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植復綠實施方案
1. 植樹造林實施方案
陽春三月,有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植樹造林的實施方案,歡迎參考。
2017年植樹造林實施方案【1】
為切實做好瓊結縣201X年度各項植樹造林綠化工作,進一步加快造林綠化水平,改善瓊結縣當地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增加群眾現金收入,結合瓊結縣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把“六個模範區”建設之一的生態模範區建設在瓊結縣做好做強,遵循縣委、政府提出的組織群眾參與、統一規劃的方式,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為本、講求實效的原則,以創建“富而強、和而美”的生態瓊結縣、生態鄉鎮、文明生態小康示範村為主線,以“城鄉綠化、公路沿線綠化、工程造林項目綠化”三方面為重點,“點、線、面”結合,按照“整體推進、分片負責、確保成活”的總體思路,採取“大點承包、全程督導、嚴格驗收”措施,在保證成活率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林業項目的規范化,同時體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植樹造林工作任務
(一)城鄉綠化工作
1、義務植樹工作
201X年,全縣義務植樹工作任務為230畝,其中機關義務植樹面積30畝,鄉鎮各行政村義務植樹面積為200畝。造林樹種暫定為榆樹、柳樹;造林時間計劃為3月12日至3月13日;造林採取幹部職工參加義務植樹的方式開展。三鄉一鎮義務植樹由各鄉鎮、各村組織幹部群眾自行選擇合適地塊進行造林。義務植樹造林工作在今年3月底前要全部完成。
2、城鄉綠化工作
縣直獨家獨院的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進行綠化。鄉鎮政府所在地綠化。主要在三鄉一鎮政府各單位院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空地進行綠化,重點成活率高的柳樹、榆樹、新疆楊為主,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栽植部分經濟林木。各村號召村民在房前屋後選擇合適地塊進行綠化。
(二)工程項目造林
1、重點區域造林工程
201X年瓊結縣重點區域造林初稿面積為1927.3畝;共12個點,其中分布在拉玉鄉4各點、瓊結鎮6個點、加麻鄉3個點。共栽植苗木157287株。主要栽植樹種為藏川楊、新疆楊、榆樹、旱柳等。
工程推進時間:前期准備工作2014年11月至201X年2月;正式栽植施工201X年3月至4月底;竣工驗收時間201X年5月份,成活率驗收時間201X年8月份。
工程實施方式:按照地區林業局的造林實施相關要求及縣項目辦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結合我局實際採取承包方式。
2、防護林建設造林工程
201X年瓊結縣重點區域造林初稿面積為1770.4畝;共5個點,其中分布在拉玉鄉1各點、下水鄉2個點、加麻鄉2個點。共栽植苗木148392株。主要栽植樹種為藏川楊。
工程推進時間:前期准備工作2014年12月至201X年2月;正式栽植施工201X年3月至4月底;竣工驗收時間201X年5月份,成活率驗收時間201X年8月份。
工程實施方式:按照地區林業局的'造林實施相關要求及縣項目辦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結合我局實際採取承包方式。
3、綠色通道造林項目
(1)繼續鞏固瓊結縣澤瓊公路及白那段至堆巴“綠色通道”成果,重點開展補植補栽工作。
(2)實施縣城至東嘎村、恰瑪村至白日村兩個綠色通道項目。
工程推進時間:前期准備工作2014年12月至201X年2月;正式栽植施工201X年3月至4月底;竣工驗收時間201X年5月份,成活率驗收時間201X年8月份。
工程實施方式:按照地區林業局的造林實施相關要求及縣項目辦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結合我局實際採取承包方式。
三、保障措施
(一)廣泛宣傳,全面發動。縣宣傳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和監督的主渠道作用,採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發動,要及時對全縣綠化進度情況、典型事例進行報道,讓人民群眾了解綠化、理解綠化、支持綠化,營造良好的綠化氛圍。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保證201X年全縣植樹造林工作任務順利實施,由瓊結縣林業綠化建設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縣綠化工作。各責任單位要把綠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專人負責,專項資金投入,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主管領導要親臨一線,解決難點問題。
(三)承包施工、包鄉督導。按照瓊結縣項目實施管理辦法要求,以造林設計書為本,採取承包施工(機井、整地、挖坑、栽植苗木、圍欄安裝、管護),具體承包方式嚴格按照《瓊結縣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程序進行邀標施工,除了機井以外,其他建設由瓊結縣境內的有經驗的農牧民施工隊進行施工,同時由一名副局長和兩名技術人員包鄉督導,下水鄉及瓊結鎮由扎西副局長包鄉督導;拉玉鄉由土登次仁包鄉督導;加麻鄉由格桑羅布包鄉督導。
