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養護
1. 室內盆栽如何養護好!
室內盆景的養護一定要做好三要素。只要注意這三要素,室內盆景就會生勢良好,煥發勃勃生機。
■澆水
花草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有限,如長期不澆水花草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花草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施肥
花草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花草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花草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花草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現在很多盆景點都會有一些園藝肥料或植物營養液出售,購買盆景時可以叫店主幫忙配搭好盆景所需的肥料。
■換土
植物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須根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至於土壤的酸鹼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像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
2. 室內盆栽植物怎麼養
盆栽植物不宜澆水過多:由於室內擺放盆栽植物就處於陰涼或略帶陽光的位置,盆栽植物澆水過多,會使盆土濕澇並致使盆栽植物根部窒息而腐爛、葉黃又脫落。因此,室內擺放盆栽植物的澆水應堅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切勿零星澆水或澆水過多。
盆栽植物不宜施肥過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長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會引起葉黃的現象;施肥過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燒傷,不能吸收水份也會導致葉黃凋落。通常室內盆栽植物施肥選擇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濃肥。若是施肥過多,可通過多澆水稀釋並沖去土壤中的一些肥份。缺肥時可導致盆土板結,盆栽植物葉黃、枝條細長黃嫩。此時應立即施肥,一周內可見效。
盆栽植物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要視盆栽植物的生長特性而定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一些性喜陽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杜鵑花、月季等長期將其擺放在光照過弱的地方,會致使植物逐漸衰弱,葉薄而黃,不開花或少開花。
盆栽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室內盆栽植物通常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和受真菌等病毒侵染而引起的葉斑病。其危害性在於易使盆栽植物的葉片局部壞死或葉面枯萎,甚至全棵植物萎黃。因此,室內盆栽植物只有在水、肥養護,以及光照等管理方面多作文章,要保持室內通風透氣,要及時噴葯預防。
3. 家庭盆栽小葉枙子花的養護
家庭盆栽小葉枙子花的養護:
選擇含腐殖質豐富保證營養供應充足, 疏鬆肥沃防止土壤板結,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土壤的填盆過程中要注意下層選擇大顆粒土壤增加透氣性,中上層土選擇小顆粒土以保持植株直立。
小葉梔子盆景的修剪需要在開花後進行, 根據花蕾情況並考慮到造型,剪去多餘的枝條,留下少量掛果枝。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梔子枝條的長勢,有利於花芽形成,保證植株整體協調。
小葉梔子的後期養護:
梔子的移栽多選擇在春季,正常情況下 2 年至 3 年要翻一次盆。翻盆時需修剪根部,剪去部分須根促新根生長,去除二分之一的陳土,加入新土,混合均勻,澆透水,可以用淘米水澆灌,放在陰涼通風處,梔子的移栽多選擇在春季,剛移栽的植株要放在無直射光的半陰處養護,要經常向植株噴水保持空氣濕潤。一周左右植株恢復長勢後再移到光線充足處養護。
拓展資料:
梔子花,又名黃枝、山梔、黃梔子、玉荷花等,為龍膽目、茜草科、梔子屬的常綠灌木芳香植物或小喬木,在早期的分類系統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屬茜草目。
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耐半陰、怕積水、要求疏鬆、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原產於中國。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除觀賞外其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葯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其花語是"永恆的愛一生守侯和喜悅"。
