。在高床上搭蘆簾棚遮蔭。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動噴霧設備,不需遮蔭。
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1張帶腋芽的葉片插之。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3、嫁接: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樣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Artemisia annuaak 或青蒿A.apiacea作砧木進行嫁接。
秋末采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cm時移於盆中或田間,在晴天進行劈接。壓條:僅在繁殖芽變部分時,才用此法。
4、種子:菊花種子在100攝氏度以上緩慢發芽,適溫25攝氏度。2~4月間稀播,在正常情況下當年多可開花。
5、組織培養: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用材料少,成苗量大,脫毒、去病及能保持品種優良特性等優點。
培養基為MS 6BA=(6一苄基嘌呤)1毫克/升十 NAA(蔡乙酸)0.2毫克/升,pH5.8。用菊花的莖尖(0.3~0.5mm)、嫩莖或花蕾(直徑9~10mm),切成0.5 cm的小段,接種。
室溫26攝氏度(正負1攝氏度),每日加光8小時(1000~1500勒克司)。經1~2個月後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再過 1~2月,分化出綠色枝芽。
再將分化出來的綠 色芽轉移到White NAAI-2毫克/升培養基 上,約1個月後可誘導生出健壯根系。又培養1 個月,可種於室外。按原來培養液的半量澆灌,這是試管苗取得成功的關鍵。
病蟲防治:
1、斑枯病。斑枯病又名葉枯病。收花後,割去地上都植株,集中燒毀;發病初期,摘除病葉,並交替噴施1:1:1bo倍液波爾多液和50{bf}托市津1000倍液。
2、枯萎病。選無病老根留種;輪作;作高畦,開深溝,降低濕度;拔除病株,並在病穴撒石灰粉或用50{bf}多菌靈l000倍液澆灌。
3、蟲害: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蟲和害蟎充足的養料與棲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網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過害蟲或害蹣的為害。
菊花上重要的害蟲有蚜蟲類、薊馬類、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點葉蹣等。次要的害蟲有切根蟲、擬尺蠖、斑潛蠅、粉虱、毒蛾、粉介殼蟲、細蹣等,
種類可說相當多。供內銷的菊花(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響花的品質,可容許少量害蟲的發生。
養殖菊花的心得:
1、喜溫暖,耐寒冷,花耐微霜,幼苗孕蕾期音較高溫度。如氣溫低,植株將發育不良,分枝和花都少,喜陽光充足地方,忌蔭蔽,怕風害。
喜濕潤氣候土壤,過於乾旱將分校少,植株發育緩慢。花期如缺水,影響花的數量和質量,但水分過多易亂根,故澆水不宜過大,雨季注意排水。
菊花喜肥,因此宜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性,微酸性為好,忌鹼性土壤、窪地、飛砂地帶。
2、合理澆水:澆水是否合理,對菊花生長的好壞有重要的關系。應做到適時澆水。菊花須澆水充足,才能生長良好、花大色艷,尤以花蕾出現後需水更多。
秋季澆水應根據菊花生長不同的氣候條件來決定澆水的次數和澆水量。若雨天就不必澆水,陰天少澆,晴天則多澆。
澆水宜用細眼噴壺緩慢噴澆,不可用猛水沖澆,每次澆水都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爛根、枯黃、甚至整株死亡。
3、盆栽菊花的日常管理除了做好上面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外,還要根據盆栽菊花的生長和環境狀況,及時進行轉盆、拉盆等管理措施,以避免因光照等原因影響盆栽菊花生長發育。
要注意的是菊花為短日照植物,試驗表明菊花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4、菊花壯苗期,會萌發出許多腋芽,一定要及時捏掉,否則消耗大量養分。孕蕾期,在頂蕾下的小枝上有時出現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應及早去掉旁蕾,促進頊雷肥大。
還要注意的是生長後期及開花期,可根據需要除去影響開花以及花朵質量的枝條,及時剪除殘花,以節省養分,滿足後開花朵的養分需要。
5、提前開花:菊花為短日照植物,一般每天光照不超過10小時才能開花。要想使菊花提前開花,就必須控制日照時間。
當菊花植株生長到一定階段後,氣溫在25~30℃時,每天控制日照時間在8~10小時以內,植株可在2個月至2個半月孕蕾開花。每天給菊花的遮光時間以早晚為宜。
6、延遲開花:從9月初開始,每天午夜前後給菊花植株增加3小時的燈光照明,一直到10月下旬為止,這樣菊花可在元旦前後開花。
如還想延遲得更晚一點開花,可每天繼續在夜晚給予燈光照明,這樣甚至可使菊花到春節時再開花。要注意,臨近冬季時,植株必須移到室內養護,以防受凍。
『伍』 怎樣養菊花
菊花的繁殖通常採用營養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和壓條三種方法。分株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菊花地塊作為留種地,採花後在離地2~3厘米處割去上部的菊莖,鬆土並施草木灰,培土高出根莖部10~15厘米,翌年進行分株。扦插繁殖: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於秋冬季深翻,翌年春季扦插前結合整地施腐熟廄肥每667米 2000千克,淺耕一遍作成寬1.5米、高20厘米的苗床。4~5月或6~8月,選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菊枝作插條,於陰天剪下枝條,去掉嫩莖,截成10~15厘米長的小段,頂端留2~3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快速在1500~30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IAA)中浸一下,取出按株行距8厘米×10厘米,將插條斜插在苗床上,插條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2~2/3,插後壓實並澆水,20天左右即可發根。壓條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菊株作為母株,當菊株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將其莖枝向兩面行間貼泥壓倒,使之落地生根和發出櫱苗,進而成長為新的菊株。
『陸』 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
在養殖盆栽菊花時首先要給其配製沙質土壤,保持陽光充足,掌握正確的澆水方法以及合理的施肥。除此之外,還要給其整形摘心,長得過於高大時要設立支柱,澆水施肥過後要及時擦拭葉片,掌握了這些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你也可以養殖出茂盛的盆栽菊花!
1、沙質土壤
有些體型大了的盆栽菊花會出現倒伏的現象,應該在7月下旬的時候,在盆栽菊花的旁邊設立支柱,一般使用細桿來作為支柱的材料,每株按照不同的距離來縛牢,給其打造完美的形態。
(3)擦拭葉片
在每次澆水或者施肥過後,要及時觀察菊花的葉片有沒有被玷污,若是被玷污要及時擦拭上面的污漬,否則很容易造成落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