(四)強化管理,確保質量。按照“三分種、七分管”原則,綠化工作做到數量到質量同步進行,挖標准坑、選規格苗、種責任樹,做到苗木入地,管護上馬。在苗木、圍欄及立柱購置上,按照造林設計書的標准,由縣林業局統一購買,統一管理。堅持高標准規劃、高標准種植、高標准管理,一次栽植一次成活,確保綠化成果。同時從現有的96名管護人員中抽調責任心強、主動性高、方便管護的護林人員配備到新載幼林區的進行專職管護,確保幼林成活。
(五)落實責任,強化驗收。項目實工單位,按照施工合同嚴格落實各自責任,要把保質、保量、保期工作貫穿到項目建設的整個環節,同時201X年8月份,我局組織相關單位成立縣級驗收組,按照施工合同及相關要求,進行逐一驗收,具體驗收方式及後期措施由縣級驗收組集體協商來確定。
2017年植樹造林實施方案【2】
為全面推進我鎮201X年是植樹造林工作,進一步鞏固三年城鄉綠化攻堅成果,根據 《桂陽縣201X年森林生態景觀提質工程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201X全縣森林生態景觀提質工程任務,大力開展森林生態景觀提質建設工作,以管護提質為主線,以全面落實“五禁”為抓手,打造樹種結構合理、林相優美、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
二、主要任務
201X年全鎮荒山造林總任務3500畝,封山育林203367畝,礦區復綠點8個15畝,綠化示範村提質改造16個。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書記鎮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分解任務,人人落實責任。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村,村幹部包山頭工作責任制。確保任務完成。
(二)宣傳發動,營造氛圍。今年繼續實行造林補貼政策,200元/畝。但是樹苗不再免費提供。鎮政府將利用宣傳車巡迴宣傳和張貼標語,大力宣傳荒山造林補貼政策,大力宣傳植樹造林對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有利於造林綠化工作深入開展的良好氛圍,
(三)搶抓季節,快速推進。各村要對照分配的目標迅速行動起來,確保201X年元月底前完成80%的整地栽植任務,3月底前完成全部栽植任務,在201X年5月和10月分別完成撫育管護任務。
(四)強化督查,嚴格獎懲。為推進造林綠化進展,確保造林質量,鎮綠化攻堅工作領導小組,配合縣級有關部門,對各村造林工作全程跟蹤督查,加強對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的監督。實行一月一督查一通報;在每年5月到第二年11月,督查組對各村造林撫育管護情況進行督查,實行一季度一督查一通報。對任務完成進度快,排名第一的村予以通報表彰。對任務完成進度慢,工作不力,排名倒數第一的村,給予通報批評。
2. 工作方案:xx區礦山恢復綠化工程實施方案
根據區政府相關工作要求,為切實推進全區礦山恢復綠化工程工作,保護森林資源,特製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我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鵠山鄉的xx山及xxx兩地,總計經營面積達xxx平方公里。其中xx現已探明非金屬礦有大理石、白雲石等30多種,其中硅灰石總儲量位居全國第二,礦產已成為xx鄉主要經濟支柱。
多年來,我區採取多項措施,加大礦山治理資金投入,適時督促礦山企業,改進開采工藝,增加資金投入,改善礦山環境,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雖經治理,但礦山環境和水土流失、污染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礦山相關設施侵佔土地,礦產開采廢渣廢石、不規范堆積等問題極易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地下開采形成大面積采空區,造成礦坑冒頂和地面變形塌陷,礦山排放引起水均衡破壞及水土污染等問題較為嚴重。
二、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於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按照全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和建設綠色生態xx的總體要求,以《xx省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xx-20xx年)》和《xx市xx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x個五年規劃綱要》為指導,圍繞20xx-20xx年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的目標,正確處理好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礦山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逐步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完成全區造林綠化任務,促進礦業經濟的科學和諧發展。
三、實施范圍