4. 家庭盆景怎麼養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一:保持干濕度
養盆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乾濕度,一般以「不幹不澆,澆則透」為原則。春秋季約三到四天一次,夏季每天一次,冬季一周甚至更長時間一次,具體視水分蒸發量而定。通常澆水時間在上午八九點為好。放在露天的盆景雨季要注意及時清理積水,以防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窒息死亡。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二:適宜光照度
植物都是需要光合作用的,所以陽光的照耀是非常必要的。春夏秋季,盆景必須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放在室內的盆景必須每隔三天曬一次太陽,市場上出售的非盆景定義的南方室內植物則不需要。冬季室內放置必須有充足的漫射光以維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三:注意室內溫度
一般盆景適宜的環境溫度在20℃到35℃,盆景進入溫室的時間要把握好,秋天進房可以在霜降後十天左右,植株在受過一兩次輕微霜凍後進房有利於來年的萌發和開花。春季出房在穀雨前後,過早出房會因冷暖交替明顯而造成春凍。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四:形態控制
買回家的盆景都是已經定好型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植物的枝葉蔓延會導致原來形狀的改變,這時候就需要修剪枝葉,維持盆景的造型。修剪的幅度大小一般不會對植株的成活造成影響,可以任意發揮你對盆景造型的認識和創意。修剪時為避免剪成破葉和禿枝,剪口要下在柄掖處。
室內盆栽花卉綠植的養護方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主要是需要細心,
1、修剪:每次護理,我們要對每棵植物應仔細檢查,對出現病枝,樹型不對稱,有徒長枝的及時修剪。對於葉片枯黃面積超過1/3以上的應整片剪除,枯黃面積超過1/3以下者,應用剪刀順著葉形將枯黃部分剪除,注意保留葉形,不能一刀切過。
2、衛生:
①清潔植物葉面,定期對植物葉片抹乾凈,葉面不殘留泥土和灰塵。
②清理花盆、套盆內垃圾,雜物、殘葉等,清潔花盆、套盆外表泥污,清潔底碟無泥垢,積水等。
③每次護理完畢將積水拖干、清除殘葉殘花等。
3、澆水:室內花木淋水量,根據花木所處的位置與花卉品種、習性、季節調整澆水量,對靠窗邊或西照光線強烈或空調位的植物應多澆水,對多肉多槳、宿根類植物要少澆水。夏秋兩季多澆水,冬春兩季少澆水,保持適量水分,冬季澆水注意在一天中溫度較高的時間段澆水。
4、施肥:室內觀葉植物常用沃葉N-P-K復合肥及成口有機肥、綠光劑、應按照不同地點的濕度、光線植物品種來決定施肥用量,同時葉面噴施沃葉花卉葉面肥,使葉面厚實,發亮有光澤。
5、病蟲防治:要有防治蚜蟲蟎蟲、蚧殼蟲、蚊蠅吸軟腐病、黑斑等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及方案,將病蟲害撲滅於萌芽狀態。
6. 盆栽怎麼養護
幸福樹,它性喜高溫多濕、陽光足的環境。耐高溫,畏寒冷,宜濕潤,忌乾燥。
.有空拿出去曬一曬或換到有光的方位!它要1天淋一次水!淋2分種!不能偷懶的!
7. 家庭盆栽該如何養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在家庭種植些花草,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還可以放鬆心情。在選擇種植盆栽時,首先要選擇適合生長的,然後就是根據自身空餘的時間選擇種植花草的難度來進行養護,這樣才能種植出枝繁葉茂、花香飄逸的盆栽。
家庭盆栽該如何養護?一、家庭盆栽生長環境的要求
不同的盆栽對環境要求是所有不同的,有的喜歡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環境,而有的喜歡乾燥、半陰的環境,因此要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長習性來創造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對於一些要求比較高,家庭不適合種植的最好不要選擇種植,因為很難存活生長。
光照:光照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最重要條件,所以,必須重視室內綠色植物光照的供給。若得不到適當的光照時,生長軟弱,甚至枯萎死亡。
溫度:我們要適當控制室內房間的室溫,特別是冬季應適當升溫來保證室內植物正常生長。常用的室內綠色植物多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在18℃~25℃之間生長為佳。
總得來說,在種植家庭盆栽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植株的生長習性,然後進行合理的澆水、施肥、光照等管理工作,最後就是平時養護要注意安全。想了解更多盆栽種植管理方法,敬請關注我的回答。