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樁盆景
❶ 90度的怪樁盆景怎麼造型
根據盆景界大多數人抄的審美習襲慣,美的盆景根部也非常吸引人。入盆玩之道,首先在於養護。也就是「三分做,七分養」。因此,玩賞盆景,養護管理是關鍵。更別說這些養在石塊上的樹樁盆景了,要說這樣的盆景可以換房換車一點也不誇張。不過在世俗人的眼裡,這些盆景免不了拿來與物質實物來做比較,但在盆景人眼裡那是無價的。
❷ 怎樣製作南天竹盆景
南天竹樁古形怪,干細直通,長長葉梗,飄逸扶疏。其樁、葉、花、果俱佳,是製作叢林式、多乾式盆景的極好材料。
南天竹的老樁、古樁、奇樁、怪樁,均來自野林間。上山採集這種樹樁時,要選株形優美的老古奇特樁頭。南天竹的莖干不宜彎曲蟠扎,為了保證栽後成活,挖取後可以剪去全部莖干,保留隱芽,對造型無用的側根,也要適當修剪,然後用濕潤的苔蘚包裹,用塑料袋裝上運回。栽培前,可進行盤根造型。為了樹樁盡快成活生長,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浸泡樹樁24小時,使之吸足水分和養分,然後用半埋半壅的方法,培植於露地,澆透水後壅以細砂土,保持土壤濕潤,任其發芽生長。當樹樁新梢長到需要高度的50%左右時,要用沖水或大雨沖刷的方法,逐漸去掉樹樁周圍泥土,根群自然裸露。
樹樁上部培養造型:不論是多乾式或叢林式盆景,都要根據樹樁形態選留莖干,因為南天竹莖干不宜彎曲,造型時,只能利用南天竹莖干高低錯落、綽約多姿的特點,進行修剪造型,叢林式盆景可用二三三的方法選留造型。即主幹二根、兩邊陪襯各三根,具有森林的特點。多乾式盆景,可選三五七株,造型時,要合理布局,莖干參差錯落;態有起伏,層次分明,氣韻生動。造型後,當年秋季上盆,即成為一盆有觀賞價值的盆景。
南天竹的最大特點是:萌發力強,主幹生長快,往往生長兩年以上,就不適宜於原造型需要了。蒔養者可根據其特點,在萌發力最旺盛的春秋兩季剪去過高的莖干,勤施水肥,令其再發新梢,培養新的莖干。
❸ 金蛋子盆景怎麼養
養植技巧如下:
1、養植場地。金彈子喜歡通風向陽的環境,擺放在樓頂平台的金彈子枝粗葉厚,而且開花結果早。如果擺在群樓間隙地養護的金彈子最好疏放高台,以利通風採光。
2、水肥管理。金彈子放養促枝階段,採取大水大肥,以利枝條快速生長,盡快達到過渡協調的要求。果期和賞景期應適當控制水肥,做到不幹不澆。夏秋季澆水在早晚太陽未出或剛出和晚上日落時進行,陽光強烈時杜絕澆水,追施液肥多在下午昔陽西下時進行。冬季澆水一般取中午或下午有陽光時進行,冬季澆水不宜過多過透,盆土稍濕即可,因為冬季晚間多有霜霧盆土會自行回潮回潤。
3、翻盆換土。金彈子根、枝不作重剪,一年四季均可換盆。培植環境條件差的地方,可在春秋季節進行。翻盆間隔時間一般三、四年一次,根據具體情況可提前,也可推遲一兩年進行。翻盆換土時一般對盆景進行一次修剪。如果根枝修剪過重,最後用氧化過的深層土,待盆景恢復生長後,採取薄肥勤施的方法養護。
4、病蟲害防治。金彈子一般病蟲害少,但通風採光條件不好和盆缽長期積水時,易產生葉蠟介和皮銹等病蟲危害。一般使用速撲殺和甲氰菊脂溶液噴灑或改善通風採光條件即可防治。
拓展資料:
金彈子不擇土壤,在偏酸與偏鹼土壤均生長良好。
由沙溪廟組灰棕紫色砂岩風化物形成的沙土中,有機質、速效磷、速效鉀含量低,生長在這種土壤里的金彈子根系長,樁較輕,可完整取出根系,適合做根藝盆景,通常是以根代干培育。
由遂寧組丘陵中部紫色泥(頁)岩風化物發育成的紅石骨子土和泥岩風化物形成的沙骨子土中,生長的金彈子細根少,樁較重,深根性,難以挖出完整的根系,斷根後土壤里未被取出的的根系會發芽繼續生長。樁通常干粗根細,難有隆基,所以個別樁為了提高品質也可以倒栽。
岩石半坡裂縫和風口裡時常能看到較好的金彈子,長勢怪異,深根性少,常有扁根(因為土壤主要是山上沖流下來的有機質營養土散落在表層,主根無法繼續深入岩石,所以產生了容器效應,表土層有一定的細根),常有曲干,坨坨,象形怪樁,不少好樁都是懸崖岩石裂縫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