已停產、關閉礦山及現在生產的礦山,因采礦場(采空區)、排土場、尾砂庫破壞土地,因采礦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及其他因采礦活動破壞的土地,尤其是老百姓反映強烈、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質污染嚴重的礦山納入礦山恢復綠化規劃范圍。
四、目標任務
到20xx年,全面完成礦區植被恢復,達到綜合治理及造林復綠目標。到20xx年,全區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率、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60%以上和50%以上。到20xx年,全區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率、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90%以上和70%以上。
五、建設期限
建設期限為4年,即20xx年~20xx年。
造林綠化階段:20xx年~20xx年,今冬明春造林屬20xx年任務,以此類推。
鞏固完善階段:20xx年~20xx年。
六、時間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 20xx 年 10 月)
大力實施礦山恢復綠化工程,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采礦權人的法定義務,也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體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義重大。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向廣大幹部群眾宣傳,向采礦權人宣傳,增強采礦權人履行礦山環境保護和復墾復綠義務的意識,增強幹部群眾參與礦山環境保護意識和監督采礦權人履行義務的意識,推進我區礦山恢復綠化工程順利開展。
(二)編制規劃階段( 20xx 年 11 ~ 12 月)
相關鄉政府要做好礦山地質環境的現狀的全面調查工作,查清生產礦山和廢棄礦山地質環境的基本情況。在調查評價的基礎上,確定造林樹種、數量、面積等,編制礦山恢復綠化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規劃必須請有資質的單位、專家評審,確定科學的投資概算。
(三)組織實施階段( 2015 ~ 2017 年)
各相關單位要積極行動,主動負責,認真指導、督促礦山企業按照制定的礦山恢復綠化規劃實施。同時,加強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實施的日常監管,督促項目承擔單位精心設計、規范施工。
(四)檢查驗收
1.驗收時間:20xx年至20xx年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主體:區xx局組織,會同有資質單位和專家;
3.方式方法:查看恢復綠化規劃等檔案、實地勘查等。
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
礦區植被恢復(含客土回填):xxxx元/畝
(二)資金籌措
要拓寬渠道,積極籌集礦山環境治理復綠資金。
1.涉及鄉鎮要加大對責任主體滅失或不明的廢棄礦山、因政策原因關閉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和山體復綠的力度,加大財政投入;
2.生產礦山企業,要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對於鐵路、公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鄉村道)兩邊的礦山,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嚴重的礦山,應在今冬明春優先安排,資金由礦山企業負責解決;
3.建立「誰受益,誰投資」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劃分山場林地范圍,簽訂有關協議,鼓勵企業、個人投資恢復治理礦山環境;
4.積極爭取國家治理項目資金,加快恢復綠化進程。
5.有關部門收取礦山企業的水土保持費、林地佔用費
等,返還部分用於該礦山恢復綠化工程。
八、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各相關單位必須切實加強對礦山恢復綠化工程建設的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並成立相應領導機構負責此項工作。要迅速開展調查摸底和規劃、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安監、國土、環保、林業等部門要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指導,礦山企業是礦山恢復綠化的主體責任單位,應服從當地政府的統一規劃安排,協同相關部門,下大力氣抓好礦山恢復綠化工作,構建綠色、生態、和諧礦山企業。
(二)政策保障
涉及鄉鎮要以《xx省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xx~20xx年)》和《xx市xx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x個五年規劃綱要》為指導,做好礦山恢復綠化規劃,科學推動礦山恢復綠化工作。明確造林主體、管理主體、受益主體,不造無主林,不栽無主樹。
(三)種苗和技術保障
林業和礦管部門要加強對「礦山恢復綠化工程」的業務指導,因地制宜,引導礦山企業選購適宜的樹種,聘請有資質單位、專家提供植被恢復、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務,做好礦山恢復綠化的具體指導工作。
3. 三合一方案是指哪三個
礦產資源「三合一方案」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涉礦類《土地復墾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三個方案合並編制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復綠方案》。
法律依據:
《湖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關於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生態復綠方案編制及評審工作的通知》二、相關依據
「三合一方案」編制和評審主要依據現行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編寫內容要求》、《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等要求。
(一)方案編制。按照《國務院關於第一批清理規范89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58號)的精神,需編制「三合一方案」申請人可按要求自行編制,也可委託有關機構編制,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請人必須委託特定中介機構提供服務。「三合一方案」編制內容總體上參照原三個方案編制方式,除包含前言、經費概算、進度安排、效益分析、結論與建議等一般性內容外,「三合一方案」具體實施部分單獨設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土地復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三個章節,重點對相關內容進行論述。該三個章節的內容要求與原三方案主要內容一致,結合礦山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其附表、附圖標准仍按原規范執行。
(二)方案評審。「三合一方案」評審分為一般性審查和技術性審查。一般性審查主要是對方案編制的格式、內容、一般規范要求等進行常規審查;技術性審查主要是專家按照技術規范和要求,對方案中涉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土地復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方面設計的可行性、技術合理性進行審查。
4. 補植復綠金的使用規定
補植復綠金的使用規定是:第22條規定的森林生態環境修復保證金,實質為一種保全措施,有利於確保補植復綠等修復責任得到落實,保障生態環境及時有效恢復。這是對森林生態補償基金制度的指導性規定,同時,也是森林生態補償基金制度的法律淵源。設立補植復綠的生態補償基金,在我國生態補償基金中並無先例。
5. 如何讓剛剛修剪的草坪快速復綠
物理方式,噴草坪專用染色劑,立馬變綠,適合突擊過審,迎接領導。
化學方式,噴水施肥,噴營養化肥,讓植物迅速生長。
生物方案,撒大量草種,補播。
6. 如何實施美麗鄉村
一、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貫徹落實南安市、英都鎮關於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性工作,突出「點、線、面」綜合整治,切實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
1、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全面落實村莊衛生保潔。以「一清一保一機制」,即村莊環境衛生清潔、公共場所專人保潔,農村長效保潔機制基本建立為目標,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廁、改溝、改圈、改廚)為重點,完善農村垃圾「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中轉、市處理」的長效收集處理機制,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
推行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或改造,對全村露天廁所(旱廁)提出拆除埋填處理方案,對全村露天廁所拆除戶每自行拆除一個露天廁所(旱廁)對象給予補償300元,並同時給予補貼建無害化廁所(三化廁或環保型化糞池)1000元,力求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同時按需求村級組織建設水沖式公廁2-3個,分布園南、宮後、石坑三大片區。
對全村豬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區不允許建豬舍圈養豬,村集居區內原建豬舍要求農戶自行拆除,豬舍按15平方以下每個補償300元給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個補償500元給予拆除,集中攻堅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等突出問題,確保農村環境整潔、河流水源清澈。
2、推進綠化美化建設。按照「建築風貌好」的目標,根據分期實施的原則,組織開展改舊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舊房外觀,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莊形象,引導農戶進行庭院整理,農家庭院基本實現凈化、綠化、硬化。
加強「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坡耕地、拋荒地)的造林綠化工作,建設村莊公共綠地。路旁兩側、水旁宜林地段綠化率達80%以上,構建優美的鄉村環境。
3、開展農村生態建設。保護山水田林自然風貌。疏竣河塘溝渠,保護農村自然濕地,保持水體潔凈,修復村莊水系水景,計劃籌資500萬元進行石山溪轄區流域整治,形成親水環境。
二、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工程
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注重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加強農業污染治理,大力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實施農葯減量控害增效,提高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泄物綜合利用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促進農業清潔化生產;
2、嚴格產業准入門檻
嚴禁「二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業到水源保護區及坂頭水庫庫區入戶。推動企業到工業項目集中區集聚,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環、減降、再利用」等綠色技術,優化鄉村工業產業結構。
三、實施社會和諧促進工程
1、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提高石山村衛生所醫療水平,全面提高農村衛生保障水平
2、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條龍」便民服務,增強農村綜合服務功能。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依法合理調節農村利益關系,有序引導農民合理表達利益訴求,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以村警務室、聯防隊,平安基金會為平台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3、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168」工作機制。加強村級組織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行保障機制。深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廣「世紀之村」平台,完善農村各項管理,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管,提高村級組織引領科學發展、構建和諧農村的水平。
7. 復墾和復綠有什麼不同
一、目的不同。
1、土地復墾採取的措施是整治措施,讓土地復墾,到達土地可供利用的目的。
2、土地復綠是通過措施,達到恢復土地上的植被的目的。
二、採取措施不同。
1、土地復墾採取的措施,只是讓土地達到可利用狀態。
2、土地復綠採取的措施,還要採取其他措施,除了能讓土地利用,還要恢復綠色。
(7)補植復綠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生產建設活動損毀土地復墾的法律法規
第十條下列損毀土地由土地復墾義務人負責復墾:
(一)露天采礦、燒制磚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損毀的土地;
(二)地下采礦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
(三)堆放采礦剝離物、廢石、礦渣、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壓占的土地;
(四)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生產建設活動臨時佔用所損毀的土地。
第十一條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按照土地復墾標准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編制土地復墾方案。
第十二條土地復墾方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項目概況和項目區土地利用狀況;
(二)損毀土地的分析預測和土地復墾的可行性評價;
(三)土地復墾的目標任務;
(四)土地復墾應當達到的質量要求和採取的措施;
(五)土地復墾工程和投資估(概)算;
(六)土地復墾費用的安排;
(七)土地復墾工作計劃與進度安排;
(八)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8. 高速公路綠化樹種移植工程
杭金衢高速公路綠化現狀及建議
2007-3-7 11:17:04 點擊次數 [546]
杭金衢高速公路全長約290公里,整體工程建設分兩期實施,並分別於2002年12月和2003年9月實現優質交工通車。下設杭紹管理處、金華管理處、衢州管理處,杭金衢的綠化劃分為杭紹段、金華段、衢州段,每段的綠化風格也不盡相同。現將杭金衢高速公路綠化的整體情況做如下簡要介紹:
杭金衢高速公路綠化主要由主線綠化(中央分隔帶、兩邊邊坡及空白地段)、互通區綠化、收費所綠化、服務區綠化、隧道口綠化、裸岩綠化、苗木基地等組成。
一、 主線綠化
1、中央分隔帶
杭紹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海桐、紫薇、小苗(金邊黃楊、水蠟)、馬尼拉草皮等組成。
金華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海桐、小苗(金葉女貞、瓜子黃楊)、馬尼拉草皮等組成
衢州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海桐、大葉黃楊、四季桂、小苗(金葉女貞、瓜子黃楊)、馬尼拉草皮等組成
現狀:經過幾年的精心養護,苗木長勢良好,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效果已經初步成形,不僅起到了防眩的作用,還美化了行車環境。
存在的問題:夏季持續高溫乾旱天氣,中分帶沒有灌溉系統,而且土層薄,立地條件差,給苗木的正常生長帶來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小苗,雖然我們投入很大的力量上路澆灌,但還是出現局部枯死的現象,建議來年高溫來臨之前,我們除了澆灌之外,還將採取一些新的措施,即噴灑植物抗蒸騰劑,作為試點,如果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將進行全線推廣;冬季出現的持續低溫,對瓜子黃楊等一些不耐低樹物種也帶來了考驗,在不同的程度出現了死亡的現象;中分帶檜柏每年要進行2次修剪,由於採用人工修剪工作效率低,並且作業危險,我們將准備購置機械修剪設備,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作業安全,取得更好的修剪效果;部分路段的中分帶檜柏種植密度過大,加劇了植株間對營養、水分、光線的爭奪,影響了植株更好的生長,建議進行疏除、移植;而衢州段的四季桂由於受立地條件的影響長勢不是很好,同時四季桂也不適合作為用於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樹種,建議更換樹種;紫薇在夏、秋兩季受病蟲害(主要為蚧蟲、蚜蟲)侵害嚴重,建議加強防治力度,做到預防為主,早發現早防治。
2.兩邊空白地段及邊坡
杭紹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杜英、四季桂、女貞、夾竹桃等組成。
金華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杜英、木芙蓉、雪松、馬尾松、夾竹桃等組成。
衢州段:綠化苗木主要由檜柏、杜英、大葉黃楊、雪松、木芙蓉、夾竹桃等組成。
存在問題:杜英由於不耐水澇等因素,杭金衢高速沿線的杜英整體生長勢一直不好,並且出現較多數量的死亡現象,建議下次補植時,進行改種補植,可選樹種為:女貞、水杉、銀葉柳、池杉等;衢州段的種植在邊坡上的夾竹桃長勢很好,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是由於種植的時候過於偏高,而夾竹桃生長迅速,部分枝條已經遮擋了行車的視線及沿線標志、標牌,因此每年需要花較大的精力進行修剪,建議進行一次重剪或者進行移植;邊坡原來種植的書帶草和白三葉等地被植物由於受雜草侵害,現在已經基本完全被雜草所覆蓋,這里我推薦一種新的邊坡綠化品種——大花金雞菊。此物種原產於北美,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耐寒、耐熱也耐瘠薄,適應性極強,且還有很強的自播繁衍能力,現也廣泛用於高速公路邊坡綠化當中。我們建議明年先可以在部分路段的邊坡進行試點,如果取得較好的效果,可以全線進行推廣;邊坡的雜草生長過快,部分路段採用了除草劑,雖然清除了邊坡的雜草,但是隨著雨季的到來,邊坡沖刷嚴重,因此我們認為邊坡的雜草只要不高於路面,原則上不用清除,同時我們也在積極考慮採用一些新的措施來進行試驗,來解決邊坡雜草的問題,如採取噴施生長抑制劑的方法進行試點。
二、 互通區綠化
杭金衢高速公路全線互通區的綠化風格都比較接近,主要以喬灌木為主,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結合,色塊作為點綴,部分互通還有草皮及其他地被植物,形成了一個層次感分明、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格局。主要樹種由香樟、檜柏、桂花、杜英、女貞、楓香、櫻花、欒樹、無患子、馬褂木、雪松、合歡、銀杏、山茶、樂昌含笑、木芙蓉、金葉女貞、金邊黃楊、金絲桃、瓜子黃楊、馬尼拉、白三葉等。這些樹木現在基本上已經完全成活,生長勢良好,郁閉度較好。
存在的問題:由於部分互通區的立地條件較差,苗木生長情況不好,特別是到了夏季高溫乾旱天氣,互通區沒有灌溉系統,造成了部分苗木死亡;由於原始設計上的缺陷,像樂昌含笑、山茶等都不適宜在高速公路的條件種植,建議更換那些不適宜的樹種;部分互通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周遍地勢高於互通區,導致在雨季的時候排水困難,使苗木處於水澇狀態,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如果死株需要補植,建議更換一些耐水濕的物種;在衢州段的幾個互通特別是閣底互通苗木死亡比較嚴重,主要原因樹種不適宜高速公路的生長環境及今年夏季高溫乾旱持續時間較長,互通區取水難度大,造成部分苗木死亡,建議互通區補植時重新進行規劃,更換苗木品種,並且增設地下水井。
三、收費所、服務區的綠化
收費所、服務區由於地段特殊,綠化設計要求高,採用的是庭院式綠化,苗木品種比較豐富,相應的養護要求也很高,經過幾年的生長,已經達到林木茂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設計要求。但是自從收費所、服務區內的綠化養護由他們各自接手養護,由於缺乏專業的養護隊伍和技術支持,現在的綠化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別是蕭山服務區的綠化效果明顯不如以前。建議服務區、收費所定期向養護工區的綠化負責人咨詢有關綠化養護技術,或者請專業的養護隊伍進行養護。
四、裸岩綠化
杭金衢公司非常重視高速公路生態環境問題,對杭金衢全線的裸岩進行了復綠。採用的是TBS草籽客土噴播技術,該技術的特點是復綠工期短,見效快,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工程造價高,而且後期養護費用高,工作量大、難度高,生態穩定性差,物種壽命周期短,在陡峭的岩體,非常容易退化。建議可以考慮採用藤本植物進行試點,如常春油麻藤、霹靂等,其優點是造價成本低,而且是自然生態復綠,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穩定,但也存在不足:見效時間慢,成形至少需要4~5年的時間。
五、隧道口綠化
隧道的開口部一般都有比較大空地,可以設計成一個層次感鮮明的園林綠地,可以給司乘人員提供一個幽雅的行車環境,提高公路的整體形象,但是沒有必要搞雕塑之類的園林小品。因為高速公路行車速度較快,司乘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看清楚雕塑的全貌,而且有時候個別駕駛人員會出於好奇心理,會使行車分神,可能會成為一個安全的隱患。杭金衢高速公路隧道口綠化主要分布在杭紹段的新嶺隧道和衢州段。前期雖然種植了許多喬灌木,也取得了一些綠化效果。但是由於隧道口車流量大,車速相對較慢,汽車的尾氣排放量比一般的路段要大,原先種植的一些樹種(雪松等)有部分已經死亡,所以設計時要選用一些成活率高、抗性強、耐高溫乾旱、管理粗放的樹種。為了緩解司機在進出隧道光線的反差,建議隧道口的進出口增加兩排比較高大的喬木,以緩解光線的反差,給司乘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行車環境。喬木可以種植女貞、香樟等。
六、苗木基地
杭金衢高速公路現有的苗木基地有3個,其中杭紹段2個,金華段1個。杭紹段的苗木基地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是檜柏、海桐、桂花等苗木,而蘭溪苗木基地品種相對豐富,種植了檜柏、桂花、木蘭、廣玉蘭、香樟、茶花、梔子花、蘇鐵、紅葉李等植物。但是苗木的利用率不高,對杭金衢高速公路的綠化還沒有發揮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利用苗木基地,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功能,我們建議由杭金衢公司和順暢養護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完善的苗木基地,具體工作由順暢養護公司進行實施和管理,初步工作計劃及將來的設想如下:
1、加大對苗木基地的財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投入,特別是要引進和培養一批對苗木基地工作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
2、組織有關人員對別的苗木基地進行考察,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
3、除了在苗木基地里種植高速公路上常見的苗木,以備將來進行補植時用,我們還要積極培育和引進適合高速公路綠化的新品種苗木;
4、苗木基地的苗木除了滿足我們自身的需要外,我們還要積極拓展市場,向社會提供苗木,特別是面向道路綠化的市場,實現更大的利潤;
5、如果苗木基地經營的比較成功,應市場的需要,我們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征地,擴大其規模;
6、我們積極與有關科研院校開展學術和技術交流,使苗木基地成為我們高速公路綠化的科研基地。
工程發展部 陳曦
9. 青山綠水帶笑顏(兩會檢語丨綠水青山帶笑顏)
林海虎嘯、千里鹿鳴、濕地鶴舞,這一張張動人的剪影在四季的輪回中勾勒出大美吉林的模樣。為守護這片白山黑土,吉林檢察機關聚合力、強重點、創舉措,逐步實現提質拓面和能力提升,扎實、規范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健康發展,使天更藍、水更清。
在共識中形成合力
「這次不僅看到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對松花江生態環境保護很扎實,而且還了解了吉林對黑土地保護工作也很到位,希望吉林省檢察機關更好地開展公益訴訟工作,讓生態環境的保護真正落地生根。」去年8月,作為六省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團中的一員,來自雲南的張益俊代表在視察了松花江流域環境保護工作後如是說。
為保護好松花江這條「母親河」,吉林檢察機關以「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為主線,開展了多個專項監督活動,與環保、林業、國土等部門協作配合,共同推進補植復綠、污染整治等工作,有力守護了江城綠水青山。同時,吉林市、松原市檢察機關探索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深化辦案協作,形成保護合力。
尋求支持、形成合力,在過去一年中,省檢察院牽頭,與省生態環境廳等十一個廳、局、委、院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檢察公益訴訟制度銜接的若干規定》,以督促起訴、支持起訴的方式配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同時,省檢察院還與公安廳共同建立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四同步」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了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刑事檢察部門及公安機關之間的溝通聯系。
「三個專項」護航白山黑水
2020年12月31日,隨著長春市二道區人民法院法槌的落下,孫某某盜竊黑土案——吉林省首例黑土地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錘定音。
據了解,該案犯罪嫌疑人孫某某於2020年4月末至5月初,在長春市二道區長青街道洋浦大街一地段盜挖黑土販賣,共計6305立方米。「在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盜賣黑土的違法行為既侵害了盜竊犯罪的法益,又由於破壞土地資源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導致了社會公共利益受損,因此,我們認為應當在提起刑事訴訟的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案承辦檢察官如是說。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檢察機關充分闡述了事實根據和明確的法律依據,被告人深刻認識到破壞土地資源的嚴重後果,當庭表示願意按照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積極承擔公益賠償責任。
這起案件是吉林檢察機關「黑土地保護」「松花江流域(吉林段)保護」和「抗聯斗爭遺跡、紅色遺址保護」等三個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松花江流域(吉林段)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吉林省抗聯斗爭遺跡、紅色遺址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去年9月,吉林省檢察院黨組通過三個方案,至此,三個檢察監督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檢察人員踏查礦山植被恢復情況
記者了解到,開展「三個專項」行動至今,全省檢察機關共督促恢復林地922.4畝、耕地165.8畝,督促清除固體廢物1744.1噸,共辦理英烈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5件,推動修繕英烈紀念設施31處,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推動形成社會公益保護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措並舉助力疫情阻擊戰
「預防為先、訴防結合、標本兼治」在過去這不平凡的一年裡,吉林省各級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高檢院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創新工作思路,多措並舉,助力打贏防疫阻擊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省檢察院第一時間出台《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實施意見》,為全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依法保障全省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促進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指導和依據,作出了具體要求。
同時,全省檢察機關在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時,加大對違法犯罪的震懾,推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檢察人員會同有關部門對飲用水安全開展專項監督
為切實維護百姓合法權益,全省檢察機關還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行動,深入開展食葯安全領域、生態環保領域公益司法保護。遼源市檢察機關通過一體化工作機制辦理了「李某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民事公益訴訟案,使銷售假保健品的被告李某某被判處十倍懲罰性賠償金;延邊白河林區檢察院辦理了「守護長白山自然風景區網路餐飲安全公益訴訟案」,針對網路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監管漏洞提出檢察建議並督促整改;白城市檢察機關以「飲用水安全」為切入點,針對城鎮二次供水、農村飲用水安全等問題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督促監督……
在過去不凡的300多天里,全省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扎實推進公益訴訟工作,共受理公益訴訟線索193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648件,提起公益訴訟234件,用切實行動,為公共利益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